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的快慢 教案 2
5八年级物理上册1.3 运动的快慢教案
1.3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并能进行简单地计算。
2过程和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知晓速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1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2难点:速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图中四位同学谁跑得快?谁跑得慢?为什么?(经过的时间相同时,跑在前面的运动快)2 表中哪位运动员跑得最快?(经过的路程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3如果周杰伦用5秒钟跑了150米,昆凌用2秒跑了90米,谁快?(学生便会自己计算:周杰伦——150米/5秒=30米每秒;昆凌——90 米/2秒=45米每秒。
得出结论,昆凌快。
教师顺势指出,这种计算方法算出来的数据便是速度。
)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两种?2什么是速度?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4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5如何计算平均速度?(二)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三)知识梳理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长短。
通过的路程越长,表明它运动得越快。
(2)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物体所用的时间越短,表明它运动得越快。
例:百米赛跑中,观众通过观察哪个运动员跑在前面,来判断哪个运动员跑得快,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二裁判员则通过记录每个运动员跑到终点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快慢的,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
2速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公式:v=s/t。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在真个运动过程中,物体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发生改变(在相同的时间经过相同的路程,但注意,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经过相同的路程,但是在相同的时间经过相同的路程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1阅读P20匀速直线运动。
2思考:匀速直 线运动的特点。
3思考:平均速度的概念,意义及计算
4练习:新学案综合能力提升P9—3、5、9、10
三课堂提升:
新学案综合能力提升P10两道题
四课堂小结 :
1速度的公式及运用;
2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
运动的快慢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1知道速度的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3 知道变速 运动,并能计算变速运动的速度;
方 法与过程:在理解与运用过程中运用 讲练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重难点: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难点:变速运动速度的计算;
时间
分配
导课3分、自学10分、合作交流15分、小结3分、巩固9分
学习
过程
学案 (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导)
一导课: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的概念、意义单位换算
二新知导读:
导学一:速度
1根据速度的概念思考速度 的公式,
2思考:如何运用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3练习:
(1)新学案综合能力提升P9—2、4、6、7、8
五当堂检测:
练习册P5-P6
六作业布置:
课本P 22 1—4
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的概念、意义单位换算知识的复习,既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又能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让学生先阅读、自学、思考速度的概念、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平均速度的概念,意义及计算
等知识。再结合适当的练习题进行进一步认识,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第二节运动的快慢课程标准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学习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学习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教学方式引导-探究;参与-活动教具准备幻灯片、斜面、小球、铅笔、纸团、石头教学过程一、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观看视频:百米赛跑讨论:百米赛跑是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还有哪些方法?二、速度讨论:什么是速度、速度的物理意义观看视频:飞机、汽车、摩托车速度赛图片: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例题: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这时汽车的速度计如图所示,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北京 60 km 图2 40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演示实验:在斜面上运动的小球和铅笔讨论:小球和铅笔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如何定义它们速度的不同?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当堂练习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2. 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 1.2米/秒B. 12米/秒C. 1.2厘米/秒D. 1.2千米/时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甲 > v乙B、v甲 < v乙C、v甲 = v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s o甲乙4、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3运动的快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匀速直线运动,了解平均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而致用的思想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机械运动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一)自学交流请同学们自学课本20、21页内容,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完成学案(一),自学后组内展示。
(二)想想议议请同学们看21页和22页想想议议,完成学案(二)。
(三)自学规范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通过计算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关于速度的应用计算步骤有哪些要求呢?请同学们看课本21页例题,总结规范自己的解题过程。
1)认真审题、读懂题意。
位统一为所需的单位。
3)解题过程,要求写出根据公式(或由公式得到的导出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
4) 代入后检查数值、单位是否统一到符合求答要求,最后得出计算结果。
(四)尝试展示根据同学们的总结,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学案(四)。
教师巡回辅导。
等同学们完成后,在班内展示。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作业布置P22动手动脑学物理3、4。
【板书设计】1.3 运动的快慢一、机械运动的分类:1.按路程的曲直: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2.按速度的变化:匀速运动:变速运动。
二、匀速直线运动:三、平均速度1.概念: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运动物体,由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变化的,人们常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2、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把握匀速直线运动中的“匀速”必须是快慢不变,也就是每时每刻的速度始终相同。
3、交流展示
【互动交流】
1.两人小对子:
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之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对子及老师抽查自学情况)
2.A、B组群学:
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拓展演练。
3..组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
(1)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2)预演:大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大组长带领成员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深入探究】
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6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能够利用小学所学对这类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应把重点放在物理解题格式上,对学生进行训练。
【拓展演练】
1、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展示提升】
专题一:
拓展演练第一题
专题二:
拓展演练第二题
专题三:
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所有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句话对吗?
四.巩固提升
1.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运动的快慢?
方法一:相同时间比较。方法二:相同路程比较。
方法三:路程不同,时间不同比较。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展示图片1
教师讲解机械运动的分类方法一。
展示图片2
提问: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析:上面的小汽车在每个10内行驶的路程是相同的,说明它的行驶速度是不变的;下面的小汽车在每个10内行驶的路程是不相同的,说明它的行驶速度在改变。
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机械运动的分类方法一。
难点
正确书写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
教法
讨论法,迁移法,类比法、示范
学法
模仿、讨论
教具
PPT课件,刻度尺、秒表、小车
学情
分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
“想想议议”运动是有快慢的,那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图片一,提出问题,分析总结。
结论:所用时间相同时,跑在前面的跑的快。
图片二,提出问题,分析总结。
结论:经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跑的快。
出示问题
让学生解答后,师生交流,共同归纳总结。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二)新课教学
一、速度
1.出示知识点:速度的定义、定义式、意义、单位等,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推导:m/s与km/h之间的进率。
2.自学“小资料”。
3.独立完成“小练习”。
初中 八 年级物理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1.3运动的快慢
授课时数
二课时
主备人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经历速度,学会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养成规范解题的好习惯。
重点
速度的定义和简单计算。
2030.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
1.3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
4.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实例分析、对比、讨论。
2.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生物界蜗牛、树懒、鹰和箭鱼等多种动物运动快慢的比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自然界的丰富多彩;知道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培养学生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技术的情感。
2.在认识、理解、计算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和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课件;刻度尺、秒表。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方案一:故事性导入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本领是最棒的,一个筋斗就能飞行十万八千里,所以没事他就和别的神仙比赛看谁运动跑的快,结果都是孙悟空赢了,后来他听说人间有一个叫光速飞船的东西,非常跑的非常快,1秒钟可以飞行30万公里,于是他想到人间和光速飞船比一比。
你认为孙悟空能不能获胜呢?让我们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就能做出正确判断了。
说明:本故事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去快乐的学习。
方案二:情景导入课件展示猎豹捕捉羚羊和猫捉老师的图片。
这些图片学生们都会在动物世界节目里看到过,所以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很容易就会想到,物体在运动时有快有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来比较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从而引入课题。
二、推进新课(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问题1:飞机、列车和蜗牛在相同的时间走的路程不同,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学生交流讨论:相同的时间内,飞机运动的路程最远,蜗牛爬行的路程最小,故可判断出飞机最快,其次是磁悬浮列车,而蜗牛最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
引入:在生活中,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吗?机械运动是怎样分类的?哪类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1页中的“想想议议”,观察图1.3-3,思考下列问题: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利用速度的公式,可以算出他的平均速度为
即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 m/s。
7.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师让学生做教科书第2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必要时可进行指导。
课堂检测 :
四、配套练习册P6页基础知识部分1、2、3、5、6、7
五、课堂小结
1.比较运动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速度的定义。
例如:两个人百米赛跑;高铁和飞机从北京到上海;小明和小聪骑自行车从学校回家等。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如,二人同时同地出发,走在前面的运动得快。
另一种是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如百米赛跑时,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得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规范解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速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
1.3运动的快慢
一、比较运动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八年级物理上册1.3 运动的快慢教案(2)
名师优秀教案执教者:xx时间:20xx年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二、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1.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判断乌龟胜利的依据是什么?2.百米短跑中以什么为标准来确定冠军的?二、速度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4、公式ts=υ5、单位:6、例 1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成绩是12.91s。
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例2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 9秒69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 9秒72的世界纪录。
这个项目新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三、匀速直线运动正确全面地理解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2)特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在任何时刻、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3)计算: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用公式v=s/t求出,但速度的大小与s、t的大小无关.理解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2)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反映作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3)平均速度可用公式ts=υ求出.(4)计算平均速度时,式中的路程s和时间t要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因不同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同,故计算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四、小结(内容见幻灯片)五、课堂练习(练习题见幻灯片)六、布置作业:P22 2、3题教学反思:物理量国际制单位常用单位关系速度(υ) 米每秒(m/s) 千米每时(Km/h) 1m/s=3.6Km/h路程(s) 米(m) 千米(Km) 1Km=103m时间(t) 秒(s) 小时(h) 1h=3600s注意:平均速度并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谢谢你.....................................使用本文档删除后面的即可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优秀教案课件文档服务需求,为大家节约时间文档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
1.3运动的快慢--第二课时
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
第I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
的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
4m,则C( ) A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 s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I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例1: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 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 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对速度公式 v=s/t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s与t成正比
B、v随s、t变化而改变
C、v不等于s/t的比值 D、当s一定时,v与t成反比例关系
四、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这种运 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可以根据 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 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 的平均快慢程度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复习
一、速度 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 2.计算: v s
t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 动和曲线运动
[想想议议]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0
10s
20s
30s
40s
0300mFra bibliotek600m
900m
0
10s
20s
前50m平均速度:
v1
s1 t1
50m 6s
8.3m/s
后50m平均速度:
v2
s2 t2
1八年级物理上册1.3 运动的快慢教案
第3节运动的快慢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
学会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
会看《旅客列车时刻表》。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
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速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1.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课时安排1课时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课件。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
判断依据是什么?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情景导入图甲是2008年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情景,谁运动得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图乙是决赛成绩表,谁运动得快?依据又是什么?推进新课一、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对龟兔赛跑时的情形作分析交流: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跑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1.3《运动的快慢》教案
1.3 运动的快慢从容说课讨论论物体的运动时,运动的快慢是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速度的计算在小学的数学课中已有接触,学生并不陌生,但小学的数学中学生习惯于用长度表示速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科学世界”,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美感,增强对科学的热爱.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二、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具准备投影仪、录像机及资料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战争题材电视片中立体战的片断[师]刚才的画面中,同学们看到了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的乌龟、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空中沿直线飞行的飞机……结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生](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生]它们运动的路线都是直的.[生]它们都在做机械运动.[师]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生]有.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爬.[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师]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二、新课教学1.速度(1)概念[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 m决赛的盛况.[放录像]·学校田径运动会100 m决赛[师]在一片欢呼声中,100 m决赛的冠军产生了.同样是跑100 m的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生]都是百米运动员,他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用的时间短,他运动得就快.[生]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大家接着观看另一场精彩的比赛片断[放录像]·24届奥运会万米赛片断[师]比赛还在进行中,怎样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呢?[生]看看他们谁跑在最前面,跑在最前面的人跑的路程最长,而时间一样.[生]在相等的时间内,跑的路程长的运动员运动得快.[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继续关注下面的问题.[投影]学校百米赛冠军的成绩是12 s,24届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生]根据前面的方法,可以比较他们一段相同路程内的时间或比较他们一段相同时间内的路程.[生]可以比较他们在1 s内运动的路程.[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他们在1 s内的路程.一名同学板演学生演算、教师巡视.百米冠军:万米冠军:[师]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elocity)表示.同学们刚才求出的就是两名运动员各自的速度.速度等于什么呢?[生]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生]刚才计算的是1 s内运动员跑的路程,所以说速度等于1 s内的路程.[师]能不能分别计算出两名运动员在1 min内、1 h内跑过的路程,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生]可以.[师]“1s、1 min、1 h”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板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师]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肯定已经注意到,每一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物理学上,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速度用“v”表示.如果一个运动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是“s”,那么这个运动物体的速度该如何表示呢?请大家写出速度的表示式.[生]v=[师]这就是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即速度的公式.(3)单位[师]同学们可以由速度的公式,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讨论一下速度的单位应该是什么.[生]根据速度的公式可以看出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组成.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m),时间的单位用秒(s),速度的单位就是米(m)除以秒(s).[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写成米/秒(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所以.米/秒(m/s)就读作“米每秒”.[投影]练习1:读出课本P23“小数据”中物体的运动速度,说明哪个物体运动得最快,哪个物体运动得最慢.人步行和骑自行车时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多少?[生]蜗牛爬行最慢,光速最快.因为蜗牛爬行的速度最小,光的速度最大.[生]人步行的速度约1.1 m/s,自行车的速度约5 m/s.[师]同学们已经了解的“m/s”是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时(km/h)”作单位,应该怎样读?[生]“千米/时”中的“时”应该是“小时”,所以可以读作“千米每小时”.[师]读得非常正确.“时”是“小时”的简称.在计算和用中文符号书写单位时,要用简称.所以写作“千米/时(km/h)”,读作“千米每小时”.同学们还要注意在物理课中不要沿用小学数学中以长度单位作速度单位的方法,不要说:“速度是每秒××米或速度是每小时××千米”.[生]米/秒和千米/时都是速度的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师]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投影]练习2:火车的速度是72 km/h,汽车的速度是30 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生]谁的速度大,谁就跑得快.由于单位不一样,没有办法比较快慢.[师](引导同学们明白)要比较两车谁跑得快,就要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要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就要统一单位.[生]可以把km/h化成m/s.72km/h就是72个1 km/h,1 km就是103m,1 h就是3600s等量代换以后,进行计算就可以换算成m/s.[学生板演]72km/h==20m/s.[生]也可以将m/s换算成km/h.[学生板演]30m/s==108km/h.[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单位统一以后,很容易就能比较出谁运动得快了,谁快呢?[生]汽车的速度比火车大,所以汽车跑得快.[师]从同学们刚才进行的单位换算的过程中,是不是能总结出单位换算的一般规律呢?[生]第一步:数值和单位分离;第二步:等量代换;第三步:进行计算.[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练习.[投影]练习3:(1)10 m/s=______=_____=______.(2)36 km/h=______=______=_____.(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1)计算例题1: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利用书中的例题,作为速度计算及单位换算的巩固练习.解:由公式可知运动员的速度为:v1=9.1m/s摩托车的速度:v2=11.1m/s因为v2>v1,所以摩托车的速度较快.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63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利用书中例题2作为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练习.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14 h.强调:解题过程要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把数值和单位代入时,单位要统一,计算过程和结果都应带单位.2.匀速直线运动[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想想议议”中的内容,看能获得什么信息.[师]照片上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生]照片甲中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相等,照片乙中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相同.[师]甲、乙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吗?[生]照片甲中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也是相同的,所以小球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照片乙中两球间的时间间隔也相同,但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相同,说明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师]我们把类似于照片甲中小球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大家能说出这两种运动的定义吗?[生]物体沿直线快慢(或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师]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可以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但常见物体的运动大多是变速运动.同学们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生]车辆进站和出站,起动和刹车,上坡和下坡,都是变速运动.[生]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师]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公式v =t s 计算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过求得的速度v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路程s 中的平均快慢程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投影]练习4:火车从北京行驶1小时到天津,通过的路程是140 km ,求火车的速度.全体同学练习,一名学生板演.解:v=140km /h .[师]火车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停止,虽然时快时慢,但我们设想火车在1小时内匀速行驶了140千米,火车平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火车在这段路程或在这一个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提醒同学们注意:(1)v=中的v 表示物体在通过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t 是通过路程s 所用的时间.即v 是在s 或t 内的平均速度,离开了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平均速度便失去了意义.(2)实际问题中所说的速度一般都指的是平均速度.[科学世界][师]当今的科技摄影集科学与技术于一身,两者的结合创造了奇迹般的作品.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阅读“时间放大镜”及相关的资料,探究科学世界的奥秘,欣赏科学中蕴涵的美.三、小结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t s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 /s)、千米/时(km /h).2.在变速运动中,求出的是平均速度,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学生要做对这道题,首先要能看懂列车时刻表,并能从列车时刻表上计算出列车在两站间运行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从列车时刻表上可以看出:7531次列车8:43从襄樊开出,11:58到达丹江,运行3小时15分钟,运行距离103 km .而7532次列车13:00从丹江开出,16:34到达襄樊运行时间为3小时34分.两列车运行的路程相同,但运行时间不同.而题中要求的是从襄樊到丹江的平均速度,即求7531次列车的平均速度.解:由列车时刻表可知:从襄樊到丹江的路程是103 km ,运行时间是3小时15分(3.25 h);从朱坡到老河口路程是76 km-39 km =37 km ,运行时间是1小时7分(1.12 h).可知,从襄樊到丹江的平均速度是v =31.69km /h .从朱坡到老河口的平均速度是v ′=33.04km /h .2.提示:(1)利用自己的手表,从某一个里程碑开始计时,到下一个(或两个)里程碑,看看用了多长时间,然后根据计算.(2)在自行车前轮上作一个醒目的记号,先估算出自行车轮转一圈所用的时间,再按相同的速度在两个界碑间骑行,记下车轮经过的圈数,从而计算出自行车运行的时间,再用v=计算自行车的速度.3.略(和第2题一样,属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唯一的结果,只要学生做得合理即可)4.解:由题知,发射鱼雷时,鱼雷和航母的距离s=5 km.解法一:若以航母为参照物,则鱼雷的速度为: v=110 km/h+30 km/h=140 km/h所以鱼雷击中航母的时间,由v得t =128.6 s.解法二:若以水面下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航母和鱼雷都在运动,它们相遇所需时间即为鱼雷击中航母所用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的和就是鱼雷和航母之间的距离t=0.036 h=128.6 s.五、板书设计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速度单位:米/秒(m/s,m·s-1)千米/时(km/h)(veiocity) s=vt计算:v=t=概念平均速度计算《运动的快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中的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它是在学生学习运动的描述的基础上进下一步学习运动和力的初步知识,是物理学运动知识的基础。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 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教学重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新课教学(课时1)“想想议议”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快?2.赛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这两种方法一样吗?观看视频并讨论: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图片:从观众角度看,谁快?——时间相同,通过路程长的运动快从计时裁判角度判断,谁快?——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可见: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想想议议”3.小聪100m跑的成绩是17s,小明同学50m的成绩是8s,如何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相同时间经过的路程,即1s内通过的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物理学上为了比较运动快慢,就是采取“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velocity)。
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那么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1s)内通过的路程。
基本单位:米每秒,符号是m/s 或m·s-1,[小资料]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km/h 或km·h-1,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练习1:5m/s=__________km/h 72km/h=_________m/s练习2:分析下面的漫画,你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吗?猎豹10s可以跑400m,海燕1min可以飞5000m,旗鱼5h可以游540000m。
猎豹:v1=s/t=400m/10s=40m/s,海燕:v2=s/t=5000m/60s = 83.3m/s,旗鱼:v3=s/t=540000m/(5×3600s) = 5.4×105m/(1.8×104s)= 30m/s。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通过实验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考试大纲描述
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也是和高中内容衔接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教材用较多的篇幅,科学规范地引入速度的概念。
难点
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和判断
评价任务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
播放游泳比赛视频,引入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从而引入课题。。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学生考虑的是距离和时间,
需要上升到速度。
思
老师巡视,
观察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认真看书,独立思考、深入钻研,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
2.什么叫速度?它表示的是什么?速度的公式是什么?变形公式是什么?
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
3.机械运动是如何分类的?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
4.什么是平均速度?
议
老师巡视,
观察每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
展
老师巡视,
观察每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展示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以及单位换算。利用速度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材内容分析
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
学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
学生初学物理,在学习方法以及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方面还是一片空白,速度公式是学生学习物理遇到的第一个公式,教师要抓住机会,有针对性教学,让学生慢慢消化和体会。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1八年级物理上册1.3 运动的快慢教案
第3节运动的快慢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利用脉搏和步长,估测走路的平均速度。
学会读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
会看《旅客列车时刻表》。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
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2.通过利用速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速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1.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课时安排1课时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课件。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
判断依据是什么?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情景导入图甲是2008年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情景,谁运动得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图乙是决赛成绩表,谁运动得快?依据又是什么?推进新课一、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对龟兔赛跑时的情形作分析交流: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跑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用速度公式v=s/t及其变形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及平均速度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疑】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的快,有的
运动的慢,在物理学中,如何比较物体运
动的快慢呢?
【板书】§1-2运动的快慢
刘翔和其他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谁跑的快?你们小组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比较的
=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利用视频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入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比较
物体运动快慢的,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引出物理学中速度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3.教学过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测量速度的仪表:速度表以及“一些物体的速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物理就在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是有用的。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
1.整个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还是少 2.对平均速度的处理有些仓促
平均速度的计算本身就是一种近似、平均的思想,所以应通过让学生练习,体会这种思想,但由于时间有限导致对本部分知识的处理显得仓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附件1 教学内容流程
附件2当堂达标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__________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_______。
2.小明沿直线匀速步行1min 通过的路程是72m ,则它的速度为 ____m/s ,其物理意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中图1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2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5.图3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 ,则( )
A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B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
C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 .该汽车只要4h 就可到达贵阳
图1
图
2
6.如图4所示是我市部分中小学投入使用的新型安全校车,这种校车的性能完全符合校车12项安全标准。
中考期间,××中学的学生乘坐这种新型安全校车到9km 外的考点参加考试,校车行驶了15min 后安全到达考点。
求: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运动快慢 快
2.1.2 小明在1s 内通过的路程是1.2m
3.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 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4.匀速直线
5.D
6.解:15min=1/4h
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6km/h
答: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36km/h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