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直肠癌晚期转移脑部怎么办?还能治好吗

直肠癌晚期转移脑部怎么办?还能治好吗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严重危害人类生命。

病情发展到晚期往往会出现转移,晚期转移到脑部是一种比较罕见但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的治疗。

那么,直肠癌晚期转移脑部怎么办?如果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脑部,那么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手术可以帮助去除肿瘤,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期。

如果癌症转移的比较多,或者位置比较靠近重要的神经结构,手术风险会增加,同时手术切除的效果也会减弱。

放疗也可能会被用来治疗直肠癌晚期转移脑部。

放疗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减轻症状并延长生存期。

同时,放疗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疲劳、恶心、呕吐等等。

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是否使用放疗。

化疗是一种治疗直肠癌晚期转移脑部的较少采用的方法,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

化疗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来控制疾病的进展。

这种方法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脱发等等。

由于化疗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因此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状况评估治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的不断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在直肠癌脑转移的治疗上,中医治疗取得了可喜成果,尤其是在稳定瘤体,改善病症,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方面。

因此,建议患者尽早配合中医治疗,尤其是进行手术、放化疗的患者。

手术前后配合中医治疗,有助于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提高手术切除率,预防和改善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并有助于术后其他治疗手段的顺利应用。

对于放化疗患者,中医治疗有助于增强整体疗效,预防和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尤其是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等毒副反应,从而有助于治疗安全、顺利地完成。

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广泛转移,无法或不愿意西医治疗患者,亦可以通过中医保守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中医治疗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和谐的治疗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

袁希福老中医是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自幼接触家族医书,从事中医抗癌事业40余年,担任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指导老师,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中医抗癌团队,为患者提供中医系统方案,帮助患者解决在肿瘤康复过程中的难题。

结直肠癌进展相关关键分子事件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进展相关关键分子事件研究进展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3.22.1242结直肠癌进展相关关键分子事件研究进展周雄1,2,3,胡明1,2,3,蒋栋铭4,曹广文1,2,3,谭晓㛃1,2,3Research Progress of Key Molecular Events Related to Progres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ZHOU Xiong1,2,3, HU Ming1,2,3, JIANG Dongming4, CAO Guangwen1,2,3, TAN Xiaojie1,2,31.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Faculty of Naval Medicine,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2.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Bioprotection, Shanghai 200433, China;3.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Defen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0433, China;4. 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92,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TANXiaojie,E-mail:******************.cnAbstrac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gh-throughput and single-cell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patia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have allowed the continuous discovery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molecular events in the progres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RC) to better understand its mechanism of malignant progression. Genetic variations (mutation of APC and P53, etc.) and mismatch repair of DNA,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such as epigenetic alteration, and dynamic alteration of complex molecular networks have their own special molecules that play key roles. Drug resistance and metastasis in the late stage of CRC progress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se key molecular ev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explores key molecular events in the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CRC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and ideas for elucidating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CRC and evaluating its prognosis prediction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 Malignant progression; Genetic variation; Molecular eventsFunding: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81672518); Shanghai Public Health System Construction Three-year Action Plan (No. GWV-10.1-XK17)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摘 要:随着高通量及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到空间转录组测序的出现,结直肠癌进展中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子事件不断被发现,这使我们更好理解结直肠癌恶性进展的机制。

三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三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1 F0 LF0 X旧 丨 联 合 靶 向 治 疗 成 为 mCRC
一线治疗的发展历程
1.1 F0 LF0 X 旧丨在m C R C 治疗中的首次亮相 2 0 0 2 年 意 大 利 Falcone教 授 团 队 在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JC0 ) 发表 F0 LF0 XIRI 三药双周 化 疗 治 疗 mCRC的 初步研究结果[9],这 是 F0 LF0X IRI三 药 化 疗 方 案 首 次 登 上 历 史 舞 台 。该 研 究 是 一 项 II期临床研究,目的为探究F0 LF0 XIRI三药化 疗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安 全 性和药物剂量。试验共 入 组 4 2 名 患 者 ,有 5 例 患 者 (11.9 % ) 治疗后达到 完 全 缓 解 ( complete remission, CR ) ,25 例 患 者 (59. 5 % )部 分 缓 解 ( partial remission,PR) ,客观有 效 率 ( overall response rate,0 RR) 为 71. 4 % ( 9 5 % C/:47% ~ 83% ) , 中 位 无 进 展 生 存 期 ( 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为 10. 4 个 月 ,中位总生 存 期 ( 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达到 26. 5 个 月 。 主要毒副反应包括腹泻和粒细胞缺乏,2 1 % 患者出 现 3 级腹泻,55%患者出现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
[收稿曰期] [基金项目] [通讯作者]
2〇2〇]2-〇2 [ 修 回 曰 期 ] 2〇2丨-〇3-〇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〇l6YFCl3〇3602) 么金永东,E-mail:cccjin@ 163. com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早期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简单、无创的筛查方法,但敏感性较低。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病变,并进行活检和治疗,但该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患者接受度相对较低。

近年来,虚拟结肠镜检查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这种技术通过对腹部进行 CT 扫描,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重建肠道的三维图像,从而实现对肠道病变的检测。

与传统结肠镜检查相比,虚拟结肠镜检查具有无创、快速等优点,但对于较小的病变可能存在漏诊的风险。

此外,基因检测技术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中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这些基因突变,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危人群,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监测措施。

二、治疗方法的创新(一)手术治疗手术仍然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性手术如造瘘术等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化疗化疗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化疗药物包括 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推进,新型化疗药物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的出现,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化疗方案也在不断优化。

联合化疗方案如 FOLFOX(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IRI(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等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肿瘤转移的研究现状与治疗前景展望

肿瘤转移的研究现状与治疗前景展望

前言肿瘤转移是造成大部分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人们对此领域重拾兴趣,对肿瘤转移的相关机制形成了新的见解并在治疗方法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此外,研究人员还构建了多种相关研究模型,并确认了多种信号通路在肿瘤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上皮细胞-间质细胞的转换赋予了肿瘤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的特性,增强了它们扩散、存活以及在远隔器官处生长的能力,从而让人们确信肿瘤细胞具有胚胎的特征;另外,原发性肿瘤细胞以及肿瘤转移细胞周围的微环境被看作一个重要的、潜在的转移性调节因素而有利于确定转移的方向。

新型基因标签的应用,可帮助人们预测肿瘤的转移倾向并判断肿瘤是否在体内形成,这对于肿瘤转移患者来说,意味着可以更早地获知自身病情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最佳的治疗措施。

事实上,最近有证据表明,肿瘤发生转移的时间可能比人们预期的要早。

因此,抑制促进肿瘤转移的信号通路的疗法或促进其它肿瘤转移抑制蛋白重新表达的疗法正蓬勃发展。

选取了几篇关于肿瘤转移与治疗的文章,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

肿瘤能从原发灶处转移至远隔器官,这是大部分恶性肿瘤都具有的一大特征。

但是不同的肿瘤,其转移的过程也是各不相同的。

从肿瘤细胞的起源、细胞的内在固有特征、与组织的亲和力,到细胞在人体内的循环模式,这一切因素都共同决定了肿瘤在人体内传播的范围,以及肿瘤转移至重要器官的过程和转移灶的严重程度。

不同肿瘤的转移过程之间具有如此明显的差异,这让我们想到一个重要问题,肿瘤的转移性状是否也存在进化呢?肿瘤转移的遗传决定因子是什么?又是何种机制对转移细胞进行选择的呢?我们通常都把肿瘤的转移过程分成多个步骤。

首先,肿瘤细胞从原发灶处脱离下来,在体内传播至另一远隔器官,然后在该部位克隆性增殖形成转移灶。

针对不同的肿瘤,该步骤会出现在不同的器官组织内,出现的速度也有所差异,在临床上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现有的肿瘤转移研究模型中加入多种生物学的因素。

2020年结直肠癌的研究新进展(最全版)

2020年结直肠癌的研究新进展(最全版)

2020年结直肠癌的研究新进展(最全版)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过193万人被新确诊为结直肠癌,占全球新确诊癌症人数的9.7%。

在2020年,中国有超过55万人新患结直肠癌,占中国新确诊癌症人数的12.2%。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结直肠癌的死亡人数仅次于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因此,深入了解结直肠癌的研究新进展,对结直肠癌的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笔者就结直肠癌在2020年的研究新进展作简要回顾。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新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是涉及多因素、多步骤参与的复杂过程。

(一)饮食与结直肠癌2020年3月,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一项研究在动物水平上探讨了西式饮食与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关联。

芝加哥的学者将雄性BALB/c 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西式饮食(高脂、低纤维素、低矿物质和维生素)或者标准饮食持续4周,行结直肠切除术和吻合术。

术后第1天给予含有鼠源性肠球菌(e2株)灌肠,第2天给予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灌肠。

第21天后发现,接受西式饮食干预组中,88%的小鼠发生了结直肠肿瘤,接受标准饮食组中仅30%的小鼠发生结直肠肿瘤。

因此提出西式高脂饮食方式是促进结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并且呈年轻化趋势,这与我们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逐渐西方化密不可分。

2020年12月,来自剑桥的Ömer H. Yilmaz团队在Trendsin Endocrinology&Metabolism发表的综述中提出高糖高脂肪的西式饮食通过调节胰岛素/IGF-1及酮体代谢信号通路影响肠道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高脂肪的西式饮食习惯、吸烟、体重增加和肥胖、糖尿病和大量饮酒,都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鼓励居民调整饮食方式,避免高脂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和谷类膳食,适量运动等有利于预防结直肠癌。

最新:HER2阳性晚期结直肠癌诊疗进展

最新:HER2阳性晚期结直肠癌诊疗进展

最新:HER2阳性晚期结直肠癌诊疗进展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位于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我国则仅次于肺癌,发病率位于第2位,年新发病例56万例。

复发转移是造成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结直肠癌重要的治疗靶点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展开系统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原癌基因HER2位于17号染色体q21,编码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

HER2与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3、HER4共属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通过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进一步自体磷酸化胞内酪氨酸残基从而激活下游级联信号反应的受体酪氨酸激酶。

因此HER2基因的过表达或扩增所导致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激活能够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01、结直肠癌HER2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和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是实体肿瘤中常规的HER2检测方法。

既往文献报道结直肠癌中HER2扩增/过表达的比例在1.3-12.4%,当然这些研究中对HER2阳性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

2015年Valtorta等人对1000例结肠癌肿瘤组织标本HER2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发现不同于胃癌HER2表达的高度异质性,结直肠癌HER2表达同质性较高,绝大部分HER2阳性患者均有超过50%的肿瘤细胞表现为HER2扩增。

因此本研究将免疫组化大于50%肿瘤细胞HER2表达3+的以及HER2免疫组化2+且50%的肿瘤细胞HER2:CEP17 ≥2的结直肠癌定义为HER2阳性(后称为HERACLES标准),该标准也被NCCN和CSCO指南作为结直肠癌HER2扩增的判读标准。

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2024(全文)

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2024(全文)

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2024(全文)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全球CRC总体发病率已经升至第三位,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

在CRC中,黏液腺癌(mucinous carcinoma,MC)是非特异性腺癌(adenocarcin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AC)中一个独特的组织亚型,其特点是细胞外黏液占肿瘤体积50%以上。

一、黏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统计数据表明,MC发病率具备一定地域差异,MC的发病率从亚洲国家的3.9%到欧美国家的10%~13.6%不等[2]。

通过对发病部位的研究发现,MC在近端结肠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直肠或远端结肠。

针对相同部位肿瘤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MC常发现于疾病进展期[3]。

对这一现象有两种假说。

其一可能与MC中黏液蛋白物理特性相关,MC中黏液蛋白基因MUC2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转录因子HATH1沉默密切相关,与AC中的表达趋势相反[4]。

染色体不稳定可能是MC疾病快速进展的另一种机制,相对于AC,MC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频率更高。

高MSI发生率在Lynch综合征患者中也可以观察到,这表明MC与AC可能具备不同的致癌途径[5]。

MC与AC的转移模式存在明显差异,AC常见远处转移器官为肝脏,而MC更容易出现腹膜转移,且MC术后淋巴结阳性率高于AC。

转移模式差异的原因目前认为与黏液组分密切相关[6]。

正常黏液与肠道微生物构成了菌群生物膜。

MC中菌群生物膜的失调导致肠道上皮通透性增强,黏液组分会由肠道向腹腔内移动,导致肿瘤的腹膜转移及对邻近脏器侵犯[7]。

另外,菌群生物膜将诱导肠道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导致大量细胞因子的产生,如TNF-α、IL-22,研究表明此类细胞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黏液分泌。

例如,TNF-α处理的结肠癌细胞ATOH1蛋白的稳定性增强,进而促进黏液分泌。

EGFRTKI治疗NSCLC脑转移研究进展

EGFRTKI治疗NSCLC脑转移研究进展

EGFRTKI治疗NSCLC脑转移研究进展神经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跨膜蛋白质,在多种细胞类型中都有表达。

EGFR是一种重要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和转移中起关键作用。

EGFR在多种癌症中过度表达或突变,例如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就为EGFR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提供了可能性。

NSCLC是影响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疾病,其脑转移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NSCLC患者的脑转移通常是肺癌进展的表现,这会导致患者生存率的显著减少。

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NSCLC脑转移疗效有限,而EGFR靶向治疗的出现为NSCLC脑转移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EGFR靶向抑制剂是一类针对EGFR进行靶向干预的药物,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的活化,达到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效果。

EGFR靶向抑制剂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两类。

其中,埃克替尼(Erlotinib)和吉非替尼(Gefitinib)是最常用的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有效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

一些研究表明,EGFR靶向治疗对NSCLC脑转移的疗效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的一些临床研究指出,EGFR靶向治疗对N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有显著改善。

例如,有研究发现,EGFR靶向治疗可显著降低NSCLC脑转移患者的脑转移进展率和死亡率。

此外,EGFR靶向治疗还可以减缓NSCLC脑转移患者的症状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EGFR靶向治疗对于NSCLC脑转移的疗效仍存在一些限制。

一些研究表明,部分NSCLC脑转移患者对EGFR靶向治疗有抗药性,这可能与肿瘤细胞内EGFR基因突变、信号通路激活等因素有关。

此外,EGFR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也是制约其在NSCLC脑转移治疗中广泛应用的因素之一针对EGFR靶向治疗在NSCLC脑转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未来研究方向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一步明确EGFR突变对于NSCLC脑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EGFR突变与抗药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靶向治疗的疗效。

浅论p53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转移、治疗与预后及筛查关系的研究现状

浅论p53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转移、治疗与预后及筛查关系的研究现状

浅论p53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转移、治疗与预后及筛查关系的研究现状【摘要】 p53是目前公认的重要抑癌基因,在大肠癌中表达率较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等各方面关系密切。

本文阐述了p53与大肠癌发生转移、治疗、预后和筛查关系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p53;大肠癌结肠直肠癌是较常见和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是多基因参与、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大肠癌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达成不少共识,但仍存在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

随着分子实验技术的普及,从分子水平上系统地研究大肠癌,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至今已发现众多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中p53表达与大肠癌关系密切且研究颇多,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1 p53概况人类p53基因长度为20303碱基对,定位于染色体,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1]。

转录成 mRNA,编码由393个氨基酸组成,是分子量为53KD的核酸蛋白。

1979年,Linzer和Levine用SV40抗T抗体的联合免疫沉淀法从SV40转化的细胞提取物中发现一种与T抗原存在的蛋白质,因其分子量为53KD,故名P53。

此后,在各种病毒、化学诱导剂等因素引起的肿瘤中常发现有P53蛋白异常表达,故p53基因一度被认为是癌基因。

但在随后研究细胞转化时发现体内正常存在的p53基因即野生型p53有抑制细胞癌变作用,而发生突变后的p53基因即突变型p53则有促进细胞癌转化作用,从而确认野生型p53基因是抗癌基因。

对其认识经历了肿瘤抗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三个阶段。

由于野生型P53蛋白的半衰期短,免疫组化难以检测到,而突变型P53蛋白因其空间构象改变,半衰期延长,用免疫组化法可检出,因此,当组织中检测到P53蛋白的高表达,则认为有p53基因的突变[2]。

在约50%人类肿瘤中可发现有p53基因的突变,且见于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

2 p53与大肠癌2.1 p53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早期Vogelstein[5]综合以往的报道,认为大肠癌发生的一般模式为:正常上皮增生性上皮腺瘤腺瘤癌变腺癌。

结直肠癌研究方向综述

结直肠癌研究方向综述

结直肠癌的研究方向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免疫疗法。

由于大部分结直肠癌是PD-L1阳性的,所以PD-1免疫疗法在结直肠癌治疗上展现出了较好的效果。

在一项针对局部晚期错配修复缺陷(dMMR)直肠癌患者的研究中,18名II期和III期dMMR直肠癌患者每天接受500mg一款名为Dostarlimab(多塔利单抗)的新型PD-1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可评估的14名患者100%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

靶向治疗。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在晚期结直肠癌中,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医疗技术,其可以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上述研究方向外,基因治疗、中医治疗也是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向,具体可咨询专业人士。

中国肿瘤整合诊疗指南——脑转移瘤(2023)要点

中国肿瘤整合诊疗指南——脑转移瘤(2023)要点

中国肿瘤整合诊疗指南——脑转移瘤(2023)要点【摘要】脑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严重危害肿瘤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等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委员会将从流行病学、影像诊断、病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随访监测等多方面进行综述,就脑转移瘤全程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中国指南推荐。

发布《中国肿瘤整合诊疗指南》,体现了肿瘤治疗从多学科诊疗(MDT)到整合医学(HI M)的理念。

20%-40%的恶田中瘤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脑转移。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脑转移瘤(BM)发生率较之前有所上升。

但由于继发恶性肿瘤登记记录不完整,国内外均无BM发病率的准确数据报道。

1 脑转移瘤的筛查和诊断1.1 临床表现BM与颅内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与肿瘤累及部位有关,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特异的局限性症状和体征,如精神症状、癫病发作、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失语症、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如眼球震颤、协调障碍、肌张力减低、行走困难及步态不稳等。

软脑膜转移既往多以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为全头胀痛或跳痛,部分患者同时伴恶心呕吐、复视及视物模糊,少数出现失明及颅神经麻痹,眼底可出现视乳头水肿,甚至出血,也有类似脑膜炎表现,如脑膜刺激征、颈强直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但肢体活动障碍少见。

近年来,随着全身药物治疗的不断进展,出现典型脑膜刺激征的患者越来越少,临床表现多为头晕。

1.2 影像诊断1.2.1 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在无禁忌证前提下,推荐磁共振成像(MRI)作为确诊或除外BM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包括平扫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序列与增强T1WI或T1WI/FLAIR序列。

当临床怀疑脑膜转移时,重点观察平扫T2WI/FLAIR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及PET/MRI受脑组织普遍18氮-氮代脱氧葡萄糖(18F-FDG)高摄取影响。

帕罗西汀对结直肠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帕罗西汀对结直肠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320国际精神病学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SYCHIATRY 2021年第48卷第2期帕罗西汀对结直肠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王雁军 王青兵 张勇牛志强【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结直肠癌脑转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况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期间88例结直肠癌脑转移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组。

对照组44例给予心理干预和安慰剂,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增加帕罗西汀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神经递质因子: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精神状况: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 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认知功能:以MMSE量表评估认知功 能。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5-HT、BDNF水平、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 照组(尸<0.05)。

结论帕罗西汀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帕罗西汀;结直肠癌脑转移;精神状况;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7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52 (2021) 02-0320-04Effects of paroxetine on mental statu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brain me-tastasis W ANG Y a n ju n,W ANG Q in g b in g,Z H A N G Y o n g,et a l.A n y a n g C ancer H o sp ita l,A n ya n g455000,C 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aroxetine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mental status and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brain metastasis.Methods Selected88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brain metastasis from January2017 to M ay2020 in our hospital,an H grouped them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Forty-four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placebo,and44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aroxetine.After3 months of treatment,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level of5-hydroxytryptamine (5-HT),the level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scores,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socres,am d the scores of M M S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5-HT level,BDNF level and M M S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HAMA and HAM D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 Conclusion Paroxet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reduce depression symptoms,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brain metastasis.【Keywords】 Paroxetine;Colorectal cancer brain metastasis;M ental status;Cognitive function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 C)是临床上常 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和直肠与乙状结 肠的交界处i1]。

直肠癌脑转移瘤怎么办,治疗方法

直肠癌脑转移瘤怎么办,治疗方法

直肠癌脑转移瘤怎么办,治疗方法直肠癌脑转移瘤是指原发癌肿位于直肠,但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脑部形成的转移瘤。

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通过综合治疗来控制。

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手术可以移除脑部的转移瘤,但是手术并不能治愈直肠癌。

手术后,可能需要接受放疗或者化疗来预防复发。

2.放疗放疗可以通过辐射来杀死癌细胞,但是放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等。

3.化疗化疗可以通过药物来杀死癌细胞,但是化疗也可能导致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等。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最小化对正常细胞的影响,但是它只适用于一部分患者。

注意事项:1.积极治疗发现直肠癌脑转移瘤后,应该积极治疗。

及时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操作,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并延长患者的寿命。

2.合理营养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体力和免疫力,减少治疗期间的不适症状。

3.注意休息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以减轻身体的压力和疲劳。

4.协助心理治疗直肠癌脑转移瘤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患者不仅需要物理上的治疗,还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他们面对病情和治疗过程。

总之,治疗直肠癌脑转移瘤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面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患者和家属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合理营养和休息,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直肠癌该怎么如何更好的治疗,治疗方法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常发生在肠道下端,具有生长快、恶性程度高、转移性强等特点,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直肠癌,是患者及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就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一、直肠癌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通过切除癌症部位,减少癌细胞的扩散和影响,达到治愈的目的。

虽然手术是初期直肠癌的最佳治疗方案,但手术必须在直肠和括约肌之间的距离足够远的情况下进行。

转移性结直肠癌2021全年新进展盘点

转移性结直肠癌2021全年新进展盘点

转移性结直肠癌2021全年新进展盘点转移性结直肠癌2021全年新进展盘点2022-02-15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三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第⼆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据 WHO 癌症研究中⼼的 GLOBOCAN 项⽬估计,2018 年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约为180万,死亡⼈数约为 88万。

⽽2018 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及第 5 位,新发病例 37.6万,死亡病例 19.1万。

多数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与之相应,结直肠癌的诊治技术也在⽇⽇发展⾰新。

就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在氟尿嘧啶(FU)为唯⼀有效药物的时代,Ⅲ期试验显⽰总⽣存期(OS)为11-12个⽉。

⽽在现代,平均中位⽣存期⽬前接近3年,⼀些试验报道称单⽤化疗的患者5年⽣存率可⾼达20%。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诊疗的显著进步,与对结直肠癌进展机制认识的发展、新药开发、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发展等息息相关。

⽽本⽂将站在2021年年末,回顾⽬前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与机遇。

⼀、初始强烈治疗理念渐趋流⾏mCRC治疗模式的转变有迹可循——在治疗⼈群的划分上,以2016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mCRC指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分类的更新为始,不再依靠传统地依照临床表现进⾏分组,⽽是以更多诸如患者健康状态、疾病状态等分类。

即,淡化“转化”与“姑息”界限,⽽是在精准区分患者的前提下,施加以更⼤强度的治疗。

在治疗的策略的选择上,强烈治疗理念得到进⼀步肯定。

三药化疗±靶向作为转化治疗策略之⼀在各指南中的推荐强度均逐渐提升。

例如,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将FOLFOXIRI±贝伐珠单抗在RAS/BRAF野⽣型右半和RAS/BRAF突变型结直肠癌的转化治疗中升级为并列I级推荐;⽽2021版则将FOLFOXIRI+西妥昔单抗在RAS/BRAF野⽣型患者中新增为III级推荐(2B类证据);⽽今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对此亦有同步更新。

(优选)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

(优选)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

疾病情况
CSONSC
3、病理 细胞 组织 病理学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 pTNM分期:T__N__M__(无法评价填写X) 期别: I__II__III__IV__ cTNM分期:T__N__M__(无pTNM时填写cTNM) 期别: I__II__III__IV__ 肿瘤分化程度: G1高分化 G2中分化 G3低分化 G4未分化
术前新辅助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
转移/复发瘤化疗 治疗性化疗
内分泌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介入栓塞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 冷冻治疗
热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未接受任何治疗 对症治疗
诱导缓解化疗 巩固强化化疗
维持化疗
其它治疗(_____________请注明)
患者已接受的主要治疗包括从确诊以来到调查时的主要治疗。 治疗性化疗定义为进展期恶性肿瘤不能手术,只能化疗;白血病化疗,恶性淋巴瘤无 需手术的化疗。 治疗性放疗定义为进展期恶性肿瘤不能手术,只能放疗;鼻咽癌、食管癌、恶性淋巴 瘤等无需手术的放疗。
患者神志丌清楚戒有交流障碍丌能回答问题者丌愿意参不本研究者aids精神戒认知障碍接受器官秱植患者csonsc二参不研究癿医院及研究人员要求一参不研究医院要求每一家医院完成病例数要求大亍100例为了防止抽样误差防止丌同肿瘤病例数量差异太大同时考虑到丌同肿瘤癿发病率高低差异各省市采集病例时应该包括上述所有恶性肿瘤仸何一种肿瘤病例数占全部采集病例总数癿最低比例应该大亍3csonsc二调查员要求调查者签名正楷字复核人签名正楷字乢写清楚调查者手机叵码复核人手机叵码填写常用联系方式如有变更及时联系课题组迚行备注以备随时联系
疾病情况
CSONSC

直肠癌脑转移临床实验方案

直肠癌脑转移临床实验方案

直肠癌脑转移临床实验方案一、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其中脑转移是其较为罕见但严重的转移途径之一。

目前对于直肠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尚不明确,存在许多争议。

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实验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二、研究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直肠癌脑转移患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接受新治疗方案,而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进行记录和比对。

三、实验组治疗方案:1.化疗:实验组患者将接受化疗药物组合治疗,包括某种铂类药物、洛铂、5-氟尿嘧啶等。

药物剂量和治疗周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手术治疗:对于部分实验组患者,根据病情判断可能存在的原发病灶,将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直肠癌肿瘤切除术、全直系淋巴结清扫术等。

3.放疗:对于脑转移灶较为局限的实验组患者,将进行放疗治疗。

放疗方式可采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或传统放疗,剂量和疗程根据脑转移灶的大小和位置进行调整。

四、对照组治疗方案:1.化疗:对照组患者将接受传统化疗方案,如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2.放疗:对于脑转移灶较为局限的对照组患者,将进行传统放疗治疗。

3.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将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镇痛、营养支持等。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本实验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

主要包括治疗效果评价、生存期评估、不良反应观察等。

所有的数据都将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结果的比较。

六、实验伦理:本实验方案已获得医院的伦理审批,并将遵守医学伦理的相关规定。

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将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有权随时停止参与实验。

七、预期效果:我们期望通过本实验方案,对直肠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和评估,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也希望能够发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治疗80例结直肠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观察

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治疗80例结直肠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观察

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治疗80例结直肠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观

周智勇
【期刊名称】《云南医药》
【年(卷),期】2014(35)1
【摘要】直肠癌是目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恶性肿瘤,患者起病隐匿,病人出现临床症状时往往多为中晚期,结直肠癌脑转移的发生率约占直肠癌的23%~50%[8],是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结直肠癌脑转移放化疗联合与常规全脑放疗相比,
【总页数】2页(P59-60)
【关键词】结直肠癌;替莫唑胺;化疗;脑转移;放疗
【作者】周智勇
【作者单位】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
【相关文献】
1.序贯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结直肠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J], 张文清;
2.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J], 刘美艳
3.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J], 张庆忠
4.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董奇观;张玉扬;
杨玉超;陈玉;朱瑞武
5.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治疗多形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罗婷;贾玉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肠癌晚期脑转移睡不着觉是什么原因?

直肠癌晚期脑转移睡不着觉是什么原因?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对患者的危害不止是身心,甚至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由于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导致很多患者就诊时已经是直肠癌中晚期了。

抗肿瘤效果的日益被认可,使寻求中医治疗患者日渐增多,其中也常有一些直肠癌脑转移患者,那直肠癌晚期脑转移睡不着觉是什么原因?中医认为,脑转移的发生与风、痰、瘀、毒有很大关系。

因此,直肠癌脑转移的治疗主要采用清热化痰熄风、化瘀解毒散结等方法,同时结合益气养血、滋养肝肾、滋阴生津等方法。

祛邪扶正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疾病。

通过调理身体,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目前,直肠癌晚期转移患者无法入睡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可引起疼痛、负面情绪、住院环境、治疗引起的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相关不良反应。

睡眠被认为是维持健康和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生理和行为活动。

因此,晚期直肠癌患者无法入睡,往往会对患者产生很大影响,如引起或加重疲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疾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及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直肠癌晚期患者无法入睡的治疗原则是不仅要注意睡眠障碍的治疗,还要注意病因的解决,及时纠正失眠带来的各种后果。

如果疼痛是直肠癌晚期患者入睡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镇静催眠药物的合理使用应根据疼痛评估结果进行镇痛治疗,以改善睡眠。

同时也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规律的作息习惯。

大量临床实践发现,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通过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清热解毒、开郁散结、滋补肝肾、活血止痛等方法,中医治疗往往可以恢复阴阳、气血、脏腑平衡,改善睡眠,纠正睡眠障碍的原因,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中医还有助于增强西医安眠药的效果,减少用药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因此,建议晚期直肠癌患者,尤其是睡不着的患者,尽早配合中医治疗,以减轻疼痛,延长生命。

中医在治疗直肠癌上优势独特,整体观念较强,能够从患者的全身着手,辨证施治,袁希福老中医是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自幼便在家族的影响下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中多本古医书已经被袁希福熟记于心,之后便在中医肿瘤方面不断专研,师承余桂清教授,经过四十余年的不断临床实践,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帮许多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

《中国结直肠癌脑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汇总

《中国结直肠癌脑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汇总

177.《中国结直肠癌脑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五位。

结直肠癌远处转移器官主要是肝、肺、骨、脑等,针对肝脏和肺脏转移的治疗趋于规范,但对于预后更差的脑转移患者治疗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由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较前延长,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脑转移灶更容易被发现,结直肠癌脑转移发生率较前明显升高。

若不进行治疗,结直肠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差。

一、方法学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和分类脑转移性肿瘤包括脑实质转移和软脑膜转移。

1.脑实质转移脑转移瘤与颅内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特异的局限性症状和体征。

2.软脑膜转移软脑膜转移多以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为全头胀痛或跳痛,部分患者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复视及视物模糊,少数患者出现失明及颅神经麻痹,眼底可出现视乳头水肿,甚至出血,也有类似脑膜炎表现,如脑膜刺激征、颈强直等,严重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较少见;部分患者因颈肩部疼痛进行性加重而被确诊为软脑膜转移。

三、诊断MRI对于脑转移诊断、疗效评价、随访均具有重要作用,专家组推荐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

专家组推荐将MRI作为治疗后疗效评估的手段方面,它可以通过评估肿瘤大小的变化来判断治疗后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情况,对无反应者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或确认治疗的有效性。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诊断脑转移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同时了解原发肿瘤、脑转移瘤及脑外转移情况,专家组认为PET-CT 对病情判断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影像学高度怀疑软脑转移瘤并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大多数专家推荐可进行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压力,同时收集脑脊液送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

四、治疗结直肠癌脑转移的治疗与其他实体肿瘤的脑转移类似,以控制原发病灶为主,以脑转移病灶的局部治疗为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董 琪,张艳桥
Researchprogressinbrainmetastasisfrom colorectalcancer
DongQi,ZhangYanqiao
CancerHospitalAffiliatedtoHarbinMedicalUniversity,Heilongjiang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Boneisoneofthemostcommonmetastaticsitesofmalignanttumors,whichiscommonlyobservedinlung cancer,breastcancerandmelanoma,whileitisextremelyrareincolorectalcancer.Inrecentyears,theincidenceof brainmetastasisincolorectalcancerhasbeenincreasedduetotheimprovementofdiagnosisandtheextensionofpa tients'survival.Thisarticleaimstosummarizetheclinicalresearchstatusandprogressofcolorectalcancerwithbrain metastasisfrom mechanismsofbrainmetastasis,riskfactors,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prognosticfactors,providing referenceforclinicalandresearchworkforbrainmetastasisofcolorectalcancer. 【Keywords】colorectalcancer,brainmetastasis,riskfactors,prognosticfactors ModernOncology2019,27(07):1244-1247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威胁着 人类的健康。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肿瘤的 复发和转移,其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肺及卵巢,脑转移较为少 见。脑转移瘤多见于肺癌、乳腺癌及黑色素瘤[1]。患者发生 脑转移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其预后也极差[2]。近几 年,有关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将针对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 1 流行病学趋势
ChristensenTD等人[3]通过筛查 1980年至 2015年关于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发现在报道的 100825名结直肠癌患 者中,脑转移的发生率为 1.55%,各临床研究结直肠癌脑转 移的发生率为 0.6% ~2.9%。2项尸检报告中,结直肠癌脑 转移的发生率为 2.7%[4]。此外,由于临床指南很少推荐结 直肠癌患者进行脑转移筛查,因此,结直肠癌脑 转 移 发 生率
【收稿日期】 2018-02-28 【修回日期】 2018-03-30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 院,黑 龙江 哈 尔滨
150040 【作者简介】 董琪(1991-),女,黑 龙 江 人,在 读 硕 士,主 要 从 事 消
化道肿瘤的研究工作。E-mail:1162365242@qq.com 【通讯作者】 张艳桥(1965-),女,黑 龙 江 人,主 任 医 师,博 士 生 导
师,主要 从 事 消 化 道 肿 瘤 的 研 究 和 治 疗 工 作。E- mail:yanqiaozhang@126.com
将会被低估,而临床中对于原因不明出现神经症状、头痛等 症状的结直肠癌患者需及时进行 CT、MRI等检查以明确诊 断。 2 结直肠癌脑转移高危因素 2.1 肿瘤原发病灶的位置
单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原发病灶位置与结直 肠癌脑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原发病灶位于直肠的患者较位 于右半结肠的患 者 更 易 发 生 脑 转 移 (HR=3.912;95% CI= 1.154~13.262)[5]。结 直 肠 癌 脑 转 移 患 者 中 原 发 病 灶 位 于 直肠的约占 20% ~71%(多数研究这一比例集中在 40% ~ 60%[3])。而尸检报告中,原发病灶位于直肠的概率也较为 相近,为 41%[4,6]。HugenN等[4]发现,大肠癌中直肠癌患者 脑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结肠癌患者(分别为 5%和 2.6%)。 ChyunY等 [7]发现右 半 结 肠 癌 患 者 较 左 半 结 肠 癌 患 者 更 易 发生肿瘤的转移。 2.2 结直肠癌临床分期
ChristensenTD等[3]发现结直肠癌脑转移的高危因素与 临床分期也有一定关系,他利用 Dukes和 Astler-Coller分期 法替代 TNM分期,并汇总 26项研究报告,发现结直肠癌脑 转移患者疾病分期处于Ⅲ期、Ⅳ期的发病率分别为 46.6%和 36.2%。 2.3 颅外转移
单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有无颅外转移也是结直肠 癌患者易发生脑转移的高危因 素 ,存 在 颅 外 转 移 病 灶 的结 直肠癌患者更易发生脑转移(HR=2.296;95%CI=1.188~
【指示性摘要】脑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转移部位之一,多见于肺癌、乳腺癌及黑色素瘤。而结直肠癌脑转移发生 率较低,因此临床较为少见。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升及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结直肠癌脑转移的发生率逐 渐增加。本文将从结直肠癌脑转移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预后因素等方面总结现阶段结直肠癌 脑转移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期为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直肠癌;脑转移;高危因素;预后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9.07.037 【文章编号】1672-4992-(2019)07-1244-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