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式到方程(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算式到方程(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授课教师: 金树芊
指导教师:张义民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前面学段中已经有关于简单方程的内容,学生对于方程的认识已经历了入门阶段,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要优于算式方法,也是对一元一次方程做更系统更深入的讨论,更强调模型化思想的渗透。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方程建模的思想方法将贯穿整个初中数学学习过程。本章的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和数学思想的重要素材.
本节课《从算式到方程》是本章第一节内容。教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自己设计了许多“做数学”的内容,让学生经历和体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从而体现本套教材“做数学”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简单方程已经有所认识,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淡化概念教学。课上尽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体验从算式到方程的优越性,不多作理论讲授,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够体验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3、能够利用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简单方程.
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际问题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六、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本堂课我采取了“引导发现法和启发讲授法相结合”教学模式,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
七、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曾经年轻过,上初一时是13岁,你们现在多大呀?
生:13岁,12岁,….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现在的年龄吗?
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算一下老师的年龄.
问题1. 老师的年龄减去10再除以2就是小明的年龄13 岁.你能求出老师的年龄吗?
生:36岁.
师:怎么算的?
生:13×2+10=36(岁).
师:没错,老师的年龄是36岁,大家算得很准确.下面请同学们再计算一个问题,想想怎样解决?
问题2.小明今年13岁,老师今年36岁.请问几年后小明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二分之一?师:(稍加停顿)不如上个问题好算吧,没关系,本章学习后老师相信大家也会很快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简单方法.
师:板书课题3.1从算式到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意图] 问题1用算术解法较容易解决,但问题2却不容易解决,这样产生新旧知识上
矛盾冲突,使学生认识到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走进实际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解析问题建立模型】
问题3:学校篮球队参加篮球联赛,规则是: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师:(1)若全胜得了20分,你知道该队比赛多少场吗?
生:10场.
师:怎么求的?
生:20÷2=10(场).
师:好!很快,(掌声鼓励)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2)若该队平了2场,共得了20分,你知道该队胜了多少场吗?
生:9场.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20-2)÷2=9(场).
师:同学们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3)若该队共赛了12场,没有负场,共得了20分,怎样求该队胜了多少场?
生:(稍加停顿)8场(只有几个同学举手).
师:请1名举手同学板书解答过程,并说明理由.
生:12-(12×2-20)÷1=8(场).
理由是:若12场全胜得(12×2)分,减去实得的20分,得到多算了4分,因为胜一场比平一场多1分,即把平4场算成了胜4场,所以有4场是平场,从而得到算式.
师:是正确的,可是算式方法解决有点让人不太好理解,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用方程.
师:请一名同学板演一下解题过程,其他同学试着也在本上写一下过程.
生:解:设该队胜了x场,则该队平了(12-x)场.
2x+(12-x)×1=20
师:观察上式,我们发现和以前学过的等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有未知数.
师:我们发现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量,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生:老师等式是方程吗?
生:是,不是,不一定,….
师:注意方程概念有两个要点:(1)含有未知数,(2)是等式,这是我们判断的依据. 生:不一定.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如|-2|=2,是等式,但不是方程.
师:归纳方程概念,强调方程中有时不只一个未知数.
例如:2y+x=5,m+n=7,….
师:下面老师请大家再看一个问题.
(4)若上述问题改为:该队共赛了14场,其中负了5场,得13分,你认为怎样求该队胜了多少场呢?
生:设未知数,列方程.
师:怎样用算式方法解答呢?(稍加停顿)
生:沉默.
师:多媒体展示方程解答过程.
师:通过用方程方法和算式方法对上述4个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感受?
生:方程方法比较容易,算式有时候不容易解题,….
师:多媒体展示列算式和列方程区别.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由算式到方程的过程,体会用列算式方法解题时,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数,而列方程时,方程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这就是说,在方程中未知数(字母)可以和已知数一起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增加了解题条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并引出方程的概念,找出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所在.
师:通过问题3中4个小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从算式方法到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方法的进步,体现了方程方法的优越性.
师:现在你能用简单方法求“几年后小明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二分一”了吗?试一试. 生:解答.
师:展示问题2,共同完成问题2解答,强调找相等关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