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史中若干问题记载的异同
唐代史书鉴赏:《旧唐书》与《新唐书》的历史叙述差异
唐代史书鉴赏:《旧唐书》与《新唐书》的历史叙述差异引言古代中国历史上,唐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和最富有影响力的王朝之一,给后世留下了丰富而瑰丽的历史文献。
其中,《旧唐书》和《新唐书》是研究唐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书。
这两部史书分别编纂于唐朝末期和五代时期,不仅记录了唐朝的兴衰历程,还对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然而,《旧唐书》与《新唐书》在历史叙述的角度上存在差异,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度理解唐代历史的方式。
本文将详细探讨《旧唐书》与《新唐书》的历史叙述差异,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主体1. 编纂背景和目的《旧唐书》《旧唐书》是唐代末年才开始编纂的一部叙述唐代历史的官修正史,共有本纪、列传、志、表等部分。
编纂该书的目的是纪念唐朝的辉煌成就和丰富历史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政治权力的争夺和思想斗争。
《新唐书》《新唐书》是五代时期石介编纂的唐朝正史,与《旧唐书》相比,内容更加丰富细致。
这部史书延续了《旧唐书》的编纂思路,但也有一些新的观点和论述。
石介认为,《旧唐书》编纂时无法完全记录唐代历史的全部,并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解读。
2. 叙述风格的差异《旧唐书》《旧唐书》的叙述风格比较正式和庄重,更加强调对帝王和名臣的赞美和称道。
它严谨地按照官方文件和史书的记录,进行历史事件的呈现。
但是,《旧唐书》在史料收集和整理上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它在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唐书》《新唐书》相对于《旧唐书》更加注重细致的事实描述和客观的历史叙述。
在史料收集上,《新唐书》比《旧唐书》更加周密,支持其较为详尽和准确的历史记载。
另外,《新唐书》也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重新解读,对唐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风貌等方面进行了更加细致入微的描写。
3. 历史事件的呈现《旧唐书》《旧唐书》对于唐代历史事件的呈现较为简略和概括。
它通常会选择描述帝王和臣僚的事迹,强调政治上的兴衰和朝代更迭。
唐史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剖析
唐史研究史书的特点(一)官修史书占重要地位日历:日历是修撰官各人所记,每到月末,在馆内评定是非,封存馆中,以备修史之用。
起居注:起居注在汉代早已有之,唐人说“起居注者,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
实录:实录至迟始于南朝,“杂取编年纪传之法而成之,以备史官采择。
”唐代开始,历代皇帝皆有实录,以日历等为基础修成,大多撰于皇帝身死之后。
时政记:时政记唐代由宰相编撰,记录皇帝与大臣所论国事,“每月封送史馆”。
国史:国史在实录、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的基础上编修。
五代后晋时官修《唐书》(旧唐书)),宋代官修《唐书》(《新唐书》),都是在前代官修实录、国史基础上,综合其他资料修成的。
(二)政书的崛兴所谓政书指用以概述有关典章制度的书籍。
《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大唐六典》属于某一个别部门的典章制度作品;《通典》和《会要》是开创性综合各部类而写成的典章制度专著。
(三)别集显著增多宋人统计,自东汉至唐末,有别集七百余家,有总集七十五家。
《旧唐书·经籍志》所录开元盛时书目,其中文集不过百余部,《新唐书·艺文志》记唐人集多达五百余部。
(四)地图、地志学的大发展图经:唐代,各地要定期(三年或五年)向朝廷造送地图,称为图经。
外夷图、职贡图:唐代,鸿胪负责接待外宾,因得以熟悉国外传况,绘编外夷图、职贡图。
《括地志》:地志方面,唐贞观中,魏王泰等撰《括地志》五五O卷,《古今郡国道县四夷述》:中唐时,贾耽撰《古今郡国道县四夷述》四十卷,是全国的总地志,详记古今地理沿革;《贞元十道录》:贾耽本人把《古今郡国道县四夷述》删繁据要,为《贞元十道录》四卷,其书久佚。
敦煌发现残页,《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撰《两京新记》:韦述著,记述长安、洛阳之事。
《长安志》、《长安志图》:宋人宋敏求著《长安志》、元人李好文《长安志图》乃专叙长安之事。
《蛮书》:唐人樊绰撰《蛮书》十卷,是研究唐代南诏所在云南地区历史与地理的重要著作。
《新唐书》《旧唐书》中的《孔颖达传》辨异
《新唐书》《旧唐书》中的《孔颖达传》辨异《新唐书》和《旧唐书》是中国古代文献历史学家对唐朝时期历史的记录与研究的重要著作。
它们的内容的确不尽相同,尤其在《孔颖达传》这个篇章上有更为明显的差异。
《孔颖达传》原本是《新唐书》中的一篇记载,但是在《旧唐书》中却没有被记录下来。
鱼玄机撰写的旧唐书中,《孔颖达传》被剔除了。
《孔颖达传》是孔子的弟子孔颖达的传记,有关书中内容主要有三点:1.介绍了孔颖达的诞生和生活背景,2.描述了他的言行和行为准则,3.介绍了孔子怎样拜见他并将考验给予他和他如何回应考验。
《新唐书》和《旧唐书》在介绍孔颖达的传记上存在明显的差别,首先,《新唐书》着力描写孔颖达的才名,这部分内容在《旧唐书》
中完全被省略。
《新唐书》描述了孔颖达藉言行显示出他的智慧,而《旧唐书》在这方面主要停留在孔子对孔颖达考验的介绍。
其次,《旧唐书》更多地介绍孔颖达的道德修养,而《新唐书》
则以准则与智慧为主。
在《旧唐书》中,孔颖达的道德修养和他的行为更加突出,而《新唐书》则更加强调他的知识能力和智慧。
综上,《新唐书》和《旧唐书》在介绍孔颖达传记上有着明显的
差异。
《新唐书》的介绍更多地侧重于孔颖达的才名和智慧,而《旧
唐书》则更看重他的道德修养和行为。
因此,新唐书和旧唐书对这篇传记的介绍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可以从中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 1 -。
全唐诗异文的意义阐述
全唐诗异文的意义阐述最为经典的例子当属郭在贻先生在《杜诗异文释例》中提到的“委”与“知”、“时”与“特”,郭先生分别从“知”知“委”义,从“特”知“时”义。
从而得知“委”与“时”在中古时期的新义。
③除此之外,另有杜甫《忆昔行》:“更讨衡阳董炼师,南浮早鼓潇湘柁。
”“讨”字的常用义为“征讨”或“讨论”,但在这里都与诗意不合。
《全唐诗》在“讨”字下注“一作觅”。
在细加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讨”的一个比较生僻的意义就是“寻觅”。
综观《全唐诗》,我们能发现不少“讨”犹“觅”的例子。
如张九龄《与生公寻幽居处》:“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遐讨”指寻觅远离俗世之地;再如李白《江上望皖公山》:“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讨灵异”即为寻觅灵异之地(以上两例子俱无异文)。
由此可见在唐朝时期“讨”有“寻觅”的意义。
由上可见,我们可以由已知的、比较简单的字义猜测、推知未知字的意义,最后再加以求证。
同样,反过来也能拿这些异文作为参证材料,比如,证明在唐代“讨”确实有“觅”的词义。
其次,原文词是多义词,我们可以根据下方异文的意义来推知原文词所用的是哪一个义项。
比如,陈子昂《晏胡楚真禁所》:“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全唐诗》:“谢,一作语。
”“谢”字的常用义有“辞却”、“酬谢”等,“寄谢”一词似乎也可以作“答谢”讲,如《汉语大词典》所引用的《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只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以此寄谢圣恩,愿勿忘七夕夜半之约。
”但是这里的“一作语”就提醒了我们“谢”字的另一个生僻义,即“告知”。
实际上,在《全唐诗》中大约四十余例“寄谢”,都是“告知、寄语”的意义,我们由此可以推知在唐时期这是一个常用义。
如崔融《拟古》中的“寄谢闺中人,努力加餐食”等等。
再次,我们可以利用异文来辨析中古汉语近义词。
汉语有许多在今天看起来为同义的词在古代在词性上或词义上都有明确的区别。
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也可以从异文入手。
如王建《送吴郎中赴忠州》:“家每因穷散,官多为直移。
唐代给事中研究述评
唐代给事中研究述评冯永芳(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给事中作为门下省主要职官之一,在唐代政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唐代给事中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此后相关成果不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给事中的官职属性、迁转问题及其职能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唐代;给事中;谏官;封驳权【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8)06-0099-04唐代给事中由隋朝门下省给事郎演变而来,唐初沿袭隋朝官制,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给事郎改称给事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为东台舍人,咸亨元年(670年)复旧。
此后至唐末,这一官职名称未作变动。
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内藤乾吉对这一官职最早有所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给事中这一官职的论述不断增多,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给事中的官职属性、迁转问题及其职能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唐代给事中的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并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前景加以说明。
一、关于给事中的官职属性研究学界对于唐朝给事中官职属性的认识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给事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谏官,另一种观点认为给事中属于谏官。
对于第一种观点,张国刚在其《唐代官制》[1]35-41一书中,指出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部分司法权、人事审查权、担任监考使以及发驿遣使等职能,并依据给事中所具有的职能,总结出给事中具有集谏官、宪官、法官的某些特征于一身的特点。
但他在论述谏官时又指出专门以进谏为职务的官员,则是谏官。
唐代真正的谏职是谏议大夫和左右补阙、拾遗。
显然,此时张国刚对谏官的属性已有清醒的认识,其所总结的给事中具有谏官的特点,而非真正的谏官。
此后,胡沧泽《唐代监察制度对皇帝的制约》[2]98-104一文也指出:唐代监察制度是通过谏官的言事谏诤权、给事中的封驳权以及御史台官员对诏令的拒受等方面来形成对皇帝的制约。
该文没有将给事中纳入谏官的行列,而是将其区别对待。
2018-浅析唐宋诗词的异文现象-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浅析唐宋诗词的异文现象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沿传至今,异文现象就渐渐浮现出来,而不同表达或者不同字词的形式,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文字表意的博大以及意境的深远,异文现象也可以算作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大亮点,其研究意义深远又趣味无穷。
什么是异文现象:异文既是文字学的术语,又是版本学、校勘学的术语。
作为前者,它与“正字”相对而言,是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作为后者,它既是指同一书的不同版本之间,某书的某章节、某句与他处所引该章节、该句之间,在本应相同的字句上出现差异这样的一种现象,也是指差异的各方。
严格地说,异文应是指偏离著作原貌的一方,而保留著作原貌的一方应称作“正文”。
但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出现“正文”的说法,相异的各方都叫异文,甲是乙的异文;同时,乙是甲的异文。
本文所要论述和探讨的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异文。
出现异文现象的原因:1,作者的前后修改和流行版本的不一致。
典型例子就是:敦诚的《挽曹雪芹》: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暝。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唯有青衫泪,絮酒生刍上旧坰。
(《四松堂集》付刻底本,北京大学藏;《四松堂诗钞》抄本,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
肠回故垅孤儿泣,泪进荒天寡妇声。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欲有生刍吊,何处招魂赋楚蘅?(《鹪鹩庵杂诗》抄本,张次溪旧藏),这种情况多半由作者自身造成,因前后修改造成了版本的不一致。
这种异文现象的不同版本之间往往差距比较大。
2,由于原文脱漏,后人添补而造成的异文据欧阳修《六一诗话》载:“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
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
《全唐诗》几则异文考释
《全唐诗》几则异文考释作者:周雅琴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1期摘要:本文所重点阐述的是,《全唐诗》里因典故原因而产生的异文现象,分析作者创作之初所用的原始词,解释这种异文产生的原因,并从文化学角度试论这种现场产生的机制。
关键词:《全唐诗》;异文;文化学[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008-02《全唐诗》里经常会有异文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文献在传唱传写过程中,经后人误写误改,或者有意改动而造成的。
后人来考释《全唐诗》异文,大概的路数就是分析异文孰是孰非,或孰优孰劣。
孰是孰非既是文本产生之初,用的原文是哪一个;孰优孰劣则是两则或几则异文,不管产生之初是哪个,关键的是哪个最贴合诗文,最有文学性和艺术价值。
判断前者就要推测写作者写作的时候哪个词最有可能被作者使用,这种推断只能是综合当时或稍前稍后一段时间某一词的使用频率,或者作者本人的文化素养、生活经历,来推断使用哪个的可能性最大,只能是种或然性推理。
推断后者的标准往往是谁的艺术性更强、文学价值更大,这尽管有一定道理可言,但往往也是见仁见智,各有所爱。
两者的判断都有其主观性。
这两者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候也并不完全冲突。
有的原文用词会比后来篡改者文化艺术价值高,有的经过后人仔细推敲琢磨,篡改者比原文艺术价值高,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本文所要探求的,是前一种,即孰是孰非的问题。
在这种探求中,我所作出的推理都是或然性推理,得出的结论也只能说是最可能的结论。
一、蒙与冪当为蒙。
见于储光羲《猛虎词》:“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
人肉岂不甘,所恶伤神明。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
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一作冪)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
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
君能贾余勇,日夕长相亲。
”【1】蒙马即用东西蒙在马身上。
《汉语大字典》里蒙有覆盖的义项,并引《方言》:“蒙,覆也。
新旧唐书之比较研究
新旧唐书之比较研究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强盛的时代。
因此,唐代的历史和文化得到了许多的研究和关注。
其中,唐代史书也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其中,新旧唐书是最具代表性的两部唐代史书,它们对于唐代的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对这两部史书进行比较分析。
一、新旧唐书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起源和发展,都和唐玄宗的时期紧密相关。
唐玄宗的时期是唐代的鼎盛时期,也是唐代史书编撰的旺盛时期。
旧唐书是唐玄宗时期开始编修的,至唐宪宗时期完成。
新唐书则起始于唐宪宗时期,这也是旧唐书编修完成后的不久之后。
新旧唐书的编纂历经数代,分别有数次修订和增删。
二、新旧唐书的编制体例和内容两部唐书在编制体例和内容上均十分详细。
它们按照年代先后顺序编写,分为卷、本、篇、则四级结构。
新旧唐书都十分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尤其是旧唐书更是加入了不少的表格和图表,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然而,两部唐书的体例和内容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例如,旧唐书中强调以中国为中心,比较注重地理、人物和事务的详细描述,而新唐书则比较注重官方历史,更加注重皇帝和朝臣们的事迹和思想。
三、对比分析(一)文风旧唐书体现了唐代作者文风的特点,清新自然,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清爽和宽容的气息。
而新唐书则力求审慎精练,语言简练,更注重精炼表述。
(二)历史侧重点从排版上来看,旧唐书比新唐书更加的详尽和具体,关于唐代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器物制作等都有着很详细的记录。
而新唐书更注重皇帝和朝廷的行事,这就使得它更加注重政治和權力的描述。
(三)真实性从准确性上来说,两部唐书都力求真实,但是不存在绝对的完美。
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不足。
例如,旧唐书虽然内容详实,但是一些历史问题存在众说纷纭的情况;而新唐书虽然写作用语更为简练紧凑,但是有时也会丢失一些重要的细节信息。
四、结论新旧唐书之间有着许多的异同,它们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对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古代文献中的与社会问题
古代文献中的与社会问题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关于社会问题的记录和讨论。
这些文献不仅具有历史的重要性,还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的宝贵资料。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古代文献类型,以及这些文献中对社会问题的揭示。
一、史书与编年体史料史书和编年体史料是古代文献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这些文献往往按照时间顺序编写,记录了国家、政权的历史事件和变迁。
在这些文献中,社会问题通常表现为政治斗争、经济发展、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史记》中记载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国家政权的更替,反映了当时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二、诗歌与文学作品诗歌与文学作品在古代文献中也占据重要位置。
古代的诗人和作家常常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社会不公、贫富差距、人性好恶等问题的关注。
例如,《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民的艰辛生活和对统治者不满的情绪,这些都是对社会问题的直接揭示。
三、法律文书与律令法律文书和律令是古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在这些文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法制和司法制度。
同时,这些文献也暴露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社会不公、贫富分化、异族问题等。
例如,在《唐律疏议》中,对于土地耕作纳税标准的规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土地问题和税收不公的现象。
四、哲学思想与经典著作古代哲学思想与经典著作是对社会问题进行辩证思考和哲学探索的结果。
这些文献中常常包含对社会制度、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例如,《论语》和《道德经》中包含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如仁义道德、政治理念等,为古代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哲学参考。
五、手稿与私人信件手稿和私人信件是一种非正式的文献形式,往往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直接的社会问题描述。
这些文献记录了个人的见闻、经历和思考,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学术研究价值。
例如,在《陶渊明集》中,陶渊明的信件和随笔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对于研究古代社会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唐朝的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
唐朝的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不仅在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也产生了大量的历史文献。
这些历史文献成为了人们对唐朝进行研究、了解和认识的重要依据。
在史学研究中,唐朝的历史文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了我们对唐朝的认知。
一、唐朝的历史文献特点唐朝的历史文献主要包括史书、编年体史料、诗词、碑刻、奏表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史书有《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
这些史书详实地记载了唐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研究唐朝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唐代的编年体史料也成为了了解唐朝历史的重要资料,这些编年体史料通过按年检索的方式,将唐朝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序地呈现出来。
诗词在唐朝被广泛流传,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
众多的唐诗中,既有描绘社会风貌的,又有抒发个人感情的,还有表达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的。
这些唐诗丰富了我们对唐朝社会生活的认识,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唐朝人民的思想情感。
此外,唐代的碑刻和奏表也是研究唐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唐代的碑刻多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入手,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事迹。
奏表则是官员向皇帝上奏的文书,通过分析这些奏表,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以及各地的社会风貌。
二、唐朝历史文献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唐朝的历史文献在史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这些历史文献提供了大量的史料,为我们对唐朝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这些历史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还原唐朝的历史面貌,重塑那个时代的风貌。
其次,唐朝的历史文献可以为史学研究提供依据和证据。
在研究唐朝的历史问题时,我们可以参考《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通过对这些史书的查阅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依据。
另外,唐朝的历史文献也是史家们进行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通过对这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史家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唐朝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变化。
唐朝的历史记录与编年体史书写
唐朝的历史记录与编年体史书写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繁荣的时代之一,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记录和编年体史书。
这些史书以其详实的记载和卓越的文学价值,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唐朝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探讨唐朝的历史记录与编年体史书写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唐朝的历史记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历史事件频发,各类动态信息繁杂复杂。
在这样一个大历史背景下,唐朝的历史记录亦异常繁多。
在唐朝时期,历史记录以官方编纂的史官撰写的史书为主要形式。
唐朝的历史记录一方面体现在官方史书中,如《旧唐书》、《新唐书》等。
这些史书是由朝廷官员组织撰写,目的是为了记载唐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供后世参考。
这些史书具有官方性质,内容正式、详实,被广泛认可为唐朝历史的权威性记录。
另一方面,唐朝的历史记录还体现在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中。
唐朝时期,文人墨客的创作活动达到了空前的高潮,各类史诗、笔记、日记等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
如杜甫的《丽人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等,以其优美的诗意表达,使得当时的历史事件更加生动有趣、更有感染力。
二、编年体史书的特点唐朝的编年体史书是以时间为线索,按年代进行叙述的历史著作。
它们对唐朝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记录,具有较高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首先,编年体史书的时间顺序清晰,能够为读者提供对唐朝历史的整体把握。
这些史书按照年代进行叙述,使得读者可以按照时间的推进来理解唐朝时期的事件发展与演变,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画卷。
其次,编年体史书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编撰史书的史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他们根据实际史料和对历史事件的考核,努力追求客观、准确的叙述。
编年体史书的权威性在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被官方认可,并成为后世研究唐朝历史的基础。
此外,编年体史书在叙述方式上注重事实记录和时间顺序。
它们追求对历史事件的完整、准确描写,采用简练的语言,将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进行叙述,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最新-关于唐以前西藏文明若干问题的探讨 精品
关于唐以前西藏文明若干问题的探讨>必须承认,要对新石器时代结束以后到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以前的西藏高原历史进行深入探讨,目前仍存在一定困难。
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有关这一时期的文献史料不仅相对匮乏,而且还因大多带有较浓厚的传说色彩而具有不确定性;二是考古材料不足。
所幸的是,近年来藏学界对吐蕃王朝以前西藏历史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先后发表了不少质量高的论文,因而为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无意对吐蕃王朝以前的历史作全面讨论,仅欲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这时期西藏文明在演变和布局上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祈请学界同仁予以赐教。
一、从小邦时代到三大部落联盟的形成通常,在论及新石器时代以后至吐蕃王朝以前西藏高原的历史时,人们往往习惯于从聂赤赞普降世做三蕃六牦牛部首领谈起,事实上,这是不全面的。
从大量藏文古籍提供的证据来看,在新石器时代结束后,西藏高原的文明显然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从小邦时代逐渐到象雄、咕蕃、苏毗三大部落联盟形成的发展、演变过程。
那么,这一过程是如何递变的呢?我们知道,一般而言,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期大体属于母系氏族时代,而父系族时代则大致与新石器时代晚期金属工具的出现相对应。
西藏的金属时代,据童恩正先生推测,大致开始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1,但从最近拉萨曲贡遗址中已发现青铜器来看,西藏青铜工具出现的时代还应提前。
值得注意的是,藏文典籍《五部遗教》、《四洲之源》和《贤者喜宴》等在叙述西藏王政统治前的十个时代或七个时代时都曾谈到金属器械的出现,这恰好与考古发现相吻合。
也就是说,从那时起,西藏高原的一些地区已开始进入了父系族社会。
2关于西藏文明的源流,《汉藏史集》和《贤者喜宴》叙述了如下演变序列首行先是猕猴变人,然后因谷物分配上产生不和而分成四氏族、六氏族及各具特征的四种人,接着便是玛桑九兄弟即《贤者喜宴》所说的玛桑九族统治。
3四氏族、六氏族和四种人等等,可能是指母系氏族部落血缘团体,而玛桑九兄弟统治则有可能进入了男性统治的父系氏族时代。
唐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研究唐律在历代律中,唐律历来受人重视,也是人们下功夫研究最多的。
唐律之所以受人重视,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在历代律中,唐律的使用时间最长。
唐代使用唐律,唐以后的五代、两宋也是使用唐律。
五代的朱梁曾一度废除唐律,但为时不长,继朱梁而起的后唐李存勖认为唐是他的本朝,又恢复了唐律。
唐建国于公元618年,宋灭亡是在公元1279年,唐律使用的时间长达660年。
从秦到清,没有一部律使用的时间有这么长。
汉律四百多年。
晋律为南朝的宋齐所沿用,三个朝代加在一起二百三十多年。
明律267年,清律276年。
这几部律在历代律中算是使用时间比较长的,但都远远不及唐律。
一部使用了660年的律,自然不能不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次,唐律是一部无论在体例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发展成熟的封建法典。
我国第一部有体系的封建法典,战国时李悝集诸国刑、鼻而撰成的《法经》,是比较简单的,只有盗、贼、囚、扑、杂、具六篇。
《法经》按照当时的标准,一定是编得很好的,不然魏文侯不会采用这部法典,商鞅也不会受之以相秦。
但是后来社会本身发展了,《法经》就显得不够用了。
汉初有萧何定律,在《法经》六篇的后面加上户、兴、厩三篇,把它变成《九章律》。
《九堂律》用了四百余年,到了东汉末年,也同进一步发展了的封建社会不相适应,非改不可丁。
《晋书·刑法志》中保存了一篇《魏律序》,此序讲了魏代是怎样改革汉律的。
一是把篇目扩大了一倍,由原来的9篇增加到18篇。
二是对刑制作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改革,如规定了五刑、八议入律,缩小连坐范围,限制私人复仇,规定诬告反坐,取消投书弃市的规定等等。
魏改汉律,在体例上是一种创新。
秦汉的办法是定一部比较简单的正律(《法经》、《九章律》),正律之外,另订一些单行律,再加上令、科、比作为补充。
这种办法到了后来,发生律令繁多、体例紊乱的弊病,为人们所诟病。
魏代改变了这个路子,将正律扩大,把刑扔方面的所有科条都包括在里面,不再搞单行律,令也由律的补充成为一种专门规定国家重大制度的法律形式。
唐律四个重要问题的述评
唐律四个重要问题的述评华东政法学院王立民教授唐律是唐代的一部代表性法典,其内容涉及面广,值得研究的问题也不少。
本文拟对其中的四个重要问题进行一些述评,发表个人之管见。
一、关于换刑制度问题唐律中有换刑制度,即是由于各种原因,可以把律条中所规定的法定刑转换成其他刑罚来执行的制度。
这一制度并不适用所有犯罪,只适用一小部分情况比较特殊的犯罪。
转换的用刑只在五刑之间,不包括赎刑等其他一些处罚方式。
而且,换用的刑罚不比律条所规定的法定刑轻,其程度大致相同。
这一制度不太引人注意,但也很重要,它对我们正确认识“五刑”及其实施都有积极意义。
可以换刑的主体有限制,主要是以下五种人员。
第一种是有特殊手艺的人员。
这些人包括工、乐、太常音声人等。
他们在太常、少府等机构工作,具有特殊的手艺,所以被判为流刑后,一般就可换以决杖和徒刑来代替执行。
《唐律疏议·名例》“工乐杂户及妇人犯流决杖”条对其中的问题作了明文规定。
“诸工、乐、杂户及太常音声人,犯流者,二千里决杖一百,一等加三十,留住,俱役三年;犯加役流者,役四年。
”此条“疏议”还对这些人可以适用换刑的原因作了如下的说明:“此等不同百姓,职掌吟诗在太常、少府等诸司,故犯流者不同常人例配”。
第二种是妇女。
除了个别犯罪以外,妇女犯有绝大多数罪,都可用换刑的方式来处罚。
《唐律疏议·名例》“工乐杂户及妇人犯流决杖”条也对妇女犯流换刑问题作出了规定。
“其妇女犯流者,亦留住,造畜蛊毒应流者,配流如法。
”其中的“造畜蛊毒应流者”即是属于例外情况。
妇女在这种情况下,仍需被流。
《唐律疏议·贼盗》“造畜蛊毒”条对这一犯罪及其用流刑有规定。
“诸造畜蛊毒及教令者,绞;造畜者同居家口虽不知情,若里正知而不纠者,流三千里。
造畜者虽会赦,并同居家口及教令人,亦流三千里。
”另外,“工乐杂户及妇人犯流决杖”条“疏议”还对妇女可以换刑和例外情况作了解释。
“妇人之法,例不独流,故犯流不配,留住,决杖、居作。
史料比较研究:谈谈《旧唐书》与《新唐书》各自的优缺点
史料比较研究:谈谈《旧唐书》与《新唐书》各自的优缺点在二十四史中,有两本关于唐朝的正史,分别是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与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后者的篇幅比前者略小。
根据《宋史·欧阳修传》记载,宋仁宗读过《旧唐书》后,觉得这本书“卑弱浅陋”,于是下令史馆重修一本宋朝版的《唐书》。
最初由宋祁做主编,花费十年写完了列传部分,之后欧阳修也加入修史工作,负责纪志部分。
书成后上奏朝廷,朝廷认为此书有两个主编,导致内容不统一,所以又命欧阳修进行统稿。
欧阳修则自谦是宋祁的晚辈,所以没有改动原先的文字,在校对一遍后又呈了上去。
宋朝人一般认为《新唐书》优于《旧唐书》,曾公亮就说五代人多为“衰世之士”,所以气力卑弱,言浅意陋,担不起编纂《唐书》的工作,导致《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
相比之下,宋祁与欧阳修都是文学大家,由他们来写《唐书》质量明显会更高些;宋仁宗读过《新唐书》后也表示满意,认为它叙事简练、文采飞扬,所以“布书于天下”。
而原本的《旧唐书》便逐渐从书市中退出,很少有人能再读到,直至明朝嘉靖年间,闻人诠才校对并重刊了宋板的《旧唐书》。
《旧唐书》与《新唐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把《新唐书》当作研究唐史的首选资料,文学爱好者们也喜欢欧宋的文笔。
但对于历史学家来说,他们似乎对《旧唐书》更感兴趣。
例如《资治通鉴》关于唐朝的部分都是根据《旧唐书》来写的,而对《新唐书》则一无所取。
那么《旧唐书》与《新唐书》究竟哪本更好呢?要研究唐朝历史,应以哪本为主?《旧唐书》的优点在于史料很原始唐朝是一个很重视史学的朝代,在初年的时候就编了有关于魏晋南北朝及隋朝的五部史书。
唐朝人也以实录的形式来编纂国史,房玄龄就曾监修过《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
武则天当政后,又新定了《高宗实录》一百卷。
《史通》的作者刘知几修了《武后实录》,《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修有《中宗实录》和《睿宗实录》,之后各朝皆有实录问世。
唐宋史辨疑三题
唐宋史辨疑三题引言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朝代,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点和争议,我们需要进行唐宋史的辨疑,以求真相。
本文将针对唐宋史的三个疑点进行详细探讨,包括唐朝的国力衰落、宋朝的科技进步和唐宋之间的政治变革。
一、唐朝的国力衰落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但是在晚唐时期,国力开始衰落,这一点备受争议。
有人认为唐朝国力衰落是由于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唐朝的国力并没有真正衰落。
1. 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唐朝国力衰落的内因主要有政治腐败、内乱和经济困难等。
政治腐败导致了官员贪污腐败、权臣专权等问题,使得政府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
内乱则导致了战争频繁,国力消耗严重。
经济困难主要表现为财政困难和农民起义等问题,使得国家无法有效地征收税收和维持社会稳定。
唐朝国力衰落的外因主要有边疆战争和外族入侵等。
边疆战争使得唐朝不断耗费军费和人力物力,而外族入侵则使得边疆地区失去了对外贸易和资源的控制,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国力。
2. 国力并未真正衰落另一些学者认为,唐朝的国力并没有真正衰落,只是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他们认为,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仍然有着较高的水平,只是在晚唐时期出现了一些暂时的困难。
他们指出,唐朝在政治上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政权。
唐朝的经济也在长期的繁荣中积累了丰富的财富,即使在晚唐时期,也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经济实力。
此外,唐朝的文化繁荣也是不可否认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唐朝的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
二、宋朝的科技进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进步最为显著的朝代之一,但是有人对宋朝的科技进步提出了质疑,认为这只是一种表象,实际上并没有取得真正的科技突破。
1. 科技进步的表现宋朝的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农业、制造业和航海技术等方面。
在农业方面,宋朝推行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和耕作技术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三龄两历不符说明材料
三龄两历不符说明材料一、三龄两历不符的原因1.传统记载的不准确性:在古代,历史的记载主要依靠人类的记忆和口口相传。
这种传统的记载方式容易导致信息的丢失和失真,进而造成历史记载的不准确性。
比如,一个事件的发生时间可能会在口述中出现微小的偏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差会逐渐放大,导致历史记载的时间上的矛盾。
2.史书的局限性:史书的撰写往往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影响。
为了迎合当时的政权或者满足读者的需求,编写者会做出一些改动和删减,使得历史记载更加符合当时的观点和利益。
这种情况下,历史记载的时间上的矛盾就可能出现。
3.资料的局限性:史书记载的内容往往是经过选择和筛选之后的,而具体的历史事件可能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资料,比如文献、碑刻、文字等等。
如果这些资料的保存不完整或者受到时间的侵蚀,就有可能导致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和时间上的矛盾。
二、解决三龄两历不符的方法1.多方考证:为了解决三龄两历不符的问题,可以通过多方考证,综合各种史书、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等进行比对分析。
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找到不同记载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找出更加准确的时间线。
2.从其他方面寻找佐证:除了史书和文献资料,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寻找相关的佐证。
比如,考古发现可以提供一些物证,而民间传说和民俗习惯可能也能提供一些线索。
通过多方寻找佐证,可以进行交叉比对,进一步验证历史记载的准确性。
3.注意历史记载中的偏差:在考证过程中,需要注意历史记载中的偏差,进行适当的修正。
比如,对于不准确或者矛盾的时间记载,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演和推测,寻找合理的答案。
4.合理解释和解读历史事件: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确切时间无法确定的情况,可以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解读。
历史的记载通常只能提供一部分关于事件的信息,而事件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记载可能只是该事件在不同阶段的描述,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解读。
三、结语三龄两历不符是历史研究中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历史的记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关于唐代实录的几个问题
关于唐代实录的几个问题
孙永如
【期刊名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卷),期】1991()2
【摘要】唐代正式开始的实录修撰,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变化。
多年来,人们对唐代实录的研究重视不够,许多史学史论著只是简单地重复前人对唐代实录的评述,似乎对唐代实录已经研究的清清楚楚。
笔者在对唐代实录钩辑整理研究时,感到不少问题存在疑点,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姑且不揣卑陋,在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唐代修实录是不是为修国史作准备元苏天爵说:“天子动静则有起居注,百司执事则具于日历,合而修之曰实录,有实录方可为国史。
”苏氏的说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行国内的中国史学史论著几乎无一不认为实录由起居注、日历成,国史从实录撰。
流风所及。
【总页数】5页(P6-10)
【关键词】国史;史馆;帝王;史官;起居注;唐太宗;实录修撰;《旧唐书》;史体;几个问题
【作者】孙永如
【作者单位】杨州师范学院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4
【相关文献】
1.从汉魏笔记小说的"实录"到唐代传奇小说的"作意"、"幻设"看小说家的创作心态的变化 [J], 胡继琼
2.唐代实录散论 [J], 岳纯之;
3.实录:唐代传奇家的创作态度 [J], 冯国栋
4.唐代国子监办学盛况实录 [J], 张传燧;钟伟春
5.试论唐代御史在财经上的监督作用——兼谈唐代御史监察中的几个问题 [J], 方宝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书》为何有新、旧之分
《唐书》为何有新、旧之分
《唐书》为何有新、旧之分
《唐书》这部史书记载了我国唐朝历史,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一共有两百卷,其中有皇帝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由五代后晋时期的史学家刘昫和张昭远等人编撰完成。
它记载了从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到哀帝天祐四年,即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共289年间的历史事件。
《唐书》编撰时间仓促,质量良莠不齐。
因此,书中关于唐代的描述,显得简单粗糙,在史料的剪裁、体例的考究、文字的简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北宋建立之后,宋仁宗认为《唐书》编写过于粗糙简陋,就下令史官重修。
在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的努力下,一部全新的《唐书》问世了。
人们为了将这两部《唐书》区分开来,就按照编修时间的先后,把这两部书分别称为《旧唐书》和《新唐书》,新旧之分便由此而来。
《新唐书》中很大篇幅都是志,这是书中的一大亮点,增加了以前史书中所没有的《仪卫志》和《兵志》。
对于其余几个志也添加了新材料。
因此,全书质量高于《旧唐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唐史中若干问题记载的异同
08504012 08历史韩晓梦一、关于薛举去世的日期
薛举是隋朝河东汾阴人,后迁徙至兰州,据说他骁勇善射且家财万贯、广结豪士,在边朔地区称雄。
他于大业十三年与他的儿子薛仁杲一同起兵,自称是西秦霸王,年号为秦兴,占据陇西一带,号称拥兵十三万。
不久之后他称帝,迁都天水。
薛举与当时的唐政权交锋时,于武德元年因病身亡,后其子薛仁杲即位。
但是关于薛举去世的具体日期,史料记载有所不同。
《旧唐书》本纪第一高祖部分中记载“八月壬午,薛举死,其子仁杲复僭称帝”,即薛举死于八月初十,但《旧唐书》本纪第二太宗上却记载:“九月,薛举死,其子仁杲嗣立”。
而《新唐书》本纪第一中的记载则是“辛巳,薛举卒”,即他是八月初九去世的,《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六卷唐纪二中的记载也是“辛巳,举卒”,由此可见,薛举去世的日期比较可能是唐高祖武德元年八月辛巳,即八月初九这一天。
《旧唐书》前后矛盾,记载可能有误。
二、关于唐太宗被立为皇太子的时间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即被立为了皇太子,但是他被立为皇太子的具体日期的记载,却有所不同。
武德九年的六月初四是玄武门之变,《旧唐书》本纪第二太宗上中的记载为“甲子,立为皇太子,庶政皆断决”,即他是在六月初八这天被立为太子的,然而《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卷唐纪七中则说“癸亥,立世民为皇太子”,即他被立为皇太子是在六月初七这一天。
《新唐书》本纪第二太宗中只是以“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一笔带过,并未提及时间,但是《新唐书》本纪第一高祖中有记载:“癸亥,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听政”。
且根据《唐会要》卷一帝号上中对于此事的记载“九年六月七日。
册为皇太子”,我们可以推测李世民较为可能是在武德九年六月癸亥,即初七这一天被册封为太子,而《旧唐书》记载有误。
三、关于唐太宗即位的时间
唐太宗在受封太子大约两个月后登基即位,但是新旧唐书对他即位的具体日期的记载却不尽相同,根据《旧唐书》本纪第二太宗上的记载:“八月癸亥,高
祖传位于皇太子,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德殿”,那么太宗应该是武德九年八月癸亥(初八)这一天即位的。
但是《新唐书》本纪第一高祖中却记为:“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
中本纪第二太宗中也记道“八月甲子,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也就是说是晚了一天的甲子(初九)才即位,二者稍有出入。
再根据《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一卷唐纪七中的记载“癸亥,制传位于太子;太子固辞,不许。
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赦天下”,我们可以看出,可能的情况是八月初八这天是高祖让位于太宗,但是隔天初九太宗李世民才正式即位。
再参考《唐会要》中关于帝号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有关高祖的记录为“武德九年八月八日,传位,称太上皇”,而太宗的记录则是“八月九日,即位于东宫显德殿”,这就证明了资治通鉴所说的情况应该属实,高祖传位和太宗即位是在相邻的两天,而《旧唐书》中的记载不够准确,《新唐书》中的记载则不够全面。
四、关于《旧唐书》太和九年二月若干记事的浅议
《旧唐书》本纪第十七下中关于太和九年二月(三月)的部分记事时间与《资治通鉴》和《新唐书》中均有所不同。
《旧唐书》本纪第十七下中记载道:“二月丙子朔。
甲申,以司农卿王彦威兼御史大夫,充平卢军节度使。
丁亥,发神策军一千五百人修淘曲江。
如诸司有力,要于曲江置亭馆者,宜给与闲地。
辛丑,冀王絿薨。
癸卯,京师地震。
”而这一部分中有三处与《资治通鉴》或《新唐书》不同。
首先是“丁亥,发神策军一千五百人修淘曲江”,表明文宗派遣神策军修淘曲江的时间是太和九年二月丁亥。
而《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五卷唐纪六十一中却记为:“辛卯,发左、右神策千五百人浚曲江及昆明池”,且记于正月之后,即文宗可能是在正月辛卯派神策军疏通曲江的,那么二者的时间不符,当然,也有可能是在这两个时间文宗都派军修缮曲江,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其次,是《旧唐书》本纪第十七下文宗下中记道:“辛丑,冀王絿薨。
”即冀王死于二月辛丑,但是我们参照《新唐书》本纪第八的相关记载却发现,《新唐书》本纪第八中写道:“三月辛亥,冀王絿薨。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五卷唐纪六十一里也记录着:“三月,冀王薨。
”那么也就是说,冀王比较可能是死于三月的辛亥这一天。
再次,是这一年年初京师地震的时间记载不同。
《旧唐书》本纪第十七下和
《新唐书》本纪第八中记载京师地震的时间分别是太和九年二月“癸卯”和三月“乙卯”。
当然,也有可能记录的不是同一场地震,但是我认为能够予以记录的应该是较大的事,所以该地震震感应该比较强烈,较短时间内发生两次较为强烈的地震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但是如果真的有两次地震的话(可能其中一次为较为强烈的余震),那么应该两次均予以记录才对,至少主震的那天震级较高应该有相同的记录,而这里却记为了不同的两天。
所以我推测这里指的应该是同一场地震,但是其中之一日期有误。
加上《新唐书》志第二十五——五行二中又有记载:“九年三月乙卯,京师地震,屋瓦皆坠,户牖间有声”。
而《旧唐书》本身的志第十六天文下灾异部分也记道:“九年三月乙卯,京师地震”。
说明极有可能是《旧唐书》本纪第十七下的记载有误,京师地震应该是发生在太和九年的三月乙卯这一天。
最后,我发现《旧唐书》本纪部分按照惯例是分月记录的,但是这里并没有找到太和九年三月的记录。
查阅《新唐书》本纪第八中的记录,发生在太和九年三月的两件大事——冀王的离世和京师地震,在《旧唐书》本纪第十七下中均记在了二月之后,且日期不符。
根据《资治通鉴》证明了冀王在三月逝世的可能性较高,而《旧唐书》中有关京师地震的记载又前后矛盾,所以《旧唐书》中的这一部分很有可能在编写或者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