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人教版及地图版初中历史教材比较(二)
部编版历史教材与人教版、北师大版插图比较研究
部编版历史教材与人教版、北师大版插图比较研究作者:黄叶来源:《新课程·中旬》2018年第05期摘要: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插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主动质疑、探究、审辩。
研究并恰当运用好这些插图,对推进课堂变革,提升教学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2016年版部编教材与2001年版的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对比,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谈谈在教材插图方面的一些异同和研究心得。
关键词:部编历史教材;插图;比较研究部编版历史教材立足时序,脉络清晰,点线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建立时空观,呈现历史面貌。
部编版教材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与人教版、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相比都有所调整,在插图编配也有很大变化,图文并茂,更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感情,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插图更加精准化人教版、北师大版、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插图数分别为:160、232、157。
从插图数量上看,部编版历史教材插图在总数上有所减少,避免了北师大版教材插图过多,有效运用却又很费时的尴尬。
另外,和人教版教材插图总数相比,虽不相上下,但人教版教材插图有相当比例是单元总述或文前插图,学生对此类插图的接触往往先于文中基础知识的文字叙述,图文有些割裂。
这样不利于学生将文本与插图相结合,也无法达到图文并用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教材插图往往和对应的文字叙述位于同一页面,要么位于文字下方,要么位于文字一侧。
插图和文字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在阅读文字资料的同时也能结合对应的插图来帮助理解并消化知识点。
二、插图更具启发性学生通过观看,能不断形成各种课题的确切的、生动的印象,所以我认为,把现在用于课程的准备和呈现的许多时间和精力转而用于训练学生的图像能力会更明智和有效。
因此,在历史课堂中引导学生去识图、述图、评图,就显得十分重要。
人教版、北师大版、部编版教材关于第一课插图数分别为:15、8、17。
不难看出,部编版教材在第一课编配的插图领先于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尤其是关于“北京人”部分,插图就多达13幅,其中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配图就十分具有启发性,正如文中描述: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初中历史教材辅助资料推荐人民版和北师大版的选择指南
初中历史教材辅助资料推荐人民版和北师大版的选择指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教材辅助资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培养历史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人民版和北师大版作为两种主流的初中历史教材辅助资料,在内容、质量以及教学方法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人民版和北师大版的解析,为大家提供一个选择指南。
一、人民版人民版是国内主流的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初中历史教材辅助资料,采用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1. 内容丰富全面人民版的辅助资料在内容上非常丰富全面,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和重要事件,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同时,人民版教材辅助资料还包括了大量的历史故事、案例分析和相关知识点,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历史。
2. 通俗易懂人民版的辅助资料以通俗易懂为特点,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和生动有趣的插图,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此外,人民版还注重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背景结合,与学生的实际情境产生共鸣,提高学习效果。
3. 强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民版的辅助资料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原因、历史影响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二、北师大版北师大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院出版社推出的初中历史教材辅助资料,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育界备受关注。
1. 精心编写的教学资源北师大版的辅助资料是一套精心编写的教学资源,每个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讲解和丰富的学习材料。
教学资源的编写严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使得学生能够科学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2. 强调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北师大版的辅助资料不仅注重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还注重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介绍。
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培养对历史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北师大版的辅助资料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包括图片、图表、文献资料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种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比较分析
四种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比较分析一、本文概述地理教材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传授地理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职责。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地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对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优劣,对于优化地理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我国四种常见的高中地理教材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和粤教版。
通过对这四种版本教材的内容编排、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旨在揭示各版本教材的特色与不足,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将探讨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为高中地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二、教材版本基本信息概览版本特点:湘教版地理教材以响应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区域特色和地方案例的教学,并融入了最新地理研究成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版本特点:作为全国广泛使用的教材之一,人教版地理教材以严谨的科学性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为核心,同时顺应课程改革趋势,调整了内容编排和教学方式,强化了人地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与环境问题。
版本特点:苏教版地理教材以其图文并茂和丰富的活动设计著称,尤其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结合江苏省地域特色,通过系统性与生活化案例,增强学生对地理学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版本特点:鲁教版地理教材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兼顾山东省的地方地理特色,教材内容紧密贴合实际,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编排与结构比较在“内容编排与结构比较”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四种不同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以揭示各版本教材在内容组织架构、知识点分布、课程模块设计以及逻辑衔接等方面的异同及其优劣。
从整体内容框架来看,版本A教材倾向于采用主题式编排方式,围绕核心地理概念构建了多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单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而版本B则遵循更为传统的章节划分,按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主线展开,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渐进性。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最新)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刚刚完成了为期两天的第二轮初中历史培训,这一轮培训主要内容是分析八年级历史即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史。
在培训过程中,各学校都展示了对教材的充分、透彻的分析与整合,让我对这两册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除此之外,各位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教学建议,尤其是对教材中课后部分的几项内容的利用心得更让我受益匪浅。
回来之后,我认真思考、总结,对初中历史的预习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并作了汇总,在此提出与大家共享。
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是北师大版本,课本内容容量不是太大,却知识含盖面宽,对学生的论证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和比较评价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许多学生不把历史课当一回事,这就更加需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教师历史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能够提前熟悉课本内容,理解课本中的基本知识框架,为课堂听课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历史预习工作呢?一、指导学生预习每单元的开篇前言每一单元的标题下都有一个本单元前言。
在前言中不只是交代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还交代了本单元的历史线索和主要问题,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而中国史部分单元前言中又加入了关于世界大势的叙述,更让学生能够了解同时期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单元预习可以设计一个单元预习学案,让学生在每单元开始之前预习总结本单元主要知识结构与框架,并找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二、指导学生注重看教材每课的导入框和开头的引言北师大版初中教材每课的篇首都有一段简短学习导言,它虽然很短,但里面有知识介绍,有精典问题,且语言概括、精炼,本课内容也都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
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课前精读这篇导言,从而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浅层次的整体印象,同时在预习中也要思考其中的问题以备在课堂上思考回答。
当学完课文内容后,再回首具体理解该段导言,学生就能站在宏观角度去理解课文,试着学会繁中求简,详中求略,学生的历史书面语的概括和提炼能力也一定会有提高。
版本选择指南初中历史教材推荐
版本选择指南初中历史教材推荐历史是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培养思考能力和拓宽视野。
在初中阶段,选择适合的历史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教材版本,让家长和学生们难以选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值得推荐的初中历史教材版本。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这是国内较为常见的历史教材版本。
人教版的历史教材内容贴合教育部的要求,涵盖了中国历史的主要内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该版本的教材编排严谨、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人教版的历史教材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而闻名。
它注重历史事件的深度分析和多维度思考,对历史事件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历史。
此外,北师大版的教材还在文字上进行了推敲,力求与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契合。
这样的教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人民出版社“探索历史”版:这是一套相对新的历史教材版本。
该版本教材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现历史场景,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获得历史知识。
这种教材风格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4. 人教版和上海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历史人文地理”版:这套教材结合了历史、人文与地理的要素,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历史知识。
通过对历史地理的探索,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此外,该版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做出了很好的努力。
在选择历史教材版本时,家长和学生们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选择。
然而,不论选择哪个版本的历史教材,都应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教材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次,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最后,教材内容应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对比两种教科书内容,整合运用教科书差异
对比两种教科书内容,整合运用教科书差异发表时间:2013-07-08T11:25:14.39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5月总第119期供稿作者:奚道辉[导读] 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对教科书之间的知识差异进行有机地整合,对教科书之间的内容进行重组和构建。
奚道辉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王庙中心中学272342从2004年至今,我们先后使用了北师大版和岳麓版两种教科书。
在交替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版本的教科书在叙述和阐释同一个历史知识上出现了一些差异,这些差异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惑和不解。
于是我们将这些差异做了初步的统计和比较,并结合人教版和其他相关资料对这些差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阐述如下。
一、对比教科书,差异分析1.史实在史学界有较大争议,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各执一端。
例如: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北师大版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岳麓版则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水浒传》的作者,历来就是文学界和史学界争议比较大的问题。
从明初成书到现在,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第二种说法,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也就是说《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合写的,这是比较多的一个看法;第三种是罗贯中一个人写的。
面对这些争议,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观点。
对于这种在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我认为教科书的编写不应卷入这种史学的纷争之中。
教科书对于这类有争议的观点,就应该如阐释“春秋五霸”的那样:在正文表达出观点后,将另一种观点以注释的形式标注出来。
2.最新的史学观点没有及时吸纳在教科书之中。
如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距今时间,两种版本的教科书在叙述中出现了差异。
举河姆渡遗址距今时间为例,北师大版认为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岳麓版则认为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多年,两种版本界定的年限竟相差约1000年。
据河姆渡博物馆遗址网站介绍:河姆渡遗址叠压着 4个文化层 ,其中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年。
149-第三章中学历史教科书及教师用教学参考书
第三章中学历史教科书及教师用教学参考书学习提示历史教材有多种类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综合运用。
历史教科书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教学材料。
我国采用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中学历史教科书有着多种版本。
历史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了解历史教科书的结构和内容,深入钻研和灵活使用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学参考书是历史教科书的配套材料,是教师备课和教学的辅助教材。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科书一、历史教材的类型所谓教材,从广义上讲是指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学材料。
过去人们习惯上认为教材就是指教科书,这是从狭义上来解释教材的概念。
其实,教材的概念与教科书的概念是不同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因为尽管教科书是学校教学中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材料,但并不是惟一的教学材料。
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所谓教学材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来组织的,呈现了一定的教学内容,以供教师展开讲述、阐释、演示等活动和学生展开阅读、视听、操作等活动,凡是承载教学内容和信息的物化的材料,都可以视为教材。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教材的含义是很广泛的。
如果我们全面地理解了教材的含义,就应该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认识什么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教材。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们说历史教学中的教材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多种类型。
由于中学历史教材的性质、展示方式和用途不同,对其分类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但大致上可以将历史教材分为下面两大类。
1畅以文字材料为特征的历史教材这类教材主要是指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承载历史教学内容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历史教科书,即通常意义上的历史课本历史教科书具体体现了历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学校历史教学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一种历史教材,在教学实际中是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教学用书。
在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历史教科书既是“教本”也是“学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凭借,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
其它版本初中历史教材简介
其它版本初中历史教材简介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实行国家基本要求制度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
历史教材多样化,也是教材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有八个版本(含尚未实验的),即“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川教版”、“岳麓版”、“地图版”、“中华版”和“河北版”。
历史新教材各有特色。
如,“华师大版”编排活泼,所选内容突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北师大版”注重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的引用;“人教版”文字精炼,叙述流畅,重视探究性活动的设计,等等。
关于“人教版”历史教材,前文已有详细说明与分析。
1这里仅就“华师大版”、“北师大版”、“川教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作简要介绍。
一、历史故事·原汁原味的图片·贴近学生————华师大版历史教材“华师大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由王斯德教授、王家范教授任正、副主编。
全套共分六册,其中前四册是中国历史,后两册是世界历史。
教材以“课”为基本的编写单位,每册约25课,若干课组成一个学习主题(即单元)。
每课正文1000字左右,附图片、照片、地图、图表,并附启发性的问答题、思考题、教学活动建议,以及好书推荐、网址推荐等。
它主要有以下特点:1、内容精、字数少。
教材大幅度删减了不适合初中的专业知识点,以学习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叙述精要准确、通畅易懂,并精心设计了一定数量不属于考查范围的“副文”(楷体字印排)。
“副文”以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和贴近现实、饶有生活情趣的历史常识,突出和深化学习主题,寓思想教育于可读性、可接受性的感性历史材料之中,起潜移默化、陶冶性情的作用。
在“减负”的同时,教材也注意内容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适量拓展,增加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积极慎重地吸收国内外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将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
2、图文并茂、印制精美。
“华师大版”教材的图片精美是颇值得称道的。
为了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受,也为了使学生更为真切地欣赏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成就,教材精选了大量典型图片配合教材内容,使知识点更富感性色彩,生动形象。
各版本初中地理书
各版本初中地理书
初中地理书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教材,它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知识点。
下面是各版本初中地理书的简要介绍。
1. 人教版初中地理书:人教版初中地理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
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2. 北师大版初中地理书:北师大版初中地理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以培养学生地理能力和素养为目标。
重点讲述了地理基本概念、地貌、气候等地理要素,还包括一些地理实例和案例分析。
3. 鲁教版初中地理书:鲁教版初中地理书是由山东鲁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内容注重地理实践和生活应用。
这本地理书以地理知识为主线,融入大量的实地观察和实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和原理。
4. 沪教版初中地理书:沪教版初中地理书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
5. 北京版初中地理书:北京版初中地理书是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内容包括地理基本知识、环境问题、城市发展等方面。
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综上所述,各版本初中地理书在内容上略有不同,但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和素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学习。
初中历史教材版本比较与选用建议
初中历史教材版本比较与选用建议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对过去文明和事件的认知和理解的关键学科之一。
初中历史教材的版本选择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思维发展至关重要。
在市场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初中历史教材版本进行比较,并给出选用建议。
一、人教版历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品的人教版历史教材是目前最常见的版本之一。
人教版历史教材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脉络。
教材形式多样,包括课文、图片、地图和活动等,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学习。
优点:1. 版本稳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改革,内容体系相对成熟。
2. 教材设计合理,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 可靠的教师辅助资料和课件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授课。
缺点:1. 部分内容过于详尽,学生学习负担较重。
2. 历史事件解读可能存在主观偏见,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助解读。
3. 某些知识点缺乏深入讨论,仅停留在表面层次。
二、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品的北师大版历史教材是另一种常见的版本。
该版本教材注重历史思维的培养,包括推理、分析和判断等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使其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优点:1. 强调历史思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强调历史文化素养,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供跨文化的视野。
3. 知识点设置广泛,涵盖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缺点:1. 内容较为繁杂,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筛选和点拨。
2. 部分内容可能过于深入,学生理解起来困难。
三、人教版与北师大版的综合选用建议基于以上两个版本的特点,以下是初中历史教材的选用建议:1. 教材选择应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2. 人教版历史教材内容全面,适合作为主要教材使用。
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则可以作为补充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素养。
全国各省市所用教材版本
小学 英语
小学 语文
小学 数学
初中 英语
初中 语文
初中 数学
高中 英语
高中 语文
高中 数学
辽宁大连市 高中 历史
小学 英语
小学 语文
小学 数学
初中 英语
初中 语文
初中 数学
高中 英语
高中 语文
高小中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数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初中 物理
初中 化学
初中 生物
辽宁锦州市 高中 历史
区域 北京
类别 小学 小学 小学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小学 小学 小学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科目 英语 语文 数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 化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生物 历史 物理 化学 政治 英语 语文 数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宁夏 青海
小学 英语
小学 语文
小学 数学
初中 英语
初中 语文
初中 数学
高中 英语
高中 语文
高小中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数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初中 地理
初中 政治
初中 历史
初中 生物
小学 英语
小学 语文
小学 数学
初中 英语
初中 语文
初中 数学
高中 英语
高中 语文
高中 小学 初 中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小学 数学
初中 英语
初中 语文
初中 数学
高中 英语
高中 语文
高中 数学
高中 物理
高中 化学
中学历史不同版本教材课程资源的分析
中学历史不同版本教材课程资源的分析作者:李岩靳沂尉洪薇王晨晨曾浚秋邓玉珍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3期摘要:教科书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中学生的教学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对不同版本教材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运用,本文选取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岳麓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人教版)进行比较。
下面我将以八年级洋务运动这一课为例,从课文系统,课文辅助系统、自己对教科书的理解等三个方面,浅谈不同版本教材的特色及其所蕴含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材分析;洋务运动一、四种版本教材课文系统的比较课文系统部分是教科书的一个结构要素,又是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系统,它由许多不同类型的课文构成。
课文系统部分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基本课文(基本文),补充性课文(补充文),史料性课文(史料文)。
下面对四个版本教科书课文系统各类课文的类别及其功能进行分析。
(一)基本文的结构及其功能基本文是作者对精选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比较系统全面的概括,基本文是教科书课文系统诸种结构中最基本的最稳定的部分,撰写的原则应简明扼要。
四个版本教材的基本文,从洋务运动一课来看都对“洋务运动”进行定义,但只有华东师大版对洋务运动爆发的原因做了详细分析。
然而岳麓版的语言更加简洁。
从四大版本教材的表述可以看出人教版和岳麓版更多的是对结论的生硬灌输,内容联系感不强,让学生不方便理解和接受。
北师大版和华东师大版表述比较合理,有亲和力,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利于教学。
(二)补充文的结构及其功能补充文的作用是扩展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文,增加教材的生动性。
补充文就其补充的知识内容来看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科技文化的补充等。
它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增加学史兴趣,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
补充文和基本文相辅相成,二者应该科学地结合起来。
从四种版本教材来看,补充文的内容很多,有的补充文甚至超过了基本文,所不同的是人教版、北师大版的补充文是彩色字,更便于学生区分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岳麓版仍然是黑色字,很难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历史教材版本考察各个年级科目的重点知识点汇总
历史教材版本考察各个年级科目的重点知识点汇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作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爱国情怀和传承中华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在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点上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不同年级和科目的历史教材版本进行考察,汇总各个年级科目的重点知识点。
一、小学历史教材版本考察1. 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以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的认识为核心目标。
重点强调了家庭、学校、社区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承。
其中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先秦时期、三皇五帝、夏商周等历史朝代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人物。
2.北师大版小学历史教材北师大版小学历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讨论。
其重点知识点包括古代宗教、古代技术的发展、古代史实的考古发现等。
二、初中历史教材版本考察1.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以强化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目标。
重点关注中国历史的起源、演变和国家建设的历史过程。
其中重点知识点包括中华文明的形成、中国古代史时期分期和历代帝王的重要事迹。
2. 青岛版初中历史教材青岛版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方法。
通过丰富的历史材料和故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其重点知识点包括古代经济的发展、古代战争的演变、古代文化的交流等。
三、高中历史教材版本考察1.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历史基础和综合分析能力。
强调历史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规律和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内涵。
其中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世界古代史的重要事件、近代中国史的重大转折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2.浙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浙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和批判思维能力。
全国各省市所用教材版本
宁夏
初中 英语
初中 语文
初中 数学
高中 英语
高中 语文
高小中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数学 英语 语文 数学
初中 地理
初中 政治
初中 历史
初中 生物
小学 英语
小学 语文
小学 数学
初中 英语
初中 语文
初中 数学
高中 英语
高中 语文
高中 小学 初 中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版本 北京课改,北师大 北京版、人教 北京版、人教 人教新目标、外研新标准、北京课改,北师 北京课改,人教,苏教,开明出版社 北京课改,人教 北京课改,人教,北师 北京课改,人教 首师大 北京版、北师大 北京版 中国地图 北京版,人教 人教必修,北师大必修 人教必修,北京 人教必修,A,B 人教,浙江 人教,岳麓 科教,人教 人教 人教 人教(新加坡)、人教(新起点),北师大 人教,北师大 人教,北师大 外研新标准 人教 人教 人教 人教
陕西 新疆
小学 数学
初中 英语
初中 语文
初中 数学
高中 英语
高中 语文
高中 数学
高中 物理
高中 化学
高中 生物
高中 政治
高中 地理
高中 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历史 英语 语文 数学
小学 英语
小学 语文
小学 数学
初中 英语
初中 语文
初中 数学
高中 英语
高中 语文
高中 小学 初 中小学 初 中 小学 初 中
外研新标准 人教必修 人教A必修 人教 人教 人教 人教 中国地图出版社 人教 人教(PEP)、人教(新加坡)、EEC、新课标 人教,教科版 人教 人教新目标、外研新标准、北京仁爱 人教 人教,北师大 人教 人教 人教必修1-5&选修6-10、外研新标准 人教必修 人教A必修 岳麓版 湖南版 人教 人教 人教 人教 外研新标准(1起) 人教 人教 外研新标准、北京仁爱
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材的变革
第一节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材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学历史教学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历史教材的建设也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留下一条曲折的发展轨迹。
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奠基和在曲折中前进阶段(1949-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由于来不及编写新的历史教材,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历史课程除了采用部分改编的老解放区教材外,还选用了一些原国民党统治区的教材,世界史则以苏联教材为蓝本。
新中国教材编写走向正轨,实际上是在1953年以后。
1953年5月,毛泽东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示:“所谓教学改革,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应该改编教材,编辑教学法。
”“必须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
”根据这个指示,教育部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着手准备十二年制的中小学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
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开始筹备十二年制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经过三年时间,这套历史教材于1956年秋编成,并在全国中小学系统使用。
这是新中国第一套较好的历史教材。
此套教材的编者及时地采用了历史科学的新的研究成果,突出地表现在对中国近代经济情况的叙述上。
过去,我国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少的,因而在普通课本中对这方面的叙述也很少。
现在,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也刚才开始,研究成果还不多,编者也尽可能地采用到课本中来。
把中国近代经济史部分系统地叙述在课本中,给予了比过去中学中国近代史课本更多的篇幅。
至于有些具体材料不可能全罗列在课本中,也经过精心地选择写在了课本的“教学参考书”中。
1961年初,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材初稿完成。
1963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出的历史教科书。
这套教科书的编写是在摈弃了1958―1959年史学界“左”的思想影响后编成的。
根据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吴晗等的意见,重新恢复了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可惜的是,这套教材只在北京、天津等部分学校试教。
2024年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模板
2024年初中历史北师大版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模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西周的建立、重要成就及历史意义。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夏商西周的建立。
2.夏商西周的重要成就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1.夏商西周的更迭原因及历史发展趋势。
2.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重要成就。
2.学生分组讨论,整理夏商西周的历史线索。
三、课堂讲解1.讲解夏朝的建立:教师通过讲述夏朝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夏朝的重要成就及历史意义。
2.讲解商朝的建立:教师通过讲述商朝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商朝的重要成就及历史意义。
3.讲解西周的建立:教师通过讲述西周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西周的重要成就及历史意义。
4.分析夏商西周的更迭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夏商西周的更迭原因,理解历史发展趋势。
四、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五、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特点。
六、课后作业1.摘录夏商西周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并简要叙述其历史意义。
2.思考: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讲述、课堂互动和史料分析,使学生了解了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成就及历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教学中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中华文明的起源:通过讲解河姆渡、半坡等原始文化遗址,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特点。
初中历史教科书部编版与北师大版比较研究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部编版(2017年版)与北师大版(2007年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内容,编写体例和内容架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编写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正确思想导向;考虑学生心理特征,落实课标中内容要求。通过比较编写体例不同之处,说明课程内容的变化。
两个版本历史教科书内容架构方面比较中,封面、前言、目录及附录、导言和课文结构都是比较对象,并分析两个版本历史教科书各自的优长。通过比较,凸显部编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优越性。本文结合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案例,对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使用提出建议,包括:重视开学第一课的作用,培育家国情怀,奠定全书的情感基调;结合课程标准,联系教科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回归历史教科书中的知识点,注重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夯实,构建思维导图,建立历史联系;高效运用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史料,并结合网络搜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服务于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教科书部编版与北师大版比较研究
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新课标”)问世至今,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版本层出不穷,其中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在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新课标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同时,在教育部统筹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作为委托单位,开启了新一轮教科书编写工作。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于2017年出版并使用,初中历史教科书使用回归到“一标一本”规范之下。
部编版历史教材与人教版、北师大版插图比较研究———以七年级上册为例
课程篇部编版历史教材立足时序,脉络清晰,点线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建立时空观,呈现历史面貌。
部编版教材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与人教版、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相比都有所调整,在插图编配也有很大变化,图文并茂,更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感情,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插图更加精准化人教版、北师大版、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插图数分别为:160、232、157。
从插图数量上看,部编版历史教材插图在总数上有所减少,避免了北师大版教材插图过多,有效运用却又很费时的尴尬。
另外,和人教版教材插图总数相比,虽不相上下,但人教版教材插图有相当比例是单元总述或文前插图,学生对此类插图的接触往往先于文中基础知识的文字叙述,图文有些割裂。
这样不利于学生将文本与插图相结合,也无法达到图文并用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教材插图往往和对应的文字叙述位于同一页面,要么位于文字下方,要么位于文字一侧。
插图和文字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在阅读文字资料的同时也能结合对应的插图来帮助理解并消化知识点。
二、插图更具启发性学生通过观看,能不断形成各种课题的确切的、生动的印象,所以我认为,把现在用于课程的准备和呈现的许多时间和精力转而用于训练学生的图像能力会更明智和有效。
因此,在历史课堂中引导学生去识图、述图、评图,就显得十分重要。
人教版、北师大版、部编版教材关于第一课插图数分别为:15、8、17。
不难看出,部编版教材在第一课编配的插图领先于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尤其是关于“北京人”部分,插图就多达13幅,其中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配图就十分具有启发性,正如文中描述: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结合图文,学生定会质疑:“化石是什么?北京人的头盖骨与其他远古人类头盖骨有区别吗?等等。
”初一新生刚进入历史课堂,对未知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只要适时抓住时机解答问题,对突破本课难点就十分容易。
三、插图更具可观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描述进行合理想象,教材插图也同样可以作为学生想象的出发点。
全国各省市所用教材版本
化学
北京版,人教
高中
英语
人教必修,北师大必修
高中
语文
人教必修,北京
高中
数学
人教必修,A,B
高中
生物
人教,浙江
高中
历史
人教,岳麓
高中
物理
科教,人教
高中
化学
人教
北京
高中
政治
人教
小学
英语
人教(新加坡)、人教(新起点),北师大
小学
语文
人教,北师大
小学
数学
人教,北师大
初中
英语
外研新标准
初中
语文
人教
初中
数学
语文
人教
初中
数学
人教
高中
英语
外研新标准(高一)、人教必修(高二)、人教朗文(高三)
高中
语文
人教必修
高中
数学
人教必修
小学
初
EEC、人教(PEP)、北师大、人教(灵通)、清华、人教(新加坡)、
中
英语
深圳朗文、新世纪、ABC、昂立、洪恩、佳首、剑桥、看听学、
小学
初
教科版、语文版、山东版、湖北版、湖南版、长春版、北师大、
数学
人教
初中
英语
河北版
初中
语文
北师大
初中
数学
北师大
高中
英语
人教必修
高中
语文
人教必修
高中
数学
人教必修
小学
初
中
英语
陕旅版、快乐(辽宁)、剑桥少儿
小学
初
中
语文
人教、北师大、江苏版
初中历史教材版本对比人民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的特点分析
初中历史教材版本对比人民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的特点分析初中历史教材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工具,不同出版社的教材版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人民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这两个常见的初中历史教材版本进行特点对比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两种版本的区别和特色。
一、人民版苏教版特点分析1. 扼要精炼的内容:人民版苏教版的教材内容通常较为扼要,干净利落,删减了繁琐的历史细节和复杂的政治背景,突出了历史事件的主要要点和核心知识,便于初中生理解和掌握。
2. 细致的知识点拓展:人民版苏教版在教材中还特别设有“知识点拓展”部分,对某些相关知识进行延伸解释,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3. 组织严谨的课本结构:人民版苏教版的课本结构清晰,布局合理,每个单元都有引入、展开和总结三个部分,便于学生系统学习和整合历史知识。
4. 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人民版苏教版的教材配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地图、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提高学习效果。
二、北师大版特点分析1. 更加细致的历史细节:相较于人民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教材在内容上更注重历史细节的描述,尤其是对于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绘更为详尽,能够满足对历史背景和细节追求的学生。
2. 多样化的解读方式:北师大版的教材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历史解读角度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北师大版的教材注重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组织,将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有机的衔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历史认知。
4. 强调历史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北师大版的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法和能力,如史料分析、史地思维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两种版本的比较与总结1. 版本定位:人民版苏教版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重点的明确,适合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基础阶段;而北师大版则更注重思考方法和历史背景的拓宽,适合有一定历史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人教版及地图版初中历史教材比较(二)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下册)资料整理:青绍堂(福州屏东中学)说明: 1.应广大参加初中历史学科会议与会代表的要求,将青绍堂老师发言内容放在网上与初三老师交流。
2。
本份材料仅代表整理者的个人意见,只供交流。
3.本份材料是依据2006年考试说明要求制作的,因供2007届考生使用的考试说明尚未出台,在新考试说明出台后,应依据新的考试说明进行完善。
4.本份材料不完善之处,请大家自行补充调整。
5.除关注三套版本共同点外,还应关注自己使用的教材版本对考试大纲规定考点的表述。
[黑色字体为三套版本教材表述相同(相近)之处,红色字体为北师大版的表述,蓝色字体为人教版的表述,绿色为地图出版社的表述]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内容标准】(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考试说明】A.识记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了解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B.理解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C.运用评价唐太宗。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共同点)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吸取隋亡的教训;善用贤能,虚心纳谏(魏征);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画像”。
(北P10)赋役制度;“三省六部”制;《唐律疏仪》。
(人P8)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地P8-9)国家要长治久安,帝王必须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认识到,皇帝与百姓是舟与水的关系,皇帝好比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2、武则天(共同点)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注重选拔贤才。
“武则天画像”。
(北P14)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
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
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人P9)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地P10)统治期间,户口增加,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历史上说她的统治大有“贞观遗风”。
3、“开元盛世”(共同点)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整顿吏治,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开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即位后,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人P12)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
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P15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地P13)唐玄宗登基后,经过君臣努力,政局才逐渐稳定下来。
他励精图治,先后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宋憬等为宰相,裁汰冗员,强调以才以功授官,注意考核地方官,尤其基层县令的政绩。
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勤俭节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统治前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达到鼎盛阶段,史称“开元盛世”。
4、科举制(共同点)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主要科目有进士和明经两科。
(北P20)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人P17)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地P20)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的优劣。
5、唐与吐蕃的关系(共同点)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多次向唐求婚。
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北P27)吐蕃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小字)。
P28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P29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表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立“舅甥会盟碑”(小字)。
(人P23)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P24 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了。
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
(地P26)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
P28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密切汉藏两族联系,推动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尺带珠丹上表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和同为一家”了。
6、遣唐使(共同点)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北P32)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P29)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地P33)中日两国隔海向望,一衣带水。
日本派往唐朝学习的使者叫做“遣唐使”。
遣唐使回国后,参照唐朝制度改革日本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许多习俗习惯也仿照唐朝。
7、玄奘西行(共同点)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
“玄奘画像”。
(北P35)“玄奘西行路线图”。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玄奘口述由弟子整理成《大唐西域记》(小字)。
(人P31)玄奘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地P)“玄奘西行路线图”。
玄奘回国后开始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工作。
他的译文流畅优美,忠于原意。
有些专有名词如“印度”,就是他翻译时确定下来的。
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一部世界名著。
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300多年以来,中印人民都把他视为两国友好的象征。
8、鉴真东渡(共同点)唐玄宗时,接受日本邀请,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鉴真雕像”。
(北P33)“东渡示意图”,“日本唐招提寺图”。
鉴真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人P30)鉴真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
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地P33-34)“东渡示意图”,“日本唐招提寺图”。
鉴真广泛传播我国的佛学、建筑、医药和艺术等文化成就,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考试题选]例1: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善用贤才,虚心纳谏。
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安定局面,国力逐渐强盛。
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指皇帝),水所以比黎庶(指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1)填一填:材料一中概述了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_。
(2)想一想: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统治思想?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 -------------------2006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考卷例2: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
你认为恰当的应该是()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湖南株州市2006年中考历史考卷例3: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集聚地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200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卷二、经济中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内容标准】(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试说明】A.识记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共同点)农业:水稻“苏湖熟,天下足”;手工业:陶瓷业;商业:城镇、“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市舶司。
“交子图”。
(北P64)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
两宋时期,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人P)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地49)唐朝中期以来,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又一次大量南迁。
人口南迁,既增加了劳动力,又引进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比较好的社会环境,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到了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南方农民重视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是全国著名的水稻产区,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统一蒙古和建立元朝(共同点)成吉思汗画像;铁木真统一蒙古。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政权)建立。
忽必烈继承蒙古汉位,1271年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北P75-76)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蒙古贵族为了争夺财富,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
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