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说课
《雨巷》说课稿(15篇)
《雨巷》说课稿《雨巷》说课稿(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雨巷》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巷》说课稿1一.说教材《雨巷》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之作。
该诗通过对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描写,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为中国的新诗领域树立了一座丰碑。
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鉴赏新诗的兴趣,教材中选编的四首中国现当代诗歌要求学生能够在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诵,把握其中丰富的意象,体味诗歌独特的意境和作者充溢于作品中的真情。
二、说学情高一新生正处在初高中衔接过渡期,对于现代诗歌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加上此首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
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反复诵读,联系时代背景,将学生带入诗境,唤醒诗情,从而引起强烈共鸣,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之前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点:1、通过反复诵读,领略诗歌的音乐美并分析其成因。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与情感特色,逐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其中,目标二为重点,目标三为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诵读对于诗歌语言的品味、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诵读法会贯穿我的教学活动始终。
在研读部分,我将采用多元解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有效促进对话教学,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
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和高一新生的学情,在学法上,我坚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联想、查阅资料,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运用,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高中语文《雨巷》说课稿4篇
高中语文《雨巷》说课稿高中语文《雨巷》说课稿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雨巷》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雨巷》说课稿1我说课的篇目是《雨巷—戴望舒》(板书),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说明。
一、关于教材、课标、学情《雨巷》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现代诗歌。
本诗语言清新,旋律回环往复,意象优美,作者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给学生一种朦胧幽深的美感。
课程标准对诗歌的要求: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意蕴,领悟作品魅力。
审视诗歌的思想内容,给予适当评价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由于本诗的意象对于北方的学生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展示相关资料基于以上对教材、课标和学情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体会意境美。
学习如何分析意象是本文的难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作者情怀(重点),引发共鸣,培养良好的审美态度。
教学重点:本文的把握诗歌情感教学难点:针对北方学生对于诗中的意象比较陌生,我将分析意象作为本课的难点二、关于教法针对本文与学生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1、情景导入法:针对本文意象比较陌生,可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图文并茂,再现诗歌情景。
2、问题法:为了解决教学难点,我采取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逐步体会文中感情。
三、关于学法1、诵读法:为了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我采用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诗歌内涵解读丰富,个体对诗歌理解把握不够全面,合作探究的方法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四、教学过程1、激情引入,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20xx年春晚舞蹈《小城雨巷》同学们,刚才播放的唯美舞蹈,叫做《小城雨巷》,这支舞蹈来源于一位诗人的诗。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中国现代诗歌》。
详细内容为戴望舒的《雨巷》。
通过对该诗的深度解读,让学生了解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个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重点:《雨巷》的意象解读,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雨巷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巷》。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3. 诗意解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等,理解象征主义手法。
4.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一句为例,详细讲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诗歌中的其他意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与期待,分享自己的感悟。
7.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首以“雨巷”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雨巷》2. 意象:油纸伞、雨巷、孤独、期待3. 象征主义手法:象征、隐喻、暗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以“雨巷”为题材,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答案示例:雨巷独自行走在雨巷,油纸伞下,岁月悠长。
青石板路,苔痕斑斑,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梦中的她,似曾相识,微笑着,消失在雨巷。
孤独的脚步,踏过岁月,寻找那,失去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象征主义手法,诗歌创作环节是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雨巷》说课稿3篇
《雨巷》说课稿3篇《雨巷》说课稿3篇引导语:首先必须明确什么叫说课,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
下面小编整理的《雨巷》说课稿,欢迎阅读。
《雨巷》说课稿篇1我将从教材理解,学情分析,课标要求,目标定位,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理解教材地位与作用:《雨巷》是来自语文出版社高一年级使用的第一册的第二单元。
本单元“阅读与鉴赏”部分,选编的是八首中国现当代诗歌,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在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其中丰富的意象,领悟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雨巷》是现代派大师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本单元以《雨巷》为例子给学生展示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领略诗歌的音乐美以及分析其成因教学难点:分析意象以及其象征意义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二.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是高一年级的新诗单元的第二篇,虽然是高一年级,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十多篇的现当代诗歌,对诗歌得诵读技巧不陌生,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吃力。
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得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课文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总是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只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就能使学生们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学得正确的分析鉴赏的方法。
《雨巷》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雨巷》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引言概述:《雨巷》是中国现代诗人戴望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雨夜中的小巷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从诗歌背景、主题、意境、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诗歌背景1.1 作者简介:戴望,中国现代诗人,生于1903年,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1.2 作品背景:《雨巷》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贯穿全诗。
1.3 文学风格:戴望擅长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他的诗歌常常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意境。
二、主题2.1 自然与人生:《雨巷》通过描绘雨夜中的小巷景象,表现了自然与人生的交融与共生。
2.2 孤独与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2.3 人生与命运:诗人通过雨夜中的小巷,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探讨,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三、意境3.1 雨夜小巷:诗中描绘了雨夜中的小巷景象,透露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和孤寂的情感。
3.2 暗香疏影:诗中运用了暗喻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小巷中的暗香疏影,给人以神秘和悠远的感觉。
3.3 深夜思念: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
四、艺术手法4.1 比喻与暗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暗示,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4.2 对比与借景:诗中通过对比和借景,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4.3 音韵与节奏:诗中运用了优美的音韵和节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使读者沉浸其中。
五、表达方式5.1 抒情与感怀:诗中充满了抒情和感怀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5.2 哲理与思辨:诗中融入了哲理和思辨的元素,引发读者对人生、命运和时代的深刻思考。
5.3 意象与联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联想,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雨巷》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雨巷》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引言概述:《雨巷》是中国现代诗人戴望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雨夜的街巷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本文将从诗歌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和感悟内涵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希翼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首经典的现代诗歌作品。
一、诗歌背景1.1 作者介绍:戴望,中国现代诗人,生于1956年,曾经获得过多个文学奖项。
1.2 诗歌创作背景:《雨巷》创作于1980年代,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给诗人带来了灵感。
1.3 诗歌影响:《雨巷》被广泛传播和赞誉,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诗人和文学创作。
二、主题内容2.1 雨夜景象:诗中描绘了雨夜中的街巷情景,雨水淅淅沥沥,寂静而悠长。
2.2 生活感悟:诗人通过雨夜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量,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2.3 心灵寄托:《雨巷》中的雨夜景象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三、艺术特色3.1 抒情语言:诗人运用抒情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雨夜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然静谧的氛围。
3.2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雨夜,街灯,雨声,窗棂”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3 音韵优美:《雨巷》的音韵优美,节奏感强,读起来流畅自然,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四、表现手法4.1 对照手法: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照手法,如“雨夜”与“街巷”,“寂静”与“悠长”,增强了诗歌的张力和表现力。
4.2 比喻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如“窗棂”比喻了人们的心灵,通过物象的比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3 拟人手法: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如“雨声轻,风声低”等,使诗歌更具生动感和情感共鸣。
五、感悟内涵5.1 爱与美:《雨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5.2 心灵寄托:《雨巷》中的雨夜景象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戴望舒的经典诗作《雨巷》,出自教材第三章《现代诗歌的鉴赏》。
内容包括对《雨巷》的深入解读,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韵律等方面,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雨巷》的基本内容、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雨巷》的意象、情感、韵律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雨巷》诗歌、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雨巷的氛围,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诗歌朗读:让学生齐读《雨巷》,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内容解析:详细讲解《雨巷》的背景、意象、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4. 例题讲解:分析《雨巷》中的关键句子,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教材中的其他现代诗歌,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韵律特点,分享各自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巷》2. 板书内容:诗歌背景意象分析情感解读韵律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现代诗歌,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并写一篇鉴赏文章。
示例答案:我选择了一首名为《夜》的现代诗歌进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通过对比白天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答案要求:内容完整,观点明确,不少于6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现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象的分析。
《雨巷》说课稿(通用6篇)
《雨巷》说课稿《雨巷》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巷》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巷》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合理、科学、全面的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中的第一首。
本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
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同时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学会比较鉴赏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歌。
这也符合了新课改中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
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2.学情分析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活动之前进行学情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由抽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阶段,他们的求知欲旺盛,乐于探索发现,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他们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把握诗歌意境意象和诗人情感方面还有待加强,对于现代诗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
3.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营造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读、品、悟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及诗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情感,培养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训练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营造的意境,体会诗人借物抒发的情感;难点:体会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并力求个性化理解。
以上是我对教学背景所做的分析。
二、说活动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的现场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以及时的评价。
雨巷的说课稿(精选5篇)
雨巷的说课稿(精选5篇)雨巷的说课稿(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雨巷的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雨巷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雨巷》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组第2课《诗两首》的第一篇,本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全诗没有直白的“情语”,只有委婉的“景语”,是一篇象征意味很浓、抒情色彩浓烈的现代诗歌,这给学生感知、体验、认识带来了困难。
二、说学情高一的学生生理、心理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而又面对着的是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学习。
这些所形成的跨度势必导致学生心理体验、心理倾向的极大不同。
他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不习惯,怀旧、厌学、缺乏信心,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甚而焦虑不安。
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根据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设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锻炼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喜爱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感受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难点】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五、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我本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播放《丁香花》,并顺势导入新课《雨巷》。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体会语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如何断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调以及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戴望舒的《雨巷》,主要针对教材中现代诗歌欣赏的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包括:对《雨巷》的背景了解、词句分析、意境把握、情感体验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理解《雨巷》的主题思想。
2. 通过对词句的细致分析,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雨巷》意境的把握,以及对诗歌情感的体验。
教学重点:对诗歌词句的赏析,以及对现代诗歌欣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雨巷的想象,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做铺垫。
3. 诗歌朗读: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词句分析:对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详细解读,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等。
5. 意境把握:引导学生描绘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与期待。
6.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
7. 例题讲解:以一首与《雨巷》意境相近的现代诗歌为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欣赏。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并欣赏一首现代诗歌。
六、板书设计1. 《雨巷》2. 内容:(1)戴望舒(2)词句分析:撑着油纸伞、悠长、寂寥(3)意境:雨巷、孤独、期待(4)情感:忧郁、哀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以“雨巷”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心中的雨巷。
(2)分析并欣赏一首现代诗歌,不少于300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诗歌欣赏能力。
《雨巷》说课稿
《雨巷》说课稿引言概述:《雨巷》是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通过描绘雨巷中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思考。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雨巷》进行详细阐述。
一、雨巷的描写1.1 雨巷的环境描写《雨巷》通过描绘雨巷的环境,展现了一个阴暗潮湿的背景。
诗中提到“雨巷深深,雨巷阴阴”,这种环境描写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同时,作者还通过“破旧的小店”,“破败的屋檐”等描写,进一步加深了雨巷的凄凉氛围。
1.2 雨巷的人物描写《雨巷》中描绘了一位孤独的老人,他“独自”行走在雨巷中。
通过对老人的描写,诗中表达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思考。
老人的形象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他代表了一个被岁月抛弃的人群,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1.3 雨巷的氛围描写《雨巷》通过对雨巷的氛围描写,营造了一种忧郁的情绪。
诗中提到“雨蒙蒙”,“夜深”,这些词语给人一种阴暗的感觉。
通过对氛围的描写,诗中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二、逝去时光的追忆2.1 对逝去时光的怀念《雨巷》通过描绘雨巷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中提到“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逝去的时光如同淡墨痕一般,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2.2 对生活的思考《雨巷》中的老人代表了一个被岁月抛弃的人群,他们孤独地行走在雨巷中,思考着生活的意义。
诗中提到“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人生中的痛苦和遗憾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源于内心的情感。
2.3 对未来的迷茫《雨巷》通过对雨巷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提到“怕人寻问,咽泪装笑”,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他人的不解。
在雨巷中,人们不愿面对他人的质疑和追问,他们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生活的思考与感悟3.1 对生活的感悟《雨巷》通过对雨巷的描写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提到“雨巷东风如剪刀,霜刃风雨剪不断”,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戴望舒《雨巷》说课稿
戴望舒《雨巷》说课稿一、说教材《雨巷》是我国著名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高中语文教材中。
这首诗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地位:《雨巷》是我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展现了戴望舒独特的诗歌才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作用:通过学习《雨巷》,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现代诗歌的审美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主要内容:诗歌以一条悠长的雨巷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一位丁香般的女子邂逅、错过、怀念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小节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雨巷》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正值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
这一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出繁荣景象,戴望舒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擅长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抒发内心情感。
小节2:诗歌结构及艺术特色《雨巷》全诗共七个小节,采用象征手法,以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凄美的意境。
诗歌韵律优美,富有音乐性。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现代诗歌的审美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美好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现代诗歌的审美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诗歌意象的理解:如雨巷、油纸伞、丁香等,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2)诗歌情感的表达:如何从字里行间捕捉诗人的情感,理解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诗歌创作手法的运用:如何借鉴《雨巷》的艺术特色,进行自己的诗歌创作。
四、说教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将我的独特之处融入其中:1. 启发法:- 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如:“你们印象中的雨巷是什么样子的?”、“戴望舒的《雨巷》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雨巷》教学教案(精选12篇)
《雨巷》教学教案(精选12篇)《雨巷》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昨天就已经学习了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
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伤,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东西同样具有美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二、诵读、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①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就请大家一起带着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②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忧愁的,哀伤的)③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低沉的,感伤的)④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2、请一位学生单独朗读。
①那么谁愿意来给我们大家朗读一下呢?②表扬一下。
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3、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①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凄清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②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写雨巷时,用了颓坦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三、简介创作背景,作者生平1、大家读了一遍,便有了这么多的感觉。
的确,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失落、惆怅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明确: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
主要有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与1929年出版)、《望舒草》等。
说课稿:《雨巷》(10篇)
说课稿:《雨巷》说课稿:《雨巷》(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雨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雨巷》1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作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雨巷》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
《雨巷》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修课。
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2、教学目标本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同时巧妙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因此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3、教学重难点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本首诗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主要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诵读和对意象的把握中体味出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并力求个性化理解就成为重难点。
说教法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
同时,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所以,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深理解把握情感。
另外,本诗教学以体验性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贯穿整堂课。
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提示,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与感悟,并力求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说学法1、诵读法加强诵读,这是阅读诗词的一般方法。
2、体悟法通过意象把握情感,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走进雨巷去感悟。
3、联想比较法,通过与诗人的其他作品的比较学习,体会创作风格及作者情感。
戴望舒《雨巷》优秀优质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优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解读现代诗人戴望舒经典诗作《雨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诗歌抒情色彩》中第一节“诗与情感”,通过分析《雨巷》意象、语言和节奏,体会诗人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雨巷》抒情手法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验诗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雨巷》中意象和抒情手法。
重点:体会诗人情感,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照片,让学生谈谈对雨巷印象,引发学生对本课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雨巷》,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分析《雨巷》意象、语言和抒情手法,如“油纸伞”、“青石板”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例题讲解:选取《雨巷》中经典诗句,分析其抒情手法和情感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诗句,分析其意象和抒情手法,进行课堂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巷》2. 主要内容:意象:油纸伞、青石板、雨巷等抒情手法:象征、隐喻、拟人等情感表达:忧郁、期待、憧憬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析《雨巷》中意象,并谈谈你对诗歌情感理解。
选取一个你喜欢诗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作业答案:1. 《雨巷》中意象生动丰富,如“油纸伞”象征诗人孤独心境,“青石板”寓意着诗人内心坚定。
诗歌情感表现为忧郁、期待、憧憬,反映诗人对美好生活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朗读、分析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雨巷》抒情色彩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现代诗歌,尝试分析其意象和抒情手法,提高自己诗歌鉴赏水平。
同时,开展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对诗歌意象分析《雨巷》中意象是理解诗歌情感关键,我强调“油纸伞”、“青石板”等具体物象象征意义。
《雨巷》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雨巷》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雨巷》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雨巷》是由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篇诗歌,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小品珍品”,也是高中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篇目。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篇诗歌,本文将提供一份《雨巷》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供指导与参考。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知识,掌握《雨巷》的诗歌形式。
2. 了解《雨巷》的诗歌结构、语言特点、意境等方面的细节内容。
3. 掌握将文学作品结合实际生活经历的方法,厘清个人思维与情感的反应。
4. 训练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拍照片”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雨巷的场景中,使他们更直观地了解雨巷的特点、氛围与形象,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参考材料的基础上,对唐代诗歌背景、诗歌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解。
随后,他们会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对《雨巷》点滴的体悟,并共同完成对《雨巷》的精读。
3. 听课讲解教师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带领全班共同听取对《雨巷》的讲解,重点讲解诗歌结构、语言特点、意境等方面的细节内容。
此外,在讲解过程中,也会让学生反思自己《雨巷》的精读体验,并进行情绪与思想的表达。
4. 互动探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教师设计的小组活动,通过集思广益的方法,来探究《雨巷》所表现的诗歌形式与内在含义。
活动形式可以包括角色扮演、画图解词等。
5. 总结老师对学生这次学习的重点进行总结,并进行回顾与评价,强调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
三、说课稿1. 说教材本次教学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古代诗歌——《雨巷》,这是一篇唐代时期的诗歌作品,作者是柳宗元,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需要思考与自救的意识,强调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离别主题。
2. 说教学设计这次授课时,我将采用“拍照片”、“小组精读”、“听课讲解”、“互动探究”、“总结评价”五个步骤,层层递进地,带领学生进入《雨巷》的理解之中。
《雨巷》优质说课稿(通用10篇)
《雨巷》优质说课稿《雨巷》优质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巷》优质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雨巷》优质说课稿篇1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内心的落寞、惆怅的情绪。
《雨巷》编排在必修1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于精读课文。
第一单元还选取了毛主席、郭沫若、徐志摩几位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
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符合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受到诗歌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①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② 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③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介绍与《雨巷》相关的资料,能够开阔眼界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①本诗教学按“走进雨巷激趣导入→彷徨雨巷熟读顿悟→感悟雨巷合作探究→走出雨巷拓展延伸”的过程进行。
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③通过介绍《雨巷》的衍生艺术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发散思维。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②通过推荐《雨巷》的衍生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法与学法。
⑴教法。
①情境教学法。
情境导入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营造与课文一致的氛围。
②导读与诵读法《语文新课标》提到朗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朗诵有利于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戴望舒的经典诗作《雨巷》,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现代诗歌的欣赏与创作”,具体内容为《雨巷》的诗歌欣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雨巷》的诗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引导学生感受戴望舒的诗歌魅力,了解其诗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雨巷》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重点:通过欣赏《雨巷》,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雨巷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雨巷的幽静与诗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初读诗歌:让学生自主阅读《雨巷》,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精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和韵律,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与《雨巷》风格相近的现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一首现代诗歌。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创作方法,交流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巷》诗歌鉴赏2. 板书内容:(1)诗歌意境(2)意象分析(3)节奏与韵律(4)创作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现代诗歌,写一篇鉴赏文章。
2. 答案要求:文章需包括诗歌的基本信息、意象分析、节奏与韵律、创作背景等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戴望舒的其他诗作,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境的理解2. 意象分析的方法3. 节奏与韵律的把握4.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一、诗歌意境的理解1. 背景介绍:讲解戴望舒创作《雨巷》的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帮助学生融入诗歌情境。
2. 情感分析:深入剖析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孤独、忧郁、期待等,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境。
《雨巷》说课稿
《雨巷》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雨巷》说课稿《雨巷》说课稿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雨巷》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雨巷》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引言概述:《雨巷》是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作品,描绘了一个雨天的巷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从诗歌背景、诗歌结构、主题思想、修辞手法和艺术效果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诗歌背景:1.1 作者介绍:戴望舒,现代诗人,生于1919年,代表作有《雨巷》、《夜行船》等。
1.2 时代背景:《雨巷》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那是一个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
1.3 文学背景: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
二、诗歌结构:2.1 诗歌体裁:《雨巷》是一首现代诗,以自由诗的形式呈现。
2.2 诗歌篇幅:《雨巷》共有四个节,每个节包含四行,共十六行。
2.3 诗歌韵律:《雨巷》采用了自由韵律,没有固定的押韵方式,增强了诗歌的自由感。
三、主题思想:3.1 生活的困境:诗中描绘了一个雨天的巷子,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挫折。
3.2 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雨巷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3.3 追求自由与希望:诗中透露出对自由和希望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四、修辞手法:4.1 比喻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细雨如黄河水”、“小巷成了长河”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4.2 拟人手法: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如“独自怅望”、“无边无际”等,使诗歌更具生动感。
4.3 对仗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手法,如“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五、艺术效果:5.1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5.2 形象描绘:诗中通过比喻和拟人等手法,描绘了雨巷的景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5.3 反思与启示:诗歌中蕴含着对人生和社会的反思,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总结:《雨巷》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现代诗歌,在诗歌背景、结构、主题思想、修辞手法和艺术效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诗人的独特才华和思想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很浓的现代诗歌。
一、教 材 分 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知识与技能
(2)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意境,领悟作者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用诵读、品味、联想的方法鉴赏诗歌,引导学生 自主合作式学习, 培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诗情诗意,培养良好的读诗兴趣 和审美情趣。
点拨。
三、教 法 学 法
教法
情境法、诵读法、体悟法、联 想比较法。
学法
联想和想象法 、小组合作探究
四、教 学 过 程
(一)导 入 新 课 (二)检 查 预 习 (三)方 法 点 拨 (四)研 读 赏 析 (五)课 堂 小 结 (六)课 后 拓 展
四、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播放网络 流行歌曲《丁香花》。
《雨巷》整体意 境为丁香姑娘营 造了凄美背景。 象征手法是其重 要艺术特色之一。 不放弃对美和 理想的追求。
四、教 学 过 程
(五)课后拓展
1 、阅读作业: 戴望舒的 《 望舒草》
2、写作作业(二选一):
① 选取一个意象,写一 段赏析文字, 200字 左右 。
②将《雨巷》设计成诗歌 mv,用幻灯片形式展 现,配以文字解说。
四、教 学 过 程
(二)检查预习
•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派 象征主义诗人。
•成名作《雨巷》,并因此 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代表诗集《我的记忆》、 《望舒草》。
戴望舒(1905~1950)
四、教 学 过 程
(三)方法点拨
鉴赏诗歌的方法: 反复诵读——感受基调,品味 诗歌的旋律、节奏; 抓住意象——分析特点,品悟 诗歌的意境、情感。
(四) 2 感知意象,悟情境之美
雨巷:幽深寂静、细雨迷蒙
油纸伞:古老、怀旧
篱墙:颓圮、衰败
四、教 学 过 程
(四) 2 感知意象,悟情境之美
丁香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形 状象结 ,“丁香”于是与“愁”相
结。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 愁”。 ------李商隐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 愁”。
•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叠词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 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 默踟躇着 双声叠韵词:彷徨、惆怅等
韵脚:巷 娘 怅
舒 缓 悠 扬 回 环 重 唱 和 谐 悦 耳
复沓
押韵
四、教 学 过 程
(四) 2 感知意象,悟情境之美
四、教 学 过 程
(四) 3 探讨主旨,议情感之美
全 班 交 流 小 组 讨 论
这个“丁香姑娘”究竟 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作者为什么在雨巷徘徊?诗中 有没有表现作者心愿的句子。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四、教 学 过 程
写作背景:
(四)3 探讨主旨,议情感之美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 中, 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 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
一、教 材 分 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品 味意境美。
难点
探究“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二、学 情 分 析
授 课 对 象 高一年级的学生
学 生 特 征
十六七岁正是情感丰富、充满幻想的年龄, 学生有一定文科基础和诵读能力。
教 师 指 导
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做好诗歌鉴赏的指导和
------李璟
中国传统Hale Waihona Puke 象中,丁香象征 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四、教 学 过 程
(四) 2 感知意象,悟情境之美
雨巷:悠长寂静、细雨迷蒙
油纸伞:古老、怀旧
篱墙:颓圮、衰败
丁香:美丽、高洁和愁怨
姑娘:凄美、哀婉、易逝
我:孤独、惆怅、忧伤
四、教 学 过 程
(四) 2 感知意象,悟情境之美
象与情合
情由境生
观点一:认为丁香姑娘是真实存在的,就 是作者期待已久的恋人,诗歌表达了追求 爱情而不得的感伤。
观点二:认为丁香姑娘是虚幻的, 象征作者的理想和追求,结着愁 怨的姑娘象征理想无法实现的惆 怅。 观点三: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
四、教 学 过 程
(四) 3 探讨主旨,议情感之美
教 师 中国传统 意象和西方象 征主义手法相 结合所产生的 一个的艺术形 象 ,暗示了 迷惘感伤、期 待的情怀。
四、教 学 过 程
(四)研读赏析
1.诵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2.感知意象,悟情境之美
3.探讨主旨,议情感之美
四、教 学 过 程
(四) 1 诵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①自由朗读 ②朗读欣赏
③美读展示 ④局部诵读
这首诗歌给你 最强烈的感受是 什么?
它的旋律美在 哪里呢?
配乐朗读
四、教 学 过 程
(四) 1 诵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悠长寂寥的雨巷
(1)诗歌中这种忧 伤惆怅的情绪是通过 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 ?请大家找出来,谈 谈你的理解。
油纸伞
颓圮篱墙
丁香 我
物
姑娘
人
小组合作
全班分享
四、教 学 过 程
(四) 2 感知意象,悟情境之美
(2)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画面中有怎样的情景?
请展开想象用心体会。
小组内交流
四、教 学 过 程
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
五、板书设计
雨
意
篱墙
丁香 姑娘 我
巷
境
朦 胧 凄 美
戴望舒
象
意
情
感
油纸伞
迷惘 感伤 希望
雨 巷
戴 望 舒
一、教材分析
说 课 流 程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一、教 材 分 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
※单元目标:
(必修)第一册第 一单元第二篇
反复朗读 、分析意象
品味语言 、发挥想象 ※本课特点: 象征意味很重、抒情
个人经历:
一场天花给他脸上留下了片片瘢痕, 常常被当作取笑的 把柄,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沉郁。匿居松江期间,诗人 对施蛰存的妹妹产生了爱慕之情, 但爱情之花终未结果。
创作风格: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 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
四、教 学 过 程
学生讨论交流观点:
(四) 3 探讨主旨,议情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