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院内感染

合集下载

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

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

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CU)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了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

然而,ICU患者由于其特殊病情,往往需要接受多种侵袭性操作和药物治疗,这使得他们在医院感染方面面临着更高的风险。

因此,对ICU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成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1. 患者因素(1)基础疾病:ICU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2)侵入性操作:ICU患者需要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等,这些操作可能破坏患者的皮肤和黏膜屏障,导致病原体入侵。

(3)药物使用:ICU患者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增加感染风险。

2. 环境因素(1)空气质量:ICU室内空气质量不良,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

(2)物品交叉感染:ICU内使用的医疗器械、药品等可能导致交叉感染。

(3)人员流动:ICU内人员流动频繁,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

3. 医疗操作因素(1)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病原体入侵。

(2)抗生素使用不当: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增加感染风险。

(3)护理措施不到位:护理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二、ICU感染控制措施1. 加强患者因素的管理(1)提高患者免疫力:通过营养支持、适度锻炼等手段,提高患者免疫力。

(2)减少侵袭性操作:合理使用侵袭性操作,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感染风险。

(3)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原体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菌群失调。

2. 改善环境因素(1)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定期通风换气,使用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2)严格物品消毒:对ICU内使用的医疗器械、药品等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一、引言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由于其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免疫系统薄弱,易于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负担,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控制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进行详细探讨。

二、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病房环境消毒:定期对病房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空气、地面、墙壁、床单等。

使用有效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墙壁和家具,用紫外线灯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医疗器械消毒:每次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如呼吸机、导管、血压计等,必须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患者身体消毒:定期为患者进行身体清洁和消毒,特别是伤口和皮肤接触部位。

三、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正确洗手方法: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接触患者前后都要洗手,必要时使用手消毒剂。

手套使用:在接触患者体液或血液时,应戴手套进行操作。

操作完毕后,及时更换手套并洗手。

四、规范使用抗生素合理用药:严格按照抗生素的使用指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避免滥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预防性用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手术预防感染,应严格按照指征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五、减少侵入性操作操作前评估:在实施侵入性操作前,应对患者的病情和操作必要性进行评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无菌操作: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遵循无菌原则,严格消毒操作环境,减少感染风险。

六、加强患者营养和免疫力支持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

免疫力提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使用免疫增强剂或生物制剂,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七、监控与反馈定期监测:定期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感染发病率、病原体分布、耐药性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医院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因此,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防医院感染的角度,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方法。

一、加强手卫生1.1 定期洗手:医护人员应该时常洗手,特殊是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

1.2 使用洗手液:在无法用水洗手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消毒。

1.3 规范手卫生操作:医护人员应该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间。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1 佩戴手套: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该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

2.2 使用无菌器械:在进行手术或者其他操作时,医护人员应该使用无菌器械,避免交叉感染。

2.3 定期更换器械:医护人员应该定期更换使用的器械,避免器械的污染导致感染。

三、保持环境清洁3.1 定期清洁洗手间:重症监护病房的洗手间应该定期清洁消毒,避免细菌的滋生。

3.2 定期消毒工作台:医护人员使用的工作台和器械应该定期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传播。

3.3 控制空气质量:重症监护病房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空气中的细菌传播。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4.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4.2 定期进行药敏试验:医院应该定期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选择对患者有效的抗生素。

4.3 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医院应该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当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5.1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医院应该定期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

5.2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医护人员应该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感染。

5.3 加强团队合作: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努力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加强培训和监测,保持环境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才干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ICU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

ICU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

ICU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
一、风险评估
1.评估指标
对ICU内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传播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指标:
空气传播
隔离设施和装备
感染管理政策和措施
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个人卫生惯
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食品安全等
2.评估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检查医院环境,特别是ICU的空气质量和卫生条件
审查医院的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
调查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个人卫生惯
分析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过程
对医院的食品安全程序进行检查
二、感染控制措施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ICU应采取以下措施:
1.隔离措施
针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
传染病防护措施。

严格控制访客,限制其进入ICU,减少外界病菌污染。

隔离病房内应有完备的隔离设施和装备,包括负压隔离设备等。

2.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适当的口罩、手套、防护
服等。

定期进行医务人员的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个人卫生惯。

3.清洁和消毒
定期清洁和消毒ICU内的各类设备和表面。

严格按照消毒标准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4.食品安全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ICU内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加强对食品供应商的监管和检查,___绝不合格食品进入ICU。

5.健康监测
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对ICU内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定期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评估。

以上是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及感染控制措施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ICU院内感染

ICU院内感染

10.6
0.2 0.0 8.3 5.6 4.9 7.7
万古霉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复方新诺明 磷霉素 利福平
0.0
93.4 89 26.9 27.7 54.4
100.0
5.6 9.4 72.2 68.4 47.8
MRSA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FQ和大环内酯类耐药率高 对磷霉素、利福平、SMZCO有50~70%敏感率 对万古霉素敏感
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 氯霉素 磷霉素 利福平 环丙沙星 万古霉素
51.2
11.8 38.7 12.6 60.8 38.6 0
45.8
88.2 55.1 86.3 19.1 29.1 97.9
77.4
88.9 7.8 7.8 82.3 82.9 1.1
21.2
11.1 81.6 81.6 14.0 5.2 98.9
• 泛耐药G-菌
对所检测抗菌素全部耐药
6072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敏感率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敏感率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7.6
54.9 86.5 76.9 48.5 4.0 11.6 53.2 47.1
•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最早发现,流行很广 •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NS),其中 最主要的是MRSE,MRSH
• 肠球菌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
引起人体感染的葡萄球菌种类

简述ICU感染常见的原因

简述ICU感染常见的原因

简述ICU感染常见的原因
ICU感染指在重症监护病房内发生的感染,因为患者状态较为危急,治疗需求高,抵抗力通常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以下是ICU感染常见的原因:
1.器械设备使用:包括呼吸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等设备的使用,这些设备的使用可能会损伤患者的粘膜和皮肤屏障,从而导致细菌感染进入机体。

此外,这些器械设备可能存在污染,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感染。

2.手卫生不良:ICU病房内患者的防护意识通常普遍较弱,往往出现手卫生不良的情况,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手卫生,避免污染引起感染。

3.药物治疗: 一些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免疫力下降,使得患者的感染风险增加,例如广谱抗生素使用。

并且近些年来,抗生素快速耐药的情况大幅度加剧,使得床旁的细菌检测和有效病原细菌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药物治疗在重症监护病房内也成为引发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专科技术不足: 重症监护病房内拥有更先进的治疗设备,这些设备需要高水平的专科医生和护士进行操作,因此在某些缺乏专科人员的医院内,ICU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5.基础疾病: 一些患者在入院时已经有了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这些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较弱,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因此,在重症监护病房内预防感染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的风险。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稳定、规范的预防措施,包括制定抗感染方案、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鼓励对医疗器械、设备的有效使用以及提升职业素养,以提高ICU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效力。

此外,患者和家属也要依照医生的指示和规定,严格遵守限制措施,以自护和互护为主要方式,减少感染的风险。

ICU医院感染控制.孔

ICU医院感染控制.孔
ICU医院感染控制
• 引言 • ICU医院感染现状 • ICU医院感染风险因素 • ICU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ICU是医院中危重病人集中治疗的 场所,由于病人病情严重、免疫 力低下,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02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和医 疗负担,还可能影响医疗质量和 病人安全。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和流 程。
限制抗菌药物使用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滥用和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的使 用情况。
05
案例分析
典型感染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因重症肺炎入住 ICU,经过一段时间的 治疗,出现多重耐药菌 感染,导致病情恶化。
ICU患者常需要进行各种创伤性和侵 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 等,这些操作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基础疾病
患者本身所患的基础疾病可能增加感 染的风险,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等。
医护人员因素
手卫生不规范
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是导致医 院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防护措施不到位
医护人员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套等,增加了交叉感
病例二
患者因心脏手术后转入 ICU,由于长时间留置 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性 感染。
病例三
患者因车祸伤入住ICU, 由于伤口处理不当,引 发严重的伤口感染。
感染控制经验教训
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加强呼吸道管理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定期更 换呼吸机管道,加强呼吸道湿化, 减少呼吸道细菌定植。
尽量减少留置导管、插管等侵入 性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202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202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2023)背景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感染了新的病原体。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高风险的感染源之一。

为了减少和控制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与控制要点。

预防措施1. 卫生手消毒:- 医护人员进入ICU前,务必用75%酒精搓手,每次2分钟,确保彻底消毒。

- 对于ICU患者,医护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医护人员在处理患者或执行任何有可能产生飞溅体液的操作时,应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和隔离衣。

- 使用一次性防护设备,并按规定进行更换。

3. 患者隔离与分流:- 根据感染程度和传染途径,对ICU患者进行合理的隔离和分流措施。

- 分流患者需考虑其感染风险、传染途径和病情,确保感染患者不会传播给其他患者。

4. 环境清洁和消毒:- 在ICU内,保持环境清洁和卫生,经常擦拭表面、地板和设备。

- 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日常消毒,并定期检查消毒效果。

5. 定期手卫生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手卫生培训,确保正确消毒的操作方法和频率。

控制措施1. 感染监测与报告:- 构建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ICU内的感染病例。

- 对感染病例进行排查和调查,分析感染原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 执行临床治疗指南,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遵守抗生素使用的规范。

- 定期评估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手卫生和消毒监测:- 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消毒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对ICU内各个区域的消毒情况进行抽样检测,并进行常规监测。

4. 经常性会诊与培训:- 定期组织ICU的专家会诊,分享和交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最新经验和技术。

- 对ICU相关人员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提高其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能力。

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作为高风险的感染源,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通过正确的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患者隔离与分流,环境清洁和消毒,以及监测和培训等措施,可以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医院感染风险。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特点
ICU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接受多种侵入性操作, 以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使得ICU成为医院感染的高 发区域。
感染发生的原因
患者自身因素
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 功能低下等。
诊疗操作因素
如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 中心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 作,以及手术等。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如滥用抗菌药物、不合理 的联合用药等。
重症监护病房(ICU) 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目录
• ICU医院感染概述 • ICU医院感染管理原则 • ICU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 ICU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评价 • ICU医院感染典型案例分析
01
ICU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
如空气、物体表面、医疗 器械消毒不彻底等。
感染的危害
增加患者病死率
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增加患者 病死率。
传播疾病
医院感染可导致病原体在患者之间传播, 引起交叉感染。
延长住院时间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影响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 降低医疗效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01 对ICU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等进行定 期消毒灭菌处理。
02 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质 量符合标准。
02 对不合格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追溯调查,分析原 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
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确保 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和手消
毒方法。
02
ICU医院感染管理原则

ICU第三季度院感分析

ICU第三季度院感分析

ICU第三季度院感分析引言概述: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负责治疗危重病患者的特殊病房。

院感(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疾病的现象。

本文将对ICU第三季度的院感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院感的发生。

一、ICU第三季度院感分析1.1 感染来源分析在ICU中,院感的主要感染来源包括医护人员、患者自身、环境以及医疗器械等。

通过对第三季度的院感病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医护人员的感染率较高,可能是因为接触患者较多、操作繁琐,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此外,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下降、环境卫生状况不佳以及医疗器械的不合理使用也是院感发生的重要原因。

1.2 常见院感病原体分析在ICU中,常见的院感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通过对第三季度的院感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发现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院感类型。

其中,耐药菌的检出率较高,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等。

此外,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发生率,需要引起重视。

1.3 院感防控策略分析为了降低ICU的院感发生率,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控策略。

首先,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操作规范和个人卫生习惯。

其次,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卫生环境。

另外,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此外,加强患者的免疫力管理,提高其自身的抵抗力,也是院感防控的重要措施。

二、结论通过对ICU第三季度的院感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医护人员感染率较高,细菌感染是主要的院感类型,而防控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环境清洁消毒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这些分析结果为我们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院感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建议针对ICU第三季度的院感情况,我们建议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规范和个人卫生习惯。

同时,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卫生环境。

ICU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

ICU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

05
icu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监测方法与指标
监测方法
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患者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对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布特点、危险因素 等进行监测。
监测指标
主要包括感染发病率、感染病死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手卫生合格率等,以及特定感染类型、特定科 室或病区的感染发生情况。
控制措施与效果评价
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培训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医院感染 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护 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 能力。
考核
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 识的考核,确保他们掌握相关知 识和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 确应用。
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
护理
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包括定期清洁、 消毒病房和医疗设备,保持患者个人 卫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有患者进行定期的微生物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源;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 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院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 • 案例总结:该案例表明,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基层医院也可以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案例三:某icu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实践
医院感染可导致病原体在患者 之间传播,引起交叉感染。
影响医护人员健康
医院感染可对医护人员的健康 构成威胁,如接触污染物品或
呼吸道传播等。
02
icu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患者自身因素
01
02
03
免疫力低下
ICU患者通常病情较重, 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容易 感染。
基础疾病
患者可能患有慢性疾病、 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本 身就容易引发感染。
详细描述
对疑似或确诊感染的患者,应尽早采 取隔离措施,并限制无关人员的进入 。同时,应加强患者家属和探视者的 管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1. 引言本标准旨在指导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以确保患者在ICU期间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ICU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工作人员。

2. 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2.1 手卫生- 所有ICU工作人员应遵守正确的手卫生程序,并按照规定的时机进行手消毒或手洗。

- 使用合适的洗手液或消毒剂,并确保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2.2 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清洁与消毒- 所有医疗器械和设备应符合清洁和消毒的标准。

- 严格遵守清洁和消毒操作流程,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状态。

2.3 防范医院内感染- 实施有效的垃圾管理措施,包括正确分类和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 定期清洁和消毒ICU的环境,包括床铺、地板、墙壁等。

2.4 感染控制监测与报告- 建立感染控制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感染相关数据,并及时报告感染情况。

- 对感染进行分类和定位,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2.5 个人防护- 所有ICU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 定期更换和清洁个人防护装备,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3. 培训与教育-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ICU工作人员了解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 定期进行培训评估和知识测试,以及与感染预防相关的持续教育活动。

4. 质量管理与审核-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实施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审核,并提供改进建议。

- 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审核,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5. 总结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旨在确保患者在ICU期间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遵守手卫生、清洁与消毒、垃圾管理、感染监测与报告、个人防护,以及提供培训与教育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实行全面管理、重点控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由科室负责人负责,成立感染管理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感染管理工作。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重症医学科(ICU)应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组成,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情况,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本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九条重症医学科(ICU)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性。

第十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防止细菌耐药的扩散和蔓延。

第十二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患者的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感染预防措施。

第十三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病房环境的管理,保持空气清新,各类物表每日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第十四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患者探视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探视制度,减少感染风险。

四、感染事件报告与处理第十五条重症医学科(ICU)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对策院内感染一般都发生于医院内部,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多种多样,而且大部分都是一些耐药菌株,因而一般出现医院感染,都比较严重。

本文首先分析了ICU院内感染的原因,进一步得出了ICU院内感染的对策。

1.ICU院内感染的原因1.1医院环境影响ICU中的患者的病情均比较危及,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差,属于最易被感染的人群。

加之病原菌、易感人群比较集中,空气中的自然菌、人工感染菌的密度也会增加。

如果在此种情况下,医院的空气消毒工作不到位,就会出现空气污染,从而使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这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一个诱发因素。

另外,如果对探视者的消毒工作没做好,他们也会有携带病原菌的可能。

一旦室内的空气中细菌的密度超标,细菌就会分布在ICU室内的物体上,就会增加细菌的传播。

另外,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如输液、穿刺、皮肤护理等环节,会产生一定的医疗废弃物,处置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空气污染。

1.2应用抗生素在对ICU 患者的治疗中,难免会用到抗生素。

抗生素的确有它独特的作用,尤其体现在其控制人体内菌群比例的作用上。

但抗生素的使用,会增加耐药菌株,患者的病程就会相应地被拉长,从而使感染的机率也随之增加。

在ICU中使用的抗生素,通常都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而且多数患者在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前,都已经使用过抗生素药物。

在此情况下,在重症监护室产生的耐药菌株,将流行到院内,就很难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

再加上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又属于易感人群,这就更加加大了感染控制的难度。

1.3侵入操作较多当前医院中的侵入性操作逐渐增加,大量的有创伤口,会使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比如像气管切开、吸入装置、动静脉导管、监测仪探头等,都属于侵入性治疗的方法。

而这些侵入性操作,仪器设备上会附着一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顺着仪器进入到体内,从而会使机体的防御屏障受到一定的损坏,造成更多的有创伤口。

基于此,病原体就会很容易入侵机体。

除此之外,静脉采血等操作中,如果出现护理不当的情况,也会有可能出现侵入性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易于发生医院感染。

为了保障病患的安全和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该管理制度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定和操作。

1.命名和责任:制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团队的命名和职责,其中包括感染科医生、护士、环境卫生科和临床部的代表。

感染管理团队应定期开会,讨论病房感染问题,制定和更新管理制度。

2.医院感染监测:设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建立感染统计报告制度,定期汇总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感染病例。

同时,监测感染病例的病原学和药敏学信息,制定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3.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定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案,包括标准预防措施和特殊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无菌器械和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废物处理等。

特殊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选择适当的预防性抗生素,通过质控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等。

4.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关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手卫生的正确操作等。

5.医疗设备和环境管理:制定医疗设备的消毒和清洁规范,确保设备的洁净和无菌。

设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检测重症监护病房内的细菌总数、空气微生物和工作台面的清洁状况,以及水和食品的安全性。

6.病患感染控制:及时发现和管理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的可能感染风险,加强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患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的传播。

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隔离病患,控制感染源。

7.感染管理与报告:建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档案,包括感染源追踪与调查表、感染事件报告表、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记录等。

及时上报感染事件和疫情,做好感染防控排查工作。

8.质量评估和改进:定期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开展医院感染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ICU院内感染

ICU院内感染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肠球菌为院内感染第三、四位主要病原菌。 ▪ 使用万古霉素以产生VRE。 ▪ 感染死亡率高。 ▪ 主要发生在泌尿系、导管相关性、外伤及
腹腔感染。 ▪ 隔离预防。 ▪ 奎宁始霉素和利奈唑胺有效。
概念
▪ 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导致住院患者严重感染和死亡 的常见原因之一,包括局部感染、化脓性血栓性 静脉炎、心内膜炎和其它血型播散性感染。
▪ 大多数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 ▪ G+菌为主要致病菌。 ▪ 导管感染四个途径:1.外部表面的细菌定值;2.
导管内表面的定值;3.任何来源的导管血源性播 散;4.污染的药物。
入院时头CT 提示左侧颞枕 叶脑出血
入院后胸片提示双下肺炎症,脱 机后肺CT提示双下肺炎症加重。
问题:
▪ 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时间?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及治疗?
概念
▪ 定义: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入院48h获 得的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 通气48h后发生的肺实质炎症,也包括停用呼吸 机和拔除气管插管后48h发生的肺炎;最初4天 发生的肺炎为早发性,大于5天为晚发性。
▪ 病人内在因素:年龄>70yr;基础病多;免疫抑 制;营养不良;吸烟;胃液PH >4等。
▪ 疾病相关因素:休克;严重创伤;昏迷;存在误 吸因素;多脏器衰竭;ICU住院时间>3天。
▪ 环境因素: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环境拥挤, 空气流通差;仪器、设备、水等污染;感染控制 计划顺应性差。
▪ 治疗相关因素:各种有创诊断及治疗;各种导管、 引流管;机械通气;镇静、麻醉、抗酸治疗;免 疫治疗等。
多重耐药菌
▪ 定义:对2种或以上通常是敏感的不同种 类抗生素出现耐药。
▪ 传播特点:主要传播源是定值或感染病人; 住院后菌群移位;医护人员手是主要传播 途径,设备、空气、食物传播少;葡萄球 菌经过鼻腔传播。

ICU院内感染PPT课件

ICU院内感染PPT课件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数据分析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医院感染 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防 控措施提供依据。
VS
数据利用
将监测数据与临床医疗质量、医院管理等 方面相结合,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管 理水平。
06 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大型综合性医院ICU发 生院内感染事件,导致多 名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 亡。
05 ICU院内感染的监测和报 告制度
监测方法与指标
监测方法
包括日常监测、目标性监测和全面综合性监测。
监测指标
包括感染发病率、感染病死率、医院感染相关病死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
报告制度与流程
报告制度
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确保感染病例能够及时、准确上报。
报告流程
感染病例发现者需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相关表格,经审核确认后上报 至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提高手 卫生依从性。
详细描述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都应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使用手消毒剂等。定期 开展手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和执行能力。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
总结词
保持ICU病房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 、设备和物品。
飞沫传播
01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 生带有病原体的飞沫,被易感者 吸入后感染。
02
飞沫传播是流感、麻疹、百日咳 等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共同媒介物传播
通过共同使用医疗器械、被污染的衣 物、床单等物品,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医院感染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因此,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在ICU中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方法。

一、加强手部卫生1.1 定期洗手:医护人员应该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食前后等时刻。

1.2 使用洗手液:选择含有消毒成分的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杀灭细菌。

1.3 避免长指甲:长指甲容易藏污纳垢,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医护人员应保持短指甲。

二、保持环境清洁2.1 定期消毒:ICU的空气、地面、设备等都需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环境无菌。

2.2 避免交叉感染:患者的衣物、床单、器械等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2.3 拒绝带菌者进入ICU: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进入ICU,以免传播病菌。

三、正确使用抗生素3.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3.2 观察药物反应:患者使用抗生素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3.3 遵医嘱完成疗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按医嘱完成疗程,避免中途停药导致细菌复发。

四、提高个人防护意识4.1 戴口罩、手套: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4.2 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时要小心翼翼,避免直接接触或飞溅。

4.3 定期体检: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自身健康,避免成为感染源。

五、加强患者教育5.1 患者及家属手部卫生:教育患者及家属要定期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5.2 遵医嘱用药:患者应该按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更换药品。

5.3 定期消毒个人用品:患者应定期消毒个人用品,如牙刷、毛巾等,避免细菌滋生。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医院感染的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ICU环境清洁无菌,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重症监护(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设施管理1.重症监护病房(ICU)设一般监护病房, 隔离监护病房, 治疗室, 办公室等辅助用房, 医务人员通道与患者通道分开设置。

监护病房空气消毒使用有人环境下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

设定自动每日定时消毒, 根据需要手动增加消毒次数。

手卫生设施达标, 非触摸式水龙头, 洗手液及擦手纸巾符合要求, 每床位挂手消毒液。

二、环境、物品管理1.监护病房每日开窗通风2-3次, 每次20-30分钟, 每日对地面、物品表面须采用湿式清洁2-3次, 若被污染时, 及时清除并消毒。

出现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 应增加环境清洁、消毒频次, 每月对监护病房大清洁一次, 进行物表、地面及空气消毒。

2.定期对窗帘、隔帘、空气滤网、消毒机过滤网拆开清洗, 保持洁净。

3.各室拖把有标识, 专区专用, 用后清洗、悬挂, 拖鞋每日浸泡消毒, 清洗、晾干备用。

4.限制从外面带入的物品, 必要时, 做适当的清洁及消毒处理。

5.诊疗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存放符合要求。

呼吸机管路及附件、简易呼吸器、氧气湿化瓶、内芯交供应室处理。

6.负压吸引器管道及储液瓶, 每日更换, 清洁, 消毒处理。

7.氧气湿化液及呼吸机湿化液使用无菌水, 每日更换。

消毒剂配制浓度达标, 在有效期内使用三、患者及探视管理1.患者进入病房应进行卫生处理, 更衣, 用物应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或灭菌, 污染时及时更换。

2.入住病房患者必须检测抗—HIV、抗—HCV、HbsAg, 阳性者住隔离间,急诊入院也应住隔离间。

3.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患者住隔离监护室, 实施分组护理, 执行隔离各项措施。

患者出院或转出后, 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限制家属探视, 探视时, 家属按要求更衣、更鞋, 戴口罩及帽子, 进行卫生洗手, 有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家属禁止探视。

家属探视时间最长不超过20分钟。

四、医务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进入监护病房应更换专用清洁工作服, 更换清洁拖鞋, 戴圆帽,操作时, 戴口罩。

ICU第三季度院感分析

ICU第三季度院感分析

ICU第三季度院感分析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治疗期间,患者由于接受医疗服务而感染的疾病。

ICU(重症监护室)作为医院内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其院感情况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ICU第三季度的院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院感发生率、感染类型、感染原因等内容。

一、院感发生率分析:根据ICU第三季度的数据统计,共有X例院感病例发生,占ICU总入住人数的X%。

与上一季度相比,院感发生率有所增加/减少X%。

进一步分析发现,院感发生率在不同病区之间存在差异,其中X病区的院感发生率最高,达到X%;而X 病区的院感发生率最低,仅为X%。

这些数据显示了ICU第三季度的院感情况,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感染类型分析:ICU第三季度的院感病例中,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类型。

其中,细菌感染占领主导地位,占总院感病例的X%;其次是真菌感染,占X%;病毒感染占X%。

进一步分析细菌感染的类型,发现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是X,占细菌感染总数的X%;其次是X,占X%。

这些数据提供了ICU第三季度院感病例的感染类型分布情况。

三、感染原因分析:院感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医疗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手卫生不到位、设备消毒不彻底等。

通过对ICU第三季度院感病例的原因分析,发现最主要的感染原因是X,占总院感病例的X%。

其次是X,占X%。

进一步分析发现,X原因在X病区的院感病例中占比最高,达到X%;而在X病区的院感病例中占比最低,仅为X%。

这些数据为改进医疗操作和提高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结论:ICU第三季度的院感分析显示,院感发生率略有增加/减少,细菌感染是主要的感染类型,医疗操作不规范是主要的感染原因。

针对这些情况,建议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手卫生和设备消毒的质量,加强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以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ICU患者的安全性和康复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6 10.1
不动杆菌属
大肠埃希菌 肠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流感嗜血杆菌 金葡菌 肠球菌 肺炎链球菌
375
356 278 100 50 358 83 61
5.9
4.6 4.2 1.7 0.8 5.9 1.4 1.0
人类G+细菌感染
• 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溶血葡萄 球菌 头状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模仿葡 萄球菌等
凝固酶(-)葡萄球菌
上海儿童医 院
39/283
13.8
334/384
87.0
17
2006年1799株MRSA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敏感率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敏感率
庆大霉素
青霉素 苯唑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 坦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左氧氟沙星
87.8
100.0 100.0 71.9 93.4 93.8 83.3
临床感染肠球菌不同菌种的分布状况:
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 由于多重耐药肠 球菌明显增加,主要为屎肠球菌。使屎肠球菌感 染呈上升趋势。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Iwen等在对1988年 至1995年该院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的肠球菌调查表 明:
感染率
粪肠球菌
1988年
83.9%
1995年
58.1%
屎肠球菌
IMP、MER耐药率最低(<1%) PIP和CIP的耐药率>60%
3452株克雷伯菌属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 坦 耐药率 19.8 35.7 97.6 58.4 50.0 18.9 敏感率 78.5 63.3 1.6 30.8 41.3 65.2 抗菌药物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西丁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耐药率 27.1 18.7 12.7 18.3 0.7 0.3 敏感率 67.7 70.9 69.7 78.6 99.0 99.6
12.9%
36.3%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
糖肽类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是高 分子量的疏水性化合物。
主要耐药机制:
VRE的细胞壁肽糖前体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 发生了改变,万古霉素不能与之相结合,因此不 能抑制VRE的细胞壁合成。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耐药率 红霉素 77.6 粪肠球菌(1298) 敏感率 4.6 屎肠球菌(1135) 耐药率 92.1 敏感率 2.0
病原菌株数
3908 1928 1354 934 700 662
占总株数的%
31.9 15.7 11.1 7.6 5.7 5.4
病死率%
21 25 32 40 24 27
肠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557
542
4.5
4.4
28
33
院内血流感染前4位病原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百 分 比
50% 40%
发病率
死亡率
45%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6 Jun 27(6)571
• 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导管败血症呈上升趋势,病 原也发生变化
院内感染
• 血培养或脑脊液或尿培养阳性
• 血白细胞20*109/L或 5*109/L和/或伴有血 小板下降 • 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 8mg/L • I/T比值 0.20(新生儿) • 前降钙素源(PCT) • 细菌DNA监测(G+ G-)
ICU院内感染的病原特点 耐药分布 抗菌药物选择
2006年CHINET耐药监测菌种分布 (汪复教授)
细菌 大肠埃希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金葡菌 克雷伯菌属 肠球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株数 % 细菌 B群链球菌 C群链球菌 G群链球菌 沙雷菌属 柠檬酸菌属 假单胞菌属 洋葱伯克霍尔德 流感嗜血杆菌 株数 %
•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最早发现,流行很广 •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NS),其中 最主要的是MRSE,MRSH
• 真菌感染率在逐年增加
如何预防院内感染
• ICU设施和管理,工作人员的配备(NICU 6m2/床,间 距90cm,医生0.8~1.1人/床,护士2.5~3人/床,设隔 离室-消化道;呼吸道;耐药细菌感染) • 严格无菌操作, 洗手
• 减少不必要的广谱抗菌素使用 • 病情许可早期肠内营养, 缩短TPN应用时间 • 深静脉通路液体肝素化(肝素0.5u/kg.h)
• 肠球菌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
引起人体感染的葡萄球菌种类
金黄色S.(S. aureus) 猪S.(S. hyicus) 迟缓S.(S. lentus) 里昂S.(S. lugdunensis) 腐生S.(S. saprophyticus)
表皮S.(S. epidermidis) 溶血S.(S. haemolyticus) 人S.(S. hominis) 耳S.(S. auriculari) 头状S.(S. capitis) 肉S.(S. carnosus) 山羊S.(S. caprae) 产色S.(S. chromogenes) 孔氏S.(S. cohnii)
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 氯霉素 磷霉素 利福平 环丙沙星 万古霉素
51.2
11.8 38.7 12.6 60.8 38.6 0
45.8
88.2 55.1 86.3 19.1 29.1 97.9
77.4
88.9 7.8 7.8 82.3 82.9 1.1
21.2
11.1 81.6 81.6 14.0 5.2 98.9
• 泛耐药G-菌
对所检测抗菌素全部耐药
6072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敏感率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敏感率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7.6
54.9 86.5 76.9 48.5 4.0 11.6 53.2 47.1
(%)
33.2% 33% 30%
30%
23%
25.6%
20% 10% 0%
凝固酶阴性 葡萄球菌
10.3% 11.3%
金黄色 葡萄球菌
肠球 菌
念珠 菌
Wisplinghoff H et al. CID 2003;36:1103-1
肺部感染的病原分布
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 克雷伯菌属
株数
1241 608

2006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率
金葡菌
医院 MR株数/总株数 华山医院 瑞金医院 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浙医一附院 上海儿科医 院 391/463 337/490 410/662 269/460 141/261 24/194 % 84.4 68.8 61.9 58.5 65.2 12.4 MR株数/总株数 221/252 431/564 195/252 394/594 510/623 374/580 87.7 76.4 77.4 71.8 81.9 64.5 %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55.5
51.7
42.6
44.8
环丙沙星
复方新诺明
40.9
替考拉宁
0
99.7
1.0
98.9
人类G-细菌感染
• 肠杆菌科:
大肠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细菌属;枸橼酸菌 属;摩根菌属;变形杆细菌属;沙雷菌属
• 非发酵菌:
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寡 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产碱杆菌属;鲍 特菌属
• 多重耐药G-菌
对第三代,第四代头胞细菌素,氨基糖代类,氟 喹诺酮类耐药
2006年2676株MRCNS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庆大霉素 青霉素 苯唑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唑啉 耐药率 43.8 100.0 100.0 26.6 33.3 敏感率 47.7 0.0 0.0 64.7 63.0 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复方新诺明 磷霉素 耐药率 0.0 89.2 53 60.9 28.7 敏感率 100.0 9.0 39.9 36.4 67.2
高危因素 临床类型 临床特点 实验室证据
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 易感人群:早产 低体重儿 免疫低下(激素 化疗) • 侵入性诊治手段:机械通气及使用时间 气管切开 各种导管留置(动静脉置管 导尿管 引流管等)
• 预防性第三代广谱抗菌素应用
• ICU住院时间
院内感染常见类型
• • • • 败血症(血培养阳性) 54.5% (NEC) 肺炎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12.8% 导管败血症 9.8% 其它:尿路感染等 病死率16%
10.6
0.2 0.0 8.3 5.6 4.9 7.7
万古霉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复方新诺明 磷霉素 利福平
0.0
93.4 89 26.9 27.7 54.4
100.0
5.6 9.4 72.2 68.4 47.8
MRSA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FQ和大环内酯类耐药率高 对磷霉素、利福平、SMZCO有50~70%敏感率 对万古霉素敏感
头孢呋辛
左氧氟沙星
37.0
43.2
57.6
46.4
利福平
13.3
85.5
葡萄球菌感染治疗
β-内酰胺 酶(-)
首选青霉素G(仅5%左右的菌株) 耐酶青霉素 mecA基因: 复合青霉素 首选 (-) 一代头孢 二代头孢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去甲万古、利奈唑胺 利福平、磷霉素 mecA基因: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SMZco、米诺环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