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庄子》故事两则第二学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庄子》故事两则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喻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二、学习重点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三、学习难点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以前庄子做梦变成蝴蝶,完全是一只欣然生动的蝴蝶,十分快活适意,全然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

一会儿醒来,才惊讶自己原来是庄周。

真不了解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周与蝴蝶一定有分别。

这就是所说的物化,也就是变化同为一体,不分彼此,消除物我差别的境界。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二、资料助读庄子与《庄子》介绍三、自学互动、适时点拨(一)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2、再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翻译课文板书: (1)惠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

做宰相。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止:栖息。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疑问代词,怎么。

(5)于是鸱得腐鼠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6)鱼出游从容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

(7)是鱼之乐也是:这。

3、说故事:梳理故事情节板书:情节出人意料(不喜却疑、不避自迎)第一则:相梁----往见----欲代----搜----往见第二则:是鱼之乐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四、课堂检测:同步练习册第二课时(二)适时点拨1、提问:(1)庄子讲鹓鶵故事中,鹓鶵、鸱、腐鼠分别比喻什么?故事的用意是什么?(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学生思考,明确:(1)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如庄子。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__学生用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__学生用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九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理解故事的寓意。

学习程序一、回顾反馈二、自主学习1、庄子和《庄子》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生字词注音鹓鶵..()()醴.()泉鴟.()濠.()梁鯈.()鱼循.()其本3、准确而熟练地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1、解释重点词语。

惠子相.梁()或.()谓惠子曰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安.()知鱼之乐固.()不知子矣请循.()其本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2)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3)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4)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6)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用自己的话复述两则故事。

4、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6、比较庄子与惠子的性格差异,说说庄子、惠子各是怎样的人?四、展示提升五、梳理巩固《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

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人物形象鲜明。

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比喻巧妙贴切。

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描摹生动传神。

鴟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庄子》二则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庄子》二则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庄子》二则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庄子》二则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伦理学和道德哲学方面。

《庄子》是庄子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为了更好地教授《庄子》,我们可以选择两则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导学。

下面将介绍这两则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和意义。

案例一:取悦于人,得不到自己的快乐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生命有限,我所能认识的却无限。

”可以理解为,人的认知能力是一种无限的追求,而这追求的终点是原则性的道德(也被称为道)。

当我们追求道时,我们需要保持明智的态度,也就是要保持足够的内在力量和对自己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与外在的人、事、物互动。

如果完全满足于外在的称赞和赞扬,我们很可能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和内在力量。

庄子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不要在他人的评价上寻求自己的价值和快乐。

如果我们经常沉迷于迎合和取悦他人,我们就会失去掌握自己生命的意义。

案例二:立足于本我,摆脱孪生难题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他以一个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人出现了关于自己是否是一只蝴蝶的疑问,并表达了他对“本我”的态度。

他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命题:如果我们能够真实地看待自身,摆脱追求外在的寻求,我们就能摆脱孪生难题,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内在欢乐和平静。

庄子在逍遥游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他自己的立场,希望人们保持本我,不受外在干扰。

这使我们可以专注于内在的生命体验,而不是去描述世界,从而更好地发现自己。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重视本我,同时发展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并在处理外在干扰时采取必要的行动。

如果我们能够顺应自己的内心,发现我们真正的需要和愿望,我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生命的真正意义。

综上所述,庄子是一位有着独特思想体系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哲学发展的里程碑。

人教版九上20.《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公开课课件用)

人教版九上20.《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公开课课件用)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庄子故事两则》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_ 课题:20、知识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思想;2、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抓住关键词翻译课文。

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学习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能讲述故事,了解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情怀与开朗机智的性格。

重点难点:学习对比手法,了解人物形象。

知识链接:一、庄子和《庄子》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庄子故事《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

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庄惠关系故事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头来对他的随从说:“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像蚊蝇翅膀那样大小的白粉,让匠石用斧子把白点砍掉。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以前砍过,但是,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徐无鬼》节选)教学过程预习案一、课前预习,导入新课。

1、了解庄子庄子是(朝代)人,名周,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是家学派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世并称“老庄”。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2、生字词注音鹓鶵..()醴.()泉鴟.()濠.()梁鯈.()鱼循.()其本3、准确而熟练地朗读课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庄子>故事两则》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及庄子思想。

2.掌握“是““国”“相”等文言词语。

3.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学习过程】一、导入由庄子的风趣故事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三、诵读感悟任务一:在老师带领下明确重点字音,对课文进行多遍诵读,领悟美妙之处。

任务二:结合注释,对课文逐段进行全面深刻的翻译,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通过自主、合作、互查三个步骤,确保每生能熟练翻译每一句话。

四、学习《惠子相梁》精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心态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他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2.庄子对此的反应呢?3.《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对什么样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4.你认为《惠子相梁》一文中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一种怎样的态度?5.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6.《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

很能体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请同学们精读课文,说说文章有哪些值得赞赏的地方?五、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六、归纳写法1.学习两则故事,初步领略了《庄子》文章的特点,你能说出一、二点吗?2.《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3.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七、探究拓展1.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2.人物比较庄子:惠子:八、作业在书中或网上搜集有关庄子的寓言故事,并讲给其他同学听。

2。

20《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20《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20《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20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积累“鹓鶵、醴泉、濠梁、鲦鱼”的读音。

2.把握“止、练实、吓、是、醴泉”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庄子》以及庄子的生平、思想。

4.把握比喻的深意。

【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两则寓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庄子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两则寓言蕴含的道理。

【难点】学习庄子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导入导入一:提示型【设计意图:用提示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庄子和孔子一样,是中国伟大的智者,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其貌不扬,脸色蜡黄,脸上还长者一个瘤子,他去见过几位国君,对方都被吓到了,但是他非常富有智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感受他的机敏与幽默。

导入二:激趣型【设计意图:用故事引入,激发学生认知课文内容的兴趣。

】古代有一个人,才学和品质都很出众,他家里穷,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

监河候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地的税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忿然作色说:“我昨天来,路上听到呼喊的声音,四面张望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

我问它说:…鲫鱼,来,你是做什么的呢?回答说:…我,东海的波臣。

你能给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吗?‟我说:…可以,我要去南方劝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忿然作色说:…我失去了我不能离开的水,困在这里,我得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却要我等西江的水,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

这位大师就是庄子,今天我们就走进庄子,领略他的风采。

课堂实录一、读文章,整体感知【设计意图:在了解背景和文体常识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1.初读正音。

要求:听录音,标记重点字词的读音。

教师板书:o)鲦鱼(tiáo)鹓雏(yuān chú)醴(lǐ)泉鸱(chī)吓(hè)濠梁(há2.再读译文。

《庄子》故事两则 导学案

《庄子》故事两则  导学案

主备人:郭瑞杰审核人: 刘利群授课人:时间: 班级:小组:姓名:课题: 20、《庄子》故事两则课型:预展课时:一课时课时总编号:【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4.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学习重难点: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资料链接:1、作家作品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姓庄,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文学家,宋国蒙(安徽蒙城)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

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

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

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一、自主学习1、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

惠子相( )梁,庄子往( )见之。

或( )谓惠子曰:“庄子来,欲( )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 )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 )南海,而飞于( )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 )不食,非醴(lǐ)泉( )不饮。

于是(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y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 ),是( )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 )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矣!”庄子曰:“请( )其( )。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9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20《庄子》故事两则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9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20《庄子》故事两则

20 《庄子》故事两则从容说课这两则故事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

《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

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

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所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1.比较法通过学生译文和标准译文的比较过好语言关,通过惠子与庄子的对比过好寓言关和思想关,通过一、二则故事的不同文风比较过好欣赏关。

2.延伸拓展法拓宽阅读视野,了解庄子的思想。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资料助读;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过好语言关;引读提高,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感知惠子、庄子的不同表现,过好思想关;美点寻踪,欣赏两则故事;延伸拓展,了解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2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2

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设计(二)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

《沦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片断。

一、资料助读庄子与《庄子》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庄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

二、突破语言关1.学生白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

2.多媒体显示课文参考译文。

要求学生与自己的译文对照,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思考译错的原因。

多媒体显示:1.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导学案

20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4.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重点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二、资料助读庄子与《庄子》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三、突破语言关四、引读提高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

提问:(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学生思考,明确:(1)鹌鸨的故事里,鹎鸨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鹌鸨,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那么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那么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 《庄子》故事两那么【导学目标】1.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不同,明白得庄子的志趣。

2.明白得故事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于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

4.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课时打算】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惠子相梁》情景导入激发爱好庄子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上还长有一个瘤子,脸色蜡黄。

他曾经去见过几位国君,结果国君们都被他的长相吓跑了。

“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天下之大,知己唯惠子一人罢了,但惠子的生活、志趣和追求却与庄子截然不同。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

如此的两个人,什么缘故会成为契友?让咱们走进《惠子相梁》,去破解这流传千古的密码。

自主学习展现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相(xiànɡ)梁鹓(yuān)(chú) 鸱(chī)醴(lǐ)泉吓(hè) 邪(yé)2.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相:宰相。

那个地址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或:有的人。

恐:可怕。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泉:甘泉,甘甜的泉水。

于是:在这时。

鸱:猫头鹰。

(2)一词多义吓仰而视之曰:“吓!”(仿照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用作动词,要挟。

)于鹓发于南海(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

)(3)古今异义非梧桐不止.(古义:栖息。

今义:停止。

)于是..鸱得腐鼠(古义:在这时。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学法指导一:针对第一课时步骤二中(二)【文言文内容的明白得与归纳】1.要在句段篇的结合中进行明白得,在逐句明白得的基础上,明白得段落,在明白得段落的基础上明白得文章,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探讨出问题的答案。

2.答题时要抓住要点,语言精练,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表达充分学法指导二:针对第一课时步骤四中的(二)【文言文写法的探讨方式】1.体味语言的方式有:从修辞、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述)、语言的形式(句式、音韵、节拍等)等角度品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20《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20《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新人教版

20 《庄子》故事两则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丰富文言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这两则故事均节选自《庄子·秋水》。

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履,因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情趣,很难找到知己。

惠子就是庄子一个难得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对惠子的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生平唯一的挚友。

或.谓惠子曰(古义:有人今义:或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古义:国都非梧桐不止.(古义:栖息惠子相导入(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同时又是中国文化最为有幸的时代。

百家争鸣,各种流派纷纷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炫目的第一次文化大繁荣。

其中有一个特立独行的派别,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的散文以汪洋恣肆著称,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还长有一个瘤子,脸色蜡黄,他曾经去见过几位国君,后来都被他的长相吓跑了。

他就是庄子。

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

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导入(二):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

《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庄子》散文中的片段。

惠子相梁【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或谓惠子曰2.3.参考译文: 1.2.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3.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恐吓我吗?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了庄子借讲鹓鸟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者的嘴脸,2.首先是惠子和庄子的对比:惠子唯恐失去相位,到处搜捕庄子,惶惶不可终日;庄子蔑视荣华富贵,内心坦然,他主动来到惠子的眼前。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人教版(五四制)《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2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人教版(五四制)《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2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思想;2、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抓关键词翻译课文。

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学习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能讲述故事,了解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情怀与开朗机智的性格。

重点、难点:学习对比手法,了解人物形象。

知识链接:一、介绍庄子和《庄子》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庄子故事《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

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三、庄惠关系故事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

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

’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教学过程预习案一、课前预习,导入新课。

1、了解庄子庄子是(朝代)人,名周,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是家学派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世并称老庄。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2、生字词注音鹓鶵()()醴()泉鴟()濠()梁鯈()鱼循()其本3、准确而熟练地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组内过关检测1、理解重点词语。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共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 《庄子》故事两则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惠子相.梁( )/其名为鹓.雏.( )( ) /非醴.泉不饮( )/鯈.鱼( )鸱.得腐鼠( )濠.梁之上( )2.《<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课内达标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惠子相.梁(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3)于是..鸱得腐鼠( )(4)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5)是.鱼之乐也( )(6)安.知鱼之乐( )(7)子固.非鱼也( )(8)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

(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2)夫鹓雏发于.南海(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5)万钟于.我何加焉(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仰而.视之。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是鱼之.乐也。

| 我知之.濠上也。

C.于.是鸱得腐鼠。

| 今有人于.此。

D.其.名为鹓雏。

| 曾益其.所不能。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庄子来,欲代子相。

(2)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将惠子比作腐鼠,讽刺了惠子的目光短浅。

B.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是借讲故事来讽刺了惠子,收到既尖锐痛快而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C.庄子向惠子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即无心于功名利禄,更不屑于争夺他的相位。

D.从文章中可看出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且心胸狭窄的人。

8.填空。

(1)《惠子相梁》一文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雏”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庄子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是。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Doc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Doc

管仲、隰朋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故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③。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④,而隰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⑤于老马与蚁。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⑥之智,不亦过乎!注:①管仲、隰朋: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即孤竹国,在今河北省。

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蚂蚁洞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有水。

仞,古代八尺为一仞。

④圣:精明通达。

⑤师:学习,请教,向……学习。

不难:不以……为难。

⑥圣人:古代指有智慧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从桓公伐.孤竹()②蚁冬居山之阳.()③以.管仲之圣()④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2、翻译句子:春往冬返,迷途失道。

3、短文的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并说出它的比喻意。

4、短文点明寓意的句子是:。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

”于是(管仲和隰朋)放开老马跟随着它,终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如果)地上蚁封有一寸高,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挖掘地,最终得到了水。

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1、(1)伐:征伐。

(征讨)(2)阳:山向阳的一面。

即山的南面。

(3)以:介词,凭借。

(4)以:介词,表因果关系,因。

2、春天出征,冬天返回,(于是在路途中)迷失了道路。

3、老马识途。

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况,容易把事情办好。

4、今人不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5、答案要点:①像管仲、隰朋这样的圣人,在“至其所不知”的时候,尚且能“不难师于老马与蚁”,这说明了人们应该向他人或事物学习有益的知识。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

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相( )梁鹓雏()夫( )醴( )泉
邪( )吓( )鸱( )濠( )梁
鯈()鱼
3.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家长签字: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
课上预习(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第二课时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三、展示交流
(要求:小组之间就疑难问题交流展示)
四、巩固提升
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说说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
五、课堂检测
学习《庄子》故事两则,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九年级语文学科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刘海波教研组长签字授课时间:月日班组姓名
【课题】《庄子》故事两则
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二、合作探究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
提问:(1)庄子讲鹌鸨ຫໍສະໝຸດ 事的用意是什么?鹌鸨的故事里,鹎鸨比喻士。鸱比喻。庄子将比作鹌鸨,将比作鸱,把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师:教学反思(疑惑)
重点和难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3.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一、自主学习
课下预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吾无以为质也()
⑵翻译下列句子。
①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译:
②臣则尝能斫之。译:
⑶成语“运斤成风”出自于此,根据本文,你以为“运斤成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做成一件事,都是内因和外因相配合的结果,你能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辩论双方是谁?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惠子反驳庄子的观点后,庄子又是如何回答的?惠子又是如何反击?庄子的最后结论是什么?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展示提升】展示显风采
众说纷纭大舞台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堂检测】
说理时一定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哦!相信自己一定行哦!
●当堂检测(5分钟)
当堂检测,当堂计分。
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
第二十课《庄子》故事两则(第二学时导学案)(设计者:谢意如)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3.对“游濠梁”引发的辩论作出自己的评价。
二、朗读训练营
1.听课文配音朗读。2.自由朗读课文。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基础知识园
1.我来注拼音
鯈鱼()汝安知鱼乐()
2.我来释词义
濠梁()是鱼之乐也()鱼之乐全矣()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口头翻译全文。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被后人誉为“史上最著名辩论”。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学习程序
方法导航
【回顾反馈】
翻译句子。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库
题目解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采用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了庄子与惠子的一次辩论。显示了二者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的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欣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1.解释加点词语含义。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固不知子矣()请循其本()
2.阅读《庄子送葬》一文,完成练习。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②人垩③慢④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⑤运斤⑥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⑦。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⑧死久矣。’自夫子⑨之死也,吾无以为质也,吾无与言之矣。”【注释】①选自《庄子》。②郅:楚国的都城。③垩:白色的土。这里作状语用。④慢:同“墁”,涂抹。⑤匠石:名叫石的匠人。⑥斤:斧头。⑦失容:改变颜色。⑧质:箭靶,引申为配手,即“郢人”。⑨夫子:那人。指惠子。
●回顾反馈(5分钟)
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自主学习
(10分钟)
在《惠子相梁》这个故事里,庄子狠狠地嘲讽了惠子一番。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个故事里,他们两人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合作探究
(15分钟)
请同学们交流译读过程中的疑难词句,看注释查词典,翻资料解决。
●展示提升
(1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