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分布
中国戏曲―省份
我国戏曲——省份:
常见:
京剧——北京
评剧——河北
晋剧——(又称中路梆子)山西
豫剧——河南
越剧——浙江
川剧——四川
吕剧——山东
沪剧——上海
粤剧——广东、香港
汉剧——湖北
昆曲——江苏
秦腔——陕西
梆子——山西、陕西、河北(称河北梆子)、广东南方等地(称南梆子或广东板)黄梅戏——湖北
皮影戏——河北唐山驴皮影,西北牛皮影较著名
二人转——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
【地方戏】:省份——戏曲
黑龙江省——龙江剧
吉林省——吉剧
河北省——评剧、河北梆子
河南省——豫剧、河南梆子、越调、河南戏剧
北京市——京剧
山东省——吕剧、山东梆子
山西省——晋剧(中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剧(蒲州梆子)、雁剧(北路梆子)陕西省——秦腔、
甘肃省——陇剧
安徽省——庐剧(又称倒七戏)、徽剧
江苏省——锡剧、淮剧、昆曲
浙江省——越剧、甬剧、婺(wù)剧(金华戏)、绍剧
上海市——沪剧、滑稽戏(独角戏)
湖北省——楚剧、汉剧、黄梅戏
湖南省——湘剧、祁剧(祁阳戏)、花鼓戏、
四川省——川剧、
贵州省——黔剧、
江西省——赣剧、高腔(又称弋yì腔)、采茶戏、
广东省——粤剧、潮剧
福建省——闽剧、芗剧、莆仙戏(兴化戏)、梨园戏、高甲戏、潮剧
海南省——琼剧
云南省——滇剧、傣剧
内蒙古自治区——二人转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桂剧、彩调西藏自治区——藏剧。
戏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戏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下是戏曲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戏曲的分类戏曲可以根据不同的表演形式和地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京剧、昆曲、越剧、评剧、黄梅戏、沪剧、粤剧等。
每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巧,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1.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起源于北京地区,流行于北方地区。
京剧以唱功、功夫为主要表演方式,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等。
京剧的表演服饰、化妆和音乐都具有独特的特色。
2.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江苏苏州地区。
昆曲以唱腔为主要表演方式,强调唱腔的表现力和唱腔技巧,以及角色的精神内核。
3. 越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之一,流行于浙江地区。
越剧以唱、念、做、打为表演形式,以其细腻的唱腔、灵动的表演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而闻名。
4. 评剧:是中国北方地区流行的戏曲剧种之一,以说唱、打击乐器等表演形式著称。
评剧的表演特点是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5. 黄梅戏: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以湖北黄梅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域。
黄梅戏以唱腔为主要表演方式,音乐节奏明快,富有地方特色。
6. 沪剧:是中国上海地区流行的一种戏曲剧种,以说唱、念白为主要表演形式。
沪剧的表演特点是语言清晰,表演技巧独特。
7. 粤剧:是中国广东地区流行的一种戏曲剧种,以粤语为演唱语言,表演形式以唱、说、做、打为主要。
二、戏曲的表演艺术戏曲的表演艺术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演员在表演中需要通过动作、声音、表情等多种方式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技巧。
1. 唱:唱是戏曲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演员需要掌握不同的唱腔和音乐技巧,通过歌唱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不同的戏曲剧种有不同的唱腔形式,演员需要根据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变化来选择合适的唱腔进行表演。
2. 念:念是戏曲表演中的朗诵形式,演员需要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音调的轻重缓急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念白也是戏曲表演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12种主要地方戏曲盘点介绍
中国12种主要地方戏曲介绍1京剧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 ,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
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的源头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是十八世纪流行于中国南方的地方戏"徽班"。
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参加皇帝的生日演出。
随后又有不少徽班陆续到北京演出。
徽班本来流动性强,善于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北京聚集了众多地方剧种,这使得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数十年的融汇,京剧才算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
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性、女性皆有)四大行当,此外还有一些配角行当。
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
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大都能通过脸谱表现出来。
比方说,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蓝色喻意刚强勇猛,黄色表示人物残暴,金色和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通常认为,18世纪末是京剧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期。
当时,不仅民间戏曲演出很繁盛,皇宫内戏曲演出也很多。
因为皇家贵族们都喜爱京剧,宫廷内优越的物质条件为京剧的表演、穿戴规制、脸谱化妆、舞台布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宫廷与民间的戏曲相互影响,使京剧获得空前发展。
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是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繁荣的标志是诸多流派的产生,最著名的是梅(梅兰芳1894-1961)、尚(尚小云1900-1975),程(程砚秋1904-1958)、荀(荀慧生1900-1968)四大派别。
家乡戏曲分类查听课笔记
家乡戏曲分类查听课笔记一、戏曲概述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地的戏曲形式各具特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乡戏曲分类1. 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被誉为“东方戏剧的明珠”。
它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昆曲: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以其优美的唱腔和精致的表演著称。
它的音乐性很强,被誉为“百戏之祖”。
3. 越剧:越剧是中国南方的主要戏曲形式之一,以浙江嵊县方言为唱腔,表演细腻,情感丰富。
4. 川剧:川剧是四川地区的戏曲形式,以其变脸的独特表演技巧和丰富的声腔著称。
5. 豫剧:豫剧是河南地区的戏曲形式,以豪放、高亢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著称。
6. 评剧:评剧主要流传于河北和东北地区,以唱功见长,表演质朴自然。
7. 汉剧:汉剧是湖北地区的戏曲形式,历史悠久,声腔丰富。
三、听课笔记1. 戏曲的起源和发展:戏曲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形式。
2. 戏曲的艺术特点:戏曲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程式化的表演特点。
同时,戏曲的服饰、化妆、道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3. 戏曲的传承和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戏曲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现代戏曲融入了更多的元素,以适应观众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
4. 家乡戏曲的特点:各地的戏曲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京剧的表演气势磅礴,昆曲的音乐性很强,越剧的表演细腻等。
5. 戏曲的保护和推广:为了保护和推广戏曲艺术,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采取措施。
例如,加大对戏曲艺术的投入力度,举办各种戏曲演出活动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和教育,让他们了解和喜爱戏曲艺术。
各地地方戏曲分布
各地地方戏曲分布北京——京剧、昆曲、北京曲剧天津——京剧、评剧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老调哈哈腔、乱弹、平调落子、二人台、唐剧、武安傩戏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耍孩儿上党梆子、二人台、锣鼓杂戏碗碗腔、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孝义皮影戏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罗罗腔内蒙古——二人台、漫瀚剧辽宁——京剧、评剧、喇叭戏、辽南戏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辽西木偶戏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戏黑龙江——龙江剧陕西——秦腔、碗碗腔、眉户、汉调桄桄汉调二簧、商洛花鼓、弦板腔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甘肃——陇剧、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环县道情皮影戏宁夏——花儿剧青海——青海平弦戏、黄南藏戏新疆——曲子戏山东——京剧、吕剧、茂腔、五音戏、柳琴戏、蓝关戏、一勾勾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柳子戏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宛梆大平调、太康道情、大弦戏怀梆、四平调、南乐目连戏江苏——昆曲、淮剧、扬剧、锡剧、苏剧安徽——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青阳腔、池州傩戏、凤阳花鼓戏岳西高腔、徽州目连戏、坠子戏上海——越剧、京剧、昆曲、沪剧、滑稽戏浙江——越剧、婺剧、昆曲、绍剧、甬剧西安高腔、松阳高腔、宁海平调、乱弹海宁皮影戏、泰顺药发木偶戏江西——赣剧、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弋阳腔、青阳腔、萍乡采茶戏、徽剧、吉安采茶戏、广昌孟戏宜黄戏福建——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闽剧、大腔戏、四平戏梅林戏、闽西汉剧、北路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广东汉剧西秦戏、梅山山歌剧、白字花朝戏、陆丰皮影戏高州木偶戏、台湾——歌仔戏海南——琼剧、临高人偶戏广西——桂剧、彩调、壮剧、桂南采茶戏湖南——昆曲、湘剧、祁剧、辰河高腔、巴陵戏、湖南花鼓戏、邵阳布袋戏常德高腔、辰河目连戏、荆河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湖北——汉剧、楚剧、黄梅戏、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四川——川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重庆——川剧、梁山灯戏云南——云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滇剧、白剧、傣剧、彝剧贵州——黔剧、思南花灯戏、德江傩堂戏布依戏、彝族撮泰吉、侗戏安顺地戏、石阡木偶戏西藏——藏剧、山南门巴戏一高腔高腔原为明代弋阳腔演变而来的,是江西的产物。
常识判断四十二:我国传统戏曲的相关常识
常识判断四十二:我国传统戏曲的相关常识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庞杂。
传统戏曲也是作家众多,作品无数。
公职类考试中常识判断也经常纳入我国传统戏曲及代表作的考察。
整理出我国传统戏曲的作家作品相关常识,供大家参阅。
一、我国传统戏曲种类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一般均表述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
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
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二、我国传统戏曲代表作依次为:1、京剧:《长坂坡》《四进士》《秦香莲》《空城计》《霸王别姬》《群英会》《四郎探母》等。
2、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白蛇传》《孔雀东南飞》《王老虎抢亲》《穆桂英挂帅》《陆游与唐琬》《狸猫换太子等》。
3、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玉堂春》等。
戏曲各省分布
北京——京剧、昆曲、北京曲剧天津——京剧、评剧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老调、哈哈腔、乱弹、平调落子、二人台、唐剧、武安傩戏、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耍孩儿、上党梆子、二人台、锣鼓杂戏、碗碗腔、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孝义皮影戏、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罗罗腔内蒙古——二人台、漫瀚剧辽宁——京剧、评剧、喇叭戏、辽南戏、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辽西木偶戏吉林——吉剧、新城戏、黄龙戏黑龙江——龙江剧陕西——秦腔、碗碗腔、眉户、汉调桄桄、汉调二簧、商洛花鼓、弦板腔、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郃阳提线木偶戏甘肃——陇剧、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环县道情皮影戏宁夏——花儿剧青海——青海平弦戏、黄南藏戏新疆——曲子戏山东——京剧、吕剧、茂腔、五音戏、柳琴戏、蓝关戏、一勾勾、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柳子戏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宛梆、大平调、太康道情、大弦戏、怀梆、四平调、南乐目连戏江苏——昆曲、淮剧、扬剧、锡剧、苏剧安徽——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青阳腔、池州傩戏、凤阳花鼓戏、岳西高腔、徽州目连戏、坠子戏上海——越剧、京剧、昆曲、沪剧、滑稽戏浙江——越剧、婺剧、昆曲、绍剧、甬剧、西安高腔、松阳高腔、瓯剧、新昌调腔、宁海平调、乱弹、海宁皮影戏、泰顺药发木偶戏江西——赣剧、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弋阳腔、青阳腔、萍乡采茶戏、徽剧、吉安采茶戏、广昌孟戏、宜黄戏福建——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闽剧、大腔戏、四平戏、梅林戏、闽西汉剧、北路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广东——粤剧、潮剧、正字戏、广东汉剧、西秦戏、梅山山歌剧、白字戏、花朝戏、陆丰皮影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台湾——歌仔戏海南——琼剧、临高人偶戏广西——桂剧、彩调、壮剧、桂南采茶戏湖南——昆曲、湘剧、祁剧、辰河高腔、巴陵戏、湖南花鼓戏、邵阳布袋戏、常德高腔、辰河目连戏、荆河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湖北——汉剧、楚剧、黄梅戏、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四川——川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重庆——川剧、梁山灯戏。
中国传统戏曲种类
中国传统戏曲种类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主要的戏曲种类包括:
1.京剧:
京剧是中国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式之一,起源于北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典范。
它注重武打、唱功、表演和化妆,有着丰富的剧情和戏曲音乐。
2.越剧:
越剧是源自浙江地区的一种戏曲,以女性演员为主,以柔婉的唱腔和优美的舞姿而著称。
越剧在表演上注重细腻和婉转,通常表现浪漫的爱情故事。
3.粤剧:
粤剧是广东地区的戏曲形式,以广府话为主演唱语言。
粤剧包括了武打、歌唱、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有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
4.川剧:
川剧是四川地区的代表性戏曲,以豫剧、川剧等为主。
川剧的表演以川腔为特色,武打动作独特,表演风格豪放激昂,通常包含丰富的地方色彩。
5.豫剧:
豫剧起源于河南地区,是豫剧、秦腔等戏曲的统称。
豫剧的表演形式较为庄重,歌唱部分注重音韵,强调唱功和表演技巧。
6.湘剧:
湘剧是湖南地区的主要戏曲形式,以湘腔为特色。
湘剧的表演风格独特,以柔和、悠扬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而著称。
7.沪剧:
沪剧是上海地区的传统戏曲,也称为上海滩戏曲。
沪剧在表演形式上融合了多种戏曲元素,有着独特的表演特色。
以上列举的戏曲种类只是中国传统戏曲众多流派中的一部分,每一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音乐、表演、化妆和表演风格,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特色。
中国戏曲种类概括
中国戏曲种类概括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再加上审美习惯、表达方式、方言不同等许多条件,中国戏曲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形式,这就是众多的戏曲剧种。
据统计,中国的地方戏剧种有360多种,也就是说,你一天看一个戏曲剧种不休息,可以用一年的时间把中国戏曲剧种看全。
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变更,使一些戏曲剧种消弱甚至消失,也使一些剧种新生、壮大。
为了让朋友们对中国戏曲剧种的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们以戏曲的发源或流行省区划分,对现存中国戏曲剧种做个概略的介绍。
北京市:京剧北方昆曲西路评剧北京曲剧河北省:河北梆子评剧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岐调上四调山西省: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戏耍孩儿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洪洞道情临县道情晋北道情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县秧歌孝义碗碗腔曲沃碗碗腔弦子腔凤台小戏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剧辽宁省:海城喇叭戏辽南影调戏蒙古剧彩扮莲花落吉林省:二人转吉剧新城戏黄龙戏黑龙江省:龙江剧陕西省:秦腔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腔眉户腔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陕南端公戏陕西道情弦板腔陕南花鼓戏安康弦子戏甘肃省:陇剧高山剧影子腔甘南藏戏青海省:青海藏戏青海平弦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曲子戏山东省: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东路梆子柳子戏吕剧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江苏省:昆曲淮剧扬剧通剧锡剧苏剧淮海戏丹剧丁丁腔海门山歌剧淮红剧安徽省:黄梅戏徽剧青阳腔沙河调岳西高腔安徽目连戏安徽傩戏庐剧安徽端公戏泗洲戏坠子戏含弓戏芜湖梨簧戏文南词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推剧嗨字戏洪山戏上海市:沪剧滑稽戏奉贤山歌剧浙江省:越剧婺剧绍剧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醒感戏温州昆曲金华昆腔戏黄岩乱弹诸暨乱弹瓯剧和剧杭剧甬剧湖剧姚剧睦剧江西省:赣剧弋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宜黄戏南昌采茶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武宁采茶戏高安采茶戏福建省: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平讲戏闽剧庶民戏词明戏大腔戏闽西汉剧北路戏梅林戏右词南剑调小腔戏三角戏闽西采茶戏南词戏闽西山歌戏芗剧打城戏竹马戏游春戏肩膀戏台湾省:歌仔戏广东省:粤剧潮剧正字戏白字戏广东汉剧西秦戏花朝戏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雷剧粤西白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邕剧丝弦戏广西师公戏彩调牛娘剧桂南采茶戏壮剧苗戏侗戏海南省:琼剧临剧湖南省: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巴陵戏辰河戏湘昆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湘西花灯戏湘西阳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师道戏湘西苗戏新晃侗族傩戏湖北省: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楚剧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梁山调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戏河南省:豫剧河南越调南阳梆子大平调怀梆大弦戏罗戏卷戏河南曲剧河南道情豫南花鼓戏乐腔五调腔四川省:川剧四川灯戏四川曲艺剧秀山花灯戏云南省:滇剧云南花灯戏昆明曲剧关索剧傣剧白剧彝剧云南壮剧贵州省:黔剧贵州本地梆子贵州花灯剧贵州侗戏贵州布依戏贵州苗戏安顺地戏西藏自治区:藏戏以上,罗列了273个还在流行的中国戏曲剧种,这些剧种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各自有独特的代表剧目,各自有才华出众的表演艺术家。
戏曲艺术分类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根据不同的表演风格和地域特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分类:
1. 京剧:也称为京戏,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以其严谨的表演技巧和华丽的戏装著称。
2. 评剧:起源于北方地区,以其快速的说唱和独特的演唱方式而闻名。
评剧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强调演员的演唱和表演技巧。
3.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地区,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黄梅戏以其柔美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风格而闻名。
4. 粤剧:也称为广东戏,起源于广东地区,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
粤剧以其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表演形式而著称。
5. 川剧:也称为川剧,起源于四川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
川剧以其激烈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演风格而著名。
6. 梆子戏:梆子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方式而闻名。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如豫剧、越剧、河南坠子
等,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特点。
中国著名戏曲名称
中国著名戏曲名称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涵盖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
以下是中国著名的戏曲名称: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源自北京,具有鲜明的京味儿文化特色。
京剧有四大门派,被誉为“四大名旦”、“四大净”、“四大花旦”、“四小生”。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江苏昆山。
昆曲以高亢悠扬的唱腔和富有表现力的舞蹈为特色,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
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兴起于河南省豫北地区。
豫剧的唱腔婉转悠扬,表演形式多样,寓意深刻,被誉为“中原瑰宝”。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源自浙江嵊州,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剧种之一。
越剧以其优美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强烈的地方色彩而著称,被誉为“江南第一声”。
粤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广东,是中国著名的南方剧种之一。
粤剧以其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和低调的性格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瑰宝”。
湘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源自湖南岳阳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剧种之一。
湘剧的唱腔高亢雄浑,表演技巧精湛,内容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湖湘玉屏”。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四川,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剧种之一。
川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和色彩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湖北黄梅地区。
黄梅戏的唱腔婉转动听,表演鲜明夸张,极富民族色彩,被誉为“武汉之声”。
闽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起源于福建。
闽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舞蹈和表演技巧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南方戏曲的精华”。
以上是中国著名的戏曲名称,它们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中国戏曲的介绍
关于中国戏曲的介绍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音乐艺术而闻名于世。
戏曲主要有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等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剧种。
以下是对中国戏曲的详细介绍。
一、京剧京剧,又称“国粹”,是中国戏曲四大剧种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
京剧通过戏曲演唱、舞蹈、表演和化妆等多种艺术手段,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和优秀人物为主要内容。
京剧的表演特点包括华丽的戏服、独特的唱腔和独特的身体动作。
其剧目包括《红楼梦》、《赵氏孤儿》、《霸王别姬》等。
二、豫剧豫剧起源于河南地区,是中国戏曲四大剧种之一。
豫剧以唱腔和表演为主要特点,通常以武术、舞蹈和表情来展现故事情节。
豫剧的剧目涵盖了中国历史、民间故事和战斗故事等各种题材,如《白蛇传》、《打渔杀家》、《霸王别姬》等。
三、越剧越剧起源于浙江地区,是中国戏曲四大剧种之一。
越剧注重唱腔和舞蹈表演,以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著称。
越剧的剧目多是以古代文学作品或宫廷、民间故事为题材,如《梁祝》、《红楼梦》、《西施》等。
四、评剧评剧起源于北方地区,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
它以评书为基础,融合了曲艺、说唱和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通常由一个主角和一个或多个配角组成。
评剧的剧目多涉及历史题材,如《秦香莲》、《水浒传》、《红楼梦》等。
五、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湖北地区,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
黄梅戏注重唱腔和舞蹈表演,融合了湖北地方音乐和曲艺的元素,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而闻名。
黄梅戏的剧目多涉及历史、传奇和民间故事等题材,如《窦娥冤》、《孟姜女》、《红楼梦》等。
在这些剧种之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地方剧种,如川剧、粤剧、河北梆子、闽剧等,它们都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发展壮大。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和艺术形式,不仅是人们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通过传承和发扬戏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戏曲简介
中国戏曲简介中国戏曲大全简介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戏曲在一段时间更是盛行,下面看看下面的知识介绍吧!中国戏曲简介 11、昆曲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
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
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
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
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
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
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
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
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
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介绍一些好听的戏曲
介绍一些好听的戏曲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中一些戏曲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观众喜爱。
以下是一些好听的戏曲:
1.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被誉为“国粹”。
它的唱腔优美,表演精湛,剧情丰富。
著名的京剧有《红楼梦》、《霸王别姬》、《白蛇传》等。
2.越剧:越剧是浙江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柔美、表演细腻而闻名。
越剧的代表作有《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
3.黄梅戏:黄梅戏是湖北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清新、表演生动而受到观众喜爱。
著名的黄梅戏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4.川剧:川剧是四川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高亢、表演热烈而著称。
川剧的代表作有《白蛇传》、《王贵与李香香》、《狄青传》等。
5.昆曲:昆曲是江苏地区的一种古老戏曲,被誉为“百戏之祖”。
它的唱腔典雅、表演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昆曲的代表作有《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等。
6.河南豫剧:河南豫剧是河南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激
昂、表演朴实而受到观众喜爱。
豫剧的代表作有《花木兰》、《秦香莲》、《红楼梦》等。
7.秦腔:秦腔是陕西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豪放、表演粗犷而著称。
秦腔的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樊江关》、《夜行黄粱》等。
8.湖南湘剧:湖南湘剧是湖南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唱腔抒情、表演细腻而闻名。
湘剧的代表作有《拜月记》、《珍珠塔》、《红楼梦》等。
以上是一些好听的戏曲,它们各具特色,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戏曲剧种分布情况表(一)
我国戏曲剧种分布情况表(一)我国戏曲剧种分布情况表(完善中)剧种名称别称流布地区声腔系统备注京剧全国皮黄调系统西路评剧北京蹦蹦北京民间说唱类型系统北方昆曲北昆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东部一带。
昆曲古老声腔系统北京曲剧北京民间说唱类型系统柏峪燕歌戏燕歌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北京蹦蹦戏北京郊区山梆子戏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苇子水秧歌戏北京门头沟区天津曲艺剧天津市北方越剧天津市文明戏天津市失传河北梆子河北省、华北、东北诸省部分地区。
梆子腔系统河北乱弹威县乱弹河北省、山东省梆子腔系统河北高腔高阳高腔河北省高腔系统失传评剧东路评剧华北、东北民间说唱类型系统唐剧影调剧河北省唐山市蔚州梆子蔚县秧歌、蔚剧河北张家口、雁北、内蒙古梆子腔系统口梆子河北张家口梆子腔系统西路梆子河北省海兴县梆子腔系统涞源梆子河北省涞源县梆子腔系统老调老调梆子河北省梆子腔系统东路二人台河北张家口、山西北部、内蒙乌盟、锡盟西调偳腔、泽州调河北邯郸、邢台、河南安阳及山西晋东南弦索腔系统哈哈腔柳子调河北省、山东省弦索腔系统安国老调南路老调河北省中部南部地区武安平调河北邯郸、邢台,豫北的安阳、新乡,晋长治等梆子腔系统武安落子落儿腔河北省邯郸地区民间说唱类型系统四股弦五腔调河北省邢台、邯郸和河南安阳等弦索腔系统横岐调河北省涿州市南横歧村梆子腔系统上四调河北保定地区新城县撞河村弦索腔系统贤寓调河北省定兴县贤寓村民间说唱类型系统保定碰板调河北省新城县西娘娘庄村武安傩戏固义傩戏河北省武安市海兴南锣河北省海兴县诗赋弦十不闲河北省固安、涿县,北京大兴、房山弦索腔系统肃宁武术戏河北省肃宁县境内赛戏赛赛河北省邯郸、张家口,晋北、陕北弦索腔系统邢台坠子坠子戏、北方坠剧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地区说唱戏曲系统平山坠子戏河北省平山县苏家庄乡树石村新颖调河北省望都县二呼噜河北邢台地区青县青剧河北省青县马栅子戏河北省赤城县白草镇马栅子村南岩乱弹河北省高邑县小车调剧河北省霸州市杜岗村西调秧歌石家庄秧歌河北省石家庄歌舞戏曲系统秧歌隆尧秧歌南调秧歌河北省隆尧县歌舞戏曲系统秧歌行唐杨村秧歌北路调秧歌河北省行唐县歌舞戏曲系统秧歌定州秧歌戏定县大秧歌河北省中西部歌舞戏曲系统秧歌盐厂秧歌河北故城县西半屯乡盐厂村歌舞戏曲系统秧歌炊庄秧歌炊庄高腔戏河北廊坊地区歌舞戏曲系统秧歌临津秧歌河北霸县歌舞戏曲系统秧歌沙里秧歌河北文安歌舞戏曲系统秧歌里坦秧歌河北大城歌舞戏曲系统秧歌怀安软秧歌河北怀安歌舞戏曲系统秧歌南腔北调秧歌剧河北涞源县西庄铺村歌舞戏曲系统秧歌万全秧歌榆林秧歌河北张家口万全、怀安、涿鹿一带歌舞戏曲系统秧歌北纪城秧歌戏西调秧歌河北灵寿县临城南调河北临城元氏乐乐腔河北元氏县龙正村鸡泽弦子腔戏瞪脖筋戏河北鸡泽县韩固营村沙东落子河北省邯郸市北词两夹弦蛤蟆嗡、北词调河北省邯郸市李家庄咳嗨腔河北省晋州市西丁村娃娃调河北省定州市西丁村蔚县高跷戏河北省蔚县石家庄丝弦中路丝弦、河西调河北石家庄、山西东部以及雁北地区弦索腔系统邢台弦子腔南路丝弦河北以邢台为中心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弦索腔系统东路丝弦东路娃娃河北晋州市弦索腔系统北路丝弦河北保定至武强一带弦索腔系统罗罗腔西路丝弦山西雁北灵丘、浑源、繁峙等县弦索腔系统晋剧中路梆子山西中、北部及陕、蒙部分地区梆子腔系统蒲剧蒲州梆子山西南部梆子腔系统雁剧北路梆子山西北部、内蒙古、张家口等地。
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
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山西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戏曲剧种资源。
山西戏曲剧种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地方特色。
这些剧种在山西的不同地理区域中发展,并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和历史背景紧密相连。
因此,通过对山西戏曲剧种的文化地理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剧种的独特之处。
山西戏曲剧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广泛,包括太原、大同、运城、吕梁、晋城等地。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戏曲剧种,其中太原地区以“二黄”和“秧歌”剧种为主,大同地区以“二黄”和“梆子”剧种为主,运城地区以“豫剧”和“二黄”剧种为主,吕梁地区以“歌鼓戏”和“二黄”剧种为主,晋城地区以“晋剧”和“北腔”剧种为主。
这些剧种的分布与山西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地处中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山西戏曲的发源地之一。
太原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成为了不同地理区域的交汇点,吸纳了各个地方剧种的精华和特色。
太原的山西话纯正,并对“二黄”剧种有着浓厚的研究和传承氛围。
大同地区位于山西北部,地处边疆地区,这里的“二黄”剧种融合了汉、回、蒙、达斡尔等多民族文化的特点,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运城地区位于山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山西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豫剧”和“二黄”剧种受到经济繁荣和地理位置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吕梁地区位于山西西部,地理环境较为贫瘠,因此“歌鼓戏”剧种以其独特的歌唱和表演方式,成为了当地人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晋城地区位于山西中部,历史上一直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晋剧”和“北腔”剧种体现了山西古代战争文化和战斗精神。
除了地理因素,山西戏曲剧种的发展还受到地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山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省份,这里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各个地方的戏曲剧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当地的民间故事、民俗风情和历史典故等元素,使得剧种更加丰富多样。
我国戏曲剧种情况表
我国戏曲剧种情况表剧种名称别名主要腔调形成地点形成时间流布地区备注京剧国剧西皮、二簧、吹腔、拨子、南梆子、四平调、昆曲、民间小调等北京清代道光年间(约1840年前后)全国以皮簧腔为主评剧落子、蹦蹦戏、平腔梆子戏落子及俗曲发展而成的板式唱腔河北唐山地区清代光绪年间(约1900年前后)河北;东北、京、津、鲁、豫山西、鄂、陕、贵北方昆曲昆曲、昆腔昆山腔北京、河北明代万历年间北京;河北柏峪燕歌戏娃娃腔、水胡儿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河北梆子直隶梆子梆子腔河北、京、津清代乾隆年间河北;京、津、鲁、豫平调落子武安平调、武安落子梆子腔、落子河北武安清代嘉庆年间河北武安、涉县、磁县、永年因平调、落子经常合班而得名西调泽州调梆子腔、二簧、昆腔河北永年清代河北南部;山西东南地区由山西上党梆子流入衍变而成丝弦官调、越调河北石家庄清代河北石家庄、邢台、保定地区一称西路或南路,弦子腔东路丝弦东路娃娃耍孩儿、青阳河北白洋淀清代河北保定、廊坊地区蔚县秧歌蔚州梆子、蔚剧梆子腔、训调河北蔚县清代中叶河北蔚县一带老调老调梆子老调河北保定地区清代乾隆年间河北廊坊、保定、衡水、沧州、石家庄等地分东、西、南路河北乱弹乱弹乱弹腔及俗曲河北威县清初叶河北石家庄、邢台地区;山东聊城北部临清、冠县一带定州秧歌戏定县秧歌、大锣腔秧歌板腔、河西调等河北定县清代河北保定以南、石家庄以北部分农村一称东调秧歌,唱腔有快慢二六、寸板、三板、哭板哈哈腔喝喝腔喝喝腔、梆子、耍孩儿及民间小调清代河北保定、衡水、沧州地区;山东惠民、德州地区北部;北京四股弦五腔调、五调腔花鼓丁香、俗曲、梆子腔河北邢台地区清代末叶河北邢台、邯郸地区已无专业剧团北词调蛤蟆嗡花鼓丁香衍变的板式唱腔等河北邯郸地区清代末叶河北邯郸地区东部正定秧歌秧歌板腔、民间小调河北石家庄地区清代河北石家庄、平山、正定、唐县等地一称西调秧歌隆平秧歌秧歌板腔、民间小调河北清代河北邢台、隆尧、巨鹿、任县等地一称南调秧歌、隆尧秧歌盐厂秧歌民间小调河北衡水地区不详河北衡水一带农村炊庄秧歌高腔老会高腔、民间小调河北廊坊地区清代康熙年间河北安次、永清;北京大兴临津秧歌秧歌民间小调、水虎调河北霸县清代河北霸县一带沙里秧歌秧歌民间小调、高腔、俗曲河北文安清代河北文安、霸县里坦秧歌秧歌民歌、俗曲、采茶调等河北大城清代河北大城落儿腔花鼓腔、包袱戏花鼓腔、垛子娃娃、娃娃腔河北、河南毗邻地区清代河北大名、魏县、广平一带;河南北部地区沙东落子落子花鼓腔、垛子娃娃、娃娃腔河北肥乡清代河北肥乡东路二人台东口调、蹦蹦民歌小调、俗曲河北张北清代光绪年间河北张家口地区;内蒙古东部与河北毗邻地区诗赋弦十不闲俗曲、杂调河北廊坊地区清末民初河北廊坊、固安、涿县一带;北京大兴等县一说形成于北京大兴朱家务村笛子调横歧调、上四调上四、西调等俗曲河北中部传说于明朝万历年河北涿县、新城、望都、深县、饶阳、元氏、束鹿、栾城等县二呼噜二呼噜河北临西张白地村清代末叶河北邢台地区只有业余演出渔家乐俗曲河北沧州泊镇清代末叶河北沧州地区沿运河两岸只有业余演出赛戏赛赛吟诵腔不详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只有业余演出新颖调唱腔板式有二六扳、慢板、紧板、散板,还有仙腔、托腔、水漫桥、病吟等河北望都县许家庄村清道光年间河北望都县横岐调河北省涿州市南横歧村明朝万历年间河北省涿州市南横歧村上四调河北保定地区新城县撞河村明朝万历年间河北保定地区新城县撞河村贤寓调河北省定兴县贤寓村1908年河北省定兴县贤寓村保定碰板调河北省新城县西娘娘庄村1912年河北省新城县西娘娘庄村固义傩戏武安傩戏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固义村河北省武安市海兴南锣河北省海兴县1946年河北省海兴县西路梆子河北省海兴县清道光年间河北省海兴县肃宁武术戏河北省肃宁县清朝初年河北省肃宁县怀安软秧歌河北怀安县第六屯乡第九屯村约250年前河北怀安县武安平调河北武安明末清初河北省邯郸、邢台,豫北的安阳、新乡,晋东南长治等地区。
中国戏曲之北方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之北方戏曲剧种
•京剧。
名声大,发源晚。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融合昆区,梆子,
京腔的精华而逐渐形成的。
京剧的腔调主要分为西皮和二黄,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戏衣则沿用我国明代的服装。
为人熟知的代表剧目有《定军山》《锁麟囊》《穆桂英挂帅》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
主要流传于华北地区。
豫剧融合了昆区,皮簧和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戏曲元素,还带有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的特色。
豫剧声腔朴质淳厚,丰富细腻,富有乡土气息。
代表剧目有《花木兰》《朝阳沟》《大祭桩》
•秦腔。
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西北,是我国民族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声腔艺术。
秦腔语调高亢激昂、语音生硬、语气硬朗结实。
著名剧目有:《忠保国》《斩韩信》《铡美案》
•评剧,也叫蹦蹦戏。
最早产生于河北东部,流传于华北,东北地区。
以唱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
代表剧目有:《杨三姐告状》《花为媒》《乾坤带》
•晋剧。
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优美、醇厚、亲切、清澈,具有浓郁的晋中地区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格。
经典剧目:《打金枝》《下河东》《三请樊梨花》
•吕剧。
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
流传于华北地区。
语言淳朴生动,唱腔优雅悦耳。
代表剧目有《小姑贤》《姊妹易嫁》《龙凤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
龙江剧
陕西省
秦腔 汉调二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腔 眉户腔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陕南端公戏 陕西道情 弦板腔 陕南花鼓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
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 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
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五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四平调 江苏省 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锡剧 苏剧 淮海戏 丹剧 丁丁腔 海门山歌剧 淮红剧
台湾省
歌仔戏
广东省
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
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粤 北采茶戏 乐昌花
鼓戏 雷剧 粤西白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壮剧 苗戏 侗戏
西藏自治区
藏戏
江西省
赣剧 弋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南昌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茶戏
福建省
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平讲戏 闽剧 庶民戏 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三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北京市
京剧 北方昆曲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
河北梆子、评剧、 丝弦、保定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隆尧秧歌、唐剧、深泽坠剧、安国老、保定上四调、保定皮影、保定贤寓调、保定碰板调、十不闲莲花落、固义傩戏、海兴南锣、北方昆曲、定州秧歌戏、蔚州梆子、高腔、唐剧、唐山皮影、冀南皮影戏、张家口赛戏、临漳西狄邱落子、西路蹦蹦、莲花落子、河间南辛庄木偶戏、新颖调、涿州横歧调、张家口东路二人台、哈哈腔、保定诗赋弦、邢台弦子腔、邢台坠子戏、邢台淮调、邢台西调、肃宁武术戏、怀安软秧歌、肥乡罗戏
安徽省
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沙河调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傩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泗洲戏 宿州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推剧 嗨字戏 洪山戏
上海市
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 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山西省
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 洪洞道情 临县道情 晋北道情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 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二人转 吉林省 二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河南省
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大弦戏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五调腔 宛梆 二夹弦
四川省
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 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彝剧 云南壮剧
贵州省
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海南省
琼剧 临剧
湖南省
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戏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
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二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