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算概述
国家预算和决算概述
国家预算和决算概述一、国家预算概述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定时期内的财政计划和资金安排。
它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经济稳定、促进社会进步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1 国家预算的定义国家预算是政府根据财政制度和国情国力,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有组织地编制和管理的一定时期内的财政计划。
它反映了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和资金安排,并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来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1.2 国家预算的编制过程国家预算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财政预算方针的确定、预算编制指标的确定、预算编制的程序和阶段、预算编制的协调与审议、预算的公布和执行等环节。
•财政预算方针的确定:政府根据国家的经济状况、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各项政策目标,确定财政预算方针。
这是国家预算编制的基础和前提。
•预算编制指标的确定:根据财政预算方针,政府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目标,确定财政收入、支出和赤字等预算编制指标。
•预算编制的程序和阶段:预算编制一般包括初稿、初审、修改、终审等阶段,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
•预算编制的协调与审议: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相关部门需要协调各自的预算编制工作,同时还需要进行预算的审议和决策。
•预算的公布和执行:经过协调和审议后,最终的预算方案将通过政府的公告方式予以公布,然后按照预算方案进行执行。
1.3 国家预算的目标和功能国家预算的目标是确保国家财政收支的平衡,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同时,它还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保障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通过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支持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推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调控经济运行: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调节,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稳定,防止经济过热或过冷,保持经济的良好运行态势。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预算编制和执行,实现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保障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国家预算通过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推动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概述引言国家预算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立法机关批准实施的国家财政计划与政策,用以保障国家运转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财政工具。
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预算的规划、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的一整套制度和程序。
本文将概述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运作流程。
国家预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国家预算是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概念和特点如下:1.基本概念国家预算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立法机关批准的资金计划和政策,用以支出和收入的各项经费规定。
2.特点国家预算具有以下特点:–全面性:国家预算应涵盖国家各项经济社会活动和支出收入项目,全面反映国家财政状况。
–统一性:国家预算应由中央政府或中央财政部门统一编制,确保国家财政政策的一致性。
–公开透明: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应公开透明,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稳定性:国家预算在一定期限内保持稳定,确保国家财政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和要素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预算的规划、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的一整套制度和程序。
其基本概念和要素如下:1.基本概念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预算的规划、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的一整套制度和程序,旨在确保预算的合理编制和有效执行。
2.要素预算管理体制包括以下要素:–预算制度:国家预算制度是对预算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
–预算编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各级政府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预算的编制工作。
–预算执行:财政部门按照预算的规定和程序,组织各项支出和收入的执行工作。
–预算监督:通过审计、监察等手段,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预算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国家预算的总体情况和具体项目,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评价。
国家预算的运作流程国家预算的运作流程包括预算筹划、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和预算评价等环节。
1.预算筹划–制定财政政策: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财政政策目标和措施,为预算编制提供指导。
国 家 预 算
二、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
❖ 2.完整性 ❖ 这是指国家预算应包括它的全部财政收支,不准少列收支、造假账、预算外另
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 3.统一性 ❖ 这是指国家预算是由中央级预算和地方总预算组成的。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都
要列入各级预算中;下级预算都要包括在上级预算中;各级预算都要统一在国 家预算中。 ❖ 4.可靠性 ❖ 这是指确定预算收支数字的依据必须可靠、计算正确,不能假定,更不能任意 编造。
财政与金融
二、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
❖ 3.国家预算的审批 ❖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在每年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
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给本级人大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初审, 在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预算草案的报告。预算草 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后方能成立。中央预算由全国代表大 会批准,地方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财政与金融
二、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
❖ 2.国家预算的编制程序 ❖ 考虑到预算工作的严肃性,我国预算草案的编制采用“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程序,通常有以下步骤。 ❖ 1)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预算控制指标,各部门、各地区提出计划年
度预算收支建议数,上报财政部。 ❖ 2)财政部参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拟定预算收支指标,
财政与金融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 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是国家筹集和分配集中性财 政资金的重要工具,它规定了计划年度内国家财政收支指标及其平衡状况,体 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是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从形式上看, 国家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支分别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 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但从实际经济内容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 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决算则是国家预 算执行的总结。所以国家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同时, 由于国家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后方能生效,因而又是国家重要的法 律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与监督。
中国国家预算的名词解释
中国国家预算的名词解释中国国家预算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审议、批准和执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收支计划。
它是国家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管理工具,旨在实现国家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并确保公共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家预算的概述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核心内容,涵盖了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作为一个综合性规划和管理文书,国家预算反映了国家财政活动的全貌以及财政资源的分配情况。
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以确保财政活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二、国家预算的主体国家预算主要由三个主体组成:国家行政机关、人大和审计机关。
其中,国家行政机关负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人大负责预算的审议和决策,审计机关则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
三、国家预算的编制过程国家预算的编制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预算调查研究、预算初步编制、预算草案的起草、预算草案的报请审议、预算的审议和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督。
编制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收集各种财政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国家预算的类型国家预算根据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年度预算和周期预算。
年度预算是指以年为单位,对财政收支进行计划的预算,周期预算则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规划。
根据功能划分,国家预算可以分为一般预算和专项预算。
一般预算用于国家各项基本支出,专项预算则用于特定项目或资金。
五、国家预算的特点国家预算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国家预算具有垂直和水平的管理层次,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完整的财政管理体系。
其次,国家预算具有统筹和公正的特点,将各项支出和收入进行合理配比,确保资源的平衡配置。
再次,国家预算具有稳定和可持续的特点,目的是保证财政收支平衡,防止财政危机的发生。
六、国家预算的影响国家预算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预算可以引导经济运行,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
其次,预算可以改善社会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第四章 _国家预算
(3)把国债收入作为资本预算的正常收入项目,使得资
本预算总是平衡的,只有经常预算的收支才可能有差额。
税收收入 经常收入 非税收入 经常预算 行政性收费收入 专项收入 其他收入等
经常支出
国防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 事业发展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专项支出 付息支出 其他支出等
经常性预算结余 政府预算 资本收入 各项基金收入 资本性收入 国有资产收益 债 务 收 入 ( 包 括 国 内 债 务 收 入 和 国 外债务收入) 基本建设支出 挖潜改造支出 科技三项费用 流动资金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等 债务本金支出
4.法治性
指是立法机构所通过的政府预算具有法律效力,违背 政府预算就是违法行为,任何人违背政府预算都必须受到 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起讫时间,通常为一年。预算年度有历年制和跨年制 两种形式:历年制是按公历年。跨年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 种主要的形式:
5.年度性
(1)从当年4月1日起至次年的3月31日止——英国、加拿 大和日本等国 (2)从当年7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瑞典、澳大利 亚等国 (3)从当年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美国
2.预算编制的一般程序
政府最高行政机关决定预算编制的方针政策
2.预算编制的一般程序 各部门、各单位具体负责编制预算。
财政部门的汇总和审核
1
第二节 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V.S.复式预算
1.单式预算V.S.复式预算 1)单式预算 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汇集编入单 一的总预算内,而不去区分各项或各种财政收支的经济性 质。 其优点是把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分列于一个统一的 预算表上,单一汇集平衡,从整体上反映了年度内政府总 的财政收支情况,便于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和社会公众的了 解,简便易行。 主要缺点:没有把全部的财政收入按经济性质分列和 汇集平衡,不便于经济分析和有选择地进行宏观经济控制。
第六章 国家预算
(二)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抓好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管理,主要是严格审批
各种收费(基金)。 2.抓好财政专户管理。财政部门要建立财政专户, 对预算外资金实行征收与使用分开的收支两条线 的管理办法,以改变预算外资金单位收支一体的
做法。
3.抓好预算外资金的支出管理。 4.强化预算外资金的监督。
第四节我国预算管理体制
二、预算外资金的作用
• (1)可保证某些专项事业的需要。预算外资金基本上是根 据事物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资金来源可靠,资金安排使 用主动及时,能解决预算内资金渠道难以解决的问题,还 能减轻国家预算安排的一些困难。 (2)有利于加快事业的发展。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使用, 能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切合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安排, 能积极地促进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调动理财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 四 预算的编制 • 见下图
• 五 作用 • 国家预算的作用是国家预算职能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主 要包括三个方面: • • (1)财力保证作用。国家预算既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 质条件,又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保证。
(2)调节制约作用。国家预算作为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是国家财政实行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和主 要手段。是国家财政 实行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和手段。国家预算的收支规模可调节社 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预算支出的结构可调节国民经济结构, 因而国家预算 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直 接的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预 算收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 水平,预算支出反映 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因此通过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便于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 采取对策措施, 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国家预算名词解释
国家预算名词解释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经济运行情况和国内外形势的要求,制定的收入和支出计划,以及收支平衡的方式和监督机制。
国家预算是国家管理财政的重要手段,通过预算制定,可以实现财政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首先,国家预算中的收入部分是指政府通过各项财政手段征收的资金,如税收、社会保险费、政府投资收益等。
这些收入来源实质上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如个人和企业的生产、消费以及投资活动。
国家通过预算制定,可以明确征收目标和方式,公平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其次,国家预算中的支出部分是指政府在预算期间内计划用于公共事务的资金,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等。
这些支出旨在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民众生活水平。
通过预算安排,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效益,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此外,国家预算还包括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的调节。
财政赤字是指国家支出超过收入所形成的负差额,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国家债务,对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财政盈余是指国家收入超过支出所形成的正差额,可以用于还债、储备和投资等,为国家发展提供稳定和可持续的财政资源。
为了确保国家预算的有效实施和监督,各国通常会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如财政部门、国会预算委员会等。
这些机构负责制定和审议国家预算,监督和评估预算执行情况,保障预算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同时,国家预算还需要在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广泛参与下进行制定和实施,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国家预算是国家管理财政的重要工具,通过收入和支出的科学安排,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于国家预算概述
取, 收来的钱 用在什 么地 方 , 怎么使 用 , 达到什 么效果 ,都必须事先作 出估 算 ,
并 经过 法定程序 予以确认。 ( ) 二 国家预算的作用 国 家预 算的作 用主要 体 现在 4个 方 面:
事。 当预算经 国家权 力机 关批 准后 , 其 执 行还要 受到权 力机 关的监督 。 政府在
一
出政 府的政 策取向 。如在 2 ( 0) 4年的预 算 中, 确定 减征 农 业税 , 就反 映 出 国家
民种 粮 的政 策 。从 支 出安 排 上 看 , 家 国 要 通 过 减 轻 种 粮 农 户 的 负担 来 鼓 励 农 对 哪 些 方 面增 加 投 入 , 映 出 国家 鼓 励 反
算。 复式预算是将一年的全部 收支分几 个独 立的计 划表格 来反 映。在我 国, 中
央预 算和 地方各级 政府预 算应按 照 复 式预算编制 , 复式预算分 为政府公 共预
出的 需要确 定支 出, 也就是我们 常说 的
要 量入 为 出。
相 关职 能部 门得到 资金 后按 事先 安排
的监 督是人 民参 与 国家事务 管理 的重
要体现。 预算草案编 出后要 送 由人大代 表组成的权 力机 关进行 审查 , 经其批 准 后预算才能成立。 倘若预算草案不符合
下级政府 总预 算组成 。 门预算是反映 部
一个部 门全部收入和 支出的预算 , 反映 各 部 门为履行职 责使 用财政 资金 的情 况。部 门收入 包括 财政预算拨款 、 行政
不设 区的 市 、 辖 区, 、 族 乡、 4 市 乡 民 镇
反映 出国家重视农 业、 重视科教 兴 国的 政策 。
级 。 中央预算 由中央各部 门预算组成 , 包括地 方向 中央上 解的收入 数额和 中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为执行预算后期留有余地 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受利益驱动
零基预算是指新预算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 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只以新预算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对当年各 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重新评估各项收 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金额的一种预算形势。
“年末突击花钱”
政府预算: ( 1 )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 支计划,是政府的工作计划。 (2)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活动 的范围、方向和政策,是政府部门按法定程序 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 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编制 执行 决算
( 3 )从政治性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 治行为。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 意志的体现,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 准才能生效,是重要的立法文件。
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 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 统收统支体制 于1953-1978年20多年时间内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开始改行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地方预算相对独立 1994年,中国特色的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
(一)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实施 (二)《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三)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 (四)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我国采购方式 3.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 4.采购人与供货商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国 家 预 算
地方预算
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地 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 算组成。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组织形式
单式预算
本节主要
内容
复式预算
我国国家预 算的组织形 式与编制方
法
一、单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传统的预算组织形式,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 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汇集编入单一的总预算内, 而不去区分各项或各种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只要是收 入项目,就一概列入“收入”栏内,只要是支出项目就 一概列入“支出”栏内。
二、我国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统收统支 管理体制
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体制
分级包 干体制
分税制基 础上的分 级预算体
制
①动②③这地源与①②定③的分财包干全用地是,地预方在按各主收级权干”国。方我分方算政中中级要入包,”体央央预税指管府各一国别预干地体制统政算种标理的地切预设算体方制和一 府 的 的 。的 开 算 置 彻体 不制财 ,1政和支立9主 支 管 结 底制 同的力18策地出法98要 均 理 构 分权 职特大8、方范权~5收 需 体 , 开限 能点大计政围、~ 1集 划入 要 制 分 ,9划府。税是增19中 分统 中 改 别 分9、的率0在强8年一 央 革 征 别于 出制职调7中。年各度责整上 核 的 收 编中 范央1实种9前分权缴 准 方 ; 制央 围统8行形提工和0中 , 向 各 ,;一~下,减式的包 按央 统 。 级 自领1,并免的“金 一 其 政 求括 税9导按按权8包划库按基府平税种4和照企集干年分,月本有衡收划统行事中办实税没拨内独;制定政业于一法行种有付容立中度各区和中计,的、划行央中。是的央、级划都“核分政,央:预预人预下属划定预单并拨根算算员算,算位由于分收付据权通编的地级的中这收支命中,过制固方次隶央类支、令央中转、定有属确体、分,政央移工收关定较制分级不府预支资入系地大。级包得和算付和来确方的 供制④这给度由种标实中体央准现制统、对进一预 地一进决 方步行算 预调地和 算动区审 的间了计 调的地会 剂调方剂计 和理,制 控财凡度 制的收, 。积入统极大一性于由,支中出但央的也地制存方定在上、不缴编少收制问入和题,执凡。行支主。出要 ④大是给于中地收央入方集的少中地许的方财财由力力中,过央用补少以助,解。负中决担央农过预村重算、;另文中设教央专卫案与生拨地事款方,业的由和收中城支央镇之集市间中政相分建配互设。挤以占, 及⑤关其地系他方没预临有算时理的性顺收需;支要地平。方衡,财从力总虽量然上大说大,增基加本,上但是以是支财定权收不,独结立余,可不以留是用真正 ⑥相体对制独的立有的效一期级是预“算一年。一定”或是“几年不变”,不是长期相对稳定。
国家预算的概念及分类
国家预算的概念及分类国家预算是指国家为实现各项经济社会目标而进行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的一种经济管理工具。
它涉及到国家财政的组织、管理和调控,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论述国家预算的概念、分类,并通过举例解释其运作机制和实际应用情况。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经济运行和发展需要,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和执行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
国家预算对于有效管理国家财政、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够为政府提供资金来源,并明确了这些资金如何使用的规划。
二、国家预算的分类:1. 按时间分类:(1) 年度预算:按照年度编制和执行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计划。
年度预算是最常见的一种预算形式,通常与财政年度相对应。
(2) 多年期预算:根据国家需求和计划的需要,制定并跨越多个年度公布和执行的预算。
多年期预算常用于规划性投资项目、国家战略项目等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项目。
2. 按经济分类:(1) 政府总预算: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预算,呈现出政府全面财政收支情况。
(2) 中央政府预算:指中央政府自身的预算,包括各部门、委员会、特别行政区等的预算。
(3) 地方政府预算:指各级地方政府的预算,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的预算。
3. 按支出分类:(1) 经济支出预算:用于经济建设和发展,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农业农村发展等。
此类支出主要用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经济增长。
(2) 社会事业支出预算:用于保障社会公共服务和民生福利,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
此类支出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 行政管理支出预算:用于政府机关的运作和行政管理开支,如政府职能部门的运营、工资福利等。
此类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
(4) 其他支出预算:包括国债利息支付、债务偿还、预备金等。
此类支出主要用于财政管理和赡养政府债券的需求。
举例说明,某国政府编制了2023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总规模为1000亿元。
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一、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期间内预定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我国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经济任务,有计划地集中和分配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反映。
我国的预算收入采取税收等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积累;我国的预算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和国防、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国家预算作为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具有分配、调控和监督职能。
国家预算的作用是国家预算职能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财力保证作用。
国家预算既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条件,又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保证。
2.调节制约作用。
国家预算作为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实行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手段。
国家预算的收支规模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预算支出的结构可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因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
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预算收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水平,预算支出反映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因此通过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便于监督和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对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我国国家预算级次结构是根据国家政权结构、行政区域划分和财政管理体制要求而确定的。
我国的国家预算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共分为五级预算,具体包括:(1)中央预算;(2)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3)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4)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5)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其中,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我国的国家预算,根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不同,可以分为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各级总预算和部门预算、单位预算。
国家预算_精品文档
7、按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分为平衡预 算和差额预算
❖ 平衡预算是指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的预算。 ❖ 差额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的
预算。 差额预算按收支对比的具体情况可以分为盈余 预算和赤字预算两种。
•
三、国家预算的作用
1、财力保障 2、调节控制 3、反映监督
•
1、财力保障
❖ 支持国家政权建设和国防建设 ❖ 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 支持文教科卫事业的发展 ❖ 支持人民生活的改善 ❖ 支持经济体制改革
•
1、按预算编制的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 复式预算
❖ 单式预算是指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 一个总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 。
❖ 复式预算是指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按其经济 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从而形 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如经常预算 或公共预算和资本预算或建设预算)。
•
2、调节控制
❖ 有效利用国家预算收支的综合平衡,调节社会 总供求平衡,促进经济的发展
❖ 通过预算支出,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
3、反映监督
❖ 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 ❖ 国家预算监督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国家方针政策
的切实执行,保证预算收支任务的顺利完成, 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
•
四、国家预算的原则
•
6、按预算作用的时间长短分为年度预
算和中长期预算
❖ 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1年的财政收支预 算。 这里的年度是指预算年度或财政年度(简称 “ 财年”),分为历年制和跨年制两类。
❖ 中长期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1年以上的财政收 支预算。 其中,1—10年的预算称为中期预算;10年以 上的预算称为长期预算。
•
3、按预算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 果分为投入预算和效绩预算
第8章国家预算
二、我国的国家预算体系
国家预算体系,是指各级政府的预算活动赖以进行的组织 构成系统。
中央预算 国家预算 设区的市(自治州) 地方预算 县(不设区的市、旗、市辖区) 乡(民族乡、镇) 中央预算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应占主导地位,为什么? 省、自治区、直辖市
(4)从对财政活动的反映程度上分析
单式预算—能反映某一年度财政收支活动的总体情况,但不 能明确反映收支的结构性,特别是不能反映经济建设工程效 益的具体情况。 复式预算—可以清楚地反映财政收支机构和财政安排的经济 建设投资支出的具体效益。
4. 实行复式预算应具备的条件 (1)政府的财政收支可以真正分为两本账 (2)经济建设预算能独立
(2)对报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预计和分析 • 整理已执行预算的收支数额(前三季度) • 预计未执行月份可能完成的预算收支数额 • 汇总报告年度预算预计完成数额。 (3)拟定计划年度预算收支控制指标 • 依据国家政策、报告年度预算及变动规律、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预计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社会的变动因素, 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的计划年度建议数额。 • 拟定控制指标中央统一下达,作为各地区、部门编制预 算的重要依据 (4)颁发编制国家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规定 • 编制预算的方针和预算编制方法 • 各主要收支的具体要求 • 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机动财力的安排 • 预算报送要求(保送程序、保送时间等)
收入 • 全部收入直接入库 • 取消过渡账户和预算外资金账户 • 直接向供应商拨付 • 各预算单位享有财政资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 但不享有支付权
款项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或 拨款对象
支出
财政部门报送用款计划
财政部门批准
第三章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一般地说, 各级政府有什么 样的行政权力 (事权),就应 当有相应的财 权,以便从财力 上保证各级政府 实现其职能。
政府间职责的划分
(1)中央(联邦)政府应承担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的职责, 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则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
(2)具有效益外溢性的公共产品可由中央(联邦)政府提供, 或者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提供
(3)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责只能由中央(联邦)政府来承担, 地方政府不能从事对经济宏观调控
(4)收入公平分配和提供社会福利的职责主要应由中央(联 邦)政府来负责
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分税制,即中央(联邦) 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划分 要按照税种来进行。
政府间税种划分遵循的原则: (1)税源广大的税种应划给中 央(联邦)政府
第三章 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国家预算 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节 国家预算
什么是国家预算 我国的国家预算体系
一、什么是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国家的财政收 支计划,它是以收支一览 表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 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 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国家预算的特点
国家预算是政府某一财政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要经过一国的立法机构批准才能正式生
R为1994年税收返还基数;C为消费税收入;V为增值税收入;S为 1993年中央对地方的下划收入。
Rn=Rn-1+ Rn-1×0.3×(C+75%V)n – (C+75%V)n-1/(C+75%V)n-1
Rn=Rn-1×(1+0.3rn)
Rn 为1994年以后的第n年的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Rn-1 为第n年 的前一年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 rn为第n年的“两税”增长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预算概述日期:2008-01-31企业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家庭过日子,都要考虑要办什么事,花多少钱,这笔钱从什么地方筹集,筹集来后怎么用,这都要事先作出安排。
这种安排就有做预算的意思。
不过我们在讲国家预算时,则不能只作这样简单的理解。
它除了要反映要筹集多少钱、怎么用外,还有一个怎么产生、由谁编制、由谁决定、在什么时间段内进行的问题。
(一)什么是国家预算预算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是指在经济上预先盘算的意思。
国家预算也称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和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国家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有财才有政。
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要维持其运行,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都必须有资金作保障。
这种国家对资金的筹集、使用活动就是我们所说的财政。
国家的这种分配活动要通过许多工具的运用才能实现。
如国家通过税收工具向个人和企业单位无偿征收税款,以取得收入,通过制定各种开支标准和规程来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有序运用。
国家的财政分配活动不能盲目进行,国家要从社会产品中收取多少,通过什么方式收取,收来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怎么使用,达到什么效果,都必须事先作出估算,并经过法定程序予以确认。
国家预算具有六个特征:一是预测性。
在编制预算时,要根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计,预测能收取到多少收入,根据社会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安排支出。
当客观经济形势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来预计能取得的收入和安排的支出已不可能实现时,就要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
二是法定性。
国家预算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预算,一般意义上的预算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即可,国家预算的编制和确定都必须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政府编制,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政府编制的预算只能称草案,只有经过权力机关批准后,预算才得以成立。
预算一经权力机关批准,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执行机关必须照此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三是完整性。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一般地说,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必须纳入进来。
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管理的需要,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政府收支没有纳入预算。
四是时段性。
政府预算必须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计划,不能三天两头向权力机关报批。
只要国家存续,就需要不停地进行收支活动,以维持其正常运转,实现其职能。
但为了方便核算和管理,人们往往要设定一定的时段,这种时段一般以一年为界。
这种时段在企业为会计年度,在国家预算上称为预算年度。
预算年度的起讫时间各国不一,有的采取日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有的是从每年的4月1日起至第二年的3月31日止,有的是从每年的7月1日起至第二年的6月30日止。
我国是采取的是日历年度。
五是公开性。
由于国家预算的收入和支出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一般要求其公开透明。
无论是权力机关的审查批准过程,还是批准以后的预算,以及预算的执行情况都应当向社会公开。
六是责任性。
政府对预算的执行负责,预算的执行结果必须向权力机关报告并得到权力机关的认可。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国家预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确定政府可获得的资源,有利于全面安排支出。
通过预算的编制,事先进行预测,使我们能掌握一年内能筹集到多少收入,并根据财力的多少和支出的需要确定支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量人为出。
如在2004年预算中,全国预算收入安排了23570亿元,相应地安排支出26768亿元(赤字3198亿元)。
2.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
预算上的一收一支,决不仅仅是数字的排列,它必然要反映在政府的各项活动上。
从预算收入安排上看,每一笔收入都必须落实到项目上,在某一个收入项目上征多少收入,减多少收入,能反映出政府的政策取向。
如在2004年的预算中,确定减征农业税,就反映出国家要通过减轻种粮农户的负担来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
从支出安排上看,国家对哪些方面增加投入,反映出国家鼓励哪些方面的发展。
如近些年来,国家每年都加大对教育、农业、科技的投入,就反映出国家重视农业、重视科教兴国的政策。
3.有利于人民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
对预算的讨论决定和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是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体现。
预算草案编出后要送由人民代表组成的权力机关进行审查,经其批准后预算才能成立。
倘若预算草案不符合人民的意愿,权力机关有权进行修改,有权不予批准。
国家权力机关对预算的批准,实质上是对政府工作安排的批准,体现权力机关授权政府可以干哪些事。
当预算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后,其执行还要受到权力机关的监督。
政府在年度终了要向权力机关报告执行结果,权力机关对执行结果还要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
4.有利于政府活动的有序进行。
由于预算对政府一年要做哪些事,做某件事要给多少钱都事先作出了安排,在新的年度开始后,征收部门按法律规定组织收入,财政部门按预算拨付资金,相关职能部门得到资金后按事先安排开展工作。
这样就能有利于政府及其部门对所要干的事情能早作准备,按计划开展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三)国家预算的结构和形式世界各国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一般都实行分级管理,都设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履行职能。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行使职权,就需要有相应的财力作保证,就要设置相应的预算。
我国的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四级。
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组成,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人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和补助支出的数额。
地方预算由本级政府各部门预算和所属的下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部门预算是反映一个部门全部收入和支出的预算,反映各部门为履行职责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
部门收入包括财政预算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部门支出包括用以上收入安排的各项支出。
部门预算的编制单位除了政府组成部门和政府各直属部门外,还包括其他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缴拨款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
国家预算的形式是指预算收支表格的安排,有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之分。
单式预算是将年度内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在一个计划表格中加以反映和计算。
复式预算是将一年的全部收支分几个独立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在我国,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复式预算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
实践中我国曾编制过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
经常性预算收入是各项税收收入和其他一般性收入;经常性预算支出是国家用于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各项事业以及用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等方面的开支。
建设性预算收入是经常性预算结余、专项建设性收入以及债务收入;建设性预算支出是用于各项经济建设的支出。
由于预算管理中有些改革还没到位,实践中感到作用不大,后来就没有再编制复式预算。
但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需要看,我国还是应编制复式预算,今后的复式预算应由一般收支预算、国有资本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构成。
我国现在提交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包括三类表格:(1)一般预算收支表。
该表反映一般预算收支规模、收入来源和支出方向,包括上一预算年度全国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中央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地方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全国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中央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地方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新的预算年度的全国预算收入表、中央预算收入表、地方预算收入表、全国预算支出表、中央预算支出表、地方预算支出表。
(2)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表。
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指按照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的项目和标准,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征收、募集或以政府信誉建立的、由财政部门管理、具有特定用途的各种基金(资金、附加)收入。
按照规定,政府性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国库,先收后支,专款专用,并在预算上单独编列,自求平衡,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中央政府性基金主要包括电力建设基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市话初装费基金、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水利建设基金、外贸发展基金、碘盐基金、旅游发展基金、茧丝绸发展基金、供配电贴费、文化事业建设费、土地有偿基金、煤代油基金、邮政专项资金、适航基金、育林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资金、库区维护建设基金、烟草商业税后利润、南水北调工程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等。
(3)有关附表。
包括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补助支出明细表、中央财政支农支出表、中央财政科技支出表、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表、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表、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表。
(四)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各级预算管理的职责权限和预算收支范围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管理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体制等;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仅指预算管理体制。
在实际工作中,讲财政体制时,一般是指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之间的收支划分。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改革,总体上是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由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到逐步实行多种形式的分级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1994年起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划分税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自税收权限、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支关系的一种制度。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以分税制为核心内容的预算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划分中央、地方的支出范围。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具体包括: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由中央财政安排的支农支出,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本级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
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具体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试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2.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主要有关税、消费税、进口产品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主要有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主要有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