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石钟山记》课件2 ppt.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二册 苏轼《石钟山记》PPT课件
5
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
2020年10月2日
石 钟 山 记
苏 轼
6
2020年10月2日
7
因事说理的游记
<——— ———›
事 —— 怀疑前人说法而夜游石钟山
{依 目 据的
探察其得名由来。
理 —— 事不目见耳闻,
不可而臆断其有无。
2020年10月2日
8
质疑 —— 察疑 —— 释疑
对象 态度
理由
{质 郦说
得双石于潭上 石之铿然有声者
状语(介宾结构)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2020年10月2日
10
{ 察
时间
疑
元丰三年
人物 苏轼
工具 小舟
六月丁丑日夜 苏迈
作者心理变化过程:
笑 — 心动 — 笑
重点描写对象:
人声
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
{ 栖鹘磔磔声
}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
声 若老人咳且笑声 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5
疑
李说
疑之 今••••••而况石乎! 尤疑之 石••••••何哉?
思考: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可以 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不迷信古人,不盲目从众,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
2020年10月2日
9
通假字:
重点字、词、句
函胡 =含糊
活用的字词: 微风鼓浪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鼓 鸣
而此独以钟名
名
特殊句式:
4
侧景 夜景 正 景 2020年10月2日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 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 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 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 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 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 影玉壁,长天一月空"。自古以来,文 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 李勃,宋代苏拭、陆游,元代文天祥, 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 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石钟山 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 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 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 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
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
2020年10月2日
石 钟 山 记
苏 轼
6
2020年10月2日
7
因事说理的游记
<——— ———›
事 —— 怀疑前人说法而夜游石钟山
{依 目 据的
探察其得名由来。
理 —— 事不目见耳闻,
不可而臆断其有无。
2020年10月2日
8
质疑 —— 察疑 —— 释疑
对象 态度
理由
{质 郦说
得双石于潭上 石之铿然有声者
状语(介宾结构)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2020年10月2日
10
{ 察
时间
疑
元丰三年
人物 苏轼
工具 小舟
六月丁丑日夜 苏迈
作者心理变化过程:
笑 — 心动 — 笑
重点描写对象:
人声
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
{ 栖鹘磔磔声
}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
声 若老人咳且笑声 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5
疑
李说
疑之 今••••••而况石乎! 尤疑之 石••••••何哉?
思考: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可以 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不迷信古人,不盲目从众,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
2020年10月2日
9
通假字:
重点字、词、句
函胡 =含糊
活用的字词: 微风鼓浪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鼓 鸣
而此独以钟名
名
特殊句式:
4
侧景 夜景 正 景 2020年10月2日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 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 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 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 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 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 影玉壁,长天一月空"。自古以来,文 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 李勃,宋代苏拭、陆游,元代文天祥, 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 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石钟山 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 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 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 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
《石钟山记》ppt课件
3 、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 如交代游览的时间、 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环境描写, 让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 悚然,心惊肉跳; “余方心动欲还”,又暂缓紧张气氛;再写“舟人大恐” ,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 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3.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有什么依据?
人 物
得名由来
作者 态度
作者依据
郦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道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人常 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元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疑之 况石乎!
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 之,南声函胡,北音清
渤 越,桴止响腾,余韵徐
歇。
余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 在皆是也,而此独以
踪,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
传播 声音
更 加 定语后置
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
表转折 名作动,取名 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段意: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 并表示了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2.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思考:李渤真的可笑吗?苏轼自己考证的过程和结论是完 全科学的、正确的吗?为什么?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 由。
李渤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进行考证得 出新的结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且二山石头 声音有差异,可能来自于石中的空腔,说明李 渤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他不应该被嘲笑。
01
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 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
作者简介
3.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有什么依据?
人 物
得名由来
作者 态度
作者依据
郦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道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人常 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元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疑之 况石乎!
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 之,南声函胡,北音清
渤 越,桴止响腾,余韵徐
歇。
余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 在皆是也,而此独以
踪,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
传播 声音
更 加 定语后置
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
表转折 名作动,取名 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段意: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 并表示了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2.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思考:李渤真的可笑吗?苏轼自己考证的过程和结论是完 全科学的、正确的吗?为什么?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 由。
李渤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进行考证得 出新的结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且二山石头 声音有差异,可能来自于石中的空腔,说明李 渤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他不应该被嘲笑。
01
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 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
作者简介
《石钟山记》ppt课件
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手法】
①比喻、拟人摹形—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②比喻摹声—若老人咳且笑、如钟鼓不绝 ③直接摹声—磔磔、噌吰、窾坎镗鞳 ④动静结合—大石侧立;栖鹘惊起 //以动衬静-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⑤高低结合—山上栖鹘;山谷鹳鹤 ⑥侧面烘托—心动、大恐
【作用】①描绘了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
有形有色,十分逼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景趣) ②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亲身寻访的不易,反映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
神。环境艰险,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但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情趣) ③正是这样寂静幽深的环境,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做了铺垫。也为后文批评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2)中心明确,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 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 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 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 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 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 ”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 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取 舍得当,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 得很紧凑。
文章作者写了三次“笑”,他在笑什么?
“余固笑而不信也”
“因笑谓迈曰……”
这是因李渤的“击石 得声”之说本不可信, 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 因此觉得可笑。
这是经过惊心动 魄的夜探而弄清 石钟山命名由来 之后的自得的笑。
“叹郦元之简,而 笑李渤之陋也”
对李渤浅陋的说 法和做法的嘲笑。
《石钟山记》PPT课件
为主题。比较阅读苏轼和陆游的诗作,可以感受两位诗人不同的创作主
题和情感表达。
03
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将领,他的作品以表现民族气节和
忠贞精神为主题。比较阅读苏轼和文天祥的诗作,可以领略两位诗人不
同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地域文化特色挖掘
《石钟山记》所描述的石钟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是 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名山。挖掘石钟山的地域文化 特色,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
宋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时期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 南宋时期则以陆游、文天祥等为代表。
宋代文学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追求自然、清新、豪放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关 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苏轼在宋代文坛地位评述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被誉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
苏轼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散 文等多种体裁,作品风格豪放、 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
提出疑问并寻求解答
疑问1
文章中提到的某些历史典 故和文化背景不太熟悉, 希望能得到更详细的解释 。
疑问2
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生僻字 和难懂的句子,希望能得 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疑问3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了 一些可能存在的文本错误 或矛盾之处,希望能得到 确认和解答。
创新思维训练
训练1
尝试以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来解读 《石钟山记》,例如从地理学、 历史学、文学等角度进行分析。
就。
苏轼在宋代文坛上具有很高的地 位,他的文学创作对于后世的文
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相关作家作品比较阅读
01
辛弃疾
辛弃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与苏轼的
《石钟山记》ppt课件
01
诗歌散文
苏轼的诗歌和散文成就卓越,作品风格豪放、意境深远。他的诗歌注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散文则善于以生动的笔
触描绘生活琐事,展现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02
书法绘画
苏轼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被誉为“苏派”,与
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绘画则以墨竹最为著名,开创
苏轼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钟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 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文章主题思想:倡导实事求是的精神,反对主观臆断和盲目跟风。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文章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核心, 通过记叙、描写、议论等手法, 层层深入,揭示主题。
历史地位评价
苏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诗歌、散文、书法和绘画成就卓越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也赢得了后人的广 泛赞誉和尊敬。
05
《石钟山记》艺术特色探讨
Chapter
描绘手法运用
细腻入微的自然描绘
通过生动的笔触,将石钟山的自然风 光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 于山水之间。
03
石钟山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
Chapter
石钟山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描述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 口县,长江与鄱阳湖 交汇处
地形地貌独特,山石 多呈钟状,故名石钟 山
自然环境优美,山水 相依,景色秀丽
历史文化背景介绍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 代文人墨客游览胜地
山上有多处古代建筑和碑刻,反 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
课件2:第12课 石钟山记
比较异同
《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动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 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 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
《游褒禅山记》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 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比较异同
《石钟山记》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 率性而至,毫无雕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 写得颇有情致。
课文讲解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窽坎镗鞳之声,与向 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译文:小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 流的中心,(上面大约)能坐一百来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 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窽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 的噌吰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
始:才
聆:仔细听
访:寻访
函胡:通“含糊”
得:找到
徐:慢
扣:敲打
得……潭上:介后句
而:连词表承接
译文: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遗留下来的踪迹,在水潭边上
找到两块山石,敲一敲,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
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
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比较异同
《石钟山记》第一段是质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属记叙 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属议论部分,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 的三段式线性结构。
《游褒禅山记》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 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合结构。
比较异同
《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 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 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 《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作逻辑严密的深入阐 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
石钟山记PPT(优秀课件)
判断句:
所在皆是也
或曰此鹳鹤也 则山下皆石穴罅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比较异同
课文 项目
结构
《游褒禅山记》
先记游,后议论
《石钟山记》
议论—记游—议论
记游 扼要概括
叙事描写交相烘托
议论 深入阐释,充分 不加阐释
论说
苏东坡的不足
苏东坡自己能够实地考察是好事,值得我们学习, 可是,他不该自以为是,理更不该嘲笑别人。事实上, 石钟山的得名还与它的形状有关,历来就有两派观点, 即“主声派”和“主形派”,而后者认为枯水季节山 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 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本文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 叙议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 一体,是两文的相同之处。它们与 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 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 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 游来说明事理。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说,上述科 学家都被鼓励以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维。她 说:“一个重要因素,是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 设提出挑战。”
实事求是,反对臆断,重视考察
研习、思考
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 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所 郦 元 ——言之不详
以 不
士大夫
——不肯夜泊绝壁下
传 渔工水师 ——知而不能言
品味、探讨
2.由课文题注可知,其实苏轼关于石 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也是错误的,那 么怎样理解本文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本文的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对待 任何事物,都应该“耳闻目见”,实 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 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 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研习、思考
石钟山记PPT(优秀课件)24 人教版
•
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
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
•
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
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
分。
• •
石钟山
•
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 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 百年来,关于山名的来历众说纷纭。宋代 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得名的 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 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 《石钟山记》。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谥号文忠,北宋眉山人。 北宋文学 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 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饮湖上,初晴后雨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 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课文朗读
• 录音1 • 录音2(配乐版)
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
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
全文分三个部分:
•
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
其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与黄 庭坚并称“苏黄”,
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 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石钟山记》ppt课件
《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李渤认为石钟 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的?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
人物
郦 道 元
李 渤
得名由来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作者 态度
人常 疑之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 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 疑之
作者依据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 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 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 从水面上传来,声音洪亮像(击) 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 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 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 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 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 这种声音。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①,有大石当②中流③,可坐百人,空中④ 而多窍⑤,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镗tānɡ鞳⑥tà 之声,与向之 噌chēnɡ吰hónɡ者相应,如乐yuè 作⑦焉。
森然①:阴森、恐怖的样子。 搏②:抓、扑。 栖鹘③:宿巢的老鹰。 磔磔④:鸟鸣声。 或⑤:不定代词,有的人。
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 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 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 (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 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 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 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 这是鹳鹤鸟。
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他的 独到发现是什么?
① 缘由:“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 得兴尉”。
② 原因:深夜泛舟江面。 ③ 发现: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
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请找出文中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石钟山记》ppt课件
第二段
译文:
我正内心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 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十分惊恐。我慢慢地 察看发声之处,山脚下都是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 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波浪激荡冲击便 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 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间,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 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 霖坎镗骼的声音,和先前噌吆的钟鼓声相互应和,好像 是在进行音乐演奏。
第二段
余 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 吆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 而 察 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
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空 中而 多窍,与风
水相吞吐,有霖坎镗辂之声,与向之噌吆者相应,如乐作焉。
心动: 内心惊恐 噌吆: 形容钟鼓的声音 之: 代发声之处 则: 同“乃”,原来是
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
第二段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砼砼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
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森然
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
山谷中者, 或曰此鹳鹤也。
使: 派
固: 副词,本来
石 钟
影
山 剪
石 钟
影
山 剪
文体知识:记
o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o 游记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
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o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 张。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 《游褒禅山记》 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
《石钟山记》PPT
文体知识
记: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山水游记: 主要是写登山临水的见闻观感,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 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景、抒情)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景、议论) 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景、抒情) 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景、议论、抒情)
合作探究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 (zhé)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 山谷中者,或曰此鹳(ɡuàn)鹤也。余方 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 chēnɡ hónɡ)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 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 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合作探究
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ppt模板: . /moban/
ppt素材: . /sucai/
ppt背景: . /beijing/
ppt图表: . /tubiao/
ppt下载: . /xiazai/
ppt教程: . /powerpoint/
资料下载: . /ziliao/
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整体感知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 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桴(fú)止响腾 ,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 (kēnɡ)然有声者,所在皆是 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山所在地,在 深潭边发现两块山石,敲击聆听它们 (发出)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 浊模糊,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悠扬, 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 音慢慢消失。(李渤)自己认为找到了 (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 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 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 这是为什么呢?
高中石钟山记ppt课件
03
重点词汇与句子解析
重点词汇
01
02
03
重点实词
例如,石钟山的“钟”, 在此处的意思是“聚集” 或“集中”。
重点虚词
例如,“之”在句子“余 于仆碑”中,起到结构助 词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 语中的“的”。
词类活用
例如,“鼓”在句子“微 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 也”中,是名词动用,意 为“鼓动”。
06
写作手法与技巧探讨
写作手法
顺叙法
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按照 石钟山的古今变迁,层层递进 ,使得内容条理清晰,易于理
解。
寓情于景
作者将主观情感融入到对景色 的描写中,借景生情,情随景 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 作者的情感。
夹叙夹议
在描述的过程中穿插议论,边 叙述边评论,使得文章既有故 事性也有论理性。
高中石钟山记ppt课件
目录
• 石钟山记简介 • 文章结构与段落大意 • 重点词汇与句子解析 • 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 人物形象与情节分析 • 写作手法与技巧探讨 • 石钟山记的影响与价值 • 石钟山记的阅读体验分享
01
石钟山记简介
石钟山记的背景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 贬赴汝州(今河南临汝)任团练副使的途中,路过庐山,为 了探奇揽胜,游了一番石钟山,记下了所见所闻,写下了这 篇《石钟山记》。
思想价值
石钟山记蕴含了苏轼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 达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对于启迪思想、激发灵 感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价值
石钟山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 的智慧和才华,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8
石钟山记的阅读体验 分享
12.《石钟山记》课件 (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贰 游历——解疑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 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贰 游历——解疑 第二段文意疏通(1)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 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 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 (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始:才
访:访寻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得:找到
而:连词表承接
函胡:通“含糊”
清越:清脆悠扬
桴:fú,鼓槌 腾:传播
韵:声音
徐歇:慢慢消失
得:找到
之:代“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然:但是
尤:更加
而:却
名:命名
壹 游因——质疑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第一段写了几种说法?作者的态度如何呢?
郦 道
心动:内心惊恐 绝:停止 则:同“乃”,就是,原来是 罅:裂缝 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为:形成 中流:水流中央
噌吰:钟声洪亮 之:代发声之处
焉:于此
此:代这种声音 当:挡
空中:中间是空的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窾坎:击物声 向:从前,先前 作:兴起,翻译为演奏 识:通“志”,记住,知道 之:代下文典故
心动:内心惊恐 绝:停止 则:同“乃”,就是,原来是 罅:裂缝 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为:形成 中流:水流中央
噌吰:钟声洪亮 之:代发声之处
焉:于此
此:代这种声音 当:挡
空中:中间是空的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窾坎:击物声 向:从前,先前 作:兴起,翻译为演奏 识:通“志”,记住,知道 之:代下文典故
《石钟山记》PPT课件
3、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思考◎:此处文字请在母版处修改
1.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是?
2.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郦什元么态—度—? 言之不详
(叹)
所 士大 —— 不肯夜泊绝壁下
以夫
(惜)
不 渔工水师 —— 知而不能言
传
陋者(李渤)—— 考击以求之 (笑)
◎此处文字请在母版处修改
◎此处文字请在母版处修改
五四三二一
文
言
一古词文通
知 识
词今类言假
积
多异活句字
累
义义用式
◎此处文字请在母版处修改
一、通假字
1、扣而聆之
通“叩”,敲打
2、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通“叩”,敲打
4、至莫夜月明
通“暮”,晚上
◎此处文字请在母版处修改
二、文言句式
置
而 表承接
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 余韵 徐 歇。 自 以为 得之矣。
聆
“含糊” 清脆高扬 传播 剩余的 慢慢 消失 自己 找到
听
然是说也,余
然而
我
更尤加疑之。石之…铿的然样有子声者,所在都皆这是样也,而唯此独独以命钟名名,何哉?
(名作动)
定语后置
思◎此考处:文《字请水在经母注版》处修是改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此第处文一字段请在:母版处修改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
临深潭,微风鼓浪,
“的”
兼词,在那里 在下面 对着
鼓动
(名作状)
(名作动)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是 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思考◎:此处文字请在母版处修改
1.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是?
2.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郦什元么态—度—? 言之不详
(叹)
所 士大 —— 不肯夜泊绝壁下
以夫
(惜)
不 渔工水师 —— 知而不能言
传
陋者(李渤)—— 考击以求之 (笑)
◎此处文字请在母版处修改
◎此处文字请在母版处修改
五四三二一
文
言
一古词文通
知 识
词今类言假
积
多异活句字
累
义义用式
◎此处文字请在母版处修改
一、通假字
1、扣而聆之
通“叩”,敲打
2、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通“叩”,敲打
4、至莫夜月明
通“暮”,晚上
◎此处文字请在母版处修改
二、文言句式
置
而 表承接
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 余韵 徐 歇。 自 以为 得之矣。
聆
“含糊” 清脆高扬 传播 剩余的 慢慢 消失 自己 找到
听
然是说也,余
然而
我
更尤加疑之。石之…铿的然样有子声者,所在都皆这是样也,而唯此独独以命钟名名,何哉?
(名作动)
定语后置
思◎此考处:文《字请水在经母注版》处修是改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此第处文一字段请在:母版处修改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
临深潭,微风鼓浪,
“的”
兼词,在那里 在下面 对着
鼓动
(名作状)
(名作动)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是 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彭蠡(lǐ) 桴(fú )止响腾 寺僧(sēng ) 郦(Lì )
钟磬(qì ng) 铿(kēng)然有声 磔磔(zhé )噌吰(chēng hó zhé ng) 窾坎镗鞳(kuǎn kǎn tāng tà ) “莫”通 莫(mù )夜 “暮” 函胡(há hu) 通“含糊” n “识”通 “志” 穴(xué )罅(xià 栖鹘(qī hú ) )
研读第三段
1.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目、耳:名词作状语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的真相 •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阅读课文第三段,思考问题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 说有何不同?
遗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使人遗赵王书 秦无亡矢遗镞之废 小学而大遗 是时曹操遗孙权书 父母岁有裘革之遗 留待作遗施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因笑谓迈曰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谓之后洞 谓先主曰
(遗留。动词) (送给。动词) 遗失,丢失 遗漏,忽略 送 赠送
赠送的东西 遗失,丢失 说 告诉 认为 称为,叫做 对……说
古今异义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古:往,到。今:适合,舒服。 • 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 • 此世所以不传也 古:表缘故。今:表结果的连词。 • 自以为得其实 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 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 • •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其实亦百倍。
课堂检测
通 假 字
古 今 异 义 词 类 活 用 一 词 多 义 特 殊 句 式
通假字
• • • • • • • • 至莫夜月明( “莫”即“暮”。“莫夜”即 ) 汝识之乎 ( 晚上。 ) “识”通“志”,读zhì ,知 南声函胡 ( 含糊 ) 道。 余固笑而不信也 有大石当中流 及雠仇已灭 长乐王回深父 暴秦之欲无厌
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 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 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
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
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
相得益彰。
侧 景
夜 景
正 景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 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 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 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 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 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 一月空"。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 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宋代苏拭、 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 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 于此。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 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 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 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 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
词类活用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事不目见耳闻 微风鼓浪 而此独以钟名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 (动词使动用法)
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动作名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名词作状语) 形作名 自以为得其实
一词多义
余 余韵徐息 (剩余的。形容词) 余固笑而不信 (我。代词) 自 自以为得之矣 (自己。代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从。介词) 搏 (击,打。动词) 水石相搏 (得到,找到。动词) 森然欲搏人
<——— ———›
事不目见耳闻, 理 —— 不可而臆断其有无。
1.结合问题讨论,加强文言词句翻译练 习。《石》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 下的情景的? 《游》文是怎样描写景 物的?请用原文回答。把该段文言文 翻译成现代汉语。 2.试比较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在景物 描写和叙议结合写法上的异同。
小组讨论: 1.思考下列问题。
何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表疑问,为什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疑问代词,什么 豫州今欲何至?
疑问代词,哪里
临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面对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到,引为处在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面对 莅临指导 到
因 介词,趁着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者 副词,于是,就 因笑谓迈曰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依靠,凭借,引为通过 名词,原因 事出有因
3.余固笑而不信也
4.森然欲搏人 搏:击
固:姑且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面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
涵淡:水波动荡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8.汝识之乎 (识zhì ,结合上下文,应释为“知道”。)
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问题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一种乐器。名词,一说敲击) 噌吰如钟鼓不绝 鼓 微风鼓浪 (鼓动、掀动。名词作动词) 击鼓 一鼓作气 填然鼓之 令赵王鼓瑟 弹奏 云 (说。动词) 《水经云》 云霄间 (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 名作状,像云一样 喻政治风云 然遍地风云,满街狼犬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语助词,有不确定 意味,无实意 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语助词,表话已结束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写于宋神宗元 丰七年夏季,苏轼有黄洲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 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 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的道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 家”之一。在诗、文、书法等各方 面都很有成就独具一格,自成一家。 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散 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 坚合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 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 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 辛”。书法上有“苏、黄、米、 蔡、” “宋四家”之称(苏东坡、 黄庭坚、 米芾、蔡襄)。
得 得双石于潭上
(抓,扑。动词) (能够。助动词)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得到,引申为弄清、探明 自以为得其实 融洽,好 与公甚相得也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通“德”,感激 必须,应该 吾得兄事之 古人观天地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 心得,收获 此余之所得也 助词,多用在动词后 十三学得琵琶成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得无……耶 ”表推测疑问语 气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 (能够。助动词) 极乎游之乐也
怎样看待作者的观点
富有哲理,体现了观察点的变化,而所得结果各异的 哲理。认识事物而陷入其中正是阻碍人们捕捉事物全貌的 原因。微观有利于局部的细致观察,却不利于对事物作整 体判断。 思考:从苏轼夜乘小舟,亲身涉险,实地考察的过程 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索精神。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 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汝识(zhì )之乎
泊(bó)
如乐(yuè )作焉
无射(yì )殆( dà ) i
阅读课文第一段,理解字词
以为:认为 临:对着 微风鼓浪:鼓,振动 常:一直,时间副词 钟磬:(磬,qì 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 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 头制成。 偏义复词:偏在“钟”) 访:探寻 腾:传扬 徐:慢慢 歇:消失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游因——质疑
郦说——人常疑之
李说——余尤疑之
大石侧立
夜游见闻 栖鹘惊飞
游历——解疑
鹳鹤怪叫
肯定命名 水声轰鸣
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
核心 议论
引入
生发
记叙
辅 助
议论
反重 臆考 断察
描写潭上夜景
因事说理的游记
事 ——
{
依 据
目 的
怀疑前人说法而夜游石钟山 探察其得名由来。
象 鼻 山
兼因因 而声形 有得得 之名名
李必超课件
石 钟 山 记
苏 轼
石钟山
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 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 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 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 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 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 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
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问题 1.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2.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3.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 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 是驳论据。
研读第二段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舟:名作状 适:到,往 赴:赴任,就职
是是说也,人常疑之
(这。代词)
所在皆是也 (这样。代词) 岳父见教的是 形容词,对,正确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形-意动,认为……正确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判断词,是 定国是之诏既下 大事,大计 唯马首是瞻 助词,常与“惟”“唯”搭配表 不知天上宫阙, 宾语前置 判断词,是 今夕是何年 觉今是日昨非 形容词,对,正确 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相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则将焉用彼相矣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 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 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 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