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文化》高中政治说课课件
高中政治体味文化公开课PPT课件
1、含义: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
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分类: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 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技术、 语言和文字等。
请 思 考
上面古树土堡是文化吗?将古树土堡开 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 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点 探 究 拨 三 点
拨
古树土堡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 将古树土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 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两者的 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 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 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 动,成为人精神活动的产品,因 而成为文化。
这个漂亮的小岛是文化吗?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归纳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2)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归纳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 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各抒己见
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 “纯”精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第一框 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非常 亲近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 懂得“文化”的内涵。有人认为文化 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那 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我们还 是从一些文化现象说起?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5张PPT)
③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离不开物质载体。
清明上河图
历史文物
文物、艺术品和
书籍承载着大量
(二)文化是什么(内涵及特点)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的人类全 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创造的特有
的 3 、文化素养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天生的 4、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离不开物质 载体
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 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 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 与“文明”概念相近,如考古学中所讲的
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 “文化” 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 艺术的:(文学、音乐、建筑、绘画) 器用的:(生产、生活工具、技术) 社会的:(制度、风俗习惯)
龙图腾
守墓神阿努比在为法
老安葬前做法事
古今文化
摩崖石刻 中国印 芭蕾舞《天鹅湖》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空间上) 化
社 区 文 奥 运 文
校园文化
化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白金汉宫(英)
故宫(中)
泰姬陵(印度)
苏州拙政园
比萨斜塔(意)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西班牙的斗牛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
一、体味文化
2、“文化”概念与“文明”含义相同( √
3、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
√
实践的产物。(
)
二:单选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C
)
(2)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新人教版_高中政治体味文化上课课件PPT
文化的力量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新人教版_高中政治体味文化上课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新人教版_高中政治体味文化上课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 某人有文化, 某人无文化”,“某人文化程度高,某人文化程 度低”。
这里的“文化”与《文化生活》中的“ 文 化”的是一样的吗?
入门级
想一想:这朵美丽的小花是 文化吗?
挑战级
想一想:滨湖公园里写有“文 化”二字的展板是文化吗?
必修三 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知识体系 实质
加强文化建 设
(主题)
文化(共 性规律)
文化的作用 (原因、意义)
对社会的作用 对人的影响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方法、途径、启示)
多样性与文化 传播
• A. 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的总和 • B. 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先天受教育的程度 • C.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D.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内容
•C
新人教版_高中政治体味文化上课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新人教版_高中政治体味文化上课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 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新人教版_高中政治体味文化上课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新人教版_高中政治体味文化上课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1)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不是经济现
象、政治现象)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创造,纯
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 文化,来源于人类实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体味文化课件
“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非常亲近 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 的内涵。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 为文化是艺术。那么,究竟什么是”文 化“?我们还是从一些文化现象说起
一、文化“万花筒”
原
始
图
腾
中
国
龙
文
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1.1 体味文化 课件(共6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1.1 体味文化 课件(共60张PPT)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 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 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 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 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 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1.1 体味文化 课件(共60张PPT)
建筑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1.1 体味文化 课件(共6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1.1 体味文化 课件(共60张PPT)
甲骨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1.1 体味文化 课件(共60张PPT)
简牍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体 味 文 化-----节日文化(春节)
– 今年春节你在哪儿过的年? – 在你们家过春节的年俗有哪些? – 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年俗是什么?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 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 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 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 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优质文档)政治:体味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PPT演示课件
练习2: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3 4 5 6 7 1)西双版纳植物王国 2)黄山自然风光 3)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生产资料所有制 9)乡镇企业 10)军队
.
11
三、文化的力量
1、形式多样:
. 20
探究1、“超级女声”属于什么现象?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1、文化现象。材料一和二分别 说明了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探究2、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成天载歌载 舞,却无法欣赏到我们今天的超级女声,为 什么?这种时代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
C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 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这是因为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A
.
22
材料三 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 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 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 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 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 化企业。
2、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 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 政治所决定。
. 21
1、有人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 属品。其错误在于 A、否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16
高二政治体味文化新人教版必修精品PPT课件
一、导入新课
钱钟书说过:“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 ,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 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北京故宫
苏州拙政园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各具特色
西班牙的斗牛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3.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付一项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
2010年6月15日,湖 北武汉50余名武汉 大学国学班的大学生 和30余名童学馆的 小朋友身着楚服,在 武汉东湖行吟阁前举 行“屈原祭祀”活动, 缅怀伟大的爱国主义 诗人屈原。
国学热现象
▪ 大力推介新版红楼梦现象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 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 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一部大书。 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 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 。《红楼梦》是言情小说,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 而至伟大,必须有一个条件:起于言情,终于言情 ,但不止于言情。通常的言情之作常常易于流于浅 薄,而伟大的言情则有一个不言情的底子,这样才 能衬出情的深度。
▪ 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 ▪ 开场白,温总理说:“过去的两年我们是在极其困难条件下走过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体味文化
文化的内涵
关于文化的内涵,究竟文化是什么,我 们能不能从刚才所谈到的文化现象进行归 纳呢?
文化的内涵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 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内涵
山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 将山开辟成旅游区属于文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 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渗透了人的精神 活动,成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 文化。
文化的内涵
问题情景: “发生在公交车上的镜头”
西装革履的男青年与稚气未脱的小学生,谁 更有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1.1体味 文化( 共15张 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1.1体味 文化( 共15张 PPT)
文化的内涵
情境一: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为什么有的有出息,有的
却变成了“熊孩子”?
乡
都
村
市
文
文
化
化பைடு நூலகம்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 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 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 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 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 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类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 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 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 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 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 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 的升华。
体味文化说课课件
体味文化说课课件体味文化说课课件《体味文化》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题第一课时的内容,我现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对教材的整体把握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一课题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共设两课,第一课从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展开,引导学生明确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感受文化的力量,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内容打下一个认识基础,而第一课时作为开篇对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三维度目标的确立和确立的依据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教材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⑴知识目标:借助文化现象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通过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对比,知道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明确文化的内涵,学会归纳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
⑵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展示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直接参与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归纳分析能力和实践参与能力,通过对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剖析,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关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激发学生对文化与生活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3.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和依据⑴第一文库网本课的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及特点⑵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文化是特有的现象二、说教法,对教学手段的运用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本教材的内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自学阅读法:以导学案为载体,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鼓励学生质疑并认真思考。
2、情境教学法:本堂课我通过制作多媒体幻灯片,以录像、图片多次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认知活动的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1.1体味文化(共30张PPT)
文化的力量?
①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 深刻的影响。(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 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
文化也有优劣之分:
丧文化:指一
些年轻人在现实生 活中,失去目标和 希望,颓废绝望地 活着,他们丧失心 智,漫无目的,没 有情感,没有意识 ,没有约束,只能 像行尸走肉一样麻 木地生存下去。
作业:
1. 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 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 的,强制的,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 思想和行为。但这些影响不都是被人们消极被动。无目 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 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 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 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 影响。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9)市场上钱货交易
(10)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1)(2)(3)(4)(5) B、(6)(7)(8)(9)(10) C、(3)(4)(5)(6)(7) D、(3)(5)(7)(9)(10)
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为 人所特有。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课堂练习
3、现全市正组织大规模的创文行动,市
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民素质的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课件:1.1《体味文化》(共15张PPT)
课前 1 课前习标
课中 2 出示学标 3 自主习标 4 研讨学标 5 拓展达标
课后 6 课后达标
1、仔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学案。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 评, 分层达成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深刻理解并熟记文化的内涵等相关知识 ,理解文化是一 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和为 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
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 的成
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
和
的历史中。
大庆市育才中学“三环六步”教学课堂
课前
1 课前习标
踏
课中
实
2 出示学标
努
3 自主习标
力 ,
4 研讨学标
力
5 拓展达标
拔
课后
头
6 课后达标
筹
大庆市育才中学“三环六步”教学课堂
探究一:文化“万花筒”——对文化外延的理解
大庆市育才中学“三环六步”教学课堂
B、艺术是文化课的一种表现前形式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据此回答:
探大究庆一 市1:育文才化中“学课万“前花三筒环习”六标步—”—教对学文课化堂外延的理解1、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
B 、高明参加中小学校园舞比赛
C3、、文文化化是是一人种所创造的,、而为且人能所在特人有们的认一识种世现界象、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中政治必修3精品课件:1.1 体味文化
(3)判断一种现象是否是文化,一是要看它是否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是否是由人所 创造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二是看它是否是人们的精神活动或精神 产品,纯粹的物质产品不是文化。 (4)区分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与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主要是看它是否带有阶级性质。 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带有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文化没有阶级性。
(1)从时间上看,文化现象 无时不在 。 (2)从空间上看,文化现象 无处不在 。 2.文化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 文化环境。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各自 特有 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
1.含义 (1)内涵: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
及其产品。
(2)内容
①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等。
2.文化的特点 (1)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的,是 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只有经过人的实践活动, 体现了人的精神创造或者渗透了人的精神寄托,才能成为文化。 (2)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 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但要 注意,人的文化素养不是自发形成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 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 素养。 (3)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文化不是指物质活动或物质产品,但文化作为一种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要通 过物质载体来展现。
小拓展:(1)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所 以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高中思想政治1.1体味文化优秀课件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 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 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
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开展了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 人文主义,主张人权自由,反对教权,反对专制。它不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 象,是提 区人问 或类: 拍社赛摄里成会木艺实湖术的作践水品的是能文称产化得物吗 上。? 文化将(吗它相?开对两辟于者成有旅自什游然而言)
么区别?
材料一:韩愈在《师说》里写到:“人非生而知之,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
材料二:如把一个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一个美国 白人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用刀叉吃饭。如把一个刚 刚出生的美国白人婴儿托付给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抚养,他一 定是说汉语并用筷子吃饭。
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 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覆地的变化,直至引导中国人民建立了
新中国。
而且对亚洲的影响也很大,推动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 本的维新变法。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开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回忆人类社会开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 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 无时不在。
1/14/2022
图腾
信息高速公路
园文化
社 区 文 化
饮 食 文
文化化现象无处不在〔从空间上 看〕
3、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三、关于【文化的影响】
• 可从文化的本质出发,引导学生懂得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会对人 们的行为,对人所在的环境都会产生 不同的影响。本部分强调一个“议” “ 字,抓住文化对社会、对个人两个方 面的影响,让学生去讨论,在讨论中 找到共识,形成结论。
返回目录 教学导入
12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福娃”的设计反映了什么样的 福娃” 福娃 理念?引出文化话题。 理念?引出文化话题。
13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背后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背后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 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非常亲近的词汇, “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非常亲近的词汇,但我们却不 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内涵。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 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内涵。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 为文化是艺术。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 为文化是艺术。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这节课我们就一 起来体味文化、解读文化。引出课题《体味文化》 起来体味文化、解读文化。引出课题《体味文化》。
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 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 探究文化的作用。讲述它主要从“赏谈研 辩议”文化五个方面来完成。
返回目录
3
体味文化
说【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 解文化的内涵。 • (2)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全面、准确理解 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培 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设计理由: 设计理由:这一方法旨在转变传统教学行为和学习行 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互动,在师生共同活动 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思想。
9 返回目录
说【教学手段】
• 主要手段:多媒体投影 • 理由:运用电脑、投影、声音、图片等多 理由: 种媒体手段,有利于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文 化现象,在快乐的赏析中感受文化的内涵 和力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
关于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 关于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从总体上要注 意几条原则: 意几条原则:
• 1、学生活动,最好安排学生给以评价,老师完善补充。 • 2、在需要的时候安排承上启下环节。 • 3、如果是学生阅读,则提示阅读的明确目标,或找关 键词,或找异同点,或填相应表格。 • 4、在适当环节作“突发性情况预测及应变准备”。 • 5、在适当环节安排“特殊学生”的特殊应对措施; • 6、在适当环节强调“解决的实际问题”或“情感作 用”。 • 7、在讨论一些敏感话题时,应准备引导避免副作用产 生。
设计理由: 设计理由:“文化”一词比较抽象,通过学生对熟悉 的文化现象的了解,使“文化”具体化、形象化,从 而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不同 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文化各具特色。
“赏”文化 形成意念 赏
25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形成知识意念】
•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 2、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 在 • 3、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0
21
哈尔滨冰灯迎新
22
广州花市接春
23
维吾尔族
傣族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24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谈”文化】
• 1、请学生介绍:我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的文化活动? (辣椒节、西红柿节、清明扫墓) • 2、让学生谈亲身参与的文化生活:(校文艺演出、 演讲比赛、蓝球比赛、上课、自习、作业、上网、 交友、聊天) • 教师提出:通过自己体味文化,你感受到什么?让 教师提出: 学生自己总结。
研 形成意念 “研”文化 27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研”文化】
• 过渡引申:看到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过渡引申: 品尝不同文化生活的韵味,我们更想探 究文化生活的意义,更加关注“文化到 底是什么?”。
文化内涵
文化观点
28
狼 孩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20年代,一对牧师 世纪20年代 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间山 洞里, 洞里,发现了两个野外生长的 人形, 小女孩,她们的外表是人形 小女孩,她们的外表是人形, 却具有狼的习性 狼的习性, 却具有狼的习性,不能直立行 昼伏夜出, 走,昼伏夜出,用舌头舔食食 且咧嘴示警。 物,且咧嘴示警。 合作探究:狼孩有文化吗? 合作探究:狼孩有文化吗? 为什么? 为什么?
离不开物质载体。 离不开物质载体。 物质载体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出关于文化的三个 方面的内涵,就顺理成章了:
• 相对于自然界而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 象,有了人类才有文化(人=动物+文化),文 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文化指的是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和产品; • 相对于人们自身而言,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 (文化,它随着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 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素质)。 • 文化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文 明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文化发 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谈 文化特点 “谈”文化 16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文化现象 无时不在
图腾崇拜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 鳞虫之长,能幽能明, 能大能小,能长能短, 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 而登天,秋分而入渊。” 而登天,秋分而入渊。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文化现象 无处不在
社 区 文 化
校园文化 文 化
文 化
19
• 本节课的难点是:文化的作用——“文化的 本节课的难点是: 力量” • 理由:文化本质是一种精神现象,精神现 理由: 象为什么能成为一种力量,这是需要生活 的阅历来证明的。而高二学生相对来说, 在这方面知识还比较缺乏,要实现这一转 化有一定的难度。
返回目录
7
说【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化就有了初步 的了解,但是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 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因此在教 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整理 信息,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 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文化环节 文化引申
33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辩”文化】
• 主要应扣住两个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在争辩 主要应扣住两个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 各抒已见 中深化知识: 中深化知识: • 1.文化的形式有哪些? • 2.文化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和产品,是不是一 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 • 通过归纳文化有多种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 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 文化;懂得文化不是一种纯精神的东西,文化的 传承需要有物质载体。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关于【文化的特点】
赏 导入新课 “赏”文化 15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赏”文化】
• 多媒体展示五花八门的文化现象:各种版 本的《千手观音》、超级女声演唱会、中 国龙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别有风 味的傣族泼水节、斗牛文化、穆斯林文 化。
设计理由: 设计理由: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 热情。传统文化现象与现代文来自现象作比较, 为下文授课作铺垫。
体 味 文 化
高 中 《 思 想 政 治 必 修 》
· ③
说教学前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教学辅助】 教学辅助】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2
说【教学内容】
议 文化影响 “议”文化 36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议”文化】的设计
•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 展示设问: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共产党宣 展示设问: 言》的问世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 • 形成观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 形成观点: 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 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 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 最后小结:我们都生活在文化生活中,我们的生活需要 最后小结: 文化,我们的成长呼唤文化,让文化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设计理由: 设计理由:通过对真实案例的“议”,让学生切身体验, “ 畅所欲言,激活了思维,产生独到的见解和感受。自觉 摒弃落后的、消极的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正确的文化 37 观。
返回目录
10
说【教学准备】
• (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具有代表性的 文化现象做成课件。 • (2)、学生准备: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文 化,收集本地的文化资料。 • 理由:课件精心的准备,展示给学生丰富 理由: 的文化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为理 解本课的重难点作好铺垫。
返回目录
11
说【教学过程】
归纳1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 特有的现 归纳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
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实践的产物
推门进教室” 【课堂表演活动】 “推门进教室” 课堂表演活动】 推门进教室 背景:冬日的早晨, 背景:冬日的早晨,寒风凛冽 时间: 时间:上午第一节课刚刚开始 活动: 男女各两人)表演迟到者不同 活动:四位学生(男女各两人)表演迟到者不同 的进门方式,其他学生观察,点评。 的进门方式,其他学生观察,点评。
议 文化载体 “议”文化 35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议”文化】的设计
•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 • 展示设问:根据你所经历和知道的事实, 展示设问: 说明文化对个人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 形成观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 形成观点: 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 动的、腐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返回目录
8
说【设计思想】
•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最常 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 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 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 首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借助多媒体这个现代 “万花筒” ,向同学们展示五花八门的文化,再让学生联系自 己的生活述说各自家乡的特色文化,使文化融入生活。接着进 入“领悟”阶段,扣住“文化” 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 研究、合作学习,使他们在主动思维的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接下来的“发现” 阶段,让学生自行辩论, 激活学生思维,谈谈独到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因势利导, 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也就水到渠成。整个过程扣住 ”“谈”“研”“辩”“议 五个字,遵循教学认识的规 “赏”“谈”“研”“辩”“议”五个字 律,从多角度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对文化的理解,真正做到 “体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