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交通行政管理体制
国外公共行政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国外公共行政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范文国家行政学院教材办公室主任、教务部副主任前言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国外行政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任何国家都不能离开世界这个整体而孤立的发展。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共行政改革已成为当代世界一股强劲的潮流,在公共行政改革的问题上,需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辩证的战略思维。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深入研究和把握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规律性认识,借鉴国外行政管理的有益经验,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才能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富有成效。
认真研究当代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吸取其合理因素,抛弃其糟粕,有助于深化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国外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理论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讲三个方面:一、国外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理论。
我想先谈谈,现代西方国家行政体制的理论基础与行政改革理论的产生。
(一)现代西方国家行政体制的理论基础与行政改革理论的产生任何国家行政体制的建立都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相联系的,但又受一定政治理念所指导。
1、现代西方国家行政体制的理论基础现代西方国家的行政体制的形成可以说有三层理论基础。
(1)宏观理论基础就是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也就是“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行政权与立法权、司法权分立”。
可以说宏观理论基础决定了行政体制的价值取向,这个思想,主要体现在卢梭、伏尔泰、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之中。
这种理论它认为人生而平等,人一经出生,就自然而然具有某些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人的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等。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来建立政府,政府的正当权力是经过被统治者的同意而产生的,由于权利具有扩张性,所以需要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分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经肯定了这些法国启蒙思想家还有其他像英国等一些国家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认为他们在反对封建当中的一定的积极作用。
《政府机构改革》PPT课件
11/14/2020
3、力度较大。这次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改革、特别是上一轮大部门制 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根据十七大的部署,2008年机构改革在实行大部门制方 面迈出坚实步伐,组建4个大部门,减少4个正部级机构,涉及调整机构15个, 大部门制轮廓初现。这次机构改革,突出重点,不失时机地迈出改革步伐, 组建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 国家能源局等。通过改革,组建2个大部门,减少正部级机构4个,其中组成 部门减少2个为25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大部门制更加健全。这 次改革针对性强,力度较大,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一些事关重 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这次改 革是与职能转变紧密结合、同步推进,许多问题通过职能转变来解决,比单 纯的机构调整更有意义。而且,今后随着实践发展,机构改革还将不断推进。
2、成熟先行。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注重改革的连续性、系 统性和前瞻性,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而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 展,循序渐进,成熟先行。这次机构改革,一方面抓住重点问题,对条件比 较成熟的就先推进,坚定改革,如铁路政企分开、调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 制等,着力破解重大难题。另一方面,对条件尚不成熟、还需研究探索的, 在进一步创造条件、累积共识后,适时加以推进,保持机构总体相对稳定。
划生育委员会
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 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 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 他行政职责,负责拟订铁路技 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 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 质量等。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 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 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经营
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
四、国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经验
(一)转变政府职能 6 1 2 3
国外 经验 案”。
英国的“小政府、大社会”,“改迚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劢方
5 4
(二)完善决策机制 (三)实行大部门制 (四)地方分权改革 (五)推行绩效管理
美国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不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 理体制和决策机制。
基本 仸务
(三)通过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决策科学、执行顺
畅、监督有力的行政运行机制
(四)通过改迚管理方式,形成政务信息公开、业务流程合理、 电子政务完善、公众服务满意的效能政府
(五)通过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 效便民、权责统一的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
第二部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一、事业单位 的相关概念、 特征和划分 二、事业单位 的基本情况和 存在的主要问 题
1、高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挃导,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収展观。 2、挄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 3、以促进公益事业収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 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
指导思想
(一)、挃导思想
事业单位
基本原则
4、总体设计、分类挃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 稳步推进。 5、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丌断满足人民群众 和经济社会収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美国成立交通部,整合了分散在商业部、财政部等8个部的交通事 物;日本政府由过去的1府21省厅合幵成为1府12省厅。
美国推行“还权亍州不地方”,法国在修宪报告中明确界定法国为“地方分 权”的单一制国家。 英国政府制定几十个全国性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幵向社会公布,实施全面绩效 评估;美国颁布《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成立国家绩效评审委员会。
第四章 国外市政体制
4.1 国外市政体制概览
市委员会制
市委员会制的主要特征是市委员会既是市议会,又是市政府,兼行市的议 决权和行政权。美国有 的小城市采用这种体制 美国有3%的小城市采用这种体制 美国有 的小城市采用这种体制。 市委员会制类似于市议会制,即市委员会兼行市政管理的议决权和执行权。 区别:市委员会的成员并非都是由市民选举产生,也可能由上级政府任命 产生。 市委员由民选产生或州政府任命产生市委员,并对选民负责。 市委员会推选一位委员担任主席,主持日常会议,也是名义上的该市市 长。 市委员既是市议员,又主管一个或几个工作部门的工作,对本部门的工 作,对本部门的工作有独立的领导权,就本部门的工作对市委员会负责。 市委员会拥有部门长官的任免权,市委员拥有本部门的行政官员和职员 的任免权。 优点: 优点:有利于议决权和行政全的统一,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精简机构 和人员;有利于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缺点: 没有行政核心,不利于统一指挥、统筹兼顾;市委员地位平等, 缺点: 有时关系难以协调。
基本特征
市议员和市长分别由市民选举产生,市长不得兼任 议员。 市长任命某些部门长官必须征得议会的同意。 市议会可依职权向市长和市政府提出建议,建议分 为强制性与非强制性两类。 市议会可以自主通过预算、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市 长反对无效。这些文件通过后,市长有不同意见,可 以要求复议,但如果以2/3多数重新通过,市长必须接 受。 市议会对市长和市政府的工作有准司法性的调查权 市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要求市长辞职。 涉及市民切身利益与责任重大的行政机关对市长和 市议会双重负责。
4.1 国外市政体制概览
市议会制
市议会制由市议会兼议决权和行政权,市议会就是市政府。 英国的城市大多数采用这种市政体制。 英国的城市大多数采用这种市政体制。 市议会由市民直接选举的市议员组成。市议会行使立法权、 议决权、人事任免权、城市预算权,以及监督行政权等。 从市议员中选举一名市议会议长,即市长。市长只有礼仪 性的职权,而没有实权。 市议会的委员会兼行市政府工作部门的部分职能。 市议会有行政部门的人事任免权。 优点:有利于提高市议会的权威性,加强市议会对城市管理 优点 的监督与控制;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降 低内耗。 缺点:缺乏一个统一调度的行政首长,各部门的难以协调, 缺点 不利于统筹兼顾,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第14章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第1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概述与第2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本章教材结构】第一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概述【本节知识点】【知识点】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概念【知识点】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性质和目标【知识点】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知识点】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概念1.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概念道路运输行政,也称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就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领导,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为实现国家当时的中心工作目标,有效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对道路运输业的各种经济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工作的总称。
2.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主体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的交通主管机关及其下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3.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对象所有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经营的主体、从事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的主体以及他们从事的经营活动。
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 以下简称货运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
4.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方式和手段方式:依法行政管理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在管理手段上,以经济、法律管理手段为主,辅助以行政管理手段。
【知识点】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性质和目标1.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性质(1)属于国家行政管理范畴,具有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属性。
(2)阶级性。
(3)专业部门的经济行政管理。
(4)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2.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目标总目标: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1)包含了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2)强调了道路运输的安全目标。
(3)总目标突出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设和维护道路运输市场良好秩序的使命,把它放在阐述运政管理总目标顺序上的第一位。
(4)总目标将原主体法规的“保障货主和旅客的正当权益”目标,调整为“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面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充分体现了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交通”的理念,在利益主体的考虑和利益分配方面更全面、更协调。
加拿大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架构、职责及特点
93交通建设与管理 影响有影响的人TR A M S P O R T C O N S TR U C T I O N & M A N A G E M E NT04. AUGUST . 2018加拿大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架构、职责及特点文/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张亚前言加拿大经济排世界前列,交通运输是加拿大经济的重要支撑,加拿大交通政府明确指出致力于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交通体系。
本文将通过介绍加拿大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架构和职责以总结加拿大交通运输管理的特点,为我国交通运输管理提供借鉴。
1 加拿大交通部机构设置及职责1.1加拿大交通部的职责加拿大交通部隶属于加拿大政府,负责制定加拿大交通运输政策和规划,为加拿大提供一个安全、可靠、高效和环境友好的交通运输系统。
加拿大交通部与其投资伙伴、其他政府和司法部门以及工业部门协同合作,以确保加拿大交通系统的所有部门都能正常运行。
加拿大交通部共有约5000职员,包括加拿大交通部总部及全国五个地区办事处。
加拿大交通部致力于实现以下目标:(1)提出和更新交通政策、法律法规;(2)检查监督运输行业的设备、运营和设施;(3)为交通运营项目提供资金,包括安全改善项目、技术革新和绿色交通。
1.2加拿大交通部组织架构加拿大交通部由渥太华总部和加拿大数十个地方分部构成。
加拿大交通部由9个皇家公司、4个行政局/法院以及42个共同行政管理组织构成,交通部部长负责向议会提交报告。
9个皇家公司包括:大西洋领航局、五大湖领航局、劳伦森领航局、太平洋领航局、加拿大航空交通安全局、联邦桥梁公司、亚特兰大海事公司、瑞德里码头公司、加拿大维亚铁路公司。
4个行政局/法院包括:加拿大运输上诉法庭、加拿大运输局、船舶源油污染基金组织、涉及指定货物的铁路事故基金组织。
42个共同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包括:18个港务局、21个航空局、布法罗和伊利堡公共桥梁管理局(和平桥)、加拿大导航公司和圣劳伦斯海运管理公司。
美国行政体制
一、美国中央政府与首脑美国联邦政府是美国得中央政府,他采用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的制度。
根据其联邦宪法美国政府分为:1以美国总统未收的各执掌国事机构为行政部门,负责联邦日常行政事务。
2、由餐、众两院组成的国会为立法部门,负责联邦立法等事务。
3、以最高法院为首的联邦法院为司法部门,监督联邦法令的实施。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美国总统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职位之一,在立法方面,他有立法否决权、立法倡议权,他还有权召集国会特别会议;在司法方面,总统提名任命联邦法官,包括最高法法院成员在内,但要获得参议院的认可;还可以对任何被判破坏联邦法律的人——被弹劾者除外——作完全或有条件的赦免;在行政方面,总统可以发布法令、条例和指示,可以任免公务官员,但高级官员要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有权征召各州的国民警卫队为联邦服务;在战争或国家危急时,国会可以予总统更大的权力,以处理国家经济和保护合众国的安全。
有权宣布紧急状态,统帅和指挥武装部队;在外交事务中,他负责合众国和外国之间的关系。
有权代表美国同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和缔结行政协定等。
有权任命任命大使。
但缔结条约和任命大使均须经由参议院的批准。
等等。
二、中央政府的职能美国联邦一级国家机关的总称。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权力。
联邦政府只拥有宪法规定的国防、外交、货币、邮政、最高司法和国内安全方面的权力。
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制,即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参众两院、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和联邦司法系统行使。
三个权力部门互相制约平衡:国会通过的法律,需总统批准方能生效,同时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通过、总统批准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如认为违宪,可宣布其无效;总统提名任命重要官员或与外国签订条约,需经国会(参议院)批准;总统有权任命各级联邦法官(也需经参议院批准),但无权罢免法官;国会有权弹劾总统和各级法官等。
国会参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国会选区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大部制改革中外对比讲稿(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因此,大部制改革是我国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从大部制的视角,对中外政府机构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特点并借鉴其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的背景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会带来了巨大影响,这提升了西方各国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视程度。
而政府能力是一国综合能力和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政府如何有效引导和调控国民经济运作,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机构设置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甚至激化了社会矛盾。
2.国内政治压力加大纵观西方各国的大部制改革,无不是在国内经济、社会陷入困境时进行,这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当旧的体制不能很好的管理社会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时,就革除它。
3.政府机构弊病显现在西方国家行政机构调整过程中,往往在编制中增添许多新的机构和人员难以适应政府管理范围的扩大化,但这使西方政府的工作重复、混乱,浪费、权力和管辖权的冲突现象严重,政府机构之间矛盾重重,出现了行政管理混乱的现象。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西方国家的大部制改革就势在必行。
西方国家大部制改革的方法步骤部门体制作为政府组织形态变革的重要举措,涉及面广,各国在推行过程中都十分慎重,采取了很多办法来推动改革,以充分发挥大部制对改进政府管理的积极作用。
1、注重整合,加强协调在促进部门之间协调方面,各国采取的办法有:通过总统和总理完成部门问的协调;通过减少副首相等副职数量、提高部分部长的地位来实现;通过成立专门委员会或部际联席会议进行协调。
随着部门数量的减少和职能的扩大,各个大部具有较为独立、完整的行政资源和权力系统,容易造成各个大部之间的协调难题,从而影响政府政策的整体性。
2、体制支撑,配套改革为了推行大部制,各国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主要有:设置各种执行机构,大部具有功能综合性、设置稳定性的优点,直属机构具有运作灵活性的优点,可以呼应社会变迁对政府职能的新要求,与大部相配套。
日本交通现代化对中国的启示1
日本交通现代化发展对中国交通的启示摘要:200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大交通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而言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日本在推进大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的经验,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交通改革将起到借鉴作用。
在下一步的行政体制改革中,我国要从国情出发,合理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推进大交通体制改革,最终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交通现状;日本交通现代化;启示一、中国交通发展现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近年来我国交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往大城市中大量流入,随之而来的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使得城市交通需求压力逐渐增大,由此而来的是越来越突出的城市交通矛盾。
1.由交通引发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最近几年,随着家庭汽车的拥有比率的不断提高,排放量巨大的汽车尾气给城市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每况愈下的环境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2.交通拥堵十分严重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十分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便,从而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3.停车变的越来越难城市机动化水平逐渐提高,尤其是私家车的急剧增加,使得城市“停车难、乱停车”日益严重。
而且胡乱停车引起的交通拥挤屡见不鲜,令人困扰。
4.私家车拥有比例明显提高据统计,2014年中国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近1.4亿,就2013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37亿辆,从2400万辆增长到1.37亿辆,近十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占全部机动车比率达到54.9%,比十年前提高了29.9%。
5 .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并不全面个中大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并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城乡差距依旧存在,中国东西部公共交通建设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6 .在城市交通规划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在我国尤其是东南沿海,路网结构很是糟糕,国际上,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比例国家规范为1∶1.5∶3.5,呈金字塔结构,以南京为例,南京市的比例为1∶0.38∶1.84,再加上各商户占道经营问题严重,这样更加容易造成交通的拥挤,增加出行的压力。
运输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运输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摘要:在世界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运输的途径是多种多样,效率是越来越高,但国内外的差异还是相当的巨大,为了更好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就要认真对比分析国内外交通运输业的不同与模式,总结出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交通运输、铁路、高速公路、运输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镇化、机动化进展的加快,交通需求迅速增长,交通问题日趋迅速增长,交通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道路拥挤、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增多、交通引起的环境污染严重,交通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制约因素,交通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交通运输学从管理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交通运输学的经济学原理与管理方法及运输方式与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运输的作用与重要性、现代运输系统的特性、运输需求分析、运输成本分析、运输服务的定价、运输业投资、运输规划与优化、物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物流运输关系管理、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物流运输组织等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创造着物流的空间效用。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运输成本在整个物流成本中的比例是最大的,因此运输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相关交通运输的教材很少,有些是国外翻译过来的,而且在已有的物流管理教材中,运输管理所占篇幅相对较小,限制了读者对运输问题以及运输在提高企业物流效率中作用的理解。
《交通运输学》的主要特点:一是内容新颖全面,包括交通运输经济与管理两方面内容;二是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配以大量的案例,图表。
《交通运输学》的出版对于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等专业的教学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本文主要讨论分析中外交通运输现状。
一、国内的交通运输现状及分析在古代,人们进行运输主要依靠人力、畜力、风行帆船等,其特点就是运量小、速度慢、效益低,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发展成现代的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运量变大了、速度提高了、效益增加了。
关于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问题的思考1. 引言1.1 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背景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国家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严重的管理问题,如运输市场混乱、交通事故频发、运输成本高企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逐步建立了起统一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明确了行政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在这一背景下,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为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加强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才能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有序运行,促进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
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背景和重要性需要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保障交通运输秩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推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各个方面的纽带,是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可以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方式。
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也是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加强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现行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系存在一些制度缺陷,例如部门间协调不畅、职责不清晰、管理流程繁琐等问题,导致决策难以及执行效率偏低。
二、监管不力。
由于行业内的违法违规行为频发,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督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违法行为容易发生且难以及时纠正,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运行。
日本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概况
日本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概况作者:樊东方摘要:本文介绍了日本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基本情况,包括机构设置、层级分布及主要业务管理局的职能等方面,总结了日本交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对比分析了日本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日本交通;管理体制;职能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思想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与我国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许多差别。
同时,日本又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元素。
因此,研究其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及其改革理念,对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交通运输业概况1.公路截至2005年3月底,日本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21万公里。
其中高等级干线公路达1.2万公里,高速公路达2480公里,一般公路约120万公里(主要包括辅助国道约5.4万公里、都道府县道路约13万公里,市镇村道路约97万公里)。
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公路密度最大、拥有最先进综合交通系统的国家之一。
2.铁路在铁路运输方面,日本铁路全长为46000多公里,其中电气化高速铁路2000公里,主要铁路干线多分布在沿海一带。
在结构上,日本的铁路交通网由纵横全国的国营铁路、大中城市之间的私营铁路和城市内的地铁构成。
3.航空日本的航空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如今己成为航线覆盖全球、立方体式管理、多元化经营的高度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产业。
它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定期航班的运输总周转量在1965年即排名世界第8位,到了1968年又上升到了第5位。
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公布的全球航空公司2002年国际客运排名中,日本航空位居第6。
4.水运日本是狭长的岛国,资源缺乏,是贸易立国的典型国家,国际贸易是其生命线,国家经济对外依赖性极强,因此必须维持海运生命线和港口对外窗口的特殊地位。
由于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境内港口较多,沿海运输十分发达,内贸吞吐量占到总吞吐量的2/3,近海货物周转量占到总量的40%~50%。
国外铁路监管实践经验借鉴
国外铁路监管实践经验借鉴于娟对铁路实行监管是实行铁路市场化改革国家的普遍做法。
国外基本都采取政监合一、相对独立的方式设置监管机构,重视铁路准入、价格、互联互通等经济性监管,并通过立法方式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职责,对通过加强行业监管缓解当前我国铁路深化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维护铁路市场秩序、保障路外投资者等相关主体合法权益、改善铁路营商环境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一)市场结构美国铁路实行网运合一、客货分离模式,以货运为主。
铁路货运市场按照年营业额分为I级铁路、地区铁路(RegionalRailroads)和地方铁路(LocalRailroads),目前共有7家Ⅰ级铁路货运公司、30多家区域性铁路货运公司、300多家地方铁路货运公司和近200家货运铁路枢纽公司。
铁路客运主要提供公益性运输服务,由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Amtrak 公司提供,主要租用货运铁路公司线路运营。
(二)监管机构(三)职责分工1、地面运输委员会STB的监管职责STB的行政关系在运输部,独立于运输部行使决策权,主要职责有:一是监管市场结构,负责审批铁路企业联合、兼并等事宜,防止形成垄断格局;二是监管运价,防止形成垄断性的铁路运价;三是监管互联互通,对于货物需要在不同线路主体之间跨网运输的情况,核定是否采取最优路径,不同线路主体之间接轨和运力配置是否合理,路网是否向第三方公平无歧视开放;四是监管准入和退出,规定铁路企业新建铁路线路以及弃用线路须经STB批准;五是投资新建以及开通铁路专用线须由STB认定是否符合条件;六是对铁路企业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否履行公共运输服务义务进行监管。
2、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局(FRA)的监管职责FRA是运输部下设的专业管理局,直接向运输部长和国会负责,主要承担铁路安全监管和行业发展政策研究职能。
FRA职责定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铁路战略规划融入综合交通之中,由DOT统筹管理;二是铁路经济性监管实行政监分开,1996年之前的ICC是完全分开,组建STB后仍是相对分开;三是行业协会在承担行业标准制定、公共服务等方面發挥重要作用,FRA组建后仍维持这种状况;四是美国在铁路监管问题上,在放松经济性监管的同时加强安全监管。
【交通领域非现场执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交通领域非现场执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动态我国非现场执法始于道路交通管理领域,最早以“闯红灯摄像头自动记录”的形式出现,在摄像头自动记录的帮助下,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方便了交警部门的社会管理,因而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今天,我国也在交通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大力推进非现场执法,创新执法方式,增强交通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和执法能力。
纵观我国非现场执法法律规制问题的研究,重点主要着眼于交通执法领域,而对于交通领域非现场执法问题的研究则集中关注非现场执法的性质界定、相对优势、存在问题、实践效果等问题,旨在为非现场执法寻找规制路径。
理论界学者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学界对交通领域非现场执法的研究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非现场执法性质界定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都同意非现场执法的概念。
龚鹏飞认为,非现场执法是行政机关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修复违法事实,再由行政机关处理违法行为的执法方式(2008)。
王石、金斌、石京强调非现场执法。
系统取证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依靠执法人员现场调查取证,而是通过监控技术设备进行记录和取证(2014)。
黄玉梅在交通管理的非现场执法中,交通执法监测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撑,是发现交通违法行为的重要一环,既是交通管理执法阶段性过程,也是目标监测过程,是研究交通管理领域非现场执法问题中必然涉及的话题(2020)。
二是交通领域非现场执法与传统行政法理论的冲突研究。
学界主要关注惩罚平等原则、惩教结合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个人责任原则。
对于非现场执法与平等惩戒原则的冲突,茅铭晨认为,由于执法人员无法直接接触现场,缺乏全面调查,难以做出合理判断和落实平等原则。
(2020)马彦新从惩罚密度不平衡的角度提出。
根据“被查处概率乘以处罚力度等于违法损失预期”的模型,自动化行政导致执法效率大幅提升,但处罚力度并未相应调整,导致不当处罚(2020)。
关于非现场执法与惩教结合原则的冲突,主要形成执法人员不能当场对违法者进行教育,违反惩教结合原则的观点。
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先后开展了六轮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
这些改革,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始终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政府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主政治的向前推进、人民群众政治需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使政府必然面临新的挑战。
正如十七届二中全会所指出:“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臵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
“十二五”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进入相对有序的轨道,但由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更为凸显,政府在社会管理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政府需要更加关注公平,更加关注民生。
因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作为重点,要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
一是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运行机制创新对增强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改善公共服务和提高行政效率具有核心作用。
历次机构改革,都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求,但由于政府职能和运行机制属于隐性问题,不同于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显性问题,改革的目标较难实现,改革的成效也不易评估,且由于缺少后续工作的跟进,这两方面的改革要求在执行中打了“折扣”。
在社会上,人们对机构改革总的感觉是“机构的撤并、人员的调整”。
美国州的行政体制
美国州的行政体制:县与市2012-02-20 02:01:3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美国行政管理体制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变动性等特点。
尤其地方行政体制各州不一,令人眼花缭乱。
我问我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年的老哥,美国县与市有何不同,他说不知;他又问他在美国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朋友,他朋友说不知;他又问在美国出生读高中了的女儿,她也说不知。
而对来美国学公共管理的我来说,这却是个天天碰到的基本性问题,看来有必要好好理一理。
美国50个州下再分为县(路易斯安那称教区,阿拉斯加称自治区),但康乃迪克州于1960年取消了县政府。
县再进一步分为乡(township)、镇(town)。
州的城市区可以进一步组成有法人地位的城市、镇、村和其他类型的行政分区、自治区或从属性的公共机构。
土著美国人保留区有准自治权。
居民可以投票作为某个州的居民,只交联邦税,保留区通常免于受州法律约束。
他们地位的模糊性创造了机会(如正常情况下州不允许的赌博)和挑战(不愿一些公司在他们地区开商店)。
此外,还有美国海外领地,如帕迈拉环礁;军事设施;特殊行政区,如保护区和学校;认可的实体,如履行政府职能的业主联合会。
美国的县(county)(一)基本情况在美国,县(郡)通常是州为行政管理的便利设立的分治区,是州政府为了分散某些职能而设立的行政单位。
县政府充当州政府的代理机构,对境内的市、镇、乡、市镇、村镇和居民行使州所委托的责任和权力。
“县”这一称谓在美国48个州使用,路易斯安那州使用的教区(parishes),阿拉斯加州是自治区(boroughs)。
教区和自治区与县是相当的概念。
在美国,目前有3143个县级行政区(2011年)。
县最多的州是得克萨斯,有254个,最少的州是特拉华州,只有3个。
县的规模、人口各不相同,有的相差甚远,如得克萨斯州的拉温县,居民还不到200 人;而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县的居民却多达 850 万人。
美国县平均规模大约为3126.6平方公里,平均人口为约99,205人。
第二章 国外空管发展现状
第二章国外空管发展现状 (1)2.1典型国家的空管体制 (1)2.2空管技术和设施建设 (5)思考题 (9)III第二章国外空管发展现状随着世界航空事业的发展,飞行量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的空中交通管理在近十多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了解各国的空中交通管理状况对于我国空管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加快我国空管的发展步伐。
2.1典型国家的空管体制在介绍几个典型国家的空管状况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简称ICAO)是根据1944年《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简称《芝加哥公约》)建立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处理国际民航事务的专门机构,其前身是根据1919年《巴黎公约》成立的空中航行国际委员会(ICAN)。
国际民航组织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现有186个缔约国。
国际民航组织是世界民用航空界唯一的官方权威机构,“在各缔约国领土内应享有为履行其职能所必需的法律能力。
中国是国际民航组织创始国之一,每年的12月7日为国际民航日。
国际民航组织主要由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组成。
国际民航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所有缔约国均可派代表参加,每国拥有一票表决权。
大会由理事会负责召集。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宗旨和目的在于发展国际航行的原则和技术,并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规划和发展。
美国美国作为国际航空运输业最发达的国家,其空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
美国在空中交通管制体制方面的改革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8年以前,全国分为民航和军航两个系统,分别实行管制,并设立了航空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军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方面的关系。
第二阶段是1958年以后,经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批准,设立了联邦航空局(FAA),国会指令该局经营和维持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并管理国家空域。
美国的空中交通由FAA实施统一管制。
FAA平时隶属于运输部,战时划归国防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
制
环境
社会性管制
消费者健康、安全
公共服务
负外部性
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的共生性
世界普遍趋势
经济性管制 强化管制
社会性管制 放松管制
20世纪70年代
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的共生性
美国对运输业管制的主要内容:
价格 :运输业公布、申报、张贴运输价格 调整运价必须重新公布价目表或对法定通知作补充
市场准入:运输业者必须经过管制机构的批准才能发行证券、 债券或股票
市场失灵 外部性 公共产品
管制理论的演变
政府与市场协调论——
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 时代现状:“滞胀”
供给严重超过有效需求 通膨严重、物价飞涨 时代特征:市场与计划的相互融合
管制理论的演变
转型时期政府作用的再思考——
时代特征:相对于完善的市场经济处于转 型或过度时期
理论基础:次优均衡(second best )
交通行政管理模式分类
国外交通管理体制模式:
分散式 集中式
交通行政管理模式——分散式
分散式管理模式——
在对政府的若干职能进行定位的基础上,按照职能设置 相对应的管理部门或机构,分别行使专项管理职能。
管理优势:管理专业化水平较高 存在不足:部门间沟通效率低、综合效率不高
交通行政管理模式——分散式
3. 典型国家的交通行政管理体制
4. 国外交通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及演变规律
3.典型国家交通行政管理体制介绍
3.1 美国 3.2 日本 3.3 俄罗斯
典型国家交通行政管理——美国
联邦制国家 国家权力
立法
行政
司法
国会
总统
法院
典型国家交通行政管理——美国
财权、事权明确分工
中央
州政府 地方政府
承担更为重 要的职能和
联邦属地公路 处
基础设施处 运营处
规划与环境处 安全处 政策处
典型国家交通行政管理——美国
联邦公路管理局主要职责
联邦资助公路计划的实施(公路信托资金) ——资助各州公路建设和公路交通营运效率的改善; ——管理公路桥梁的改建和大修计划,资助公路系统内、
外桥梁的检测、分析、改造和更新提供资助;
——紧急资助修复计划
强化管制与放松管制的交替性
结论:市场失灵是政府管制的前提条件,但不是 充分条件,因为政府管制也有可能失灵。从这个意 义上讲,制度的调整、变迁和改革是克服两种“失 灵”寻求新的制度均衡的演变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的共生性
价格、市场准入、退出条件
政
经济性管制 特殊行业服务标准的控制
府
产业纵向管制
政府行政管理理念——服务型政府
提出时间:20世纪70年代 政府再造过程
目的:建立客户导向的公共服务部门 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效果: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
政府行政管理理念——协同政府
提出时间:1999年英国《政府现代化白皮书》 核心:确保政策制定的高度协调和具有战略性 要求:行政体制改革的设计和实施要突出系统性、
《1980年汽车运输法》成为管制转变的契机——
效果:促进了运输业结构的调整,运输企业规模经济和 范围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运输业整体的生存能力、竞争能 力和盈利能力。
强化管制与放松管制的交替性 “使用者付费” “成本定价”
世界公路大规模使
政 府
用 铁路运输受到限制
打破各种运输方式 间的障碍
由控制企业经营行为转向 注重运输的外部性
主要存在于经济欠发达或交通发展尚处早期阶 段的国家。
交通行政管理模式——集中式
集中式管理模式—— 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归并和组合
职能相近或相同的政府部门,组成管理幅度较宽的 政府组织体制。 优势:降低部门协调成本,最大程度地实现管理的综
合效益。
交通行政管理模式——集中式
英国运输部
最早探索集 中管理模式
强化管制与放松管制的交替性
[案例] 美国铁路的发展 早期:政府严格管制铁路活动
行业进出门槛管制, 业务监管 营业路线分配 运价制定 ………… 美国的交通管制在1970年达到了高潮
强化管制与放松管制的交替性
[案例] 美国交通管制的效果
交通管制促进了早期的交通发展,对运输业进 步起到了稳定作用。
代价:抑制竞争 长期盈利能力的下降
行
公路公共资金
联运方式开始出现
为
铁路私营资本
强化管制
放松管制
阶
垄断竞争时期
交通行政规划期
段
特
征
1914
1970
1980
自由竞争时期
强化管制与放松管制的交替性
[案例]英国
20世纪70年代,放松管制浪潮席卷世界范围 英国政府放开交通管制,实行私有化运作 结果:提高了效率,
但环境、拥堵等社会问题依然存在 进入21世界,英国政府再次启动强化管制手段
给予用美国建造的船只或美国公民拥有的船只运入的 进口货以10%的关税折扣;
允许降低从东方直接运抵美国的茶叶关税;
打击东印度公司,予以重税
1789年7月20日法令——
对使用美国建造的船舶运输到美国的货物提供税收 优惠。
美国船只在全国各海岸进行贸易时每年只缴纳一次 吨位税,而外国船只每入口一次就纳税一次。
政府
市场 市场失灵
社会 市场失灵
经济性管制
社会性管制
政府管制理论
政府管制:政府规制 government regulation
创始人:斯蒂格勒(美国经济学家) 定义: 政府行使职能、干预经济活动的行为
政府管制的分类
从管制性质分类——
直接管制 间接管制
从管制内容分类——
经济性管制(应对自然垄断) 社会性管制(应对外部性)
市场退出:铁路必须申报、证明退出的必要性 1958年立法修正后才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的共生性
美国政府管制的主要手段——法律
1776年 开放美国港口的法令 1806年 国家收费公路法 1862年 太平洋铁路法 1911年 巴拿马运河法(管制铁水联运) 1916年 联邦资助法(加速公路发展) 1920年 埃克斯-卡明斯运输法(全面加强管制) 1935年 汽车承运法(公路运输管制) 1938年 民用航空法(航空运输管制) 1948年 里德—布尔温克尔修正案(修正州际商务法,竞争管制) 1975年 铁路复兴与管制改革法(放松铁路管制) 1978年 航空运输放松管制法
印度交通行政 管理
联邦政府
民航部
铁道部
航运、公路、 高速公路运输部
交通行政管理模式——分散式
前苏联政府
交通部(铁道 部)
海运部
民航部 石油部(管道)
交通行政管理模式——分散式
分散式管理模式应用—— 适合于国家实力相对较弱、国内资源相对短缺
的时期,实行分散管理,便于政府集中力量发展某 一运输方式。
1.交通行政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1.1 政府管制理论 1.2 政府管制理论演变 1.3 政府管制规律
1.强化管制和放松管制交替使用 政府管制的主要手段:
强化管制 放松管制
运输方式起步阶段 政府保护其发展
发展成熟 市场主导
强化管制
市场无序
强化管制与放松管制的交替性
[案例] 美国早期海运的起步
1789年7月4日法令——
典型国家交通行政管理——美国
联邦公路管理局
1893年 “道路调查办公室”,隶属农业部 1918年 “公共道路局”, 隶属农业部 1939年 “公共道路管理局”,隶属联邦工程署 1949年 “公共道路局”, 隶属商业部 1967年 正式编入运输部
典型国家交通行政管理——美国
联邦公路管理局
公路管理 局
交通运输管理对象
基础设施建设 • 提供资金和宏观调控
管理
•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
设施运营管理 • 独立机构负责
典型国家交通行政管理——美国
运输部的成立
1962年 “相互矛盾、时常陈旧和杂乱无章的拼凑物” “国家的运输设备只能适应美国建国初期的需要”
约翰逊总统要求设立“美国运输部” 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运输系统”
1.交通行政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1.1 政府管制理论 1.2 政府管制理论演变 1.3 政府管制规律
管制理论的演变
廉价政府论——
理论基础:古典自由主义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特 征:自由劳动、自由交换
“看不见的手” 国家作用:保障平等
管制理论的演变
政府干预论——
理论基础:《通论》,政府干预理论 代表人物:凯恩斯 干预原因:
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的共生性
美国的运输管制演变: 核心理念:保护竞争、反对垄断,贯彻公共性特性 载 体:法律、法规、行政命令 200年,近百部法律文件 趋 势:联邦政府由强化管制向放松管制的演变 管制手段也由经济性管制逐步转向环境、外 部性、提高服务质量等社会影响方面
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的共生性
典型国家交通行政管理——美国
联邦公路管理局主要职责
汽车运输管理 ——负责建立和管理“全国货运汽车网”; ——负责协调各州对货运车辆登记和征税的规定,提倡
统一和简化登记和征税手续;
——负责全国营运车辆司机执照的管理工作;
典型国家交通行政管理——美国
联邦公路管理局主要职责
公路安全 ——同其它管理机构一起共同负责联邦政府的公路安全
运输部于1967年4月1日正式成立
典型国家交通行政管理——美国
运输部的机构设置
运输部
部长办公室
联邦航空管 理局
联邦公路管 理局
联邦汽车运输 安全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