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写作与知识的表象问题——关于晓风和他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合集下载

“知识分子”自我身份认知的重构趋向——重读《一件小事》

“知识分子”自我身份认知的重构趋向——重读《一件小事》

“知识分子”自我身份认知的重构趋向——重读《一件小事》张 敏知识分子是鲁迅笔下从未缺席过的角色,他们或是穷困潦倒、心智麻木的落第士人;或是在残酷的旧社会无力地徘徊的“孤独者”;或是奋斗到最后被启蒙的人所吞噬的“启蒙者”。

《一件小事》中的“我”是异于所有人的存在,从开始完全以个人为中心的自以为是到后来的自我反思,经历了一个知识分子自省和思索的过程。

这个过程除了表现人与人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也反映出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语境下所遭遇的身份困境及其自我身份认知的重构趋向。

1874年,人力车从日本传入中国,最初它被称为东洋车。

这样一个新事物的传入为北京人的交通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北京人力车达到高峰的时候,全城人力车能达到十几万辆。

在人力车广为盛行的同时,人力车夫这样一个底层群体也应运而生。

对人力车夫的关注及文中“我”的反思是鲁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审视后的思考,同时也是时代环境呼吁下个人的必然回应。

但这样的思考并不是鲁迅所独有的,1918年8月15日《新青年》杂志发表了胡适和沈尹默两篇作品,题名同为《人力车夫》,内容都是描写人力车夫的艰辛生活以及对这样的底层人民的同情之感。

1920年1月20日,周恩来诗歌《死人的享福》刊于《觉悟》杂志。

诗中反思这样的生活,一个在上坐、一个在下拉是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在情感上对人力车夫表示同情。

鲁迅笔下的人力车夫与这三者都不一样,前面提到的三篇文章都带有一种上位者怜悯的眼光,对这样一个阶层表达了无限同情。

鲁迅笔下的人力车夫虽然处于更弱势的地位,但在精神上对所谓高人一等的知识分子形成冲击。

知识分子这一次站在了更高的地位,这样的反思让人们认清同车夫一样的底层人民的同时,也使人们更加了解知识分子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对知识分子本身自我“高人一等”的认知产生冲击,使其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出现裂痕,最终达到促使知识分子对自我身份认知的重构趋向。

一、自我社会身份认知的困境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由许寿裳向蔡元培推荐,鲁迅于1912年2月到南京任职当部员。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黄正清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

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应该说,对这两类人物,鲁迅表示的同情和给予的批评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一致的。

长期以来,评论者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显示的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总的说来分析切合实际,即认为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博得了读者的同情。

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

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主要是批评。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今天我们可以重新作一番探讨。

(一)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

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压迫被剥削的知识分子。

总的说来,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谋生的知识分子,更不用说那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

小知识分子的白日梦(创作谈)

小知识分子的白日梦(创作谈)

花……多浪漫 的剧本 ! “ 我” ,一个正在介
入某抗议现场 的小知识分子,幻想一位没什 么性格 瑕 疵 的男 子汉—— 仿佛 被现 实遗 忘
莫名其 妙坠入抗议 的人流 ,他到底在想 些什
么?与抗议有关?还是一心惦记抗议之 外的 东西?这种身心的游离究竟何时发生的?又
为 什 么会 发 生?
子 的短 ?
问题在于:我们真 的很清 白吗? 我知道写这么一篇文本嵌入文本 的小说
要担 多大的风 险,在切碎 故事 的同时,我得 承受两条线索都被 削弱的隐患,然而,很可 能,也正是这种文本并进 的方式增加 了故事 的张力 、悬念 与冷 幽默。我希望 ,它是 一篇 独特 的小说,至少它是 一篇有 多种解读可 能 的小说—— 无论你是否接 受我关于小知识分
我试 图让这个参加抗议的故事具备起码 的可读性或 悬念感 。故事 中的 “ 我” ,一位 大约是 职业写手的年轻小知识分 子跟随女友
踏上六一节的抗议之旅 ,他显然未经深思熟
虑 ,也缺乏认 真辨别 ,更无法获 知抗议 的具
荡 总被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异性打断,并且真
的扔下剧本更撇下 了行踪不明的女友跟随一 名 性 工作 者 直 奔某 个 隐蔽地 点 …… 甚 至 ,
尔 赫 斯之 后 的 小说 渐 渐 “ 好玩” , 我们 不 需 要 再 正襟 危 坐地 辨识 那 些标 本 化 的人 物 和 事
能绑架 了部分参与者真实 的动机 ;还有很多
来凑 热闹的,他们 的真实想法又是什 么呢? 我们 ,我们这么一大群人 ,是否正集体做着
半 ,所谓铁肩担道义,很 多时候 ,也就说说
而 已。 我们 留给 自己的安 慰 是 :还 能做 做 白
情啦,英雄救美啦 ,它们仅仅活在纸上 ,活

(完整版)关于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

(完整版)关于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与鲁迅先生的某些思想和心路历程。

我要讲的,主要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因为在这些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世界的某种认识。

鲁迅先生一生善于骂人,却极少称赞人。

而这些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正是为先生所称赞的为数不多的人。

首先,还是略微谈一下其他的两种知识分子形象:1.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

在他们当中,我们可分为两小类:1.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孔乙己《孔乙己》、陈士成《白光》等)。

2.封建思想的维护者(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对于受害者,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

而对于维护者,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讽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的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2.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清末到民国中后期,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而鲁迅本人就生活在那样的年代。

因此在鲁迅的小说里所反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很多的一部分是描写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而在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又无非是写了大致的三种类型:即革命者(夏瑜《药》)、投机者(假洋鬼子《阿Q正传》)、消沉者(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N先生《头发的故事》、方玄绰《端午节》、文学青年《幸福的家庭》、涓生和子君《伤逝》)。

索尔·贝娄和他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索尔·贝娄和他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索尔·贝娄和他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作者:邓竹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21期摘要:索尔·贝娄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主人公多为犹太裔高级知识分子。

贝娄着力描写他们在美国社会环境中迷惘、苦闷的精神状态.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当代西方世界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提出了资本主义文明面临着崩溃的问题,对当代文明的理解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

关键词:索尔·贝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知识分子索尔·贝娄于1915年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小镇拉辛,父母是从俄国移居此地的犹太商人。

后举家从加拿大迁至美国芝加哥定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贝娄曾作为预备军官应征入伍。

大战结束后,贝娄复员。

到芝加哥《百科全书》编辑部任编辑,其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处任教。

1976年。

因其“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贝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创作。

几十年来从未放弃过对心灵的求索。

贝娄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知识分子题材为主题的创作,有其探索的过程。

贝娄早在1941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使他真正走上文坛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晃来晃去的人》,而且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也在长篇小说方面。

在1944至1959年期间,贝娄先后发表了《晃来晃去的人》、《受害者》、《奥吉玛琪历险记》、《雨王汉德森》等一系列小说,塑造了众多美国社会中苦闷、彷徨的主人公形象。

在这以后,贝娄在创作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把创作重点放在思想活动最活跃、最集中的阶层——知识分子身上。

小说主人公经历的危机,就是他自己正面临的危机,也是他这一代人共同的危机。

此时的文坛上,知识分子形象越来越多地成为作家关注的对象,从琐碎的日常生活到复杂的内心世界,关于知识分子的点点滴滴.都被细致而又深刻地揭示出来。

他们经历着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几个阶段,而且比别人走得更为艰苦,因为知识分子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背负了太重的行囊。

寻找诗意的生存之境——徐坤早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精神追寻

寻找诗意的生存之境——徐坤早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精神追寻

为知识分 子保 留最后 的尊严 ,但 是在 商业大潮 席卷 的整 体 方 ,更是 自己 日后奋斗 的精神 动力和来源 ,相 比成名 之后
语 境 中,他 们势必会 为周围 的环境 影响 、引诱 ,结局不 过 的虚 名浮利 ,这里 更 能够 保存 自己最后 的尊严 。对 《白 两种 ,要么 像博士与 苏艽一样 ,放 下知识分子 的清高与 身 话 》中的这一群 知识分子来说 ,之所 以在 乡下貌似心甘情
骸 ,但是在诗 歌中还是表 达 了他们对 生活 的期许 。 “ 研究 轮 回 /始终陪伴着 你的 /是 夏夜 的湖 /白杨树呵 …… ”赖 警


2 11 01 . 0
固 文
以生存 的精神 支柱 没 有 了 ,只有 对苟 延残 喘 的生 命 的感 的算计 与瓜分 , “ 高手 ”对此 也持漠然态度 ,但漠然 不代 叹。最悲剧 的是 《 斯人 》中的 “ 诗人 ”—— 一个将 写诗 作 表赞成 , “ 高手 ”的沉默与寡 言便说 明他对 这一切无奈 而 为 生命 一部分 的年轻诗人 ,先后被 “ 古典 ”与 “ 实 ”阉 又不屑 的矛盾心理 ; “ 现 高手 ”去世 , “ 死前 他对身后事 已 割 ,最后被 “ 爱情 ”给予 了致命一击 。诗人先前 认为是知 了然 于心 ,留下一 纸遗书吩 咐家人不必 声张,把骨灰 洒在 音 的 “ ”,不过是带着 “ 绿 诗意 ”假 面的沽名钓誉 之辈 ,
快意 之笔 ,一方 面颠覆 了以往 的圣者之 形 ,肆意解 构文人 不见 的战场 /长枪 杀 向不可 知的远方 /为了忠于那光 荣的 的迂 腐市侩 ;另一方面却 又暗 中潜 意 ,对知识 分子突逢 时 探求 /躁动 的灵魂在原野 上流浪 ”,这 正是一群 不安分的
代 巨变的惊惶深 表同情 ,对 知识分子 的精神之境 多少做 了 知识 分子们 内心 的真实写照 ,他们虽然 囿于现实 的土 壤,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系别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学号导师职称字数7153 成绩年完成日期2010 年12 月29 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合肥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4)Abstract (4)一、科举制度的牺牲者 (5)1、科举制度下的“多余人” (5)2、科举制度的殉道者 (6)二、封建道德的顺从者 (7)1、封建道德的卫道士 (7)2、时代造就的妥协者 (8)三、封建传统的叛逆者 (8)1、无路可走的觉醒者 (8)2、个性解放的追求者 (9)参考文献 (11)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摘要: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小说主要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一类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者,第二类是封建道德的顺从者,第三类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叛逆者。

关键词:知识分子牺牲者顺从者叛逆者Abstract :Lu Xun is the founder of modern literature. His novel mainly shaped the image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intellectuals. The first is a victim of the feudal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second category is the Feudal obedience, the third category is the traitor of the feudal .key word :Intellectual Victim obedience traitor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韩瑜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11期内容摘要:鲁迅始终站在现实主义立场上,来审视特定历史时期内关于“国民性”的问题,对积存已久的社会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犀利的见解。

在“五四”时期,鲁迅创作了大量的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其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可分为觉醒者、麻木不仁者、先行者等不同类型。

鲁迅以剖析知识分子和封建制度的关系为重点,注重展示社会剧变时期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尤其注重对知识分子历史责任感、推动历史进程方面作用的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知识分子形象革命者封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具有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等多重身份,他的作品以思想性、文学性和革命性著称于文学史,率先开创了农村题材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谱写了现代文学史的新篇章。

鲁迅始终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来审视特定历史时期内关于“国民性”的问题,对积存已久的社会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犀利的见解。

在“五四”时期,鲁迅创作了大量的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其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可分为觉醒者、麻木不仁者、先行者等不同类型。

鲁迅从新旧时代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入手,以剖析知识分子和封建制度的关系为重点,注重展示社会剧变时期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尤其注重对知识分子历史责任感、推动历史进程方面作用的思考与探究。

基于以上种种问题的考量,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具有典型意义、时代特征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发人深省的文学形象造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辉煌,丰富了文学史的人物画廊。

本文拟以具体的小说文本为例,对出现在其小说中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初浅的研究,借以探究鲁迅在创造这些形象时所持的态度与这些形象在文学史上产生的意义与影响。

一.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

在鲁迅眼中,知识分子群体与阿Q这样的贫苦农民有着类似之处,他们的身上都带有一定的病态特征,是生活在特定历史年代的“不幸的人们”。

鲁迅对这些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五四及二十年代前半期的知识分子小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之一

五四及二十年代前半期的知识分子小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之一

象创造的历史中, 知识分子题材、 知识分子形象始终是作 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这使得描写知识分子的小说在量上 往往压倒多数, 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最为纷繁的题材领
域。
最伟大的开拓者。他以中年人的冷峻、 深邃以及独特的 形象创造, 开启了中国 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新生面。
何以如此? 这恐怕与“ 五四” 以后人的觉醒、 个性意 识的觉醒、 现代教育的发展、 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由此而 带来的知识分子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的形成都有密切关 系。“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 知识分子是极少的, 他们几 乎 构不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21( P84) 只有到了现 代社会, 由于青年学生、 知识者群体的形成, 才为作家提 供了充分的描写对象。而中国现代作家大都是知识分
—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之一
王 卫 平
(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 特别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已成为当代知识分子文学的源头和先导, 是当今作家 创作知识分子题材作品和当今读者解读知识分子题材作品的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和参照系统。“ 五四” 及二十年代 前半期, 是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鲁迅是第一个、 也是最伟大的开拓者, 叶绍钧是中坚, 张闻天的《 路 途》 有其特殊意义, 其他“ 三派四种” 中的作品是其“ 平均分数”多写感受, , 少写性格是其特点, 也是其弱点。 关键词:五四;知识分子 ;题材;鲁迅 ;价值 中图分类号:1206.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 一 223X(2006 ) 一 一 03 0016 一 06
迅、 郁达夫、 叶绍钧等一批作家的笔下焕发出了异彩。它
不仅与现代小说的崛起同步, 而且延伸到各个领域的具 有不同追求与风格的作家作品和流派之中。从人生派小

知识分子的背叛_论邱华栋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知识分子的背叛_论邱华栋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0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摘要长久以来,知识分子被认为是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而其自身也有一种精英意识。

但邱华栋对知识分子的描写却别具一格。

在他的小说中,知识分子集体背叛了传统知识分子形象,其宏伟理想也被世俗的现世态度取代,他们心甘情愿地向物质欲望低头,完成了告别崇高与自我庸俗化指认的过程。

关键词:知识分子邱华栋世俗欲望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有一种精英意识,并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可能再出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现象,知识分子的自我角色认同处于尴尬与无奈的境地。

邱华栋的写作恰恰置身于中国进入消费社会的过程及历史现场,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市场化时代中的独特命运:与其他社会群体一样,知识分子也会出现浮躁和失态,邱华栋发现并毫不掩饰地表现着当代知识分子的这种精神性变异,同时也表现了知识分子某种融化在文化血液里的古典情怀。

一崇高的消解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因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目标。

“知识分子应该是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

作为新生代作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邱华栋对知识分子的书写别具一格,他的写作置于中国进入消费社会的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急速的商品化,知识分子赖以理解自身的理想信念受到世俗社会无情地颠覆和嘲讽,邱华栋的小说表现了知识分子逐步从崇高滑向世俗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瞬。

如果说,刘震云《一地鸡毛》中的小林的思想中还残存着对理想的追求,那么邱华栋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已彻底放弃了启蒙者或施教者的姿态,完全认同了商品社会的交换逻辑,受控于权力与金钱的社会。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中国文学接受了欧风美雨的洗礼,在重冲突、重个性、重悲剧等方面转向了西方,形成了那个时代文学的中心冲突。

而这种中心冲突,在很大水准上体现在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中,这种冲突就是个人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之前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不可能形成个人与整个社会的直接对抗,因为那时不主张个性的张扬,不主张欲望的宣泄。

那时讲“存天理,灭人欲”,讲情以制欲,理以制情,不具备个人与社会对抗的外在条件。

只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个人的发现”、个性意识的觉醒以后,才有了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在知识分子题材以外的小说中是否也存有这种中心冲突呢?比如农村题材、市民题材,这是除了知识分子题材以外,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最有成绩的题材领域。

我们看到,在农民题材、乡土题材小说中的农民,多是辛苦麻木、愚昧无知的弱者形象,他们往往是被旧的社会制度压扁的、摧毁的形象,是不知道也是无力向整个社会抗争的,他们在传统的、因袭的生活道路上世世代代生活着、繁衍着,安于现状,相信命运。

偶有一些觉醒与抗争,也多属一种本能的或自发的反抗,是属于初步的觉醒。

即使是到了现代文学的后期出现的翻身的新农民形象,作者也仅仅从阶级的对立、阶级的仇恨来塑造农民,展现他们的阶级觉悟的,因此,他们也不可能和整个社会、整个现实世界相抗衡,个人与社会的直接冲突始终没有形成。

市民题材与市民形象的塑造在现代小说史中也是较有成绩的,但市民形象的总体特点是保守、软弱、妥协、因循守旧、维护传统、狡黠圆滑。

因此,除少数作品如《骆驼祥子》、《月牙儿》等构成了个人反抗社会、反抗命运的中心冲突外,多数作品并没有表现出个人与社会的直接冲突。

实际上,个人与社会(现实)的对立、冲突只有在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中才得以整体显现,尤其在“五四”以后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更得到了普遍表现,进入大革命及1930年代虽有所弱化,但仍然存有,到了1940年代再度构成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中心冲突,尽管冲突的内涵与“五四”有所不同,但仍然是耐人寻味的。

高校知识者的生存透视——简论黄玲的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高校知识者的生存透视——简论黄玲的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高校 知 识 者 的生存 透 视
简论 黄玲 的高校 知 识分 子题 材 小说
谢 轶 群
( 云南 艺 术 学 院 社 科 部 , 云南 昆 明 6 0 0 ) 5 5 0
摘 要 : 南 民族 大 学黄 玲 教 授 新 出版 的小 说 集《 季 流 云 》 以平 静 淡 然 、 怪 不 怪 的 笔 调 讲 述 高 校 环 境 的 云 四 , 见 污 浊, 以及 知 识 分 子 因 文化 身 份 和 文 化 使 命 的失 落 而 表 现 出 的低 俗 卑 微 。 其 作 品 以对 高 校 题 材 的 个 性 化把 握 、 对 高 校 知 识 分 子 生 存 状 态 的洞 悉 描 摹 , 时代 夹 缝 中 的卑 微 灵 魂 画像 , 晦 流 露 道 德 判 断 和 价 值 评 价 , 示 出 为 隐 显
史 的专著《 高原 女性 的精神 咏叹 》 和研究 第一 代彝 族作 家 的专 著《 李乔评 传 》 补 了两项 云南 文学研 填 究 的学术 空 白 ; 为作 家 , 出版有 长篇 小 说《 作 她 孽 红 》 并发表 了多部 ( ) 诗情 款 款 、 简 练 爽利 , 篇 或 或
的 中短篇小 说 。在 纯 文 学 创作 之 外 , 还 成 功地 她 涉足 过通俗 小 说 的写作 。天性 的沉 静 淡泊 、 活 生 的 汰洗历 练和 多种 写 作 方式 的体 验 磨砺 , 她 近 使 年来 的写作 越发 流 露 出 不 紧不 慢 、 温 不 火 的从 不
第3 4卷
第 3期
昭 通 师 范 高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u n l fZ a tn a h rsColg o r a h o o g Te c e ’ l e o e
21 0 2年 6月

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

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

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第二节“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1999年,《中国青年报》在一篇题为《十几年没“打仗”,诗人憋不住了》的文章中,报道了当年4月在北京平谷县盘峰宾馆召开的一次“世纪之交:中国诗歌创作态势与理论建设研讨会”的情况。

会上,被称为“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与号称“民间立场”的诗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

据说在会上双方唇枪舌剑,硝烟弥漫,有的凭口舌之利,有的则采用拉队伍揭老底的策略。

“此次争论的激烈和白热化程度近十几年诗坛罕见,可称自朦胧诗创作以来,中国诗坛关于诗歌发展方向的一次最大的争论。

”会上的短兵相接之后,双方还觉得不过瘾,回来更是组织各自队伍,利用手中掌握的媒体阵地,大大小小的“揭底”“谩骂”“真相”文章满天飞,沉寂数年的先锋诗坛,顿时热闹起来。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表面的热闹状况已暴露出先锋诗歌内部的诸多不堪。

青年批评家谢有顺在一篇题为《诗歌在疼痛》的文章中一语道破:“诗坛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平静,并且滑向一个令人担忧的方向。

”平静是如何被打破的呢?国内先锋诗坛在整个90年代的沉寂局面,其实在一开始就只是火山口上的沉寂,或者说是洋流暗自涌动的海平面。

中国先锋诗歌转入90年代之后,一部分“第三代”诗人中的坚守者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创造力,但整体的诗人队伍已分崩离析,很多诗人选择了“下岗再就业”——从商,他们倾向于利用本民族的民间资源写作,对日常生活有更所关注。

主要包括于坚、韩东、伊沙、徐江等;另外,一部分“朦胧诗”的后期诗人再加上一批坚持学院写作的诗人则团结起来,强调与国际接轨的写作,利用西方的文化资源进行写作,强调诗人的“知识分子身份”。

主要包括王家新、臧棣、孙文波、唐晓渡、欧阳江河等。

两种写作的分歧是明显的,特别是在几乎整个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者们得到了更多的媒体的关注,国际诗歌节组委会的关注,成为诗坛的主流。

饱受“冷落”的“民间写作”者们早巳心存不满。

知识分子的春天观后感

知识分子的春天观后感

知识分子的春天观后感《知识分子的春天》是由法国作家蒙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描写知识分子为主线,探索了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心态与处境。

在我阅读完《知识分子的春天》后,我不禁产生了一些观后感。

首先,这部小说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独特性格和思维方式。

知识分子在小说中被描绘成了一群深思熟虑、追求真理、热衷于理论探讨的人。

他们对社会现象、人类行为和政治权力都充满了疑问和探索的精神。

与其他人群相比,知识分子更加关注思考和理性,他们的眼界更加宽广,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着更深入的思考。

阅读《知识分子的春天》使我认识到,知识分子确实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其次,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们并不是墨守成规的僵化分子,而是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追求。

他们不盲从于旧有观念和权威,而是持着批判的态度去探索真相。

知识分子在小说中经常组织讨论会,展开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这让我感到他们活跃、进取的精神。

正是因为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追求真正的知识,社会的进步才得以实现。

他们追求知识的热情和探索的决心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周围的人。

同时,小说中也展现了知识分子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自由思想和探索真理的路上,知识分子往往会遭遇到各种阻碍和压力。

当权力和既有体制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进行限制或者批判时,他们必须面临选择:要么屈从于压力,放弃追求真理的理念,要么坚持自己的信念,捍卫自由思想的权利。

在小说中,一些知识分子选择了牺牲个人利益,坚守自己的理念和原则,这展示了他们身上的勇气和担当精神。

同时,小说中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在面临现实问题时迷失了自己,变得消极和悲观。

他们被琐碎繁杂的生活所困扰,无法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这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形象给我带来了警示,使我意识到在现实社会中,知识分子也需要充满激情地面对生活,同时要保持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小说《知识分子的春天》还呈现了知识分子的团结与互助。

无论是在困境中还是在迷茫时,知识分子们总是相互支持和协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象牙塔内的尴尬守望——晓风高校题材系列小说综论

象牙塔内的尴尬守望——晓风高校题材系列小说综论

象牙塔内的尴尬守望——晓风高校题材系列小说综论徐秀明“象牙塔”一词常被视为高校的别名,其实它最早见于《旧约·雅歌》中赞美新娘美颈无瑕的诗句:“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19世纪法国诗人批评家圣佩韦在书函《致维尔曼》中首次用来比喻清高脱俗之境,认为作家可自隐于理想中的美满世界进而超脱现实污浊。

民国文人多以“象牙之塔”“十字街头”喻指出世、入世的不同人生态度。

周作人曾执意“在十字街头造起塔来住”,“想在喧闹中得安全地”①,结果被打落凡尘狼狈不堪。

这种“大隐隐于市”式的生活理想,在小国寡民的古代或许可能,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代社会则不啻奢望。

如今的知识分子,即便躲进高校画地为牢,也难逃急剧功利化的浊世洪流的冲刷。

浙江作家晓风的高校题材系列小说,精心展现的便是我们时代中国高校知识分子的精神症候。

晓风本名肖瑞峰,国内著名的古典文学学者,曾先后任职于杭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多所名校。

三十余载春秋辗转,心底沉积了无数感慨思索,使他渐渐无法满足于法度谨严、青灯黄卷式的学术专著,终于提起创作之笔。

2013年以来,已有《职称》《第三种人》《开局》《岗位》《换届》等中篇,陆续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当代》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刊》争相转载,引起文坛学界的普遍关注。

一这种教授越界写小说而异军突起的例子,其实久已有之。

民国以来,中国文坛身兼教职、创作于一身的学者型作家不少。

有意味的是,叶绍钧、冯沅君等现代学者作家,多数起步于青春文化盛行的五四前后,年岁稍长即退守书斋遁入学术;当代的晓风与更早出道的阎真、葛红兵等人,却是在学界功成名就后才开始小说创作。

这是因为民国社会太黑暗,还是因为时下中国太无奈?答案不得而知。

很难说中国眼下的现实问题有多严重,不过这个太平年代的琐屑功利,似乎更容易使人意志消沉。

五四时期,人们信奉“行易知难说”,以为只要看清方向,践行不是问题。

第二专题 知识分子小说

第二专题 知识分子小说

• 知识分子的概念不同于中国古代的士,他是指具有独 立人格、社会批判精神和人文终极关怀的知识者阶层, 因具有聪颖的领悟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的判断力, 常常成为社会良知和理性的代名词,成为推动社会快 速发展的重要思想集团。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古典文 学产生“断裂”的显著标志 之一,就是知识分子和农民 形象取代了古典文学中的帝 王将相、才子佳人、妖魔神 仙而成为表现的主角。
• 伤痕小说 反思小说 王蒙 • 80 ’S末—90 ’S,着重表现知识分子在世俗欲望支配下的
精神委顿与人性迷失,其身份认同与道德认同又一次陷入尴 尬。 • 新写实小说 • 杨绛《洗澡》 贾平凹《废都》
二、彷徨在叛逃与皈依之间:
——《在酒楼上》讲读
关键词
• 吕纬甫 “我” • 复调小说 • 还乡模式:“离去—归来—再离去” • 鲁迅小说的多重意蕴
• 这是一个革命文学主导文学格局的时代。 • 小说创作上,政治话语异常鲜明是其特点——革命
小说,在表现知识分子题材时,以政治为内核。
• 这一 时期,知识分子的思考中心从对人的价值从对 人的个体价值、人生意义转向社会性质、出路、发
展趋向的探求,对革命的狂热使他们迅速“左倾化”
和“革命化”。
• 革命与个体需求的两难——徘徊、挣扎,心路历 程艰难而曲折,充满了浓重的悲凉色彩。
一、何为知识分子?
• 知识分子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范畴。作为一个社会 阶层,它是在人类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的文 化条件下产生的。
•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知识分子的 理解和界说颇为不同。
• 国外的主流看法是,知识分子是受过专门训练,掌 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 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是国外通称 “中产阶级”的主体。

旷野上的碎片关于知识分子的报告——读徐坤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旷野上的碎片关于知识分子的报告——读徐坤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作者: 陶东风
出版物刊名: 当代作家评论
页码: 39-46页
主题词: 知识分子题材;徐坤;九十年代;语言;意识形态;碎片;当代作家;先锋艺术;文学批评;新一代知识分子
摘要: <正> 徐坤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活画像。

这一代知识分子大约是六十年代生人,现在三十岁左右,其童年或少年时代赶上一个“文化革命”的尾巴(当然,这是就徐坤作品中的知识分子的主体以及他们的主导特点而言,也有个别作品中的主人公不属于这个年龄段)。

从知识分子社会学(the soci-ologe of intellectuals)的角度(这是本文的主要分析角度)说,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没有传统的一代,也是没有完整历史的一代。

既没有中国的古典传统,也没有“五四”的启蒙传统、延安的革命传统,当然更。

知识分子小说

知识分子小说

知识分子小说在一个小镇的山村里,住了一个知识分子小说的主人公张飞。

他是一个智慧而勤奋的年轻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始终驱使着他前行。

张飞从小就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心。

他经常踩着早晨的朝霞,在田间地头漫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思考着人生的种种哲理。

他爱看书,爱上知识。

他相信,只有知识,才能塑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张飞每天都会去图书馆借书,看书。

他以非凡的毅力和智慧,在大学的课堂上好好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他喜欢在知识面前沉淀,去思考生活的本质,去咀嚼真理的滋味。

他相信,只有通过知识,才能认识到人生的本质,而理解人生的本质,才能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

然而,张飞的生活并不如他所愿。

他生活在一个落后的山村里,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人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对于知识的追求并不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而张飞,却常常感到自己的知识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显得有些多余。

他的家人也劝他考虑实际一点,为生活做些实事。

可是,对于张飞来说,知识就是他生活的意义所在。

他坚信,只有通过知识的力量,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他不愿意荒废自己的才华,不愿意让自己的梦想沉默在岁月的长河中。

张飞决定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

他主动到村里的小学当起了一名教师。

他用自己的知识去启迪孩子们的智慧,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教育他们如何去追求真理和追求幸福。

他相信,只有教育,才能给这个社会带来希望和未来。

在张飞的教育下,小学里的孩子们逐渐变得聪明而懂事。

他们渴望知识,热爱学习。

他们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命运。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教育,这个山村里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

人们更加重视知识的力量,更加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而这一切,正是源于知识分子小说主人公张飞的无私奉献和智慧。

张飞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拥有知识,就能战胜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

知识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未知的挑战,让我们有智慧去改变世界的面貌。

知识分子:若隐若现的神话

知识分子:若隐若现的神话

知识分子:若隐若现的神话摩罗我在《王晓明论》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与孔子所设定的理想人格君子相对应,王晓明也有他的人格理想,这就是知识分子。

成为知识分子,不仅是他的自我期待,也是他对文化人群体的普泛要求。

”这句话所描述的不仅是王晓明,也不仅仅是笔者我,这里所说的,实际上是中国几代文化人的追求与幻想。

早在本世纪初,青年鲁迅就在留日学生杂志上大声疾呼“精神界战士”的诞生。

到后来,“精神界战士”在鲁迅笔下演变成了“知识分子”。

无论是“精神界战士”还是“知识分子”,其所指者乃是同一的:都是要求文化人既具有内在的信念与操守,又要担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有人将知识分子的职能概括为传承文化、领导舆论、守护精神价值、维持社会良知,可以说是较为准确的一种表述,它与鲁迅、胡适、罗隆基、储安平、顾准等几代人的愿望和实践基本吻合。

知识分子当然首先应是具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个人。

然而,上述“传承”、“领导”、“守护”、“维持”等诸般职能,仅靠少数个人是决难履行的,而是需要仰仗知识分子群体的共同努力。

作为群体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远的不说,单说在“反胡风”、“反右”、“文革”三场政治运动中,文化人群体的行状是值得深入反思的。

令人悲哀的是,这种反思还来不及开始,中国文化人又身不由已地隐入了新的历史困境。

进入九十年代,面临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压力,文化人一时简直乱了方寸,出现了较严重的不知所措,在知识生产上则出现了较普遍的失语症。

他们再一次面临对于知识分子形象的重新想象、对于知识分子职能的重新理解、对于个人道路的重新选择。

这些新的想象、理解、选择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其中自然也有比较迂的、比较“原教旨主义”的,也就是比较知识分子化的想象与选择。

我在这里特抄引两段话,看这两位学人是如何为自己建构知识分子形象的,或者说是如何再一次建构知识分子神话的。

我总以为,人类社会所以产生知识分子,就因为它需要有人超越各种狭隘的功利关系,依照整个人类生存的需要来设计社会的蓝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1期2019年3月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Vol.18No.1March 2019学者写作与知识的表象问题———关于晓风和他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徐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相比此前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晓风的小说具有某种“去魅化”倾向,它在还原知识分子的现实日常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知识的表象问题。

知识在小说叙事中被从象征状态具体化为某种职业和专业。

晓风小说的贡献在于真正把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放在现代社会分工的框架内,还原其现代知识生产的本性,而不是刻意夸大其道德坚守或精神力量。

但这也带来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某种程度上构成朝向作者的挑战和考验。

关键词:学者写作;晓风小说;知识表象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4303(2019)01-0077-06收稿日期:2019-01-17作者简介:徐勇(1977—),男,江西景德镇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学者写作与文学的职业化倾向近几年来,随着作家学者化现象的出现,关于学者写作的话题屡屡被人提起[1-3]。

这似乎是一个话题。

但如果反观“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发展历程便会发现,学者写作并不是近年来才有的现象,其来有自,“五四”以来并不鲜见。

试问,新文学草创时期的文学写作,又有多少不是学者所为?胡适、刘半农、钱玄同、鲁迅、朱自清、闻一多等等,谁又不是身兼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份?只不过,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及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的成立,作家和文学创作开始倾向于职业化、制度化。

文学写作日益脱离学院,而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或身份。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1949年后,随着写作的职业化而来的,是作家与学者的等级秩序与格局的形成。

在这一格局中,作家的地位无疑要高于学者。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说到穆旦和沈从文建国后的处境时,总会感叹他们的不遇与落寞。

因为,前者在彼时的身份是高校教师,而后者则是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

相反,当时有地位或影响的文学从业人员,大都进入了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成为文学艺术工作者。

穆旦和沈从文是被排除在作协体制之外的学者。

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民主革命对文学的功能的强调和倚重有关。

在这个格局中,文学创作具有鼓动和宣传功能,而学者的工作则仅限于传授知识,这种知识常常被限定在专业的范围内,而一旦知识被限定在专业的范围内,这样的知识也就是可疑的。

在彼时的语境下,只有又红又专的知识和知识分子(或专家)才是受欢迎和被肯定的。

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文学创作代替或取代学校承担起了意识形态的宣传与知识的传播的双重功能。

这种逻辑下,知识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意识形态色彩以达到其鼓动效果。

即是说,文学是故事、知识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知识被包裹在故事的讲述和意识形态的传输的形式中。

这可以说是1949年以后“知识”的命运。

但文学作品中的知识,更多是与实际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经验知识,而不是书本知识。

知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识真正恢复其“本性”,或知识真正被推崇和凸显,是在1980年代。

当时流行很广的“知识就是力量”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口号,极大地推动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但这时的文学和知识生产,仍旧是分离的。

即是说,文学的写作,可以不依靠知识或学识,而只要经验或生活。

只要有生活,就可以成为作家。

这也是当代中国流行很广的一个观点———即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反映。

这种观点的出现,反映的是新中国建国以后的专业知识生产和文学创作的分裂状态。

1980年代的文学虽然被称为回到“五四”或第二次启蒙,但“五四”以来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传统,并没有得到恢复。

现代时期的沈从文,虽然以其经验的独特震惊文坛,但他的文坛地位的确立,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他的大学教授身份。

1949年以后,情况却是一种颠倒。

教授身份的获得,某种程度上意味写作资格的取消。

要想获得写作资格,必须或者说应具有作家协会会员的身份。

这种情况,使得长期以来,作家和学者的身份构成一种对立,同时也使得文学批评分化为学院派批评和作协批评两类。

在这当中,知识始终是一个暧昧不明的构成或因素。

这种情况,也使得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格外具有症候且意味深长。

50—70年代,知识分子形象是小资产阶级的代称,因此必须经过思想上的自我改造和被改造才能完成其人生的成长。

1980年代以来,这种形塑方式虽然有所改变,但此时的知识分子的合法性的获得,并不仅仅源自于对知识的获得和掌握,而更多与他们对时代和民族国家之命运的思考有关。

即是说,此时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性,体现在知识的获得与民族国家命运的思考的结合点上。

孤立的知识的获得并不足以建立他们的合法性和主体地位。

这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中普遍存在。

这种情况表明,此时的知识分子形象并不纯粹,他们的身份也常常是可疑的,或者说他们的身份是多重性的,知识分子只是他们的身份之一种,甚至可以说不重要的那种。

这样一种状况,是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写作所独有的。

这种情况,使得知识和知识分子处于或构成某种深深的分裂状态:知识一方面获得了极高的地位,成为“力量”和“生产力”的代称,知识获得了真理和公正客观的象征,另一方面,作家创作中的知识分子,却并不是知识的生产者,而常常只是知识分子传统的代言人。

这是因为,作家虽然有很多都是大学生毕业,但并非学者,他们描写中的知识分子,就常常不是知识的生产者,而仅仅或常常是知识分子传统的代言人。

对于他们而言,他们眼中的知识分子,必须借助其他外在的、强大的精神传统才能获得其合法性,而不是从知识的获得中完成其合法性的塑造。

即是说,知识在知识分子写作中始终暧昧不明。

通过这种回溯,不难发现,一直以来的知识分子形象,要么只是具有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或者作为知识分子传统的代言人,甚至仅仅只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比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陈景润。

他们身上的“知识”的标签常常是可疑的,或者说是以“自我他者化”的方式完成其“知识”的合法性的建构。

知识分子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地位的确立,有待于学者写作的出现。

但学者身份并不意味着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必然变化。

比如说张者的《桃李》、阎真的《沧浪之水》等。

就当前的学者写作而论,主要有以下几种倾向。

阎真和他的《沧浪之水》《活着之上》等,显然延续的是新时期以来的知识分子写作传统。

他虽然写的是大学题材,但他的知识分子主人公的主体地位的获得,却主要是靠知识分子立场———批判的和否定的立场———而非知识的掌握者这一身份。

这是一种以代言人的形象出现的写作倾向。

对他的主人公而言,他们的主体性的获得,有赖于对道德、人伦的丧失的批判和反思才能完成。

即是说,他的知识分子主人公的主体性体现在其立场和态度上,而不是知识的获得或持有上。

在这里,大学教授或专业知识的掌握者(硕士和博士等)的知识身份,常常是可有可无的;知识的掌握和拥有,也是无关紧要的。

知识在他那里是一种缺席的状态。

阎真的写作,代表了当前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主流,这在刘醒龙的《天行者》《威风凛凛》,以及李洱的近作《应物兄》等其他非学者小说中有明显体现。

而也正是这种传统,同时也催生了它的解构者和对立面,因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标签一旦变得可疑,知识分子便会显得面目可憎和丑陋不堪,这在池莉、王朔、王小波等的小说中表现明显。

这些小说,虽然解构了此前的知识分子形象,但同时也分享了此前小说的“认识论基础”,即以精神标签和道德立场作为知识分子身份的预设。

·87·第1期徐勇:学者写作与知识的表象问题知识分子与知识无关。

这种倾向在学者葛红兵和他的《沙床》中亦体现明显。

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学题材的传奇化写作倾向。

大学题材在这里并不具有特别的意义。

学者写作中,还有一类以房伟为代表,比如他的《猎舌师》等。

他并不追求大学题材,他追求的是一种细节的精确性下的知识分子意识。

在他的小说中,知识分子意识是一种以细节的精确性和立场的客观性为前提的一种意识。

还有一类,是以张柠和朱大可所代表的智性写作。

张柠的小说《三城记》充满思辨色彩,里面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某种程度的隐喻色彩和思辨倾向。

就新文学的发展脉络来看,张柠的智性写作,某种程度上是对“五四”以来以冯至和钱钟书为代表的智性写作传统的接续。

朱大可的《古事记》系列小说,则属于智性写作的另一类,他的主人公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智性色彩弥漫在字里行间,他的小说写作具有某种程度上的阐释和演绎的特征。

可以说,房伟、张柠和朱大可代表了学者写作的“知识化”特点,即追求细节的准确真实,或者智性的操练和思考。

这种倾向,在李敬泽(《青鸟故事集》)和李洱(《应物兄》)那里也有体现,虽然他们并不都是以学者的身份出现。

应该指出,这后面两类,虽然体现了写作中作者的学者身份,但对于其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却并没有超出阎真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写作传统。

即是说,在知识分子形象塑造中,知识的作用并不明显。

从这个角度看,真正凸显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中“知识性”的现代特征的,是晓风和他的大学题材写作。

二、知识分子形象的“去魅”与“还原”相比此前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晓风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具有某种程度的“去魅化”倾向。

他没有从知识分子传统那里汲取精神力量来建构其知识分子的主体性。

他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及其主体性建构,建立在知识分子群体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识上。

这一清醒认识表现在,他们并没有把自己想象成某种精神立场或批判姿态的代言人,而是把自己视为芸芸众生的普通一员。

他们认识到,他们只是现代分工体制及其学术生产中的一部分。

比如说《回归》中的主人公薛鹏举,他的“回归”之意本身其实已预设了一个重要前提,即大学教授应以学术生产为本务和根本,而不是其他。

这是一种对自身身份和责任的清醒认识,学者应以学术的研究和知识的生产为根本,任何游离于此一任务之外的,都是“不务正业”和偏离。

应该说,这是对此前知识分子写作传统的一种反拨。

中国知识分子向来以“学而优则仕”(《论语》)自勉,知识分子写作也有意无意地向这一传统靠拢。

即使是李洱的《应物兄》也是如此。

晓风通过他的写作,特别是《回归》告诉我们,“学”和“仕”在当今中国,应该是两种职业,有其不同的伦理和操守,不应也不能混为一谈。

这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知识分子包括知识分子形象塑造,不应再以代言人或立言人的姿态自居。

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的生产者,而不再是知识分子传统的继承者。

这当然很残酷,甚至可以说是“痛心景象”和“精神症候”[4],但却是某种事实,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以来的知识分子传统及其根深蒂固的幻想。

因为显然,知识分子一旦超出了自己的专长或领域,就难免漏洞频仍,错误百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