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为何而生》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素的这些言论都写 于1925年以前,他能 预料到中国人对马克 思 、 列宁主义的态 度,预料到中国可能 会发生的抗日战争, 预料到没有外 国人奴 役的、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中国命运主宰者 的诞生!
知识的挖掘者
1、作为数学家,他发表了《数学原理》,提出 了 “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2、作为哲学家,他发表了《西方哲学史》。此 外,还有《人类知识的范围与界限》、《怀疑 论》、《权威与个人》、《我的哲学思想的发 展》。1950年由于他“多产而重要的哲学著作而 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3、作为文学家,他的小说集《郊外的撒旦》和 《伟大人物的梦魇》被评价为具有18世纪讽刺作 品的格调。1967年至1969年间,罗素先后出版了 三大卷自传。 4、此外,他还写下了众多著作,如《社会重建 原理》、《神秘主义与逻辑》、《心的分析》、 《婚姻与道德》、《教育与社会秩序》。
饥饿的侵袭
饥饿中的孩子
我好饿
尼日尔饥荒
孤独、惊恐的儿童
父亲被杀后的伊拉克女孩
孤 苦 无 依 的 老 人
除夕之夜,睡在深圳街头的老人
死 于 流 弹 的 平 民
和平的使者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 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 了六个月牢。(在狱中写成了《数理哲 学导论》)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 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 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 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保卫和平的战士
1954年12月,因美国试验了第一颗氢弹,罗素在 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了《人类面临的危险》讲话。 1955年,他发起了有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 —爱因斯坦签名运动,并筹备了世界各国科学家 讨论废除核武器问题的会议。 1958年,他组织了核裁军运动。 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岁的罗 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静坐示威,结果被判处 两个月的监禁。 1964年,他卖掉古书,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罗素提出强烈抗议。 他作为一名国际和平战士,成了西方许多国家左 派学生和群众中的一面旗帜。
最具天才的预言
罗素在《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写道: “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除了有点懒散和缺 乏激情外,大凡聪明能干而又多心多疑。 但是,这只是他们性格中的一方面。在另 一方面,中国人又很会狂热激动,而且常 常是一种集体的狂热激动。正是中国人性 格中的这种因素使他们变的不可捉摸,甚 至对中国人的将来也难以预料。你可以想 象他们中一部分人会变成积极的布尔什维 克者、勇敢无畏的抗日救国者、狂热的基 督徒或狂热地献身于某个最终宣称自己为 绝对统治者的领袖。”
被压迫被折磨 者 3同情苦难
孤苦无依的老 人 全球性的孤独 、贫穷和痛苦
关于罗素的爱情: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爱过 不止一个女性,经历过几次婚 姻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 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 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 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将褊狭 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闪电照耀一 瞬间,而爱情却照耀一生。”
我为何而生
罗素
①周国平: ②1955年2 “人是唯一 月中,《罗 素―爱因斯 追寻自身存 坦宣言》 在意义的动 物。”
罗 素 简 介
伯特兰· 罗素(1872—1970), 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 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 活动家。被西方称为“百科 全书式的作家”。为表彰他 “捍卫人道主义思想和思想 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 的作品”,1950年,被授予 诺贝尔文学奖。 1920年1921年,他来到中国讲 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东西方文明比较》。孙中 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 国的外国人”。
研读课文,思考: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罗素说他一生有哪几方面 的追求?
带来狂喜
我 为 何 而 生
1渴望爱情
摆脱孤寂
体会美好人生 境界(爱的结合 能见到天堂的 缩影)
我 为 何 而 生
了解人类的心 灵(人类)
2追求知识
知道星星为何 发光(自然)
理解毕达哥拉斯 的力量(wenku.baidu.com会)
饥饿中的孩子
我 为 何 而 生
这三种感情“单纯”而“强烈”,“吹 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表明它们 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 神动力。
名人的人生追求: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 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 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 无为而羞愧.这样,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可 以骄傲的说,我已将全部的精力和生命都 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 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作者一生的追求中哪一种是令 他最执着最痛苦的?
对整个人类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
关于三个追求:在罗素的三个追求中,占主导 地位的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因为“爱情与知 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 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 从罗素一生所从事的政治、社会运动来看,也 能证明这一点。
这几种追求的内在联系是: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 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 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 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 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 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 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 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 博爱精神。
渴望爱情
追求知识(罗素的学术成就)
罗素可谓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他把自己 所有智慧、力量都献给了人类。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 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 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 “类型论”。 罗素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有人对罗素的作品作过统计, 他每天要写3000多字才能完成这些著作。
释题
“我为何而生”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命 题。人生的三大问题,即㈠我是谁,从 哪里来?㈡我为什么活着?㈢我将要到 哪里去? 内容:《我为何而生》(又译为《我 的人生追求》/《我为什么而活着》), 是罗素晚年为其所撰自传而作的一则前 言,表达了他对挚爱与知识的执著追求, 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其 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博爱精神熠熠生辉, 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