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PPT课件
温病学讲稿
总论第一讲绪论序言:温病学: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辩证论治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研究对象: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学科性质和特点:强调其基础性:对于临床各科的指导作用:皮肤病(寒湿理论与湿症)、变态反应病淡化其临床性:把范围局限在传染病的弊病。
参考文献:张文选.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9温病学是中医学发展史的第三次高潮第三个突变的产物第一次:内经理论第二次:张仲景的经方方症和理论第三次:叶天士时方方症和理论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到晋唐时期---萌芽阶段(战国内经成书到秦汉晋隋唐)。
《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例》《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1.有关温病起源的论述:1)病名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病因的最早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伏气温病和《素问·热论》。
3)脉证特点的最早论述《素问·凭热病论》。
4)治疗的最早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
5)对传染性流行性的最早认识《素问·刺法论》。
2. 温病隶属于伤寒学说:《素问·热论》《伤寒杂病论》。
3. 温病病因证治理论的发展。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时行之气,《诸病源候论》。
萌芽阶段的特点:1无温病专著。
2尊奉“伤寒有五”之说,隶属于广义伤寒。
二、宋到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寓清热于发汗药中之蒿矢。
庞安常《伤寒总病证》首开清热解毒的先河。
贡献:首先提出要灵活运用经方。
2.金元·刘河间——首次提出以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温病(首开清热解毒先河)。
3.元末·王安道---首次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
成长阶段特点:1.理论上有了新进展,治疗上有了新突破;2.尚未完全摆脱《伤寒论》框框;3.仍没有全面论述温病的专著。
温病的概念PPT课件
温病≠传染病
二、温病的命名
温病
发病季节
春温、冬温
四时主气
风温、暑温、 湿温
临床特点
大头瘟、烂 喉痧
•
• 昏、痉、厥、脱----温病四大重症。
第二节 温病的范围、命名和分类
一、温病的范围
一般把外感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 属于温病的范围。
本教材论述的温病范围以四时温病为主,包括: 风温(包括冬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秋 燥、伏暑、大头瘟、烂喉痧、温疫等。
现代中医温病包括的西医 疾病范围
特点
• 流行性有大小之别?与病邪本身的性质、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
• 大流行 • 小流行 • 散在发生
3、季节性
含义:是指有的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 季节,有的温病则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
-“四时温病”
• • 风热病邪
春季
夏季
• 暑热病邪
秋季
• 燥热病邪
冬季
• 风热病邪
4、地域性
含义:温病的发生和流行又常表现出一定 的地域性,即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 而在其它地域则少见。甚至仅在某一地区发生。
叶天士《温热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 岭南(两广、云南、 贵州)多“瘴气” (湿热环境)
湿热类温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 ——(岭南热病学)
•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卫 气 营 血
上焦 中焦 下焦
叶天士
“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吴鞠通
温病的治疗ppt课件
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在卫汗之可也,到 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 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辛凉宣肺,使病人
汗出,勿使过汗 有气分病 变时才可 以使用寒 凉清热的 药物
“清、养、散” 1.活血:如丹皮赤芍等 2.养阴:由于血分病变 耗血伤津,故适当加入 养阴之品使瘀血症状得 到缓解或好转
一、祛除温邪 二、扶助正气
一、祛除温邪
祛除温邪是温病治疗的关键
吴又可:“大凡客邪贵乎早逐,乘人气血未乱, 肌肉未消,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要挚肘,愈后 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 早拔去病根为要耳。”
开腠宣肺(使邪从汗解)——表
给邪以出路 注意通腑(使邪走二便)——下
二、扶助正气
初期 — 邪正俱盛 — 祛邪为主,扶正为辅
中期 — 虚实挟杂 — 扶正祛邪并重 后期 — 邪正俱虚 — 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治疗立法应注意:
1. 注意兼证
2. 注意体质
3. 辨证辨病结合
第一节 温病治疗原则
一、祛除温邪 二、扶助正气 祛邪 扶正
第二节 温病的主要治法
祛邪: 1、泄卫透表法 3、和解表里法 5、通下逐邪法 • 扶正: 滋阴生津法 • 急救: 1、开窍息风法 2、固脱救逆法 2、清解气热法 4、祛湿清热法 6、清营凉血法
目的要求
1、了解温病兼夹证治疗和瘥后调理方法。
2、 熟悉温病的治疗原则。 3、 掌握温病的主要治法的具体运用(各 个治法的分类、适应证侯、临床运用及注 意点 )。甚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扰于胸膈的证候
证候 — 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 舌苔薄黄,脉数。
温病学ppt教学课件
(2)致病特点:
①致病力强:
常常无分老幼,众人触之即病。
②多从口、鼻而入,有 特异的病变定位:
疫疠病邪的感染途径以口鼻(空 气或饮食物)为主,不同性质的疫疠 病邪,对脏腑经络有不同的定位倾向。 吴又可:“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 某经络,专发为某病”。如湿热性质 的疫病,邪气多客于膜原,分表里九 传;燥热性质的疫病,邪气多客于胃, 传布于十二经。
(2)致病特点:
①多从口鼻而入,首犯 肺卫:风热病邪在侵袭人体 时,多先犯于上焦肺卫。出 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 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 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 卫表证。
②易损伤肺胃阴津:风与热都 属阳邪,风热相搏,最易耗损阴津, 即叶天士所说的“两阳相劫”。在 风温病变过程中,由于其病变重心 在肺,因此,风热致病初起即可见 肺津受伤,而见鼻咽干燥、口渴等 症;若邪传于胃,则多见肺胃阴液 受损,而见口渴、舌燥、便秘等症; 后期则以肺胃之阴液损伤为主。
③蕴结壅滞: 温毒病邪客于脉络,可致局部血
脉阻滞,毒瘀互结,而形成肿毒特 征,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甚则破溃 糜烂等,病变多见于咽喉部位。温 毒结于阴器,可致睾丸肿胀疼痛等。 温毒引起的肌肤斑疹或皮下结节也 与其蕴结壅滞的致病特点有关。
疫疠病邪与温毒病邪实际 上都不是一种单一的病邪,而 各包括了多种病邪。
(1)形成条件:
温毒病邪的形成与时令气 候反常有关,乃邪气蕴结而成, 并多能引起流行。感受风热时 毒引起的温病是大头瘟,感受 温热时毒引起的温病是烂喉痧。
(2)致病特点:
①具火热之性:
毒是一类致病力很强的病
因,具有火热之性,它能导致 人体高热、伤津耗阴、脏腑功 能严重失调和实质损害、气滞 血瘀等多种病理变化的产生。 因此,临床上应特别重视清热 解毒法的应用。
《温病学病例分析》课件
温病病因
01
外感因素
温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导致温病的发生。
02
内伤因素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导致人体正气 虚弱,易感温邪。
温病病机
温邪性质
温邪具有化热化燥、伤阴耗气的特点,易导致人 体气阴两虚。
温病传变
温病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 变两种方式,其中卫气营血传变是温病最基本的 传变规律。
04
总结词:风热感冒
风温肺热病例
01
总结词:邪袭肺卫
02
详细描述:患者因感受风温 邪气而出现发热、微恶风寒 、咳嗽等症状,舌质红,苔 薄黄,脉浮数。治疗宜辛凉 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减。
03
总结词:邪热壅肺
04
详细描述:患者因感受风温 邪气而出现高热、咳嗽、气 喘等症状,舌质红绛,苔黄 燥,脉滑数。治疗宜清热解 毒,宣肺止咳,方用麻杏石
保健方法
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 高脂肪食物。
适量运动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 合适的运动方式,坚持适 量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 节情绪,减轻压力,避免 过度疲劳和紧张。
睡眠充足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 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 于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
《温病学病例分析》 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 温病学概述 • 温病症状分析 • 温病诊断与鉴别 • 温病治疗方法 • 病例分析 • 预防与保健
01
温病学概述
温病定义
温病
指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并伴有热象偏重、易 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课件PPT风温
温病学教研室
兼胸膈痞满、痞闷、呕吐,为风温夹湿,加藿香、 郁金。
发热较甚而小便短少,用甘苦合化阴气法,银翘散 加黄芩、知母、玄参、麦冬 祛热痰,加瓜壳、贝母
讨论:白痰是寒痰,黄痰是热痰,对吗?
温病学教研室
何西池(何梦瑶)云:
辨痰之法,古人以黄稠者为热,稀白者为寒,此 特言其大概,而不可泥也。以外感言之,伤风咳嗽, 痰随嗽出,频数而多,色皆稀白,误作寒治,多致困 顿。盖火盛壅逼,频咳频出,停留不久,故未至于黄 稠耳?迨火衰气平,咳嗽渐息,痰之出者,半日一口, 反黄而稠。缘火不上壅,痰得久留,受其煎炼使然耳。 故黄稠之痰,火气尚缓而微;稀白之痰,火气反急而 盛也。此皆当用辛凉解散,而不宜于温热者,推之内 伤亦然。孰谓稀白之痰,必属于寒哉?总须临证细审, 更参以脉,自可见也。
一、概述 (一)风温的涵义 病因——风热病邪 内涵 初起证候——肺卫表热证 季节——多冬春 外延:急性外感热病
(新感温病)
卫受邪郁:发热, 微恶寒,口微渴 肺气失宣:咳嗽 温病学教研室
(二)临床特点
1、初起以肺卫为病变中心。 2、可有逆传心包。
3、后期以肺胃阴伤为主。
4、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温病学教研室
(三)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与春温: 2、与感冒:
3、与肺痈:
温病学教研室
1、与春温鉴别
共同点:二者均发生在春季。 风温 春温
温热病邪 热自里发
病因 发病
风热病邪 邪犯肺卫
初起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身灼热、烦渴、苔黄,甚 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 则神昏、痉厥、斑疹等里 热证 白欠润、脉浮数等肺卫表 病情重,变化快 热证
桑菊饮方解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温病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实时⽽发的⼀类温病。
初起病变多在表,⼀般⽆⾥热证,发病以发热、恶寒、⽆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病情较伏邪温病轻,病程短。
2.伏邪温病:⼜称伏⽓温病,简称“伏邪”。
是指感邪后未实时发病,邪⽓伏藏,逾时⽽发的温病。
阴精不⾜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即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习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病发初期即显现出⼀派⾥热证候,若⽆外感引发,⼀般⽆表证。
以⾼热、烦燥、⼝渴、尿⾚、⾆红等⾥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分消⾛泄:是指针对病在上、中、下三焦⽓机郁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开苦泄之品宣展⽓机,清化三焦⽓分痰热或湿热的治疗⽅法,适⽤于邪留三焦,⽓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
代表⽅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基本药。
4.暑厥:暑热炽盛时,适逢⼈体正⽓虚弱,尤期在⼩⼉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包⽽猝然神昏肢厥。
5.暑风:亦称“暑痫”,指暑热直⼊肝经⽽突发痉厥。
6.暑瘵: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损伤肺络,⽽骤然咯⾎、衄⾎、咳嗽⽓促。
7.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热冬季节的急性热病。
其特点是初起即有⾼热、⼼烦、⼝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分证,或为⾼热、烦躁、⼝⼲不甚渴饮、⾆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8.⼤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
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
9.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临床特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密布。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多发⽣于冬春两季。
10.湿热疫:是由湿热性质的疠⽓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其特点为初起以疠⽓遏伏膜原的表现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寒热交作,苔⽩厚腻如积粉,脉不浮不沉⽽数等表现。
11.暑燥疫:是由暑燥淫热之疠⽓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第一章绪论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方法的一门学科。
发展状况:战国至唐代:萌芽时期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首次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首创“新感”温病之说。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金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能火热而化。
立新法:表里双解。
制新方:表里双解方。
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温病混称伤寒。
明清时期:形成阶段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8、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9、叶天士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10、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11、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12、王孟英著《温热经纬》近现代:发展提高阶段章末总结:简答1、温病四大家及代表著作各是什么?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生白《湿热论》;王孟英《温热经纬》2、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些?编著了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在病因方面提出了“疠气”治病学说;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提出了感邪途径是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创立了疏利透达之法。
3、刘完素对温病学的贡献?创新论: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立新法,立新方:创制了双解之剂,如双解散等;补充了燥气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4、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气营血辩证的治疗大法;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
温病学复习要点
温病学复习要点温病学复习要点第一章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第二章风热病邪致病特点: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暑热病邪致病特点: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湿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温热病邪致病特点: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温毒病邪致病特点: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疠气致病特点: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证型病理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备注卫邪郁卫表肺气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气里热蒸迫热炽津伤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冷,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以热盛阳明多见营营热阴伤扰神窜络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血动血耗血瘀热内阻身灼热,躁扰不安,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身灼热,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首出血,舌质深绛三焦辨证表.证型病理辨证要点备注上焦温邪犯肺卫气受郁肺气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咳嗽邪热壅肺肺气闭郁身热,咳喘,苔黄湿热阻肺肺失清肃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湿蒙心包湿热酿痰蒙蔽包络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邪陷心包邪热内陷机窍阻闭神昏,肢厥,舌绛中焦阳明热炽胃经热盛热炽津伤壮热,汗多,渴饮,脉洪大而数阳明邪结肠道热结传导失司潮热,便秘,苔焦燥,脉沉实有力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腻湿热中阻湿热困阻升降失司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有湿热轻重区别下焦肾精耗损邪热久羁耗损肾阴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虚风内动肾精虚损肝失涵养手指蠕动或瘛疭,舌干绛而萎,脉虚第四章寒热往来病机:1.湿热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 2.邪留三焦,气化失司 3.湿热秽浊郁闭膜原身热不扬:温病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
温病学--绪论 ppt课件
➢ 《素问ㆍ玉版论要》提出“病温,虚甚死”。
饮食不当是疾病愈后复起的原因
➢ “遗证”:《素问ㆍ热论》指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治疗当“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
(7)预防
既强调正气御邪作用,又重视避免直接接触病邪:
➢预防原则:
《素问ㆍ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
(一)治疗学上有了新突破:
(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 推阐仲景之旨: “张机正伤寒之法,而通之于春夏伤寒,更通之于冬月伤寒”。
➢ 变通其法,不泥于古方: 抨击对仲景方“竟不更张毫厘”的习俗, 主张“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
宋至金元时期
此时期对温病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促进了温病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温病学--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院 温病教研室
一、温病学的定义与性质
(一)温病学 ?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性质
研究 温病 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 一门中医 临床 基础学科。
温者,热也
病因、病机 病理变化
预防、诊 断、治法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1)完整的理论体系 (2)全面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不相移易者?┅ ┅不相染者,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避其毒气”。 ➢预防方药:
《备急千金要方》列出辟温方30余首,其剂型有药酒、丸、散、熏烧、搐鼻、 粉身、洗浴、佩带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经》对温病的认识
➢对外感热病进行了分类:
《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 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温病学》各论--温热类温病 ppt课件
ppt课件
10
第二节 春温
病机要点
1.初起即见里热证,有在气、在营之分 郁热内蕴,复感温热,热势亢盛
2.易伤阴液,后期肝肾阴亏尤为突出 素体阴精亏损,且温热久郁不退,故极易伤阴 张景岳:“阳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虚,穷 必及肾。”
3.发病及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变化较多 “路径多歧,随处可发”
ppt课件
本病后期多为肺胃阴伤,宜甘寒养阴为要
ppt课件
9
第二节 春温
概念:感受温热病邪所引起的以里热炽盛为初起证候 特征,病位多变、阴伤突出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外因-温热病邪 “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内因-阴精素亏,正气不足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温病条辨》:“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指房劳说, 一切人事之能动摇其精者皆是。” 摄身不慎,过度操劳,思虑多欲,房事不节,汗泻过 度,大病之后,禀赋不足
起病较急,初起先犯肺卫 传变迅速,顺传与逆传
病变以肺为中心 易化燥伤阴,后期多肺胃阴伤
ppt课件
5
病理传变
口鼻
冬春 风热病邪 邪犯肺卫
卫外失固
顺传
第一节 风温 逆传心包 内闭外脱
肺热炽盛
热在阳明
肺胃阴伤
热灼营阴
热燔血分
风温病理传变pp示t课件意图
6
第一节 风温
诊断要点
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及冬季居多 诊断依据:发病初起有发热、恶风、咳嗽、口 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卫症 侯,继则出现邪热壅肺、热伤肺络等气分证, 后期呈现肺胃阴伤证候 病变过程中,部分病例出现发热、神昏、谵语 等热陷心包证候,表现特殊,较易误诊。诊断 时,应注意询问病史,警惕本病的可能性
9温病概论幻灯片
治疗 辛凉解表,疏泄风热。
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四、温病学发展概况
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论》、形成于明清
(一)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 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初步认识 (1)病名: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温病乃作”是温病
名称的最早记载。“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厉, 温病乃作”。
(2)病因: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唐代的《千金要方》、《外
台秘要》记载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剂:如黑膏方、萎蕤汤、 大青汤及犀角地黄汤等。
(6)预防: 《素问· 刺法论》:“正气存内”、“避其毒气”。 《千金要方》: “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
防 备之”。
《伤寒论》对温病的认识
• 《伤寒论·平脉法》篇里说:“师曰:伏气之病, 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当须脉之”。
温病学人才辈出 温病专著不断涌现 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特点: • 理论日臻完善 • 治疗不断丰富 • 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
论和方法。
1、著名温病学家及其著作
(1)吴又可--《温疫论》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
1582~1652年。本书成书于崇祯末年,为我国第一部温病 学专著。其主要贡献如下:
叶天士《温热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总之温病相当或包括现代医学的:
• ①多种急性传染病; • ②多种感染性疾病; • ③还包括某些非传染性的热性病。
三、和伤寒的关系
广义伤寒 狭义伤寒
和温病
隶属关系 并列关系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的是广义伤 寒。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 病,有温病。”
温病学第四章温病的辨证ppt课件
• 卫气营血表里层次和化生的先后不同 ---- 温 病的层次、阶段,以及病情轻重程度的差别。
主讲 高展翔
3
气
先天之气
气的来源: 水谷精气 自然清气
主讲 高展翔
4
元气
宗气 中气 营气
卫气
脏腑 之气
主讲 高展翔
5
卫气营血的生理功能
•卫 • 《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
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主讲 高展翔
26
二是感受温邪的毒力大小,对传变也有影响。 如《温疫论》中所说的“毒气所钟有厚
薄”。感邪较重的,病情较重,传变也较迅 速;感邪较轻,传变较少或较慢。
主讲 高展翔
27
三是不同类型的体质,对传变也有重要的影响。 同一类温病,所感受的是同一种温邪,但传
变情况也可各不相同。如素体阴虚火旺者,感受 温邪后,更易耗伤阴液,热势更盛,传变迅速, 在病的后期易出现阴虚之证。素体阳虚者,在感 受温邪,特别是感受湿热病邪后,较易损伤阳气, 病之后期易出现“湿胜阳微”的变化。
•
⑵ 内闭外脱,甚或死亡。
主讲 高展翔
24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传变
1、影响卫气营血传变的因素: 温病是否发生传变以及传变的方式,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讲 高展翔
25
一是感受病邪的性质不同,传变方式有异。 如风热病邪在卫之邪易传入肺,再传至胃,
但也可发生在卫之邪直接传入心包的“逆传”。 暑热病邪伤人疾速,传变不分表里渐次。湿热病 邪传变较慢,多呈渐进深入,病邪多久留气分, 化燥化火后亦可传入营血分。
• 形成:1. 卫分传入;2. 邪犯气分;3. 伏邪从气 分发出;4. 营热转气。
• 病理:邪正剧争,热炽津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大纲
1.卫气营血辨证 2.三焦辨证
1.卫气营血辨证
(1) 卫分证:
指温邪犯表所引起的卫气(肺气)失宣所出现的证候
临床特点: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 咳嗽、口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病理特点: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口微渴。
(2)气分证
“指病邪入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一类 病变”。故温邪进入气分后的病变相当广泛,凡是 不在卫表而未涉及营、血分的一切病证,均属于气 分证范围。临床表现较纷繁。
变——证候演变迅速,短期内出现卫气营血的全 部演变过程;病情变化多端,各阶段证候可相互 穿插出现;病邪易内陷生变,出现神昏、痉厥、
伤阴——临床表现自始至终均具伤阴表现,尤其 病变后期。
2.两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多种温病病种,要想执简驭繁指导辨证施 治,则可类别,主要有2种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即除温热性质 之外,是否尚具湿之属性。即以是否兼湿 作为分水岭,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别:
除此之外,尚有湿蒙心包。
(2)中焦病候:主要包括足阳明胃、手阳明大
肠和足太阴脾的病变。
1)足阳明胃的病变:病理特点为胃热亢盛,熏蒸 于外。 辨证要点:阳明四大证及舌苔黄燥
2)手阳明大肠病变:病理特点为:肠道热结,腑 气不通。辨证要点:除便秘外,尚有日晡潮热及 苔黄黑(灰)而燥。
3)足太阴脾病变:病理特点:湿热困脾,气机郁 阻。辨证要点:身热不扬、脘痞、苔腻、脉濡。
(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从病变过程看
病位
表-----里 浅-----深
病情
轻-----重 实-----虚
从对人体的损害看
卫气营血
温
邪
功能失调—→实质损害
三焦所属脏腑
阴竭阳脱
死亡
(4)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急——起病急骤,表现于患者能确切回答近期的
热——以发热为主症。同时伴有一系列热象:烦 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伏邪温病〕
①涵义:此又称作“伏气温病” ,或简称“伏 温”。 即感邪后伏其于体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
②特点: A.初期以里热证为主:以灼热、烦燥、口渴、溲
赤、舌红苔黄等里热证候为特点。
B.传变趋势,即可由里达外,由深至浅 (顺);亦可里而再里,进一步深入内陷(逆)
C. 代表病种如春温、伏暑等。
薛生白《湿热病篇》
立湿热类温病专论 “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吴鞠通《温病条辨》
汪廷珍 :“温热、湿热为本书两大纲” 9种温病——吴鞠通:“伏暑、暑温、湿温,证本 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
以“湿火”与“燥火”作分类辨治的提纲
吴又可《温疫论》
以湿热疫立论, 余师愚《疫疹一得》“独识淫热之疫”
辨证大纲:
1.卫气营血辨证 2.三焦辨证
1. 温病的涵义:
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其有热象 偏重,易化燥伤阴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
病因:温邪
特点
热盛(邪正斗争)
温
病机与证候
温热性质种、命名、分类
范围-一类外感热病
密切相关疾病的区分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风热病邪
暑热病邪
温 邪
病理特点:营分热甚,劫灼营阴,扰乱心神。 辨证要点:舌质红绛,身热夜甚,心烦谵语。
( 4) 血分证
指血热炽盛所导致的迫血耗血动血,心神被扰的 一类证候。
临床表现:身热、躁扰不安或昏谵狂乱,舌质深
病理特点:血热炽盛、耗血动血、心神被扰。 辨证要点:舌质深绛,斑疹及出血见症。
(1)上焦病候:主要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
《温病学》复习提要
成都中医药大学 杨宇
理论部分:
王孟英《温热经纬》——集大成 “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
证治部分:
吴鞠通《温病条辨》——证治手册 9种温病以温热、湿热两类为纲
理论部分
基本概念:
1.温病的涵义 2.两种重要的分类方法(温热类温病/湿热
类温病 新感温病/伏气温病)
一般以常见之阳明热盛作为代表( “狭义气分证”) 其证候特点为: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渴 欲冷饮,舌苔黄燥,脉洪大等。
病理特点:气分里热炽盛、伤津。 辨证要点:发热不恶寒,苔黄,口渴。
(3) 营分证:
指营分热盛,劫灼营阴,扰乱心神所出现的一 类证候。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 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 数等,辨证要点为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
1)手太阴肺病变 ①邪袭肺卫,肺气失宣: 辨证要点为:发热恶寒、咳嗽、口微渴、
②邪热壅肺,肺气闭郁: 辨证要点为:身热、口渴、咳喘、苔黄。
2)手厥阴心包病变
病理特点:邪(痰热)陷心包,机窍阻闭。 形成——肺卫之邪不解,逆传心包;尚可因邪热
由气入营,进而内陷心包;或暑热病邪直中心包。
临床表现:身躯灼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 蹇、肢厥、舌质红绛、脉细数。辨证要点为昏谵、 肢厥。
A.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燥、 大头瘟、烂喉痧。
属性
热盛 伤阴
治疗
撤热 育阴
B.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暑温(挟湿)
属性
热盛、伤阴 湿遏气机、伤阳
治疗
清热(育阴) 祛湿(行气、燥湿、淡渗、助阳)
经典论述
叶天士《温热论》
以温热类与湿热类温病为论述的纲领之一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则加芦根、滑 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
(2)根据疾病始发部位分类:即始发为表 热证为主还是里热证为主,也将温病分为 两类:即所谓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新感温病〕
①涵义:即A.感受当令之邪,B.即感而发,病发
②特点: A.初期以表证为主:发热恶寒并见,无汗或少汗、
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特征。 (证) B. C. 代表病种
湿热病邪
燥热病邪
温热病邪(伏寒化温)
(2) 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传染性:大多数具有,且程度不等。 流行性:其传染性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能引起流行。传染
指其能力、特性;流行指结果。古代把这种流行称为“时 行”或“天行”,把能引起流行的疾病称为“天行病”、 “时行病”。 季节性:指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季节,或是在某一季节 多发,其有明显季节性的特点——故称四时温病。 地域性:某些温病由于地理条件,气候因素以及这些条件、 因素对人体体质状况的影响,好发于某一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