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培养改革的探讨_蒲俊

合集下载

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作为未来的主人公,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建模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建模的概念和意义数学建模是一种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在数学建模中,我们需要将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变量和因素进行量化,并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数学建模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问题中,往往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和因果链条。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看待这些问题,很难找到解决方案。

但是,通过数学建模,我们可以将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数学建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数学建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提升。

具体来说,数学建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规律和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2、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数学建模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数学建模项目。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能够将各自的想法和意见进行整合和汇总。

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意识。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基于数学建模基础下高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分析论文

基于数学建模基础下高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分析论文

基于数学建模基础下的高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分析摘要: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数学建模对高校学生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与创新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数学建模对提高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自信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新素质;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06-02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同人们生活生产实际息息相关,为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因此成为各门学科前进的基础。

数学建模作为数学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其重要意义日益突显。

因此,将现代的科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的教学,让学生能用数学的方法和数学实验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成为强化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在配合老师教学的同时,积极配合课堂与课后的数学建模学习,真正提升自己的综合创新素质。

一、数学建模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数学、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教学都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技巧,以及运用计算机软件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论证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运用数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教学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形式多样的教学问题,注重培养了同学们以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1、创新兴趣的培养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许多经典的数学建模案例,让同学们了解到了身边许多的小事小物都蕴含了极大的数学理念和创新思维,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

组织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以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应用数学进行分析、推理、证明和计算,在此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成就感,让他们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从而产生创新的欲望,使得他们乐于创新、勇于创新。

探索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_蒲俊

探索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_蒲俊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12期24 蒲俊,西华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探索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蒲 俊 张朝伦 李顺初摘要:基于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本文分析了数学建模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结合本校对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的尝试,证实了优化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培训方式,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参赛学生的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实践;科学素质; 创新能力数学思想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微观的机理性研究离不开数学,宏观的决策也离不开数学,人们已逐渐习惯了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述客观的现象、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和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架起各门科学与数学的桥梁,正是数学建模!大学生是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工矿企业和政府机关管理人员,理应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素质,数学建模教育也就成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必经和有效途径。

一、数学建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数模竞赛是培养学生综合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载体,而且能充分考验学生的洞察能力、创造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联想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等。

学生们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以及诚信意识和自律精神的塑造,都能得到很好地培养。

通过数学建模的教学和训练,应对大学生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引导[1,2]。

1.将实际问题抽象和简化成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反复理解问题的本质,我们已有哪些条件?需要哪些相关的知识?与数学的哪些概念可能有关联?通过阅读题目,仔细推敲每一句话、每一个概念,客观正确地理解问题,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进行必要的合理假设,然后根据自己已掌握或通过查阅而及时了解的相关知识,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

同时,培养学生对其运用数学手段处理的研究结果做出通俗合理的解释,使读者较为容易地理解自己的思想。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3-10-26contents •引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创新能力培养优化策略与建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背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创新能力成为理工科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实践机会、缺乏创新思维训练等。

因此,探索一种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我国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问题,探究其根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推进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高校优化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同时,通过实践验证,不断完善和优化培养模式,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其次,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最后,通过专家访谈,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02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国内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不够灵活等。

同时,高校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国内现状国外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开设各种创新课程、实践项目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外现状国内外创新能力培养现状1现有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23许多理工科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导致创新能力不足。

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培养改革的探讨

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培养改革的探讨

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培养改革的探讨摘要: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的数学建模教学,提出了一种创新培养的改革模式。

实践证明,该模式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行之有效,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很显然,在地方综合性普通高校的理工科的教学中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具有示范的作用。

其很好地结合了数学理论与计算机应用这两门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培养了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

由此可见,数学建模的创新培养对高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培养的改革,在我校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一、科学设计的课程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知识面较为狭窄、对各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认识模糊、动手能力不强或不知如何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存在数学无用论的思想。

针对这种现状,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

数学建模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数学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已成为现代科技工作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因此,“数学建模”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导航课程,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经常性地想到用数学去解决问题。

以数学建模活动为平台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以数学建模活动为平台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从 事规 划 、 勘探 、 计 、 工 、 材 料 的选 择 研 究 和管 设 施 原
理 等方 面工 作 的高级 工程 技 术人 才
目前 . 科培 工
养计 划 中 . 多数 普通 本科 院校 过于 强调 ] 程 技术 型人 一 才 的培 养 . 强工 程 实 践课 程 的 比重 . 加 不惜 通 过 减 少
重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 期 0 第6 2
J ra o C ogi nvrt o c nead Tcnl ySc lSi csE i n N . 02 o nl f hnq g U i sy fSi c n eho g (oi e e di ) u n e i e o ac n t o o6 2 1
以数学建模活动为平台培养理工科学生创新 实践能 力
王 义 康 . 航 平 王
摘 要 : 对 普 通 本 科 院校 理 工科 专业 教 学 实 际 , 解 决创 新 实 践 能 力培 养 的瓶 颈 问题 入 手 , 据 数 学 建模 活 动 的特 点 . 针 从 根 构 建理 工科 大 学生 创 新 实 践 能 力培 养 的 实施 方 案 。 方案 以数 学 建模 为核 心 , 实际 中的数 学 问题 以案 例 形 式 融 入 课 程 将 教 学 、 赛 集 训和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 助 现 代教 育技 术手 段 , 用 启发 式 、 索 式 、 究 式 、 竞 借 运 探 研 问题 驱 动 式 等教 学 方 法 . 养 学 培

理 工 科 专 业教 学 特 点 及 创 新 实践 能 力
培 养 现 状
理科 作为 自然科 学 的典 型代表 , 通过 概念 、 则 、 法 性质 、 式 、 律 、 设 、 公 定 假 定理 、 理 等 自然 科学 知识 的 原 传 授 .培 养学 生科 学 的思想方 法 和 良好 的思 考 习惯 在传 统教 学过 程 中注重 方法 的严谨 和程 序 的规范 . 以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和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分析问题的本质和特征。

通过这个过程,大学生可以学会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从而培养出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可以锻炼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中的问题不仅仅是理论推导,更多的是实际应用,包括数值计算和算法设计等。

大学生需要通过数学工具和计算机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和优化,得到最优解或较好的近似解。

这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熟悉计算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建模中的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需要大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数学建模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兴趣。

数学建模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合作能力。

数学建模需要大学生从不同学科领域中获取相关知识,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与同学、老师和企业等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这既培养了大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又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数学建模对于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学建模对于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学建模对于教学改革与创新作者:仇昌荣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第04期【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高等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数学建模的特征,认为数学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能够积极促进作用,指出了数学建模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扎扎实实、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

通过对数学建模各个步骤和特征的介绍,指出数学建模是进行创新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7-01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知识建立模型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

它分为几个步骤:提出合理化假设,简化问题;分析问题,求出问题解进行验证;将模型进行推广并指出不足和改进的余地。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功底,良好的洞察力、创造力、想象力。

在传统高等数学教育中,过分强调了数学的理论性、逻辑性,忽视了它的实际应用。

让学生感觉数学有用但又没什么用这种错觉,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兴趣,死记硬背公式,从来不知道数学知识是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的。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理论的做法了,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学建模可以起到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作用,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它做到了知识与实际的完美结合,起到了学以致用的作用。

一、数学建模的特征数学建模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每一个数学模型都有自己的实际背景,离开实际背景抽象的数学表达式是不可能正确描述具体问题的。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实际问题的,它是对实际问题进行假设、简化、抽象化,数学模型的假设是简化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具有较深的理论知识,需要很高的技巧。

实际现象变化多样,不可能有各种数学模型供我们在建模时调用,数学模型的结论有时不十分正确,模型与答案往往是开放性的,并不唯一。

数学建模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论文

数学建模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论文

数学建模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论文数学建模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论文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大学中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学建模能把现实生活中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较好的解决。

本文主要就数学建模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及数学建模中创新意识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数学建模中创新意识培养的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一、引言数学建模主要是针对现实世界的特定对象进行的研究,或有着特定的目的,然后对问题做出简化假设,把现实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进行表达,采用特定的数学模型对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判别模型的适用性。

由于数学建模的题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问题,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该问题之前的研究,而且要在之前的研究上进行创新,可见,创新意识在数学建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数学建模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及数学建模中创新意识培养现状(一)数学建模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分析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培养有很大的益处。

对于数学建模并没有标准模式,即便是同一问题的研究也有着多样的思路方法,通过数学建模能对学生的视野加以拓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也能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学生间的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培养。

数学建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性的应用能力提升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数学建模能够在诸多的科技领域得到有效应用[1]。

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这能让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数学建模中创新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从现阶段数学建模创新意识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诸多层面还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观念上还有待进一步更新。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公式的推导以及定理的证明方面比较重视,这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诸多不利。

很显然这一教学方式与当前的教学发展要求是不适应的。

还有是教师在科研意识以及创造能力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创造性是教师能力的重要内容。

数学建模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数学建模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数学建模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唐加冕;叶国妍;肖楠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13(000)025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在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

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搞好大学数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数学建模是加强大学数学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总页数】2页(P56-56,58)
【作者】唐加冕;叶国妍;肖楠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河北石家庄0500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探索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J], 蒲俊;张朝伦;李顺初
2.数学建模竞赛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J], 陈福来;吴霞;王晓萍
3.《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J], 祝英杰;翁世有;朱广娇
4.《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J], 祝英杰;翁世有;朱广娇
5.依托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J], 陈超群;李森;陈荣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

地方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

地方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
王胜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本文介绍了数学建模,论述了数学建模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系,最后,简要回顾了我校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王胜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数理部湖南·衡阳 42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自主文化品牌创建 [J], 徐静;邵珠春
2.地方高校动植物检疫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J], 王长平;王建波;杨洪升
3.地方高校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 余英;卢圳
4.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中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 [J], 田红宇
5.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中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 [J], 田红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学建模活动在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探索方式

数学建模活动在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探索方式

数学建模活动在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探索方式摘要:文章依据创新教育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及传统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数学建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延安大学为例,按照“分层次、分模块”模式组织教学和竞赛指导,按照课程教学及考核与学科竞赛、数学类专业与计算机类专业、两个竞赛与毕业论文及大创项目、精品网站与数模协会及第二课堂等“四融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团队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数模竞赛创新能力培养改革举措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竞赛的广泛开展对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中,既能增强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大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个问题是近年来众多高校关注的问题。

延安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近几年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1 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数学建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如经济、计算机及软件、管理、国防等,虽然数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

但是,人们对数学类课程、数学学科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仍认识不够深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措施等诸多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完全脱节。

正如著名的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所说“今天的数学科学兼有科学和技术两种品质,数学科学是授人以能力的技术。

”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技术人才,数学作为一门技术,现已成为一门普遍实施的技术,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门技术。

利用数学建模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

利用数学建模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

利用数学建模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摘要】文章阐述了将数学建模与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探索,并对如何更进一步加强数学建模意识和深入推进数学建模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建模应用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119-02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要追求的目标。

但由于目前理科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工科教学中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缺失等问题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

数学建模着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技能的训练,把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是实现与发挥数学应用功能的重要途径。

因此,重视并搞好数学建模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竞赛1.数学建模历史回眸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数学建模已不仅应用于力学、天文学等传统学科领域,而迅速扩大到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用来描述更多样化、复杂的系统。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推进,各种科技与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亟待建立数学模型的趋势日益明显。

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工程界等的普遍重视。

2.数学建模竞赛发展动态美国自1985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90年起,我国部分高校派队参加。

1992年国内举行了9个城市的大学生数学建模联赛;自1993年起至今,我国每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极富吸引力。

各高校参赛的积极性愈来愈高,参赛队越来越多,受益面日益扩大。

二数学建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意义1.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数学教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一种精确的科学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大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数学又是公认的不好学和不好教的。

基于数学建模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探讨

基于数学建模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探讨

基于数学建模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探讨摘要:考虑到数学建模开放性的特点,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理论整合在一起,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应用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三群体Research on Training Practic of Students‘Ability to Innovate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Abstract: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openness,we take the problem-based teaching mode and cooperative studying theory together, and introduce a new teaching model to apply in practice. The new mode of teaching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Key words:cooperative studying teaching model three groups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内容,大量的在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技能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各类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服务升级的关键因素。

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在生产第一线,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1]。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方法,探索知识,培养人才方面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的艰巨任务,特别是在高职教育中的特定人才培养模式下,基础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同样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2]。

因此,高等数学的改革就应以实现数学的应用性作为切入口,而数学建模就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联系数学和实际问题的桥梁。

理工类大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理工类大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理工类大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王文发【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11【摘要】在对目前理工类大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理工类大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六要素和创新能力培养四环节的理工类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及今后进一步深化理工类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athematics qua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we propose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mode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which is the six elements of mathematic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four sections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dvance the reform thought for deepen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future.【总页数】2页(P195-196)【作者】王文发【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相关文献】1.小学数学素质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 [J], 袁霖2.理工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与思考 [J], 肖永霖; 陆荣双; 李轶3.理工类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的改革与实践——以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为例 [J], 王文发;崔林立4.学科竞赛平台下理工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J], 花会娟;郭建锋5.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J], 蒋宝庆;陈万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依托数学建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数学建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数学建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徐梅芳
【期刊名称】《实验室科学》
【年(卷),期】2010(13)1
【摘要】依托数学建模,结合数学软件的使用,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把数学建模思想溶入日常教学中.为本科生开放数学建模实验室,以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总页数】2页(P1-2)
【作者】徐梅芳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244;G642.0
【相关文献】
1.依托学生社团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依托学生社团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调查研究 [J], 唐菊花;吴宝善;江日青
2.依托课外工作室模式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J], 张红岩;林小军;马青丽
3.依托学生社团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依托学生社团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调查研究 [J], 唐菊花;吴宝善;江日青;
4.依托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J], 李冬梅;陈东彦;刘凤秋
5.依托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J], 刘炳全;袁程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数学建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 精品

最新-数学建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 精品

数学建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摘要数学建模是衔接数学与应用问题的桥梁,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本文针对于数学建模的课程考核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数学建模课程考核存在问题,改革思路,并提出多层次综合考核方式,应用于数学建模的课程考核,效果良好。

关键词数学建模;课程考核;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是一门介绍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如何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假设简化并进行抽象提取,然后用数学表达式或者数学公式等将该问题表达出来,并求解该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包含常见数学模型的介绍、数学软件编程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

即数学建模是一门衔接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应用型课程,其教学、考核等都与其他数学课程不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特别对于当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国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而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因此,本科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竞赛活动,要求参赛学生利用三天三夜的时间完成数学建模竞赛,整个竞赛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问题、查找资料、建立模型、编程求解、撰写建模论文等步骤。

这些步骤要求参赛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知识获取、分析、编程、论文撰写、团队协作等能力。

因此,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竞赛,也是全国参与人数最多、受益面最广、举办时间最长的竞赛活动之一。

数学建模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必须培训课程,数学建模的考核不仅仅是给出该课程的成绩,更重要的承担为数学建模竞赛选拔参赛人员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第7期56 蒲俊,西华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培养改革的探讨蒲 俊 张朝伦 李顺初 付晓舰摘要: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的数学建模教学,提出了一种创新培养的改革模式。

实践证明,该模式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行之有效,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很显然,在地方综合性普通高校的理工科的教学中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具有示范的作用。

其很好地结合了数学理论与计算机应用这两门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培养了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

由此可见,数学建模的创新培养对高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培养的改革,在我校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一、科学设计的课程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知识面较为狭窄、对各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认识模糊、动手能力不强或不知如何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存在数学无用论的思想。

针对这种现状,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

数学建模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数学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已成为现代科技工作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因此,“数学建模”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导航课程,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经常性地想到用数学去解决问题。

加强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当代高新科技成果的意识,能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我们精心地将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成两个阶段的学习,并首先在“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专业进行试点,然后在全校其他理工科专业进行推广。

第一阶段(第三学期),开设基础课程“数学建模基础”,24学时。

主要介绍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和简单有趣的数学建模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课外在实验室进行一些常用数学软件(如Matlab,Lingo,Maple,Mathematica等)的操作训练学习。

第二阶段(第四学期),开设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数学建模方法及应用”,32学时;实践课“数学建模综合设计”,32学时。

理论课主要进行建模方法的讲解和相应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课进行的是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合理优化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与要求的直接反映,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核心环节。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

以前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是以知识介绍为主,介绍数学建模的思想和一些简单的建模案例,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意义、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数学建模的特点、分类和作用。

其收效不大,当学生真正遇到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达不到创新培养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作了如下调整。

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不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建模的畏惧心理,我们在第三学期开设的“数学建模基础”课中,开设了简单有趣的数学建模案例、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如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以及如何用数学软件来解决这些具体案例。

在第四学期开设的“数学建模方法及应用”课中,我们提高难度,选择适当内容,以适应竞赛的需要,如数学建模中常用的建模方法和常用的数学模型。

根据这些需要,选用自编讲义《数学建模竞赛与培训》,作为该课程参考书,这有利于让该课程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接轨。

该参考书的主要内容有: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方差分析法、聚类和分类法、图论、综合评价方法、满意度方法、预测方法、科技论文的写作等。

以专题形式开设,各部分内容在介绍方法的同时,均配备相应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既有利于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开展,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开展数学建模教育的根本目的。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并重,并灵活地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数学建模的整个过程是学生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方式进行专题教学和训练,开展经常性的讨论和研究式的学习。

具体做法是:1.课堂教学采用讨论和研究方式数学建模课程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实验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工作。

现以教学层次分析法为例。

(1)教师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历史背景、用途,讲清楚标准层次分析法的步骤;讲解层次分析法中如何建立成对比较矩阵,为什么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如何进行一致性检验等。

(2)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旅游地点的选择)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讨论怎样建立成对比较矩阵,并说出其含义,再进行一致性检验,教师参与学生评价和讨论。

(3)教师诱导式地讲解如何进行组合计算和综合评价,并通过实例进行参照,让同学们讨论并熟悉其具体的计算和评价过程。

(4)进行扩展训练,提供综合应用案例。

如合理分配住房问题,给出若干关于教职工的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对教职工进行综合排序?意图在于将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引向深入。

(5)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思考。

例如,如何将非标准的层次分析法问题转化为标准的层次分析法问题?有哪些途径?并将该层次分析法进行推广。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内容,只能是简单的、易于处理的内容,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该内容的印象。

2.课后训练并开展讨论和研究(1)比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办法,将三个学生组成一个队,以队为单位和教师一起参与经常性的讨论,讨论地点放在数学建模实验室。

(2)平常开放数学建模实验室,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和建模训练,参与建模指导的教师值班并57参加讨论。

(3)精选训练题目,按竞赛要求,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论文。

(4)以队为单位,每次2~3队,让学生自己讲解所完成题目的思想、方法;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相互交流。

(5)教师提出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要求和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一般说来,一篇论文要讨论并修改至少3次。

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主角,问题是他们的最好的老师。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无论是在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方面,还是在论文写作方面,都有很大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训练。

数学建模以学生为主,教师利用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和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学风,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

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创造一个环境去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强调的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结果。

四、实训式的课程考评由于数学建模注重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该课程成绩的考评方面,理应作出相应的改革举措,我们的做法是:以提交的论文质量,评定团队各成员学生的期末成绩。

(1)由教师提供若干论文题目,要求这些题目尽可能是以前没有做过(包括和网上没有其他人做过)的难易适度的问题。

(2)学生按三人一组进行组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题目的解决方案,并提交一篇完整的论文。

(3)为尽可能避免相互抄袭,做相同题目的队最多不超过三个。

(4)动员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各行业举办的数学建模竞赛,如“创新杯”、“认证杯”等,可以参赛时完成的论文作为该门课程或实践课程的期末论文,用来评定相关课程的成绩,对获奖者评定为优秀等级进行奖励。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赛经验,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好该门课程的热情。

(5)答辩。

为了辨别学生是否抄袭,无论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学生在提交论文时,都需要进行答辩;如果发现抄袭,则要求返工重做。

(6)论文评阅。

根据我们制定的评分标准,按质量高低进行评分,并对每份论文写出评语。

(7)期末不再进行考试,该门课程的期末成绩由论文质量(提交的论文或参赛的论文)和出勤情况来决定:论文质量占90%,出勤占10%。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在开展“加强数学建模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该项目获四川省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的同时,加大力度进行地方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培养改革的探讨,并在我校进行全面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尤其是在我们早期试点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专业,成绩尤为显著:(1)校内选拔赛中,两个试点专业被选拔上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占参赛学生的80%,在全国竞赛的获奖队中,这两个专业获奖队占参赛队的90%以上。

(2)在2012年和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每年选拔25个队参赛,共获得1项国家级一等奖、5项国家级二等奖和22项省级奖励。

(3)近三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4)参加过竞赛的学生普遍地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在毕业设计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得到用人单位和研究生导师的广泛的认可。

数学建模的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科技人才,面对数学建模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形式灵活,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高等特点,数学建模教学的创新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下转第77页)58服务于这一基本职能。

文化创新作为人们新近认识到的高等学校职能,既具有外向式的学校对于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担当作用,也具有而且是首先具有内向度的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如前文所述,分析我国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扩招背景下生源质量的下滑、社会风气浮躁物化和基础教育应试化带来的学生学风的疲软以及教师教学素养与教学投入的弱化等,是诸多因素当中较为关键重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既需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下大功夫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也需要发挥文以化人、文化育人的职能,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熏陶与潜移默化作用,促进教师和学生内心世界的改造和教风、学风、校风的逐渐好转,从而为学校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