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与朱元思书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40张PPT)
重点词语
①缥碧:青白色。 ②甚箭:比箭还快。
③奔: 飞奔的马。 ④寒树:形容树密而绿,
让人心生寒意。 ⑤负: 凭借。 ⑥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⑦指: 向,向上。
泉水激①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②,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③不穷,猿则百 叫无绝。鸢飞戾④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⑤世务者,窥谷忘反⑥。横柯⑦上 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③共色:同样的颜色。
[译文](江面上)没有一丝风, ④从: 跟、随。
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 ⑤东西:向东或向西。
现出同样的颜色。(乘船)随着 江流漂荡,任凭船儿向东或向西 ⑥许:表示约数。
漂流。从富阳到桐庐相距一百里 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 二的。
独绝:独一无二。独,独 特;绝,绝妙。
水皆缥碧①,千丈见底。游鱼细 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②,猛浪若 奔③。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 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 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 “吴均体”。一些写景小诗也颇 著名,如《山中杂诗》,诗中有 画,自成一格,颇具刚健清新的 特色。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 书札见称。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 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 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 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 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 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 历来被人们当作独立成篇的 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④,负⑤势 竞上,互相轩⑥邈,争高直指⑦,千
百成峰。
[译文]江水呈青白色,(清澈得)即 使千丈深也能到底。游动的鱼,细小的 石子,可以从水面一直看下去,毫无障 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 就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让人看了 心生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 势,争着向上,仿佛都争着往高处和远 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 了千百座山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学PPT课件
今义:罪恶
一词多义
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美,绝妙)
01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
02
上 负势竞上(向上)
03
横柯上蔽(在上边)
04
无 直视无碍(没有)
05
猿则百叫无绝(不)
06
百 一百许里(十的倍数)
07
猿则百叫无绝(极言其多)
08
一词多义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5.特殊句式
4.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
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
省略句
01
(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02
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03
倒装句
04
后置定语
意境美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 完整版课件
三、吟诵基础 1、平仄规律:阴平阳平属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属仄 声(一、二声属平声,三、四、入声属仄声。)
平长仄短入声促,平轻仄重入声直。 2、《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音最长高起 高收);上声高呼猛烈强(开口用力,低起高收) 去声分明哀远道(声音高低适中);入声短促急收藏 (一发即收)
四、古诗词的断句读法:四言诗(二/二拍)、七 言(四/三拍)。
一、读准字音
jū
yǎo tiǎo hǎo qi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ēn cī xìng
wù mèi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zhǎn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sè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m芼à之o 。窈窕淑女,钟鼓lè乐之。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即比喻、打比方,也就是比喻 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即烘托、衬托,也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什么是吟 吟是汉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
||—|
—||—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
||——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 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
——|!
||—|
————
|||!
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 悠 哉 悠 哉, 辗 转 反 侧。
——||
|||—
二、朗读诗歌注意停顿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参差 荇菜,左右 采之。窈窕 淑女,琴瑟 友之。
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与朱元思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7
1.阅读第一段,思考:总领全文山水特 征的是哪一句?
写景:
风烟俱净, 天山一色。 隐山之“奇”
叙事: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暗水之“异”
抒情: 奇山异水, 山水总体特点 天下独绝。
8
2、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 来写水和山的?
水之清 静
异水
水之急 动
夸张、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比喻
山之高峻 以动写静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3、一词多义:天 负下势独竞绝上((绝向妙上)),,百横叫柯不上绝蔽((停上止面))
5
4、古今异义: 古义
一百许里:
左右
蝉则千转不穷: 穷尽
经纶世务者: 治理
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今义
允许,许多 贫穷 政治规划 奔跑
6
本文是作者为友人描绘的 富春江的奇异山水,那么开 头写景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奇山
山之幽静 以声衬静
9
赏析品味--意境美
1、请找出文中描写 “水”的语句,思考:文章从哪些角度来 写水之“异”的?水“异”在何处?
缥碧-- 色
千丈-- 深
见底-- 清
游鱼 细石
净
湍 --急 浪 -- 猛
( 静态、正侧面: 清澈)
( 动态: 湍急) 10
赏析品味--意境美
2、请找出文中描写 “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从哪些角 度来写山之“奇”的?
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代韦庄称富春江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 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1.阅读第一段,思考:总领全文山水特 征的是哪一句?
写景:
风烟俱净, 天山一色。 隐山之“奇”
叙事: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暗水之“异”
抒情: 奇山异水, 山水总体特点 天下独绝。
8
2、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 来写水和山的?
水之清 静
异水
水之急 动
夸张、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比喻
山之高峻 以动写静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3、一词多义:天 负下势独竞绝上((绝向妙上)),,百横叫柯不上绝蔽((停上止面))
5
4、古今异义: 古义
一百许里:
左右
蝉则千转不穷: 穷尽
经纶世务者: 治理
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今义
允许,许多 贫穷 政治规划 奔跑
6
本文是作者为友人描绘的 富春江的奇异山水,那么开 头写景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奇山
山之幽静 以声衬静
9
赏析品味--意境美
1、请找出文中描写 “水”的语句,思考:文章从哪些角度来 写水之“异”的?水“异”在何处?
缥碧-- 色
千丈-- 深
见底-- 清
游鱼 细石
净
湍 --急 浪 -- 猛
( 静态、正侧面: 清澈)
( 动态: 湍急) 10
赏析品味--意境美
2、请找出文中描写 “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从哪些角 度来写山之“奇”的?
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代韦庄称富春江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 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ppt课件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中游动的鱼儿和水底细小的石子,一直 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就像 奔腾的骏马。
翻译重点句子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 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的地千势百,争成着向峰上。 作动词,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 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形容水声的清越 美丽 互相和鸣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通“啭”,鸟叫声
绝。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
到天上。戾,至 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筹划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
好鸟相鸣 美丽的鸟
一百许里 表约数,左右 千转不穷 虚数,言其多
缥碧 青白色
完结、尽 戾天者 到
急湍甚箭 急流的水 胜过 经纶 筹划
寒树
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忘反
负势竞上 凭借 争逐
争高直指 向上
横柯
通“返”返回, 树木的枝干
翻译重点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停了,烟雾都完全消散,天空和群山 融为一色。
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 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 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
青白色
石,直视无碍。
—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急 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流的水, 超过
形容词作名词
飞奔的马,动词 作名词
水中游动的鱼儿和水底细小的石子,一直 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就像 奔腾的骏马。
翻译重点句子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 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的地千势百,争成着向峰上。 作动词,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 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形容水声的清越 美丽 互相和鸣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
通“啭”,鸟叫声
绝。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
到天上。戾,至 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筹划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
好鸟相鸣 美丽的鸟
一百许里 表约数,左右 千转不穷 虚数,言其多
缥碧 青白色
完结、尽 戾天者 到
急湍甚箭 急流的水 胜过 经纶 筹划
寒树
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忘反
负势竞上 凭借 争逐
争高直指 向上
横柯
通“返”返回, 树木的枝干
翻译重点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停了,烟雾都完全消散,天空和群山 融为一色。
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 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 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
青白色
石,直视无碍。
—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急 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流的水, 超过
形容词作名词
飞奔的马,动词 作名词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精品课件 (共60张PPT)
文章的体式:骈体文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 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 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 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 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 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 写景小品文。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作 者 简 介
吴均( 469~520),字叔庠,,南朝梁 一 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 善诗文。他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 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俱以写景 见长,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 称为“吴均体”。 官至郡主簿,私撰《齐春秋》梁武帝 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 。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 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 可考。
背景回望 吴均生活在政治黑暗的南北朝时期,当时 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他一生仕途很不得志, 梁武帝时,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 焚其稿,免其职。这使他心灰意冷,萌生了避 世隐居的思想。因此,本文不是单纯的写景, 而是寓情于景。文章从乘船游江的实闻,实见, 实感出发,着重从“异水”和“奇山”两个方 面描绘,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大自然,寄情山 水、厌弃尘俗、避世退隐的高洁情怀。
作者作品简介 :
吴均(469-520),一作吴筠, 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 庠,吴 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 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骨气, 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艺文类聚》,是作者 本文选自《 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 的是浙江 境内 富春江的夏景。这看似 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 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的佳品。
“异”水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清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 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 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 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 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 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 写景小品文。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作 者 简 介
吴均( 469~520),字叔庠,,南朝梁 一 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 善诗文。他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 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俱以写景 见长,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 称为“吴均体”。 官至郡主簿,私撰《齐春秋》梁武帝 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 。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 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 可考。
背景回望 吴均生活在政治黑暗的南北朝时期,当时 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他一生仕途很不得志, 梁武帝时,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 焚其稿,免其职。这使他心灰意冷,萌生了避 世隐居的思想。因此,本文不是单纯的写景, 而是寓情于景。文章从乘船游江的实闻,实见, 实感出发,着重从“异水”和“奇山”两个方 面描绘,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大自然,寄情山 水、厌弃尘俗、避世退隐的高洁情怀。
作者作品简介 :
吴均(469-520),一作吴筠, 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 庠,吴 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 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骨气, 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艺文类聚》,是作者 本文选自《 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 的是浙江 境内 富春江的夏景。这看似 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 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的佳品。
“异”水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清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共43张PPT)
有
1、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味
地
2、读出一点蓬勃的生机
朗 读
3、读出一点高雅的情趣
4、读出一点奇异的美感
读 缥(piǎ)o 碧 准 窥(kuī)谷
急湍( ) tuā
n
轩( )邈xu(ān ) miǎo
字 泠泠(lín)g 作响 鸢( y)uā飞n 戾( )天lì
音 经纶( jīng )lún 横柯( )上k蔽ē
1、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各写什么内容? 这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顺序)?
1、富春江的景色:奇山异水, 总
天下独绝
2、描写异水
分
3、描写奇山
2、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 特征?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本文 所写景色的总体特征,全文都围绕 着“奇”和“异”这两个字在做文 章。
第一段分析:
写出富春山的全
2、听觉
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
从听觉的角度,运用对偶的蝉、猿的奇声异音, 以声音衬托山林之寂静。
作者有什么感受?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由景色而生出 慨叹,传达出作者对功 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 政务的厌倦的感受,也 含蓄传达了作者爱慕美 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 洁志趣。
• 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 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表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课件新人教版20181222222
11 与朱元思书
一二三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2.找出通假字
(1)千转不穷 “转”同“啭”,解释:鸟鸣,这里指蝉鸣
(2)窥谷忘反 “反”同“返”,解释:返回
一二三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一二三
2.一词多义辨析
3.词类活用解释
一二三
4.古今异义区分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
一二三
三、文体知识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1.古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感情和志趣。
点拨:(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出作者闲适随意的心情,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先强调了水的青绿、澄净,再写水动静自由,灵秀、飞动,流露出作者对自然、对自由的热爱。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赋予了山以生命与情感,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对生命力的赞美。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虚写山水,实写心情,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2.核心图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课件新人教版
鸣蝉则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也不时地长 啸,声音不绝。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鸢(一样极力想)飞至高天的人,看到
(这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他那热衷名利的)心。
5. 依照要求填空。 (1)文中正面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 水皆缥碧 , 千丈见底 。 (2)运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富春江的急流波浪,进而 突出其雄伟气势的句子: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峰生命的活力,突 出山峰形貌的句子: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 千百成峰 。
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生命的颂歌, 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 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也给山以无限生气。 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出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 然晴空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 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 见日”的幽暗的景象。
【解析】C 项应为“遮蔽”。
3.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D )
A.风 百烟 废俱 具. .净 兴
B.猛 在浪 昼若 犹. .奔 昏
C.一 高可 百二 许.黍 里许. D.急 甚.矣 湍甚 ,.箭 汝之不惠
【解析】D 项“急湍甚.箭(超过)”;“甚.矣(表程度,
译为很)”。
4. 翻译下列句子。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导学号:13434026]
1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互相轩.邈.( 向高远处伸展 ) (2)窥谷忘反.( 同“返”,返回 ) (3)蝉吟鹤唳.( 叫 ) (4)岂.徒语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凶猛的波 浪好像马在奔跑。
重点突破
本文在写山方面有着怎样的特色? 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首先从 “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 高直指”。山本身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 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 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 “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 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鸢(一样极力想)飞至高天的人,看到
(这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他那热衷名利的)心。
5. 依照要求填空。 (1)文中正面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 水皆缥碧 , 千丈见底 。 (2)运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富春江的急流波浪,进而 突出其雄伟气势的句子: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峰生命的活力,突 出山峰形貌的句子: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 千百成峰 。
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生命的颂歌, 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 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也给山以无限生气。 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出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 然晴空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 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 见日”的幽暗的景象。
【解析】C 项应为“遮蔽”。
3.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D )
A.风 百烟 废俱 具. .净 兴
B.猛 在浪 昼若 犹. .奔 昏
C.一 高可 百二 许.黍 里许. D.急 甚.矣 湍甚 ,.箭 汝之不惠
【解析】D 项“急湍甚.箭(超过)”;“甚.矣(表程度,
译为很)”。
4. 翻译下列句子。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导学号:13434026]
1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互相轩.邈.( 向高远处伸展 ) (2)窥谷忘反.( 同“返”,返回 ) (3)蝉吟鹤唳.( 叫 ) (4)岂.徒语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凶猛的波 浪好像马在奔跑。
重点突破
本文在写山方面有着怎样的特色? 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首先从 “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 高直指”。山本身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 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 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 “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 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课件新人教版
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
精品课件
9.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侧面写出富春江山水景色的优美,表达作者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 归隐山水生活的情怀。
精品课件
三、课外迁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5分) 与王介甫①第一书 [宋]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
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 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 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 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 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 非面不可道。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及舟船侍从以西.( 向西行进 ) (2)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遗憾 ) (3)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 稍微 ) (4)余俟.到京作书去( 等待,等到 )
精品课件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3分)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注】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 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展。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 就行。
精品课件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
答案: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
精品课件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课件新人教版
使人看了有 寒意的树,
凭借
形容树密而
笔直地 向上直 插云天
绿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
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
自凭借着自己的地势 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
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拟声词, 形容水声 清越。
美丽
拟声词, 鸟鸣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书信中的 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 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 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书——书信,一种文体。本文 是一篇骈体文,讲究对仗和声律, 多用偶句(骈句),少用散句。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 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 窗里出。
学习目 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 一些常
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不绝; 绝:停 止。
互相和 鸣
通 “啭”, Leabharlann 鸣,这里指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蝉鸣;美
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持续地啼叫着。
至、到
筹划、治
达
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平息 名利 之心
通 “返”, 返回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 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 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 人也会流连忘返。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 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入云的雄奇景色;“竞 ”“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2.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奇山异 水”。 3.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 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课件新人教版
配乐朗读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 , 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 庐,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 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 千百 成峰。泉水激石 ,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 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 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志趣美
蔑视功名利禄,爱慕 美好自然,纵情山水
语言美 骈体文, 整散结合,
音韵和谐 言简意丰
写
写景顺序上先“水”后“
景 山” 由近及远,逐层展开,
顺 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
序 ,条理清楚。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景。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视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学习目标:
1.借助本文掌握常用的文言 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熟悉文 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为你介 绍富春 江的风 景吧!
富春江是浙江钱塘江的上游。全长110公里, 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 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人 们把它与长江三峡、桂林漓江并称为中国最著 名的三条江河风光游览线。“山青、水清、史 悠、境幽”四绝为特色,是富春江风光的精华 部 分,也是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旅游 界称之为“富春江小三峡”。富春江小三峡就 是以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魅力吸引着 古今中外的游人。历代文人墨客如:谢灵运、 李白、杜牧、孟浩然、范仲淹等1000多名诗人 不仅游历了富春江小三峡,而且还留下了2000 多首次传世之作。所以,富春江小三峡又被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面
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马 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比高远 上:名词用作状语(zhuàngyǔ),在上
第十六页,共52页。
(六)特殊句式 省略句 急湍甚箭
“甚”字的后面省略了介词(jiècí)“于”,即“急湍甚于 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省略了主语“高山”,即“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第十七页,共52页。
(七)名句积累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 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jīnglún)世务者,
窥谷忘反。
第十八页,共。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负,凭依。竞,争 逐(zhēnɡ zhú)。 轩邈(miǎo):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 直指:笔直地向上。指,向。
第二十六页,共52页。
译文(yìwén):
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 凭依山势,争着向上,好像(hǎo xiànɡ)彼此都在争 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 形成无数个山峰。
导思1.文章
(wénzhāng)是从哪
些角度来写山的?分
关键词:
别写出了山怎样的
追求(zhuīqiú)
特点?
自由
富春山水
异水——侧面烘托
导思2.在文中找出写
水的句子,想想作者 是如何表现水的特点 的。
借景抒情
导思3:在文中找出含蓄 表达作者思想的句子, 具体说一说其中包含了 什么样的情感。
第十九页,共52页。
第二十三页,共52页。
第二段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zhí shì) 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注释(zhùshì):
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马 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比高远 上:名词用作状语(zhuàngyǔ),在上
第十六页,共52页。
(六)特殊句式 省略句 急湍甚箭
“甚”字的后面省略了介词(jiècí)“于”,即“急湍甚于 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省略了主语“高山”,即“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第十七页,共52页。
(七)名句积累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 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jīnglún)世务者,
窥谷忘反。
第十八页,共。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负,凭依。竞,争 逐(zhēnɡ zhú)。 轩邈(miǎo):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 直指:笔直地向上。指,向。
第二十六页,共52页。
译文(yìwén):
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 凭依山势,争着向上,好像(hǎo xiànɡ)彼此都在争 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 形成无数个山峰。
导思1.文章
(wénzhāng)是从哪
些角度来写山的?分
关键词:
别写出了山怎样的
追求(zhuīqiú)
特点?
自由
富春山水
异水——侧面烘托
导思2.在文中找出写
水的句子,想想作者 是如何表现水的特点 的。
借景抒情
导思3:在文中找出含蓄 表达作者思想的句子, 具体说一说其中包含了 什么样的情感。
第十九页,共52页。
第二十三页,共52页。
第二段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zhí shì) 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注释(zhùsh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大家齐背《三峡》,回忆文 章的内容,然后请大家从内容和 形式等方面谈《三峡》和《与朱 元思书》的异同。
14
相同之处
1.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 出描写了山水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 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2.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3.写山,都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 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表现了 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 百许里)的水之清澈和两岸夹山 之高峻。
9
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 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飞 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可以看得出来。
10
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5
不同之处 1.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 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 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作 者的内心感触。 2.在描写上:《三峡》在写景色方面突 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 的连绵不断。 3.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 朱元思书》是骈文。
16
小结
山川景色,古来共谈。当我们手 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 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 耳听天籁之音,深感物外之趣,杂念 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真的 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 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语言优 美,采用以骈为主、骈散结 合的写法,且讲究对偶和声 律。
11
探究景物描写的特点
请大家谈谈本文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1.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突出了 “奇山异水”。 2.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 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 青山。
12
3.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 鲜明,富于生机。如:水皆缥碧,千 丈见底(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比喻、对偶);负势竞上,争高 直指(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4.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分,轻重 有度。
17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游览当地的山川等名胜, 写一篇游记。
18
6
理解课文内容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 出全文的中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 百许里的奇山异水。中心句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7
2.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第1段总领全篇,点明“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第2、3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 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
8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目的是什么?
第三单元
11 与朱元思书
1
2
与朱元思书 吴均
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缥碧 急湍
轩 邈 泠泠
嘤嘤 鸢飞
戾天
窥谷
横柯 千转
经纶
3
请大家将生字词大声 读一读,动手写一写。
4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反复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内容。 (注意语气,突出重音, 节奏鲜明,速度稍缓)
5
疏通文意
1.先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难懂的词语。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搞不懂的问 题,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 疑解答,弄懂全篇。 3.课堂交流,翻译全文。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大家齐背《三峡》,回忆文 章的内容,然后请大家从内容和 形式等方面谈《三峡》和《与朱 元思书》的异同。
14
相同之处
1.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 出描写了山水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 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2.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3.写山,都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 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表现了 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 百许里)的水之清澈和两岸夹山 之高峻。
9
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 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飞 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可以看得出来。
10
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5
不同之处 1.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 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 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作 者的内心感触。 2.在描写上:《三峡》在写景色方面突 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 的连绵不断。 3.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 朱元思书》是骈文。
16
小结
山川景色,古来共谈。当我们手 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 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 耳听天籁之音,深感物外之趣,杂念 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真的 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 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语言优 美,采用以骈为主、骈散结 合的写法,且讲究对偶和声 律。
11
探究景物描写的特点
请大家谈谈本文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1.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突出了 “奇山异水”。 2.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 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 青山。
12
3.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 鲜明,富于生机。如:水皆缥碧,千 丈见底(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比喻、对偶);负势竞上,争高 直指(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4.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分,轻重 有度。
17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游览当地的山川等名胜, 写一篇游记。
18
6
理解课文内容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 出全文的中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 百许里的奇山异水。中心句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7
2.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第1段总领全篇,点明“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第2、3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 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
8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目的是什么?
第三单元
11 与朱元思书
1
2
与朱元思书 吴均
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缥碧 急湍
轩 邈 泠泠
嘤嘤 鸢飞
戾天
窥谷
横柯 千转
经纶
3
请大家将生字词大声 读一读,动手写一写。
4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反复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内容。 (注意语气,突出重音, 节奏鲜明,速度稍缓)
5
疏通文意
1.先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难懂的词语。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搞不懂的问 题,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 疑解答,弄懂全篇。 3.课堂交流,翻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