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 21空气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空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空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空气–“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成分;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3.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仪器与试剂,课件,PPT等;2.学生准备:实验报告模板和实验记录表。

三、教学步骤1. 知识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空气的实验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空气的特点和组成。

2. 理论学习(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课件,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重点讲解氧气对大气中的燃烧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3. 实验操作(40分钟)3.1 实验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3.2 实验操作步骤1.将所需试剂和仪器摆放整齐,保持实验台的整洁;2.取两只干燥的烧杯,称取适量待测空气样品,记录质量;3.将待测空气样品中的氧气与一定量的一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用烧杯称点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待测空气样品中氧气的含量。

3.3 实验记录与分析学生按照实验记录表的要求,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 实验结果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并与理论学习内容进行对比和验证。

5. 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今后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同时,强调氧气在空气中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化学的意义。

四、教学拓展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更多关于空气成分的实验,如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等,拓展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实验数据、结果分析等;2.阅读相关教材中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内容,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和应用;3.思考并总结氧气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写一篇文字作文。

以上就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空气–“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案》的编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2.1 空气教案 共两课时(人教版九年级上)

2.1 空气教案 共两课时(人教版九年级上)

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能区分纯净物、混合物过程和方法: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等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重难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

教具准备: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一套及药品。

氧气2课堂练习: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4:1B、1:4C、1:5D、4:52、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图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

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B、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C、火星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D、火星上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3、有关实验室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选红磷作为反应物是因为它是固体状态B、该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后装置内外的压力差造成水位上升,并以此确定氧气的含量C、红磷必须过量D、该实验还可说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红磷反4、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但又不引入其它气体,可使用的燃料物是()A 硫 B、木炭 C 红磷 D 铝5、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⑴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⑵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⑶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⑷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6、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里,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⑴硬度——⑵密度——⑶密度-——⑷色态——7、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用序号填上:(A) 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把块状硫粉碎( ),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味的气体(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板书设计】课题1 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拉瓦锡“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汞+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氧气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1)原理: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且生成物是固体,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课时:二课时实验准备:集气瓶、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水、火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提问1:这幅图片上除了蓝天、白云、草地、人、动植物外还有什么?——空气提问2: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空气。

讨论:请说出空气与我们的关系。

2、新课探究: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探究:1、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探究参考:1、少于1/5的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到室温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反应结束后瓶内有残余氧气;氧气含量低时,红磷熄灭,氧气剩余。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第一章:空气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组成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体积分数。

2. 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

2. 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组成。

2. 讲解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的基本组成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 实验演示:用实验室用具和试剂进行实验,验证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的组成和各成分的重要性。

第二章:空气的污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2. 使学生掌握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和危害。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重点:1.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2. 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和危害。

三、教学难点:1. 空气污染原因和途径的理解。

2. 空气污染主要成分和危害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空气污染的相关图片和数据。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原因。

2. 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途径:介绍空气污染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3. 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数据:用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

4.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和危害。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空气质量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 使学生掌握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和解读。

人教版初中化学空气的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空气的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空气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气体含量;
3. 了解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空气中的气体含量;
3. 空气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气体含量;
2. 空气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试管、火柴、烛台、瓶塞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空气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气体含量;
3. 解释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三、实验(20分钟)
1. 实验一:用试管收集空气中的氧气
步骤:将一根燃烧的火柴放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倒立放在烛台上,用瓶塞将试管口封闭。

观察试管中的现象。

2. 实验二:观察空气的重量变化
步骤:用天平称重一个密封的容器,然后用吸管吸入一些空气,再称重容器。

比较两次称
重结果。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性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空气对人类和环境如
此重要?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空气污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初步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
爱环境,保护空气质量。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

空气教案
一、课程安排
1、课题:九年级《空气》课程
2、上课时间:45分钟
3、教学目标:
(1)掌握空气的定义及成分;
(2)理解空气的压强;
(3)了解空气的流动特性;
(4)熟悉空气的污染问题;
4、教学内容:
(一)空气的定义及成分
(二)空气的压强
(三)空气的流动特性
(四)空气的污染
二、教学步骤
1、导入:
(1)回顾学过的有关空气的知识,让学生谈谈空气的概念;
(2)告诉学生,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空气的知识;
(3)分析学生对空气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空气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讲授:
(1)空气的定义及成分: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定义,空气的成分,各种成分含量的变化;
(2)空气的压强: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压强,大气压的作用,空气的压强的变化;
(3)空气的流动特性: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流动特性,介绍空气的稳定性及不稳定性;
(4)空气的污染: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介绍空气污染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空气。

3、课堂讨论:
(1)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主题:空气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空气,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

二、探究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
1. 讲解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通过实验或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

2. 探究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可见、具有质量等。

三、探究空气的重要性(15分钟)
1. 了解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供给生物呼吸氧气、燃烧的必需品、传播声音等。

2. 讨论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四、小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

通过提问或讨论,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整理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并写下自己对保护空气的看法。

六、延伸活动(10分钟)
对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如果没有空气会发生什么?”等,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七、课后反思(5分钟)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初中化学空气教材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材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材教案
课程名称:空气的组成与性质
适用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性质;
2. 掌握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比例;
3. 知道空气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可见;
3. 空气中气体的含量和比例;
4. 空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准备一瓶空气,并向学生展示;
2. 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二、学习(25分钟)
1. 讲解空气的组成及性质;
2. 讲解空气中气体的含量和比例;
3. 展示实验:通过燃烧蜡烛,让学生了解氧气对火焰的作用;
4.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空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三、练习(15分钟)
1. 练习题: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为多少?氧气的含量又是多少?
2.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验数据来回答问题。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强调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5分钟)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空气的作用和应用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及性质,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

同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思考、动手实验,增强学习效果。

化学初中空气教案

化学初中空气教案

化学初中空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掌握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性质3. 理解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4. 能够分析空气的组成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主要成分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1. 空气中其他成分的介绍和作用2. 空气中微量气体的概念和重要性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验器材和实验原料3. 教学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清朗的天空图片,向学生引导空气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空气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它由什么组成。

二、讲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2. 空气的性质:空气是无色、无味、无臭、不可见的气体。

三、介绍空气中的主要成分(15分钟)1. 氧气: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气体,能够支持燃烧和呼吸。

实验展示氧气对燃烧的作用。

2. 氮气:氮气占据大部分空气的成分,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介绍氮气的性质和作用。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对环境有害的气体,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

介绍二氧化碳的来源和影响。

四、实验演示(15分钟)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增强他们对这些气体的理解。

五、总结(5分钟)复习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性质,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外拓展让学生了解一些其他的空气成分,如氩气、氦气等,及其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为了更好地巩固和拓展知识,可以设计更多生动、趣味的实验和活动。

化学初中空气教案

化学初中空气教案

化学初中空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 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作用。

3. 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

2.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

2.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的实施。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管、水槽、气球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碘酒等。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空气,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a.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个气球,分别注入一定量的氮气和氧气。

b. 学生用玻璃管分别测量氮气和氧气的体积。

c.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计算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

d.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

2. 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实验:a. 学生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的吸收情况。

b. 学生用碘酒检测稀有气体。

c.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计算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d.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空气污染主要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防治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环保监管、发展清洁能源等。

四、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计算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掌握了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1空气空气的组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2.1空气空气的组成教学设计
6.撰写心得: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撰写一篇关于空气组成和环保的心得体会。要求同学们真实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以及对环保的认识和行动计划。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作业的完成,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空气的组成,增强环保意识,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习题:请同学们完成教材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以加深对空气组成、体积分数、空气污染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家庭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同学们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
4.能够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空气成分之间的转化,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5.掌握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空气组成的宏观和微观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空气组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分析空气组成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空气质量调查:分组进行一次家庭或学校周边的空气质量调查。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来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4.思考题: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如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b.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请举例说明。
5.创意画报:以“保护空气,从我做起”为主题,制作一份创意画报。要求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结合所学知识,展示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3.实验演示: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空气组成的认识。

2.1空气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2)

2.1空气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2)

《2.1空气》(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空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内容可以分为两个课时教授。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组成;初步探究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空气的用途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既能联系生活实际来捕捉空气,又能进一步合作交流,通过对实验进行探究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二、学情分析空气是初中化学接触具体物质的开端,空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已有的知识多少对空气有所了解,比如空气的存在、空气就在我们周围、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等。

但是,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探究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本节课面对的学生是初二的学生。

(为了减轻初三学生化学的学习压力,我市在潍坊地区率先在初二下学期添加化学课。

)学生从初二下学期刚刚开设化学课,同学们对于化学整体上还是非常陌生的。

初二的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很短的时间,从化学知识的角度来讲仅仅学习了学习化学的一些基础的方法和意识,刚刚认识化学中经常见到的一些装置和仪器,对化学的思维模式和探究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在于帮助孩子去逐步锻炼和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在于帮助孩子去逐步锻炼和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通过多媒体和合作探究学习,对于重难点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方法。

【科学思维】1.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

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总的看来,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范文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范文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范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根据教育考试规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元素的存在,能说出元素的概念,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表格信息,提高交流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元素,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组成,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初步认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难点】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课前展示几张图片,内容为“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请同学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说出图片中物品名称并思考这里的氟、钙、碘、铁表示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元素。

【教师引导】没错,经过上节课对原子构成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并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就是刚刚大家所说的元素,而元素其实有100多种。

那么元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开元素之谜。

环节二:新课讲授内容一:认识元素的概念【图片展示】在多媒体上展示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中元素组成,同时请学生思考之前学习的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们与碳酸钙有哪些相同之处。

【学生回答】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

【教师引导】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的,将质子数都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接着请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元素的概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2.1空气教案

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空气。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新课讲解[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析]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图片展示]研究空气成分的装置[分析]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

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人教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人教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人教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掌握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及其特点。

3. 了解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二、教学重点
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含量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和掌握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含量和特点。

2. 了解空气污染及其预防措施。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
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1)介绍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
氩气、氢气等气体组成。

(2)讨论空气的性质:无味、无色、能传播声音、具有弹性等。

2.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及特点
(1)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的21%,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气体,可以维持生命活动。

(2)氮气的含量:约占空气的78%,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但对人体无害。

(3)氧气和氮气在空气中的比较:氧气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而氮气对人体无害,但对
植物却有重要作用。

3. 空气污染及预防措施
(1)介绍空气污染的常见来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煤等。

(2)讨论空气污染的危害:影响健康、破坏自然环境等。

(3)介绍空气污染的预防措施: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机动车量、加强环保宣传等。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掌握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及特点,同时能够认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及其预防措施。

希望学生能够重视保护环境,共同创造一个洁净的生活空间。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包括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等。

3. 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教学准备:1. 教材、PPT、实验器材。

2. 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空气的组成(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10分钟)1. 教师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木条复燃等。

四、空气污染及防治(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

2.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如PM2.5检测等。

3. 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提出防治措施。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空气污染的防治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

空气初中化学教案

教案:空气课程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空气实验;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实验操作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2.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镊子、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澄清石灰水等;3. 空气样品:洁净的空气样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空气?空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学习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体积分数和性质;2. 学生听讲并记录重点内容。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空气实验,包括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硫酸溶液吸收水蒸气等步骤;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四、数据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 学生计算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3.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实验结果;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验体会;3. 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实验做好准备。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2. 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科学竞赛或实践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仍需加强学生的操作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事项,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设计教材内容概述: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并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学习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本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

3.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4.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的奥妙。

课题1 空气课题分析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

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课时分配:1课时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1)投影仪、挂图(O2、N2、稀有气体的用途);(2)集气瓶、燃烧匙、红磷、烧杯、塞子(带导管)、弹簧夹、火柴。

2.学生用具:空气发现史的资料、稀有气体用途的资料、大气污染的漫画等等(详细内容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我们周围存在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即空气,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堵住注射器的末端后推动活塞很难推动,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导入二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危及人们正常生活的地步。

许多城市每天都要进行空气质量报告,以便及时控制污染程度。

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我们也应了解这一情况,为了未来美好的生活应努力学习,将来用科学的力量来改变现状。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要从我们周围的空气来开始学习。

推进新课[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分析]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图片展示]研究空气成分的装置[分析]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

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是在200多年前做的,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

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做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尽管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

结论: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讨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结论]该实验中,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是因为氧气含量低,或者我们在塞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部分氧气被消耗掉。

红磷熄灭后瓶内没有残余的氧气,如果还有氧气,红磷还能继续燃烧。

[分析]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过渡]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

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分析]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氧气:O 2、氮气:N 2、红磷:P 、五氧化二磷:P 2O 5。

[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只说明这是一种表示物质的符号就可以了]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举例]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如氧气、氮气。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

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

[分析]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分析] 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1.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提问]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装入零食的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吗?[回答] 甲:为了防止食品被挤碎或压碎。

乙:为了掩盖袋里食品量比较少的真相。

丙:为了防止食品变质。

……[分析] 氮气之所以能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性质不活泼。

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焊接金属用氮作保护气,都是利用了氮气不活泼这一性质。

氮气还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2.氮气的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 (2)保护气 (3)提供低温环境[过渡] 从氮气可作保护气这一事实知,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你能从下面的讨论中获得氮气的性质吗?[讨论](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2)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结论] (1)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

该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却不能在氮气中燃烧)。

[提问]通过日常生活对空气的观察及上面的讨论,并结合物理性质的概念,你能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吗? [回答]物质颜色状态气味标准状况下的密度熔点沸点是否易溶于水氮气无色气体无味1.251g·L-1-209.9 ℃-195.8 ℃不易溶于水[过渡]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就是稀有气体。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稀有气体的有关知识。

3.稀有气体[分析]稀有气体曾叫做“惰性气体”。

这是由于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人们在发现它们的时候普遍认为这些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有些惰性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于是又把它们改作为稀有气体。

在空气的成分中,稀有气体所占比率虽然不大,但却很重要。

[思考]稀有气体的用途[通过阅读让学生总结稀有气体的用途]。

[回答]①可用作保护气;②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可用于激光技术。

[思考]除了课本上讲到的稀有气体的用途外,谁还知道稀有气体的其他用途呢?[回答]①广场、体育场、飞机场等场所所用的灯里充了氙气,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几万倍的强光,因此叫做“人造小太阳”。

②航空、航海的指示灯里充入了氖气,通电时发出红光,这种光能穿透浓雾。

[总结]通过大家刚才的回答和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稀有气体具有如下用途:(1)保护气 (2)电光源 (3)激光技术 (4)冷却剂 (5)麻醉剂[分析]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的空气约为12 m3—16 m3。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故保护我们的空气已成了全世界人民都关注的问题。

四、保护空气[分析]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

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

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

[图片展示]大气污染[讨论] 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结论]1.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沙尘暴、酸雨、使用含氟冰箱造成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都属于大气污染。

2.使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水中生物濒临死亡、温室效应使沿海城市下陷、酸雨使建筑物被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等。

3.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空气应采取的措施。

[思考]假如你当了市长或省长,你会如何去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呢?[回答]1.大量植树造林。

鼓励市民种草养花。

2.把工厂建在人口不太集中的地区。

3.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