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教学中应重视向课外延伸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阅读如何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初中文言文阅读如何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初中文言文阅读如何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摘要:初中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关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

然而,许多教育者和学生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课内学习中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但却难以将这些技能成功迁移到课外的文学阅读、写作和实际生活中。

对此,本文就初中文言文阅读如何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阅读;课内;课外阅读;文学阅读引言: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

尤其是将课内文言文阅读迁移到课外,既能激发学生对古代经典名著学习兴趣,又能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因此,对初中文言文阅读如何实现由课内到课外迁移的策略进行探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初中文言文阅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迁移的重要价值1.1 拓宽文学阅读领域将文言文阅读技能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文学阅读领域。

传统文言文作品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其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

通过能够课内外兼顾的文言文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经典文学作品,还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学形式,如古代诗歌、散文、戏剧等,从而培养了他们更全面的文学鉴赏能力。

1.2 提升综合语文素养初中文言文阅读的迁移不仅仅是对文学的传承,更是对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课内阅读文言文时,学生需要理解文本的语言、结构、修辞等要素,培养了他们的语文分析和理解能力。

将这些技能应用到课外的文学阅读、写作和实际生活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些能力不仅对学业有帮助,还对未来的职业和社交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1.3 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文言文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如仁爱、忠诚、孝道等。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概要:要教好文言文,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课文《陈涉世家》中,关于陈涉起义原因及发动过程的理解和分析,是初中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

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初中人教版第三册)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

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

“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

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

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

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综合分析法为此,我在教学使用了“综合分析”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把握这部分内容。

具体步骤如下:(一)抓住关键词语(句)进行分析:1、“失期,法皆斩”----戍卒们由于途中遇雨耽误了期限,按理情有可原,可是按秦朝的军法,都要杀头。

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外延伸探究

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外延伸探究

文言文课外延伸教学探究【摘要】文言文课外延伸教学重在培养学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养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好习惯。

课外延伸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文言文在现在语言中的传承,带领学生通过有趣的游戏来掌握文言文的一些用法,以重温古代礼仪的方式,让学生来感受文言文中的文化。

课外延伸教学是一种立体的多层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字】文言文习惯兴趣指导文学是综合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

面对刚刚进入初中,没有接触过文言文的初一学生们,教师若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就能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寻找生活中仍在使用的文言字词文言文跟现在的白话文都是书面语,它们之间是有传承关系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发现这种传承,就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如讲到《刻舟求剑》中“是吾剑之所从坠”这一句是学生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所”字的意思,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所”字的,学生会很容易地找出“派出所”“婚姻介绍所”“厕所”等词,再让学生归纳总结,会很快得出“所”在文中的意思的表示“地方”的意思。

还有文中的“楚人有涉江者”,可以找到生活中跟者有关系的有这么几个词:读者、作者,记者、访问学者等,也能很容易地知“者”有“什么的人”的意思。

“持汤沃灌”中“汤”是热水的意思,而我们当地还有澡堂开业挂“开汤”的招牌,这里的“汤”也是热水的意思。

“狼亦黠矣”、“人云亦云”中的“亦”都是“也是意思”。

“楚王闻之”与“充耳不闻”中的“闻”都是“听说”的意思。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与“掩耳盗铃”的“盗”都是“偷”的意思……我们发现,只要留心,这样的例子真是俯拾皆是。

二、古代礼仪的学习活动文言文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儒家特别强调“礼”,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玩一些礼节方面的游戏,这些都为他今后的学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其实就是现今提倡的情景教学法,初中文言文教学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古人的生活方式,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文言文教学并取得有效效果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作为古代的语言形式,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陌生和枯燥。

老师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讲解古代故事、诗词歌赋的背后故事,引导学生进入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思想境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可以在文言文课堂中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比如通过文言文歌曲、曲艺等形式,或者进行一些有趣的古代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文言文,使他们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古代人使用的语言,其中蕴含着古代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丰富的教材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貌、伦理道德以及古代文学艺术特点。

可以选取一些古代诗词或文章,通过实例讲解、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也可以通过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古代建筑、博物馆等,或者到田野间、溪边进行采风写生,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延伸,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注重语境的营造在文言文教学中,语境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较为复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合适的语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语言的意思和用法。

老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材和例句来铺设文言文的语境,比如选取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课文、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意思。

也可以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形式来呈现文言文的语境,比如通过图片、图表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古代文化的背景和特点,使学生在感知中体验文言文的魅力。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作者:孙雪明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25期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改的薄弱环节。

本文从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并阐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成因分析教学方法创新意识文言文,不仅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体现民族文化心理和性格特点,而且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与现实的重任。

文言文教育应该是母语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练达、严谨、言简意赅、笃实敦厚,同时又表现出晦涩、艰深之气。

也许正由于这个原因,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新课改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下面谈谈我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1.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

大部分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仍采用的是逐字逐句串讲的教学模式,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

其次,方法陈旧。

如介绍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然后逐字逐句串讲,学生被动地接受。

或采用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方式,虽然课堂生动活泼了,但没有明确、实在和深刻的内容。

最后,教学重点偏颇。

文言文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但一些教师忽视了文言文的特点,尤其忽视了文言文的“文”与“言”的关系。

以背诵为主,强调记忆,破坏了古文的美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2.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2.1重视文言文教学的“读”。

教师在教学每篇文言文时都要坚持范读,目的在于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并以此为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意蕴,增强教学效果。

领读也很重要,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的语调语感相对难把握。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语言上有两大不同,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

而现代汉语多音词占多数,一个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

因为这个原因,学生读文言文时,依然用现代汉语的思维和朗读,其结果是经常读破句,拗口拗舌。

所以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使学生读得通,读得顺。

此外,还要让学生进行积累性的默读。

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外延伸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外延伸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习,与高考出题模式相挂钩 ,给学生相应 的实践 机 会 ,让学生在大量 的实践 中掌握运用文言文基础 知 识的规律。 只有这样 , 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才能牢 靠地掌握 , 为后面 的文言文阅读 和写作打好基础。 叶 圣陶说 :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 的正确引导正是为了 “ ” 学生能养成 良好 的习惯 。授之 以渔” 学生才能从 最 “ , 初 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 习转变为 自己很 有兴趣地 去 主动学习 。 其次 , 加强课外阅读。 叶圣 陶在《 略谈 国文教学》 中说 :从 国文科 , “ 咱们将得到什 么知识 , 养成 什么习 惯 呢? 括 地 说 , 有 两 项 , 项 是 阅 读 , 一 项是 写 简 只 一 又 作 。” 由此可知 , 文言文教学 中的课外延伸也 必须 立 足于解决这两个问题 。 以, 所 教师在这两方面的主导 作用更是需要得到强化 。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出: 《 指 “ 中语文教学 , 高 要在初 中的基础上 , 进一步提高 学 生正确理解运用祖 国语 言文字 的水平 ,使他们具 有 初步 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 长 ” 期 以来 , 高中的文言文教学都缺乏情 意体验 , 学生很 难体验到强烈的审美愉悦 。 以, 所 教师在文言文课外 阅读 的环 节 中 , 加 强 主 导 意 识 , 要 明确 文 言 文 的 教 学 目标 , 了解学生 的认 知结构 , 通过阅读文 言文 , 学 让 生读 出精神来 , 争取在 当代语言环境 中, 寻求古汉语 的新生命 , 正实现传承 中华文化 , 真 弘扬民族精神的 目标 , 并且达 到使学生“ 发展健康个性 , 形成健全 人 格 ” 目的 。 的 瞿卫星在《 当代人文视野中的课 堂教学改造》 中 说 :把 对 ‘ ’ “ 学 的关 注转 向对 ‘ ’ 人 的关注 ; 对 ‘ 把 结 果 ’ 关 注转 向对 ‘ 的 过程 ’ 的关 注 ; 对 ‘ 白 ’ 关 注 把 独 的 转 向对 ‘ 对话 ’ 关 注 。 这 就 要求 教师 要 引 导 学 生 注 的 ” 重理解性 阅读 、 探索性 阅读 , 让学生关注这些文言篇 章 的思想感情 、 文章价值 ,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 鲜 活 的生 命 , 改 往 日觉 得 枯 燥 的定 向思 维 。 师 正 一 教 确 的引导 , 可以带领学生走进 中国古典文学 的殿堂 , 让学生既可 以感受到中国古代语言 的魅力 ,又可以 领悟 中国古人 的智慧。 最后 , 师同样要重视文言文写作 , 教 让学生写出 神 采 来 。 只有 极 少 数 教 师会 偶 尔 让 学 生 进 行 文 言 文 写作 。 因为 觉 得 学 生 写 不好 , 脆 就 不写 了 , 对 学 干 不 生进行训练 , 不给学生写作 的机会。如此下去 , 如何 让学生真正融入进来感 受文言文 的精深博大呢?因 此, 教师应带领 着学生从一个词 、 一句话 写起 , 然后 慢慢扩展成一段话乃至一篇文章 。 万事开头难 , 教师 要成为学生文言文写作 的领航者 和掌舵者 ,学生才 能在整个航行过程 中, 不疾不徐 、 不惊不躁地顺利驶

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拓展和延伸?

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拓展和延伸?

4.29进修学校学习研修作业结合课例加以说明:自己以往的教学,在阅读教学拓展与延伸方面有哪些有效的或不当的做法?题目: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拓展和延伸?一、问题陈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它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

在学习过程中要拓展延伸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鉴于这个理论依据,阅读教学中须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和其他文体的教学一样,应该是一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课文为中心点,进行作者、字词、内容、表现手法、结构特点、语言风格、思想等多层面和多维度的拓展,以突破时空限制,进行适当的知识延伸,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和思维的层次的教学方式。

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呢?一是当今阅读教学的现状:当今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问题,在教学中只追求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许多老师教文言文就是教翻译,学生学文言文就是背翻译,考文言文就是考翻译,于是学生读文言文的翻译和注解成了学习文言文的全部,学生把一篇篇包含着古人生命意识的文章,看成是一堆堆规则、用法的文字材料,没有延伸和拓展。

而另一个极端,是过分追求热闹的形式,而丢了文本,刮起了一股拓展教学之风,特别是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拓展教学似乎成了阅读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拓展俨然已经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增加课堂教学亮点的重要途径甚至是救命稻草。

因此,无论是公开课还是示范课,授课教师都会选择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来一点拓展延伸教学;如果没有拓展教学,总感觉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来一点拓展延伸教学,就显得非常“时尚”和“流行”了。

于是乎,打着“拓展延伸”的旗号,以文本的某一内容为由头,将语文课“切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自然科学课、影视音乐欣赏课甚至班队课等。

对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对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对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作者:赵冬芳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年第08期【摘要】初中文言文课文传承着古代文明与文化,且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文虽都是脍炙人口、“文不甚深”的名篇佳作,但学生因缺少文言文使用环境,学习时多无从下手。

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偏重文言文字、词、句的翻译与理解,学习气氛沉闷,学生缺少兴趣与热情。

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呢?【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中学生要对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针对这一教学重难点,我们的学生基础显得薄弱、能力显得不足、学法有待提高。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我们只有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加强文言文知识的积累,通过诵读能力、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本艺术特点的鉴赏,感受文言文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得文言文课堂教学富有成效。

一、思考文言教学意义,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我们的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学好文言文,我们才能提高现代汉语的学习能力,丰富我们的言语水平和运用能力。

如我们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能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邹忌向齐威王献策时以自己的遭遇为例,不露痕迹地展开游说,在婉言相劝中让齐威王感受到事态的严重,从而达到讽谏的效果。

当然,我们也感受到邹忌的不卑不亢的人际交往原则,如此,我们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把握交际的尺度。

而文言文的学习,可以拓展我们学生的视野,在了解古代社会、古代文化及其变化和发展中,感受古代人崇高的思想境界,陶冶我们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如在《愚公移山》学习之后,我们学生能在感受“愚公”征服大山的强烈愿望中,养成心志坚毅的精神与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并决心战胜困难的精神。

这样,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就能坚定而执著地向前。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老师只认识到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薄弱,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越俎代庖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字词、分析句式、讲解内容及其艺术特色,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往往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新课程标准在文言文方面的具体要求就充分地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而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

1 新课程标准下对文言文的要求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人教版)文言课文在数量、编排、题材上进行了不少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其明显变化体现在:(1)文言课文在教材中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每学期课内阅读教学5至10篇,课外要求诵读的10首(篇)古诗词集中编排在书后,其中多数篇目在以前属于讲读课文。

(2)义务教材七年级上、下册的文言文与现代文混合组成单元以分散难点,八、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集中组成八个单元(每册两个单元),以强化训练。

(3)文言课文难度加大,原初二、初三的课文已提前到初一、初二学习,而且新增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古诗文,这无疑给刚进初中的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困难。

显然,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该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才能适应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呢?2 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些文言文教学策略2.1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1)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原则。

教材在选编课文时遵循了这一原则。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篇《童趣》就是明证,它浅显易懂。

在教学时,我的做法是:教师先鼓励学生聊聊童年往事,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下,再用白话语言把沈复的童趣故事简述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结合注解去初读课文,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课文。

这样设计,学生理解课文就减少了障碍,易于接受。

(2)因“本”制宜、因人而异,在教学环节上出新意。

1)要注意创设情境,在导入新课上下工夫。

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是我的首选。

对学习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如《狼》,我先把它们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并留下悬念,吊起胃口,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学习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文言文,如《〈论语〉十则》,我先讲一讲与作者有关的故事,讲人物的非凡成就和经历,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在听故事中记住作品背景、作者其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策略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策略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策略作者:方希文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8年第10期新课标指出: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感受和领悟,有进步与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它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

在学习过程中要拓展延伸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 那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进行拓展延伸呢?笔者以苏教版七(下)《爱莲说》一文的教学实施为例,浅谈几点思考。

一、预习为拓展提供更充足的时间预习对于学习新知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爱莲说》课堂教学展开之前,利用预习单设计了“课前准备”环节,在批改预习单后根据学情梳理出本文基础知识的重难点,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理解文意的环节。

这样既避免了逐字逐句的乏味串讲,提高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效率,又为拓展延伸环节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课前准备】自学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力求读准字音并掌握这些文言实词的意思: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亵玩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2.口译課文,将疑难词句写下来。

【课堂环节】读荷1. 请两位学生分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2.重点实词积累:点拨“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

(1)出示学生预习单提出的疑难字句,交流解答。

(2)两位学生分工口译全文。

二、立足文本,让拓展更具生命力《爱莲说》是古代散文精品,全文116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平淡之句却借花喻人,将陶渊明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情形描写得淋漓尽致,也寄托了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对“由花及人乃至世风”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帮助学生透彻地领会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课前预习单上印制了补充资料,让学生在课前有自主探究的思考时间,并能初步感知牡丹和菊所分别代表的追名逐利的世风和隐居避世的情怀。

文言文阅读的有效拓展措施浅析

文言文阅读的有效拓展措施浅析

文言文阅读的有效拓展措施浅析文言文一直是初中生的学习难点之一。

学生们经过三年学习,不少人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中考文言文考试结果与笔者预想的也有较大距离,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没有培养好。

而要想改善提高,行之有效做法是进行拓展阅读。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拓展应注意哪些方面呢?一、精选材料,强化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文言文训练并不少,尤其是在复习阶段,文言文训练更是一个重点,但不少老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训练,学生也是为了学习任务而训练。

教师应该认识到,训练的目的是增强能力,如果在教学中随意地找个材料,对题目也不反思、筛选、调整,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因此,训练的内容及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材料与试题的难易度要适中。

选文太难,学生不知所云,无法下笔;太易,强度不够,起不到训练的作用。

比如,学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试题将袁中道的《岳阳楼记》与之比较,笔者觉得袁文中有众多词句(如“愀然”“泫然”“入为名谏议”等等)对于初中生而言还是比较难的,如此比较,效果自然不佳。

因此笔者对它补充了必要的注释,降低了难度。

如果选文较好,而有的题目难易不当,教师也应据学情作必要的增删或变化,不能采取完全的“拿来主义”。

(二)“自主”与“合作”的训练方式相结合。

现在老师一般的训练方式是:先布置材料,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老师与大家一起校对答案,学生更正。

这样一来,学生们会因为形式单调、所答错误较多而逐渐失去练习的兴趣。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后,可以先进行自我评价,自主反思;后相互评价,找出差异;再合作探究,寻求原因,从而刺激其思维。

这样,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使之印象深刻,经久难忘。

(三)要注重方法的指导与知识点的归纳。

教辅 初中文言文课外延伸阅读 现代文拓展阅读与训练

教辅 初中文言文课外延伸阅读 现代文拓展阅读与训练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但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学习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文言文的深入理解。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通过拓展阅读与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识,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1. 提高语文素养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文言文作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文化修养、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

2. 拓展知识面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通过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古代文学作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3. 增加学习兴趣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内容古老而又繁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课外延伸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二、如何进行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1. 增加选读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言文作品,如《孟子》中的《滕腆》、《仲尼》等。

2. 引导学生独立选择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文言文作品的选读目录或者推荐书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进行选择,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学习的自主性。

3. 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言文作品,包括字词解释、语法分析、句子理解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4. 推动学生交流共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作品的交流共享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共享乐趣。

三、课外延伸阅读的现代文拓展阅读除了文言文的课外延伸阅读外,现代文学作品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阅读内容。

现代文拓展阅读旨在让学生了解当代文学作品,培养现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1. 选取优秀作品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如《茶馆》、《围城》、《活着》等,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浅谈文言文的阅读延伸

浅谈文言文的阅读延伸

浅谈文言文的阅读延伸孙建祥文言文阅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始终是个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积累,就在文言教学中开展文言阅读延伸谈一点看法。

一、课内延伸与课外推荐相结合课内每学完一篇文言文,教师相应推荐与其主题相关的一二篇文言文,并告诉学生推荐原因和目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结合主题相互理解文章内容。

如在学完《晏子使楚》后,就给学生相应地推荐《晏子相齐》、《晏子仆御》两篇文章。

在学《岳阳楼记》时,给学生推荐《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有时根据学习需要,也可给学生推荐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相同用法的文章,如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后,为巩固“之”的用法,给学生推荐《树之难去之易》作为课外延伸阅读,来加深学生对“之”用法的理解和巩固。

在布置课外练习时,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主题或文言用法相似的文言文,既培养了学生的搜集材料的能力,又真正做到了阅读内容的拓展性,更好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积累文言文的积极性。

二、激发兴趣,善于积累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文言文兴趣同样重要。

学生在初步熟悉、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采用小组比赛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学生共同疏通文言语句,回忆以前学过的文章中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并找出例句。

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说出本组找到的例句。

如在遇到“之”的用法时,教师先举出“之”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种用法,让学生回忆出以前学过的“之”字其他用法,最后将各小组找到的例句进行汇集,完成“之”字用法的总结积累。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协作能力,而且记熟了词语的用法,也理解了语句的意思,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词语积累能力和阅读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三、读背析相结合学生进行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时,可遵循“一读、二背、三析”的步骤进行。

“读、背”对学生来说容易做到,“析”对不少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相机指导,就文章内容进行解答释难,深入浅出地点播辅导,锻炼学生自己动脑探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水平。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课外延伸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课外延伸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课外延伸作者:冯玉祥来源:《数码设计》2017年第16期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课内向课外适当地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在文言文教学中,课外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仅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文言文自身的特殊性。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现代汉语的脱胎之所,与现代汉语有区别,也有联系。

正是因为其特性,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显得尤为独特。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外延伸中图分类号:G633.3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62-01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have such a words: "teachers should understand and use materials creatively, and actively develop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communication and life, broaden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vision, improve students use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so as to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curriculum."It requires Chinese teachers to properly extend the teaching capacity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inside the classroom to outside class.In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extension after class is also indispensable.It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urriculum, but also the particularity of classical Chinese.Classical Chinese is the carrier of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birth place of modern Chinese.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ppears particularly unique.Key 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引言:隨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祖国也有了巨大的飞跃。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作者:王晓青来源:《学周刊》2017年第36期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面对单词、单句、单篇,缺乏统筹意识、关联意识、整合意识,那么文言文教学将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局面,会让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而在学习字词、写作手法、抒情方式、体会思想感情等内容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联想和对比的方法,进行拓展延伸,将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串连成线,积线成面。

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积淀底蕴,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以及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拓展延伸;能力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6-0065-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36.037文言文不能引起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新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拓展和延伸文言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大大加强。

下面我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例,谈一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

一、在字词学习中拓展延伸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学习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单纯地牢记某个词在某个句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个知识就是孤立的知识,不易转化为能力的知识。

相反地,如果将不同语言环境下的相同字词放在一起辨识,温故知新,既能让学生牢记该词在本课本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又能培养语感,灵活地判断其在其他语境的意义和用法。

如:《小石潭记》第二段中有“潭中鱼可百许头”,其中“许”在这里是“左右、上下”的意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许”的用法,我们不妨来联想一下:《核舟记》中有“高可二黍许”,和这个句式一模一样,其中“许”的用法相同;而《五柳先生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里面的“许”是“处所、地方”意思,《愚公移山》中“杂然相许”里面的“许”是“答应、同意”的意思。

此类活用现象对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掌握它的窍门就是反复巩固学习,“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发生准确判断的“质”的飞跃。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课外延伸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课外延伸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课外延伸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课内向课外适当地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在文言文教学中,课外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仅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文言文自身的特殊性。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现代汉语的脱胎之所,与现代汉语有区别,也有联系。

正是因为其特性,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显得尤为独特。

关键字: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外延伸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祖国也有了巨大的飞跃。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勇于开拓。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相信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将会碰撞出璀璨的花火。

想要学习古人的文化,就必须要学习他们的文字和语言。

因此文言文教学就比不可少,文言文的学习也不能局限于课内,课外的延伸必不可少。

这也是新课标改革下对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1、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做课外延伸的重要性1.1课外延伸有利于辅助课堂学习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辅助课堂学习。

众所周知的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据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那么,做好文言文的课外延伸,也就意味着,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课外延伸就取得了大的成就。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好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课外延伸是非常必要的。

1.2课外延伸有利于增长课外知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一些先进的知识。

我国诺贝尔奖生理医学奖的获得者屠呦呦,通过阅读《肘后备急方》,发现书中提到“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

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顺利的解决了青蒿素的提取问题,为消除疟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能感受到,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不仅仅能传承文化,更可以增长见识,了解到各方面的知识。

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不久前,我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听到这样一节文言文选修课,讲授的篇目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段太尉逸事状》。

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梳理了文中选取的段太尉生平事迹,分析了段太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以及文章中是如何写出这样的特征。

之后,执教者与学生一起回顾所了解的与段太尉同样有刚直精神的历史人物,并整理出在江苏省《高三一轮复习资料(语文)》中的文言文阅读篇目中出现的正直官吏的生平主要事迹,还展示了一些体现类似精神的古人名句,并讨论了这种精神在今天的意义。

最后,教师带领全体同学起立诵读《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堂的拓展和延伸部分,课堂气氛相当热烈。

在集体诵读《横渠四句》时,说是“群情激奋”也不为过。

下课时,学生对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相信,这堂课一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种印象是不是我们所希望留下的印象呢?一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拓展与延伸的必要性课堂拓展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拓展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

因为语言的隔阂和时代的距离,对学生而言,文言文词句、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情感无一不是理解的难点。

适当的课堂拓展能恰到好处地化解难点,拓展学生视野,增强课堂趣味性。

但在文言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拓展和延伸?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文言文的课堂拓展常常从补充文章背景、补充同类文章、补充相关教学内容、补充相关情节几方面展开。

不论哪一个角度的拓展和延伸,都应以化解难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为目的,不能是盲目的、漫无边际的拓展。

因此,文言文的拓展和延伸不应淡化语言或脱离文本。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唐宋散文的选修教学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在阅读中体会作家的人生追求和胸襟怀抱,进步的社会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理解散文作品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学习用现代的正确观点和思想方法来分析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倾向,认识其意义和局限。

文言文翻译课内延伸课外

文言文翻译课内延伸课外

夫文言文,古之语言也,虽历经千年,其韵味犹存。

然今日之学子,多囿于课内,鲜有涉猎课外者。

是以,吾欲就文言文翻译一课,略述其延伸课外之方法,以飨同好。

夫文言文翻译,非徒言文而已,实则寓含深意。

课内之翻译,多着眼于字词句法,而课外之延伸,则需探讨其文化背景、思想内涵。

兹述其法如下:一、广读古文,博采众长课内所学,固为基石,然课外之广读,则如大厦之梁柱。

学子宜广泛阅读《史记》、《汉书》、《左传》等经典古籍,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于阅读中,可领略古人之思想,体会文言之美,从而为翻译打下坚实基础。

二、探究文化,领略风情文言文所蕴含之文化,犹如一座宝库,待学子去发掘。

课外,学子可深入研究古代礼仪、风俗、地理、历史等,以了解文言文之背景。

如学习《诗经》时,可探究周代之风俗;学习《楚辞》时,可领略楚地之风情。

如此,方能准确翻译,领略文言之美。

三、汲取诗词,陶冶情操诗词,文言文之精华,亦为翻译之良药。

课外,学子可研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以汲取诗词之美,陶冶情操。

在翻译文言文时,可借鉴诗词之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具韵味。

四、比较古今,融会贯通文言文与白话文,虽形式不同,然思想相通。

课外,学子可对比文言文与白话文,了解二者之异同,从而在翻译时做到融会贯通。

如学习《论语》时,可对比文言文与白话文之表达,领悟孔圣人之思想。

五、关注时事,与时俱进文言文虽为古文,但其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

课外,学子可关注时事,将文言文之思想与现实相结合,以激发翻译兴趣。

如学习《孟子》时,可关注当前社会热点,探讨孟子之仁政思想。

总之,文言文翻译课内延伸课外,需学子用心去挖掘、去感悟。

通过广读古文、探究文化、汲取诗词、比较古今、关注时事等方法,学子定能在翻译文言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领略文言之美。

愿吾辈学子,共同努力,传承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之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摘要】文言文不能引起广大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加大拓展与延伸,可以使学生的文言素养大大加强。

1. 课外拓展:合理采撷,激发兴趣;2. 课内延伸:选取角度,深挖教材。

(1)通过作品人物延伸(2)通过文体延伸(3)通过作者颜伸。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拓展; 延伸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精神品格。

但在现实中,文言文和鲁迅的文章、写作文被学生称为“三怕”。

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失分率也较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原因可归纳为“兴趣”、“方法”两方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仔细品读,《课标》对学生学习要求并不高。

如何提高学生的字词积累量,使学生从枯燥的文本翻译中解放出来,快乐的学习文言文,尽情的体味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笔者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出体会:秉承新课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理念,既不脱离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合理的做好拓展与延伸,文言文教学将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课外拓展:合理采撷,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刚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选择故事性较强的短文,打消“枯燥”、“乏味”“无聊”等对文言文的误解、偏见,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

在课外拓展延伸中,笔者一般从先秦古籍《山海经》、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作品《异苑》、《搜神记》以及唐代传奇“志异”作品《仙杂记》、《酉阳杂俎》和明代作品《剑侠传》、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甚至明清笑话故事《笑林广记》里选择40篇左右作品,整理成册,供学生课余阅读。

在选择作品时,尽量挑选字数在200字以内、一般层次学生基本不借助工具书就能读懂的作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过“字词关”,以浅显易懂的故事“寓教于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文言文教学中应重视向课外延伸
作者:钟海云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2期
现在,文言文的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非常必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重视向课外延伸。

一、文言文教学中向课外延伸的必要性
1.这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必要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这里特别强调了“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这便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

要做到这一点,光靠课内有限的几篇文言文,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必须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向课外的阅读迁移。

那么,什么是学习迁移呢?“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它受以下几个条件的制约:(1)已有的知识经验;(2)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存在的共同因素;(3)认识结构的合理性;(4)智力水平的高低。

因此,只要教师围绕着以上几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这种迁移便较容易实现,从而培养学生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这是适应现在中考、高考要求的必要
这几年,中考、高考文言文所占的分值逐年增加。

2003年上半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分值已达30分,占试卷分值的25%;2003年上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分值36分,占24%,而且内容均来自课外。

二、文言文教学的课外延伸
1.内容延伸
内容延伸即适当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同、相近、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对比阅读。

这种方法,既能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培养课外阅读的能力。

例如,教学完《桃花源记》这篇散文后,可将《桃花源诗》印发下去供学生阅读,以文解诗,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大意。

并设计如下练习:找出诗中与下列语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语句。

(1)先世避秦时知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赢氏乱天记,坚者避其世)。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童孺纵行歌,斑白皆欢诸)。

也可与《桃花源记》后的一则小知识《穴中人语》作比
较阅读,借文解文,找出个似点,让学生理解“穴中人平平等,人人劳动,自耕自食”的美好境界,从而加深对《桃花源记》主题的理解。

又如,教学《陈涉世家》一文时,可与课后小知识《陈涉违背“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作比较阅读,从而了解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

也可补充一些史记中有关扶苏、项燕的文章,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兴趣,培养其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写法延伸
对文章写法的分析和学习,有助于对内容的深入理解,进而提高阅读水平。

首先,选择适当的文段,从写法角度作比较阅读,也是文言文教学延伸的一条重要思路。

在《曹刿论战》教学结束前,便可印发《子鱼论战》之文。

要求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子鱼论战》的大意,然后分析其写法。

《子鱼论战》的写法与课文基本一致:先写宋公指挥作战情况,再写宋公的论述,最后写子鱼论战。

这样,便加深了学生对《曹刿论战》内容和写法的理解。

其次,内容旨趣相同或相近而写法迥异的延伸。

例如,初中语文第五册的《醉翁亭记》和其姊妹篇《丰乐亭记》,都是欧阳修的名篇,同写于谪守滁州时。

两文旨趣相同,但写法各异。

前者以写景,叙事为主,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后者却以议论为主,写景不多,而将滁州人民的安定生活归功于宋王朝的休养生息政策,“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

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便可加深学生对《醉翁亭记》的主旨和写法的理解。

3.话题延伸
学文言文,兴趣很重要。

如果教学中适时地提出一些富有趣味的话题,能引人入胜,激发求知欲,促进知识的迁移。

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慨叹:“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徒耳,岂足以言得士?”“鸡鸣狗盗”是什么意思?此时便可引导学生读课后小知识《鸡鸣狗盗》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其内容。

教学《马说》时,讲到伯乐便可要求学生自读课后小知识《伯乐和千里马》。

教学《岳阳楼记》时,便可指导学生读本文后的古文片段,以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

以上是文言文教学向课外延伸的基本途径,要真正做到这三点,都是必须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韩永昌.新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西省分宜县第三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