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药炮制学炒法(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要求使用不同火力 2.恰当掌握翻炒速度、温度、时间 3.灵活掌握辅料用量 4.某些辅料可重复使用 5.贵重药材可先试温





A .麸炒 一、含义及作用 (1)降低易挥发性成分含量 (2)药物受热均匀 (3)指示火候 (4)赋色、矫味 (5)增强补脾益气、健胃和中、固肠止泻
斑蝥 【来源】 干燥虫体。 【历史沿革】 晋代有炙、炒、烧令烟尽 (《肘后》)等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 代有糯米炒法(《雷公》)。共有17种炮 制方法,均须加热处理。

【炮制方法】 1.斑蝥 除去头、足、翘及杂质。 2.米炒斑蝥 净药(米炒法)-中火- 至米呈黄棕色。 每100kg斑蝥,用米20kg





源自文库

【炮制方法】 1.党参 润透,切厚片,干燥。 2.米炒党参 中火加热至米冒烟(老黄色) 时,入党参片拌炒至党参呈黄色(米呈焦褐 色)。 每100kg党参片,用米20kg 3.蜜炙党参 取炼蜜与党参片拌匀闷透,用 文火炒至黄棕色,不粘手 每100kg党参片,用炼蜜20kg






【炮制作用】 僵蚕生品:辛散之力较强,散风热 如用于风热头痛。 麸炒后:息风止痉、化痰散结 如白僵蚕散。 ① 洁净药物,保存药效 ② 除去腥臭味,便于服用 ③ 赋色,增效 ④ 杀死表面微生物



B.米炒 一、含义及作用 1.判断药物的炮制程度 2.使药物受热均匀 3.吸附毒性成分 4.增强药物疗效(健胃和中、止泻痢)



二、工艺 麸入热锅,冒烟时投入药,迅速拌炒,炒 至 药-均匀黄色,透出固有香气 麸-变焦黑 药物:麸=100:10-15





三、注意: ①预热适中(中火) ②麸均匀洒入锅内 ③药材干燥 ④翻炒动作迅速 四、适应药物: 补脾益胃药,作用强或有腥气药物。


枳 壳 【来源】 干燥未成熟果实。 【历史沿革】 南北朝刘宋时代用麸炒 (《雷公》)。唐代有炒焦炙(《产宝》) 和麸炒(《颅囟》)等炮制方法。一直沿 用至今。
药性缓和、扩大药用范围
【炮制研究】 挥发油含量降低1/3,刺激性下降,健胃 作用增强。 注意: 枳壳挥发油多在果皮中,瓤作为非药用部 位去除。


苍术 【来源】 干燥根茎。 【历史沿革】 唐代有米汁浸炒、醋煮的方法。 至宋代出现麸炒(《衍义》)





【炮制方法】 1.苍术 取原药材,水泡,润透,切厚片。 2.麸炒苍术 麸入热锅,中火加热至冒烟时 投入苍术片,炒至深黄色。 每100kg苍术片,用麦麸10kg。 3.焦苍术 取苍术片,用中火加热,炒至 焦褐色
【炮制作用】 党参:益气生津 肺气亏虚-补肺汤;气血两亏-两仪膏 米炒党参:气变清香,能增强和胃、健脾止 泻作用。 脾气虚弱-参苓白术汤 中气下陷-参衣汤 蜜党参:增强了补中益气、润燥养阴、补肺 的作用。
【炮制研究】 片型较常见为段(1-2.5cm),但 煎出率试验表明,厚片煎出率大于段。






【炮制作用】 生苍术:祛风发汗,散寒。用于风湿痹痛 如治风湿痹痛的薏苡仁汤。 麸炒后:辛性减弱,缓和燥性,气变芳香,燥 湿健脾作用增强 二妙丸 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 如椒术丸。

① 缓和辛燥之性,降低副作用② 扩大药用范 围
【炮制研究】 苍术主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苍术醇、苍 术酮。 麸炒后,挥发油含量下降,刺激性下降。



僵蚕 【处方用名】 白僵蚕 【来源】 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干燥体。 【历史沿革】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米泔制 (《雷公》)。现在主要有麸炒法。
【炮制方法】 1.僵蚕 筛去灰屑和丝毛,洗净,晒干 2.麸炒僵蚕 中火,麸炒法炒至表面呈 黄色。 每100kg僵蚕,用麦麸10kg。






【炮制作用】 生斑蝥:外用攻毒蚀疮、治顽癣 米炒:通经,破癥散结。斑猫通经丸

①降毒、矫味 ②米作指示程度用

【炮制研究】

斑蝥素有升华性(840C),升华点为 110 0 C, 米炒时锅温 为128 0 C,适合斑蝥
素升华。 注意事项: ①火力不宜过大,否则易焦化 ②炒时应有通风及防毒工具 ③生药去头、足、翅后应及时洗净手。


第二节 加辅料炒
一、含义及分类 麸炒、米炒、土炒、 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

二、目的 1.增强疗效 如白术、山药 2.缓和药性 如枳实、枳壳,胶类药材。 3.降低毒性,矫臭矫味 斑蝥、红娘子, 马钱子。 4.使药物易于粉碎和煎煮,利于制剂。
三、固体辅料的作用 1.中间传热体 2.使药性发生变化

三、工艺 米入热锅—炒至米冒烟—入药料拌炒至 米-焦黄或焦褐 药-挂火色 药:米=100:20
四、注意事项 1. 昆虫类药物以米的色泽变化来观察火候 2. 植物类药物以饮片的变黄为度 五、适应药物:


有毒(斑蝥)或键脾补胃的药物(党参)

党参 【来源】 干燥根。 【历史沿革】 清代始见“补肺拌蜜蒸熟” (《得配》)、蜜炙(《治全》)及米炒 (《时病》)等方法。

【炮制方法】 1.枳壳 原药材软化切片、干燥、去瓤,成
黄白色、清香薄片

2.麸炒枳壳 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 麦麸,用中火加热,待烟起投入枳壳片,炒 至淡黄色、麸焦黑色。 每100kg枳壳片,用麦麸10kg。





【炮制作用】 枳壳生品:辛燥,偏于破气散结。 脘腹胀痛、瘀血积块疼痛-血腑逐瘀汤 麸炒枳壳:缓和其峻烈之性,偏于理气健 胃消食。 木香槟榔丸;宽肠枳壳汤。适宜年老体弱 而气滞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