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六气理论概述
王孟英六气理论概述
之 非也
其 时 暑 气 犹 盛 , 湿 易 蒸 腾 , 故 人 多病 湿 热 据 此 , 孟英 称 之 为 湿 多于 寒 湿 热 。他 所 说 的 湿 热 即暑 湿 , 系暑 邪 兼 湿 侵 袭 致 病 ;寒 “ 湿 指 既 伤 寒 又 伤 湿 病 症 。 是 至 于 燥 , 孟 英 从 本 气 , 标 气 爵 方 面 析 理 。 他 说 :燥 为 凉 邪 , 阴 凝 则 燥 , 乃 其 本
析 , 尝 云 :长 夏 湿 旺 之 令 , 暑 以 蒸 之 ,所 谓
枯 萎 顿 生 : 人 感 而 为病 , 阴津 为 之 煎熬 ,汗 出气 泄 。 暑 乃天 之 热 气 , 与火 热 同 类 , 纯 阳
无 阴 , 显然 可证 。然 仍 有 不 少 医者 ,不 明其
理 , 强 将 暑 热 分 为 阴 阳 二 气 , 谓 阳 邪 为 热 , 阴邪 为 暑 。 究 其 说 的 产 生 , 与 对 仲 推 景 论 喝 认 识 模 糊 有 关 。 《内 经 》 从 伏 气 立 论 ,称 先 夏 至 日者 为 病 温 ,后 夏 至 日者 为 病 暑 , 其 所 说 的 暑 , 实 是 指 寒 邪 冬 伏 夏 发 病 证 。 当然 , 除 此 还 有 夏 月 当夸 感 受 暑 邪 而 成 病 的 暑 证 。 仲 景 正 是 为 了 区 别这 两个 不 同 的 病 证 概 念 , 特 以 夏 月 外 感暑 病 名 日嚼 ,使 之 有 别 干 《 经》 所 说 的 冬寒 夏 发 之暑 病 。后 内 人 不 识 此 中 旨趣 , 遂 谓 蝎 是 阳 邪 , 专 指 热 言 ,暑 为 阴 邪 ,指 湿 与热 合 , 而 有 阳邪 为
寒 为 冬 令 主 气 , 暑 为 夏 夸 主 气 。 冬 寒 地 冰 , 夏 热 天 暑 , 冬 夏 之 寒 热截 然 相 反 ,寒 暑 之 阴 阳 迥然 大异 。寒 邪致 病 ,先 犯 太 阳 ,恶 寒 发 热 , 头 痛 项 强 , 苔 自脉 浮 紧 , 一 派 寒
王孟英学术思想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朝曦
一.王孟英生平与主要著作
1.王孟英生平
王士雄,字孟英,自号半痴山人,随息 子等,晚号梦隐(影),又号潜斋。浙江 海宁人,出生于1808年,逝于1890 年。王孟英曾祖父王学权为当时名 医,王孟英继承祖业,刻苦钻研医 学,勤于临床实践,终成我国清代 四大著名温病学家之一。
第三方面,是家庭背景---医学世家的影 响。曾祖父王学权,著有《重庆堂医 学随笔》。祖父王国祥,父王升都擅 长医术,三代皆以医名于世。王孟英 十四岁时,父亲病重,临终拉着王孟 英的手吩咐:“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 于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斯言,吾无憾矣! ”一家七口, 靠母亲辛劳持家度日,舅父俞桂庭也 给与扶持照顾,并勉励王孟英继承先 人遗志,潜心研读歧黄之术。
后世汇编:《潜斋医学丛书》。
二. 王孟英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王孟英所处的历史时期,中国经过第一次鸦片战 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国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 地。战争的破坏,官僚地主的剥削,连年自然 灾害,瘟疫流行,百姓体质日益下降。尤其是 江浙一带,江南水乡,“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气候偏湿偏热,又商贸繁忙,人气繁杂,浊秽 戾毒偏盛,因此疾病瘟疫的发生和流行也更严重。 “乱世出英雄”,在此“天灾人祸”之时,王 孟英学成应诊,能较多地面对社会各阶层人士 和接触各种疾病,为他能够用医学理论指导临 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医学理论,
1.气是人体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形体的组 成部分:“夫人,气以成形耳”(《霍乱论》)。 对人体而言,广义的气包括人体的气、 血、精、津、液、脉六种基本物质。
2.气是人体动力
气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动力,人体五 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气、血、精、津、 液、脉的相互化生极其正常功能,也有 赖于“气化”的推动作用。“夫化生之 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 (《潜斋医话引类经注》)。
五运六气学说
龙源期刊网
五运六气学说
作者:
来源:《养生阅刊》2018年第11期
五运六气学说是一个中医学说理论,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学习和掌握运气学说,不仅有助于
了解中医的醫学气象学思想,而且对理解中医学术理论,提高中医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五运: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简称,具体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
在天地间的运行变化。
六气:指风、热(暑)、火、湿、燥、寒等六种气候变化。
六气分为主气、客气、客主
加临三种,主气测常,客气测变,客主加临则是一种常变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六气的推求,是以十二地支配合三阴三阳来进行推演分析的。
运气学说认为,气候是由近地面的木、火、土、金、水五运与在天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以及位于气运之间的中运迭加形成的。
在天的六气有阴阳之分,且有阴阳气多少的差别;在地的五运不仅有五行属性,也有阴阳之别,这样,天地阴阳互相感召,“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天之气所以有六种因素,地之运所以有五种变化,是因为运气认为“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五六相合,乃有五年、六年、十年、十二年乃至三十年、六十年的周期变化。
气候运动的这种规律性运气学说用天干地支结合来标记,这便是运气格局的由来。
摘自:百度百科。
论王孟英的饮食疗法
论王孟英的饮食疗法高瑞芳摘要:王孟英十分重视饮食在疾病中的预防、治疗及调护作用,认为饮食“处处皆有,人人可服,物异功优,久服无弊”,主张食疗防治疾病。
在临证过程中,擅用饮食疗法,有以食为药者,有药食同用者,又有用食疗法治疗急症者,应用巧妙。
关键词:饮食疗法;王孟英;王士雄,字孟英,晚年改字梦隐(一作梦影),堂号归砚、潜斋,自号半痴山人、随息居士、华胥小隐等,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人。
祖籍浙江海宁,曾祖时迁居钱塘,故为钱塘人。
清代出名医家,尤精温病学。
著《温热经纬》、《随息居饮食谱》、《王氏医案》、《归砚录》等,“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
其中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是一部当时的营养和食疗的专著。
而他的《王氏医案》中,应用食疗方案亦比较多。
王氏认为以食代药“处处皆有,人人可服,物优功异,久服无弊。
”他在食疗方面颇多创见。
在临证过程中,擅用饮食疗法,有以食为药者,有药食同用者,又有用食疗法治疗急症者,应用巧妙,堪为后世师法。
一以食为药王氏擅长以食为药治疗疾病。
他认为“药极简易,性最平和,味不恶劣,易粉易服。
”只要辨明食物的寒热温燥之性,以纠正疾病寒热虚实之偏,即可作为药用。
如梨汁滋阴补液,称之为天生甘露饮。
曾治一得温病患者,先误用温散,继误用温补,病日重,孟英除用清热化痰药外,令日啖北梨数十枚,服旬日胸腹顿舒,黄苔尽退,先后啖北梨三百余斤,闻者莫不诧异。
甘蔗浆甘凉、清热、充液,名天生复脉汤,乃风温证中救液之良药。
西瓜汁为天生白虎汤等,另王氏常选择食物配合成适当方剂,临床时用以提高疗效。
如以橄榄、生萝卜组成青龙白虎汤治疗喉症;以生绿豆、生黑大豆(或生白扁豆)组成三豆饮以治痘症、明目、消疳、疮疡、泄泻;以漂淡海蜇、鲜荸荠合为雪羹汤,可用治突患腹痛,误服消导、燥烈之品伤津耗液所见诸症,以达救阴之效;以猪肚、莲子为玉苓丸,可治胃气虚弱症等等。
王氏食疗经验十分丰富,说理明白,将饮食平淡之品,得当用之,而达奇效。
王孟英从阳热论治特殊“阴寒”征象之心法述评
王孟英从阳热论治特殊“阴寒”征象之心法述评张吉芳;张福利;马伯艳;马艳春【摘要】王孟英临床诊病思维中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善于辨别复杂寒热病证的本质属性,以病证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遣方用药.尤其是对当时临床比较常见的热病寒象问题处置精当,被同时医家所钦佩,也为后世医者所推崇.详查王孟英医著及医案,发现王氏诊治特殊“阴寒”征象,十分强调不可直接温补,而应详查阳气的通畅与否,对阳气郁、阳气滞、阳气逆所致的特殊寒象,应采取首要疏导、适当清热的方法治疗,诸多医案证实效果显著.【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13(030)003【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王孟英;阴寒;阳热;寒热错杂;真热假寒【作者】张吉芳;张福利;马伯艳;马艳春【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4狭义伤寒与狭义温病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病邪的寒热属性不同。
而寒热辨证自古以来就与阴阳辨证、表里辨证、虚实辨证共同构成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基本构架。
一般而言,阴寒性证候是以系列阴寒性症状及体征为诊断依据,即“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精神萎靡,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形寒肢冷,纳差,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大便腥臭,小便清长或短少,腹痛喜按。
舌脉体征表现为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脉沉微细涩或沉弱无力”[1]。
而阳热性证候的表现,则大致和上述症状及体征相对或相反。
但在临床实际中,具体疾病的症状、体征与病机、证候之间往往关系复杂多变,阴寒性的症状及体征与阳虚阴盛证之间、阳热性的症状及体征与阳盛阴虚证之间,多非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
对于这些复杂现象,真正能做到辨证明晰,处方精当者并不多见。
清代著名医家王孟英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
王孟英学术思想 (3)
四、论暑气暑病特有发挥
“所谓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也。分其 阴阳,则《素问》云:寒暑六气。暑统风、火,阳也。 寒统燥、湿,阴也,言其变化,则阳中惟风无定体, 有寒风,有热风。阴中则燥,湿二气,有寒,有热。 至于暑,乃天之热气,流金烁石,纯阳无阴。或云阳 邪为热,阴邪为暑者,甚属不经。《经》云:热气大 来,火之胜也。阳气之动,始于温,盛于暑。盖在天 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是暑即热也,并非二气。 或云“暑必兼湿者”,亦误也,暑与湿原是二气,虽 易兼感,实非暑中必定有湿也。”(卷三 叶香岩外 感温热篇,雄按,P81)。
“暑令湿盛,必多兼感,故曰挟。犹之寒邪挟食, 湿证兼风,俱是二病相兼,非谓暑中必有湿也。故论 暑者,须知为天上烈日之炎威,不可误以湿热二气并 作一气始为暑也。而治暑者,须知其挟湿为多焉。” (卷三 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雄按,P111)。
“(暑温)无湿者,白虎汤;挟湿者,六一散, 须别。
受热而迷,名曰暑厥,譬如受冷而仆,名曰寒厥 也。人皆知寒之即为冷厥,何以不知暑之为热乎。
暑是火邪,心为火脏,邪易入之,故治中暑者, 必以清心之药为君。”(卷三 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 篇,雄按,P111。)
(湿热病篇38条: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 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 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主治。人参、黄芪、白术、 广皮、神曲、泽泻、苍术、升麻、麦冬、炙草、葛 根、当归、黄柏、青皮、五味子),“此脉此证, 自宜清暑益气以为治。但东垣之方,虽有清暑之名, 而无清暑之实。观江南仲治孙子华之案、程杏轩治 汪木工之案可知,故临证时须斟酌去取也。余每治 此等证,辄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 荷秆、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以清暑热 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也。”(卷三 薛生白湿热 病篇,雄按,P161)
清代医学大家王孟英论暑特点探析
( 中国 中 医科 学院 中医基 础理 论研 究所 , 京 1 0 0 ) 北 0 7 0
摘要 本文对清代 医学大家 王孟英论 暑 的学术特 点进行 了
而为病 , 见 一 系列 阳 热 症状 。《 问 ・生 气 通 天 则 素
论 》 : 因于暑 , 言 “ 汗烦 则 喘 喝 , 静则 多 言2 4卷
第 9期
T M R sS pe e 2 1 12 o9 C e.etmbr 0 1Vo.4N .
因为 暑为 热 , 纯 阳无 阴 , 分 阴 阳则易 使寒 热界 限 且 暑 不 清 , 响临 床正 确 用 药 , : 设 云 暑 有 阴 阳 , 寒 影 日 “ 则 亦有 阴阳矣 。不 知寒 者水 之气 也 , 热者 火之 气也 , 水 火定 位 , 寒热 有一 定之 阴阳 , 邪传 变 , 能化热 , 寒 虽 而 感 于人也 , 无 阳寒 之 说 , 身 虽 有 阴火 , 六 气 中 从 人 而 不 闻有寒 火 之名 。 ” 王 氏明确 指 出 , 谓 阴暑 即 为夏 月 之 伤 于寒 湿 所 者, 因人 畏暑 而 贪 凉 , 避 寒气 , 不 以致 寒 邪 袭 于肌 表
收稿 日期 :0 1— 4— 5 修 回 日期 :0 I一 7—0 21 0 2; 21 0 5
( 辑 马 虹 ) 编
中医药 对 于 中风无 论 在 预 防 , 是 在 治疗 上 都 还
具有 显著 的效 果 , 其 是在 中风恢 复期 、 遗症 治疗 尤 后 方面 效果 尤为 显 著 , 主要 体 现在 改 善 症 状 , 语 言 、 如
滋其 化 源 , 以 人参 、 味子 、 门冬 , 甘微 寒 , 有 五 麦 酸 救 天暑 之伤 于庚 金 为 佐 , 清 暑 益 气 汤 。 名 ”可 见 , 氏 李 清暑 益气 汤立 方 重 在益 气 、 湿 、 除 健脾 , 要 用 于治 主 疗 脾 胃素 虚 , 又感暑 湿 之证 。
半痴山人 王孟英
结 语
纵观王孟英,虽生于清代末 期,但对外来医学能乐于接受, 故能成其学术成就之显著。《温 热经纬》博采众说,钻研探索, 颇多新意,共载方113首,论说 允当,成为荟萃诸家学说之典范。 《霍乱论》原作于道光年间,咸 丰年霍乱大流行,王氏从实践中 深有体会,补充旧时很多内容, 故更名为《重订霍乱论》,虽是 当时条件下的认识,亦不失为论 治精神之力作。
学术思想
Ⅰ六气属性辨
六气当分阴阳,属统风火而均属阳,寒统燥湿 而均属阴。“阳中唯风无定体,有寒风,有热风, 阴中则燥湿两气,有寒有热,至暑乃天之热气, 流金灼石,纯阳无阴”。对暑邪认识尤为精辟; “阳邪为热,阴邪为暑”、“暑必兼湿”、“暑 病有阴暑、阳暑之分”暑与热皆为阳邪。暑多夹 湿,暑未必夹湿。暑同寒邪无可阳可阴之分,夏月 寒暑之证不属属病。
Ⅱ对霍乱病的研究
霍乱有时疫、非时疫不同,有寒热之别。病性 病因病机各不相同。霍乱证的治疗:热证胃苓汤、 桂苓甘露消毒饮、白虎汤、葱豉汤,连朴饮、蚕失 汤、黄苓定乱汤 寒证:藿香正气、平胃散、胃苓 汤等。
Ⅲ对温病学说的阐发等说为纬。“顺 传”、“逆传”。《温热经纬》卷三:“温邪上 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 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则与伤寒大异 也。”
代表作《温热经纬》为中国温 病学重要著述之一。另著有 《《王氏医案》(原名《回春 彔》)、《王氏医案续编》 (原名《仁术志》)、《王氏 医案三编》、《归砚彔》、 《乘桴医影》等
学术特点
王孟英以《黄帝内经》为基础,集诸家之长,认 为气机之正常升降出入,周流畅达,一息不停,是维持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各种致病因子阻塞气道, 壅滞经络,则致气机愆滞。"百病皆由愆滞"是其最基 本的病因观,"调其愆而使之不愆"是其最突出的治疗 观。临证理法严谨,机轴灵活,常用祛除邪实,涤痰攻 下;疏机通络,重调肺脾;开结调愆,轻清灵动;量体裁衣, 活法从心等法,从运枢机入手,通过调整枢机升降和疏 瀹气机,以清除导致气机愆滞的各种致病因子,使升降 得复,气化正常,气机通畅,正气恢复,诸病自瘥。
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
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五行”和“六气”自古以来就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及人体功能运行的规律。
这两种概念在黄帝内经、易经、儒家、释家等哲学学术体系中都有所涉及。
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对近代中医药学、服务业等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五运六气概念的本质及理论框架出发,深入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五运六气概念的本质“五运六气”是先秦时代哲学家思想形成的系统性概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对宇宙、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概括、把握和解释,指出人类和自然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指导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运六气”中的“五运”指的是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这五种运动能量分别代表着宇宙中自然界交替变化的五个物质状态,它们是宇宙与自然变化的基本原理。
“六气”是“五运”的运动能量中的两个特殊状态,即温暖和凉爽,它们构成宇宙中的六个方向:南、北、东、西、上、下。
“六气”的变化是“五运”的基础,它们起着调节和控制宇宙中物质转换的重要作用。
二、五运六气理论框架“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国古人运用古时代的观念,通过提及、解释、比较、把握宇宙和自然变化的规律,把宇宙、自然、人类之间复杂的关系表达出来的思想框架。
该理论从宇宙到自然及人体等层面,把握宇宙复杂变化过程中各元素(五运)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思想框架。
该框架从宇宙变化的运动性质出发,认为一切物质的运动及其变化都是由“五运六气”基本形态的变化而解释的,“五运六气”之间存在着转换、互动和协调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调节的关系。
三、五运六气概念在实践中的应用“五运六气”概念被广泛应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宗教、医学等领域,因为它们具有解释自然现象及人体功能运行的规律的功能。
它们在医学上一般被认为是人体内元素的基本构成,通过它们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原因及状态。
此外,“五运六气”概念也被应用在艺术、文学、文化等领域,因为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王孟英学术思想
一.王孟英生平与主要著作
1.王孟英生平
王士雄,字孟英,自号半痴山人,随息 子等,晚号梦隐(影),又号潜斋。浙江 海宁人,出生于1808年,逝于1890 年。王孟英曾祖父王学权为当时名 医,王孟英继承祖业,刻苦钻研医 学,勤于临床实践,终成我国清代 四大著名温病学家之一。
王孟英学术思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朝曦
提纲
一.王孟英生平与主要著作
1.王孟英生平 2.王孟英主要著作
二.王孟英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三.王孟英学术思想的中心内容
(一)重视“舒展气机” (二) 重视“祛痰” (三)重视调治肺胃 (四) 辨证是第一要义 (五)用药要轻灵 (六)提倡饮食疗法
1.病因病机
⑴素有痰症宿疾:“邪火上炎,固能郁遏肺 气而为膈满,第平素有停痰伏饮者。”
⑵热邪灼液成痰。古人云:痰即有形之 火,火即无形之痰。“盖痰本作淡,会 意,二火搏水成痰也,”说明痰的产生 与火邪有密切关系。王孟英又说: “温 暑湿热之证,每有痰涎滞气凝结上焦”。
2.辨证
王孟英对温病痰证的辨证有独到的经验, 他着重从口渴是否欲饮以及舌脉等作为 辨温病痰证的关键。温病“虽渴而不能 饮,是为湿痰。……渴欲饮水,可知是 为热痰”。温病挟湿痰见口渴而不能饮, 是因“津液为痰所阻,故口燥烦,而痰 饮乃水之凝结,故虽渴而不能饮也。”
三.王孟英学术思想的中心 内容
(一) 重视“舒展气机”
对六气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人体外 的风、热、湿、火、燥、寒是自然界的 六种气候,也是自然界致病的六种பைடு நூலகம்气 (外邪); 人体内的风、热、湿、火、燥、 寒是体内气机运化失调的病理产物,反 过来又是人体的致病因素(内邪)。对 于 “气”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辨证治疗 等关系,王孟英的认识主要有:
乱世痴医王孟英——我国温病学的集大成者
乱世痴医王孟英——我国温病学的集大成者展开全文人物简介王孟英(1808—1868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名医,名士雄,字孟英,又字篯龙,号梦隐(亦作梦影),别号潜斋、半痴山人、随息居士、睡乡散人、华胥小隐。
他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是“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雪、吴瑭、王孟英)”之一,也是温病学的集大成者。
著有温病学的集大成之著《温热经纬》。
生平经历王孟英,祖籍浙江盐官(今浙江海宁),乾隆时迁至钱塘(今杭州)。
他出身于医学世家,曾祖王学权为当时名医,著有《医学随笔》一书,祖父王永嘉、父亲王琪沧也都精通医学。
王孟英14岁时父亲重病而逝,临终前对他说:“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
”,由此他立志学医。
父亲去世后,他遵从父嘱祖训精研医学,后因家计,在二十岁时到婺州(今浙江金华)做盐行会计。
由于酷爱医学,在盐行做会计期间,只要稍有闲暇就“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后又在江南一带以行医为生。
王孟英生活在晚清战乱动荡的时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爆发,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而且深受疫疠之害,霍乱之侵。
于是,王孟英专心精研温热病,经过多年的亲身实践,著成我国温热病学的集大成之作《温热经纬》。
生活在晚清动乱时代的王孟英几乎一生身处逆境,但他并不因此而废弃学业,面对困境,他愈挫愈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医之志。
他从小就勤学苦读,上自《内经》、《难经》,下至明清当代名家著作书籍,悉心研读,博采众长,以为所用,为从事中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无怪乎史籍上说他“究心《灵》、《素》,昼夜考察,直造精微”。
王孟英和他的前辈温病学家叶天士等一样,真可谓是勤学好读、精研深思。
这种勤思好学的治学态度,不仅是他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而且是我们后世学人学习效仿的光辉榜样。
同时,王孟英生活的时代又是晚清西学东渐的大时代,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医学传入中国。
难能可贵的是,面对西方医学的传入,王孟英摒弃门户之见,博采精取,依理批判了当时中医学界固守传统、盲目排外、拒绝接受西方医学的顽固保守思想,也反映了他与时俱进、博采创新的思想精神。
六气病源学说
六气病源学说摘要:1.六气病源学说的概念2.六气病源学说的发展历程3.六气病源学说的主要内容4.六气病源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5.六气病源学说与现代医学的关系6.六气病源学说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正文:六气病源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气病源学说认为,自然界存在着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当这六种气候在人体内失去平衡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六气病源学说的发展历程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六气致病的论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六气病源学说逐渐完善,尤其在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对六气病源学说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六气病源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六气的性质、作用、发病规律等方面。
其中,风为百病之长,易导致肝病;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暑为阳邪,易伤津液;湿为阴邪,易阻气机;燥为阳邪,易伤肺津;火为阳邪,易伤心火。
六气病源学说认为,只有了解六气的性质和作用,才能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中医学中,六气病源学说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根据六气病源学说,中医学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如解表、清热、祛湿、燥湿、温里、滋阴等,这些原则和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六气病源学说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日益密切。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六气病源学说中的许多观点与现代医学的认识相吻合。
例如,风邪与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湿邪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关系;火邪与炎症的关系等。
这为六气病源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六气病源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瑰宝,它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六气病源学说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运气杂说▏六气大司天与医家学术特点浅述
运气杂说▏六气大司天与医家学术特点浅述“六气大司天”理论缘于运气七篇之经旨,明代汪机、王肯堂已有发明,至清代王丙、陆懋修而得完善。
汪机按“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见北宋邵雍《皇极经世》),称“自开辟来,五气秉承元会运世,自有气数,天地万物所不能逃”,并举梅疮之作与小儿痘症之治,强调气运变化对病症及其治法的影响规律。
王肯堂作《医学穷源集》,称见《内经》运气之说“始得拨云雾而见青天”,“得元会运世及三元运气之说”而后恍然而悟,以为“圣经运气之说为审证之捷法,疗病之秘钥”。
清代陆懋修《世补斋医书》做“六气大司天”专论,明确“大司天”之名,指明上、中、下三元的起止时限,强调“古人用寒、用温各随其所值大司天为治”,完善“六气大司天”之说。
“六气大司天”是在《素问》运气七篇所述自然与生命时间周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推演而丰富和完善了自然、生命、病疴变化规律的时间层次离合模式及其调谐方法,从而成为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
大司天理论以60年为时间单元,前30年为司天之气所主,后30年为在泉之气所主,类似一年的上下半年分别为司天之气、在泉之气所主。
大司天理论以 360 年或 3600 年为时间周期,也类似一年的司天、在泉之客气按十二地支的推演。
一年的司天在泉能够描述一年的气候特点,“六气大司天”则是对60年的总的气候变化的描述。
人处于天地气交之中,人的健康和疾病发生特点必然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传统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小到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的整体性,再到人与地域的整体性,大到某一段时间内人与气候特点的整体性,大到六十年间人与气候的整体性,事实上中医的整体观念小到个体,大到群体,追求个性,但也重视共性,由此衍生出“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我们生存气候环境存在着寒温的变化规律,竺可祯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提出,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呈现出寒暖交替的变化规律,包括4个温暖期、4 个寒冷期,而中医学术流派的“寒温”倾向变迁与气候环境的寒温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契合。
第一篇 学术渊源及学术思想?郑家本
第一篇学术渊源及学术思想郑家本第一篇学术渊源及学术思想篇首语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中医药学大家,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创造,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搜集整理和研究名老中医成功的经验,既是历史赋予我辈的责任,同时也是为新一代名中医的成长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纵观古今名医成功之经验,无不具备“习医先立志,入门有名师,勤奋加努力,博览有积累,学高贵实践”之五大要素。
家本先生师出名门,川东夔门郑氏从清末开始,经过近四代业医者不断摸索,传承升华,现已逐渐形成了学有渊源、承继有力、疗效显著的“夔门郑氏温病流派”(已正式被《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一书收录)。
家本先生是郑氏第四代传人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长江三峡地区土生土长的当代名医之一。
正如古语所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说的就是世医相传,家学渊源是造就名医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家本先生却从来不敢自傲而止步不前,几十年来丝毫没有懈怠和满足,迄今仍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和临床一线。
他的治医治学精神值得后学们学习,其临证辨治施药方法也值得后学们借鉴。
家本先生出身于世代名医的家庭,曾祖父郑钦安(郑仲宾之义父)为清末著名伤寒学家,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传世,擅长温补,有“火神”之盛誉。
祖父郑仲宾,师承曾祖,京师大学堂毕业,精研岐黄,擅长温病、血证、急重证,为一代德医双馨的“儒医”,国家级名中医李重人、向蛰苏、郑惠伯等均出其门下。
伯父郑惠伯,乃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父亲郑敏侯,精通中药性能,尤擅鉴别、炮制技术,经营祖业“泰和祥”中医药馆数十年,精选道地药材,依古炮制,研制膏丹丸散,在当地享有盛名。
家本先生从小就常见伯父坐堂诊病,父亲率众多店员配方,患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也常见呻吟不休者、病容满面者、步履维艰者、车船送来者,经父辈精心诊治康复后前来道谢的情景,使年幼的家本先生逐渐对中医药产生好奇、崇敬之感,并决心继承祖传医技,立志潜心领悟岐黄,恒心继承发扬,以期救死扶伤。
六、六气解二:六气名目
六、六气解二:六气名目很多朋友最头疼就是卷二六气解,因为牵涉内容比较繁杂,加上黄元御老先生又比较追求文辞,所以搞得很多人稀里糊涂,雾里看花似的。
我个人对五运六气也没有很深入的理解,没有底气,所以只是把我个人的理解,跟大家交流下。
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以五行为主,中土斡旋,四象轮转,就是常说的五行。
六气虽然分为六气,本质上依然是五行,核心还是五行,这是一个问题。
再一个,六气对应六经,对应人身十二经络的周流。
内经讲五运六气,五运,是木火土金水。
六气,是风火暑湿燥寒,五运六气跟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相对应的。
六气,有一个跟三阴三阳相结合的命名原则,有特定的名称。
六气名称: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六气里有两个火,五行各一,火分君相,这样五变为六。
天地之道以“五”为变化规律,传统文化的源头,像河图,讲的都是以五为周期,以五为规律的天地之道变化。
我们知道,周易的卦象有六爻,一年有十二个月,人有十二条经络,六对,三阴三阳加起来也是六,为什么还有六的规律呢?我个人观点,这个大的周期,普遍规律应该是五,而由于月球离地球比较近,它对地球的影响,就是一年有十二个月,是六对,这样引出六的周期。
这个六的周期,本质上不脱离五,内部还是“五”的规律,不过在形式上表现为六。
可以这么理解,一天可以分成四个半天,上半天,下半天,上半夜,下半夜,整个一天,就是四象,四象有一个核心,可以理解为中土,这就是五分法,一气周流就是这么一个体系,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也是。
不管从小的分还是大的分,这种五,就是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规律,在任何一个层面都是存在的,一天可以理解成小的一气周流,那么一小时甚至一分钟,可能也有这个规律,在不同的地方都会有这个规律。
我们把一天作为一个单位来讲,一个月有三十个小的一气周流,两个月就有六十个小的一气周流,那么一年分为六气,一气大概是六十个小的一气周流,他的规律是五。
10 张王气学解读
王夫之:“圣人有欲,其欲即天之理,天无欲, 其理即人之欲。学者有理有欲,理尽则合人之欲, 欲推即合天之理。于此可见:人欲之各得,即天 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
(《读四书大全说》卷四)
王夫之:“只理便谓之天,只欲便谓之人,饥则
食、寒则衣,天也。食各有所甘,衣各有所好,
人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四)
1.气本论
1-1 气观念的源起
“气”这个字,在中国出现甚早。殷代甲骨文中已有 “气”这个字。不过殷代之际的气,只是泛指气体状态 的存在物,还不具有哲学意味。至西周末年,气与阴阳 和合而为阴气、阳气,人们开始认为自然界是阴阳化合
交泰的整体。
公元前780年,周太史伯阳父用阴阳之气来解释地
张载:“天下谓之性者,如言金性刚,火性热,牛之
性,马之性也,莫非固有,凡物莫不有气性,由通蔽
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由蔽有厚薄,故有智愚之 别。”(《性理拾遗》)
张载:“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 焉。”(《正蒙·诚明》)
张载:”心统性情者也。有形则有体,有性则有情。
发于性则见于情,发于情则见于色,以类而应也。” (《性理拾遗》)
震。认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医医和更用六气来解释疾病。认为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 淫生六疾。”(《左传·郑昭公元年》)
至诸子蜂起,“气”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一个地道
的哲学范畴,已经在各家思想中扎了根,并最终
流变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3.认识论
张载:“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
之合也。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也过人远矣。”
扶阳还是养阴,当代名医李可与清末名医王孟英,针锋相对的理论
扶阳还是养阴,当代名医李可与清末名医王孟英,针锋相对的理论治邵可亭,孤阳喘逆,壮水清火之外,天生甘露饮,灌至二百余斤,即梨汁也,病已渐平,仅误于两盏姜汤,前功尽堕。
这则医案大意为:这个病人的主症为很严重的阴虚,从而导致孤阳上逆,所以处以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案,即医案中所说的壮水清火,并辅助以大量的偏寒凉的梨汁,本来病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了,但因为两盏药性温热的姜汤,导致前功尽弃。
二百余斤的梨汁却毁于两盏姜汤,是不是很有意思?为此王孟英总结到:阴难充长,火易燎原。
上述案例是王孟英难以计数的医案中的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例。
王孟英一生著述颇丰,可谓著作等身,这其中就花费了很大的篇幅来论述“阴”要重于“阳”,以及滥用温补的危害。
最近经常读李可先生和王孟英的书,二位医学大家的观点均是旗帜鲜明,著作又都是文采斐然,可读性极强。
并且二位的医学观念有着极大的不同,对比着读会逼着你进行头脑风暴,对于中医知识的学习和领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调查了解到,现在尊崇并学习李可先生的人士有很多,我也追随着成为了这其中的一分子。
学习李可先生的著作,颇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以前对中医的学习很迷茫,学习起来多是漫无目的,而读了李可先生的著作,不但大大增加了对中医药的信心,对中医的学习也有了目的性,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当然,无论是王孟英,还是李可,抑或是其他医家的著作,学习起来都应该既应该笃信,又应该存疑。
笃信才能深入学习,存疑才能加速成长。
而对比着学习王孟英和李可的著作,想让人不存疑都是很难的,因为二者的很多观点是那么的截然不同,却又都是有章可循,且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如果王孟英与李可能够面对面地沟通,无疑将是水与火的碰撞,即便只是假设,那样的画面想想都会让人忍俊不禁的。
李可先生提出“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扶阳是真理,八法不可废”的学术观点,认为“现代人体质多虚,阳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者百不见一;风寒湿为患十之八九,实热证百分之一二”。
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兼谈六气的来源
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兼谈六气的来源我们现在学习的五运六气的内容,几乎源头都是从《黄帝内经》的相关篇幅而来。
相关篇幅如下七篇:《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据说来自另外一本古籍《阴阳大论》也是采用黄帝和岐伯、雷公、鬼臾区等人的对答的书写格式。
在《天元纪大论篇》中,鬼臾区直接提到了天地各有阴阳,天的阴阳就是三阴三阳(寒暑燥湿风火),地的阴阳(金木水火土),三阴三阳上奉天之阴阳;生长化收藏下应地之阴阳。
鬼臾区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一年有24个节气,30年为一纪,共计720个节气;那么,1440个节气,就相当于60年,为一个大循环。
60年这个数的相当于十天干10数,十二地支12数的最小公倍数。
天为阳,以阴数六为节,分段的意思,小周期的意思;地位阴,以阳数五来制约,限制的意思,也有小周期的意思,俗称五年小运,十年大运;注意到,六数可以分成三阴三阳,也就是:湿暑风火燥寒(三阴,二阴,一阴,一阳,二阳,三阳),三阴三阳是成对配对的。
而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不能配对的,只能本身再分阴阳,进行配对,所以有十天天:阳木,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阳金,阴金,阳水,阴水。
我们现在用干支纪年,结合五运六气来标注每年的矢量特征值,比如2018年,戊戌年,得知,纪年五运轮值是火运太过,属于天干戊,太徵,阳土;纪年六气轮值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对应地支戌,三阳司天,三阴在泉。
用起来都很自然,就算是把一年分成六节,分成六步,也是很自然的分法,但是对去出处,缘由。
很可能古人通过观察天地的运行,人体的五脏六腑,以及取象比类,阴阳相配,互相平衡,通过长期的总结归纳出来的。
比如,古人把一年按照六步,对应六气分成六节,就非常的奇妙。
温病学课件:绪论
教学要求
【掌握】明清时代吴又可、叶天士、薛生 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对温病 学的主要学术贡献。
【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尤其是近现代研 究与发展的概况。
【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任务。
人类历史上 重大传染病
SARS
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 断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
(三)明清时期
薛生白《湿热病篇》• 是专论湿热性温病 的病因病机和辨证 论治的著作,进一 步丰富了温病学内 容。
(三)明清时期
吴鞠通 《温病条辨》
▼总结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 ▼系统论述了多种温病的传
变和证治 ▼总结或创立了许多治疗温
病的有效方剂。
(三)明清时期
王孟英《温热经纬》: 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
叶天士--《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名桂,号香岩。为临床家,其著作不多,但对后 世影响甚大,被称为“温病大师”,是建立温病 其主要贡献有: 指明新感温病病因是温邪
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发展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大法 《温热论》为温病学奠基之作
□
叶薛诸家之辩为纬”,
除了辑录了《内经》、
《伤寒论》的有关原文
外,重点选编了温病学
的代表著作,并作了较
深刻的阐。
明清时期小结
吴有性 叶桂
薛雪
《温疫论》 《温热论》 《湿热病
篇》
吴瑭
《温病条 辨》
王士雄 《温热经 纬》
第一部温 病专著, 温病学雏 形
创卫气营血 说,阐明温 病机理,指 导辨治
立湿热专 论,丰富 温病理论
订新方-制双解散、防风通 圣散等表里双解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卷 5
第 6期
浙 J 中 :
医
学
院
学
报
Vol1 . _ No6 5
1 9l 9
1 91矩 9
J oU RN AL oF ZH EIAN G l Co LLEG E o F TCM
王 孟 英 六 气理 论 概 述
为 暑 也 , 而 治 暑 者 , 须 知其 挟湿 为 多焉 这
在承 先 圣 之 余 绪 , 实则 有 悖 仲 景 之心 法 。 孟
英 援 引 轩 岐 之 文 ,从 暑 季 的 气 候 特 点 等 方 面 ,对 暑 邪 作 了浅 显 的 阐述 ,澄 清 了 一些 模
样 , 在 肯 定暑 性 纯 阳 , 与湿 无 涉 的 同 时 , 也 注 意 到 了 两邪 在 致 病 中的 易兼 性 ,告 诫 人 们 在 辨 识六 气时 ,不 能误 以为 暑 中本 有 湿 , 而 治暑 病 之 时 ,又 应 注 意 是 否 兼 有 湿 邪 ,这 种 辨 证 的认 识观 是 值 得 称 道 的 。 暑 病 毋 分 阴 阳 将 暑 病 分 阴 阳 ,立 阴暑 阳暑 之说 的 , 见
于 《 岳 垒书》 景 。张 景岳 说 : 暑 者 , 因暑 而 阴
糊 认 识 , 这 对 指 导 暑 证 的辨 治 , 具有 积 极 的 指导意义 。 孟 英 说 :或 云 阳邪 为 热 , 阴 邪 为 暑 者 , “ 甚 属 不 经 。《 》 云 : 气 大 来 , 火 之 胜 也 。 经 热 阳之 动 ,始 于 温 ,盛 于 暑 。盖 在 天 为 热 , 在 地 为 火 , 其 性 为 暑 , 是 暑 即 热 也 , 并 非 二 气 。或 云 暑 为 兼 湿 者 , 亦误 也 。 暑 与 湿 , 原 是 二 气 , 虽 易 兼 感 , 实 非 暑 中必 定 有 湿 也 , 譬 如 暑 与 风 , 亦 多兼 感 , 岂 可 谓暑 中必 有风 耶! 谓 热与湿 合 ,始名 为暑 ,然则 寒与风 若
析 , 尝 云 :长 夏 湿 旺 之 令 , 暑 以 蒸 之 ,所 谓
枯 萎 顿 生 : 人 感 而 为病 , 阴津 为 之 煎熬 ,汗 出气 泄 。 暑 乃天 之 热 气 , 与火 热 同 类 , 纯 阳
无 阴 , 显然 可证 。然 仍 有 不 少 医者 ,不 明其
理 , 强 将 暑 热 分 为 阴 阳 二 气 , 谓 阳 邪 为 热 , 阴邪 为 暑 。 究 其 说 的 产 生 , 与 对 仲 推 景 论 喝 认 识 模 糊 有 关 。 《内 经 》 从 伏 气 立 论 ,称 先 夏 至 日者 为 病 温 ,后 夏 至 日者 为 病 暑 , 其 所 说 的 暑 , 实 是 指 寒 邪 冬 伏 夏 发 病 证 。 当然 , 除 此 还 有 夏 月 当夸 感 受 暑 邪 而 成 病 的 暑 证 。 仲 景 正 是 为 了 区 别这 两个 不 同 的 病 证 概 念 , 特 以 夏 月 外 感暑 病 名 日嚼 ,使 之 有 别 干 《 经》 所 说 的 冬寒 夏 发 之暑 病 。后 内 人 不 识 此 中 旨趣 , 遂 谓 蝎 是 阳 邪 , 专 指 热 言 ,暑 为 阴 邪 ,指 湿 与热 合 , 而 有 阳邪 为
合 , 又 将 何 称? 此 外 ,孟 英 还 有 一 些 论 述 , 旁 证 博 引 , 层 层析 理 ,阐 发 了暑 性 纯 阳 , 与火 热 同为 一
・
受寒 者也 ; 阳 暑者 , 固暑 而 受热 者 也 。又 张 洁 古 以静 而得 之 为 中暑 属 阴 证 ,动 而 得 之 为
暑性纯阳 暑 火 热 同为 一 气 暑 热 之 至 , 炎 烈 焰赫 ,草 木 因之 燔 焚 ,
气的道理,确能令人信服 。
暑中原无湿 暑 病 多 挟 湿
在 孟 英 之 前 , 喻 嘉 言 、 章 虚 谷 等 许 多名 家 均 执 暑 中原 有 湿 之 说 。 喻 氏 云 : 蒸 其 湿 热 是 为 暑 章 氏 云 : 湿 合 气 名 暑 。 所 述 虽 仅 火 只 言 ,但 执 暑 中本 有湿 之意 甚彰 ,造 成 了人 们 对 暑 认 识的 误 解 。孟 英 指 出暑 为 天 气 , 其 性 纯 阳 , 湿 为 地 气 ,其 性 属 阴 , 本 为 二 气 , 绝非 暑 中本 有 湿 认 为暑 与 湿 自成 一 气 , 火 又 为 一 气 , 暑 、 湿 . 火 , 各 为 一 气 , 绝 非 “ 湿 合 气 始 成 暑 也 。 他 还 指 出 :在 天 为 火 暑 ,在 地 为 热 ,故 暑 即热 之 气也 昔 人 谓有 阴 暑 者 , 已 极 可 笑 , 其 分 中热 中暑 为 二 病 者 , 是 析 一 气 而 两 也 , 又 谓 暑 合 湿 热 而 成 者,是并二气而一也,奚可哉? 诚 然 , 从 临 床 实 际 来 看 , 暑 热 易 蒸 动 水 湿 , 天 暑 下 逼 , 地 湿 上 蒸 , 暑 与 湿 最 多氲 氤 相 兼 , 人 在 气 交 之 中 , 易 感 其 气 , 而 病 暑 湿 , 这 也 是 事 实 。 对 此 孟 英 曾 作 客 观 地 分
在 近 而 求 诸 远 , 遂不 觉其 立 言 之失 , 而 用药
之 非也
其 时 暑 气 犹 盛 , 湿 易 蒸 腾 , 故 人 多病 湿 热 据 此 , 孟英 称 之 为 湿 多于 寒 湿 热 。他 所 说 的 湿 热 即暑 湿 , 系暑 邪 兼 湿 侵 袭 致 病 ;寒 “ 湿 指 既 伤 寒 又 伤 湿 病 症 。 是 至 于 燥 , 孟 英 从 本 气 , 标 气 爵 方 面 析 理 。 他 说 :燥 为 凉 邪 , 阴 凝 则 燥 , 乃 其 本
浙 江省 中医 药研 究院 ( 10 7 施 仁 潮 30 0 )
【 内容 提 要 】 本 文 革统 介 绍 温 病 大 掌王 孟 英 的 六 气理 论 , 谓 风 燥 湿 致 病 各 有 寒 热 变化 ,
寒 暑 属 性 阴 阳 大 异 , 暑 性 纯 阳 , 暑 欠 热 同 为 一 气 , 暑 中 原 无 涅 , 暑 病 多 抉 湿 , 暑 病 毋 分 阴 阳 , 六 气皆 能化 火 。
,
处 为 地 下之 水 , 暑 邪 易 人心 经 ,寒 邪 先
犯 膀 胱 , 霄 壤 不 同 , 各 从 其 类 。 故 寒 暑 =
气 , 不 比风 燥 湿 有 可 阴 可 阳 之不 同也 。
《 经》 曾云 ,气 盛身 寒 ,得 之 伤寒 ; 内 气 虚身 热 , 得 之伤 暑 寒 伤 形 ,暑 伤 气 。可 见寒 暑 不 惟 阴 阳属 性 不 同 ,其 所 伤病 症 也 是 大 相 径 庭 的 , 但是 ,奈 何 世 人 悉 以 治 寒 法 通 “ 治 温 暑 ( 鞠通 语 ) 基 于 此 , 孟 英 进 而 指 昊 。 出:不 但 寒 伤 形 ,暑 伤 气 ,截 然 分 明 , 而 寒 为 阴 邪 , 暑 为 阳 邪 , 亦如 水火 之 不 相 射 。 《 》 云 : 寒 地 冻 , 天 暑 地 热 又 云 : 阳 经 天 阴 之 升 降 , 寒 暑 彰 其 兆 。 理 极 明 显 , 奈后 贤道
面 赤 ,心 烦 口渴 ,苔 黄 脉 洪 大 ,显 然 热 盛 。
孟 英 尝 从 辨 暑 无 阴 阳 着 手 , 阐 述 了寒 与
邪 致 病 , 兼寒 则 为 凤 寒 病 邪 ,兼 热 则 为 风 热 病 邪 , 及 其 致 病 , 常 表 现 为 风 寒 病 邪 和 风热 病 邪 致 病 的 不 同 病 理 特 点 湿 邪 致病 , 也 常 随 其 所 兼 之 邪 或 人 体 体 质 差 异 , 而 有 寒 湿 湿 热 的 不 同 他 说 :所 谓 六 气 , 风 寒 暑 湿 燥 火也 。分 其 阴 阳则 《 问》 云 寒 暑 六 人 ,暑 素 统凤 火 , 阳也 ;寒 统 燥 湿 , 阴也 言 其 变 化 则 阳 中惟 风 无 定 体 ,有 寒 风 ,有 热 风 ,阴 中 则 燥 湿 二 气 有 寒 有 热 ; 至 暑 乃 天 之 热 气 , 流 金烁石,纯阳无阴。 任 【
・ 3l ・
维普资讯
论述寒暑各异 ,应 当分 别对待。伤寒 自是伤 寒 , 温暑 自是 温暑 , 因 证 各 别 , 治 法 不 能 混
淆 他 说 :余 纂 《 热 经 伟》 一 书 , 详 辨 温 “ 温 热 暑 湿 之 异 干 正 伤 寒 , 因 占人 但以 寒 为 肃杀 之 气 ,而 干 暑 热 甚 略 也 。 然严 寒 易御 ,酷 暑 难 消 , 热 地如 炉 ,伤 人 最 速 。 (《 斋 简 效 潜 方 》 )
寒 为 冬 令 主 气 , 暑 为 夏 夸 主 气 。 冬 寒 地 冰 , 夏 热 天 暑 , 冬 夏 之 寒 热截 然 相 反 ,寒 暑 之 阴 阳 迥然 大异 。寒 邪致 病 ,先 犯 太 阳 ,恶 寒 发 热 , 头 痛 项 强 , 苔 自脉 浮 紧 , 一 派 寒
象 ;暑 邪 致 病 ,先 人 阳 明 ,壮 热 大 汗 ,头 晕
【 关键 词 】 王 孟 英
六 气理 论 从 火 ,而 《 内经 》 云 燥 者 润 之 也 寒暑属性 阴 阳 大 异
孟 英 一 生 最 突 出 的 贡 献 在 于 对 温 热 病 的 论 治 。 温病 系 感 受温 热 邪 毒 致 病 , 而 温 热 病
邪属 于 外 感 六 淫 范畴 , 为 六 气 所 变 生 , 故 孟 英 对六 气 最 多潜 心 研 究 , 颇 有 透 彻论 述 风 燥 湿 致 病 各 有 寒 热 变 化 孟英 论六 气 ,一本 《 经》 内 ,以 阴阳 为 纲 ,将 其 归 纳 为 两 类 , 谓暑 风火 为 阳 ,寒 燥 湿 为 阴 。认 为 凤 为 阳 邪 ,性 无定 体 ,常 兼 它
由于 湿 分 旺 四 时 , 而 以 长 夏 季 节 为 甚 ,
暑 的 阴 阳属 性 他 说 :寒 者 水 之 气 也 ,热 者 火 之 气 也 , 水 火 定 位 ,寒 热 有 一 定 之 阴 阳 , 寒 邪 传 变 , 虽能 化热 ,而 感 于 人 也 ,从 无阳 寒 之说 ,人 身 虽有 阴 火 , 而 六 气 中不 闻 有 寒 火 之 名 暑 字 从 日, 日为 天 上 之 火 ;寒 字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