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知音的文化内涵
伯牙摔琴为哪般?——从“伯牙绝弦”看古琴的知音情结
外, 还有方正好义 、 贫贱不移的萧长夫 , 高风亮 节、 宁死
不屈的邝露等 。明清长篇小说 中的琴人多是些高行懿 德的贤达之人 , 如《 三国演义》 中的司马徽和诸葛亮 、 《 东 周列国志》 中的邹忌 、 《 封神演义》 中的姬伯等 。一些女 性琴人也不例外 , 《 林兰香 》 中蓄有古琴的燕梦卿就是一
不易得 , 而知音亦难也。 ” 南宋夏琏《 临流抚琴图》 、 元王
蒙的《 溪山高逸图》 等名画俱表达了琴音难觅的悲慨 。 对知音的期待是历代弹琴者最为迫切的心灵饥渴 , 这也决定了知音之间必定倾力相助的原因和必然 。 《 前 定录・ 杜思温》 篇讲一个喜欢弹琴的年轻人, 深夜临水弹 琴时得到一个老鬼的嘉许 。出于知音之谊 , 老鬼冒险冲
伯 牙善 鼓 琴 , 钟 子 期 善 听 伯 牙 妓
五条弦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 。古琴的命
名如“ 岳山 、 龙池 、 凤沼 、 雁足 、 天柱” 等,
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 日 : “ 善哉 , 峨 峨 兮若
泰山 ! ” 志在流 水 . 钟予 期 日 : “ 善哉 , 洋洋兮
若江 河 ! ” 伯 牙所 念 , 钟 子 期 必得 之 子 期
一
自 传 统 乐 器, 蕴 含 着 丰 富的 生 命
智慧和艺术精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几乎家喻户晓 , “ 高山” “ 流水 ” 不仅是古琴 曲的名称 , 也成为知音的代名词 。人教课
标本六年级上册收入此篇, 引文如下 :
伯 牙绝 弦
年 十二个 月 , 中间一个徽代 表闰月 。
志向的首选乐器。
这里就有一个 问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 子期死了 ,
知音—钟俞之交
知音相传俞伯牙背靠高山,面向流水弹琴,一位樵夫随口吟诵“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个能对这神秘莫测的旋律如此熟捻的樵夫便是钟子期。
后来,钟子期病逝,伯牙毅然摔琴,从此世上少了一位名师,多了“知音”一词。
这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传说,早已深深地印在华夏子孙的血脉中,人们时而抚心叹息,时而细细咀嚼,向往着钟俞之间超越了生死的崇高友谊。
在世人纷纷为这个纯洁神圣的故事动容时,林非在他的《话说知音》中义正言辞地提出了反鸡汤论——伯牙完全可以凭借他高超的技艺继续熏陶出更多知音,知音总是越多越好的。
而且,轻易放弃习得的技艺,未免损失太大。
诚然,这个故事的理想主义让今人不经意间将它归为鸡汤文。
但是,它两千多年的存在价值,早已超越了歌颂友谊。
先秦主张的以礼乐治国安邦,将音乐上升为一种政治工具,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积极作用,但未免太禁锢人性。
而音乐真正回归艺术本身,主要得益于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那个胜者为王的时代早已不需要秦汉刻板的礼乐制。
而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正好发生在这音乐从政治环境中解脱出来的时期。
彼时的音乐有了灵性,不再唯唯诺诺,这才有了高山的恢宏,流水的磅礴。
所以,无论真实与否,这个故事本身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着实没有诟病的必要。
至于,“知音”本身,作者认为是越多越好的,其实不然。
伯牙鼓琴的道路极其艰辛,他坐在荒无人烟的沙滩上,面对一汪汹涌无边的大海,他坐在雄奇峻峭的悬崖上,面前是飞湍瀑流争喧豗。
狂风暴雨将琴面侵蚀得坑坑洼洼,烈日严寒将他的手摧残得粗糙皴裂,终于,他的琴音得以与狂沙共舞,与波涛共鸣,然而回应他的只有三千丈白练哗哗地水响和林间偶尔传来的虎啸猿啼。
钟子期的出现,打破了他长久以来孤芳自赏的寂寞,终于有人能听懂他的内心,让他怎能不老泪纵横?鲁迅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照此推论,伯牙的琴技如此高超,得钟子期一个知音已经是人生之大幸,怎能再期待越来越多的知音?况且,知音本是可遇不可求,即使再熏陶也不过是个会鉴赏的专家,不可谓知音。
论_俞伯牙摔琴谢知音_中的交友之道
牙起身整衣,向前施礼。那老者不慌不忙,将右手竹篮 轻轻放下,双手举藤杖还礼,道:“先生有何见教?”輥輰訛
外,脱下芒鞋, 去泥水,重复穿上,步入舱来”。正是
虽然“箬冠野服”,但举止淡定从容,与子期如出
《千字文》中所谓“举止若思,言辞安定”⑥,而又虔诚地 一辙,隐隐向读者暗示着老者与子期间不寻常的关系。
MASTERPIECES
硕士言说 / 名 作 欣 赏
论《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交友之道
⊙徐汪涓[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武汉 430074]
摘 要:“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中对友情的最高褒奖。本文尝试从冯梦龙编辑的小说《俞伯牙摔琴 谢知音》着手,结合《千字文》《大学》等中国儒家思想经典著作中的核心思想,赏析小说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交友之道 和文化精神。 关键词:《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交友之道 传统文化精神
……非独琴如此,贤者亦有之,苟非其时,则贤者将稀有得遂其功哉?④ 它告诉了我们,诸如子期这样善听的“贤者”固然不易,而像伯牙那样善于鼓琴、善于发现知音的人,也着实难 得。否则即使有“贤者”,也“稀有得遂其功”。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硕士言说 52
二、冯梦龙对伯牙子期故事的改编
面,更在细节上处处彰显钟子期的贤德和俞伯牙的尚 之间,意气相投。临行赠黄金二笏,吾儿买书攻读,老拙
贤。如当伯牙问到子期为何不求取功名时,子期答道: “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二亲,下无手足相辅,采樵度
无才,不曾禁止。旦则采樵负重,暮则诵读辛勤,心力耗 废,染成怯疾,数月之间,已亡故了。”輥輱訛
日,以尽父母之馀年。虽位为三公之尊,不忍易我一日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 现作者一直念念不忘的人生追求:“于是乎无情化有,
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位琴师名叫伯牙,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音乐家,擅长弹奏古琴。
而他的好友琴友子期,也是一位琴艺精湛的音乐家。
两人情投意合,常常一起探讨琴艺,互相切磋琴技。
有一天,伯牙邀请子期到他家中听琴,子期欣然前往。
伯牙在琴前弹奏起来,音乐如梦如幻,令人陶醉。
而子期却面露不悦,伯牙问及其原因,子期却说,“伯牙兄,你的琴艺虽然高超,但你的琴曲却无法打动我的心灵。
”。
伯牙听后大为震惊,他深知子期的琴艺非同凡响,竟然无法打动他的心灵,这让他感到十分沮丧。
于是,伯牙决定前往山林隐居,专心修炼琴艺,希望能够弹奏出能够打动子期心灵的琴曲。
在山林中,伯牙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每天都沉浸在琴声中,苦练琴艺。
经过数年的苦心修炼,伯牙终于感觉自己的琴艺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决定再次邀请子期前来听琴。
子期收到伯牙的邀请后,依旧欣然前往。
伯牙在琴前弹奏起来,音乐如泉水般清澈,如山涧般悠扬,如春风般温柔。
子期闭上双眼,聆听着音乐,渐渐地,他感到心灵被琴声所触动,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伯牙见状,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动。
他知道自己终于弹奏出了能够打动子期心灵的琴曲。
两人相拥而泣,彼此感激对方的真诚与执着。
从此以后,伯牙与子期成为了知音,他们琴艺更上一层楼,互相切磋琴技,共同探讨音乐的奥秘。
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人们常常用“伯牙摔琴谢知音”来形容真挚的友谊和执着的追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诚和执着是成功的关键。
伯牙为了打动好友的心灵,不畏艰辛,毅然隐居修炼琴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而子期也因为伯牙的真诚和执着,感受到了真挚的情感,两人的友谊也因此更加坚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伯牙一样,对待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坚持不懈地追求,不畏艰难,不怕困难。
只有真诚和执着,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而在友情中,我们也应该像子期一样,珍惜那些真诚而执着的朋友,共同分享友谊的美好,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古琴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传说
古琴台,⾼⼭流⽔觅知⾳的千古传说曾经在读冯梦龙的《警世通⾔》第⼀卷(俞伯⽛摔琴谢知⾳)时,就⼀直很想造访古琴台。
虽然对知⾳的故事早就⽿熟能详,但故事的发⽣地在武汉汉阳我却⼀⽆所知,此次出游前做攻略时,我被“古琴台”这三字吸引了,⼈不由地痴了⼀会,难道这就是我想要造访的古琴台吗?于是不假思索地将它列⼊了出游计划。
古琴台⼤门左侧上千株翠⽵,丛丛碧⽟,根根琅玕,为古⽼的琴台增添了盎然幽深的情趣。
翠⽵的下⽅是⼀幅长近百⽶的⾼⼭流⽔觅知⾳故事始末全图⽯刻,从俞伯⽛过江,遇⾬泊⾈,⿎琴⽽歌,得遇⼦期,听琴知⾳,结为知⼰,相约再期,伯⽛祭友,断弦摔琴,到饮恨绝响,故事⼀串串穿插起来,让⼈未进琴台就已将⾃⼰也融⼊到整个故事中,撬开斑驳的历史锈迹,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搜寻那古⼈的履痕。
站⽴门前,赫然看见门楣上“古琴台”三字,据说这是清末书法家杨守敬所书,笔⼒遒劲,⼤⽓凛然。
古琴台,⼜名伯⽛台,它始建于北宋,历代曾毁建多次。
三⾯环⽔,遥对龟⼭的古琴台规模很⼩,整个建筑群占地也才15亩,但它却精巧雅致,园内布局层次分明,保留着古建筑的风貌。
进⼊琴台⼤门是⼀⼩院,两侧的桂花全开了,树树⾦黄裸露着细嫩的花蕊,让⼈吞纳吸⽓中满嘴都是咀嚼的⾹味。
院内建有琴堂,琴堂门前写有⼀幅对联:志在⾼⼭,志在流⽔;⼀客荷樵,⼀客抚琴。
这上联出⾃《列⼦·汤问》:伯⽛善⿎琴,钟⼦期善听。
伯⽛⿎琴,志在⾼⼭,钟⼦期⽈:“善哉,峨峨兮若泰⼭。
”志在流⽔,钟⼦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下联据说是出⾃《诗品·实景》:“晴涧之曲,碧松之⾳,⼀客荷樵,⼀客抚琴。
”堂内介绍着“俞伯⽛摔琴谢知⾳”的故事。
春秋时,精于⾳律的晋国上⼤夫俞伯⽛,奉命出使楚国郢都后,顺长江⽽下⾄汉江⼝,当时正值中秋,明⽉当空。
伯⽛雅兴⼤开,命童⼦焚⾹,抚琴案间。
⽅弹⼀曲,见有樵夫⽴于岸上,伯⽛与之辩琴论艺,始知此⼈名叫钟⼦期,于是邀其⼊⾈。
⼀曲⾼⼭流⽔喜遇知⾳,伯⽛与⼦期结为挚友,相约翌年中秋重聚。
有关知音的历史典故
有关知音的历史典故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
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有关知音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有关知音的历史典故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昔者瓠(hù)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就是说瓠巴弹瑟时,连水里的鱼都要跃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时,正吃草料的马也仰首而听,高度评价了伯牙的演奏技术。
据载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
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
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
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
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
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
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
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
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高山流水之知音历史故事
高山流水之知音历史故事1、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我记不清是那一本书了,同样记载了这个故事,但要比这个要长一些,它的记载是:在山之滨,水之湄,士大夫俞伯牙与山野樵夫钟子期相遇,琴韵丁冬声里,弥漫着巍巍高山,浩浩江水,意境开阔吞吐万物,高山巍峨,流水浩瀚,樵夫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意,歌声相和。
俞伯牙把钟子期引为人生知己,因为音乃心之声,听懂他的琴意,就是明白他的灵魂,这是知音。
后来二人不但是知音,还成了终生挚友,钟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
2、豫让吞碳春秋时,晋国人豫让投奔智伯后,受到重视和尊重。
后来智伯被庄襄子杀死,豫让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一定报答智伯”。
意思是志士要为欣赏自己的人献出生命,美女要为喜爱自己的人打扮。
他将替智伯报仇。
于是他躲进山里,改变自己的形貌,又用吞火炭的方式弄坏自己的声带,不让别人听出自己的声音。
经过伪装后,他找机会接近了庄襄子,不料被庄襄子察觉。
豫让看报仇无望,便自杀了。
《战国策》2、季札挂剑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出使晋国,途径徐国时去拜见徐君。
两人闲谈时,徐君将季札所佩的宝剑把玩许久。
季札很明白徐君想要宝剑,但因为出使上国,必须带上佩剑,因而没有送给徐君。
季札完成使命归国时,经过徐国,想把宝剑赠给徐君,遗憾的是此时徐君已死,季札便将宝剑赠送给徐君的继承人。
但徐君的继承人说:“先君没有遗命,我不敢接受你的剑。
”季札见嗣君坚辞不受,便将宝剑挂在徐君目前的树上,方才离郑回国,徐国人作歌称赞他道:“延陵季子呵不忘故旧,千金之剑呵挂于陵墓。
”《史记@吴太伯世家》、汉刘向《新序@节士》3、管鲍之谊春秋时,齐国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曾感叹说:“我年少时穷困,曾经同鲍叔合伙做生意,总是多分钱给自己,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是因为我贫困。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文言文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文言文《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原文与翻译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
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
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
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
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
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
今日听在下说一桩俞伯牙的故事。
列位看官们,要听者,洗耳而听;不要听者,各随尊便。
正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话说春秋战国时,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氏,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也。
那俞伯牙身虽楚人,官星却落于晋国,仕至上大夫之位。
因奉晋主之命,来楚国修聘。
伯牙讨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就便省视乡里,一举两得。
当时从陆路至于郢都,朝见了楚王,致了晋主之命。
楚王设宴款待,十分相敬。
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会一会亲友。
然虽如此,各事其主,君命在身,不敢迟留,公事已毕,拜辞楚王。
楚王赠以黄金采缎,高车驷马。
伯牙离楚一十二年,思想故国江山之胜,欲得恣情观览,要打从水路大宽转而回。
乃假奏楚王道:“臣不幸有犬马之疾,不胜车马驰骤,乞假臣舟楫,以便医药。
”楚王准奏,命水师拨大船二只,一正一副,正船单坐晋国来使,副船安顿仆从行李,都是兰桡画桨,锦帐高帆,甚是齐整。
群臣直送到江头而别。
只因览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
伯牙是个风流才子,那江山之胜,正投其怀。
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
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
时当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不多时,风恬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
那雨后之月,其光倍常。
伯牙在船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炉内:“待我抚琴一操,以遣情怀。
”童子焚香罢,捧琴囊置于案间。
伯牙开囊取琴,调弦转轸,弹出一曲。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清代】丁观鹏《伯牙抚琴图》
内容理解
• 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从相遇、相识进而成为知音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 可分为五个阶段。
• 第一阶段:知音缘起
•
中秋月夜,俞伯牙船上弹琴,恰巧被避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了。船上的俞
伯牙与岸上的钟子期由于身份地位不同,产生了矛盾——相互排弃。
• 第二阶段:船中交谈
内容理解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是一部话本作品,讲述了古代非常有名的俞伯牙 与钟子期的故事,收录在《警世通言》中。俞伯牙从小酷爱音乐,他弹 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一天,俞伯牙船行遇雨, 停船操琴时,遇到樵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洋洋乎在高 山”“汤汤乎在流水。”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的故事。钟子期死 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作品通俗易懂,在当时 很受听客的喜欢,已成为中国古代话本的典范之一。
•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知音徒自 惜,聋俗本相轻。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唐】孟浩然《赠道士参寥》
阅读延伸
•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 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 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南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 不住鸣》
在高山还志在流水。钟子期听音知心,破译了俞伯牙隐藏的期待信息。 • 这是知音交流的验证阶段。
内容理解
• 第四阶段:结为兄弟
• 钟子期精彩的乐理独白和擅长听音知心,让俞伯牙佩服得五体投地,由衷地庆 幸自己确确实实遇到了知音,以致促膝交谈,情感交流越来越深,因而抛弃了 身份地位的悬殊差别,二人结为兄弟,成为真正的知音。并相约来年再聚首, 巩固知音之谊。
以琴交挚友,以乐会知音
以琴交挚友,以乐会知音在2014年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武汉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歌剧《高山流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该剧以独特的立意和风格,吸引了众多观赏者。
这部歌剧由黄维若编剧,莫凡作曲,曹其敬导演,由武汉歌舞剧院、武汉爱乐乐团联合演出,王燕指挥。
通过评选,它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歌剧节的“优秀剧目奖”,同时还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单项奖。
《高山流水》是一部雅致的歌剧,它的题材选自春秋时代楚国伯牙与子期以琴交挚友,以乐会知音的故事。
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雅”剧,它并不宏伟壮观,亦不高大绚烂。
“诗化”的音乐语言内在而雅致,揭示出人世间知音难觅的道理以及“天人合一”的道家境界。
剧作家黄维若另辟捷径,运用楚辞的方式架构歌剧,在情节上将春秋故事与明代冯梦龙的小说相结合,清晰地展示了伯牙、子期邂逅偶遇,共论“高山”,同品“流水”,子期身逝爽约,伯牙“毁琴而断宫商”的愤世绝唱。
《高山流水》区别于一般歌剧,它本身是一部两个男人之间的戏,在情感安排上很难把握。
为此,编剧特意设置了“高山”(女中音)、“流水”(女高音)和仙女玉衡(女高音)这三个女性角色,她们的穿插与铺垫给整部歌剧带来了角色、情绪与声部方面的调节,使剧中的抒情性和戏剧性能够在一种细腻的对比中呈现出来。
《高山流水》的“雅”体现在多方面。
首先,它是一个带有寓意性的音乐戏剧作品,其关键词在于“精神”二字。
伯牙抚琴,但高雅的琴声无人领悟,这本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无情折磨。
偶遇子期后,伯牙的音乐得到了理解,高山流水的境界得到了欣赏,这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快乐释放。
然而,当子期身逝爽约,伯牙此世再无知音时,一个精神世界坍塌了,那一刻的孤独、彷徨与怀念,如同人世间的“神界黄昏”,使他逐步走向了绝望的终结。
《高山流水》的第二个“雅”在于其意境的奇特。
它的表现方法是从内向外揭示,而非从外向内包装,故而音乐的情绪与戏剧的动感都体现在内在的“隐形”张力上。
歌剧中的人物设置和关系简洁清晰:伯牙与子期作为主角是两个典型性的人物,两者之间的关系带有偶然与必然的双重性,而高山、流水、玉衡、钟母等人物则是围绕典型而设立的均衡角色,她们在剧中起到了烘托、包容、释疑、帮衬的作用,为全剧精神主题的呈示与升华做了必要的铺垫。
知音文化
各位游客:大家下午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非常荣幸能和大家相聚在白云黄鹤,知音江城——武汉。
我是大家的导游员。
今天我先带大家游览著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
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
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
最早修建年代已经没有确切记载,但在北宋时期就已存在则是不争的事实。
其后屡建屡毁,1924年又一次修复。
抗日战争中又大半被毁,直到1956年在琴台西侧修建汉阳文化宫,同时又修复琴台的各项建筑,1981年又重新修葺。
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
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一直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
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
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凉,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忽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奇。
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
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找。
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
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
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
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
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
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
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流水操”,其意在流水。
2019年知音的来源典故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知音的来源典故知音一词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直至今天,人们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出处通晓音律《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
”《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汉桓谭《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
” 宋周邦彦《意难忘》词:“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僖宗皇帝,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
”《管锥编》关于文艺审美的观点,散珠于各册各条,虽不如《谈艺录》而自成体系,但浸淫既久,也不免多有发见。
册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好音多以悲哀为主”、“听乐与闻乐”、“文词风格与辨伪”三条,由“知声”、“知音”、“知乐”的递进而及文艺审美,似可合观而资谈艺之助。
串珠之劳,俾以益于“知音”者也。
典故内容《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巍巍乎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绝弦於钟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 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唐顺之《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
”浩然《艳阳天》第六九章:“﹝弯弯绕﹞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筼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历史典故】历史典故:俞伯牙摔琴谢知音_550字
【历史典故】历史典故:俞伯牙摔琴谢知音_550字俞伯牙(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80年)是中国战国时期音乐家、古琴演奏家。
他和钟子期是知音,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
在中国古代的故事中,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叫做“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故事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是好友,两人常一同演奏古琴。
他们会合的地方是在攸县初城,因此他们把初城称为“知音城”。
俞伯牙是一个音乐家,钟子期是一个地方官员。
两人在音乐上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理念,所以他们交情深厚,并且成为了知音。
他们常常一同演奏古琴,即使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也会定期相聚。
战国时期的中国非常动荡,战争频繁,俞伯牙和钟子期经常因为战乱而无法相聚。
一次,俞伯牙因为战争被迫离开攸县,去了陈留。
多年后,百废待兴,俞伯牙终于回到了攸县。
心中充满了对知音的思念和期望,他立即去了初城,希望能和钟子期再次相聚。
当俞伯牙来到初城时,却发现城市完全变了样,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四处寻找钟子期的踪迹,但却没有找到他。
俞伯牙心灰意冷,深感伤心和失望。
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中,想起了他和钟子期共同演奏古琴的美好时光。
他想用美妙的琴音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他的琴在长时间没有使用后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演奏状态。
他尝试弹奏,但发现琴声沉闷、音调不准,非常难以听受。
于是,俞伯牙摔琴摔在了地上,泪如雨下,大声痛哭起来。
他的邻居听到了哭声,纷纷前来询问。
俞伯牙告诉他们自己的故事,以及他和钟子期的友谊。
人们被俞伯牙的悲伤深深打动,他们纷纷为他解忧。
其中一个人告诉俞伯牙,自己有一架古琴,早就厌倦了弹奏。
俞伯牙对这个人表示感激,并请他把琴借给自己。
准备好琴后,俞伯牙紧闭门户,开始演奏起来。
他的琴音被风吹进初城的废墟中,如黄鹤大鸣,震动了整个城市。
在这美妙的音乐中,钟子期突然从废墟中出现,在俞伯牙的演奏下,两人再次相聚了。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真正的知音难求。
人生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人们相互交往难免会遇到误解和疏离。
伯牙鼓琴知音的理解
伯牙鼓琴知音的理解
表示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比喻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这里指伯牙把钟子期当做他的知音。
出自明代冯梦龙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扩展资料:
原文节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长江,黄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长江黄河在我面前流动!”。
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叫伯牙的琴师,他是一位琴艺精湛的音乐家,深受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而他的知音好友则是名叫钟子期的瑶池宫乐师。
伯牙和钟子期两人相识于瑶池宫,二人志趣相投,情投意合,成为知音好友。
伯牙和钟子期常常一起琴酒相伴,畅谈音乐人生。
他们深信音乐是心灵的交流,是超越言语的情感表达。
他们的琴音相和,意趣相投,深受彼此的赏识与喜爱。
然而,有一天,钟子期突然去世了,伯牙非常悲痛,他不愿相信这个残酷的现实,他失去了知音好友,也失去了灵感。
伯牙因为思念钟子期,便离开了瑶池宫,开始四处游历,想要寻找新的知音。
他来到了齐国的陈留城,希望在那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陈留城,伯牙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子期。
子期是钟子期的儿子,他也是一位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对伯牙的琴艺十分钦佩。
伯牙和子期成为了朋友,他们常常一起弹琴论道,畅谈音乐人生。
然而,伯牙却发现子期对音乐的理解和钟子期有所不同,他觉得子期的琴艺还不够纯熟,对音乐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伯牙开始觉得失望,他觉得再也找不到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了。
一天,伯牙和子期一起登上了一座高山,俯瞰着陈留城。
伯牙情不自禁地拿起琴来弹奏,他的琴音悠扬动听,如泣如诉。
而子期却没有表现出对伯牙琴音的欣赏,他只是默默地听着,没有任何反应。
伯牙感到非常失望,他觉得自己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来,伯牙的琴弦断裂了,琴身也摔得支离破碎。
子期见状,忙上前去帮忙,他拾起了琴身和琴弦,放在一起,然后用手指轻轻地拨弄起来。
伯牙听到了这个声音,他感到非常震惊,因为这个声音竟然和钟子期的琴音如出一辙,如同钟子期的精神附体一般。
伯牙终于明白了,他找到了新的知音,这个知音就是钟子期的儿子子期。
虽然子期的琴艺还不够纯熟,但他对音乐的理解却是深刻的,他继承了父亲钟子期的音乐天赋和情感。
伯牙为自己的狭隘和固执感到羞愧,他明白了知音不一定要琴艺高超,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交流。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赏析
原文: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白话释义:俞伯牙从长江坐船回家,见两岸景色壮观,抚琴抒怀。
悠扬的琴声,引来了樵夫钟子期。
俞伯牙始则认为夜静更深的悬崖下,是不会有知音的。
但他听了钟子期畅谈乐理后,认定是遇到了真正的知音。
两人抵掌促膝,侃侃而谈,并结为弟兄。
风顺天清,将开船前行。
俞伯牙和钟子期相约明年中秋节,再到此地相会,遂依依不舍离别。
一年后,中秋佳节来临,俞伯牙践约重游旧地,但不见钟子期前来迎接,一路寻访而去,才知他已病故。
俞伯牙来到坟前,抚琴致哀,乡人鼓掌大笑,俞伯牙更增失去知音的痛苦,愤而摔琴。
赏析:小说通过俞伯牙和钟子期由陌路相逢到结为知交的故事,抨击了“势利交怀势利心”、“于今交道奸如鬼”的世态人情,提出了交友的原则:相知。
小说赞扬的主人公俞伯牙,虽是封建文人,但那种“知音说与知音听,不与知音不与谈”的思想,固然带有士大夫阶级自命清高、鄙视劳动者的某种成分,但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腹心相照”,“声气相求”的友谊观,值得称道。
它是我们民族的优良美德之一。
小说描写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在相互映照中显现出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
作品叙述两人结识相交的过程层次分明,非常生动。
俞伯牙先是“大笑”,对钟子期的“才情”表示怀疑。
当钟子期出言不俗,凛然批驳他“出言谬矣”后,他“回嗔作喜”,问他弹的曲名。
钟回答后,他“大惊,推琴而起,连呼‘失敬’”等等。
人物的鲜明性格,在这故事情节的层层推进中凸现。
“琴”,是小说的主要道具。
两人由“琴”而相交,俞伯牙摔“琴”而骤起高潮。
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和琴,钟子期和鼓,这是两对知音。
伯牙是战国时期的古琴演奏家,钟子期是鼓手。
他们是一对知音好友,因为他们都对音乐有着共同的热爱。
伯牙弹琴钟子期击鼓,两人合作默契,音乐声声入耳,感情深厚。
然而,伯牙的知音好友钟子期突然去世了。
伯牙悲痛欲绝,他不愿再弹琴了。
他觉得没有了知音,音乐就失去了意义。
他决定去寻找另一个知音好友,以继续他们的音乐梦想。
伯牙辗转来到了越国的朝廷。
他听说了一个鼓手名叫鼓子期的人,他听说鼓子期的鼓艺非常高超,可以与伯牙的琴相媲美。
伯牙心中一动,他决定去找鼓子期,看看他是否可以成为自己的新知音好友。
终于,伯牙见到了鼓子期。
他们一见如故,心心相印。
伯牙拿出琴来,开始弹奏起来。
可是,鼓子期却没有击鼓,而是默默地听着。
伯牙弹了很久,可是鼓子期依然没有击鼓。
伯牙感到非常奇怪,他问鼓子期为什么不击鼓。
鼓子期却说,“我不会击鼓了,因为我知道我和钟子期是一对知音,而你和钟子期也是一对知音。
我不愿意替代钟子期的位置。
”。
伯牙听了,陷入了沉思。
他明白了鼓子期的心意,也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他明白了,知音是无法替代的,每一对知音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再也不愿意去找替代钟子期的知音了。
于是,伯牙放下了手中的琴,他再也不愿意弹奏了。
他明白了,知音是无法取代的,失去了知音,音乐就失去了灵魂。
他不愿意再去寻找新的知音了,因为他知道,再也找不到第二个钟子期了。
伯牙的这个决定,让人们感到非常震惊。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伯牙会放弃音乐,放弃寻找新的知音。
可是,伯牙却坚定地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他明白了,知音是无法取代的,失去了知音,音乐就失去了灵魂。
伯牙的故事,让人们深思。
知音难觅,失去了知音,音乐就失去了灵魂。
伯牙的故事,让人们明白了,知音是多么的珍贵。
生活中,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知音,因为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_名人故事素材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俞瑞,字伯牙,春秋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
春秋时代的琴师。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钟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
”两人就成了至交。
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氏人,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
俞伯牙身虽楚人,官星却落于晋国,仕至上大夫之位。
因奉晋主之命,来楚国修聘。
伯牙讨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顺便省视乡里,一举两得。
待公事办完后,伯牙张着风帆,乘着大船,准备返回晋国。
不到一天,就到了汉阳江口。
那时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忽然遇到狂风暴雨,船只不能前进,只得停靠在山崖之下。
没等多久,风恬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
那雨后的月亮越发明亮。
伯牙在船舱中,一个人感到有些无聊,于是就叫童子在炉内焚香,准备抚琴一操,以遣情怀。
等童子把香焚好、琴摆好,伯牙开始调弦转轸,弹出一曲。
曲犹未终,指下“刮刺”一声响,琴弦断了一根。
伯牙感到吃惊,叫童子去问船头:“这船住所在什么地方?”船头回答:“就停在山脚下,虽然有些草树,但没有人家。
”伯牙说:“是荒山了。
若是在城郭村庄,或有聪明好学之人,盗听琴声,所以琴声忽变,弦即会断。
这荒山野岭的,哪里会有听琴之人?哦,说不定有仇家差来的刺客!”然后叫上左右:“到处去检查一番吧!”这时,岸边传来话音:“船中大人,不必见疑。
小人并非强盗之流,只不过是一樵夫。
因为打柴回去晚了,又遇上狂风暴雨,就躲在山崖下。
突然听到您优雅的琴声,所以停下来听听。
”伯牙大笑说:“山中打柴的,也敢称‘听琴’二字!左右,让他走吧!”那人就是不走,在崖上高声说道:“大人的话可不对哦,岂不闻‘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会有抚琴之客了。
知音的来源典故
知音一词来源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直至今天,人们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
”《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汉桓谭《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
” 宋周邦彦《意难忘》词:“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僖宗皇帝,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
”《管锥编》关于文艺审美的观点,散珠于各册各条,虽不如《谈艺录》而自成体系,但浸淫既久,也不免多有发见。
册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好音多以悲哀为主”、“听乐与闻乐”、“文词风格与辨伪”三条,由“知声”、“知音”、“知乐”的递进而及文艺审美,似可合观而资谈艺之助。
串珠之劳,俾以益于“知音”者也。
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巍巍乎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绝弦於钟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 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 明唐顺之《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
”浩然《艳阳天》第六九章:“﹝弯弯绕﹞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筼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这则故事千百年来一起感动着人们,人们不是羡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艺,而是羡慕他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钟子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范
• 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始见于《吕氏春秋》、 《列子》等先秦典籍的记载。推广大众于明代通俗 文学家冯梦龙的话本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知音故事以其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涵与人文意蕴, 穿越千年悠长岁月,打动并慰藉了后世无数心灵, 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现象,并被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和欣赏。
1、君子之交 2、文人隐逸 3、楚地风情 4、儒道文化
1、君子之交
以琴会友、心神相交、意趣相投 以琴祭友、代侍双亲、重情尚义 对琴和音乐的热爱与理解——谈琴论乐•音乐知音 对诺言的共同恪守与实践——大孝至爱•人生知己 (知音故事的基本内涵)
2、文人隐逸
集贤村 —— 石中美玉 钟情自然山水、淡泊功名利禄;
追求诗意人生、任情适性自在。
官文化
4、儒道文化
儒家——世俗礼义、人伦情感 道家——隐逸山林、审美自然
知音文化内涵之一:音乐知音
伯牙、子期二人均为 热爱音乐之人,音乐是二
人相识、相知的触媒。
对于音乐和琴理的热 爱、理解是二人相知、相 惜的前提条件,是知音故 事的基本内涵所在。
知音文化内涵之二:人生知己
• 无论是俞伯牙弹奏高山流水 之曲,还是钟子期听闻高山 流水之音,都体现了两人心 神相交、人琴合一的精神世 界。 • 俞钟二人以琴结缘,由音乐 知音而升华为人生知己,是 知音故事的另一文化内涵。
知音文化内涵之三:傲岸人格
• 首先,俞、钟二人不 同流俗的诗意人生追 求。 其次,超越世俗等级 身份地位的价值观。
知音文化内涵之四:诚信典范
• 钟子期临终前嘱咐父母在 江边等候故人。
• 俞伯牙辞官赶往楚国,于
约定之期赶到相约之处, 得知挚友已逝,主动承担 起代友人赡养父母的职责。
知音故事的文化内涵(二)
二、知音故事的流变
• 俞、钟事迹走出文人的文案书斋,演变成为一个具有丰富 而深刻的情感内涵与人文意蕴的故事,为广大民众所知晓和 熟悉,要归功于明末通俗文学家、《三言》的编纂者冯梦龙。 《三言· 警世通言》的开篇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不仅情节生动、人物丰满,而且具 有厚重的情感色彩和普世价值。
小说的落脚点与旨归不仅仅在以琴结缘和音乐知音,更由 此进入社会伦理层面,歌颂俞、钟二人超越血缘和等级的生死 不渝的友情、极富诗意的人生意趣以及彼此恪守信义的高风亮 节,从而使俞、钟故事成为民间文学的经典之作,实现了“警 世”的目的。
知音故事的文化内涵(一)
1、音乐知音 2、人生知己 3、傲岸人格 4、诚信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