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章末小结

合集下载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培优第七章力 章末小结与提升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培优第七章力 章末小结与提升

章末小结与提升力{ 力{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通常用字母F 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 形变 ;二是使物体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弹力{ 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弹簧测力计{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 正比 使用规则{ (1)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2)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应指在零刻度线上(3)测量时,要使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4)还应避免弹簧、指针、挂钩和外壳间的摩擦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 =mg 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应用:铅垂线等类型1 力的性质1.小明的梦中经历:他和小华被困在池塘中央的冰面上,冰面非常光滑,无法利用摩擦推动小船。

如图是他们的奇思妙想:把行李向后扔出去,船就前进了。

他们奇思妙想的物理学原理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推动小船前进的施力物体是 行李 。

类型2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2.把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挂到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 NB.使用前需要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C.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D.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类型3重力3.如图所示,一只鸭子在水里扑腾奔跑,最终没能飞起来。

这一过程中,它所受重力( A )A.始终不变B.越来越大C.越来越小D.时大时小类型4力的示意图4.将一根细线的一端系一个小钢球就做成了一个摆。

悬挂的小钢球摆动到图示位置时,请画出小钢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4章末总结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4章末总结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 1 2 h v1t sin 37 gt 6.8 m 2 2 答案 (1)1 s (2)2.4 m/s (3)6.8 m
2.类平抛运动
【例3】 如图2所示, 一带电粒子以
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自A处进入 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 强电场中,它受到的电场力恰与重 图2
力大小相等.当粒子到达图中B处时,速度大小仍
专题讲座
专题一 曲线运动和平抛运动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曲线运动的特点
3.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思 维流程 (欲知)曲线运动规律→经等效分解后,(只需)研 究两直线运动规律→经等效合成后,(得知)曲线
运动规律.
【例1】在抗洪战斗中,一摩托艇要到正对岸抢救灾 民.关于该摩托艇能否到达正对岸的说法中正确
为v0,但方向变为水平向右,那么A、B之间的电势
差等于多少?从A到B经历的时间为多长? 解析 带电粒子从A→B的过程中,竖直分速度减
小,水平分速度增大,表明带电粒子的重力不可忽
略,且带正电荷,受电场力方向向右.依题意有 mg=Eq.
根据动能定理:UABq-mgh=0(动能不变)
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则
v02-0=2gh,v0=gt
v0 v2 解得 h ,t 2g g
U AB Eqv0 Ev0 mgh mg v0 q q 2g 2 gq 2g
2 2 2
答案
Ev0 2g
2
v0 g
点评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具有加速作用和偏转作
用.分析问题时,注意运动学、动力学、功和能等
有关规律的综合运用.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不是类平抛运动,而是较复杂的曲线运动时,可以 把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解到两个互相正交的简单的 分运动来求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小结与素养评价课件粤教版必修1-2020_2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小结与素养评价课件粤教版必修1-2020_2

(2)力的分解如图乙所示。
F1=Ftan
30°=180×
3 3
N=60
3
N
F2=cosF30°=1830 N=120 3 N。 2
[答案] (1)300 N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53°斜向左下方 (2)水平方向分力
的大小为 60 3 N 斜向左下方分力的大小为 120 3 N
[针对训练]
1.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 F 作用于物体上的 O 点,现要
水平传送带的速度 v1 大于滑块的 速度 v2,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 向向右,当传送带突然被卡住停止 传动时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 向“突变”为向左
[典例1] 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
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α 变大),另一端不动,如图所示。则铁块受到
的摩擦力 f 随角度 α 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解析:水平推力 F≤2.5 N 之前,物体未动,物体受静摩擦力 FA=F。当 F>2.5 N 后,FA 发生突变,变成滑动摩擦力,其大 小为 FA 滑=μFN=μG=0.2×10 N=2 N。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
2.把一重为 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 F=kt(k 为恒量,t 为时间)
(1)细绳 AC 段的张力 TAC 与细绳 EG 的张力 TEG 之比; (2)轻杆 BC 对 C 端的支持力; (3)轻杆 HG 对 G 端的支持力。
[解析] 题图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 M1、M2 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的 条件,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分别 取 C 点和 G 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1 和 2 所示,根据平衡规律求 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章末优化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新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章末优化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新课件
章末优化总结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临界状态与临界值 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一个特定状 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即为临界状态,相应 的物理量的值为临界值,临界状态一般比较隐蔽,它在一定条 件下才会出现.若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 语,常为临界问题.
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 弛的临界条件
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 FT=0 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 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 加速度最大与 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 速度最大的临 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 界条件 界状态,所对应的速度便会出现最大值或最小 值
出临界条件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如图所示,质量 m=1 kg 的光滑小球用细线系在质量为 M=8 kg、倾角为 α=37°的斜面体上,细线与斜面平行,斜面 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g 取 10 m/s2.试求:
(1)若用水平向右的力 F 拉斜面体,要使小球不离开斜面,拉力 F 不能超过多少? (2)若用水平向左的力 F′推斜面体,要使小球不沿斜面滑动,推 力 F′不能超过多少?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2)小球不沿斜面滑动,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是细线对小 球的拉力恰好为 0,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37°=ma′ a′=gtan 37°=7.5 m/s2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a′=67.5 N. [答案] (1)120 N (2)67.5 N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运动和力》章末知识总结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运动和力》章末知识总结

《第七章运动和力》基础知识总结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

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2、物理学中力用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在手中两个较小鸡蛋对手的压力约1N。

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的方向、快慢)。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5、测力计的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盘、指针、外壳等。

6、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

(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都可以。

也可以说成正比)7、测力计的使用:(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记录时要认清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8、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1)、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正确使用。

(3)、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六章章末总结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六章章末总结

第1节粒子运动状态的经典描述一.回顾1.最概然分布(1)分布:粒子在能级上的分布(2)最概然分布:概率最大的分布2.粒子运动状态描述--力学运动状态(1)经典力学描述(2)量子力学描述二.粒子向空间描述1.运动状态确定自由度为r的粒子,任意时刻的力学运动状态由r个广义坐标(q)和r个广义动量(p)的数值确定,则粒子的能量为2. 向空间(1)空间:由r个广义坐标和r个广义动量构成一个直角坐标系,这个2r维的空间,就称为空间。

(2)代表点(相点)(3)相轨迹.3.常见粒子的描述1. 自由粒子定义:不受力的作用而作自由运动的粒子。

描述:粒子能量为2. 线性谐振子3. 转子第2节粒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描述1.波粒二象性与测不准关系1.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关系2. 测不准关系2.常见粒子的量子态描述1线性谐振子2. 转子(1),当L 确定时,可将角动量在其本征方向投影(z轴)(2)能量(3)简并与简并度3. 自旋角动量自旋角动量()是基本粒子的内禀属性4. 自由粒子(1)一维(2)三维容器边长L,动量和能量分量x: ,y:z;总动量和总能量(3)量子态数第3节系统微观运动状态的描述1、系统1、对象:组成系统的粒子为全同近独立粒子2、全同粒子系统具有完全相同的内禀属性的同类粒子的系统3、近独立粒子系统:系统中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弱,相互作用的平均能量远小于单粒子能量。

4、系统的能量N个全同近独立粒子 .2、系统的微观状态的经典描述1、力学方法:。

2、可分辨全同粒子系统中任意两个粒子交换位置,系统的力学运动状态就不同。

3、量子描述1、全同性原理2、状态的描述(1)、定域系:全同粒子可辨非定域系:全同粒子不可分辨定域系需要要确定每个粒子的个体量子数;非定域系确定每个个体量子态上的粒子数(2)、微观粒子的分类玻色子:自旋量子数位整数费米子:自旋量子数为办整数4、系统分类1、玻色系统:玻色子不受泡利原理控制;2、费米系统:费米子受泡利原理约束,不可分辨;3、玻尔兹曼系统:粒子可分辨,同一个个体量子态上粒子数不受限制。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每章小结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每章小结

第一章导论1、人力资源在广义上是指一个社会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而:而在狭义上是指组织所拥有的用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人力。

2、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迫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在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3、人力资源战略属于企业战略中的一种特殊职能战略,公司战略为人力资源战略的制世指明了方向,人力资源战略是公司战略在人的管理问题上的具体化。

4、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在企业战略指导下,根据人力资源供需分析,将宏观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未来一个时期实用的、可指导管理职能活动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的过程。

5、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得基础,对人力资源战略的目标、方针与政策、实施步骤以及费用预算等做出的总体安排。

6、人力资源业务规划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一系列可指导管理职能活动的规划方案的组合,其执行结果应能保证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

7、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流程为:环境分析------- 制泄人力资源战略-------进行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预测——制左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评价与控制。

第二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和素质的挑战1、随着企业生存环境及经营管理的发展,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关系日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为此,人力资源部门和管理者在企业整体经营管理运作中的角色也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即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关系转变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作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我们通常需要支持组织机构目标的实现,同时能理解并向组织机构传达员工的需求。

而这些不同的期望都需要在人力资源程序的框架和实践中得到满足。

3、在IPMA人力资源胜任素质模型的角色立位中,人力资源经理和一线经理必须共同管理员工并对组织绩效负责。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重力(G)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①大小叫重量(物重)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章末复习练习)解析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章末复习练习)解析版)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章未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8个小题,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有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 ,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N 的拉力F 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m/s 2)A.10N ,方向向右B.10N ,方向向左C.20N ,方向向右D.20N ,方向向左【答案】 D【解析】依题意,物体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F 也在水平方向,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 N =mg ,所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μF N =μmg =0.1×200N=20N ;A .10N ,方向向右,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B .10N ,方向向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C .20N ,方向向右,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D .20N ,方向向左,与结论相符,选项D 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B.运动员跑完800m 比赛,800m 指的是路程大小C.由滑动摩擦因数Nf F μ=知,μ与F N 成反比 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力,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答案】 B【解析】A.点没有大小,谈自转无意义;故研究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动作时,运动员不可以简化为点,故A错误;B.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轨迹是曲线,故800 m指的是路程大小,故B正确;C.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只有两个接触面的材料决定,与正压力无关,选项C错误;D.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选项D错误。

3.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

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用两根轻质细线吊在天花板上,且其中右侧一根线是沿竖直方向。

章末总结物理必修1

章末总结物理必修1

章末总结:物理必修1[TOC]1. 引言本文档为《物理必修1》章末总结,旨在总结本章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并回顾解题方法和技巧。

2. 力学2.1 运动的描写•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差。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加速度:速度单位时间的变化量。

2.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3 弹力•弹力:表现为物体恢复原状的力。

•弹性系数:描述物体恢复原状能力的量。

3. 能量3.1 功和机械能•功:力在物体上做的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3.2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内只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总机械能守恒不变。

•物理摆:重力和域力共同作用下的振动系统。

4.1 机械波•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的波动,分为横波和纵波。

•波动方程:描述机械波传播的数学表达式。

4.2 电磁波•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交替振动产生的纵横波。

•光的本质: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约为3×108 m/s。

5. 电学5.1 静电场•静电力:由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引起。

•静电场:电荷周围的电场。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5.2 电功和电势•电功:电场力在电荷上所做的功。

•电势能:在电场力下电荷具有的能量。

•电势:单位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

5.3 电容和电容器•电容: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电容器:具有电容的装置,由两个导体电极和介质构成。

6. 磁学6.1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的物理量。

•磁感线:连接磁感应强度方向的线条。

•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的力。

6.2 安培力和电磁感应•安培力:导线中带电载流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目录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目录课件

目录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第1节 第1课时 重力和弹力 第1节 第2课时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第2节 摩擦力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 第4节 第1课时 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4节 第2课时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 习题课三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章末小结与素养评价
目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 第2节 时间 位移 第3节 第1课时 速度 速度—时间图像 第3节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第4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章末小结与素养评价
目录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习题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第4节 自由落体运动 习题课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章末小结与素养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4节 力学单位制 第5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习题课四 动力学中的三类常见题型 第6节 超重和失重 章末小结与素养评价
常考点1-常考点10 常考点11-常考点21
目录
综合素养提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单元小结与复习(一) 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单元小结与复习(一) 力
2
3 0.3 3
4 0.4 4
(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正

.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
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不能 探究.
(填“能”或“不能”)完成该
五、计算题 15 .表中数据为一个空瓶的质量、容积等各项参 数.在瓶中装满水后,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 示.求: 质量 m 瓶(千克) 底面积 S 瓶(米 ) 瓶盖面积 S 盖(米 2) 高 h 瓶(米) 容积 V 瓶(米 3)
260.6
千克的物体.
三、作图题 13.如图甲所示,小红用 20 N 的力拉着重为 50 N 的行李箱行走,拉力方向与水平面成 30° 角.试在乙图 中画出行李箱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4.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 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 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 同意 (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
A.模型鸟的重心在它的尾部 B.模型鸟的重心在它的中部 C.模型鸟的重心在它所受支持力的作用线上 D.模型鸟所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4.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约为地球的 1/6,一个人在 地球上能举起 200 kg 的物体,那么到月球上他能举起物 体的质量为( B A.200 kg 100 C. kg 3 ) B.1200 kg D.无法计算
一、选择题 1.下列各个力中,大小约为 2 N 的是( D A.拿起一块普通橡皮的力 B.搬动一张课桌的力 C.一个小孩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D.托起一个苹果的力 )
2.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 状是( A )
A
B
C
D
3.在科学实践课上,老师将一只模型鸟的尖嘴支在 矿泉水瓶盖上,模型鸟的整个身体就能悬空保持平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3章《力与相互作用 章末整合》(沪科版必修一)

第3章《力与相互作用 章末整合》(沪科版必修一)

(1)假设法判断:即假设弹力存在或不存在,看假设 的结果是否符合物体的运动状态.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情况判断弹力 的有无. 4.确定弹力大小的两种情况 (1)符合胡克定律的情形直接由F=kx求(如弹簧、橡 皮条等在弹性限度内). (2)不符合胡克定律的情形,如绳、杆或接触面之间 的弹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图3-2
5.静摩擦力可以利用“假设法”来判断.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但“趋势”不容易直接观察到,我们可以假 设接触面光滑,让其运动,其运动方向即是 “趋势”方向.
【例2】 如图3-3所示,木块放 在水平地面上,在F=8 N的水平拉 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 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概念
形变的 力——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
两物体接 产生条件 触 有弹性形 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 变 持面(或切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
方向 的物体;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收 缩的方向
弹力 大小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 由胡克定律计算:F=kx
概念 ①直接接触 ②接触面粗糙 ③有正压力 ④相对运动(或趋势 滑动摩 大小:f=μN 擦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
【例3】 如图3-4所示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 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 拉力F拉着沿桌面运动,则 木块所受到的摩擦
4.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 通过若干实例分析,似乎可得出结论:静摩擦力的 方向可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相反,但与运动方向 必共线.此结论仍有误.如图3-2(甲)所示,A、B 共同向右加速,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3-2(乙)中,A、B共同向右 加速时,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向下 或为零都可能,与运动方向都不共线.但滑动摩擦 力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与运动方向也无确 定关系.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力的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力的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 图3 • A.FN不变,FT变大 FT变小 • C.FN变大,FT变大 FT变小
B.FN不变, D.FN变大,
• 解析:采取先“整体”后“隔离”的方 法.以P、Q、绳为整体研究对象,受重 力、AO给的向上弹力、OB给的水平向左 弹力.由整体处于平衡状态知AO给P向右 静摩擦力与OB给的水平向左弹力大小相 等;AO给的竖直向上弹力与整体重力大 小相等.当P环左移一段距离后,整体重 力不变,AO给的竖直向上弹力也不 变.再以Q环为隔离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3乙所示,Q环所受重力G、OB给Q弹力 F1、绳的拉力FT处于平衡;P环向左移动 答案: 答案:B 一小段距离的同时FT移至FT′位置,仍能 平衡,即F 竖直分量与G大小相等,F 应
• 图7 • 解析:取O点为研究对象,O点受灯的拉 力F(大小等于电灯重力G)、OA绳的拉力 T1、OB绳的拉力T2,如图7乙所示.因为 三力平衡,所以T1、T2的合力G′与G等 大反向.由正弦定理得
,由图知θ不变、 α由小变大,α增大到90°后再减小,所 以据T1式知T1先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变大,当α=90° 时,T1有最小值. • 答案:先变小后变大 •
• 七、对称法 • 研究对象所受力若具有对称性,则求解时 可把较复杂的运算转化为较简单的运算, 或者将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直观而简单的图 形.所以在分析问题时,首先应明确物体 受力是否具有对称性. • 【例7】 如图8甲所示,重为G的均匀链 条挂在等高的两钩上,链条悬挂处与水平 方向成θ角,试求: • (1)链条两端的张力大小; • (2)链条最低处的张力大小.
• 四、三角形法 •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矢量图 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封闭 力三角形,进而处理物体平衡问题的方法 叫三角形法;力三角形法在处理动态平衡 问题时方便、直观,容易判断. • 【例4】 如图4甲,细绳AO、BO等长且 共同悬一物,A点固定不动,在手持B点 沿圆弧向C点缓慢移动过程中,绳BO的张 力将 ( )

6万有引力定律章末整合

6万有引力定律章末整合

解:对于已知的近地卫星,依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π 2 Mm G 2 = m R.① R T1
而对于地球的同步卫星,由于其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有
2π 2 Mm′ (R+ h). ② G 2= m′ T 2 R+ h
①、 ②两式相除有 h 3 T2 2 即 = - 1. R T1
4.第三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16.7 km/s,是指物体挣脱太阳引力 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去的最小发射速度. 5.轨道速度:人造卫星在高空沿着圆轨道运行,此时 F万= F向, v2 Mm 即 G 2 = m ,所以 v= r r GM . r 1 ,所以 v随 r
此式适用于在地球圆轨道上运行的行星,由于 v∝ r的增大而减小,即卫星离地球越远,其轨道速率就越小.
【专题练习1】 一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是1 500 kg,在离地面1 800 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求: (1)卫星绕地球运转的线速度; (2)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周期; (3)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向心力.
mv2 GMm GMm R2g 解: (1)由 2 = mg, = ma,得 a= ,由 = ma R R+ h R+ h 2 R+ h 2 得 v= R2g = 7.1× 103 m/s.7 357 s. v mR2g (3)F向 = ma= 2= 8 963 N. R+ h
答案:(1)7.1×103 m/s (2)7 357 s
(3)8 963N
【专题练习2】 已知一颗近地卫星的周期为5 100 s,今要发射一颗 地球同步卫星,它的离地高度为地球半径的多少倍?
答案:5.7×103 m/s
Mm′ 在地球表面附近,对质量为 m′的卫星,则有 G = m′ g. R02 两式相比再代入数据,得 v= 5.7× 103 m/s.

必修一第三章力的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三章力的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力的相互作用 第1讲 力 重力和弹力 摩擦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力是相互的 (2) 力是矢量(什么叫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4)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5)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即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提问:效果相同,性质一定相同吗?性质相同效果一定相同吗?大小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效果一定相同吗?)(6) 力的效果:1、加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 2、形变(7) 力的拓展:1、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产生加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 4、牛顿第三定律二、常见的三种力 1重力(1)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 方向:竖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3) 大小:G=mg ,可用弹簧秤测量两极 引力 = 重力 (向心力为零)赤道 引力 = 重力 + 向心力 (方向相同)由两极到赤道重力加速度减小,由地面到高空重力加速度减小(4) 作用点:重力作用点是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测量方法: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薄片物体重心用悬挂法;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1)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并使之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有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轻绳的弹力方向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支持力或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撑或被压的物体;弹簧弹力方向与弹簧形变方向相反。

(4)大小:弹簧弹力大小F=kx (其它弹力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1、 K 是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2、 X 是相对于原长的形变量3、 力与形变量成正比(5) 作用点:接触面或重心3、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的粗糙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力种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振动力学知识点章末总结

振动力学知识点章末总结

振动力学知识点章末总结首先,振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由振动、强迫振动、阻尼振动等。

自由振动是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由于其固有属性而产生的振动。

强迫振动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的振动。

阻尼振动则是指物体在振动过程中会受到阻尼力的影响而衰减的振动。

这些基本概念是理解振动力学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振动现象的基本分类。

其次,振动力学的数学描述是振动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振动力学中,物体的振动状态可以通过振动方程进行描述和分析。

振动方程通常是一个二阶常微分方程,描述了物体振动的规律。

解振动方程可以得到物体振动的频率、振幅、相位等重要参数,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振动现象。

同时,振动力学中的拉普拉斯变换、频谱分析等数学方法也是对振动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另外,振动力学的能量和动量是在振动研究中重要的物理量。

在振动过程中,物体的能量会发生转换和传递,了解振动系统的能量变化规律有助于我们对振动的特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振动系统的动量也是有其特殊性质,它的守恒性质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对振动系统的分析,了解振动系统的均衡和稳定性。

能量和动量是振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振动系统的特性。

此外,振动力学中的共振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共振是指当外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系统会出现明显的振幅增长和能量传输的现象。

共振现象在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我们需要通过对共振现象的分析和研究,避免共振对系统的破坏性影响。

最后,振动力学的应用包括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

振动力学的知识在设计和维护机械设备、建筑结构、飞行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振动系统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设计和改进系统,避免由于振动引起的故障和事故。

总之,振动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力学学科,通过对振动力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振动现象,提高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水平。

振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概念、数学描述、能量和动量、共振现象和应用等方面,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应用和发展振动力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
拓展探究 小组内部讨论交流,解答下列问题: 【例3】(襄阳)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 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的记录如表所示: 天平,弹簧测力计。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 9.8 m的比值为____N/kg 。 物体所受的重力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_______________。
章末小结
拓展探究 小组内部讨论交流,解答下列问题: 【例4】如图所示,均匀金属圆环被吊在空中, 请画出金属圆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析: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它 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故圆环的重心如图 所示.从重心开始沿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画 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重力G.
G
章末小结
章末小结
章末小结
拓展探究 知识结构图: 定义、单位、g的意义。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示意图画法。


弹力
定义。 弹力产生的条件。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定义。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物体所受重力示意图画法。
重力
章末小结
拓展探究 小组内部讨论交流,解答下列问题: 【例1】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 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 素是( C ) A.都相同 B.作用点相同 C.大小相同 D.方向相同 解析:用力提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给物体 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同时物体给手一个竖直向下的一个力,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水桶和手上.故 选C.
章末小结
章末小结
章末小结
章末小结
章末小结
章末小结
章末小结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力的概念、大小、单位、三要素是什么? 3.如何作力的示意图? 4.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5.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6.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中g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是 什么?
章末小结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课时夺冠》中的“课后作业”。
章末小结
第七章 力
第七章 章末小结
章末小结
教学目标
深刻理解力、弹力、重力,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力、弹力、重力的概念。 2.应用所学关于力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章末小结
拓展探究 小组内部讨论交流,解答下列问题: 【例2】小李用橡皮筋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制作前,小李 对橡皮筋的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得 到如下数据: (1)将上表中的 数据用△L-F图像 表示出来。 (2)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是:橡皮筋的 不成 (填“成”或“ 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____ 不成”)正比。 (3)如果小李用这根橡皮筋自制弹簧 解析:(3)如果小李用这根橡皮筋自制弹簧测力计称重会不 测力计,你认为会与利用弹簧制作的 准确。而弹簧制作的测力计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 测力计有何不同? 与所称物理质量成正比,因此,弹簧制作的测力计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