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平均分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2)》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2)》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2)》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化。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平均分的理解和操作还不是很深入。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考来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同时,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的大小。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受平均分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平均分教具、学习单、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小物品(如小卡片、小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平均分教具,向学生展示如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并求每份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使用学习单上的题目,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并求每份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进行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进行交流讨论。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5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5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篇1教学目标: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1. 计算:40+6×8 70-5×4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
(出示教材情景图)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 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4.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
)重点强调。
5. 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 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组织智力大闯关:第一关:(分男女生比赛)4+24÷8 5-8÷472÷8-3 36+81÷945+8×4 80-6×8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2课《认识平均分(二)》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2课《认识平均分(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二)》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平均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往往只能够从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平均分,而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总结出平均分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具体操作中总结出平均分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总结出平均分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一个分食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食物。
2.新课导入:介绍平均分的概念,并解释平均分的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4.问题解决: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总结出平均分的概念。
6.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每人分得同样多•方法: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2)》课时教学设计
环节二:动手操作,体会等分过程课件出示教科书P9例2。
环节三: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3。
教师活动:
1.师:你从题中看到了什么?这次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2.师:与我们之前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呢?
师:每2袋一份,大家都理解了是什么意思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深入理解。
师:用8根小棒代替8袋饼干,按每2根一份的方法平均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上台分,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分的方法。
师:谁看明白了,他是怎么分的?
师:这样2根2根地放,最终发现了8里面有几个这样的2?
4.再探新知
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各自对这幅图的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例3情境图)
5.发散思维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尝试着照“每几个一份”的方法分一分香蕉吧。
(出示课件)
师:大家从课件中看到了什么?
师:请拿出自己的学具,大家尝试着分一分,一会儿请同学交流自己的分法。
师:谁来演示一下分的过程?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引导学生做完整、简洁的表达分的过程。
师:如果没有小棒,只有图,你会选择什么方法?
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份或者每4根一份把这些物品平均分,这样的分法可以概括为“每几个一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2)》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平均分的认识(2)》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但可能在实际运用中还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操作和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有趣的情境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学生通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目,巩固对平均分的理解和运用。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平均分的含义、平均分的方法和实际应用等。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教案(公开课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教案(公开课终稿)一. 教材分析《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分的概念,本题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出每份的数量。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平均分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出每份的数量,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事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出每份的数量。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将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出每份的数量。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事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一些水果、玩具等实物,用于让学生进行操作。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水果、玩具等实物,用于课堂练习。
3.课件:制作相应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水果、玩具等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这些实物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会有多少?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实物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出每份的数量。
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
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一)课时2 平均分(2)作业课件 苏教版
3瓶
六、一本故事书有12页,大江看了2天,还剩4页。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4页
七、把一根绳子对折两次,然后用剪刀在中间把绳子剪断,猜一猜,变成了多 少根绳子?
5根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302022/1/30January 30,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302022/1/302022/1/301/30/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302022/1/30
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5)颗;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 个小朋友分到(3 )颗。 2.
(1)一共有(6)个小朋友在玩球,平均分成了(2)组,每组( )3 个 小朋友。 (2)这些小朋友,还可以平均分成(3)组,每组(2)个小朋友。
(或6 1)
五、每箱有6瓶水,有2箱。把这2箱水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瓶? (用○代替瓶分一分)
有(20 )个 ,平均分成(4 )份,每份( 5)个。
三、(易错)学校篮球队共有12名队员,现在要平均分成若干组进行训练,每 组可能有几名?
平均分成2组,每组有6名;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4名;平 均分成4组,每组有3名;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2名;平均 分成12组,每组有1名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 第2课时 平均分(2)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 第2课时平均分(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 第2课时平均分(2)》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和简单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需要平均分的情况,如分食物、分玩具等。
但是,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操作仍然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创设情境。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分水果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水果。
例如,教师拿出一些水果,告诉学生有两个人要分这些水果,让学生想办法公平地分给两个人。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
例如,教师出示一个情境:一个班级有20个学生,要分24个糖果,每个学生应该分到几个糖果?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解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2《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2《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2《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和简单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会如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动手操作,直观形象,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进行平均分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分得不均匀的情况,对如何准确地进行平均分还需要进一步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并准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过程中,避免分得不均匀的情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糖果、卡片等,用于课堂上的平均分操作。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以便进行生动的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讲一个小猪请朋友们分糖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入平均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场景,如分菜、分糖果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怎样才能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每个人?引导学生动手尝试进行平均分操作,并交流分享自己的方法。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2平均分(二)》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2平均分(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4-2平均分(二)》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除法的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和运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除法的概念。
2.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操作,讲解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3.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4.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除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提升:通过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对除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6.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2平均分(2)(课件)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探究新知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 3 )个。
探究新知
对比上面3种不同的分法,你发 现了什么?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
课堂练习
把 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 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想?
教材第9页“做一做”
课堂练习
把 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5 )盒。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以一个一个地 分,也可以两个两个地分……
2. 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时,可以根据所分 物体的数量和要分的份数先估计出每份
的数量,按这个数量平均分后,再进行 调整。
教材第9页“做一做”
课堂练习
(教材P11 T2)
1.把9朵 平均贴在3条线上,每条线上贴 ( 3 )朵。
课堂练习
2.
(教材P11 T3)
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 4 )个。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课堂练习
3.
(1)平均分给3只小猴, 每
只小猴分到( 8 )根。
(2)平均分给只小猴,每
只小猴分到( 3 )根。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如果这些同学平均分成了2组,每组 人数就是2人。如果平均分成了3组……
拓展提升
二(1)班的十多位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平均分 成的小组数和每组人数正好相同。你知道二(1)班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多少人吗?
小组数×每组人数=总人数
拓展提升
二(1)班的十多位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平均分 成的小组数和每组人数正好相同。你知道二(1)班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多少人吗?
小组数×每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可能是多少人?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教案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教案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教案2,主要围绕平均分的概念进行教学。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均分的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灵活运用平均分的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平均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平均分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实例、教学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实例和教学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和实例,如分水果、分蛋糕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回顾一下平均分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方法。
例如,如何将一份水果或蛋糕平均分给几个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每组选一个实例,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尝试将实例中的物品平均分给几个人。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2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二、合作探究
松鼠可以每几只一组?能分 成几组?
二、合作探究
16只
,每4只分成一组,可以分成( 4 )组。 还可以怎样分呢?
二、合作探究
16只 ,每8只分成一组,可以分成( 2 )组。 16只 ,每2只分成一组,可以分成( 8 )组。
三、自主练习
1.分一分,填一填。
6个 ,平均放在3个
, 12个 ,平均放在3个 ,
一、情境导入
你能提出什 么问题?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合作探究
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二、合作探究
12只
一组
二组
三组
平均分成( 3 )组,每组( 4 )只。 还可以怎样分呢?
二、合作探究
一组
二组
12只 平均分成( 2 )组,每组( 6 )只。
二、合作探究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12只 平均分成( 4 )组,每组( 3 )只。
4.分一分,记录下来。
每人要分得同样多。
人数
2
3
69
每人分得
的个数
9
6
32
三、自主练习
5.填一填。
(1)( 8)个蘑菇,每次运2个,( 4)次运完。 (2)( 8)个蘑菇,4次运完,平均每次运( 2)个。
三、自主练习
6.摆一摆。
每把捆得同样多, 可以怎样捆呢?
每捆3根,
捆了5捆。
三、自主练习
每把捆得同样多, 可以怎样捆呢?
每捆5根,
捆了3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每个
放( 2 )个。
小学二年级 上学期 数学《平均分(二)》参考教案
《平均分(二)》参考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5页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学会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掌握“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内涵。
2、使学生练习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表达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和小正方形若干。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操作回顾,揭示课题1、操作回顾我们已经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现在就来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一分。
(1)请拿出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一分,看能分成几份。
(学生操作)交流:8根小棒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结合交流演示按每2根一份地分,并画圈表示分法和结果。
(2)追问:这是平均分吗?这里的平均分是按什么来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指出:这里的平均分是按每2根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
(板书: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几份)2、谈话揭题像上面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这里的平均分是知道每2根一份,要每次拿2根摆成一份,结果分成4份,这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
那平均分还可以怎样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
(板书课题)小朋友要注意两种分法不同的地方。
二、动手实践,习得方法教学例3(1)学生操作、交流出示例题,让学生了解题意。
引导:这里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问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现在请大家先拿出8个圆片代替8个桃,再拿出2根小棒(代表2个小朋友)横着摆。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教学内容:巩固“平均分”。
教学目标:.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二、新授课.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
计算机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
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说课稿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平均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平均分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除法运算能力,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除法的运算方法,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思考和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将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记录下分法的步骤和结果。
3.交流: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分享平均分的方法和体会。
4.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并进行解释和举例说明。
5.练习:学生进行实际的练习,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二-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二苏教版教案:认识平均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平均分》。
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些物品或者一些数平均分成几份,以及如何找到每份的数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独立完成平均分的操作。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独立完成平均分的操作。
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找到每份的数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每组一份的小棒或者水果等实物、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些水果(或者小棒),让学生看看有多少个,然后分成两份,每份有多少个。
2. 讲解平均分的概念通过上面的实践,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即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的数量都相同。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看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例1: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例2:有15个橘子,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橘子?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每组用自己的学具(小棒或者水果)进行平均分的操作,然后把结果告诉其他组。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的数量都相同。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18页的题目。
答案:(1)6个;(2)3个;(3)5个。
2. 用自己的学具进行平均分的操作,并记录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平均分的操作。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找不到每份的数量,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除了用学具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平均分?例如,用计数器进行平均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水果(或者小棒)作为教具,这是因为水果和小棒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 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 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 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 / 腰带工厂 腰带生产厂家 皮带加工定做
bth08dwb
为我把宝音除掉了?”“不不。”景大娘道,“谁敢这么想,老婆子第一个跟她拼命!”脸上的表情却是:姑娘你好辣手!这 种事情是能做不能说的,老婆子懂,以后再不提了,不给姑娘找麻烦。嘉颜欲哭无泪:她真的没有!她只是看宝音越查越近, 怕被揪住,便把线索栽往宝音身上,指望主子关起宝音来调查,这种事一时分辨不清,至少要查上个把月吧?她的后路也留好 了,可以跑了。她真没想到宝音会溺毙„„不过也很难自证清白了,看景大娘前所未有的畏惧她,她觉得担这个虚名也有好处, 哼哼了一声,打发了景大娘做事去,便张罗分攒糕盘,料山上主子们回来,湿总要有些湿,再加冷,恐不能坐在大花厅中用夜 宵,夜景更不能赏,原来说好的几批宾客们大约也不来了,便叮咛各屋笼好火、备好干衣,并糕盘与各样食果都分攒小盒发付 各屋。苏老太爷并未登高,呆在厅中会客,不准人进,他自带了道观中僮儿伺候,嘉颜不去烦扰,连客人是谁也不去探究,但 把应用物品备了取用,听外头报喜,苏明远回来了,心下一宽。那时宝音已吩咐小丫头于院门值守,外间的火也笼起来。嘉颜 办了正事,又要动些手脚遮掩自己不久前私下腾挪的款项,不能立即来迎大少爷,等手头略忙得空了空,想来问大少爷安,却 听闻苏明远往韩玉笙院中去了。嘉颜静了静,问了几句话,将原来准备给表 院子的匣子又拆开,多包进许多玩艺器皿,共扎 成四大盒,着两个婆子拿动了,开一张长单,交予乐韵收取。当时苏明远已离去,乐韵诚恐诚惶向韩玉笙报告,得了这等这等, 若干东西。如此丰盛,实是从未有过的!乐韵模模糊糊觉得, 这儿,怕要有天翻地覆变化了。宝音神色不动。她的路还长着! 收服乐韵,只是小事。苏明远大少爷与玉笙表 之间的微妙情愫,她早看在眼里,正好利用起来,连苏府中所有明的暗的关系, 都在她心中。她不知谁陷害她,害她的人在暗处,而杀她的人也不知她已是韩玉笙,从这点说,她才在暗处。她已死过一次, 不可再草率了,步步为营,查出真相,为自己报了仇才好。这漫长的路上,她能信任的,只有她自己。其他所有人,也许都是 敌人。第十五章暗度戎琴成新赏(1)自从重新活过来之后,宝音把苏府主子们、还有重要的下人们,在心中列了个单子,反 复掂量,哪个可以用,哪个特别可疑。算下来,太多人对宝音可能抱着怨恨或忌惮,宝音不得不反省自己一向来所为,心太直、 嘴太利、下手太辣,但凡认定职责所在,再不肯放松;但凡看人蠢,顿时就想骂;但凡逢着有功,立刻自夸,绝不会假惺惺让 给别人;但凡见着有利,能抢就抢,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这种性格,实在可恶,被人讨厌也是应该的吧!但也不至于死。谁 能讨厌她以至于叫她死?她细
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下面哪种是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看图先圈Fra bibliotek圈,再填空 1、
12个萝卜,每( )个1份,分成了( )份。
2、
有( )个西瓜,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可以拼成(
)个
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 只小猴分几个?
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 4 )个.
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
2
)个.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上完后,首先我感觉在时间 上不充分,教学内容仓促完成,导致 学生学的过不硬,比较好的是注意了 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中也一直在用小棒来配合教学,学生 较容易理解,但是在说的方面还是欠 缺,有很多学生心里明白,但是说不 清楚。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