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版)《 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四章“共筑美好家园”,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心中有他人”。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好情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心中有他人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认识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好情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心中有他人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好情感。
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心中有他人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关爱他人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思考。
2. 讲解: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心中有他人的原则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心中有他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心中有他人的原则,分享经验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心中有他人的含义2. 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3. 实践心中有他人的原则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这一原则。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阐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实践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他人需求,将心中有他人的原则融入日常生活,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同时,布置一道拓展作业:采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心中的他人是谁,以及他们是如何关爱和尊重他人的。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5.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心中有他人》教学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学案设计【课程标准】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2.4 知道人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一、教与学目标1、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2、学会与他人合作,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能进行换位思考,有效化解矛盾。
3、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掌握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二、教与学重点:平等相待你我他;三、教与学难点:走出自我,豁达待人四、教法与学法:情境创设、阅读讨论、自主探究以及讲解等方法。
五、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1、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记录。
2、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
3、适当情况下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使用。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在上课之前,我先邀请大家欣赏一段情景对话《五个手指的争吵》。
说一说:看到他们的争吵这样激烈,你有怎样的看法呢?如果老师交给他们一把吉他,怎样才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呢?学生回答。
师总结:五个手指各有长处,但是他们只有在团结合作中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共同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其实生活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有时需要独奏,更多的时候需要合奏。
要弹奏好生活的乐章,就要善于与人合作。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如果你能够使别人乐意和你合作,不论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无往不胜。
”善于与他人合作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艺术。
那么,怎样处理合作中的人际关系,获得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走好合作之路,并享受成功的喜悦呢?那我们在合作中就要做到“心中有他人”!板书课题:心中有他人(二)整体感知信息搜索1、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说出本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标划。
《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
学生做作业
通过理解记忆,才能让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指导自己的生活。
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怎样做到心中有他人?
2、弹性作业:怎样做到宽容?
3、实践作业:向在合作中真心帮助或原谅过自己的人致谢!
板书设计
心中有他人
1、理解之上
2、宽容他人
(3)怎样做到宽容?
(三)乐于助人
1、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接受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感受。
2、小结
(1)为什么要乐于助人?
(2)怎样帮助他人?
二、互动交流:
怎样做到宽容?
怎样帮助他人?
怎样做到心中有他人?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自主预习,找出问题所在。
学生阅读故事,积极思考问题。
目标依据
1.教材分析
本项目围绕友善待人,探讨友善待人的具体表现,阐释友善待人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友善待人的具体要求,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2.学生分析
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各方面缺乏经验,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他人对自己造成伤害,往往不能宽以待人,友善相处。学习本项目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乐于助人
反
思
重
建
阅读课本68页,管鲍之交的故事,然后思考问题:
鲍叔牙身上的什么品质让管仲和他成为至交?
3、小结
(1)理解他人的意义?
(1)怎样理解他人?
(二)宽容他人
阅读课本第69页“六尺巷”,思考问题:
1、是什么使傅以渐的家人和邻居转变了态度?
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1. 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周围人的感受,懂得关心、帮助他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担当责任的意识。
通过课堂活动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他人的敏感性和同理心,为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感、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
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5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心中有他人”,并引导学生讨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提问学生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他人帮助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感受和反应。
步骤二: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情感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情感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讲解同理心和责任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与关爱他人的关系。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人物关系、冲突和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表达同情和提供帮助来解决问题。
步骤四:小组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真实的事例。
•学生要以小组的形式,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展示如何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每个小组要对其他小组的表演给予评价和反馈。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课程的主要观点和体会。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思考课后如何将所学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4. 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小组表演评价:评估学生对关爱他人和帮助他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反思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篇关于如何实践关爱他人的反思作文,思考如何应对不同情况下的冲突和问题。
5.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参观慈善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在课堂中讲解并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情绪管理技巧,以提升学生的情商。
《心中有他人》的教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的教案设计一、课程背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
因此,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态度尤为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使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同理心和责任感的定义与作用;- 了解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态度;-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同理心和责任感的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义。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PPT幻灯片;- 视频素材。
2. 环境准备- 教室中央放置一张圆桌。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老师可用图片、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认识和兴趣。
2. 观看视频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素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引发对同理心和责任感的思考。
第二步:理论讲解1. 同理心的概念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同理心的定义和作用,并举例说明。
2. 责任感的概念通过PPT向学生介绍责任感的定义和作用,并举例说明。
第三步:小组合作活动1.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一个他们经历过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经历,并结合同理心和责任感进行讨论。
第四步:实践活动1. 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场景,模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
2. 反思和总结每组展示他们的角色扮演,其他组员可以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反思和展示,对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行为进行总结。
第五步:课堂总结1. 思考提问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例如:你有没有意识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你准备在以后的生活中采取什么行动来帮助他人?2.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同理心和责任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我们是一家人”,具体内容为第二章“心中有他人”。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心中有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培养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提高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心中有他人的例子,体会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
(2)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强调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展示,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小组讨论5. 情景模拟(1)教师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2)学生分享体验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心中有他人的含义2. 心中有他人的具体做法3. 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心中有他人的例子。
(2)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
2. 答案:(1)例子:为同学解答疑问、帮助他人捡起掉落的物品、关心生病的同学等。
(2)做法: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关心集体利益,主动帮助他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心中有他人意识。
《心中有他人》教案:实践写作,联想创意情感文本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是培养他们的情感、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激发,让他们在情感丰富的基础上,更好地展示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联想创意情感文本正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本次教案中,我们将介绍一篇联想创意情感文本《心中有他人》,这篇文章不仅有着情感的深刻表达,更充满了创意的想象力。
一、阅读课文(一)读前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某一个特殊瞬间或者一个人,询问学生该如何用文章的方式来表达出这个瞬间或者这个人在心中所占据的位置和重要性。
(二)读课文展示《心中有他人》这篇文章,并进行详细的解读。
教师和学生一起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三)读后讨论在阅读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这篇文章表达了哪些情感?2.它让你们想到了哪些事情?3.这样的文章有哪些特点?4.如果你要写一篇类似的文章,你会写什么样的内容?二、写作训练(一)创意训练启发学生进行创意训练,让他们在情感、思维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1.让学生写出一段自己的心路历程,描述自己曾经发生过的一个特殊的瞬间。
2.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印象,写一个与心情有关的小故事。
(二)写作指南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一些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富有情感和创意的文章。
1.情感真实对于情感的表达,学生需要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些情感的真切和深刻。
2.形象贴切学生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让读者更能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3.巧妙联想在文本中,合理的联想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文章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意。
三、总结回顾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感受。
情感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联想创意情感文本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创造力,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我们是一家人》中的第二课时《心中有他人》。
本节课主要围绕“心中有他人”这一主题,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会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学会关心他人,体会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心中有他人是一种美德,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会集体荣誉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小组讨论记录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集体协作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关注集体荣誉感。
2. 新课内容讲解:a. 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
b. 分析案例,让学生体会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c.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团队合作的选择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黑板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心中有他人》2. 板书内容:a. 心中有他人的含义。
b. 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c.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心中有他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经历和感悟,完成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了解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2、《心中有他人》(教案)
反思(一)
教后
反思(二)
1、情景一:小组同学之间分享好书,好玩具;
情景二:野营活动中吃饭时的情境;
情景三:同学伤心后我给怎么办?
2、学生讨论。
3、小组汇报。我们发现好书应该多向同学们推荐;我们可以换着看,即节省了钱又增长了知识。
野餐过程中我们可以互换这吃东西,还可以分给忘记带饭的同学吃、、、、、、
4、教师总结。我们的集体是由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组成的,没有了他人,也就没有了集体。
店子镇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店子镇_______________学校二次备课教师:三次备课教师:
课题2、《心中有他人》课型 Nhomakorabea新授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分辨在集体中只顾自己和能想着别人的不同行为。知道与人相处,要想着别人,不能只顾自己。
过程与方法
知道与人相处,要想着别人,不能只顾自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想着别人。厌恶只顾自己的表现
三、小小故事会。
1、学生分小组讲述小英雄人物故事。
2、思考:是什么力量鼓舞这些小英雄们敢于面对危险去营救别人?
3、集体交流。四、教师总结:
心中有他人,使得这些小英雄有了敢于面对危险的勇气,和同学们的友情,让小英雄们敢于面对困难,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国家都是这样。在集体中,我们必须心中有他人,言行顾他人,我们的集体才会更好的存在和发展。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知道与人相处,要想着别人,不能只顾自己。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对待他人
教法
学法
谈话法、练习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动画故事片《三个和尚》
教
学
过
程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2.如何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3.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技巧4.感恩的心态和行动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2.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心中有他人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感受。
5.互动游戏法: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团队合作和感恩。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心中有他人的主题。
2.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
3.分析心中有他人的典型案例:分析一些心中有他人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4.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技巧: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5.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感受。
6.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团队合作和感恩。
7.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心中有他人。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3.学生在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4.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行动。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
2.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心中有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
《心中有他人》教案:启发学生谈论现代情感文学现象
《心中有他人》是一篇现代情感小说,它反映了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复杂态度。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对于现代情感文学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与生活。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现代情感文学现象的特点。
2.通过分析小说《心中有他人》的情节和人物塑造,了解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多种态度。
3.激发学生对于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探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于小说《心中有他人》的学习,切入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引领学生思考现代情感文学的特点和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小说所反映的情感故事中更加深刻地触发思考和感悟,从而拓展学生的情感和认知。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教师先讲解当代情感文学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引入小说《心中有他人》,并对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进行简要介绍。
3.提出几个与小说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这些情感故事对于当代社会有什么启示?”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相关问题。
5.教学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教师讲解和讨论:教师先讲解当代情感文学现象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
2.小说解读和讨论:教师根据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感性理解,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这部小说。
3.小组讨论:教师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室内自由交流,共同探讨本节课的问题。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反馈。
四、教学过程本教案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部分:1.引入教学:教师首先会介绍这堂课的主题,即当代情感文学的特点和《心中有他人》这部作品。
在带领学生了解这个主题的知识点和课程目标后,引出相关问题,例如:-现代情感文学和古代情感文学有什么不同?-多情的曾经和专一的现在,你更喜欢哪种爱情故事?-《心中有他人》中的故事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2.讲授教学: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分享现代情感文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对于这个主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册,第5课《心中有他人》。
详细内容包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换位思考三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做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换位思考。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换位思考的意义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堂练习本、道德与法治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主题。
2. 新课导入:(1)关爱他人:教师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尊重他人: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换位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设计一个关爱他人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关爱他人的过程。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道关于尊重他人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重要性方法2. 尊重他人重要性表现3. 换位思考意义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思考如何关爱他人,写一篇短文。
(2)以“尊重他人”为主题,设计一个实践活动。
2. 答案:(2)活动设计要体现尊重他人的原则,如:倾听他人意见、不嘲笑他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关爱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换位思考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中有他人》教案:构建情感教育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情感表达
心中有他人教案:构建情感教育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情感表达一、教学目标1.了解情感表达的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避免情感压抑和口头习惯性说话;3.学习以积极的方式表达感受,增强自信心和沟通能力;4.提升学生的情感智慧。
二、教学重点1.情感表达的作用和重要性;2.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3.以积极方式表达感受。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积极情感表达;2.提升学生的情感智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分组讨论;3.角色扮演;4.案例分析。
五、教学内容1.课前热身老师播放一段感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情感表达的力量,并讨论视频中人物表达情感的方式。
2.教学重点1)情感表达的作用和重要性情感表达的作用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当我们表达情感时,可以让人们了解我们的想法和情感状态,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我们。
2)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是积极和建设性的。
例如,在表达负面情感时,我们可以使用“我感觉…” 的语言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这不仅可以避免令他人感到攻击性,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
3)以积极的方式表达感受积极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它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尊重和关注,并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3. 教学课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情感表达,老师可以进行以下活动:1)分组讨论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情感表达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让他们列举成功和失败的情感表达案例。
2)角色扮演老师可以在学生之间设置情感互动的情景,让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情感表达,并且让学生评价情感表达的成功情况。
3)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一些情感表达的案例,并让他们分析出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的原因,为学生提供更复杂的情感表达情景练习。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体会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方式。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尝试,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并增强自己的情感智慧。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共筑美好家园”,第12课“心中有他人”。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中关于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阐述,以及相关案例和活动。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实践心中有他人的理念。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和团队合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意义。
2. 教学新课(15分钟)(1)讲解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心中有他人的实际意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心中有他人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例题,完成一道关于心中有他人的练习题。
5.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心中有他人的理念,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心中有他人2. 板书内容: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团队合作实践心中有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你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事例,并简要说明你是如何做到的。
(2)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换位思考的认识。
2. 答案:(1)示例:帮助同学解答难题、给老人让座、帮助陌生人找到目的地。
(2)换位思考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实践心中有他人方面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关爱他人的快乐。
(2)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多与同学、家人、朋友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他人需求,主动帮助他人的习惯。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中有他人的含义2. 换位思考的意义3. 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表现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5. 实践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帮助他人,并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2. 案例分析:讨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实践作业: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心中有他人的实际意义。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换位思考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4. 实践作业反馈:收集和分析学生完成的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效果。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2.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共情,关心他人需求,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心中有他人的含义2. 心中有他人的表现3. 为什么要心中有他人4. 怎样做到心中有他人5. 心中有他人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以及与人共情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2. 案例分析:分析心中有他人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互动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心中有他人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引发学生思考。
2. 案例分析:分享心中有他人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4. 情景模拟:设定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5. 互动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心中有他人的快乐。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心中有他人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关爱他人行为的实践。
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定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心得体会等,进行定量评价。
3. 评价指标: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换位思考、与人共情。
七、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有关心中有他人的真实案例。
2. 教学图片:寻找与心中有他人相关的图片素材。
3. 互动游戏:设计有关心中有他人的互动游戏。
4. 视频资料:寻找有关心中有他人的视频素材。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和理解他人。
3. 引导学生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心中有他人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案例分析:分析心中有他人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情景模拟材料。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 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思考。
2. 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心中有他人的具体表现,并提出建议。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5. 总结提升:总结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心中有他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在不同情境下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2. 教学步骤:a. 教师设定不同情境,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
b.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境中的心中有他人的行为。
c. 各小组分享角色扮演的经历,讨论心得体会。
七、课堂互动与提问:1. 教学内容: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2. 教学步骤:a.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心中有他人的表现。
b.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2.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同理心。
3. 培养学生主动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的精神。
4.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集体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心中有他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换位思考的意义与方法。
3. 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4. 乐于助人、为人着想的实践途径。
5. 集体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心中有他人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体会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3. 角色扮演法: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心中有他人的行为,感受关爱与尊重。
4.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团队合作,实践心中有他人的理念。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关于心中有他人的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分析。
2. 情景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环节。
3. 教学PPT:制作教学课件,展示心中有他人的相关内容。
4. 课堂记录表:准备一份课堂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讨论和活动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思考。
2. 讲解心中他人的概念:介绍心中有他人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 换位思考: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同理心。
4.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心中有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5. 角色扮演: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心中有他人的行为,感受关爱与尊重。
6.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参与团队合作,实践心中有他人的理念。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心中有他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践行。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和实践方法。
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
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教案主题: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教学目标:1. 通过讨论和思考,使学生了解和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鼓励学生通过行动来展示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尊重。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和标记工具。
2.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心中有他人”?2. 让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3. 通过讨论和引导,引导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欢乐,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展示幻灯片或使用白板,向学生解释“心中有他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我们应该关心和尊重他人?关心和尊重他人有什么好处?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择一个案例,例如:一个学生需要帮助,但其他人都忽视了他。
让学生个别或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如果你在这个情况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由,并帮助他们意识到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他们的观点,总结“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和作用。
步骤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会问题(例如:环保、贫困儿童、残障人士等)。
2. 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并展示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鼓励小组成员在讨论中表达他们的意见,并鼓励他们找到行动的方法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4.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行动计划,并由全班共同讨论和提出建议。
5.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行动计划的重要性。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他们学到的关于“心中有他人”的知识和观点。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准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心中有他人”的品质?你认为这对你和他人有什么影响?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展示“心中有他人”的品质。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心中有他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3. 培养同理心,关爱他人。
4. 乐于助人,体验助人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4.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关于心中有他人的案例,以便进行分析。
2.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代表他人的小道具,如帽子、眼睛等,以便进行角色扮演。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心中有他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心中有他人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
6. 分享感悟: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和讨论过程中的感悟。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心中有他人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体验心中有他人的快乐。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的事迹,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感受到他人;
2、明白尊重别人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
3、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为他人思考;
4、指出一些不考虑他人想法的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点
学会学生在生活中想到他人,尊重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并能分辨出不考虑他人错误的行为。
教学难点
理解站在别人角度上的意义,并学会如何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为他人思考。
教学准备
1、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的周围都有哪些人
2、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尊重别人的小故事
3、让学生先设计一个情景,按书上第7页说说这是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心中有他人
二、讨论交流
1、自主阅读
学生自学书本内容。
(两分钟)
从图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他?
2、你知道吗?
你能说一说自己生活的周围都有谁大家不太喜欢的人吗?能说说原因吗?
3、尊重他人
把你尊重别人的事讲给大家听或表演给大家看。
4、这是为什么?
读一读文中的小儿歌——《这是为什么》你想向他们学习什么?
6、情景设计
自己设计一个为他人着想的情景,说说这是为什么。
7、我想对你说
与前面的同学比一比,你想对不为他人着想的同学说些什么?
8、请举例
你还见过类似不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吗?
6、请指出
对于你见过的类似不为他人着想的现象,指出问题所在。
三、故事屋
1、故事屋说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位叔叔为什么会被称作“最美的巨人”?
2、只有看到别人开学,自己才快乐的人是最值得我们称赞的。
四、观察哨
1、这个充满爱的小屋给了你什么启示?
2、你知道“增人玫瑰,手有余香”是什么意思吗?
五、小论坛
从这个论坛中你学会了什么?
六、本节小结
在生活中感受到他人,明白尊重别人的意义并学会尊重他人;还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为他人思考,并指出一些不考虑他人想法的错误的行为。
七、课外拓展
说说这些不为他人着想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八、课后作业
日常该如何为他人着想,写在课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