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式到方程说课

合集下载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教案分析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教案分析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算式和方程的区别,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2.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算式和方程的定义及区别。

2. 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3. 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算式和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过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算式和方程的概念及区别。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方程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算式和方程。

2. 新课讲解:讲解算式和方程的定义,举例说明它们的区别。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方程。

4. 方程解法讲解: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算式和方程的区别及解方程的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算式和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是否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

3. 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算式、方程的定义及解方程的过程。

2. 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算式和方程的定义及区别。

2. 第3-4课时: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抽象出方程。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教案分析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教案分析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教案分析第一章:算式与方程的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算式和方程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2. 掌握算式和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1.2 教学内容1. 算式的概念及其组成要素。

2. 方程的概念及其组成要素。

3. 算式与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算式和方程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算式和方程实例。

1.4 教学活动1. 引入算式和方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区分算式和方程。

第二章:算式的基本运算2.1 教学目标1. 掌握算式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熟练进行算式运算。

2.2 教学内容1. 算式的基本运算符及其作用。

2. 算式的运算顺序及其规则。

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算式的基本运算符和运算顺序。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算式运算。

2.4 教学活动1. 讲解算式的基本运算符和运算顺序。

2. 进行算式运算练习,让学生巩固运算方法。

第三章:方程的建立与解法3.1 教学目标1. 掌握方程的建立方法。

2.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3.2 教学内容1. 方程的建立方法。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方程的建立和解法。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4 教学活动1. 讲解方程的建立和解法。

2. 进行方程练习,让学生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第四章:方程的实际应用4.1 教学目标1.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2. 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1. 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方法。

2. 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3 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方法。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4 教学活动1. 讲解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方法。

2. 进行实际问题练习,让学生巩固方程的应用方法。

第五章:方程的拓展与提高5.1 教学目标1. 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从算式到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从算式到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式与方程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3.突破重难点,循序渐进:针对重难点,设计梯度性的问题和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方程求解的方法和技巧。
4.拓展思维,提升能力:通过变式练习和拓展性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巩固提升: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方程概念和求解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1.导入新课: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视频引入,如“小明的年龄问题”,让学生从算式的角度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1)让学生回顾算式的知识,引导他们发现算式与方程的关系。
3.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步骤,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
4.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了解未知数在方程中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未知数。
5.强调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讨论求解方程的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步骤,并强调未知数在方程中的意义。
3.实践应用:
(1)设计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2)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知识拓展:
(1)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复杂情境,如含括号、分数等,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2)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大全

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大全

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大全方程的学习是初中数学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知识,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也是今后学习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等知识的重要工具,因此,使学生学会利用方程的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十分重要。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大全一【教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乐观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探索式教学法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提出教科书第79页的问题,同时出现下图: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千米,王家庄距秀水千米.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问题2: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大全二教学目标: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出课本P78的问题,可用多媒体演示题目描述的行驶情境.1.理解题意: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从这句话中可知客车、卡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分别有什么关系?2.能否列算式求出A、B两地之间的路程,要求能够解释列出的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3.提出问题,如果用字母x表示A、B两地的路程,根据题意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式子?二、学习新知1.引导学生把题中的数量用表格形式反映题意:路程(km) 速度(km/h) 时间(h) 卡车 x 60 客车 x 702.学生回顾方程的概念,探讨、列出方程,并说出列得方程的依据.3.讨论列出方程表示的意义,并对比算术方法,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与列算式解决问题的优越性.4.反思:这个问题中除了A、B两地的路程是一个未知量,还有没有其它的量是未知的?如果还有其它的量是未知的,能否用字母(或未知数y)表示这个未知量,列出与前面不同的方程呢?学生分组讨论.5.将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表格列出:路程(km) 速度(km/h) 时间(h) 卡车 60 y 客车 70 y-16.探讨:①列出关于y的方程;②解释这个方程表示的实际意义(或列出这个方程的依据);③如何求题目问题:A、B之间的路程.7.总结以上列出两个含不同未知数x、y的方程的方法:①以路程为未知数,则根据两车行驶时间的关系列方程.②以行驶时间为未知数,则从两车行驶路程的关系列方程.8.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阅读课本P79.9.举一反三:分别列算式和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决下列问题:(1)某数与它的的和是8,求这个数;(2)班上有女生32人,比男生多,求男生人数;(3)公园购回一批风景树,其中桂花树占总数的,樟树比桂花树的棵数多,杉树比前两种树木的棵数和还多12棵,求这批树木总共多少棵?三、初步应用1.例1:课本P79例1.例2(补充):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1)x与18的和等于54;(2)27与x的差的一半等于x的4倍.列出方程后教师说明:“4x”表示4与x的积,当乘数中有字母时,通常省略乘号“×”,并把数字乘数写在字母乘数的前面.2.练习(补充)(1)列式表示:① 比a小9的数; ② x的2倍与3的和;③ 5与y的差的一半; ④ a与b的7倍的和.(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①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②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四、课时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2.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小青家3月份收入a元,生活费花去了三分之一,还剩2400元,求三月份的收入.第2课时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2.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4.体验用估算方法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教学重点: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难点:对于复杂一点的方程,用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需要多次的尝试,也需要一定的估计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问题: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岁,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思的年龄吗?(25-x,2x-8)由于这两个不同的式子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我们又可以写成:25-x=2x-8,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方程.二、自主尝试1.尝试:让学生尝试解答课本P79的例1.2.交流:在学生基本完成解答的基础上,请几名学生汇报所列的方程,并解释方程等号左右两边式子的含义.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补充讲解,并强调:(1)方程等号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量;(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4.讨论:问题1:在第(1)题中,你还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另一个量,再列出方程吗?问题2:在第(3)题中,你还能设其它的未知数为x吗?5.建立概念(1)概念的建立:在学生观察上述方程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①23-x=-7; ②2a-b=3;初一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教案范文大全三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概念;2.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对等式进行变形。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开始接触代数的知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理解方程的含义,并掌握方程的解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和分数有了深入的理解。

但是,对于代数知识,尤其是方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方程,理解方程,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含义。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理解方程。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方程的理解。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3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述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来解决。

例如:甲车和乙车同时出发,甲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乙车每小时行驶80公里,请问甲车追上乙车需要多少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方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这个环节中,重点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从算式到方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从算式到方程》

教学计划:《从算式到方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从具体问题的算式表达转化为方程表达的方法,初步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以及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方程的概念、从算式到方程的转化过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准确抽象出方程,以及如何设置恰当的未知数。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5分钟)●情境导入:通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路程速度时间关系等),引出传统算式解法的局限性,激发学生思考更高效的解题方式。

●概念引入:介绍方程的概念,强调方程是描述相等关系的数学语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力工具。

●目标明确: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 新知讲授(15分钟)●方程构建:以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逐步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学符号,设置未知数,构建方程。

强调设置未知数的技巧和方法。

●方程解析:详细讲解方程的结构,包括未知数、系数、常数项等,以及方程与算式的主要区别。

●解方程示例:选取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作为示例,展示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互动探究(15分钟)●小组合作: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要求他们合作讨论,尝试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初步求解。

●成果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他们的方程构建过程和求解结果,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问题解决:针对小组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集体讨论,共同解决。

4. 巩固练习(10分钟)●分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直接给出条件求方程的题目、根据实际问题构建方程并求解的题目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即时反馈: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人教版七年数学上册第三章3.1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人教版七年数学上册第三章3.1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演示如何求解方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从算式到方程这一章节。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方程概念的引入。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未知数问题,希望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未知数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巩固。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对方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还不是很熟练,这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以关注,进行针对性训练。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与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实验操作。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讨论氛围浓厚。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偏离主题的现象,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3.等式的性质:探讨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时,等式仍然成立。
4.习题练习:完成教材第三章3.1节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方程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数量关系,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3.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同学们,大家小时候一定都说过儿歌吧?那么这一首儿歌你一定说过(屏幕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说儿歌”(屏幕出示)。

要求是:以这样的速度说(师说一段),不能说错或停顿,如果停顿或者说错了就立即停止。

规则是:每一大组各派一名代表,看谁说得又快又好;第一大组,谁来?其他同学可听仔细了。

(进行比赛)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永远也说不完的儿歌,你能不能想个方法用一句话把这首儿歌说完呢(屏幕出示)?(根据学生回答,说出“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x声扑通跳下水”)(屏幕出示)这样,我们用字母x代替了具体的数,就用一句话代表了所有情况,使问题变得方便、简捷。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同学们都挺喜欢吃巧克力吧!假如你妈妈从县城买了42颗你最喜欢吃的巧克力,你准备怎么处理呢?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对吧?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一人一半,你分得多少呢?我们也不能忘了孝敬长辈,假如分给奶奶的是分给你的2倍,那么你分了多少颗?如果还要分给爷爷,且分给奶奶的不变,还是你的2倍,分给爷爷的比分给你的1.5倍少3个。

此时你又分得多少颗?(让学生自己回答出两种解法——代数方法和算术方法)2、刚才解决这个问题时,两位同学一人用了列算式的方法,一人用了列方程的方法(屏幕出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1从算式到方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1从算式到方程优秀教学案例
1.情景创设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方程。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方程的概念。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方程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本节课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方程的概念,体会方程的意义。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种类及基本形式,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
2.引导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够运用等式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认同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日常生活中问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
(二)讲授新知
1.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方程的概念、种类及基本形式。如: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方程,并解释方程的含义。
3.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算式到方程 说课稿

从算式到方程 说课稿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材料
一、本节的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1、是上章列代数式的延伸。

2、是算术的方法的拓展,比列算式更直接,更自然的数学方法。

3、是学习数学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4、是构建数学模型的基础。

二、方法指导
本节内容维探究式合作活动学习,在活动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建立方程并通过练习,巩固这种思维。

三、教法:按材料要求,需要关注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和学习,教师在深入浅出上下功夫的要求。

本节类容,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再由浅入深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四、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为问题、找相
等关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数学思考:1、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2、认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及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符号化方法。

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情感态度: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重点: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六、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方程是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本节教材主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是小学与中学内容上的衔接点,方法上的分水岭.
 (二)教学内容
 “从算式到方程”新教材与原教材的显着区别:方程这一部分内容不是按照由定义到解法最后讲应用的纯数学体系编排,而是首先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比较算术方法与方程求解的区别,体会方程的优越性,让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然后再通过具体实际问题所列方程,介绍方程等概念.新教材的编写更加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习惯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列方程不太熟练,为了防止学生仍停留在列算式解题的低层上,所以本节重点确定为:让学生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比较列算式与列方程在分析数量关系上的区别及列方程时相等关系的建立.而本节中学生可能感到困难的仍是实际问题相等关系的建立.
 二、目标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
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具备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重点研究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
程和找相等关系列方程。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 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让学生充分感受 到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体会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
检验方程的解 练习:x=2和x=-2哪个是方程

1 2
3 4
x 1 1 .5 2 x
11 2
的解?
将x=2代入方程右边得
,代入方程左边得
左边不等于右边,则x=2不是该方程的解 5 5 将x=2代入方程右边得 ,代入方程左边得
2
2
左边等于右边,则x=-2是该方程的解
我思考 我成功
想”。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要理解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列 方程,学生具有会用算术解题和对方程有初步了 解等知识储备,还须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 能力. 根据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以上所须基本都 已具备,但学生的抽象概括、探索能力稍微偏弱 一些,探索精神和学习毅力不足.
3、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理解问题情 境,探究情境中包含的数量关系,最终用方程来描 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相等关系。
( 公交时间 )-( 地铁时间 )=2
表示为:
x 14

x 42
2
地铁到达B站时地铁比公 交多走 2 14 28 km 2 14 走了 1h
42
x 42
两地之间的路程
1 42 42 km
二、自学指导
独立完成
回到过去
明晰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练习:判断哪些是方程?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
为了帮助各位老师能够有效地上好每节课,小编整理了这篇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方程是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本节教材主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是小学与中学内容上的衔接点,方法上的分水岭.
(二)教学内容
从算式到方程新教材与原教材的显着区别:方程这一部分内容不是按照由定义到解法最后讲应用的纯数学体系编排,而是首先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比较算术方法与方程求解的区别,体会方程的优越性,让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然后再通过具体实际问题所列方程,介绍方程等概念.新教材的编写更加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公交时间 )-( 地铁时间 )=2
表示为:
x 14

x 42
2
地铁到达B站时地铁比公 交多走 2 14 28 km 2 14 走了 1h
42 -14
x 42
两地之间的路程
1 42 42 km
二、自学指导
独立完成
回到过去
明晰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练习:判断哪些是方程?
想”。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要理解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列 方程,学生具有会用算术解题和对方程有初步了 解等知识储备,还须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 能力. 根据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以上所须基本都 已具备,但学生的抽象概括、探索能力稍微偏弱 一些,探索精神和学习毅力不足.
3、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理解问题情 境,探究情境中包含的数量关系,最终用方程来描 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相等关系。
(1) (3) 3 x
1 2 3
2
(2)
3
7x 8 6
x 5 9
y 0
2y
2 x
2
3z
8
0
(4)
(5)
3 y
(6)
(2)(3)(5)(6)是方程
三、汇报结果,教师点拨
活动2:三分钟内完成你的任务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 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 长是多少cm?
情感目标
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认识 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初步 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三、教法确定与学法指导
采用和谐教学模式
1. 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3汇报结果 教师点拨 5. 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2. 自学指导 独立完成 4. 概念练习 合作探究

1、教法:我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点拨式, 辅之以讲授式。 2、学法:选择了指导学生采用自学法、自主探究法,与 合作交流法等进行学习。
解:如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x cm, 列方程, 4x=24.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 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 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这台计算机使用了 150x 小时,根据题意得
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 2450 小时, 那么在 x 月里
四、教学过程分析
1 2 3 4 5
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单元导入 自学指导 明确目标 独立完成
汇报结果 概念练习 教师点拨 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什么? 2.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 程?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一、问题导入,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什么是方程的解 3、怎么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让学生通过对列算式与列方程的比较,分别归纳出它们的特点,从而感 受到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得 出问题的不同解答方法;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方法、注意点等 进行归纳。
体现学生思维的层次性。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尝试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
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在 寻找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及作业的布置等环节中,教师都注意了学生思 维的层次性。
实战练习
练习1: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x 1
3 x
(2)3 x
6 2 x 1(3)
x 3
4x 1
(4) x 2
2 x 3 0 (5)
x 1
(6)
3x y 6
(2)(3)(5)是一元一次方程
明晰重点 解方程和方程的解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怎样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1.审:弄清题意和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设:根据题意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找:分析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式 4.列: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设未知数 列方程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温馨提示?
设未知数 找等量关系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渗透建模的思想。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形式表示出来,就
是建立一种数学模型,教师有意识地按设未知数、列方程等步骤组织学 生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
检验方程的解 练习:x=2和x=-2哪个是方程

1 2
3 4
x 1 1 .5 2 x
11 2
的解?
将x=2代入方程右边得
,代入方程左边得
左边不等于右边,则x=2不是该方程的解 5 5 将x=2代入方程右边得 ,代入方程左边得
2
2
左边等于右边,则x=-2是该方程的解
我思考 我成功
从A站到B站如果乘坐地铁速度是 42km/h,而公交速度是14km/h,地铁比 公交早2h到达B站,你能算出A站到B站 的距离吗?
B
A
讨论交流:比较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题的特点
小组讨论
区别
归纳 区别
算术 方法
方程方法
思维 方式
逆向 思维
正向 思维
解决 方式
只能用已 知数
用字母表示的未 知数也可以参与 运算。
同学们,你怎么看?
列算式求解 设未知数,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路程 速度 时间
地铁每小时比公交每小 时多行42-14=28km 同时行驶2小时,地铁 比公交就多行驶28km 地铁比公交多14km,那 么走了几小时
14 42 - 1 4 0 . 5 小时
如果将两地之间的路程用x表示
两车所用的时间关系如下:
已用的时间+还可用时间150x小时=规定的检测时间2450小时.
1700 + 150x
=
2450
身边的数学
(3) 十月云淡风清,秋高气爽。参加运动会的女生人数 占总人数的80%,比男生人数多120人,问参加运动会共 有多少人? 解:设参加本次学校运动会总共有x人,女运动员 的人数 80%x 人,男与动员的人数 (1-80%)x 人,
列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 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知识树
一元一次 方程
审 设 根据实 际问题 列方程 步骤
基本概念

从 算 式 到 方

五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采用发现学习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
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本设计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一、教材与学生数学现实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课程标准》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它
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教科书将本节内容安排在第一节,一方面是对前面学段 已经学过的有关于算术方法解题和简单方程的运用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考虑
引入一元一次方程后,可以尽早渗透模型化的思想,使学生尽早接触利用一元一
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具备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重点研究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
程和找相等关系列方程。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 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让学生充分感受 到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体会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
一元一次方程 从算式到方程
王冕
合并同类
等式的性质
用方程分析 实际问题的 过程
项与移项
去括号
去分母
解一元一次方程
配套 问题
买布 问题
基本概 念
认识从算 式到方程是 数学的进步
从算式到 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的应用
行程问 题 工
一 二 三 教材与学生数学现实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教法确定与学法指导
重点
难点
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二、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
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 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 元一次方程,初步领悟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能力目标
在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 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 题的能力。
列出方程: 80%x -(1-80%)x =120
四、概念联系 合作探究
明晰重点
4 x 24
1 7 0 0+ 1 5 0 x = 2 4 5 0
802%x
- (1 - 80%)x
1 20
问题:上面四个方程都是一元一次方程,你能写出它 们的特征吗?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
(2)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 (3)整式方程 像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