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Analysisonthetransfer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文 献标 识 码 A
在 中 央 倡导 “ 以人 为 本 . 面 、 调 、 全 协 可 持续 ” 的科 学 发 展 现 、 外 关 注 “ 农 ” 题 格 三 问
2 当前 我 国 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转 移
他 老 我 国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的 产 生 .是 生 产 利 益 的驱 动 下 向收 入 较 高 的 地 区 或 部 门 流 的 中介 机 构 . 们 主 要 是 依 靠 亲 属 、 乡 关 系实 现就 业 :规 范 劳 动 力 交 易 行 为 的法 律 商 品 化 、 村工 业 化 、 会 现 代 化 进 程 的 必 动 的理 性 经 济 行 为 。 我 国 现 阶 段 正 处 于 加 农 社
农村 的发展无 法享 受与城市 平等 的待遇 。
剩余 劳动 力 的 转 移 既 是关 系农 民 增 加 收 入 21 托 达 罗模 型 的借 鉴 意义 .
关 于农 村 劳 动力 转 移 , 国 内外 学 者 作 目前 这 种 城 乡 分 割 的二 元 制 社 会 结构 虽有
现代化 目标的“ 国计” 。如何 实现农 村剩余 了不少理论 探讨 。其 中美 国发展经 济学 家 所改善 .但依然限制着农村 剩余 劳动力的
一
工 的 问题
兼 经 这 “ 问 种 : 村剩 余 劳 动 力 跨 区域 流 动 、 城 务 已经 存 在 失 业 的 条 件 下 继 续 向 城 市 流 动 。 选 择 “ 业 ” 营方 式 。 样 ,兼 业 ” 题 与 农 进 城 乡 之 间 实 际 工 资水 平 差 异 越 大 ,流 人 城 农 业 小 规 模 经 营势 必 长 期存 在 ,影 响 农 村
有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综述
查阅并总结:蔡昉、温铁军等人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据资料和观点有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影响原因、特征及现状(一)基本情况1983年跨乡镇劳动力流动数只有200万,1989年增加到3000万,1993年高达6200万,200年为7550万(蔡昉,2007)。
2000年以后的转移情况,有下表的农民工数量反映:事实的重新考察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大约有1/3的劳动力剩余,绝对数大约为1.5亿到2亿。
90年代人口大规模流动,1992年以后,开始出现了“打工潮”,当时4000多万农民工进城,1993-1994年增加到6000万,1995-1996年达到8000万(温铁军)。
2002年,刘建进估算200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为46.6%,绝对数超过1.7亿①。
在1995年11月1日至普查时点的2000年11月1日期间,在全部迁移人口中,县内迁移占43.7%,地级市和地区内迁移占57.3%,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内迁移占73.6%,如果按三类地区划分,地区内迁移占全部迁移的80%。
在跨省迁移中,74.9%流入东部省份。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2000年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大幅度提高,流动半径也相应扩大,2004年外出1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9831亿(蔡昉,2005)。
2004年农村劳动力中有近3亿人口没有实现转移,剩余劳动力人数为1.07①转引自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亿。
剩余劳动力的比例是23.5%,不到农村全部劳动力的1/4(蔡昉,2007)。
(二)影响原因1.影响我过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预期收入差距(李荐、张广文,2010)。
这是托达罗模型已经论述过的。
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通过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第一位因素是地区间人均工资水平的差异,第二位的因素是私营企业户数(200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1.1 中国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挑战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就业机会不足、工资待遇低下、权益保障缺失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影响因素分析2.1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条件。
2.2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增,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然而,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机会并不均衡,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
2.3教育水平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城市就业的选择范围,也影响了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生活质量。
三、现状分析3.1农民工群体特点及其就业状况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劳动力来源,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当前,农民工群体呈现出规模庞大、就业领域广泛、就业稳定性较低等特点。
3.2内外需求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农民工的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外部需求减弱、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转移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2、转移方向多元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制造业和建筑业,而是逐渐向服务业、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拓展。
3、转移方式多样化除了自发外出打工外,通过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职业介绍机构推荐等方式实现转移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4、年龄结构年轻化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年轻人占据了较大比例,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积极影响1、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外出务工,农民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工资收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带回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推动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加速了城市化的步伐。
4、提高农民素质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使农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身素质。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1、就业稳定性差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工作稳定性差,频繁更换工作。
2、社会保障缺失很多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面临着较大的生活风险。
3、子女教育问题随迁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如入学门槛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影响了子女的教育质量。
4、农村土地流转问题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闲置或流转不规范,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5、心理适应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孤独感。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文献综述一、引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综述,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影响,以及相关政策的有效性和挑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指农村地区因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动而出现的就业岗位不足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日益突出。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已超过2亿人。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形成有多重原因。
首先,农村发展不平衡导致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就业机会。
其次,农田占有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大量农民无法通过合法途径进入城市就业市场。
此外,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不完善,也使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一定的阻力。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存在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
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五、政府相关政策的效果和挑战为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例如,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农村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创新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的互动。
然而,仍然存在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农村公共服务不完善、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等挑战,导致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顺利转移。
六、案例研究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我们选择了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案例进行研究。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影响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成为了城镇化建设中重要的劳动力来源。
然而,仍然存在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地区,形成了庞大的剩余劳动力。
这些剩余劳动力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
二、原因分析1. 农业产能过剩:随着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导致了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粮食过剩问题。
这使得原本应该从事种植工作或农田管理的农民没有了足够的工作机会,从而成为剩余劳动力。
2. 城市化进程不均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导致了大量农民无法在城市找到工作机会,只能滞留在农村。
3. 教育和技能水平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农民缺乏必要的教育和技能培训。
这使得他们在城市就业时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只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薪水的劳动力工作。
三、影响分析1. 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导致资源浪费:大量优秀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农村地区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2. 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加大了贫困问题:由于就业机会有限,很多贫困地区无法通过转移就业来改善生活状况。
这使得贫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四、解决途径1. 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他们在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产业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分析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近年来在广东等地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使得媒体和学者重新关注中国农村到底还有没有剩余人口,还有多少剩余人口。
与此同时,农村耕地抛荒却日益增多。
目前有很多学者都分别就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耕地抛荒现象进行了研究,却很少有人将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分析。
本文结合当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耕种的实际情况,以四川东北部的一个乡为研究对象,对这个乡的劳动力转移情况以及土地耕种情况进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来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土地抛荒,粮食安全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即是农村劳动力与农村实际就业劳动力之差。
农村实际就业劳动力包括农业所需劳动力与非农业所需劳动力两部分。
就农业所需劳动力方面来看,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总数占到我国人口的70%。
从世界来看,我国人均占有农业资源量处于最少的位置。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耕地面积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此造成农业所需劳动力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加之我国在建国初期重点发展重工业,忽略了农业的发展,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失调,农业发展滞后,农业模式为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经营为主,产业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更加恶化了农村实际就业状况。
又由于我国目前是二元经济结构,且在建国初期实行城乡分隔政策和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城乡分化严重,造成城镇与乡村在经济水平上的差距。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农业所需劳动力数量。
就非农业所需劳动力方面来看,非农业所需劳动力主要包括两个就业流动方向的劳动力,即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
而由于我国农村的乡镇企业分散,不具规模,且经营的项目没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此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有限,再加上农村缺乏劳动密集型产业,致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不充分。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由于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等原因而剩余下来的劳动力。
这部分人口需要在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以改善生活水平。
现实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却面临着许多困境,本文将对这些困境进行具体分析,并探讨解决的路径。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由于城乡差距巨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就业市场时,往往面临着就业机会有限、城市生活成本高等问题。
由于他们多数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或者低技能工作,这就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与此城市内的居民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涌入持观望态度,这使得这部分劳动力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保障问题。
由于缺乏城市户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后,往往无法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他们难以获得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这使得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而在农村,又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返乡后也难以得到合适的保障。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家庭问题。
由于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年轻人,他们的转移也意味着他们与家人的分离。
长期的城市生活使得他们缺乏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这就会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甚至出现一些矛盾。
而在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缺席也会影响到农村家庭的生产生活。
针对以上困境,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提供相关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更容易在城市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工作。
需要完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包括扩大农民工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权益,让他们能够在城市安心工作、安心生活。
应该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心理关爱和辅导。
政府可以组织心理辅导团队,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 移的基本情况及对 策分析
吴 瑜 余 新 民 张 继 定
湘潭 4 10 ) 115 ( 湘潭大学商学院 , 湖南
[ 摘
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建设社会 主义 新农 村、 建设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的基 础。解决农 村剩余 劳
动力转移问题, 是关 系我 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实现跨越 式发展 的 战略举措 。本 文介 绍 了农村 剩余 劳动力 转移的理 论及 实践 , 对现阶段农村 剩余 劳动力转移现 状进 行 了阐述 。 并提 出 了加 快小城镇 建设 , 推进 城镇化 进程 ; 强 乡镇企 增
典的理论 。其 中 , 农村 劳动 力转 移研究 最为 系统 、 对 最 富有应用 价值 的是经济 理论 即“ 二元 经济结构理论 ” ④, 刘易斯 ( ei WA) Lws 创立了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 型 , 费景汉 ( e 拉尼斯 ( I8G) FW、 I 和乔 根森 ( o esnD) l i Jr no g 对二元结构模 型做 了进一步 的发展 。 后来托达罗( oao T dr MP) 补充 了刘易斯 一 又 费景汉 一 拉尼斯模型 。 善了二 完
中国农业 的最 大问题莫 过于农村剩 余劳动力 问题。 农村 剩余 劳动力 的大量存在 , 不仅从 根本上制约 了农 业 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 。 在一定程 度上也 制约了农 民收入的 增加 , 已成为制约农 村经 济乃 至 国民经 济发展后劲 不足 的重要 因素 , 并对 于我国社 会的稳定 有着直接影 响。合 理、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是成功解决“ 三农 ” 问题 、
维普资讯
20 年第 5 08 期 总第 11 3 期
中国农业银 行武 汉培 训学 院学 报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摘要] 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主要是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剩余多。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出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影响有积极的、有消极的,在转移中还可能出现许多障碍,但这一切都阻止不了社会发展的脚步,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有积极地对策,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从而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原因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现状是由我国农村人口多、耕地少、资源匮乏等基本国情决定的。
2.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与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的历史前提和几年来的政策失误有关。
3.它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及农业现代化程度加深有关。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农业现代化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把部分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加入剩余劳动力队伍的行列,出现了机械排挤人的现象。
而在现代,随着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加快,以及国家支农力度的加大,科技不断向农业生产过程渗透,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加深,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和推广,农业生产愈来愈多地呈现出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等特点。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9年增加766元,实际增长10.9%,增速比2009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2833元,比2009年增加306元,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增加243元,增长12.2%。
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增加370元,增长17.9%。
在工资性收入中,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增加165元,增长19.4%。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向城市及其他地区就业的现象。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进行分析。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目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接近2亿人,占总农村劳动力的比例超过50%。
2.逐渐年轻化和专业化: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向年轻化和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就业。
3.多样化的就业形式:除了传统的外出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表现出多样化的就业形式,如自主创业、留守儿童家庭务工等。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出去打工”,而是涉及到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4.政府政策倡导和支持:中国政府一直倡导和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产业扶贫”、“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多项政策举措,以促进农业就业结构的优化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二、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益分析2.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
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实现了收入翻番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3.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稳定。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城市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人才保障。
4.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现代化进程,促使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转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农村的转型,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结语: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中国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方面入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了分析。
在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政府扶持政策和农村人才培训计划等对策。
结论部分展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前景,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困境,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问题、对策、政府扶持政策、人才培训计划、前景、政策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在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困难。
如何有效利用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就业市场虽然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岗位,但仍难以吸纳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瓶颈,亟需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旨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 深入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掌握其发展趋势和特点,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依据。
2. 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找出症结所在,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3. 探讨如何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和农村人才培训计划,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4. 提出对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展望和建议,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一、现状分析1.数量增加:近年来,中国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9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37%左右。
这表明中国农民工转移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
2.地域差异:农民工主要分布在沿海省份和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经济更加发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因此农民工转移到城乡地区的意愿和需求较强烈。
3.职业分布:农民工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其中制造业是最吸引农民工就业的领域,因为制造业用工需求大、技术门槛较低。
4.社会问题:农民工转移过程中存在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农民工权益受限、工资拖欠、职业安全问题等。
此外,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也较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相对薄弱。
二、效益分析1.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更为合理和高效的利用。
通过转移,农民能够到城市或者其他非农产业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推动经济增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能够为城市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促进工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农民工向城市转移也能够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3.减少农村劳动力过剩: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过剩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4.促进城乡一体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也是推动农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综上所述,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现象,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然而,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从事 一些 简单 的体 力劳动 ,其 中从 事制 造业 和是 建筑业 占5 . % 37 。
( )农村 非农 产业 发展 水平 低 三 滞 状态 ,更有 在较 长的 一段 时 间里 ,实行 的 劳动 力 的 自由流动和 自由迁移 。虽然从8 年 0 依据 经济 发展 规律 ,一个 国家 在工 业化 是 “ 城 市化 ”战 略 ,使 得我 国的城 市化进 代末 ,我 国开 始改 革户籍 制度 ,但 是并 未从 进程 中 ,第 二 、第 三产业 将会 创造 大量 的工 反 程 远远 落 后于 其他 国家 ,也 明显滞 后 于我 国 根本 上 改变 。进入 城市 工作 的农 民与城 市居 作机 会 ,农村 劳动 力不 断向第 二 、第三 产业 工 业 化 的 进 程 。 我 国 现在 已经 进 入 工业 化 民在 地位 、身 份 、就业等 方面 存在 着 明显 的 转移 。但 是 由于 国家在建 国初 期 ,着重 发展 的 中 后 期 阶 段 ,然 而  ̄ 2 1 年 ,城 市化 水 不平 等 ,同时 农 民工随迁 子 女的上 学也 造成 重工 业 ,制约 了农 村工业 化 的发展 ,限制 了 J0 1 J 平 仍 然 低 于 工 业 化 中 后 期 应 该 具有 的均 值 了许 多 困 难 。 大 部 分 农 民 工将 子 女 留在 农 农村 非农 产业 吸收 农村剩 余 劳动力 。虽然在 (O 6 %) 。 村 , 由祖 父母 或者 亲戚代 为 照管 ,形成 了我 改革 开放 后 ,农 村 的确 出现 了乡镇 企业 ,但
规划 方面 已经 做 出 了有 益 的探索 ,形 成 了一 优 势 ,在人 、财 、物等 方面 积极 投入 。社 会 式 ,使 社会 实践 的育人 作用 得到 最大 限度 的 系列 品牌 实 践项 目,并 取得 了初 步成 效 。如 各 界 也 应 本 着 开 放 的 姿 态 , 积 极 与 高 校 联 发挥 。 上海 师 范大 学 的 “ 心学校 ”,每年 排除 两 手 ,发 挥在校 大 学生 的智力 优势 ,使在 校 大 爱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相关的,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为各位朋友准备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希望能为广大朋友带来帮助。
我们从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综合分析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通过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以及针对相应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议性的政策。
1、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
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农业,是指农作物栽培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野生植物采集野等;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
我们说的农业劳动力是指广义农业劳动力。
2、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个相对的概念,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超过生产需求量的农业劳动力。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转移,即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类是地区转移,包括某一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另一地区转移;由农村向城市郊区农业转移。
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针对产业来说,同一行业的地区之间流动,就地区来说是一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就全国来看,它并不属于行业之间的转移。
所以,就全国讲,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其他产业的移动过程。
一个剩余劳动者一旦转移到其他行业,就完成了这一任务,不称其为剩余农业劳动力了。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以上,2000年底达到1.8亿。
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加入WTO 后,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
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如何转移这部分劳动力,合理安排他们的就业,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结构的稳定和生活的安定,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分析。
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在中国已不但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也成为历届政府的政治敏感点。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迈进的漫长过程中,各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以期解决所面临的困难,最终使农业的比率逐渐降低,农村人口逐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化,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尤其在目前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压力。
解决农村剩余人口合理转移,建立新型的产业结构,使人、地能尽其用,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打破城市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
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
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
各地区陆续出台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发展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对如何安置剩余劳动力进行努力的探索,足见对此的重视。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个众说纷纭的概念,一般认为就是农村劳动力中多余的那部分劳动力,用下面这个关系式表示: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农业必要劳动力—非农业劳动力占的等效农业劳动岗位。
但在这个定义中应该考虑劳动力的绝对与相对性,并且不能忽视非农劳动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①1有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笔者在此仅对具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剩余劳动力做简要分析。
一、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的历史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出生比率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受传统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等多种观念的深刻影响,无论在国策的制定还是国家的实践方面,人口的因素均放在较次的位置,以至于“人多”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Analysis on the transfer and the gains ofChina's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s潘文卿李子奈【摘要】剩余劳动力由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产业,将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并能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
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其再配置效益到底有多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ABSTRACT】The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 from the less profitabl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profitable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can hoist the overall national economic gains. The economic growth arising from such transfer is a result of rearrangement of resources. By means of Statistics and Quantitativ models, this article views the transfer of China's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s and the gains stemming from this transfer since the outset of China's reform..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果与标志。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不仅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且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因为这一转移拉开了以劳动力资源流动为龙头的全国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序幕。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
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其再配置效益到底有多大?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固在农业而处于隐性剩余之中。
表1显示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农业从业人员为1.7亿,占全国从业人员的83.5%,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为0.3亿,比重为16.5%,农业大国的特征非常突出。
从1952~1970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相当缓慢,18年间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0.3亿,农业就业比重仅比1952年下降2.8个百分点。
从1970年到改革前的197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有所推进,8年间,农业就业比重下降了10.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增加0.5亿,是前18年增加人数的1.6倍。
1978年之后,农村的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978~1999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1.18亿迅速升至3.51亿,21年中增加了2.32亿,是改革开放前26年增加总数的2.7倍,年均增长率为5.3%。
1999年,中国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0.3%与49.7%。
分阶段看,1978~1985年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时期,短短7年中,农业就业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62.4%,非农就业比重由29.5%升至37.4%。
非农就业人员由1.18亿,增加到1.87亿,增加了0.69亿人,年均递增6.8%。
1986~1990年,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受到通货膨胀与市场“皮软”的双重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
5年中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下降2.3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0.67亿,比重升至39.9%。
1991~1995年,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
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所快。
统计数据表明,仅1991~1995年的5年中,非农就业量净增加0.7亿人,是1985~1990年增加人数的1.04倍。
1996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慢,而始于1997年夏的亚洲金融危机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中国商品出口的增长,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趋缓,1999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为7.1%,比1995年的11.5%下降了4.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国内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开始放慢,1996~1999年的4年中仅增加了0.26亿人,年均增加642万人,比改革21年来平均增加人数的1105万人少463万人。
1999年,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0.3%,又比1997年、1998年有所上升。
表1 中国农业与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分布注:1.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GDP/全社会从业人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增加值/农业从业人员;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GDP-农业增加值)/非农业从业人员.2. GDP与农业增加值均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摘要(2000)》有关数据计算。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就地转移,另一是进入城镇就业的异地转移。
表2的资料显示,从1979~1999年的21年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绝对数为1.16亿,年均转移555万人,增长速度为8.9%。
从进入的不同产业看,转向服务业的人员多于转向工业的人员,前者的年均转移数329万人,后者226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8%与6.5%。
从不同的时期看,转移的速度也有差异。
整个80年代(1979~1990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最快,年均增长11.9%,其中1979~1985年的增长速度高达16.3%。
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速度开始放慢,年均增长率降为5.3%。
其中,转向农村工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降至3.4%,转向服务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降至6.9%。
尽管9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对于80年代有所下降,但转移规模仍是上升的。
表2的资料显示,从1991~1999年,每年平均转向农村非农产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为590万人,而1979~1990年的年均转移人数为529万人。
与对表1的分析相一致,1979~1985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的转移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速度上,均是这几个阶段中相对较好的时期,而1996~1999年,则是较差的时期。
由于城乡壁垒的存在以及其他较为复杂的原因,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有限,1979~1999年的全部转移量约0.34亿人,只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的23%左右。
从现有统计数据看(表3),1979~1999年,平均每年转向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约为166万人,其中1979~1990年的平均数为149万人,1991~1999年的平均数为188万人。
表3列出了不同时期转向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规模,同时也列出了1978年以来我国通过向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规模。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21年中,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的数量达1.5亿左右,其中近半数是近入90年代后转移的。
与表1的变动相仿,1986~1990年间转向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少,年均转移量为146万人,但与转向农村非农产业变化不同的是,转向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1999年间的年均转移人数最大为198万人。
表2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摘要(2000)》、《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年鉴(1990)》有关数据计算。
表3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单位:万人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摘要(2000)》、《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年鉴(1990)》有关数据及表2 相关数据计算。
二、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效益劳动力转移效益即为劳动力再配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属于资源再配置效益或结构转换效益问题。
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是以不同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为前提的,劳动力从低效益部门向高效益部门转移,势必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收益率,因此测量在具有不同边际生产率的部门之间劳动力转移对增长的作用,就要比较生产率总增长率与生产率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劳动力再配置或劳动转移效益。
一个比较简单的测算模型可以从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公式中得到。
总产出V 为总劳动生产率y 与投入的总劳动力数量L 之积:y L V ⨯= (1)由(1)式可得到总产出的增长率Gv 为投入的全部劳动力的增长率L G 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y G 之和:y L v G G G += (2)如果将部门只划分为两个部门,即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话(分别记为i=1,2),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进一步进行如下分解:)()(22112211r r y y y G P G P G P G P G +++= (3)式中V V P i i /=为不同部门在总产出(GDP )中的比重,yi G 代表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ri G 代表不同部门就业比重的变化率。
(3)式表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y G 由两项因素构成:一是劳动者人均产出的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即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记为)(y B ;二是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
可见,第二项代表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就业变化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我们视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记为)(y A 。
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及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y ay G y A E /)(= (4)v av G y A E /)(= (5)在我们的具体测算中,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通过(2)式由总产出(GDP )的增长率与总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之差决定的;同样,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y A 是通过(3)式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之差决定的。
农业剩余劳动力再配置效益的表现是,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效率的非农业部门引致了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