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际关系中情绪管理水平的差异成因及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2)
1.人际关系的类型及情绪管理的概念 (2)
2.不同关系类型中情绪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的具体体现 (3)
3.不同关系类型中情绪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3)
3.1价值观的影响 (4)
3.1.1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 (4)
3.1.2以社会、关系、情境为中心的价值观 (5)
3.1.3人情与面子模式 (6)
3.2社会现状的影响 (7)
3.3家庭教育对情绪管理水平的影响 (7)
3.4个体性格的不同 (8)
4.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升情绪管理水平的应对策略 (8)
4.1改变自己的认知 (8)
4.2家长的影响 (9)
4.3优化性格 (9)
4.4学会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 (9)
参考文献: (10)
同人际关系中情绪管理水平的差异成因及应对策略
摘要: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面对情感关系,伦常关系,面子关系,技术关系,制度关系,公义关系六种不同的人际关系。
交往时,个体在情绪的感知,表达,评价,理解,调节和控制方面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里我们将分析不同人际关系类型中情绪管理水平的差异成因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人际关系类型;情绪管理;差异成因;应对策略
Abstract: When we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we will face six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eeling relationships, traditional moral relationships,
face-saving relationships, technologic relationships, institutional relationships, modern moral relationships; and people have som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evaluation, expression, comprehension, modulation, controlment of emotion. Here, we will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differences in emotion management and the ways to deal with it in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Key words: typ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motion management; the reasons for differences; the ways to resolve
引言:在现在这个人情冷漠的年代亲情,友情,爱情等就显得更加的弥足珍贵。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出于生存的需要,欲望的驱使,而导致我们在面对我们应该珍惜的人时,情绪的不到很好的管理,进而伤害到他们和自己。
在工作中,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则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因此了解不同人际关系类型中情绪管理水平的差异成因和应对策略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人际关系的类型及情绪管理的概念
中国人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型是差序格局,每个人与他人交往都是以自己为圆心,然后次第向外一圈圈拓展的图景;但是现代社会衍生出不同的关系类型,要求行动者遵循多样化的互动逻辑而不仅限于道德要素,在该差序格局中就表现为不同的圈层范围内适用不同的行动逻辑,而与之相对应的关系类型共六种。
分别是:情感关系,伦常关系,面子关系,技术关系,制度关系,公义关系。
其一:情感关系。
情感逻辑的本质是行动中以关心对方的感受为优先考虑,以对方感到愉快,或者不会感到不愉快的方式行动。
遵循情感逻辑互动形成的关系是情感关系。
(所谓情感包括一切以感情为核心构成要素的抽象物,如爱情,亲情,友情。
行动者发展情感关系旨在从中获取亲密与依恋,实现情感表达) 。
其二:伦常关系。
遵循伦常逻辑互动形成的关系是伦常关系。
伦常逻辑的本质就是亲朋好友及尊卑上下关系所赖以维持的社会伦理。
其三:面子关系。
遵循面子逻辑互动形成的关系是面子关系。
面子逻辑因其具体内涵不同而分为两类。
一类是伦常逻辑的延伸,即互动依循”应然”,维持社会文化明确规定需要保持的关系,不带明显的回报期望。
另一类是向技术逻辑靠拢,带有明显回报预期的互动,比如人情交换。
其四:技术关系。
遵循技术逻辑互动形成的关系是技术关系。
技术逻辑就是工具理性行动逻辑,主要适用于发生在公共空间的陌生人”关系”。
其五:制度关系。
遵循制度逻辑互动形成的关系是制度关系。
制度逻辑应用于各种正式制度规定的功能性活动中所发生的关系(比如在国税局交税,车管所年检轿车等活动中发生的业务接触关系,也包括组织内部的制度性活动,比如在财务部报账与财务人员与发生的互动关系) 。
其六:公义关系。
遵循公义逻辑互动形成的关系是公义关系。
公义逻辑适用于在公共空间的公义行动中所发生的关系。
(关系双方行动依据正义公平和平人权环保等人文价值,借助这些价值实践而发生的关系。
本质是人有超越自身利益的更高的价值追求。
这种关系满足人的高尚动机[1]。
情绪管理即情绪调节,是指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2]。
2.不同关系类型中情绪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的具体体现
情绪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在个体对于情绪的表达,感知,理解,评价,调节和控制上。
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对于上述方面所体现出的差异即是不同关系类型中情绪管理水平的差异。
3.不同关系类型中情绪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认为,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都扮有不同的社会角色。
我们做出一定的行为就会想得到一定的回报,回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名声,金钱,心理安慰,便利,情感互动等等。
因此在不同的关系类型中这种心理观念就会体现出来,相应的,会表现在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上,体现在我们表达评价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水平的差异上。
而成人的这种行为则会影响他们的子女,进而影响子女成年后在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时情绪管理水平的高低。
针对个体而言,个体的性格在这方面的作用也不可替代。
就整个社会背景来说,社会现状对人际关系类型中情
绪的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就我个人观点来讲,差异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3.1价值观的影响
克拉克洪(1951)把价值观界定为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发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可能会选择什么行为方式、手段和结果来过日子。
罗克奇(1951)则认为价值观是指一般的信念,它具有动机功能而且不仅是评价性的,还是规范性的和禁止性的,是行动和态度的指导,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现象。
施瓦茨(1998)认为价值观是合乎需要的超越情境的目标,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或其他社会存在中起着指导原则的作用。
大陆心理学工作者除引用西方的价值观定义之外,也有一些研究者借鉴哲学上对价值观的界定。
如黄希庭(1994)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理由。
从以上观点上可以看出,价值观可以成为引发我们行为的一种动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我们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即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控我们的行为。
由于多学科研究者的参与,在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文献中,文化层面的价值观研究最多,反响也最大。
以下对这些研究结果作简要的阐述。
3.1.1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
费孝通先生于1947年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被认为是对传统中国人价值观的最深刻、也最贴切、最形象的阐述。
费孝通认为,中国人是以“己”为中心,就像把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水面出现的波纹一样,最中心的是自己,然后“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杨中芳(1991)就认为:“中国人是非常重视自己的,它不但是个人行为的原动力,也是理想社会达成的工具”[3]。
在该种价值观中,人们因为更多的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则会更多的关注与自己的行为以及情绪,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反应,情绪管理水平明显的高于平时。
该种价值观的影响在面子关系,技术关系和制度关系中表现较为明显,但是表现又不完全一样。
首先,在面子关系中,一般交往对象为认识的人,以后在人际交往中还会因利益等原因而有接触的可能性,因此人们在交往中会投入相对而言较多的注意力,在情绪的感知,评价,调节和控制方面的水平较高。
而在制度关系中,如到国税局交税,在中国官本位思想严重的国土上,交税者亦会较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但是由于在该种关系中,交往对象与我们不会又太过频繁的利益往来,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仅是在当时理解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不会通过一定的评价来不断调整自己,即情绪管理水平仅处于良好状态。
在技术关系中,如在一个名陌生的城市询问某个地址,因有求于人,相对的会注意自己的情绪表达,但是在其他方面却不甚留意。
而在情感关系,公义关系和伦常关系中该种价值观的影响很小。
3.1.2以社会、关系、情境为中心的价值观
正如杨中芳所言,中国价值体系中的“自己”与西方价值体系中的“自己”并不完全一样,西方人的“自己”是以表达、表现及实现“个己”为主,而中国人的“自己”是以实践、克制及超越转化的途径,来使“自己”与“社会”结合。
因此,中国人的自己是可以扩展的,不仅包括个体自身,还可以推及到家庭、亲戚、朋友,甚至家族和宗族。
从这一角度看,中国人又是社会取向、关系取向或情境取向的。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中国人注重与社会融合,杨国枢认为中国人强调的是个体如何经由顺服、配合及融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与环境建立及保持和谐关系,甚至化入环境而为一。
因此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受价值取向的影响。
这种取向具体表现为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四个次级取向[4]。
该种价值观在处理情感关系,伦常关系,面子关系,技术关系的某些方面时影响较大。
在情感关系中,人们为了使自己和家庭,亲戚和朋友融合,我们会在情绪的感知,表达和控制投入叫多的精力,使得其水平较高。
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家人对我们的予舍予求,以至于有时我们对家人的依赖视为理所当然,就不再花费应有的经历经营这份珍贵的感情,即情绪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当然,来自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使得我们对不会危及自己利益的家人寻求发泄。
在伦常关系中,我们的行为及情绪管理总是受家族取向的影响。
要想融进家族,必须与人为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水平。
较为突出的体现是情绪的表达和控制能力叫强。
在技术关系的某些方面,如交往对象为某公共场合的权威时,一般情况下受权威取向的影响。
因为没有太多的利益往来,我们一般仅表现出较高的情绪表达能力。
在面子关系中,遵循关系取向。
由于人情利益等其他方面的影响,我们会较好的调节,控制,表达,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而在处理制度关系,公义关系,和技术关系时则发挥的作用较小。
3.1.3人情与面子模式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人官本位思想的深层机理与中国人的爱面子有关,词语中的“衣锦还乡”和“光宗耀祖”就是很好的例证。
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黄光国(1983)在其所著《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提出了他的人情与面子模式。
他认为,请客者由于某种原因找到资源支配者,如果事情办成就是有面子,事情没有办成就是没面子。
而事情是否能办成要取决于资源支配者的心理历程。
资源支配者的心理历程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做事法则和决策策略。
工具性关系对应的法则是公平法则,其决策策略是客观决策;情感性关系对应的法则是需求法则,其决策策略是亲情困境;混合性关系对应的法则是人情法则,其决策策略是人情困境。
黄光国认为,西方人的社会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工具性关系,做事喜欢讲究公平,而中国人的社会是一种情感性关系,或接近情感性关系的混合型关系,所以倾向于遵守需求法则和人情法则[5]。
由以上阐述中可以总结为,中国人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在需求法则与人情法则的情况下,会更好的表达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情绪以便做出最好的行为反应。
例如在父母生病时,我们会相对平时更多得为他们着想,自然此时情绪管理水平会提高。
在面子关系中,遵循人情法则和需求法则。
在两种法则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动机较强。
由此引发我们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会投放较多的注意力,使得我们的情绪管理水平在表达,感知,理解,评价,调节和控制方面都非常高。
在情感关系中,出于情感的需求和人情的关系,我们的情绪管理水平仅次于面子关系。
在伦常关系中,遵循人情法则。
我们的行为倾向于得到长辈或上司的欣赏,所以在交往中,人们的情绪表达,理解,控制水平较高。
在技术关系中,遵循人情法则。
我们和交往对象基本仅在利益方面存在交集。
因此,我们的注意会更多的投放到情绪的理解与表达上。
而该中价值观对于公义关系,制度关系的影响力不大。
3.2社会现状的影响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竞争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社会现状的影响下,出于这个特定时期的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情绪管理水平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在伦常关系,面子关系,技术关系和制度关系中,出于人情,面子和利益的需要在工作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我们对待上司敢怒不敢言,对待同事要小心处理关系,对待陌生人则要维持基本礼仪。
此时,我们的情绪感知,表达和控制能力较强,但是情绪的调节和理解能力较低。
在情感关系中,我们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会很低,面对与我们关系较为亲密又不会危及到我们利益的人时,即家人,好友,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吵得不可开交,而这只不过是我们发泄的一种不良方式而已。
3.3家庭教育对情绪管理水平的影响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很大的影响,下面以青少年为例说明:
父母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并有预测作用。
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于青少年较多的应用成熟型(求助、解决问题)和较少的应用不成熟型(自责、幻想)的情绪调节策略调节情绪具有显著的影响,并有预测作用。
应用成熟型的情绪调节策略调节焦虑情绪能够有效地缓解青少年的焦虑程度。
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拒绝、否认,父母的过度干涉、保护),对于青少年较多的应用不成熟型(自责、幻想)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并有预测作用。
应用不成熟型情绪调节策略调节焦虑情绪不能有效的缓解青少年的焦虑程度。
情绪调节策略调节焦虑情绪能够有效地缓解青少年的焦虑程度。
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拒绝、否认,父母的过度干涉、保护),对于青少年较多的应用不成熟型(自责、幻想)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并有预测作用。
应用不成熟型情绪调节策略调节焦虑情绪不能有效的缓解青少年的焦虑程度[6]。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这些反映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则可以有一个总体的折射。
如对待亲人或好友的误解,有人会暴跳如雷情绪失控,有人则会努力寻找合理的方式俩解决问题,从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我认为在情绪管理水平这一层面上,其优劣不仅体现在当时身处情境时自己的情绪管理方式,还应该体现在事后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自己对该情境所做出的情绪反应及相应的行为。
在处理感情关系与
伦理关系时,父母平时的温暖与理解将会促使孩子更好的理解评价当时的情景,来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与之相反,不良的教养方式则会让孩子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而选择消极的情绪表达和行为。
另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在情绪管理方面亦然。
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父母所体现出来的态度会直接作为孩子的教材。
成人世界的价值观,人生观所做出的行为指导将会在孩子的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
由此导致在情感关系,伦理关系,制度关系,公义关系,面子关系中无意识的体现出父母处理时的影子。
3.4个体性格的不同
气质和性格是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
依据气质可将性格分为意志型,抑制型,活泼型和理智型。
具有胆汁质气质的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心境变换激烈,属不可抑制型,此类气质同第一象限的外向独立型(意志型)性格相关联;具有多血质气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易转移,兴趣易变换,此类气质同第二象限的外向顺从型性格(活泼型)相关联;具有抑郁质气质的人孤僻,行动迟缓且不强烈,情绪体验深刻,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此类气质同第三象限的内向顺从型(抑制型)性格相关联;具有粘液质气质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难于转移,善于忍耐克制,此类气质同第四象限的内向独立型(理智型)性格相关联[7]。
在人际交往中,意志型的人率性热情而冲动,使得他们在交往中情绪的感知,表达的能力相对较强,而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则较弱。
活泼型的人因喜欢与人交往,在年龄的增长中逐步提升了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和调节能力。
而理智型的人则是做事前总会权衡利弊,以至于他们在情绪的感知,表达,理解,评价,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方面都相当的强。
抑制型的人由于个性孤僻,心思缜密,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情绪的表达能力较弱,而理解能力较强。
4.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升情绪管理水平的应对策略
4.1改变自己的认知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也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处理各种事物时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心理反应,是源自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在成人世界中,人们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调控人们的情绪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因此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来提高我们的情绪管理水平。
例如在情感关系中,我们一旦真正认识到朋友,爱人和父母的关爱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就会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在处理情感关系时,去提高我们的情绪控制能力。
4.2家长的影响
首先,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情绪管理水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长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养方式。
对子女给予感情的温暖和理解,培养子女的独立性等。
另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所持的态度,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
孩子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常常以父母或其他家人的言行为模板,来派生出自己的行为模式。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方面得例子,如果家长在人际交往方面如鱼得水,一般而言,孩子在长大后人际关系也能应对自如。
在幼时,孩子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交往模式,而这种交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长的影响。
等到孩子成年时,有意无意之间,总会受到小时观念的影响。
该种观念则会引出与之相照应的行为。
我们先做一种判断,我到底该不该要不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在这种关系的情绪管理上,随之导致我们管理水平的高低。
孩子从小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潜移默化中会受到家庭的影响而不自知。
但家长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为孩子日后的发展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4.3优化性格
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待人处世的态度及行为模式,在人际交往中,性格对情绪的感知,表达,理解,评价,调节和控制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优化性格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在语文教学中优化性格提高素质[8]。
第二,改正世界观的偏差,进行自我改造。
第三,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纠正恶性性格。
第四,培养健康的情绪,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9]。
4.4学会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
在上面影响因素社会现状的介绍中,可以发现,来自于生活的压力会让我们在情感关系上情绪失控,进而导致我们在情感关系方面的紧张,对亲人好友造成一种不可磨灭的伤害。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正确宣泄的途径。
宣泄应该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原则下进行。
向人倾诉,聊天,说笑话,心理咨询,与关系较好的人打电话,自言自语,看喜剧片,听音乐体育运动,吼叫,大笑,大哭等都不失为良好的发泄方式。
注意到上述要求以外,我们还可以做做下面的事。
每周打一个电话去吮吸亲情爱情友情的营养来充实自己。
既然生活着,那你就同这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给自己准确定位,把失去的精神家园找回来。
在这种行为的有意暗示下,我们则会在情感关系上有一个更为正确与积极的观点,下意识得,会更得体的处理自己的情绪,与此同时,则会提高情绪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任敏.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类型及其互动逻辑——试谈“差序格局”模型的扩展[J]. 社会科学版 SHEHU IKEXUEBAN 华中科技大学报.北京100871
[2]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4] [5 金盛华.辛志勇. ]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总第177期) 2.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
[6] 贾海艳.方平.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27(5):1095-1099
[7]李华民. 群体个体性格结构研究[J].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期. 2000年6月Songliao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8] 陈德京. 在语文教学中优化性格提高素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9]刘佳. 论优化性格结构对个人行为的重要性———读弗洛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J]. 世纪桥Shi JiQiao.No2010年第03期 (总第194期。
03,2010(GeneralNo。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