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课也精彩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组合》课堂实录及评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组合》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课堂实录
1. 上课准备
在这节课的开始,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组合。
老师让
学生们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组合问题,例如不同口味的冰淇淋有多少种组合方式。
2. 教学互动
老师通过展示图片等形式来引出组合的概念,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讨论,逐渐
理解什么是组合。
接着,老师给出几个具体的组合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给出答案。
3. 学生练习
在学生们理解了组合的概念后,老师布置了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们在纸上列
举出不同颜色的珠子可以组成的项链有多少种可能。
4. 知识巩固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老师对学生们的答案进行了逐一点评,解释了正确答案的
推导过程,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评析
1. 教学方式
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引入生活化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
思考,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合的概念。
2. 学生参与
课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
3. 知识输出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点评,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组合的基本概念,还学会了灵活运
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教学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入更多生活化的例子,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同时也可以设置更多具体的实践任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扩展了自己的数学知识,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题课也精彩
习题课也精彩小学数学习题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深化有关概念,纠正存在的问题,达到梳理知识结构,完善知识系统的目的,从而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某些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因此,如何在习题课中把枯燥的数学符号变得精彩生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是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习题课的设计1.选题要精当习题课分为巩固新知和新旧综合的练习课。
针对不同的练习内容和练习阶段,我们在课堂上的选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1)选题要有针对性。
习题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以训练作为教学目标的。
教师在选例题前回顾与小结很有必要,这样才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训练。
(2)选题要注意可行性。
作为平时的习题课,综合性不必过强,要注重实践。
学生对新知的接触时间不长,思维往往跟不上,影响思考的积极性。
如果选到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也应采取“分步设问”的方式给出,这样使学生易把问题搞懂,从而解决问题。
(3)选题要有典型性。
对例题和习题的安排,选题一定要典型,既要注意到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4)选题要有研究性。
课前要深入研究学情,编排上可以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首先要安排巩固性练习,然后是发展性练习,最后是综合练习,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同时,编排也要照顾到学生的层次,要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还能灵活、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5)选题要注意适量性。
实践证明,练习的分量多,学生常草率从事,降低了练习效率。
所以控制好习题的数量,设计的练习要少而精,方法全面到位,促进智力能力有效提高,从而达到练习的优化,以少胜多的目的。
2.课前准备要充分(1)上课之前教师应自己把习题认真做一遍。
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可打印修改)
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摘要: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应即注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又要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学行动,寻找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方法,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学生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对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不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还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产生了亲切感,让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亲密的接近,让教学事半功倍。
如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用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引入,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发认知矛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探究,获取新知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培养与发展,自然和谐的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要从学生的直觉体验出发,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教学四年级《整万数的认识》时,通过让学生动手在模拟计算器上拨珠的活动,边说边操作,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进行抽象概括,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还要从学生的学习积累出发,为学生设计有效性的练习。
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练习的程度和数量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
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课前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新课作准备,新知探究后就出示跟例题类同的基础练习进行巩固,最后进行深化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如做没盖的长方体金鱼缸应该怎样求面积?)课末布置一道开放题:“计算装修自己家的房子要用多少钱?看谁家的装修既漂亮又省钱?”等等。
定眼看一看 数学也精彩
同学也 高 高地 把小 手 举起 了 。 教 师 的付 出有 了 回报 , 多 想一 些 方法 会给 数 学教 学带 来 意想 不到 的效 果 。 三、 善于 表扬 学 生 学 生喜 欢 表现 自己 , 喜欢 被表 扬 是他们 的天性 。 教 师善 于 表扬 学生 , 能有 效地 赢 得学生 好 感 , 学 生就 会喜 欢上 教 师 的 课 。有 时候 , 上 课 时学生 坐不 好 , 教 师就 说 : “ 哪 个 同学 坐
好 的成 绩 , 不会 拖 咱班 的后腿 。” 学 生高 兴地 点点 头接 受 批
评了。
相互 讨论 , 教师 说 : “ 现 在马 上就 要揭 晓 答案 了 。” 教师 镇 定 自若 地根 据 自己事先 画好 的虚线 轻轻 一 剪 ,包装 纸背 面 的
图 案马上 就 出来 了 ,展开 一看 ,里面 的 图案 比外 面 的更 好公 式计
五、 课 堂上 的活 动 要丰 富 多彩 , 要 多以游 戏 的形式
特别 是 低年 级的 学生 , 上课 时一说 做游 戏 , 马 上就 来 了
精神 , 一个 简单 的丢 手帕 游戏 , 一节课 做好 几 次都 不觉 得 累 或枯 燥 。 比如说 , 找朋 友 的游戏 , 很 多 时候教 师都 可 以用 。 一
在教 学 圆柱 的侧 面积 时 ,教 师将 一个 包装 得 漂漂 亮 亮
的 圆柱形 杯 子放 在讲 台上 ,马上 吸 引 了学 生 的注 意 。教 师 问: “ 同学 们 ,你们 想 一下 杯子 的侧 面 展开 后会 是 一个 什 么 形状 呢 ?这 一张包 装 纸有 多大 呢 ?” 学 生 开始 好奇 的猜 测 并
描写数学课堂精彩场面
描写数学课堂精彩场面数学课,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往往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
然而,在我上高中的那一年,我却经历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让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是一节高中数学课,老师是一位中年男性,他身材魁梧,胡子拉碴,总是神情严肃。
然而,一走进教室,他却带着一种与众不同的轻松氛围。
他宣布今天的课程内容是关于三角函数的应用,这让我感到有些期待。
课堂开始,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在黑板上写满公式,而是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入了三角函数的概念。
他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定义。
他说:“正弦就像是一个天线,它的长度与三角形的对边成正比;余弦则是一个身高标尺,它的长度与三角形的邻边成正比;正切则是一个斜率计算器,它的值等于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听到这些比喻,整个教室里的学生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老师接着说:“三角函数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它们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说着,他拿出一张地图,指着上面的一座高楼大厦说:“你们知道吗,我们可以利用正切函数来计算这座大厦的高度。
只需要测量一下从地面到大厦顶部的水平距离和你所站的位置到大厦底部的垂直距离,就可以用正切函数计算出大厦的高度了。
”听到这个例子,我们都觉得数学原来是如此有趣和实用。
老师接着给我们讲解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图像变换的知识。
他拿起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个正弦函数的图像,然后通过改变角度和振幅,让我们看到了图像的变化。
他解释说:“正弦函数的图像就像是一条起伏的海浪,它的周期是360度,振幅决定了波峰和波谷的高度。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进行了一些实际操作。
他让我们分成小组,用手机上的计算器来画出不同参数下的三角函数图像。
每个组都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图像的变化。
这样的互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三角函数的特点和应用。
在这堂课的最后,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有趣的小练习。
他说:“现在,假设你们是一个农民,面临着如何种植庄稼的问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专业精彩9篇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专业精彩9篇冀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篇一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复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请同位同学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可给5分钟时间)。
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题。
如:“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
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
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
学生由于有讨论的基础,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因此很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答:还剩7袋。
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计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列式:40+16=56(袋)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列式:40+16=56(袋)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答:还剩4千克。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越编兴趣越高,他们所学的应用题得到全面的复习。
(三)分析、比较、判断。
题目进行变换时,教师可有目的地将变换的每一道题有计划地写在表格里,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比较。
题目变化后,教师可逐个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1.每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2.请学习较好的学生从每个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入手或出发,试着分析解题思路。
3.每道题在解答时,先算哪一步?为什么?4.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共同特点:都是三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都是先算中间问题,再算最后要求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精彩的过渡语
小学数学课堂精彩的过渡语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小秘密吗?好,那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四个小组的同学一起寻找,看哪组最先找到。
2、请同学们再想一想,除了直接剪拼之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3、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不仅知道了平均数的含义,而且会求平均数了,你们觉得学了这些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4、刚才老师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份练习,同学们做得挺好,大家能不能利用今天整理的这些常用的计量单位,联系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一些精彩题目呢?5、例一的内容同学们掌握的很好,老师相信,仿照刚才的学习方法,你一定会很快学会例26、为了测量物体的长短,我们需要用长度单位;为了测量物体表面的大小,我们就要——面积单位。
7、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圆里的知识还真不少,数学家们把这些知识都规定为不同的名称,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4一9小节,自学圆里各部分名称。
8、同学们由上往下观察,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现在我们由下往上观察,能发现什么规律呢?9、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猜想了圆有这么多特征,但是你们的猜想都对吗?你自己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来验证一下,试试看,看谁最棒。
10、看同学们这么聪明,分数的意义就让大家自己来总结,好吗?11、为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弄清题意,我们边读题边画线段图。
12、以上,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非常赞赏你们这种学习态度,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请看下面一道题。
13、大家学习的劲头真大,刚才的方法学会了吗?好!老师出道题,检查一下谁真的学会了。
14、请大家把小棒收好,不摆小棒,同学们能不能算出算式的得数?15、同学们真棒!自己总结出了分数的意义,那分数中分母、分子的含义你知道吗?16、大家对分数都不陌生,那你已经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了呢?17、我们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看课本(Р46)看一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项”。
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精彩9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精彩9篇】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篇一《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加、减运算。
看黑板:814+1142=?1956-814=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前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
谢谢,请坐。
这位同学的答案是:1956和1142。
同学们说这个答案对吗?对,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
看来同学们以前学习的都很扎实,值得表扬。
那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意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一下: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新授同学们看大屏幕:小明今天放假了,想去姥姥家玩。
由于姥姥家比较远,他需要做火车去,所以他今天就登上了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到拉萨的火车。
大家看这列火车,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我们先来看第(1)个问题:那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为了方便,老师为大家画图表示一下。
同学们谁思考出答案了?请举手。
最后面那位同学说一下。
谢谢,请坐。
他说用:814+1142=1956(km),同学们说这样做对吗?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位同学的答案。
大家都很聪明,答案是对的。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式子:814+1142=1956。
这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了一个数,这样的运算,我们就把它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我们再来看第下面两个问题:(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谁来答一下?右边那位穿白衣服的同学。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堂精彩的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精彩的结束语1、同学们,老师相信,在你们当中一定有未来的高斯、笛卡儿,只要积极动脑,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一定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有信心吗?2、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大家以勤为径,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3、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了吗?4、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让我们每个热爱生命的人都去珍惜每分、每秒,好吗?5、同学们,大家想过吗?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呢?这虽然是个小问题,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研究出大学问!6、同学们,生活中时时刻刻有数学,事事有数学,因此,我们应该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7、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谁来帮她解决?8、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心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9、同学们,与数学王国的人交朋友吧,它会让你领略到宇宙的神奇与奥妙! 10、同学们,我们好多知识都是前人经过无数次实验总结出来的。
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获取更多知识,好吗?1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老师相信,下节课同学们一定会表现得更出色。
12、同学们这节课有许多的知识是通过同学们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学会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好地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学好数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3、只要同学们善于动脑筋,敢于创新,也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个特性来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快行动起来吧!成功总是青睐于那些善于思考的头脑。
我相信,用你们的聪明和智慧一定会获得成功!14、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自己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大家自己要学会总结,学会回顾,同学们自己想一想,一起来总结一下。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3单元第8课时 练习二(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3单元第8课时:练习二(2)教学背景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第3单元第8课时,是一个练习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对于数学练习二(2)的讲解。
本课适用于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了解多位数字的结构和含义;2.培养学生数字观念和运算能力;3.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1.多位数字的结构和含义;2.运用数字观念及口算能力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本节课教案及教学用具;2.课堂板书及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老师会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
2. 分析接下来,老师会引导学生回顾数学练习二(2)所涉及的数字及运算方法,分析多位数字的结构和含义。
3. 讲解针对以上分析,老师会对多位数字的结构和含义进行讲解。
首先,讲解数字的位数及位置含义;其次,讲解数字的大小及其表示方法;最后,强调数字间的加减运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4. 演示在讲解完成后,老师会以数学练习二(2)为例,演示数字的排列及运算方法,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数字的排列及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5. 练习最后,老师会以数学练习二(2)为基础,让学生动手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在练习过程中,老师会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愉快感。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数学练习二(2)的数字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字观念和口算能力。
老师要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数字的认知和应用,积极运用数字,提高数字计算能力。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需要认真完成数学练习二(2)的作业,并注意数字的排列及运算方法。
同时,要锻炼数字计算能力,提高自己的口算速度和准确度。
参考文献无。
小学数学论文发挥习题功能,让学生练出一片精彩——浅谈人教版课本习题的选择与使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浙江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315300)周武胜现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习题与传统的习题相比,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富于思考,极大地改变了过去的数学习题的布置形式与内容选择。
因此,教师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习题进行练习,并深入挖掘所选习题的丰富内涵,使学生在练习时不仅学会解题,更学会思考、学习、创造。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功能,使得教师用足习题、用活习题、用好习题,使得学生在练习中练出一片精彩呢?一、“试水”做练习,习题要“百里挑一”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认真解读教材习题,理解教材习题所要达到的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已有基础与认知水平,及时掌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如掌握了多少,存在哪些问题等。
此外,课本中的习题那么多,在课堂上不可能题题做道道练,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应亲自“下水”将教材中的习题做一遍,在此基础上再对习题进行筛选:删除那些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习题,删除那些对本课、本单元教学目标体现不大的习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针对性的习题,提高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例如,用四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
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它们的周长呢?这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十八中的习题,是在学生学习“面积与面积单位”后安排的练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四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两种量之间的差异,加深了对面积与周长的理解,同时在解答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此题具有典型性,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面积这一概念的认识,同时又在计算周长的过程中重温旧知,巩固旧知。
又如,这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P16中的习题,是学生学完单元知识后被安排的最后几道练习中的一题。
本题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选择合理的信息。
细细解读,发现这两个问题都是一步计算。
CAI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 层 次 性 ” 的 转 变
课 堂 练 习 足 课堂 教 学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有着 巩 提 高 、查 漏补 缺 的 作 用 ,传统 数学 课 堂 练 习都 足 以 教 材 习题 为 主 .穿 插 一 些 教 师 抄
黑 板 的 习题 , 因 为时 、黑 板 面 积
直 线 的存 存 ,但 对 于 线 的 名 称 ,线 的特 点 都 没 有 归 纳 总结 过 . 此,
课
堂
聚
焦
带着 “ 2 4叫 汁 叫 法 有 什 么 处 ”
“ 与 普 通 计 时 法 行 什 么 ”| 午疑 问进 行 下 一 步 的 [ { 主探 索 这 样 设 计 教 学 ,有 利 于培 养 学 乍 养成 主动 用 数 学 的观 点 上认 { 周 刑事 物 的 好
因为 学 科 属 性 的 原 因 .很 多数 学 知 识 在 理 解 上 相 对 复 杂 、抽 象 、 概 念化 ,让 很 多学 生 先 人 为 主地 觉 得 “ 数 学很 难 学 ” 。 冈此 ,存课 堂 教
边做一边评讲” ,教 师 只需 要将
课 堂 内 容 进 行 整 合 .设 计 适 合 小
班 学 生 实 际 的 练 习 .练 习 容量 大 大 增 加 可 以 把 预 先 拟 好 的题 日川 多 种 题 型 方 位 、多 角 度 、多层 次 的
展现出来. .
科教 学 中 充分 发挥 发挥 C A I的 技 术 优 势 .成 了检 验 教 师 自身教 学 艺
增 强 了学 的 空 间 理 解 能 力 ,更 锻
o A l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茂
名
市
习 惯 ,真 正 做 刮 “ 数 学 问 题 活 化 ,生 活 问 题 数 学 化 ” 利H j 实 生活r f 1 的 素材 , 引起 学 生 学 习 的必 趣 ,促 进 了学 生 思 维 的发 展 .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精彩4篇-最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精彩4篇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参加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更有利于班级集体的建设。
敲定一个主题班会,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4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圆的面积教材第67、第68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各种图形的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2.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小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提供给我们一种研究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方法,即把所学的图形进行分割、拼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今天,我们还要用转化的思想研究圆的面积。
二教学实施1.明确圆的面积的概念。
(1)老师出示一个圆,提问:谁能联系我们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说一说圆的面积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3)展示由曲变直的渐变图。
引导学生逐层观察圆周曲线的变化情况,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圆周曲线就越来越直,当我们继续分下去圆周曲线就变成一条近似的直线段了,用这样的小块拼摆的图形就更近似于我们学过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圆等分成16份,圆周部分近似看作线段,其中的一份是个近似的三角形,(1)指导学生动手摆学具,并思考几个问题:你摆的是什么图形?你摆的图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所摆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2)学生动手摆学具,然后发言。
让练习课也精彩
任意摸 卡片 , 组成一 道两位数加 两位数 的算 式 , 谁 的 方形 的周 长。 “ 长方形 的周 长有 了 , 那正方形 呢? 从 哪
得数大谁就赢 。这节层次分 明的练 习课 , 通过让学生 儿找正方形 ?” 贲 老师启发 学生利用 长方形纸 片创造
进行 不同类型 的练习 , 既提高 了学生 的计算 兴趣 , 也 出一个正方形 ,并求 出这个 正方形 的周长和剩下 的 拓展 了学生 的思 维空 间。学 生在攀高 的过程 中认 知 小长方形 的周长 ,随后提 问 : “ 为什 么把一个长 方形 结 构更加完善 。 二、 注重练 习的思考性 。 提 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 猜猜 水果 代表几 ” 设计 了三个不 同的 竖式 , 用 水果 例如在 长方形 和正 方形 周长计 算 练 习课 上 , 特
依次遮住 2 个数、 3 个数、 4个数 , 让学生 猜一个 水果 级教 师贲友林借 助一张长方形 纸片 ,设计 了一 系列 代表几 。最 后 的游 戏 “ 比比谁 的得 数 大 ” , 刘 老 师把 操作探究活动 。学生先用手描 出长方形纸片 的边线 , 0 ~9 这 1 0张数字卡片反贴在黑板上 , 两位学生上 台 指 出这就是长 方形的周长 ,然 后通过测量计 算 出长
练 习是学生 进行有 效 数学 学 习的重要 载 体 , 是 计一些 富有 启发性和 挑战性 的题 目,让学生跳起来
学 生 习得知识 、 掌握 技能 、 形 成能力 、 积 累经 验必 须 摘果子 , 在摘 果子 的过程 中领悟数学 的思想和方法 , 经历 的过程 。小学 数学课 中练习课 占了很大的 比重 , 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 。 但 目前 练 习课 的教 学存 在 着 极 大 的盲 目性 和随 意 例如 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面积练 习课上 ,教 师设 性 。由于对习题功能的挖掘不到位 , 很 多老师把练习 计 了这样 的题 目: 用一 根 2 0 厘 米 长 的铁 丝 , 能 围成
如何让数学习题课更加精彩
如何让数学习题课更加精彩2.提问学生回答具体内容,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
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掌握,一般形式是教师给出知识框架,难懂的和易出错的教师要点拨、强调,学生强化记忆。
3.教师用简洁的语言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习题册的内容范围,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强调自主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
这个环节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不要占用过多时间。
二、典型习题尝试练1.教师要对本课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分类,按题型分、按内容分、按难度分或者按解题方法分成二到三部分。
一次尝试练习在10分到15分之内解决,过多或过少都不合适。
教师不应该完全依赖习题册,必要时要补充、联想、拓展、变式,提出新的问题。
2.对于自学能力较差的班级,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尝试,较难问题要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或者给出方法提示。
一般来说,教科书上的学习任务由于题目比较简单,所以都要求学生课前完成。
练习前要检查完成情况,要对学生分组进行评价。
如果课前没有安排或者多数学生没有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要安排学生的尝试练习。
3.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解题时,教师要巡视、监督、检查不认真的学生,了解实际效果。
自学时间要充分,也不要浪费。
三、合作互助,教学相长实践中发现,学生间的互助交流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给别人帮助的学生会感到非常骄傲,被帮助的学生可以接受到的是最平实易懂的语言,让问题解决的效果达到最好,而且有益于学生之间感情的升华,何乐而不为呢。
这是事半功倍的最好教学效果。
操作中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效果最好,不宜人数过多,4小组为一大组,分组讨论,让会的教不会的,解决大部分基础的、常规的问题,对照答案,改正错误,找到出错的原因,完成完整的解答步骤,组长收集记录疑难问题。
如果本组学生能力较差,可以到外组求援,也可以将本班最优秀的几名学生组成流动服务站,分头巡回讲解,特别是帮助整体能力较差的小组开展讨论,解决疑难。
注意事项:讨论互助的时间不宜过长,数学提倡的是以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达到最好效果。
小学数学课课前精彩三分钟——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课前精彩三分钟——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尤其农村小学数学课前三分钟是教师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更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在各科教学中有着重要而突出的作用。
而课前三分钟的开展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也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
它培养了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让教师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能缩短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
自我校成为情境教育试点校以来,学校要求每节课从导入开始,为一节课开设好头,创设好的情境。
课前精彩三分钟率先从数学开始,无论课前所做的口算、笔算、公式、概念、唱歌、背口诀、做游戏还是辩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并且都能在课余时间积极查找材料,互相讨论、思考。
可以说,课前三分钟活动对每一节数学课的学习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数学组课前精彩三分钟的有效开展,让老师们能有效地进入主题,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
上学期末,课前精彩三分钟在数学学科、综合学科得到推广,老师们课前安排好学生为本节课初步创设好情境,学生的展示和老师的导入让一节课很自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中。
综合学科老师甚至还发现课前精彩三分钟在班级管理中也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
我校将好好反思情境教育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继续以“勤学、善思、实干”为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以后的工作做好。
相信家长的关注和激励将伴随着我校一路成长!因此,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指家校同向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体现在学校、家庭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与和谐性。
家校同向抓好预习习惯的培养是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
首先,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练习课也精彩
练习课也精彩作者:沈娜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44期摘要:小学数学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续和超越。
以“平均数”练习课为例,谈谈如何根据新授课教学的具体情况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数学练习课堂中练之有效。
关键词:练习课;平均数;思考小学数学练习课是在新授课后设计的一节以巩固新知、发展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课,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平时很多一线数学教师的课堂上,练习课往往变成了做习题、讲习题,变得随意、盲目又低效。
那么,小学数学练习课究竟应该练些什么?如何提升练习课的有效性让练习课也精彩呢?我认为,教师要明晰练习课与其对应的新授课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练习课的目标,设计具体要练习的内容。
练习课可以是新授课教学内容的延续,包括对数学概念认识的完善、数学法则与方法运用的熟练等;也可以是对新授课教学内容的一种超越,比如说思想与方法的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等。
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对其练习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进行分析,看看这节课可以且应该练什么。
一、知识点教学要求分析有关平均数的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
2.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理解。
3.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4.讓学生感受平均数对人们生活的预测、指导作用,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二、练习课教学任务分析在练习课上,有的练习设计是对新授课教学内容的延续,有的练习的安排则是对新授课教学的一种超越。
在这里,我结合平均数的练习课分析教学任务。
对于前部分所述教学要求1,在新授课中让学生深入感受到,练习课不需要再涉及;而对于教学要求2的内容,虽在新授课中是作为教学重点教学的,但是对这点学生需要在丰富的具体情境中慢慢理解、感受,因此应该在练习课中安排一个环节进行相关训练;对于教学要求3,由于形成技能需要有相应的时空板块进行练习,所以在练习课中也要安排一个环节;至于教学要求4,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关系,在新授课中很少进行相关训练,因此也应该在练习课中安排一个环节进行相关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练习课也精彩
小学数学练习课也精彩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一种占据较大课时比重的重要课型,是由数学学科特点决定的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课型。
它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一直以来,一线的数学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上新授课时由于孩子们探究新知的欲望比较强烈,所以课堂氛围比较热闹;一旦上到练习课,课堂好像一下子就不那么热闹了,孩子们也觉得枯燥无味,学得也没有多少兴趣了。
而且,很多教师设计练习课时通常是:开场白--出示几道题--学生做--教师批改--学生订正。
这样的练习课设计中有许多弊端:1、缺乏递进性。
教材的练习安排一般都是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不断深化而逐步提高难度。
教师只简单地把几道题一出示,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能接受并消化吸收。
2、体现不出实效性。
从表面上看,学生在练习,但实际教学却是学生订正过的题下次还会再错。
3、无针对性。
练习课上设计的题有的是机械练习和重复操练。
4、无趣味性。
这样的练习设计单一,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体现不出素质教育的精神。
追根溯源是教师没有能很好地把握练习课的本质与功能,教材研读不到位导致练习的目标定位不准确,练习组织形式与设计欠缺新颖与多样化……
针对这些弊端,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练习课的教学成果,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就如何提高练习课的效率,我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根据内容,进行目标预设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必要准备和基础,因此作为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练习课必须增强目标的预设性,要对知识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要对知识掌握的深浅度以及与已有知识的贯通与联系,作出预先的考虑与估计;要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作出精心安排和把握。
例如,学习了《认识非整千德四位数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把“数中间有0的读法、写法”这个重点抓住,估计学生可能在写“数中间有0”这种情况会感到比较困难,二千零五可能会写成205,因此要预设通过各种变式练习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并灵活应用。
在学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后,要着重分析数量关系“求几个几是多少”,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想出解答方法。
总之,每节练习课总的目标要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从局部到整体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把握学情,合理组织练习
根据小学生的兴奋点容易转移,兴趣极易激发又极易改变的特点,在练习课教学过程中,练习时也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时刻保持浓厚的兴趣。
1、练习课中合理地处理练习时间和练习形式。
课中,我采用了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的形式,即:连续练习和间接练习。
例如:前面谈到的练习课中的基本练习,先口算,紧接着是笔算,而变式练习中,先口述算式,再让学生思考问题。
这样先集中,再分散,有时集中与分散练习交替进行,不仅不会让学生厌倦,而且调动和增强了学生练习的激情。
2、正确处理教与学,知与情,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在练习课教学过程中,每组练习后,我注意到了抓住练习课的重点、难点和该组的练习要求,先让学生小结,然后进行指导性的小结、评估、强调,不断强化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并充分利用“反馈”在练习课中的作用,在每次练习后进行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纠正。
这样,调动了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紧扣知识,进行分层练习
在练习课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将知识的自然结果有层次地反映于学生的认识中,逐步形成其认识结构。
根据练习内容把一节练习课一般划分为四个层次即: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深化练习——综合练习。
例如:在教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的练习课中,根据练习内容和要求进行练习,先是一组基础练习,如口算、列竖式计算、学生总结出做题依据。
然后是一组变式练习,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接着是一组深化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技能。
最后进行综合练习。
这
样既巩固了计算方法,又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分析、理解、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四、结合实例,说说练习设计
练习课不像新授课那么有“新鲜感”,又不像复习课那么有“成就感”,要在练习课也上得精彩,就得改变传统练习课模式,需根据不同的练习内容的特点,重建练习课的课堂生活。
1、几何知识多操作。
几何方面的练习巩固课,可以采用操作——讨论——应用的形式进行。
比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练习课采用学生动手操作训练为主。
整堂课围绕“一张长方形白纸”展开练习,每位学生发一张长方形的白纸作为操作的工具,通过“仔细观察这张纸你发现了什么?”引出长方形的特征;接着通过“想办法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来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组织“拼玩的游戏——两张纸拼在一起(没有重叠部分),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立刻扩散开来。
这样的练习形式不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重点突出,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会感到很轻松,操作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趣味性。
2、计算教学重在练习形式。
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对这方面的练习,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却比较单调,重复现象较多,更需要执教者优化教材,设置合理的练习形式,使练习课富有活力。
如两位数加减法的练习课,采用“购物活动”的形式进行,把教室改成“超市”,在课堂上学生拿着老师为他们准备
的“银行练功钞”当作钱去买东西,在写出算式算出正确结果后,可以到“收银台”(由教师和小助手组成)买两样或三样物品。
最后针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错题进行诊断评价。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兴趣盎然,不仅巩固了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方法,也接触了多种实际的生活问题。
对于非小班化的班级,教师不可能随堂检查每个学生的练习情况,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练习结果,通过这种活动,不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的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而且也为“小助手们”创造了锻炼能力的机会。
3、实际应用的练习课可以采用“题组”训练的形式。
题组是指根据基础知识设计的应用性、综合性、开放性比较强的习题,让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最少的题目达到全方位的练习巩固。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实际应用类的题型就是体现这一思想的素材,而题组练习的设计正是从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知识理解出发,让学生养成自觉的用数学观念去看待、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实际应用题组不仅仅训练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感悟,还训练学生分析信息、提取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
当然,在练习课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反应突然“跳笼”,超越教师的预设与估计,这时教师就必须从容地面对这种生成,及时地调整教学的方向、重点和要求,使教学在
更加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要求的层次上继续运行,促进学习的生成和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