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的教学方式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的教学方式探究
作者:罗小草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39期
摘要: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的学科,对于思维和意识都处于初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十分困难。
数学知识中涉及图形和公式类内容较多,这些内容不断变换组合,潜在着特殊的规律。
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开动大脑,进行数形思维模型的构建,从而为未来深层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文简要论述了几何图形有效性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探索方式
小学阶段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基础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发展,从而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数学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并且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几何图形教学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教学目标树立的不够明确。
诚然,新课程改革后的创新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小学教学领域,但是教师的思维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落后,一味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式指导,使小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的双向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影响。
数学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忆公式和概念,学生缺乏实际锻炼的机会,因此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目标应该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但是教师因为在教学中没有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导致在课程设计的时候也不会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后学生拥有的还是背诵和记忆的能力,缺乏真正的数学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表现。
(二)学生思想缺少转化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教师无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思想的转化,导致学生无法深入探究几何图形内涵,从而使学习效率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学生通过学习思想的转化,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有目的性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有助于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师几何图形教学方式选用不正确,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
如,在学习物体体积的时候,会有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但是教师却对这个过程轻描淡写,导致学生错失了最好的转化思想的培养机会。
因为学生没有形成这种转化思想,所以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会很吃力,导致教学效率降低。
(三)难以培养创新能力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所以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够使人才更适合社会的需求。
当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解答问题的方法直接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巩固这一种解题方法,这就使得学生没有创新的机会,学生对于问题不会有更深的理解,没有有效思考也就没有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意识。
正因为教师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弱,学习效率也就大大降低。
二、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入几何图形教学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资源,抓住小学生所熟悉的身边事物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易于接受,且效果十分显著。
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我以这样的问题提问学生:“车轮大家常见吗?它是什么形状的?让学生由生活经验领悟几何图形知识。
再如,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时,让学生观察推拉门,提问学生为什么推拉门制成(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形状?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易变形来。
学生所学习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均可以找寻它的原形,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生活基础材料,学生易于接受。
(二)鼓励自主学习,感悟几何图形特征
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的另一个途径就是观察,组织形式多样的观察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感悟几何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观察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几何图形,使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帮助学生在观察之中积极思维,掌握几何形体的知识概念。
观察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时,我拿出学生准备的长方体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三)注重实验操作,巩固几何图形知识
小学生乐于动手操作,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性,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几何图形、符号去感悟几何图形的特性,产生演绎及论证的演示过程。
例如,在学习“圆锥体体积”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生手中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两个学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利用测量的方式,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两个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之下,圆锥体体积为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之中感悟到几何图形知识。
(四)善于引导,几何图形一题多解
在几何图形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一题多解,能够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个题目多种解法,在数学习题练习中较为常见,一般来说,教科书上都会给出一种标准解法,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出另外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这节课程时,有一个题目:“一种圆柱形状的罐头,它的底面直径是11厘米,高是15厘米,侧面有一张商标纸,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解答该题,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第一,将商标纸剪开,展开后呈现长方形,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该面积就是侧面商标纸的面积。
第二种方式,就是不剪开商标纸,而是直接计算出圆柱体底面周长,然后用周长乘以高,也可以得出侧面商标纸的面积。
可以看出,一题多解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开发了其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之,几何图形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视野要拓宽到生活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与空间的问题。
通过自主的探索,逐步认识几何图形的知识。
在此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学习活动,真正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和图形的设计与推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青.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03).
[2]韩晓伟.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