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关爱中等生
班主任如何关注中等生
班主任如何关注中等生一个班级是一所学校的缩影。
一个班级,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
班级中的优秀生和差生往往是班主任所倍加关注的对象。
班主任一般都会对优秀生给予“严爱”,对差生给予“偏爱”,而班中的那些中等生则常常被班主任所遗忘。
难怪有人说中等生就像一块撂荒的土地。
一般而言,中等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70%。
他们成绩不好不坏,性格安分守己,听话、顺从、默默无闻,这正是造成远离教师视野的原因,他们不能以优秀的成绩得到“严爱”,也不会惹出些让老师头疼的问题以博得老师的“偏爱”,可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博爱”。
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对中等生机给予“博爱”呢?一、给予关注,促其进步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有紧密的联系,中轨学生最能得益于教师的期望,而快轨学生得益最少。
”在中等生身上潜藏着许多积极因数,如要求进步、乐于为班级做事、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依赖。
他们又是班级中可挖掘潜力最大的群体。
因此,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没把他们遗忘。
对胆小的同学,班主任常对其投以微笑,用鼓励的目光与他们交流,给他们真诚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表扬,予以肯定,促使中等生主动要求进步,争取进步。
二、目标激励,激发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成功记录越多,成绩越大,自信心越容易获得。
不断争取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记录,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班主任可在班级体中每周安排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体育强将”、“金话筒”、“小作家”等单项奖,还可进行展示活动,如优秀作文、小制作、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手抄报等,让中等生有更多的目标,让他们跳起来就摘到苹果,使他们明白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有利于增强自信,调动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三、创设机会,激发热情教育是主动发展的教育。
安东尼·罗宾说过:“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潜能的金矿。
关注中等生
中等生转化工作所谓中等生,是指在班集体中表现一般,学习中等的学生,因其人数一般占到班级总人数的50%至70%左右而构成班级学生的主体。
中等生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因此,为了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重视部分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的有时和功能,寻求最优目标,教师有必要对这个群体加以引导,使之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向优秀、先进的层面转化。
在进行引导工作时,教师应注重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一)利用首因效应建立和谐关系一个班主任接任一个新的班级之后,请不要急于对学生进行排队,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我们的班主任对大家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为我差,就专门“盯”住我,也不会因为我默默无闻而不管不问。
如果班主任急于排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抓两头促中间”的误区,就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期望效应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激发中等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1、由于中等生在班级中占的比例较大,教师不可能像重视后进生那样去“盯”住他们,对于中等生的工作,如果利用好期望效应,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好为中等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
加强对中等生的成功教育,首先是让他们打破对“成功”的神秘感,要让中等生明白,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圆满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是成功。
如,在自己努力或是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道难题。
其次,教师应针对中等生的智力特点,依据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来设计一些日常活动,并期待他们的参与与接受挑战,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表现”中增强兴趣和自信心。
如,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经常鼓励中等生站到讲台上当“小老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言,使他们从胆怯、紧张和漠然中摆脱出来。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这样做①、不放弃任何与中等生接触的机会,多向学生传达具有期望效应的语言,真诚地送给他们;②、对学生的评价,无论是期末品德评语还是作业评语,教师可尽可能多地使用以上类似的正面鼓励语句;③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班委轮任制,班干部采用学生自荐、班级选举、组阁等方式,每学期轮换一届班委会,力求多给中等生展示的机会等等,通过不断的赏识,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关注“中等生”
关注中等生:让“中等生”也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英语学科部黄晓蓉中等生,是班级中的大多数,一个位于中间灰色地带的群体,他们没有耀眼夺目的天分,没有头角峥嵘的成绩,就连犯错误都缺乏勇气。
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中,一种“橄榄型”的格局特征不容忽视,班主任往往有意识地把精力与时间投入在占班级1/4的优等生和1/4的学困生,而处于中间地带的1/2的中等生则处于游离与尴尬的状态。
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关爱的缺失使中等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断下降,所以,关注中等生,把爱洒向被遗忘的角落不容忽视。
国外把班级群体中不易引起教师关注、大多时候处于背景状态的学生叫“灰色学生”。
在我国称为中等生,对其概念有这样的界定:即由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价值取向、个性情感、意志和学习状况等原因形成的,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偏离自我,在单位教育教学群体中处于中间状态为特征的群体,更是实现单位教育教学整体推进目标不可忽视的群体。
现在学校普遍依据学业成绩将学生划分为“尖子生”、“中等生”和“学困生”。
这里可以把中等生描述为各学科总体平均成绩达到教育目标要求但没有达到优秀水平,即成绩处于班级中间位置的那些学生,他们在班级人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对于“尖子生”和“学困生”,教师经常与他们谈心,所以受到了很多的关注,而对于“中等生”,教师往往把其作为一个整体,单独的关怀与面谈相对较少,他们成了教育中的盲点,他们得到教师的反馈信息相对较少,学习行为也很少得到教师的强化,尤其是正强化。
这就引起了很多的“中等生”问题。
我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学习和心理两个方面。
一、学习方面从学业成绩来看,中等生的学业成绩一般处于班级中间位置。
在学习自我监控方面,中等生的自我监控水平显著低于优等生,主要体现在执行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尤其是方法性等方面。
以中学生为例来看,中等生在运用学习策略方面可能存在困难,不能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灵活有效地选择策略,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完善和学习方法的总结等方面缺乏。
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关爱学生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
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爱学生,是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工作的原动力,也是保证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条件。
一、关爱学生是新时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班主任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新时期学生也表现出新的特点,最典型地表现在其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但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压力越来越大,自主意识与多重压力的并存在学生内心形成冲突。
如何帮助学生减轻压力,让他们的自主意识健康成长,个性和谐发展,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应加以认真解决的新课题。
一个有爱心和责任心的班主任,要加强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多给学生以关爱,帮助他们分析、认识和对待各种压力。
二、关爱学生是沟通班主任与学生心灵的桥梁。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教师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学生健全人格、美化心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往往要经历一段特殊的“心理闭锁期”,不愿意向包括家长与教师在内的成人敞开心扉。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班主任应给予他们满腔热情的关爱,灵活运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努力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实践证明,班主任对学生身心的巨大感染力,常常直接来源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这种爱可以启发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和教育集体的温暖。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具备的三种心态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具备的三种心态从事初中教育教学二十年来就有十五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咸。
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工作虽然给自己带来过很多的创伤,不过,仔细回味,也有着令人惬意的快乐,有了对这份工作的眷恋与成就感。
身体力行其中,自然也就能感悟出一些班级管理心得,个人认为,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一下三种心态。
第一、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心态。
作为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爱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由此可见,关爱学生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教育水平。
而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绝绝大多数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主要倾向于优等生和中等生,认为他们有前途、有潜力,无视学困生,认为学困生是没有什么前途,仅仅让他们接受完义务教育就行,缺少对他们的关爱和协助,甚至会为了班级的量化考核取得号成绩,评选上优秀班级,从而对学困生采取比其他学生更严格的要求,实行“高压”政策。
殊不知任何一名学困生都是班级中的一员,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任何个人、任何组织都无法剥夺的权利。
他们之所以在学习上有困难,其原因也许来自各个方面,诸如家庭环境、智力因素、学习习惯等,也许正是这些原因,才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想通过其他方式来宣泄心里的压抑,寻求刺激,寻找一种能“平衡”自己心灵的一种方式,实际是一些自我“麻醉”的方式,例如:喜欢与人打架、上网、吸烟、酗酒等等。
假设我们能静心思考,就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良行为,就在于他们缺乏他人的关爱。
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如何去关爱这些学困生呢?其实也不是很难,首先我们要理解到这些孩子是发展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渴望成长,渴望得到家长、学校、老师、社会的关爱。
其次我们要明白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心理上得到一丝的安慰,所以,只要我们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能够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去注重他们,使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使他们感受到在你的心中自己与优等生、中等生有着同等的地位,甚至更高。
用爱架起师生沟通桥梁
用爱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摘要:素质教育,一定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感情虽然不能代替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一名成功的班主任,更应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
我是教师,他们是学生,我的天职就是爱他们,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孕育成长。
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
作为班主任,要细心体会,了解学生需要的是哪一种类型的关爱,无私地为他们奉献,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给孩子……”。
在班务工作中,对学生分类要求,用爱心架起融合的桥梁,因材施教,使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树立理想朋友的关爱慈母般的爱一、对优等生,应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生航程的指南针。
失去理想,不求上进的思想很容易滋生。
要使优生真正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从现实开始,从小事做起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我班部分优生一度时期很浮躁,互相诋毁。
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是在班上召开了一次关于理想的主题班会活动。
在班会上,我给他们讲伟人早年立志并终生为之奋斗的故事,又让同学们谈他们的理想,然后再对这些同学进行个别谈话,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之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他们的影响下,全班的学习风气也渐渐好转。
二、对中等生,应给予朋友般的关爱中等生是班集体中最大的群体。
他们当中不乏聪明好学、上进心强的学生。
由于种种原因,表现与学习时好时坏,班主任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帮他们找到学习上的突破口。
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常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如稳居中游,动力不足,实则是由于意志、毅力不够,学习方法不佳。
班主任要做好他们的知心朋友,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其实情。
对他们要多表扬,少批评,取得成绩要给予肯定、鼓励。
当体会到进步的快乐时,成功也就不再遥远了。
其次,班主任要着重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
利用各种机会,让他们逐渐完成对自己人格的塑造。
浅谈班主任如何关心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困惑
“ 们今 天 的作业 有进 步 , 你 我很 高兴 。可 有一位 女 生却说 :那 是 ” “
我 们抄 的 ! “ 关系 , ”没 抄一 遍 总 比不 抄好 ! 我 自然地 答道 。 是 ” 就 这 随意 的聊 天 , 近 了 师生 的距 离 , 拉 以后 的上课 他们 再也 不是 默 默 无 闻 , 的活跃 起来 了, 习有 了极 大 的进步 。 真 学 2 提 供展 示 自我 、 . 体现 自我 存在 价值 的 时间和 空 间, 中等 让
自己 的人 怎 能让 别人看 得起他 ? 么能 自信地 面 对人 生? 么能 够 怎 怎 获 得成 功呢?
2 “ 死 了” — 抑 郁 心 理 .烦 —
需要 ( 如学 习、 生活 、 生 、 人 理想 、 学等 ) 文 做深 入 的 书面 交谈 。在 课 堂上 、 问里 , 课 我也 有 意识 地 与 学 生接 近 。如 上课 前 。 摸摸 我
体会 到只要我 们真正 能够做 到 以下几 个方面 , 就完全 可 以在预 防
谐 、 面地发展 , 求教 育必 须面 向全 体 学生 。但在 实际的 教 育教 全 要 学工作 中, 们往 往 容 易忽视 一个 表现 平 平 、 默 无 闻且非 常 重要 我 默 的群 体— — 中等 生 。 因此 , 注 中等 生 , 真探 究他 们 的心 理及 其 关 认
几 个胆 小 、 不善 发 言的 同学 的头 , 课 时 , 他们 以鼓励 的 眼神 , 上 给 他 们就 能积 极思 考 , 举手 发言 。记 得有一 次课 间, 我有 意靠近 几
“ 死了 , 烦 烦死 了 。” 我们 经 常会 听 中等 生这 样 的抱 怨 , 期 的 长 抱 怨使 中等生 形成 抑郁 心理 。抑 郁心 理 是 中等生 较 常见 的一 种心
班主任如何关注中等生
班主任如何关注中等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班主任如何关注中等生一个班级是一所学校的缩影。
一个班级,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
班级中的优秀生和差生往往是班主任所倍加关注的对象。
班主任一般都会对优秀生给予“严爱”,对差生给予“偏爱”,而班中的那些中等生则常常被班主任所遗忘。
难怪有人说中等生就像一块撂荒的土地。
一般而言,中等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70%。
他们成绩不好不坏,性格安分守己,听话、顺从、默默无闻,这正是造成远离教师视野的原因,他们不能以优秀的成绩得到“严爱”,也不会惹出些让老师头疼的问题以博得老师的“偏爱”,可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博爱”。
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对中等生机给予“博爱”呢?一、给予关注,促其进步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有紧密的联系,中轨学生最能得益于教师的期望,而快轨学生得益最少。
”在中等生身上潜藏着许多积极因数,如要求进步、乐于为班级做事、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依赖。
他们又是班级中可挖掘潜力最大的群体。
因此,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没把他们遗忘。
对胆小的同学,班主任常对其投以微笑,用鼓励的目光与他们交流,给他们真诚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表扬,予以肯定,促使中等生主动要求进步,争取进步。
二、目标激励,激发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成功记录越多,成绩越大,自信心越容易获得。
不断争取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记录,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班主任可在班级体中每周安排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体育强将”、“金话筒”、“小作家”等单项奖,还可进行展示活动,如优秀作文、小制作、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手抄报等,让中等生有更多的目标,让他们跳起来就摘到苹果,使他们明白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有利于增强自信,调动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三、创设机会,激发热情教育是主动发展的教育。
浅淡对班级内“中等生“管理
浅淡对班级内“中等生“管理摘要:“中等生”,这是一群特殊而又容易被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忽略的群体,受关注的往往是差等生与优等生。
绝大部分老师都会认为差等生的管理上去了,本班的学风、班风,就会变好了。
殊不知原先默默遵守纪律,聚精会神地聆听班主任教诲,并给予最大限度配合与支持的中等生变了,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是被丢弃的孩子。
对差等生与优等生的管理固然重要,然而对“中等生”的管理,同样也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以上,我们认识到“两头抓,带中间”这种思想可能会给原本默默奋斗的中等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与了解中等生,给予这一个群体同等的关注与关爱,才能使班级管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首先:认识什么叫“中等生”。
按照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中等生就是每次考试都排在中间的学生或是个人在班级排名中等的学生。
这个群体的学生会默默地服从班级管理,各方面表现也平平,但也很容易被班主任与科任遗忘在某个角落里面。
其次,了解中等生的心理特征。
其实成绩特别优异与各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的,对于这些同学给予关爱与表扬是必要的。
但相对而言,中等生占班级的绝大部分,管理好他们等于如虎添翼。
他们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一)能力一般,自信心不足。
学校举行的各项文体活动,随处可他们的身影,他们拼尽一切力量,但能够排上名次的往往是那几个佼佼者。
多次的落败,会导致他们觉得自己无论怎么样努力,都是失败者。
长久下去,就慢慢地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二)渴望获得肯定,特别是老师的肯定与鼓励。
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一群被忽略的群体,因为班主任的很多个人谈话,甚至在班会课上的思想教育课都是针对优等生与差等生。
很少去提及中等生?无数次的渴望,渴望老师关心他们并发现他们的每一次进步。
他们就像求爱的孩子,渴望关爱、渴望公平对待。
曾记得在14春的某个班上,针对班中某次考试,大部分同学考得较差,我一时怒起,就地训斥他们:“说他们是如何的不努力,如何的....某某同学也一样,怎么某某同学考得那么好?”最后,班里一片沉默,我以为效果达到了,就停止了一番说教,但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当天晚上,我收到一条令我深思的短信。
“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宠爱”中等生
“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宠爱”中等生作为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身心的健康和思想状况,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放下架子,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尤其是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甚至是所谓的后进生。
我班小义同学从镇中转学进入我班,七年级下册期考7门功课总分不到100分,我在与他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后,商定每天让他放学前我们各自汇报一天的所得(有时会说今天我班哪位同学表现不错,我很为他高兴。
有时我会告诉他我班什么工作没做好,我今后应如何指导大家去做好。
有时,甚至让他给我出谋划策。
起初,他只说一些学习之外的事,后来他竟然告诉我哪位老师讲的课很精彩。
他已经关注课堂了。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推移,我不断发现他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了,他甚至说某一科不那么难学了。
于是,我趁机告诉他:“老师认为,你还能做的更好,对吗?”他也自信的点点头。
就这样,他悄悄的改变了。
所以,我们用等待的眼光看待学生,用赏识换回学生的信心。
所以,与学生谈心的时候一定不要开口闭口的谈学习,可以多谈谈他的特长,适当的指出他的问题,让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自己只要再坚持一下、再多一点努力就可以做好了。
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即使看来愚钝的孩子,都有他闪光的一面。
把那一面找出来,赞赏他,鼓励他。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理解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
正因为普通,正因为低微,他才需要更多目光的关注,更多声音的赞美,更多掌声的鼓励。
所以作为班主任,就要用一颗宽容、博爱的心来对待学生。
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拉一把;在学生停止不前时,推一把。
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小义同学第一次月考,班级倒数第一,年级倒数第二;段考在班里前进了3名,年级进步了23名。
是的,我们的学生之间存在差距,但他们有着丰富思想、情感、个性,就用等待的眼光等待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后进生“偏爱”些,对于优等生“严爱”些,中等生“宠爱”些。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学生,他们或许会有很多的错误。
应如何正确地对待中等生
应如何正确地对待中等生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尤其对班主任而言,通常都记住两类学生:一类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就是尖子生;一类是成绩不好或是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俗称的“后进生”,然后在很多情况下却忽略了那些平时默默无闻表现平平的学生——中等生,像这种在班集体中思想品质一般,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又称为“灰色学生”。
对于“灰色学生”,如果我们能够热情关心,积极引导,严格要求,并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用心拉他们一把,他们就可以同优等生一起进步;如果我们放任自流,忽视他们,特别是他们遇到困难或受到到外来不良影响时,我们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他们就会落后,甚至落入后进生的行列。
班主任要做到现实中的皮格马利翁,就要重视“灰色学生”的需要和渴望,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让“灰色学生”显出亮色。
“灰色学生”的进步成长可以推动整个班集体向前迈进,健康发展,促进“灰色学生”的优化。
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灰色学生”,时刻把“灰色学生”放在心上这是促进“灰色学生”转化的前提,也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基本要求。
“灰色学生”对班主任一般有教强的依赖性,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位学生,热心引导“灰色学生”,决不因为他们“表现平平”而放任和冷落他们,应给予他们必需的爱和关心,积极教育他们,使其转化,显出亮色,步入优秀学生行列。
二、帮助“灰色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确定适度的期望值,激励他们积极进取“灰色学生”往往有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即“上游难得,甘居中游。
”他们对自己缺乏高标准,自我感觉良好且易自我满足,处于暂时心理平衡状态。
教师应经常向学生介绍新的信息,通过主题班会、讨论会和辩论会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关心自己前途,提高抱负水平。
要让他们认识到,社会在突飞猛进,每个人都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不进步即等于退步,而只要努力和付出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
同时要为“灰色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才干和发挥才能的机会,让工作中的成功激发他们的潜能潜质。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
有人曾说“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往童年的使者”,班主任尤其如此。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她必须有爱心,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学生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学生总会有差别。
这就决定了作为班主任,接受每一个学生是无条件的。
学生在学校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和教育。
班主任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是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班主任的爱是博大的、精深的爱,它像阳光一样,洒向大地上每一个角落。
喜爱优等生,歧视后进生,是过去我们班主任狭隘教育观的表现。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是,只要班主任拿出真诚的爱心,就会发现,后进生也有许多可爱之处,也有许多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指导,就能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比如: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
课外积极辅导、跟踪,多与家长联系,有利于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在一个班级里,中等生常是“被遗忘的角落”,他们较为安静,不惹事,上课发言也不经常,成绩平平,所以较少为老师特别关注。
如何让他们也一样享受到阳光?我采取的方式是用周记让他们与老师交流,我发现班上的不少学生因此亮了起来。
中学生时代是人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对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所接触到的事物都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现在的中学生对一般的人也缺乏一定的信任。
于是,他们的困惑无从与人说起,久而久之,形成了怪异的性格。
而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恰恰是伴他成长的引路者,解惑人。
也许是我平时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学生都比较怕我。
有些话不敢当面跟我。
所以我采取了每周让学生写周记的方式,让学生把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表达了出来。
这样既让学生得到了倾诉,也便于让我了解学生的思想,有利于班级的管理,防患于未然。
怀着一颗爱心和孩子交流,他们很乐意接受你的建议,就算有时候言语严厉,因为有爱心为底,他们也能理解老师的苦心。
用爱的阳光照亮被遗忘的角落——谈班集体建设中中等生的教育
用爱的阳光照亮被遗忘的角落——谈班集体建设中中等生的教育摘要:在班集体建设中,中等生一般是被忽略的对象,这部分学生尽管学习目标比较明确,能够主动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但是性格较为内向,缺乏学习自信心,因此,是班级的“小透明”。
班主任则需要在转化后性生以及关注优等生的同时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中等生,用爱的阳光照亮被遗忘的角落,为中等生向优等生的转化助力。
本文则结合中等生的特点分析班集体建设中中等生的教育意义及对策,以期为体现公平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照。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中等生;教育对策引言优等生和后进生是班级建设中的主要关照对象,所受到的关注较多,中等生成绩平平,在班级中安分守己,往往被遗忘在某一个角落,这一点违背了公平教育的初衷,导致一部分中等人生因为不被关注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做到视如己出,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呵护中等生的健康成长,给予中等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协商学生的教育方法,为中等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驾护航[1]。
一、中等生的特点中等生主要是指介于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突出,成绩中等,缺乏表现自我的意愿及自信心。
与后进生相比,中等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较强,学习基础相对较为扎实,如果能够获得教师更多的关照,就可以顺利转化为优等生。
在对中等生的课内外表现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这一群体的的特点比较明显:首先,中等生学习目标较为明确,但是学习自信心不足,还未意识到自身的潜能和闪光点,不善言谈,所受到的表扬和鼓励较少,存在自卑心理。
其次,与优等生相比,中等生的性格较为内向,缺乏勇气,往往闭门造车,对外部环境和评价较为敏感。
最后,中等生比较听话,能够主动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不扰乱班级秩序[2]。
二、班集体建设中中等生的教育意义首先,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倡导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班主任如何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
班主任如何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班主任如何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在一个班级中占绝大多数的是那些优点、缺点不大明显的中等生。
在通常情况下,中等生很难受到老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往往失去了在老师指导下发展成长的机会。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从以下几点加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
一、了解关注,促其进步。
在中等生身上潜藏着许多积极因素,如要求进步、乐于为班级做事、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依赖。
因为中等生人数众多,所以他们是班级中可挖掘潜力最大的群体。
因此,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以促使中等生主动要求进步,争取进步。
二、设单项奖,目标激励。
奖励优秀生固然好,但绝大多数的中等生往往离奖励所要求的冒尖水平还有一点距离,因而中等生几乎与奖励无缘。
他们缺乏获奖的信心,缺少上进的动机。
在班级中设“体育标兵”、“文艺能手”、“劳动能手”、“进步典型”、“助人为乐奖”等单项奖,让中等生有了更多的目标,这样激励中等生,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获奖也不难,有利于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上进。
三、班干轮换,激发热情。
班干部常常是优秀生的天下,班主任如能实行班干轮换,会使中等生获得较多发展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班干的轮换有利于形成人人争做班干部,人人会做班干部的氛围。
(班主任工作艺术 )班干的轮换不但使大多数中等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班级工作可以得到创造性的开展,可以较好地锻炼中等生的工作能力,增强班级的团结合作意识。
四、活动多样,体验成功。
活动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全体学生是班级活动中的主体。
班主任在活动中重视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同时,不应忽视中等生。
班主任应经常组织多样化、分层次的小型竞赛活动,让中等生在活动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班主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调动和发挥中等生的积极性和特长,要尽量使中等生在活动中有岗位、有职责,让中等生都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从中锻炼才能。
班主任对于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应注意口诀
班主任对于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应注意口诀
(1)观察法:这是班主任了解中等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例如:班主任经常在教室外观察中等学生的动态。
(2)谈话法:这是班主任了解中等学生、管理班级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发现中等学生的问题行为之后将中等学生带到办公室进行谈话。
(3)书面材料和中等学生作品分析法。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书面问卷、心理测验等书面材料以及中等学生的作业了解中等学生。
(4)调查访问:这是一种间接了解中等学生的方法。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走访中等学生前任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等,了解中等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成长经历,深入了解有关背景原因。
【记忆方法】:班主任通过观察中等学生的日常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谈话,谈话未果检查书面材料,最后通过与家长联系解决问题。
三个“有意”促进步———浅谈班主任对中等生的教育管理
教学实践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个班级,优、良、差学生的分布犹如一个“纺锤体”,两头尖,中间粗。
而占班级约70%左右的中等生却往往被班主任忽略。
他们性格温和、听话,按部就班上课、写作业。
表现不温不火、成绩不上不下,因为不优秀,得不到“偏爱”,因为听话,也失去了“严爱”。
可是,他们才是班级的生力军,他们体现了班级的整体风貌,他们展现了班级的全体风采。
他们应该被关注。
一、有意关注,发现亮点,以优促进皮格马利翁效应显示,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
每个学生都是一支潜力股,中等生身上潜藏着许多积极因素,如听话、踏实、助人等,她们或许不聪明,但有很多是最努力的。
因为平凡,他们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关注,更渴望激励,他们是班级中潜力最大的群体。
教学所倡导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是主要针对这一群体而言的。
因此,班主任应摒除管理定式,将目光放到中等生身上,把情感的天平向他们倾斜,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之处,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关爱和期望,从而获取成就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二、有意关注,发现不足,查漏补缺中等生因为极少违规违纪,也就不引人注意。
开家长会的时候,许多教师的评价,是“挺好的”“还没有开窍”“很认真”之类,可是学生为什么就是不优秀呢?成绩为什么总是徘徊不前呢?我觉得,还是缺少发现。
班级管理中发现,女生学习,勤动手,懒动脑,作业认真,但局限于抄抄写写,需要思考的作业往往红叉遍布,对待错题也不订正。
还有一些男生,会做的题就做,不会做的就抄,保证交作业就行。
中等生群体,不细看,形势一片大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各自都有缺点,或懒惰,或假学习,或抄袭成习。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睁大眼睛,审视中等生,善于发现,及时矫正,才能促使他们走过徘徊区,有大的进步。
三、有意关注,创设机会,感受成功成功感是继续前进的动力,不断进步,来自于不断地感受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次数越多,就越加自信。
关爱中等生
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
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
对这类学生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班级管理中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爱去创设“和谐共振”的最佳教育情境。
班主任工作是个细心工程。
除了细心注意班级的常规,更重要的细心在于班主任要同任课老师搞好团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搞好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从小到大都是家中的宝贝,吃、用等都是绝对的优先,养尊处优,唯我独尊。
从而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那就是只许我们伤害他人,不允许别人有半点儿伤着自己,包括伤害自己的自尊心。
这些都说明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非常强,意志却脆弱。
这就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呵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能轻意地去伤害他们,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是不可能取得什么教育效果的。
只会给我们以后的教育设置障碍。
那么怎样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了解学生家庭学生近期心理状况基础上,研究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采用形象生动的生活实例,或者自身生活经历、自身的教训告诫学生、教育学生,才会有说服力。
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觉得老师既管得严,又想得细,既体谅了学生心情,又作了严格要求,定了改进措施,教育效果就会很好。
用爱育人,以爱执教
用爱育人,以爱执教母爱是无私的,友爱是纯洁的。
但比母爱更伟大而无私,比友爱更纯洁而高尚的是师爱。
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体现。
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
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讴歌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对师爱的高度肯定吗?从第一天走上讲台担任班主任至今,我就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伟大而无私。
一、用爱心建筑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以来,我始终注意关爱每个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们、教育他们。
小到谁的指甲、头发长了,帮他修剪指甲、头发;谁的钮扣掉了,教他学钉纽扣。
大到谁的身体不舒服,及时打电话叫医生或家长带他去医院治疗。
谁家出了什么大事,发动学生捐款慰问。
2018年,我任二年级班主任期间,班里的一名女生叫刘嵩的女孩,父亲得病去世,母亲改嫁,跟爷爷奶奶生活。
当我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后,组织学生去慰问,同时与班干商定:每星期去刘嵩家一次,帮助做家务,陪她学习。
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们的关爱。
班里的一名男生叫周晨,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家得不到父爱、母爱,衣裳的钮扣总是丢三落四,张老师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个针线包,帮他、教他钉钮扣。
现在他的衣服穿得比以前整齐多了。
正是这份爱心,赢得了师生间的情感交融。
下雨了,同学们簇拥着我,为我撑起雨伞,天热了,下课时,同学们会用纸扇为我送来阵阵凉风。
有时我不舒服了,同学们就会问这问那,有的甚至从医生那儿买来药品。
二、用诚心激励学生发奋进取诚心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从教育心理角度来看。
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真诚的师爱就会把教师的教育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给予学生的爱应是公正的,即关爱每一个学生。
1、对优等生要爱在心里。
每一个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更是视作掌上明珠。
关爱这些学生当然是无可非议,但教师必须随时注意鼓励他们,要求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保持正确的心态,千万不能骄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要关爱中等生
担任班主任多年,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
多数班主任是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策略,把工作重点放在尖子生和差生身上,而为数众多的中等生就这样进入了许多老师意识的盲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
而在一个班里成绩中等的学生总是占大多数,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好中等生的工作,那么将直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清楚地了解中等生,关注他们的发展,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中等生的心理特征。
“中等生”一般心细,善于察颜观色,他们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甚至循规蹈矩,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不惹麻烦,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他们的心态一般比较平和,但当老师长期忽视对他们的关注时,他们的学习热情、与人竞争的勇气会逐渐减弱,进而产生不良的、消极的心态。
做事缺乏自信、自甘平庸,整天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得过且过。
他们漠视荣誉,认为所有的“好事”都不会有自己的份,总觉得做事不如别人做得完美,从而会降低做事效率。
所做之事往往成少败多,这必将更加动摇其做事的信心,不能持之以恒地努力,意志比较薄弱,导致工作学习能力提高缓慢。
长久下去,使其性格更加孤僻、自卑,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害怕竞争,害怕失败。
遇到问题时,总是冥思苦想、自问自答,不知所措。
“中等生”在心理上的优缺点,容易造成他们自相矛盾的心理: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过高,因其身心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性,会使他们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
如在回答老师问题时,希望自己口齿清楚地把问题答好,但又战战兢兢、结结巴巴,盼望老师尽快让他坐下;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常常要为一时的小
事而生闷气;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想加入到同学们中去,却又担心别人嘲笑。
这种心理容易导致自卑、害怕,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其次,班主任要掌握一些疏导心理问题的方法。
一、播洒爱心,激发信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老师带有爱和信任的目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荡起温暖的涟漪。
拥有和享受班主任老师的爱,是每一位学生的渴望,也是每一位中等生的渴望。
所以,我在关爱“两头”的同时,每天按计划、有重点地关注几位中等生。
关注的形式有很多: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关爱的动作等,深入到课上、课间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上课前,和那些不善发言的同学聊聊,上课时他们就能直视老师,认真听讲。
提问时,给他们以鼓励的眼神,他们就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
当学生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表扬、鼓励。
点点滴滴,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产生对老师的依恋与信赖之情,他们要求进步的动机
就会得到强化。
当学生遭受挫折、失去信心时,需要老师指出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找回曾经拥有的成功喜悦,鼓励他们重新燃起希
望,树立信心,扬帆起程。
总之,老师要保持一颗温和的爱心和纯真的童心,就能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就能使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赏识优点,培养自信
很多中等生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不行。
因此帮助中等生树立信心,是改变他们的关键。
任何人都有其闪光点,老师应给予中等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创造机会,让他们成功的表现自己、不断的“闪”出“光”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表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真诚的鼓励和热
切的期待,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可以开展“找优点”活动。
让学生找自己的优点,找别人的优点,了解自己也有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也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多样化、分层次的小型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比赛、劳动技能比赛、小制作、小设计比赛以及特长展示等,提供不同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让中等生在活动中能获
得成功的体验。
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热情参与和感召下,胆怯的学生也经常参与到活动中来。
对某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提前让他们做好准备,从而使他们能够
成功的表现自己。
自信是成功的产儿,成功记录越多,成绩越大,自信心越容易获得。
三、激发斗志,鼓励争先
中等生常处中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安分守己,从来没想过要争当“元帅”。
要使中等生跃居上游,必须先引导、激发他们有“争当元帅”的竞争意识,而后为他们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地走进生活,
寻找自己的“位置”。
如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班干轮换制,使大多数中等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可以较好地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克服自卑感,班级工作也可以得到创造性的开展。
这样中等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在实际的参与中克服了各种困难,获得了成功,才能确信自己的能力,才能战胜更大的困难,才能不断的奋勇前进。
四、锻炼意志,完善自我
坚定的意志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靠坚强的意志取得成功的名人故事,教育学生时时处处都要磨练自己的意志。
在学习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坚持课前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后认真复习的良好习惯。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明白,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勇于行动,就可以获得成功。
此外,我非常重视发动中等生进行自我教育,鼓励学生自订计划,如每天必须学习哪些内容、完成哪些事情,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哪些要求等。
计划制订后,每天都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发现不足,立即弥补,从而不断的完善自我。
总之,在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时,老师应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要多学习,勤观察,善思考,重实践。
“中等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有憧憬、有梦想,老师要做有心人,给予他们热情的关爱,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在积极向上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
希望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把自己的情和爱同样慷慨地献给每一位中等生,我相信,中等生在老师爱的阳光雨露中,定会像雨后的春笋一样自信而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