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2012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进化传二轮复习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 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合集下载

【原创课件】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共53张PPT)

【原创课件】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共53张PPT)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 7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基因操作的工具

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
• 3.遗传的基本规律

人类遗传病

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优生的概念和措施
• 8.进化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 4.性别决定与伴性遗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
①均使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观察它们
各自的作用
相同 点
②都遵循了对照原则
③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
不同 点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 化实验
直接分离;分离S型菌的 DNA、多糖、蛋白质等, 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 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

考点四
• 1.阐明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 2.以紫茉莉质体遗传为例阐明细胞质遗传
的特点。 • 3.说明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 4.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异
同。 • 5.区分编码区、非编码区、非编码序列、
外显子与内含子。 • 6.概述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内容。 • 7.描述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意义。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 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一个基因突变,则形 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200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 翻译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 的是(多选)( )

教师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进化传二轮复习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教师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进化传二轮复习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专题四 遗传变异进化训练答案19、答案:(1)常 显 (2)不一定 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3)X 隐 (4)1/16(5)1/8 先进行性别检测,女性表现全部正常;若为男性,再进行基因检测 解析:设甲病由基因A -a 控制,乙病由基因B -b 控制。

(1)图甲中双亲患病,子代中存在女性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图甲中Ⅱ-3的基因型为aa ,Ⅱ-4的基因型为AA 或Aa ,由于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故Ⅲ-8的基因型为Aa 或aa 。

(3)在图乙中,从第Ⅱ代5和6正常,其后代Ⅲ-8患病,可推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Ⅱ-6不含致病基因,故乙病一定为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4)当图甲中的Ⅲ-8为患者时,其基因型为AaXBY ,图乙中Ⅲ-9的基因型为1/2aaXBXB 、1/2aaXBXb ,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为1/2Aa×1/2×1/4XbY=1/16。

(5)图乙中Ⅲ-9的基因型为1/2XBXB 、1/2XBXb ,其与正常男子(XBY)结婚,后代患该病的概率为1/2×1/4=1/8,且后代中只有男性患病,故采取的检测措施是先进行性别检测,女性全部表现正常;若为男性,再进行基因检测。

20、(1)龙眼(2分) (2)不能(2分) (3)P ♂X F Y×♀X f X f(龙眼)↓(正常眼) F 1X f YX F X F (正常眼雄性)(龙眼雌性)(说明:共4分,标注P 、F 1♂、♀和文字正确2分,图解正确2分) (4)C (2分)(5)AABBCCDD (2分)255:1(2分) (6)发生了进化。

(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叔率的定向改变)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即发生了进化。

(3分)21答案:(1)(2)X 常 刚毛性状与性别有关且每种刚毛性状雌雄均有(或:交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3)①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②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③统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比例)结果预测:Ⅰ.F2中雄蝇占1/3(或:F2中雌:雄=2:1)Ⅱ.F2中雄蝇占的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中雌:雄在1:1~2:1之间) 解析:Ⅰ.(1)体细胞中含有一个HVA基因的植株,其产生的配子中有一半含有该基因;种皮的基因型与其母本完全相同;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综合分析,得出答案。

二轮遗传变异进化1

二轮遗传变异进化1

高频考点·命题示例
第1讲
(3)双链 DNA 中,A+G= T+C = A+C = T+G =总碱 基的 一半 。 (4)已知 DNA 分子中某碱基数为 m, 则复制 n 次需游离的此碱 (2n-1) ,第 n 次复制需游离的此碱基数= 2n-1· 。 m 基数= m·
本 讲 栏 目 (5)亲代 DNA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复制 n 次后标记 DNA 占 开 关 总 DNA 分子数= , 含标记元素的 DNA 链占总 DNA 链的
(2)图甲中 rRN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 a、b 是 mRNA 的两端,过程③进行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物质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④⑤的原料种类可能分别为________种。 解析 (1)图甲中过程①②③分别表示 DNA 的复制、 转录和翻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第1讲
解析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采用直接分离法, 噬菌体侵染细
菌的实验采用间接分离法。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证明蛋 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加热可使
本 讲 蛋白质变性,而 DNA 仍保持生物活性。D 项正确解释了上清 栏 目 液中放射性很低的原因。 开 关
答案 (1)④ ①
(2)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 DNA 组成
(3)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侵入细菌的噬菌体 DNA 分子分离
(4)不能 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高频考点·命题示例
必考点 2 遗传物质中的有关计算
第1讲
1.有关碱基、磷酸、脱氧核糖的连接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1)一条单链 DNA 中相邻的碱基的连接,不是互补的两条链 间相邻的碱基的直接连接,而是通过 脱氧核糖—磷酸—脱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4_2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4_2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答案: A
2.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F1,F1 自交得 F2, 其表现型之比接近 3∶1
B.提出的问题是:F2 中为什么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F1,F1 与隐性 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 1∶1 D.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 答案: C
(2)基因型的确定技巧 ①隐性突破法:若子代出现__隐__性___性状,则基因型一定为 aa,其中一个 a 来自父本,另一个 a 来自母本。 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__3_∶__1__,则亲本基因型为 Aa 和 Aa,即: Aa×Aa→3A_∶1aa。 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 __1_∶__1__,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 Aa×aa→1Aa∶1aa。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是_显__性__性__状___,即:AA×Aa 或 AA×AA 或 AA×aa。
3.辨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四种数量关系(n 为等位基因对数,在完全显性条件 下)
①配子种类数:_2_n_; ②基因型种类:_3_n_; ③表现型种类:_2_n_; ④纯合子Fra bibliotek类:_2_n_。
4.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完全连锁),如下图
图 1 产生两种配子_A__B_、__a_b_,图 2 产生两种配子_A_b_、__a_B__。 图 1 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__3_∶__1___,图 2 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比为__1_∶__2_∶__1__。
题组二 考查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3.(2015·湖北荆州部分县市统考)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 6 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F2 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合理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变异与进化 专题二 遗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四单元 遗传变异与进化 专题二 遗

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那么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
条异常肽链,最少有
条异常肽链。
(2)由图可知,非洲中部HbS基因和疟疾的分布基本吻合。与
基因型为HbAHbA的个体相比,HbAHbS个体对疟疾病原体抵抗
力较强,因此疟疾疫区比非疫区的
基因频率高。在疫区
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比
高。在疫区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患者后,人群中原本不抗疟疾的基 因型为 HbAHbA 的个体比例上升。(3)杂合子比纯合子具有更强的 生活力,体现了杂种优势。(4)调查 SCD 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 机抽样调查,调查 SCD 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5)一 对 夫 妇 中 男 性 父 母 都 是 携 带 者 , 则 其 基 因 型 为 1/3HbAHbA 、 2/3HbAHbS,女性的妹妹是患者,则其父母亦均为携带者,该女性 基因型为 1/3HbAHbA、2/3HbAHbS,这对夫妇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
2.(2016·江苏卷,30)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是一种单基 因遗传病,下图为20世纪中叶非洲地区HbS基因与疟疾的分布 图,基因型为HbSHbS的患者几乎都死于儿童期。请回答下列 问题:
(1)SCD患者血红蛋白的2条β肽链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
为缬氨酸,而2条α肽链正常。HbS基因携带者(HbAHbS)一
例上升。
(3)在疟疾疫区,基因型为HbAHbS个体比HbAHbA和HbSHbS个
体死亡率都低,体现了遗传学上的
现象。
(4)为了调查SCD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调查方法可分别选择

(填序号)。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②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③在疟疾疫区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遗传和进化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遗传和进化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就是一段DNA 分子B.C.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D.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不同基因上带有的遗传信息相同2. 关于格里菲斯和艾 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加热杀死的 S 型菌的DNA 进入R 型菌细胞内,使 R 型菌转化成S 型菌B.R 型菌转化后岀现荚膜,反对者认为可能是突变所致,不能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C.艾弗里提取的 DNA 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 ,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D. 艾弗里无法使 DNA 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 标记的细菌;③用15N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 .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4.抗V D 佝偻病是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哪项不是该病的遗传特点( )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 C.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D •母亲患病,其儿子必定患 病5•右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B. 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岀现以上细胞C. 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D. 上述细胞中有 8个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6.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推测是( ??)7. 把两条链都是由14N 构成的DNA 放到15N 的环境中复制,经过三次复制后, 为( ) A. 1: 3B. 1: 4C. 1: 6D.1: 78•下列关于 DNA 分子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色盲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D.夕卜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含14N 的DNA 与不含14N 的DNA 的比 ②③ 色A. 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先将整条链解开,然后再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B. 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C. 通过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D. DNA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9.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遗传物质主要存在部位依次是(?)。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变异与进化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变异与进化

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一、构建网络二、基础填空(一)遗传的分子基础1、艾弗里的实验和赫尔希和蔡斯的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它们关键的思路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他们各自的作用。

2、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

4、DNA复制的方式半保留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所需的酶主要有解旋酶和DAN聚合酶。

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5、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遗传信息蕴藏在DNA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6、转录所需的酶有 RNA聚合酶;翻译时核糖体沿着 mRNA 上移动,一条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少量的mRNA就可能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7、一种tRNA只能运转一种特定的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 转运。

8、DNA分子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的数量比= 6:3:1 。

9、真核细胞先在细胞核中转录,再到细胞质中翻译;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10、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 RNA或DNA 。

11、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豌豆杂交实验的一般步骤: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由核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定律,只有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及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孟德尔成功的启示: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问题从简单到复杂(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运用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探究方法。

4、处理自由组合问题,可一对一对的简化计算,如:YyRr×YyRr → (Yy×Yy)×(Rr×Rr)5、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并探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现代分子生物学利用荧光标记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淮北实验高中二轮复习资料遗传变异和进化遗传规律和变异课件

淮北实验高中二轮复习资料遗传变异和进化遗传规律和变异课件
4.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棕色、高酚
白色、高酚
白色、低酚
白色、高酚
棕色、高酚
白色、高酚
白色、高酚 (纯合体)
自交
种植
60Co诱变
自交
诱变当代
诱变1代
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安徽高考2011
C
31.I.(15分)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1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 性状,低酚是 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 ,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 。 (3)棕色棉花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1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___________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
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专题遗传变异进化

专题遗传变异进化
2、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3、突变和基因重组只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原因:淘汰不利变异基因, 积累有利变异基因。
•结果: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二、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原理 : 杂交育种:基因重组 人工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基因工程育种:引入外源基因然后基因重组。
2、特点:
• 杂交育种产生新的基因型, • 人工诱变育种产生新基因, • 单倍体育种花粉离体培养,然后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短
时间得到纯合品种, • 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 • 基因工程引入外源基因。 • 细胞工程育种应归入杂交育种,只不过利用融合技术,
1、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
地理隔离
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 较常见的方式。
阻断基因交流
在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作用下
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
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
2、小麦的二倍体与四倍体 是同一物种吗?
差异进一步加大 生殖隔离
新物种形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
2、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的改变(整倍变异)
染色体组的概念
雄果蝇产 生的配子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 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 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 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也 称为基因组。
识别染色体组的方法

高一生物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不是格里菲思实验的意义?()A.提出了“转化因子”的概念B.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C.奠定了艾弗里实验的基础D.开辟了用微生物研究遗传学的新途径【答案】B【解析】格里菲思在1928年利用小鼠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研究,提出了“转化因子”的概念,同时也开辟了用微生物研究遗传学的新途径。

艾弗里及其同事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转化因子”是DNA,即“DNA是遗传物质”,故ACD均正确,B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2.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B.被杀死的S型细菌在R型活细菌的转化下激活并在小鼠体内繁殖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D.该小鼠体内的S型活细菌含有R型细菌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因为转化在死亡小鼠体内应有S型和R型菌,故A正确。

被杀死的S型菌使R型活细菌发生了转化,故B错误。

曲线bc段上升,是因为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引起的,故C正确。

因为是S型菌的DNA使R型菌发生了转化,在该小鼠体内的S型活细菌应含有R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探索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

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答案】A【解析】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时,实际上就是标记DNA中的磷酸基团,分析题图,左图中①为磷酸基团,②为五碳糖,③为含氮碱基;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中,S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团上,右图中属于R基团的是图中的④,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第7讲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纲热度]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5年5考)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5年5考)3.基因的概念Ⅱ(5年1考)4.DNA分子的复制Ⅱ(5年3考)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5年19考)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5年0考)[诊断知识盲点]1.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是R型和S型细菌。

(√)2.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的实验没有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豌豆细胞内既有DNA,也有RNA,但只有DNA是豌豆的遗传物质。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标记不同的噬菌体。

(√)6.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

(√) 7.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8.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间接相连。

(√) 9.含有G、C碱基对比较多的DNA分子对热比较稳定。

(√)10.DNA分子复制n次,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

(√)11.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12.DNA解旋后每一条链都可以当作转录的模板。

(×)13.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4种,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也有64种。

(×)14.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能同时进行,真核生物细胞核中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

(√)15.一种tRNA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

(√)16.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7.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教师版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进化传二轮复检测

教师版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进化传二轮复检测

教师版二轮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进化传二轮复检测————————————————————————————————作者:————————————————————————————————日期:浠水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组二轮复习资料专题一专题综合检测命制人:程勤使用日期:1、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例是( )A.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在小鼠体内转化的实验B.艾弗里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C.赫尔希和蔡斯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只有烟草花叶病毒等少数病毒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2、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内的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DNA的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含15N的DNA分子占1/83、如图为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

对此过程的正确理解是( D )A.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B.三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C.图中表示3条多肽链正在合成,其氨基酸顺序可能不同D.此图能说明翻译形成多肽链是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B.被杀死的S型细菌在R型活细菌的转化下激活并在小鼠体内繁殖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D.该小鼠体内的S型活细菌含有R型细菌的遗传物质5、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6、(2011·云南三校联考)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精简)二轮复习之遗传变异.docx

(精简)二轮复习之遗传变异.docx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五《遗传与变异》一*遗传的分子基础直击考纲:重点一、聚焦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 例K 下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利用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的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 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图乙是该兴趣小组模拟赫尔 希和蔡斯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请判断:(1) 图甲屮通过⑤⑥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2) ⑥组可以分离出S 和R 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产生的S 型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⑶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①②③④四组 ()(4) ④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是小鼠不死亡 ()(5) ⑤组实验表明,加S 型菌体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是有荚膜的菌体 ()(6) ⑥组中产生的有毒性的S 型菌体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⑺图乙中理论上b 中不应具有放射性,若有放射性,则与过程⑧屮的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而与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 ()(8) 图乙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9) 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DNA 和其他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分 开,单独地直接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只是分离方法有差异 () 变式:1. 噬菌体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吗?如何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呢?2. 若要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在图乙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补充设计实验?若在补充 的实验中上清液出现放射性,则原因可能是什么?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II)。

3 •基因的概念(II)o5.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II)o2.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1【)。

4. DNA 分子的复制(II)o ------ DNA提取部分菌体 破坏DNA 贲白质一I提取部 分菌体③上消液a沉淀物b训练:1. 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关于这两个实验 的分析正确的是 ()图乙A. 甲图中将R 型活菌和S 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対到小鼠体内,R 型细菌向S 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 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冃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 噬菌体分离C. 用‘午、%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屮D. 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 在上清液屮2、(2013 •海南卷,13)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屮含硫元素B. 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屮C. RNA 和DNA 都是T?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 T?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重点二、透过图像辨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例2、下图表示某DNA 片段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址b 、c 表 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o (2)a 、b 过程需要的酶分别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a 、b 过程中碱基配对 的不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过程中结构③的移动方向为 ________________ (用箭头表示)o⑶若图中①所示为某个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 (DNA 两条链中N 分别为叩和叩),每个DNA 分子中均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的腺嘿吟都占20%,将该细胞放⑴图屮表示DNA 复制的过程是(填字母),图屮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是在含有“N 培养基屮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需要游离的胞U 密I®脱氧核昔酸 而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N 的细胞个数可能是(4) 图中①同一条单链上G 与C 和两条单链之间的G 与C 的连接方式有什么区别: (5) 若在AUG 后插入3个核背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 氨基酸序列无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浠水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组二轮复习资料专题四遗传、变异与进化命制人:程勤使用日期:4月8日至4月13日考点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考题演练1】(2011年高考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 )A. 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互动探究】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一段时间(合适的范围内)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区域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考点二:DNA分子的结构和特性【考题演练2】(2011•郑州模拟)已知DNA分子中,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二个氢键,C与G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在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

因此在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A.200和400个B.2个和510个C.2个和400个 D.44个和510个【考题演练3】(2011•辽宁大连一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⑤若此DNA经三次复制,共需要C的数量为(7m-14n)/2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③④ D.①②③⑤【考题演练4】(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

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

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次考点三、中心法则【考题演练5】(2010·广东综合)(多选)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B.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C. 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考题演练6】胆固醇是血浆中脂蛋白复合体的成分,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LDL)直接影响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

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之后LDL在溶酶体的作用下释放出胆固醇。

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与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其主要机制如下图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为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B.体现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而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C.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D.LDL受体出现遗传缺陷可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增多【考题演练7】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是基因指导多肽合成的过程。

据图1推测,核糖体不可能具有的位点是( ) A.mRNA结合位点 B.不携带氨基酸的tRNA(如①)结合位点C.形成肽键位点 D.携带着氨基酸的tRNA(如②)结合位点(2)核糖体由rRNA和________组成,其中,人的神经细胞内,rRNA主要在________中合成,它的合成需要________酶的催化。

(3)图2为某细胞转录和翻译的示意图。

①此细胞是____(选填“真核”或“原核”)细胞,原因是______。

②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图中表示4个多肽链正在合成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3.某研考点四: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考题演练8】(2011年高考海南卷)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 ×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A.1/32 B.1/16C.1/8 D.1/4【考题演练9】(2011·苏北四市二模)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

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

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A.1/88 B.1/22 C.7/2200 D.3/800【考题演练10】(2011年高考海南卷)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考题演练11】(2011年高考福建卷)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1∶2C.雌∶雄=3∶1 D.雌∶雄=4∶1【考题演练12】(2011年高考福建卷)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据:请回答:(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考题演练13】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

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进行实验:a.黑鲤和红鲤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皆表现为黑鲤;b.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既有黑鲤,也有红鲤,且黑鲤∶红鲤约为15∶1。

请回答下列问题:(1)鲤鱼体色中的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①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条雌性鲤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该异型眼鲤鱼与双亲及其他个体的眼型均不同,假如已知该眼型由核内显性基因E控制,则该变异来源最可能是________。

(5)如果已确定该异型眼鲤鱼为杂合子,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设计一个获得该性状纯种品系的培育方案。

(只写大致的设计思路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五.遗传系谱图判断分析方法及概率的计算【考题演练14】下图为某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X、Y、常)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5)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__。

考点六: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判断【考题演练15】(2011年高考江苏卷改编)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不可产生的变异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考题演练16】(2011•海南,19)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考题演练17】(2011·山东理综,8)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题演练18】(2011·上海理综,16)鸟类喙的大小和外形与食性有关。

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四种地雀(见下图),其中喙最适合取食树皮裂缝中昆虫的是( )【考题演练19】(2011•海南,20)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考题演练20】(2011年高考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考题演练21】(2011•南昌一模)在一个种群中,若基因型AA的占30%,基因型Aa的为60%,基因型aa的占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