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Economics-14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研究
经济全球化的考量
• 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渊源与基本概念 •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分析 • 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和影响 •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
一、经济全球化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理 论渊源与基本概念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当前世界经济中 两个最为重要的客观趋势,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 经济的格局,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尤其是进入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失衡,经济增长减速,贸易争端 迭起,金融危机频发,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面临着严峻 的挑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积极地参与和融入经济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更成为世界各国抵御经济衰退、 化解金融危机、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理性选择。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前世界经济中一个不容抗拒的历 史潮流,一个影响深远的客观趋势,已成为我们今天认 识和了解世界经济势态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经济全 球化为我们今天探索国际经济关系的矛盾运动,研究国 际经贸利益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视野。
3.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当今 世界,大约79,000家跨国公司及其790,000家外国子公司继续加 大商品和服务生产,2007年它们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超过了15万 亿美元。贸发会议估计,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达到31万亿美元,比 2006年增加21%。2007年,全球外国子公司的附加值(总产值) 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1%,雇员人数增加至约8,200万。1跨 国公司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跨国的生产和销售网络,构筑起全 球生产体系。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与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全 球性流动,促进了资源配臵的优化重组;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 发展,促进了世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研发的 应用,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规则的 健全和完善,保证了国际贸易健康有序地进行。伴随着跨国公司数 量的增加和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空前发展,极大 地深化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与联系,经济全球化 也因此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第十四章 经济全球化分析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 和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经济 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以及经济全 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最基本 的特征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 自由流动,最明显的作用就是由于要 素配臵效率的提高所导致的社会财富 绝对量的增长和国民福利水平的扩展。
1.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8-跨国公司与基础设施的挑战。第4页。
4. 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与完善是全球化迅猛 发展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实行以市场经 济为导向的改革,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臵方式,在当今世界经 济中取得了主导地位。资本追逐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 在压力促使生产力发展,市场机制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形 成统一有机体,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二者相结合,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臵。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 使之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体制。世界经济有了建立通行规则的 基础,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机制的条件。经济全球化需要 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就必然要求有超国家力量的国际经济组织 发挥重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 作为协调全球经济运行的国际性组织,权威性和作用日益重要。 特别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不仅标志着规范化、法制 化、有序化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且也标志着世界自由贸易已建 立在较为牢固的多边体制的基础之上。这些国际经济组织对于稳 定和保障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相互依赖关系的加强,推动 全球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全球化进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我们可以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 念表述如下: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整个 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历史新阶段的时 代背景下,在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 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社会,随着世界分 工与生产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全球统一 市场的形成,整个世界经济日益融为 一体,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 化配臵,并使尽可能多的国家和民族 分享其利益的趋势和过程。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黄卫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彭 刚
黄卫平,男,1951年6月生于北京,经济学博士,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 赴欧留学,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经作为富布 赖特高级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研究,教育部经济学 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校教学评估委员会 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国际部)委员,社 科院美国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 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 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 执行主任,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 殊津贴获得者。代表作为《GATT与走向开放的中国经济》 (1994年,主编)、《亚洲经济中的龙》(1998年,合 著)、《走向全球化》(2000年,合著)《看不懂的世 界经济》(2008年,合著)等,成果多次获奖,主要研 究方向为经济发展、国际经济与商务等。
2. 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 根本动因。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资本运营的 基本要求,对利润的无限贪婪是资本的根本属性。 哪里有丰厚的利润回报,资本就会在哪里出现。增 殖自身是资本的内在要求,在这一冲动的驱使下, 资本必然要通过技术创新,更新设备,提高劳动生 产率,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使生产具有了无限扩张 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广大民众的收入水平、有效 需求与消费却无法与之同步增长。这一矛盾必然会 导致生产的过剩,甚至经济衰退的发生。为了增殖 自身,资本必须要寻找出路,这就迫使资本的所有 者必然要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寻求更为有利的投 资场所。资本走遍天下,在整个世界范围运营,最 终促成了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进程。
1.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渊源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客观趋势,我们可 以追溯其非常久远的经济思想史渊源。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 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中,就阐述了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思想。 1817年,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在他的《政治经济 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李嘉图对国际贸易理论最重 要的贡献,就是突破了亚当· 斯密(Adam.Smith)“绝对优势 说”(absolute advantage)的局限,论证了世界上的所有国 家都可以凭借着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并分享贸易利益,使 斯密所开创的贸易理论具有了普遍性。然而,比较优势原理 的运行需要具备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贸易自由的 市场原则下,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充分自由地流动。正因为此,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就构成了李嘉图国际贸易模型的基 本特征。按照李嘉图的分析逻辑,要素在更为广阔的市场上 进行配臵,其配臵的效率就可以得到提高,并且,李嘉图假 设,这个世界只是由这两个国家构成。即是说,在李嘉图看 来,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是贸易发生和繁荣的理想环境。
3.经济全球化的目标
• 资源在整个世界范围的最优配臵。 • 世界福利水平的普遍提高。 •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成是人类社会经 济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这一进程可以概 括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统一市场” 在全球的逐步形成,即世界范围内各个经 济体的经济活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 互依存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第二个层面 是“市场游戏规则”在全球的逐渐形成, 即世界范围内规范经济行为的一般规则以 及规范经济活动普遍机制的建立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动因。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 态的发展过程,其孕育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 史岁月。无论是资本的扩张还是贸易的拓展,都是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我们所讨论的以全球统一 市场的形成为前提,以要素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通畅 流动、优化配臵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 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应运而生,迅猛发 展的。那末,是什么在决定和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 历史进程呢:
彭刚,男,1955年12月生于北京,经济学博士,现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 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 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国际经济学、发 展经济学、世界反贫困、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战略、政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留学意大利经济 发展研究院(1987-1989),获得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美 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Mossavar-Rahmani 商政研究 中心专职研究员(2007-2008)。主要代表作有:《稳健东 扩积极整合协调发展:—新入盟成员国与欧盟经济整合研 究》主编(2009),《发展经济学教程》主编(2007), 《国际经济学教程》(2006),《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 践研究》(2004)等;在《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英文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教学与 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包含了 以下几层含义:第一,经济全球化的 物质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和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第二,经 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是民族国家之间 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相 互依存,融为一体;第三,经济全球 化的运行方式是生产要素全方位的跨 国界流动。
大卫· 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我们之所以将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称为纯粹贸易理 论,就在于这一理论是在一系列严格假设前提限制下的逻 辑演绎。事实上,从李嘉图创立比较优势理论到20世纪的 80-90年代,将近两百年过去了,李嘉图为其理论模型所 设计的理想运行环境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且不说当年古老 欧洲的封建割据、后来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硝烟,即使在 战后漫长的“冷战”岁月里,世界上也是两个平行的市场 并存: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市场,一个是以苏联 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市场,而这两个市场之间几乎是 完全隔绝的。在这里的所谓“隔绝”,不仅仅是指要素在 这两个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遭遇到重大障碍,更重要的是 要表明这两个市场从建立基础、结构框架,一直到经营模 式、运行结果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随着“冷战” 结束,两极格局消失,世界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生产与分工体系的形成,统 一的国际市场的出现,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资 源优化配臵的实现,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素不断完善,才 使经济全球化从经济学理论先驱的逻辑演绎演变为主宰现 实经济运动的客观趋势。
1. 新科技革命及其所引致的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为 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与市 场规模的扩张,从而推动着生产国际化、贸易自由化 的进程。资本的跨国流动,生产与贸易规模的增加, 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日趋完善,以保障跨国经济 活动的高效运行。经济产出的极大提高,贸易、生产、 金融的巨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从供给方面的保证; 从需求方面看,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交易范 围的扩大,导致了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明显提高, 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生活必需品为主, 逐步提升为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从而促进了世界生产 和贸易新格局的产生。如果说资本对于利润的追逐和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动因,那末, 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科技革命则为经济全球化提 供了雄厚的现实物质基础。
5. 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到来为经济 全球化的发展开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 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 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不 复存在。和平与发展取代了军事对峙和 意识形态冲突成为时代的新主题,为世 界各国经济往来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 国际政治和社会环境,使国际竞争由军备 竞赛转向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冷战的 结束为“军转民”以及民用技术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也为世界各国之间发展经贸 关系创造了比较缓和的国际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