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2(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2(含答案)时量:90 分钟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计45 分)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统一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3.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5.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有()①杯酒释兵权②实行更戍法③设立枢密院④将地方精兵编入禁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
这一制度()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导致地方权力过大C.削弱了相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7.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的主要特征是()A.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B.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C.西学东渐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8.古希腊城邦中,以民主政治著称的是()A.斯巴达B.雅典C.科林斯D.底比斯9.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遗产,其核心内容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这一政体的特点是()A.君主专制B.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C.三权分立D.民主共和11.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其中立法权属于()A.总统B.国会C.最高法院D.联邦法院12.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其核心内容是()A.天赋人权、自由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三权分立13.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其特点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相结合C.君主立宪、议会权力至上D.君主立宪、皇帝权力至上14.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该项措施应为A.颁布解负令B.发展工商业C.实行津贴制D.财产等级制2.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下列机构属于梭伦时期创建的有①公民大会②四百人议事会③公民陪审法庭④十将军委员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B.设立民众法庭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4.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中庸和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5.雅典人之所以当时邀请梭伦出来,是因为当时雅典正面临危机——贫富分化严重,富有者和贫穷者的矛盾正在激化。
导致两者矛盾尖锐的经济因素有哪些①贵族占据国家实权②公民大会权力很小③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④债务奴隶制存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③④6.美国学者波默罗伊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中写到:“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为缓释“新贵”的“耿耿于怀”,梭伦A.废除债务奴隶制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五百人会议D.限制第四等级权利7.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
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B.使各等级的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C.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8.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权利和义务。
高中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习题包括答案
⋯ — ⋯ — ⋯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 ⋯ —_ ⋯ — 历 史 试 卷_ ⋯ —__ ⋯ —__ ⋯ —〔卷面分值: 10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__ ⋯ —__ ⋯ — 第一卷〔选择题 共 50 分〕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 ⋯ — 号 ⋯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 ⋯ —1.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 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根底 ⋯ — 2. 以下主张明显表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_ ⋯ —A.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 — __ ⋯ —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__⋯—3.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__ ⋯ —_出自春秋战国时的〔 〕_⋯ —_A. 孔子B.老子C.庄子D.韩非_⋯ —_:⋯ —4. 以下言论属于孟子的是〔 〕⋯ — A. “性相近也〞 B .“人无有不善〞 考 ⋯ —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 —5.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是〔 〕 封 — A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B .董仲舒的改造、推荐⋯ — C .“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皇权D .“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_ ⋯ — 6.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 _⋯ — _ 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_ ⋯ —__ ⋯ — A.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 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C. 学术思想不同 D. 谈论的问题不同 __ ⋯ —7.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以下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__ ⋯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开展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_ _⋯ —_ A. ①② B. C. D._ ⋯ — ③④ ②③④ ①②③④: ⋯ —8. 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名 ⋯ — A.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 小国寡民的思想 姓 ⋯ — C. 唯物主义思想 D. 朴素辩证思想;⋯ — 9. 韩非子说: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2024-2025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历史高二上学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历史高二上学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人民群众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是正确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他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资料,以满足社会的物质需要。
这是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之一,故①正确。
②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同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故②正确。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故③正确。
④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并不都是正确的,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能够体现历史唯物主义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思想的有①②③,所以答案是A。
2、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的。
这一演变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由 _____ 决定的。
A. 生产关系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 人民群众D. 生产力状况答案:D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
它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它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整个历史的前进方向。
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故D符合题意。
A选项,生产关系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它虽然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但并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故A错误。
B选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而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故B错误。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14年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4周年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3周年。
综观60多年中俄(苏)关系的风雨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A.不结盟政策是我国长期的外交原则B.独立自主是我国一贯的外交方针C.意识形态是我国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D.推行新型区域合作是我国长期的外交战略参考答案:B2. 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表现为 ( )A.殖民帝国兴起B.固定地租贬值C.资本积累加速 D.世界市场形成参考答案:C3.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参考答案:A题干中“没有人愿意用抽签”表明他反对抽签的制度,而这恰恰是直接民主的体现之一。
B项是柏拉图的思想;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题意无关。
4.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凡居此官者,大率皆以督察藩国为事”;“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
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
……为百代不易之良法”。
顾炎武所说的这一“良法”指的是A.先秦的分封制B.汉代的刺史制C.隋唐的科举制D.元朝的行省制参考答案:B材料“大率皆以督察藩国为事”“官小而权之重”反映出,该官职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的刺史制度就符合材料的描述,故B项正确;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排除;科举制是选官制度,故C项排除。
行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排除。
点睛:材料“大率皆以督察藩国为事”“官小而权之重”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是监察制度。
5. 假如你是某电视剧的编导,要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你应选用()①好看的毛纸张②一叠印刷精美的书籍③一幅名家的文人画④王羲之的《兰亭序》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①参考答案:D6.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参考答案:C7. 今天人们仍然能够享受到的,与恩格斯领导第二国际的斗争有着历史联系的是()①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②五一节公共假日③国家公职人员工资制度④八小时工作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D8. 当代史学家西斯。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A.战国B.秦朝C.汉朝D.隋朝2.秦朝通行的字体是①小篆②行书③草书④隶书A.①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一位语文老师讲授小说单元时,投影了“金陵十二钗”画面,该图反映的是某一著名小说的片段,关于这一小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它的作者是罗贯中B.中国文言短片小说的杰作C.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D.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丰碑4.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最适宜的是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5.有一副对联“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谰”称颂的是A.屈原B.辛弃疾C.杜甫D.李白6.郭沫若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评价的古典小说是:A.《聊斋志异》B.《水浒传》C.《西游记》D.《儒林外史》7.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梁启超8.下列不属于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李鸿章9.下列报刊成为宣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的是:A、 B、 C、 D、10.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B.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11.下列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提纲的手迹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12.毛泽东首次深刻分析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的文章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新民主主义论》13.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14.下图是毛泽东的题词。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D.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于崩溃2.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A.扩大民主权利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C.实现雅典民主政治D.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4.美国历史学家J·布鲁姆说:“1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对这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A.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B.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是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C.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创造D.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权利的制约5.今年三月十九日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60周年纪念日,厦门市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
下列同学对其两个纲领共同点的评价,正确的是A体现了农民的诉求B.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6.一个叫鲍布的美国人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叛乱者在事件发生期间行为公正,他们签署宣言,任何恐吓外国人的人将被处死,任何做有利于保护外国人及教堂的人将得到奖赏。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播了电视剧《贞观长歌》,不应该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A.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B.唐玄奘西行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册封藏族地区的活佛2.就论证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而言,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应当是A.古籍的记载B.实物史料C.政府的声明D.学者的解释3.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B.公元前220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军事和监察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
4.下面是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哪个观点比较全面客观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
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
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5.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
“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
“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理论来源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7.下列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全盘否定B.两者对“理”的认识有巨大差别C.对维护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D.都使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8.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采用“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上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请注意:本试卷共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2.《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 C.克己复礼 D.礼法并用3.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
这反映了孔子( )A.主张政治改良 B.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C.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 D.主张复古倒退4.“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5.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
这一论述表明( ) A.荀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B.援法入礼的思想主张C.儒家和法家思想趋于合流 D.法是礼的前提和基础6.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
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峻法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7.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表明他的思想( )A.完全不同于先秦儒学 B.融合道家、法家等思想C.突出人伦道德观念 D.顺应“三教合一”潮流8.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 经世致用B. 工商皆本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天下为主,君为客9、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2.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
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A.民贵君轻观念B.“大一统”观念C.“君权神授”观念D.“天人感应”观念3.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哉?以不相爱生。
”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D.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4.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格守“士”的通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
牡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少教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5.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
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C.当时社会对君权的藐视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6.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
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
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3.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
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
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
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4.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
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A.强调三纲五常教化作用B.突出儒学的伦理道德C.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D.束缚并压制人和人性6.“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的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
其中可能朗读到的名言有()A.“鸡犬之声向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易其田醻,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D.“ 过犹不及,和而不同”2.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④先王之政重在“尚贤”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4.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老大“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5.下图是一幅“三教合一”的图案,图案中三人共一个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
下列与此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三教”应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B.三人一个鼻子说明三教实现了真正的“合一”C.“三教”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佛教、道教、儒学D.“三教合一”引起了明清的思想批判6.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
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
这说明()A.秦国经济较其它诸侯先进B.秦国政权聚敛资源能力强C.秦国盛行落后的人殉制度D.秦国政权重视农业的发展2.《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写到:皇帝祭天是每年的大典礼,东汉以后规定祭天大典在国都南郊举行,都城布局逐渐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
隋唐以后的中央官署逐步集中在宫城附近。
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布局由东向西适应了分封制的需要B.出于都城整齐美观的需要C.为更好地适应皇权统治的需要D.根源于儒家思想内容的不断丰富3.张居正成为首辅后,“勇于任事,以天下为己任”。
他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
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A.已经威胁到皇权B.有了一定的行政权C.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D.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4.“科举制在形式上初步实现了平等竞争,为大批的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一条凭个人努力而入仕为官的途径。
”材料主要说明了科举制()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实现了社会阶层平等C.加强了中央政府执政力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5.据记载,唐德宗建中二年规定:“给事中(唐代官职名)……分判省……凡是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材料说明“给事中”的设立()A.杜绝了皇帝权力滥用B.削弱了丞相的决策权C.有利于预防决策失误D.实现了中央权力制衡6.“秦国在征服六国的同时,就要使秦文化也征服关东诸国的文化。
因此,秦朝采用了相关的有效制度,来保障秦国对六国的文化影响。
”材料观点说明()A.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融合B.焚书坑儒保障了文化专制C.郡县制加强了文化的统一D.郡国制实现了文化的征服7.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 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 起。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3.“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4.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B.主张”春秋无义战“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D.提出”仁“的学说5.在诸子百家的某经典著作中所体现的“热词”(即出现频率较高词汇)有“省刑罚”“薄税敛”“民为贵”“恻隐之心”。
据此你认为下列哪句引言很有可能出自该部经典著作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D.“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6.儒家学说提倡“为仁由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强调的是①人人都可以达到“仁”的境界②知识、美、善的修养都要靠“己”③由个体到群体去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④个人的社会责任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8.韩非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保甲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此文作者所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是A缓和社会矛盾 B整顿吏治C增加政府收入 D提高军队战斗力3.北宋形成的“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A.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B.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4.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5.(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
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
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
……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
”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6.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主要是因为…A.加尔文教主张比较激进B.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的宗教改革影响最大,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C.加尔文教倡导《圣经》是最高权威D.加尔文严厉排除异己7.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8.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① “异端”思想盛行②文艺复兴运动推动③民族国家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9.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A.教权高于王权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C.德国四分五裂,未能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10.有关对“因信称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其核心内容是“信仰耶酥即可得救”B.主张靠虔诚信仰,与上帝沟通,获得拯救C.主张通过阅读《圣经》虔诚地信仰与上帝沟通成为上帝的义人D.主张通过教堂、宗教仪式由教士引导信仰上帝而获救11.穆罕默德·阿里曾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某班同学在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二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B.二人都推崇孔子“仁”的思想C.二人对人性的理解高度一致D.二人的主张都体现了民本思想4.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5.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法,丙—道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D.甲—道,乙—墨,丙—儒6.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7.西汉时灾异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
7.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诸子思想。依据所学可知:儒家提倡“仁爱”,注重自身修养和伦理道德,希望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是“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是“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属于隐士派;法家主张“法治”, 强调依法治国,是“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所以应选D。
6.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A.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下列选项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2.战国时期君主为了获得智谋,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
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
此现象说明()A.教育奉行“以吏为师”B.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C.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形成D.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3.宋儒通过对《易经·家人》的阐发,搭建出一条理想的社会链条:女正——家道正——天下正。
该观点()A.认为女性可以在政治中发挥作用B.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更加严苛C.主张女性应该维系家族内外秩序D.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4.普罗泰格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为他()A.公开提出了人文主义概念B.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D.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制度5.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
这反映了()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C.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潮D.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6.康德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审判”。
这里“批判”的本意是强调()A.批驳否定B.批评指正C.质疑分析D.理解同情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了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2.“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3.“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4.“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印度5.“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的民生主张为()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D.建立福利社会6.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2.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3.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4.“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 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5.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6.《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7.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8.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商城高级学2017-2018学年上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请注意:本试卷共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答案】B【解析】孔子站在贵族阶层角度提出仁的学说,但是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并非一视同仁;墨子站在小生产阶级的立场,反对有等级的爱,主张真正的博爱,因此阶级的差别是造成思想差异的根源,故答案为C项。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都是在社会大变革时代,排除A项;B项不是根源,排除;二人均是针对剧烈变化的社会状况提出各自的主张,谈论的问题相同,排除D项。
点睛:本小题属于对比型试题,二者的不同点有许多,要注意题干所问“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
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2.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据此可知,孟子强调A. 道德教化B. 兴办教育C. 克己复礼D. 礼法并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
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
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所以孟子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作用。
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 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
这反映了孔子A. 主张政治改良B. 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C. 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D. 主张复古倒退【答案】A【解析】由材料“但有所损益”“也有所损益”可以看出,孔子强调改良,故A项正确。
题干的重心是强调夏、商、周三代制度在集成过程中的改良,故BCD三项错误。
4.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A. 《论语》B. 《道德经》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说的是顺其自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符;《道德经》是道家老子的著作,故B项正确;《论语》是儒家思想经典之作,《墨子》是墨家著作,《韩非子》是法家著作,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5. 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
这一论述表明A. 荀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B. 援法入礼的思想主张C. 儒家和法家思想趋于合流D. 法是礼的前提和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阐明了礼和法的关系,认为礼是法制的前提,是各种条例的总纲,没有礼就没有法。
A项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排除;B项很好的阐释了荀子礼法并举的思想,故B项正确;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
6.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
这种描写体现了A. 佛教的因果循环B. 法家的严刑峻法C. 道家的无为而治D. 儒家的天人感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窦娥因含冤而死,以致上天为之悲愤,为之动容,而六月下雪,楚州大旱,体现出了儒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所以选D考点:中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7.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表明他的思想A. 完全不同于先秦儒学B. 融合道家、法家等思想C. 突出人伦道德观念D. 顺应“三教合一”潮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由题干中“天不变,道亦不变”、“ 正法度之宜”等信息可以看出董仲舒的思想融合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故B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8.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 经世致用B. 工商皆本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天下为主,君为客【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这种经济现象在思想上的反映就是主张工商皆本以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故B项正确;A项强调学以致用和务实的精神,CD项强调政治变革,这是经济发展的政治要求而非经济本身的发展趋势。
9.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B. 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C. 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D. 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也就是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用以指导人生;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人文主义的起源;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不是研究人与神的关系。
故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10. 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A. 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B. 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C. 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D. 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汉代独尊儒术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在不断传承发展的,但已经沦为维护统治、服务专制皇权的工具,到明清更加明显,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适合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思想而不适合汉代至明清的主流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特点而非总趋势,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在“紧随世界潮流”,到明清时期不符合题意,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故本题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名师点睛】明初统治者对儒学的推崇,对教化的重视,使儒学的忠孝思想在明朝知识分子的头脑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虽然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其统治也江河日下,但在儒学的哺育下,许多知识分子把儒学倡导的忠、孝当成毕生奋斗目标,并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忠臣,加强了皇权。
11.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①③根据题干“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可知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作为正宗,认为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亵渎,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王阳明与朱熹的观点明显不同,即①③均正确;②题干中无法得出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故②错误;④题干中朝鲜使者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在亵渎程朱理学,并非背叛儒学,儒学范围较大,并非只包括程朱理学,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③,故答案为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陆王心学12.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
在此,顾炎武强调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答案】C【解析】“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主张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因此选D。
材料中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信息,排除A;BC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符。
故选D。
13.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③④D. 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小国寡民,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老子希望回到原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古希腊雅典的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促成民主政治的建立。
屈原的美政、罗马法的基础都不是小国寡民,而是统一的大帝国。
故答案选D。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
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14. 有人说:“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
下列说法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 “因信称义”,“致良知”【答案】C【解析】近代西方“不禁人的本能”意即强调人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应指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是人文主义表现形式;古代中国“禁人的本能”,指理学思想压抑、束缚人性,即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故C选项是正确的;AB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5.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也被称为“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故而有了“五经”。
《论语》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