13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全篇
《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原文及译文辨痉湿暍脉证原文作者:张仲景伤寒所致太阳,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一云中湿)。
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熏黄。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太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
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译文外邪所致的痉、湿、暍这三种病,应该另外讨论。
由于此三者与太阳病的表现相似,所以在本篇叙述。
太阳病,有痉病的表现,而又见发热、无汗、怕冷的,名叫刚痉。
太阳病,有痉病的表现,而又见发热、出汗、不怕冷的,名叫柔痉。
太阳病,有颈项强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等痉病的表现,又见发热、脉象沉而细的,名叫痉,为邪实正虚之候,治疗十分困难。
第二章、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第二章、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痉者,抽风、痉挛也,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也;湿者,以关节不利,身体肿痛为主证也;暍者,伤暑也,以发热恶寒,口渴身疼为主证也。
王叔和认为此三者乃类似太阳病之杂病,故放一起也。
第一节、痉01【原文】: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刚痉类似太阳伤寒,若不痉,则与太阳伤寒无异也)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柔痉类似太阳中风,但不恶风)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为难治”三字衍文,不要)。
(针对柔痉)4、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针对柔痉,病因)5、夫风病(太阳中风),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针对柔痉)6、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针对柔痉)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为衍文,不要)。
(针对刚痉)8、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针对刚痉)9、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针对刚痉)10、痉病有灸疮,难治。
(针对柔痉,微数之脉不可灸也)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针对柔痉)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针对刚痉)13、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阳明实热痉)02【解读】:痉是一种抽风性的痉挛病(柔痉11,刚痉7,实热痉13)。
本章对痉分析了柔痉(1,7,8,9,12,13)、刚痉(2,3,4,5,6,10,11)、实热痉(13)。
无里热不痉也(1,2,3,7,11,12,13)。
这是痉的最重要特点,因此,痉不论如何表现,都和阳明挂了勾。
寒之收引也会致抽,不过那不叫“痉”。
柔痉,其外证发热、汗出而不恶寒(2),但是却说“太阳病,其证备”者,乃太阳表证尚有残余,看上去类似有太阳表证(即发热汗出,2,3,4,5,11),实际已主要在里(不恶寒,2),不过仍需要从表解,所以将其归属太阳阳明合病。
痉湿喝病
头痛鼻塞而烦――多得之于晓行雾中,令雾之湿气蒙蔽
头面清窍。 ★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湿邪并未传里。―阴性症状★
此阴性症状目的在于明确内湿与外湿的鉴别要点
第20条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 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提要
本条论述寒湿在表的证治和治疗禁忌。
分析
●本条叙证过简,当以方测证。 1.主证: 身烦疼,沉重。
第23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 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 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名词
▲身痹:此处指身体麻木。 ▲冒状:此处指瞑眩、头晕眼花。这是服药后 的反应。
爬一样的感觉。
▲差:通“瘥”,病愈的意思。
提要
本条论述风湿(表)气虚的证治。
(此表虚与桂枝汤中风表虚证有区别吗?)
分析
1.病因病机:表虚不固-素体表虚
风寒湿伤阳致虚
复感风湿
之邪
2.治法:微汗――益气固表,祛风化湿
★本有汗出之证――其治法应以微汗者为何?
成因:表虚不固,风湿乘虚外袭
风 湿 表 虚 证 治
【辨治要领与思路】
1.本证的辨证要点是身烦疼,据方测证当有无汗症状。 2.本方系麻黄汤加白术。原方白术用至四两,故重用白 术是应用本方的要点之一。
第21条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 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 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 甘草汤。
名词
▲日晡所:晡(bu),申时,即下午3-5时。 所,不定之词,表约数。日晡所,指下午3 -5时左右。 ▲久伤取冷:即过度贪凉。
3.治法:微汗――轻清宣化,解表祛湿(轻-剂量,清-热) 4.方药:麻杏薏甘汤――麻黄汤中薏苡易桂枝 麻黄半两,甘草一两取微汗祛湿。 麻黄:辛温 辛凉、轻清 薏仁:甘凉
经典笔记辨痉湿暍病脉证治之痉病
经典笔记辨痉湿暍病脉证治之痉病金匮要略·辨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躯体三阳病]之一总论【伤寒辨异】《金匮玉函经》:太阳病,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千金翼方》论曰∶伤寒与痉病湿病及热暍相滥,故叙而论之。
一、痉病【痫痉辨异】《巢源》:痉者,脊背强直,(甚则)口噤不能言也。
(病发时,身软时醒者,谓之痫;身强直,反张如弓,不时醒者,谓之痉。
)【痉分刚柔】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脉证顺逆】3【逆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9【顺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一作:筑筑而弦)(《脉经》《玉函经》:痓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10【逆证】痉病有灸疮,难治。
(《巢源》:金疮着风候:夫金疮干无汁,亦不大肿者,中风也。
寒气得大深者,至脏便发作痉,多凶少愈。
金疮中风痉候:夫金疮痉者,此由血脉虚竭,饮食未复,未盈月日,荣卫伤穿,风气得入,五脏受寒,则痉。
…不及时救者皆死。
…欲作痉,急治之。
)【痉因误治】4【发汗伤表】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巢源》:夫汗,由阴气虚而阳气加之,里虚表实,阳气独发于外,故汗出也。
血为阴,产则伤血,是为阴气虚也;气为阳,其气实者,阳加于阴,故令汗。
汗出而阴气虚弱不复者,则汗出不止。
凡产后皆血虚,故多汗,因之遇风,则变为痉。
纵不成痉,则虚乏短气,身体柴瘦,唇口干燥,久普通经水断绝,津液竭故也。
)5【攻下伤里】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6【误汗伤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攻其表),汗出则痉。
(《脉经》《巢源》:作疮者,慎不可当风及自扇,若风入疮内,犯诸经络,所致痉。
)7【痉病急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巢源》:此由肺移热于肾,传而为痉。
)(《玉函经》补:脊强者,五痉之总名。
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瘲,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
《医宗金鉴》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
《医宗金鉴》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经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又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论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成痉。
夫六气皆足以致痉,不专在湿也;六经皆有痉证,亦不专在太阳一经也。
盖身以后,属太阳,凡头项强急,项背几几,脊强反张,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皆太阳痉也。
身以前属阳明,头面动摇,口噤齿齘,缺盆纽痛,脚挛急,皆阳明痉也。
身之侧属少阳,口眼喎邪,手足牵引,两□拘急,半身不遂,皆少阳痉也。
至若腹内拘急,因吐利后而四肢挛急者,未尝非太阴痉也。
恶寒蜷卧,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俯而不能仰者,未尝非少阴痉也。
睾丸上升,宗筋下注,少腹里急,阴中拘挛,膝胫拘急者,未尝非厥阴痉也。
大抵痉以状名,而痉因筋急,故凡六经筋病,皆得以痉称之。
其因于风寒者,必发热恶寒而无汗,其脉浮紧,其状身强直口噤,即经所云:诸病强直,皆属于风者也。
其势劲急,故名曰刚痉。
其因于风湿者,发热汗出,不恶寒,其脉浮缓,其状项强几几,而身不强直,即经所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者也。
其势濡弱,故名曰柔痉。
若夫因误汗亡阳,津竭无以养筋而致痉者,即本论所云:太阳病,发汗太多而成痉,又非因湿因风,而却因燥者也。
盖痉之始,本非正病,多杂于他病之中,如妇人之脱血,跌扑之破伤,俱能致痉。
今见患此者,悉指为风,殊非确论。
学者当于证中审察风、寒、湿、燥、内外、虚实之因,分别施治,庶不致误,慎勿概指为风也。
□伤寒所致太阳病,痉、湿、暍,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按】「伤寒所致」四字,甚无所谓,衍文也。
【注】伤寒,太阳经中之一病,非谓太阳经惟病伤寒也。
盖以六气外感之邪,人中伤之者,未有不由太阳之表而入者也。
痉,风邪也。
湿,湿邪也。
暍,暑邪也。
夫风寒暑湿之病,固皆统属太阳,然痉、湿、暍三种,虽与伤寒形证相似,但其为病传变不同,故曰:宜应别论也。
【集注】方有执曰:痉、湿、暍三者,皆风寒之变证。
既成变证,则当别为立论。
然自风寒变来,本属太阳,犹有风寒涉似之疑,须当并为辨论。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风湿病的发汗方法
风但在者盖之医解疼风 十湿微,,发病云,痛湿 八俱微若此其不此值,相 去似去风汗愈可天法搏 也欲风气,者发阴当, 。出湿去汗,汗雨汗一 汗者湿大何,不出身 者,气出也汗止而尽 , ? , ( )
归纳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 + 值天阴雨不止
湿邪难除
正治 —— 微微汗出 —— 令阳气内蒸, 营卫畅行而风湿俱去 误治 —— 汗大出 —— 但风气去湿气在
鼻湿无自塞面湿 中,病能而黄家 则故,饮烦而病 愈鼻病食。喘身 。塞在,其,疼 ,头腹脉头发 十内中中大痛热 九药寒和,鼻, ( )
提要:本条论述寒湿在上的证治。
身疼发热、面黄而喘 ——外感寒湿,阳气被郁 头痛鼻塞而烦,脉大 湿家病 ——寒湿在上,气机不利。 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 ——里气和 ——病在头中寒湿 ——宣肺利气,散寒祛湿 ——纳药鼻中
术得麻黄可并行表里之湿,下趋水道(喻嘉言)
治疗禁忌:慎不可火攻之
药后注意:覆取微似汗
煎法注意:先煮是为了防其过于升散,另 沫能令人烦,故去
白术
《本草经》:术主风寒湿痹与止汗。 《别录》说:能除皮间风水结肿。 仲景时代苍白术不分,直至南北朝 《本经集注》才有苍白之别。因苍术去 湿力较强,故现代一般用苍术代白术。
痉病的常见证状: 一般症状:项背强急,口噤,角弓反张,抽搐 少见症状:头摇身摆,咬牙齿,磨牙,颤动, 异舌,眼睑动,手足蠕动,手舞足动
弦夫 九,痉 直脉 上, 下按 行之 。紧 如
( )
痉病主脉
提要:本条论述痉病的主脉。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 ——紧:状如转索,紧张有力。 弦:如张弓弦。 紧如弦,《玉函经》《脉经》皆为“而”,而如互 通。紧如弦即紧急弦劲有力,重按不减。 直上下行——自寸至尺皆见此脉。 病机:热邪伤阴,筋脉强急痉挛。
第二篇痉湿暍病脉证并治
第二篇痉湿暍病脉证并治今天有同学问,金匮所说的内容、病理好像跟内经是有相同的。
这个确实,张仲景这里是先大范围地把三类造成身体不适的病,学生问“是先救里还是救表”,张仲景也是很有耐心地告诉学生要分清楚情况,如果慢性病的话,已经几年下来了,一下子也不危急,就还是要先救急的病,如果中阳虚也要先救里,要不然表证就会入里了,也会影响身体的。
第一条告诉我们,中医望诊治未病也是要分五脏,同学们以后也要在《脏腑论》方面下下功夫。
张仲景是把“金木水火土”放在五脏论里配合来用的,等于是现在“八纲”,是一个作用和方法,五脏是一个基本思路、方法,就好比我说的,在诊断学里面,望诊方面也要留意,中基里说的头发为血之余,眼睛是肝的开窍,耳是肾的开窍所主,舌头是心的开窍,这些五脏论的基本东西,同学们要下一下功夫,功夫到了,一看病人就知道是身体里面哪个部位会在表现出现什么症状。
中医就是从表面的症状能够判断病人身体里面病的变化、体质情况,不同于医院的用B超、CT、X光来拍。
同学们放下心态想一下,现在的CT出来的图像也是漫画一样的,还是需要很专业地看过许多的片子才能分辨出是哪些地方出问题了,也是需要专业的经验、基础的,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看得清楚的。
中医也是一样,从“望闻问切”,如果了解诊断学了,能够从表面看到病人身体里面病的情况。
【原文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原文1,听过《伤寒论》的就知道,太阳病指的是风寒风热感冒一类。
发热没汗说明病人阴已经是不足了,是阴缺乏的一种表现。
恶寒怕冷是表虚、阳虚的表现,所以说这个是“刚痉”。
看释义,痉是强直的意思,项背强急、手足拘紧那一类的。
有新同学可能比较模糊,听过伤寒的同学就知道,表阳虚、发热无汗也是阴不足的情况,就会出现抽筋、痉挛、手脚拘急的现象,这些都是阴不足的情况,这样就明白了,刚痉就是阴不足、肌肉绷紧的症状。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原文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金匮要略-痉、湿、暍 病脉证治第二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一、概述(一)痉病主症: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则脚弓反张等病因:津液不足外感风寒病位:病在筋脉(二)湿病主症:骨节疼痛、发热、身重病因:感受外湿(挟风寒)病位:肌肉、关节(三)暍病主症:发热、自汗、烦渴、溺赤、少气、脉虚病因:感受暑邪(多挟湿)病位:太阳之表二、痉病(一)痉病的分类与脉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1)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柔痉。
(2)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7)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9)痉病的分类刚痉:发热无汗,反恶寒者柔痉:发热汗出,而不恶寒痉病的脉症身热、恶寒:风寒外来,卫表被郁时头热,面赤目赤:邪郁化热,阳热上蒸头动摇、颈项强急、口噤、背反张:邪阻经络,热伤津液,筋脉失养足寒:经脉不畅,阳气不得下行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脉弦而紧,从寸到尺皆见(二)痉病的证治柔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
(11)刚痉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12)阳明痉病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13)表证表虚者——柔痉多为风邪偏盛,以汗出恶风为特点——栝楼桂枝汤表实者——刚痉为寒邪偏盛,以无汗恶寒为特征——葛根汤里证阳明热盛成痉其特征除痉的症状外,伴有高热、烦渴、腹胀、便秘等里热炽盛表现——大承气汤(三)治疗痉病的注意事项(1)无论汗下,总要照顾津液。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4)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6)(2)熟悉痉病发生的内、外因,及早预防。
对于有津伤现象或病史者,当其外感风寒出现太阳表证尚未发痉之前,宜及早解表生津,防止发痉。
三、湿病(一)湿病的治法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第二(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之痉湿暍病脉证第二(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此篇主要论述痉、湿、暍三种疾病的病症和脉象。
三者都是因感受外邪而致,都与太阳表证有关,因而合为一篇进行论述。
【原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一作痉,余同。
【译文】太阳病,出现发热、无汗的症状,反而怕冷的,称为刚痉。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
【译文】太阳病,出现发热、出汗的症状,反而不怕冷的,属于柔痉。
【原文】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为难治。
【译文】太阳病,发热,脉象沉细的,属于因正气不足而致的痉病,比较难以医治。
【原文】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译文】太阳病,如果发汗过多,可能会导致痉病。
【原文】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
【译文】风邪为患,误用攻下法,则会损伤津液导致痉病;如果再使用发汗的方法,则会让患者的筋脉出现拘挛症状。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译文】平素患有疮肿的病人,即便身体疼痛,也不要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误用发汗法则会伤其津液,导致痉病发生。
【原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浛浛。
【译文】病人身上发热、两脚发冷,头颈部位强直转动不灵活,怕冷,时常头部发热,脸颊和两眼发红,只有头部不由自主地摇动,忽然紧咬牙关不能张口,腰背强直,背部角弓反张,这就是痉病。
如果用汗法发汗,外寒与汗湿相合入侵体内,会使体表更加虚弱,肌体更怕寒冷。
误用汗法之后,脉象不直而曲,如同蛇行一般。
【原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痓。
【译文】患上痉病的人,突然出现腹部胀大,这是疾病将要被治愈的征象,脉象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如果脉象沉伏,则为痉病。
【原文】夫痓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
《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译文】痉病的脉象,切脉时如弦一样紧,当上下移行诊断。
(word完整版)路志正湿病证治十二法
路志正湿病证治十二法对湿之论述,始于《内经》、《难经》,湿病之名可追溯到《金匮要略。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湿证最早见于《景岳全书·湿证》,专论有薛雪著述《湿热病篇》,路志正教授发煌古旨,博学诸家,主张不独南方有之,北方亦多湿邪,辨病多从内外分证、三焦辨治,笔者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所级课题《路志正教授从湿论治疾病经验研究》,整理路老内科常用辨治方药十二法如下:湿蕴胃腑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呃逆时作,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或濡。
治则:芳香化浊,和胃降逆处方:姜半夏10克,枇杷叶10克,藿香12克,苏梗6克,白蔻仁(后下)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杏仁6克,生姜3克.加减:苔白厚腻者,加草果6克;苔薄黄腻者,加竹茹12克,芦根15克;苔黄厚腻,口黏苦者,去苏梗,加黄芩6克,黄连3克;呕苦、嘈杂者,加吴萸3克,黄连6克。
呃逆、呕吐甚者,加刀豆12克,旋覆花(包)10克.湿困脾土症状:脘痞腹胀,周身倦怠,肢体沉重,纳谷不馨,厌油腻,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滞不爽或溏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芳香醒脾,燥湿行气。
处方:佩兰10克,藿香12克,苍术9克,砂仁(后下)3克,厚朴9克,白芷6克,大腹皮9克,陈皮9克,茯苓12克,泽泻6克,六一散(包)12克,桔梗6克。
加减:头昏蒙不清者,加蔓荆子6克;带下清稀者,加炒荆芥穗9克,炒薏苡仁20克。
肢体沉重较甚者,加防风、防己各6克,去肌表经络之湿。
湿热蕴结症状:胸膈不适,脘腹胀满,肢体沉重,口干苦而黏,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小便黄浊或短赤,午后身热,心中烦热,舌淡红或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祛湿,调中行气。
处方:黄连6克,栀子3克,豆豉6克,厚朴10克,藿梗10克,半夏9克,茵陈12克,白蔻仁(后入)6克,杏仁10克,滑石(包)15克,通草6克。
加减:湿重于热者,去栀子,减黄连为3克,加草蔻10克,热重于湿者,加黄芩9克,连翘6克。
02章痉湿喝病脉证
02章痉湿喝病脉证《金匮要略》第02章痉湿喝病脉证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本篇说痓(音赤,指筋脉痉挛、强直的病症)、湿、暍(音噎),皆由太阳病引起,又与湿有关,故合为一篇。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有注家认为应是而恶寒,因为表症发热而恶寒为应有之象),名曰刚痓(病名,主要症状:项背强直、牙关紧急等,以发热表实无汗恶寒为刚痓,后世医家称刚痉)。
一作痉,余同。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为难治(痓属于阳症,阳症见沉细的阴脉,脉症不符,故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夫风病(指发热、出汗和怕风的太阳中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四肢拘挛)。
疮家(久患疮疡、流脓失血、津液亏损的人),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牙关紧闭、口不能张开的症状),背反张者,痓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一云其脉浛(音含),脉经云:其脉浛浛如蛇。
又伤寒论目赤作目脉赤,独头动摇作独头面摇,且无若其发汗以下二十五字。
(此条述痓病症候最详,故金鉴列为本篇第一条,认为刚痓、柔痓都是从此条分出的。
谓:病人身热恶寒,太阳症也;颈项强急,面赤目赤,阳明症也。
头热,阴郁于上也;足寒,阴凝于下也。
太阳之脉循背上头,阳明之筋上挟于口,风寒客于二经,则有头摇口噤,反张拘强之症。
此皆痓病之形症,故首揭之,以为要领)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痓。
夫痓脉,按之紧如(音义同而)弦,直上下(上指寸部,下指尺部)行。
一作筑筑而动,《脉经》云:痓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痉病有灸疮(指经过火灸发生的疮),难治。
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几几(音书,短翅之鸟,欲飞先伸颈,其状即几几,此指项背强直)然,脉反沉迟(此处脉迟,不是内有寒,而是津液不足),此为痓,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
金匮要略原文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第1条第1段: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第15条: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第17条:夫诸病在臓,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
余皆仿此。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20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第21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第22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第1条第1段: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第5条: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第10条: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嘎),甘草泻心汤主之《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2条第2段: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臓,舌即难言,口吐诞。
第8条: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第10条: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第2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第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杂病论附子
伤寒杂病论附子《伤寒杂病论》汤剂中附子的最大用量《伤寒杂病论》汤剂中有三个方子附子用量为三枚,这也是《伤寒杂病论》汤剂中附子的最大用量。
介绍如下:1、《伤寒论·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身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方附子(炮,去皮,溃)三枚,白术四两,生姜(乌)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二升二升,回去滓,分温三服。
初一衣,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天下,其人例如冒著状,勿鬼。
此以附子、之术,并跑皮肉,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
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软、小便欲求回去桂也。
以大便硬、小便不利,当加桂。
附子三枚,恐多也。
疲惫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2、《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痢疾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无法进动两端,不呕不渴,脉沉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对般,小便欲求者,回去桂枝提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去皮)四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三枚,甘草(炙)二两,生姜(切)四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3、《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身》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方:大黄三两,附子(炮)三枚,独活二两,右三味,以水五再升,二升二升,分温三服。
若强人二升二升半,分温三服。
衣后例如人行四五里,入一服。
笔者按:上述三方,都就是“分温三服”,就是一天之内分后三次退伍。
附子三枚约合60克。
也就是说,患者一天喝下的汤药中所含附子60克,“分温三服”,每次喝下的附子量为20克。
此外,《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interstitial,先便后血,此离血也,黄土汤主之。
interstitial,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山药散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痙濕暍病脈證并治全篇
1、傷寒所致太陽病,痙,濕,暍此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
故此見之。
2、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
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3、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
4、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
名曰柔痙。
5、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6、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7、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8、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9、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
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10、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痺。
濕痺之侯,其人小
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11、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
小便不利,舌上如胎,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煩也。
12、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13、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
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14、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
「此可發汗」。
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
15、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
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
若其人大便鞭,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16、風濕相搏,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
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17、太陽中熱者,暍是也。
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18、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
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
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19、太陽中暍者,身熱疼痛,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