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吐蕃东道节度使研究四题_读金滢坤_林冠群等先生文后_肖超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是暂时及处理紧急事件之兼职而已,事成回朝 则免去兼职,这 成 为 吐 蕃 中 央 官 吏 暂 兼 边 职 处 理事务的惯例。[3] (P.3-17) 这两种观点目前基本 上已为学界所认可,然而关于吐蕃五道节度使的 辖区仍存在一些争议。朱悦梅先生利用文献指出 唐时尚有“吐蕃中节度使”存在,弥补了前人对 五道节度使之“五道”认识的缺憾。[4](P.74-80) 黄 维 忠 先 生 在 此 基 础 上 根 据 汉 藏 文 文 献, 论 证 了 “mdo gams kyI khams”(朵甘思道)即吐蕃中 道,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然而他认为雅摩塘节度 使就是和州节度使,理由是“dbyar mo”可对 “ 大 夏”,“thang” 可 对“ 川”, 所 以 雅 摩 塘 为大夏川。大夏川在今甘肃临夏地区广河县沿川 地区,唐时恰属河州大夏县辖地。河州节度使为 汉称,雅摩塘节度使为藏称,属于吐蕃东道节度 使。[5] (P.58-64)实际上两者的地理位置并不吻合, 仅从语言比较来堪同仍显得有些薄弱。黎桐柏、 陆离两位先生分别撰文讨论了吐蕃王朝后拓辖区
总 体 来 看, 中 外 学 者 在 吐 蕃 军 事 占 领 区 建 制 的 研 究 方 面, 已 做 过 许 多 工 作, 但 尚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仍 有 不 少。 例 如 吐 蕃 东 道 节 度 使 设 置 于 何 时、 吐 蕃 宰 相 能 否 兼 领 地 方 节 度 使 的 实 职、 故 洪 节 度 使 究 竟 属 于 吐 蕃 东 道 还 是 南 道 管 辖 等 若 干 问 题, 皆 有 进 行 讨 论 的 必 要。 所 以 本 文 试 图 在 前 人 的 基 础 上, 就 上 述 几 个 方 面 进 一 步 作 些 探 讨。 不 当 之 处, 尚 祈 方 家 指 正。
〔关键词〕 唐代;吐蕃;军事占领区;东道节度使
〔中图分类号 〕 K289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05-8575(2015)增刊 -0101-007
DOI:10.15970/j.cnki.1005-8575.2015.s1.018
唐代吐蕃政权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建立了 军事占领区,它成为吐蕃王朝得以与唐、回鹘等 势力分庭抗礼的重要手段。有关唐代吐蕃军事占 领区建制的问题,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金滢 坤先生的《吐蕃节度使考述》较早考察了吐蕃东 境五道节度使的设置与辖区,他提出所谓“东境 五道”是源自唐人的认识,它的真正内涵其实是 指 在 其 领 域 内 以 东、 以 北、 以 南、 以 西、 陇 山 以 西 的 广 大 边 境 领 域。[1](P.97-104) 接 着 金 氏 又 就 吐 蕃 瓜 州 节 度 使 的 建 置 撰 成 专 文, 并 提 出 吐 蕃 瓜州节度使属于吐蕃河西道节度使管辖。[2](P.2025) 林冠群先生并不同意这一说法,并就金氏提 出的五道节度使辖区和建制重新做了梳理,他首 先提出吐蕃军事占领区所设的军镇或军事行政区 (khrom)是具有吐蕃特色的本土制度,并非吐 蕃仿造或学习李唐的节度使制,亦非吐蕃设有李 唐的节度使官职制度,只不过是后代汉文文献附 会唐制而已;林氏还提出宰相兼任诸道节度使,
刘晏任陇州刺史在平定永王李璘事件之后 ( 至 德 二 年,757),[12](P.4794) 半 年 之 后 吕 崇 贲 出任河东节度使,奏宇文觌为河东书记,无奈宇 文氏病卒,故书记官一职空出。那么杨炎所任书 记官会不会是河东节度使掌书记,而非河西书记 呢?笔者以为极有可能。首先,《太平广记》虽 多记神怪故事,但某些具体事件的时空尚能与正 史吻合,故其仍不失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结合诸 上材料,宇文觌病卒离职,书记官空缺,于是吕 崇贲以杨炎充任,这既在吕氏官守节度使的任期 内,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其次,宇文觌 家在岐山,杨炎本凤翔人,两人出生地望相同, 先后为吕崇贲所用。而后李光弼奏举杨炎充判官, 时光弼正与安庆绪、史思明战于河东一带,结合 实际考虑,当下需擢用理应为河东官员为妥。并 且,掌书记、判官皆为节度使下辖官职,从掌书 记升至判官通常在同一系统内进行。但《旧唐书》 语焉未详,仅书“判官”二字,前后语境易使读
一、吕崇贲其人与吐蕃东道 节度使的设置时间
金滢坤先生引敦煌文书 P.2555 号文书《为 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蛮书》记载,并据《唐方镇 年表》指出“河西节度使吕公”为吕崇贲,似有 不妥。[1](P.99) 笔者以为吕崇贲并非河西节度使,《为 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蛮书》所载“今我河西节度 吕公”恐另有其人;该文书是否可以如金氏推定 为宝应元年(762)所作,尚待考证。吕崇贲在两《唐 书》中无传,其事迹仅零星存于本纪及他人列传 当中。天宝十四年(755)冬,时值安史之乱, 朝廷以李麟菲材,遂以吕崇贲往代河东太守、河 东道采访史。[6](P.3339) 十五年(756)六月潼关失守, 罪责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斩李而释王、吕。 [7](P.3312) 吕崇贲究竟去向如何,史籍阙载。然《唐 方镇年表》仅据《旧唐书·杨炎传》断言吕于干 元二年(759)至宝应元年(762)任河西节度使, 恐有失当。 《 [8](P.1224-1225) 旧唐书·杨炎传》曰:
而节度使为吕崇贲,则推定吕为河西节度使。但 值得注意的是,“后副元帅李光弼奏为判官,不 应”,李光弼曾先后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河南兵 马副元帅,根据史实知此时李光弼官居前者,时 于干元二年(759)。[10](P.256) 李光弼出任天下兵 马副元帅职在平定安史之乱,他举荐杨炎,当在 熟悉地方、闻得炎“风骨峻峙,文藻雄丽,汧、 陇之间,号为小杨山人”之后。[9](P.3419) 那么, 吕崇贲爱惜杨炎、不加责罚,出任节度使的时间 应在干元二年、光弼官天下兵马副元帅之前。因 此,《唐方镇年表》推断吕于干元二年至宝应元 年任河西节度使,时间上有误。而且,吕崇贲究 竟出任的是何处节度使,仍需考Hale Waihona Puke Baidu。《太平广记》 有一则关于吕崇贲的记载:
暂时及处理紧急事件之兼职而已,事成回朝则免 去兼职,此为吐蕃中央官吏暂兼边职处理事务的 惯例。[3](P.15) 笔者找到一些材料,似可补充说明 林先生的观点,即虽然吐蕃首相无兼领边境节度 使之先例,但以众相身份仍可兼领节度使。《新 唐书》载:“(大历)三年,虏引众十万复攻灵 州,略邠州。先是,尚悉结自宝应后数入边,以功 高请老,而赞磨代之,为东面节度使,专河、陇。”[15] (P.6091) 尚悉结即尚结悉,又作尚结息、尚结思、尚给 思、尚结力思,所谓“请老”,即以年高请求退 休,[16](P.2901) 既然“赞磨代之”,说明吐蕃上层 决策机构同意了尚结悉提出的退休请求,尚结悉 理应部分或完全交出应有之权力。但从实际情况 看来,尚结悉只是交出了东道节度使的权力,并 且交权后仍积极参与对唐朝的作战,他最终离职 时的身份为吐蕃内大相。“先是”一词说明在至 迟大历三年(768)之前、至早宝应元年(762) 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尚结悉完成了与尚赞磨权力 的交替。而在永泰元年(765)秋九月,“仆固 怀恩诱吐蕃、回纥之众,南犯王畿。吐蕃大将尚 结悉赞磨、尚悉东赞、尚野息及马重英率二十万 众至奉天界,邠州节度使白孝德不能御,京城戒 严”,[17](P.5240) 尚结悉仍与尚赞磨一起行动,且 结衔、名次在赞磨之前。这说明在公元 765 年时 尚结悉仍然权力在握,似乎还未交出东道节度使 的 权 力。 交 权 时 间 当 在 公 元 766-767 年 之 间。
〔收稿日期〕2015-03-25 〔作者简介〕肖超宇(1988—),男,湖北武汉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3 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元史
及西北民族史。
101
的军政规划和吐蕃河西北道建制的问题,黎氏认 为吐蕃军事占领区只有东、南、北三道,前人提 出的西道可以划入北道;陆则进一步提出吐蕃的 河西道节度使并不存在,而文献中的“吐蕃东北 道节度使”应为吐蕃河西北道节度使的别称。①
二、吐蕃首相不得兼领地方节度使
这一问题历来为学界争论之焦点。金滢坤先 生在《吐蕃节度使考述》中认为存在兼领现象, “五道节度使”当为五“道”节度使的总称,每 “道”设一节度使,以为军政中心。“东鄙五道 节度使”、“东境五道节度兵马使”实为同一职官, 并由内大相兼领,符合吐蕃大相兼领节度使的制 度。他举《新唐书·吐蕃传》记载为例:“时皋 围维州,赞普使论莽热没笼乞悉蓖兼松州五道节度 兵马都统、群牧大使,引兵十万援维州”,[15](P.6099) 并 指出此“论莽热”即吐蕃内大相,没笼乞悉蓖即 其人名,松州为吐蕃东境五道节度的治所。林冠 群先生则不赞同这一观点:他首先指出吐蕃中央 透过宰相会议管辖 bde-khams,首席宰相是为德 论的直属长官。吐蕃疆域辽阔,宰相会议政务繁 重,所以身为宰相会议召集人的首席宰相,或宰 相会议的成员兼任 bde-khams 的德论之可能性极 低。宰相会议不仅要管理 bde-khams 事务,其余 如中央及 mdo-khams 地区等事务,均得处理,无 法偏重于某区。而论莽热被赞普任命为“内大相 兼东境五道节度兵马使、都统群牧大使”,则是
因 此 笔 者 推 测 自 王 承 业 后, 河 东 节 度 使 继 任者极可能为吕崇贲,而李光弼成为天下兵马副 元帅后,河东节度副大使对其而言更多的只是一 个头衔而已。① 综上所述,吕崇贲所任应为河东 节度使,而非河西节度使,P.2555 号文书《为 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蛮书》之“河西节度吕公” 当 另 有 其 人。 金 氏 据 此 推 断“ 上 赞 摩 至 迟 到 宝 应元年已‘秉东道数节’”,[1](P.99) 恐难以成立。
肖超宇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军事占领区制是吐蕃王朝向外扩张过程中形成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为吐蕃在与周边势力的
冲突中取得优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相关史料,针对唐代吐蕃东道节度使建制 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细部考察,重新考量了东道节度使的设置时间,并指出故洪节度使应属于吐蕃南道节度使 管辖而非东道,以及东道节度使的辖区理应不包括吐蕃北道的范围,所谓吐蕃“五道节度使”仍由五道构成, 不可省之为三道。
释褐,辟河西节度掌书记。神鸟令李大简尝 因醉辱炎,至是与炎同幕,率左右反接之,铁棒 挝之二百,流血被地,几死。节度使吕崇贲爱其才, 不之责。后副元帅李光弼奏为判官,不应,征拜 起居舍人,辞禄就养岐下。[9](P.3419)
《唐方镇年表》以杨炎尝任河西节度掌书记,
寻而诏用刘晏为陇州刺史,辞日奏曰:点污名 贤,曾未 相见,所由但 以为逆 所引,悉皆系狱。臣至 州日,请一 切 释免。上可其 奏。晏至州,上毕,悉召 狱 囚,宣出放 之。觌 既 以为贼 所署,耻 而 还 家。半 岁余,吕崇贲为河东节度,求书记 之士。在朝多言 觌 者,崇贲奏 觌 左卫兵曹河东书记,敕 赐衣一袭, 崇贲送 绢百疋……后四日,觌 遇疾卒。[11](P.2669-2670)
① 参见黎桐柏:《简析吐蕃王朝边境后拓辖区的军政区划》,《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33 卷第 4 期,第 49-53 页;陆离:《吐蕃河西北道节度使考》,《中国藏学》2013 年第 S2 期,第 39-47 页。
102
者误以为是升杨炎为“河西判官”,其实不然。 《唐方镇年表》以至德二年至干元二年河东节度 使为李光弼,疑误。[13](P.412-413) 据旧《肃宗本纪》、 《李光弼传》知,至德元年河东节度使王承业交 出兵权时,李光弼官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兼河东节度副使、河北节度使,虽然承业 交出兵权,但史籍并未明文记载光弼转承河东节 度使,相反在至德二年下达给李光弼的诏书中其 官 称 仍 带 有“ 河 东 节 度 副 大 使 ” 之 衔。[14](P.3305)
2015 年 增 刊 第 42 卷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upplemnet,2015 Vol.42
唐代吐蕃东道节度使研究四题
—— 读金滢坤、林冠群等先生文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