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201310

合集下载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课程代码】004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赞科夫进行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持续了近20年时间。

这体现的教育研究的特征是(B)A、伦理性B、长期性C、两难性D、境域性2、在下列研究活动中,较多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是(C)A、教育实验B、人口普查C、历史研究D、教育测验3、教育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不追求理论体系的构建。

其体现的是(C)A、思辨取向研究范式B、实证取向研究范式C、实践取向研究范式D、整合取向研究范式4、研究者在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结果时,应避免因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而无意之间遗漏或回避不符合其价值取向的信息。

这体现的教育研究原则是(A)A、客观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操作性原则D、检验性原则5、某地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以后,居民家庭年收入差距缩小。

该研究假设属于(C)A、归纳假设B、演绎假设C、描述性假设D、解释性假设6、某研究者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教师的学生观,该研究所属的类型是(B)A、横剖研究B、纵贯研究C、实验研究D、行动研究7、在一项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实验室中的幼儿互动情况。

该研究采用的观察方法属于(A)A、非参与性观察法B、参与性观察法C、自然观察法D、随机观察法8、某次教育测量把儿童阅读理解能力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这种测量类型属于(B)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9、反映测量结果与测量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相符程度的指标是(A)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10、教育研究中的“整体改革实验”“综合改革实验”属于(D)A、真实验B、单因素实验.C、双因素实验D、多因素实验11、在关于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中,为避免智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者只选智力中等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全国年月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和标准答案

全国年月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和标准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和答案————————————————————————————————作者:————————————————————————————————日期:2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045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科学研究应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B)1-2A.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结论B.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C.现象与客观事实;假设;结论D.假设;推导;结论2.教育文献中的动态综述、专题评论、进展报告等属于(D)2-50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3.使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构思具体化并得到初步验证的方法是(B)2-69A.理论假设B.建立指标体系C.实验研究D.理论推导4.教育的历史研究是以哪种研究方法为主(A)3-85A.逻辑分析法B.调查分析法C.统计分析法D.比较分析法5.在教育的历史研究中,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的评论是(A)3-93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客观评论D.主观评论6.描述记录法是教育观察研究中重要的记录方法之一。

它一般分为(D)4-115A.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取样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时间记录法C.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地点记录法D.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连续记录法7.最能集中体现教育观察法完备状态的是(C)4-112A.参与性教育观察B.非参与性教育观察C.全结构式教育观察D.半结构式教育观察8.对于任何一种教育测量来说,最重要的指标是测量的(B)5-150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9.教育调查研究最常用的类型是(C)5-124A.个案调查B.普遍调查C.抽样调查D.整体调查10.某校拟进行一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师生互动展示特定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外语会话能力的实验。

自考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要点

自考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要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要点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一、复习重点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P22.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P3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P4-P11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P13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及体系结构。

P16-P206.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

P217.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层次与水平。

P22-P238.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P249.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P25-P2810.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P28-P30二、名词解释:1.方法P22.研究P23.教育科学研究P2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2三、简答题、论述题:1.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P32.古代、近代以及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13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分类方式,每种方式含有哪些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P16-20 4.教育科学研究的四种水平是什么?P22-235.如何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P246.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P28-307.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有哪些主要作用?P25-28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一、复习重点:1.选题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P332.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

P34-363.选题的过程。

P37-394.选题的方法。

P39-425.文献检索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P47-496.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P49-537.文献检索的过程。

P53-548.文献检索的方法。

P54-559.教育文献的利用。

P5710.检索文献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P57-5811.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及主要内容。

P5912.理论构思的概念。

P6013.理论构思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P61-6314.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

P64-6715.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建立和检验的基本方法。

P68-7216.确定研究方法。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一、选择题复习要点:1、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反对中世纪的教条主义,认为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不能胜任从实验到公理的科学发现任务,必须以归纳法取而代之。

这种方法突出了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强调科学方法的经验性质。

p7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P33、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 P 174、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P35、比较研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关系的事物甲乙对照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P196、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859-1952)强调必须从教育实验中建构理论并亲自主持了长达8年之久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验。

P117、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教育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是描述研究。

P 198、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验证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教育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P 199、某教授在长沙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提高英语成绩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它城市甚至一些乡村的中小也想开展这一研究,该教授决定选择一些乡村小学继续开展研究。

后面的这一研究属于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

P 2310、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P 17 11.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是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

12.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和多学科角度去探讨教育现象和规律,体现了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13.教育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14.“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中第一个时期的特点。

自考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自考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适用全国)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教育研究的特征。

答:教育研究: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特征(1)目的在于探索规律,解决重要的理论与实践。

;(2)研究的问题表述明确、界定清晰、并有可检验的研究报告;(3)研究方法设计严谨、操作规范;(4)研究结果具有创新性,应对原有研究有所突破。

(二)科学研究的独有特征(1)综合性(不仅考虑教育内部问题,还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诸多因素)(2)长期性(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实践性(针对性强的工作)(4)群众性(教育理论及实践工作者结合,才能真正的有教育研究)(5)伦理性(遵守道德原则及规范)考点2:简述教育研究的类型。

答:(1)基础研究:强理论、直接在某个领域增添知识、提高认识的研究,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2)应用研究:是有直接应用价值的研究,在于将基础的理论用于实践,它回答“如何改进”的问题(3)评价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教育价值作出判断,回答“怎么样”的问题(4)预测研究:在于分析事物未来的发展,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

考点3:简述教育研究的科学规范体现的主要原则。

答:(1)观性原则:也称中立原则,突出强调原则。

(2)公共性原则:使用学术界公用术语。

(3)操作性原则:研究中使用的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可操作定义,以便定性或定量。

(4))检验性原则:同行专家依照相同的方法重演过程,并能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果。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指的是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一般用于研究问题已经有了充足学术研究成果的情况下,学者需要针对特定的问题或主题,提炼前人研究的结论,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剖析、整合和评价,从而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阐述。

而实证研究是为了回答某种假设,通过实证数据来论证假设是否成立的科学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能够让研究人员全面了解研究领域的“前人智慧”,为研究的问题和结论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避免重复研究,同时能够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综述做好教育研究的概括,理清研究思路,直接构建出问题域、研究对象和研究取向的框架。

同时,文献综述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比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优劣比较和总结,发现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共性、特点、局限性,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地开展研究。

相比之下,实证研究更为直接和有针对性,它通过形成假设和设计实验等方法排除随机误差,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从而得出可靠、有效和实用的实证结论。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牢固基于数据,也就是相关的实验室测量和野外观测等检查方法。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获得数据样本来描述和预测育人结果和影响因素,以形成正确和系统的阐述,有助于区分客观事实与个人看法,同时能透视教育领域内方案、实践和政策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总体来说,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这两种科学研究方法都有它们的优劣点,教育研
究者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研究问题和可获得数据情况等,同时还需要根据研究目的、范围和深度来决定采取何种方法,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验证,以最终得到有效的研究结果。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下面将从问题意识、理论基础、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方面,介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

首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问题。

研究者应该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能够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的明确性和具体性,对于后续研究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其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研究者应该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现状,选择适当的理论模型或假设,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接着,研究设计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关键环节。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理论基础,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

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数据收集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重要步骤。

研究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手段,收集相关数据。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注意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偏见和数据造假。

最后,数据分析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关键环节。

研究者可以利用统计分析、质性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综上所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研究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只有如此,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真题版2010年01月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历年真题

真题版2010年01月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历年真题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课程代码:004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形成和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是【】A.直觉观察时期B.以分析为主时期C.综合发展时期D.现代发展时期2.教育研究的层次所表现出的第四种水平是【】A.直觉观察水平B.探究原因水平C.迁移推广水平D.理论研究水平3.属于一次文献的是【】A.专著B.索引C.文摘D.综述4.要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在规律、因果关系,应选择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历史研究法D.实验法5.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的划分标准是【】A.根据观察的方式B.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C.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D.根据观察实施的方法6.带有较大的自发性和偶然性的观察是【】A.现场观察B.日常观察C.实验室观察D.全结构式观察7.我国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通过对自己孩子的观察记录来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是【】A.日记描述法B.轶事记录法C.时间取样记录法D.活动取样记录法8.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所划分的调查类型是【】A.现状调查B.预测调查C.问卷调查D.普遍调查9.调查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动向的调查是【】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10.按照调查手段所划分的调查类型是【】A.现状调查B.访谈调查C.预测调查D.个案调查11.测量的最简单的数值化的形式是【】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12.在问卷调查中,问题设计者只提出问题,由被调查者自己根据问题任意作答的问题形式是【】A.开放式B.封闭式C.半开放式D.半封闭式13.目的在于收集事实材料,确认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研究假设内容的基本特征的实验是【】A.探索性实验B.确认性实验C推广性实验D.预测性实验14.每个成员都经受整个实验的各种实验处理的设计是【】A.组间设计B.组内设计C.单组设计D.双组设计15.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A.分类B.比较C.分析D.综合16.属于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分析与综合B.系统方法C.信息方法D.发生学方法17.根据事物的因果联系,通过考察某研究对象一部分事实或要素的特征,推论出该研究对象所有的事实或要素都具有某种特性的推理方法是【】A.完全归纳法B.简单枚举法C.不完全归纳法D.科学归纳法18.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处理中应用最多的集中量数是【】A.中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19.分析与探讨一个因变量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方法是【】A.协差分析B.单因素方差分析C.多元方差分析D.回归分析20.属于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A.教育调查报告B.学术论文C.学术专著D.学位论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研究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创造知识;二是 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045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1-21A.归纳和演绎B.比较和分类C.分析和综合D.结构和系统2.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进行查找。

这种文献检索的方法是(C)2-54A.跟踪法B.回溯法C.顺查法D.逆查法3.抽样调查中的抽签取样属于(A)2-76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机械取样D.分层取样4.将散见于其它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梗概的方法是(A)3-89A.辑佚B.校勘C.训诂D.考证5.教育科学历史研究的核心是对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过程(C)3-89A.本身的描述B.价值的评价C.规律的揭示D.意义的借鉴6.适用于作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等统计的测量是(B)5-143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7.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要求实施的情境是(D)4-112A.日常教育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自然状态D.实验室8.教育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般是揭示事物的(A)6-165A.因果关系B.相关关系C.结构关系D.主从关系9.教育问卷调查的问卷设计中,研究者应持有的态度是(D)5-129A.明确立场B.个人见解C.社会认可D.价值中立10.直接以原教学班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实验称之为(C)6-168A.前实验B.后实验C.准实验D.真实验11.组成教育理论逻辑形式的两个基本因素是(C)7-200A.教育命题和教育论证B.教育假设和教育论证C.教育概念和教育命题D.教育命题和教育成果12.某一研究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被重复进行并得到大致相同的结果。

这是指研究的(D)8-224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内在信度D.外在信度13.在教育科学研究定量分析中,相对次数是各组次数与这群数据总次数的比值。

其中所有相对次数相加的和应为(B)9-237A.0.5B.1C.1.5D.214.用于方差的显著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的,一般称之为(D)9-251A.z检验B.χ2检验C.t检验D.F检验15.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有(A)10-298A.研究者自评、同行专家评价、行政部门评审B.研究者自评、本单位评审、上级部门评审C.研究者自评、研究者互评、社会评价D.会议评审、通讯评审、网上评审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描述研究1-20答:描述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问题。

17.内部评论3-93答: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内容特性)。

18.取样记录法4-116答:取样记录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

19.共变法8-221答:共变法就是在其他条件(B,C……)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A)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a)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个现象就可能是另一现象的原因。

20.定量分析9-229答:定量分析是指研究者借助于数学手段,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事物数量特征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1.简述课题论证的主要内容。

2-42答:课题论证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但就其主要内容应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该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包括前人和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进而说明该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研究将在那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3)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研究的问题,调查或实验研究的问题)。

(4)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的方法,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

(5)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研究的可能性及限制。

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

22.教育调查研究有哪些主要特点?5-122-123答:教育调查研究与其他研究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与教育观察研究和教育实验研究不同,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调查对象的选择可以不受样本容量大小和地理空间的限制,它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班级或某一学校,也可以是某一市、某一省或某一国家教育情况的调查,甚至是跨国的大型调查。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调查手段和方法。

如问卷、访谈、测量等,其中每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方式。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要设计出详细、具体的调查方案。

在调查方案中,有各种研究变量的操作指标,有根据各种调查方法设计出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测验量表及试卷,也有供分析资料用的整理信息和统计的方法,等等。

(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利用教育调查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结果资料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实的报告,具有延时性的特点,相对来说,其所得资料的信度、效度不如观察研究所得的资料高。

23.简述教育命题的两种类型。

7-202-203答: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事实命题(即陈述性命题)和价值性命题(即评价性命题)两大类。

(1)事实命题事实命题一般是由认识主体或研究主体对客观事物所做的直接描述而构成的,是客观事物静态或动态的本来状态特征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直接反应。

事实命题的基本形式是“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即对客观事物作直接陈述。

事实命题的目的就在于客观地把握事物本身,并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内在关系、价值及意义提供认识基础。

(2)价值命题价值命题是客观事物与人的关系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反应,价值命题一般涉及事物可活动的意义、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态度等。

一般来说,在事实命题和描述性陈述中,认识者是站在客观事物和活动的外部来对该事物进行判断的,即事实命题表达事物的自在状态,而在价值命题和评价性陈述中,认识者把客观事物与其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联系起来表达判断,即价值命题表达事物的人为状态和价值意义,并涉及一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价值命题基本形式是“应该是什么”或“应该不是什么”。

24.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一般要求有哪些?10-297答:在具体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时,还应遵循以下要求:(1)一致性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与总体目标相一致。

指标体系中评什么、不评什么,重视什么,忽略什么都要直接反映研究的目标,研究目标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向和内容。

(2)独立性所确定的评价指标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内涵不雷同,外延不交叉,从逻辑上说,同一层次各指标不得具有同一关系、交叉关系、因果关系、矛盾关系,而只能是并列关系,否则就可能出现重评现象。

(3)可测性确定的每个指标应是具体的,都应以可操作化的语言表达,并可以进行实际测量或观察获取信息。

各类指标界定清晰、便于操作。

(4)可行性在指标体系科学完整的前提下力求做到指标条日简明,指标条目越多,评价工作量就会越大。

因此,指标体系不宜庞杂,信息量少、区分度和效度不高的指标应剔除,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善指标体系的品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5.某中学拟进行一项两种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自学辅导)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影响的实验。

他们选取两个班,配备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一学年的实验,然后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

指出这项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选择一种分组实验设计类型,写出其模式。

6-180答:这项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因变量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无关变量是一整个学年的实验。

本实验可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其基本模式如下:基本模式:R O1XO2O3O4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

其特点是:随机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则不给予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

这种实验设计的优点:由于利用随机分派方法分出两个等组,就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都进行了前后测,便于做对照比较。

这种实验设计的局限:可能产生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果而影响外在效度。

26.试述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三种数据特征值的含义及包括的主要内容。

9-241-243答:一、集中量数从次数分布表上可以看出,分布在各组的次数有多有少,但大部分数据趋向于中间的某一点。

这种向某点集中的趋向叫做集中趋势。

代表集中趋势的量数叫做集中量数。

集中量数又称代表值,它有两种功用。

1、第一,可以用来描述和代表研究对象的一般水平,并为进一步统计分析打下基础。

2、第二,用它与同质的另一研究对象作比较。

例如,就一个班来说,它是全班分数的代表,可以用它来代表这一班学生的程度和水平,并能用它与别的同类班作比较。

集中量数主要有: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加数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等。

其中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处理中应用最多的是算术平均数。

二、差异量数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的量数,它反映数据分布的离中趋势。

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如何,是要由差异量数来表明的。

1、差异量数愈大,集中量数的代表性愈小;差异量数愈小,则集中量数的代表性愈大。

2、差异量数一般包括:全距、平均差、四分差、标准差和方差。

其申以标准差和方差最为常用。

三、地位量数前面介绍的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都是描述样本或总体的整体特征的量数;而地位量数则是描述单个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的位置的,也称相对位置量数。

常用的地位量数主要有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

1、百分等级百分等级是指某观测值以下的个数与观测值总个数之比的百分数。

用符号P表示。

百分等级具有意义明确,容易理解,计算简便等优点,但是它只是一个顺序变量,不能进行代数运算,这给进一步分析工作带来困难。

2、标准分数为解决百分等级不能进行代数运算的困难,有一种更为常用的地位量数,就是标准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