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政治第四册[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政治第四册[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二课时)新课程学习5.2 意识的作用★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意识的作用。
2、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以及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观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意识的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哲学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意识的本质,进一步明确了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
那么,意识是否是消极被动的决定于物质呢?它对我们有什么要求?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8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动物的本能活动是无法与人类意识的能动活动相媲美的。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表面看起来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其实不然。
它们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专家点评”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
3.《生活与哲学》教材所遵循的基本理念。编写《生活与哲学》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基本精神,全面贯彻新课标的各项要求,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指导教材编写,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3.中央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提出了“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努力建构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要求。2004年3月,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对包括《生活与哲学》在内的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思想政治必修部分《生活与哲学》模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的。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选修4 科学思维常识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部分前言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北京大学哲学系孙熙国一、编写《生活与哲学》的宏观背景1.存在的问题。
哲学是一座充满着神奇和智慧的殿堂。
千百年来人们崇尚哲学,热爱哲学,孜孜以求地追寻着智慧和真理。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哲学似乎成了神秘、抽象、思辨和空谈的代名词。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哲学教学、哲学课程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无疑是造成哲学的窘境和尴尬的重要因素。
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课程一样,哲学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难、繁、旧的状况,存在着简单化、成人化的倾向,存在着与高中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思想和生活相脱节的现象;在方法上,未能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存在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因此,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时代感,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建设的重要任务。
2.时代的要求。
正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所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3.中央的决定。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提出了“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努力建构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要求。
【全册精品】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及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全册教学案目录✓ 1.1生活处处有哲学✓ 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1.1社会发展的规律✓11.2社会历史的主体✓12.1价值与价值观✓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1时代精神的精华✓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4.1世界的物质性✓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5.1意识的本质✓ 5.2意识的作用✓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一、教材分析《美好生活的向导》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1章第1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本义和任务理解:(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思想,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四、学情分析本框题的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哲学还没有树立用哲学的思维认识问题,所以教师要对课堂上的举的生活中的现象及时从哲学的角度概括。
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生活处处有哲学》的具体内容,初步概括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人教版课标高中政治目录
人教版课标高中政治目录人教版课标高中政治目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2021)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国家财政征税和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必修2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政治生活:有序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们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综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必修3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选修2 经济学常识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1 斯密的理论贡献 2 斯密的政策主张 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4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4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于主要模式 1 罗斯福新政 2 凯恩斯革命 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1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3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1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 2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word教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过程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
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
”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
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主干知识梳理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___________。
2.实践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反思】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据此判断,下列活动属于实践的是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④学生思考数学题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___。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________。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___________。
4.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拓展提升】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为唯一动力或各种动力中的一个普通动力都是错误的。
实际上认识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但实践则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因为客观世界的变革以及认识工具的创新主要是人们实践的结果,同时也是不断创新的认识指导的结果。
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改造发展了客观世界,一方面使认识获得了发展,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速查:一、1. 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二、1. 来源 2.动力 3.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目的归宿重难疑点探究1.准确理解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首先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
无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还是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020年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修订)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选择性必修 第四册
陈 琳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
必修 第一册
必修 第二册
必修 第三册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选择性必修 第四册
英语
王守仁
何 锋
译林出版社
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
必修 第一册
高一年级
至高三年级
2020年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修订)
学 科
主 编
编写、出版单位
书 名
册 次
使用年级
备 注
思想政治
张异宾
教育部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一年级
至高三年级
国家统编
教材
均有配套
教师用书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必修 第一册
高一年级
至高三年级
均有配套
教师用书
必修 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地理图册
王 建
田 忠
中国地图出版社
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图册
必修 第一册
高一年级
至高三年级
与山东教育出版社地理教材配套
必修 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语文
温儒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 4 必修生活与哲学教材介绍.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培训
(二)《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突出特点
1. 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贴近时 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 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这一特点 要求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必须正确处 理思想政治课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培训
基本结构:哲学(第一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综合探
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培训
第一单元
追寻生活的智慧
哲学的含义 哲学与生活的 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 学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分歧 哲学的力量 哲学在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培训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4 必修
生活与哲学
教材介绍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培训资料 2009年2月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培训
前 言 (全新的哲学教科书)
一、编写《生活与哲学》的宏观背景 1.存在的问题 2.时代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 二、《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性质、内容 目标和基本理念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培训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 教材 1 .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 活动”。 第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 应该通过“探究活动”(思维过 程)来完成。 第二,“探究活动”中的内 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 原理才是目的。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培训
政治必修4人教版:全册教案(251页)
《生活与哲学》教案教材:《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目录《生活与哲学》学习要求2b5E2RGbCAP预习要求3p1EanqFDPw《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性质、内容目标、内在逻辑关系 4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5—67DXDiTa9E3d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5—13RTCrpUDGiT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4—255PCzVD7HxA第一课、第二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26—44jLBHrnAILg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45—55xHAQX74J0X综合探究走向哲学问辩人生 56—57LDAYtRyKfE第三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58—67Zzz6ZB2Ltk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8—136dvzfvkwMI1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68—81rqyn14ZNXI第四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82—95EmxvxOtOco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96—107SixE2yXPq5第五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108—1156ewMyirQFL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16—126kavU42VRUs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127—128y6v3ALoS89第六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129—136M2ub6vSTnP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37—2060YujCfmUCw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37—150 eUts8ZQVRd第七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151—158sQsAEJkW5T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59—166GMsIasNXkA第八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167—172TIrRGchYzg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73—1857EqZcWLZNX第九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186—193lzq7IGf02E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94—201 zvpgeqJ1hk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02第十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203—206NrpoJac3v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7—2431nowfTG4KI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207—216fjnFLDa5Zo第十一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217—224tfnNhnE6e5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225—234HbmVN777sL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235V7l4jRB8Hs第十二课课后练习试卷及答案 236—24383lcPA59W9《生活与哲学》学习要求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1、提前两分钟到班2、提前准备好书本、文具<课堂笔记本)3、做到桌面整洁无杂物4、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迎接检查提问二、认真预习1、以框为单位,标上小节数,通读预习内容<包括辅助文)2、不懂的地方做记号三、上课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提高课堂效率1、遵守纪律,尽快适应老师的教案风格<1)注重师生交流互动,增强信息反馈<2)把握好老师的语速、语调,以便把握重点、难点<3)多思考,敢于发言,善于表现2、记好笔记书写认真、条理清楚、内容全面,重点难点突出<定期抽查笔记、教材)3、每堂课提问,作为平时成绩四、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两种形式相结合)五、及时复习,迎接测验,做到课课清、单元清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预习要求:1、预习P1—8,用铅笔划出各框题重要知识点,课上检查2、准备好教材《生活与哲学》、课堂笔记本、文具3、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桌面整洁无杂物《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性质、内容目标一、课程的基本性质《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教学大纲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原理依据:物质决定意识
(2)怎么做:{1}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解放思想,分时俱进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
第6课探索真理的历程
(2)相互联结:普遍性属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3)相互转化
方法论:(1)坚持用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去分析问题
(2)用马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原理(1)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看到主要矛盾,又看到次要矛盾,同时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
原理(2)认识某一矛盾时,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方面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排斥,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
方法论:既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抓主流
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
b.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方法论(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2)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表现: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教师用书《生活与哲学》教师用书前言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这门课和这本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什么?这是首先要明确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课程的基本性质就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用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生在与中西哲学的对比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现实力量。
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一句空话。
应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教材力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比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一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
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中。
通过对案例、情境和问题的思考,引出结论: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
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有生活和实践,就会思考,因而就会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们在“专家点评”栏目中,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供给了学生。
这师徒二人认为哲学起源于“惊讶”、“惊异”、“迷惑”,这对不对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谁更高明呢?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因为“惊讶”、“惊异”、“迷惑”等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怎样产生的?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二课时)
新课程学习
5.2 意识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意识的作用。
2、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以及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观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意识的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哲学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意识的本质,进一步明确了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
那么,意识是否是消极被动的决定于物质呢?它对我们有什么要求?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8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动物的本能活动是无法与人类意识的能动活动相媲美的。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表面看起来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其实不然。
它们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
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专家点评”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作为人体感官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那青山绿水、姥紫婿红,那浩渺烟波、重峦叠幢,等等。
透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就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动物没有自觉的意识,不懂得自己活动的意义,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因而,它们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
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41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名言和“相关连接”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略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知道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四)实例探究
[例1]贝多芬凭着对音乐的挚爱,凭着坚定的信念与命运抗争,在完全失聪的状态下创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
这主要表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活动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
答案:D
[例2]意识活动具有()
①目的性和计划性②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物质性和规律性④客观性和主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例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②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③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④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课余作业
讨论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