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单元说课稿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多彩的光教学案 光反射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多彩的光教学案 光反射

光的反射(课时一)课型:新授学生姓名: 小组目标定位:1. 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知道反射光路.2.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重点,难点)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一)、结合学习目标,阅读教材P56-P67。

(二)、导学练习(再结合文本独立完成下列练习)1. 温故知新: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产生,小孔成像都是光沿 传播的结果, 光在 中传播最快,速度大小为c= m/s= km/s,光年是 的单位2. 预习:光的反射定律是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

③反射角 入射角。

二、探究学习(学生先对每一个题目进行独立思考后,才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 (一)、光的反射1.问题引入:○1 我们是怎么看见发光的物体的? ②学生探讨: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3观看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的现象. 结论: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 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 _______________进入眼睛. 2.根据实验大致画出光的反射光路图并标出对应的光学术语(二) 反射定律:1.问题的提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有什么规律?2.演示实验: (1).让光源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 点,观察入射光,反射光,法线的位置。

结论:(2). 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现象 结论:(3). 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4). 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结论:反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 ,反射角 入射角(∠r ∠i) (5).实验:将光线沿反射光入射,观察反射光现象:沿 结论:反射光路是 (6)小结: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

③反射角 入射角。

○4反射光路是 的 例1: 如图: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º,则入射角是_ 。

初中物理《多彩的光》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多彩的光》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1. 镜中的“你”和你本身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专题问题设计
2. 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
到同样是凸透镜,但观察到的现象却有很大不同:有时 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 的。你认为影响像的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你了解我们的眼睛吗?你还了解哪些光学仪器?他们 有什么样的成像特点?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从众多光现象中辨识光的反射现象,并能用恰当 的语言表达问题。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特 点。并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 3.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的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认出光的折射现 象。 4.知道白光的组成,能用色光混合及物体颜色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 界。 5.认识凸透镜及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 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 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6.了解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及放大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 器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光的反射的探究实验,总结光的反射定律。 2.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归纳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纠正生活中由 于视觉错觉导致的错误认识。 3.经历光的折射的探究实验,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4.经历色散实验,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能
1.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2. 镜中的“你”和你本身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3. 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
线传播、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当光进入另
一种介质中时,光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主题单元问题 4.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四章 多彩的光

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四章 多彩的光

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四章多彩的光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光的特性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能够与同伴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能够认知到光的存在,了解光的基本特性,如反射、折射等,并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光的一些现象,如彩虹、光的传播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是教学的重点,而如何让幼儿理解这些概念,则是我的教学难点。

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手电筒、镜子、玻璃球等,以及一些颜色丰富的图片和卡片。

我会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手电筒,打开它,让幼儿观察光的出现。

然后,我会让幼儿用自己的手去挡住光,看看光是否会消失。

这个活动能够引起幼儿对光的兴趣。

接着,我会通过一些图片和卡片,让幼儿观察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光在水中的传播等。

这个活动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光的基本特性。

然后,我会拿出镜子,让幼儿观察光在镜子上的反射情况。

我会让幼儿自己尝试去反射光,看看能否照到自己的脸上。

这个活动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在活动的我会让幼儿自己尝试去发现一些光的现象,如彩虹、光的传播等,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现象。

这个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会重点讲解光的基本特性和现象,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这些特性和现象。

对于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这些难点,我会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会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以及幼儿是否掌握了光的基本特性和现象。

同时,我会根据幼儿的表现,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如让幼儿自己尝试制作彩虹,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光的特性和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光的兴趣。

初中物理《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初中物理《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多彩的光
适用年级
八年级
所需时间
7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是初中物理中的光学知识,在是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内容。内容
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科学探究“凸透
镜成像”、眼睛与视力矫正、神奇的“眼睛”。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
和特点,先利用简单的光现象引出物理问题----光的传播特点,接着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传播路径和光的传播速度。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能应用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彩虹
等光现象。 3.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并能应用原理解释眼睛的成像原理以及放大 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4.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课前用凸透镜在强阳光下会聚阳光,看能不能将纸张灼烧,培养学 生动手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创设情 境。 2.通过观察影子的形成,以及夜晚手电筒的光束,分析总结得出光的 传播路径是直线传播。 3.进行实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研究的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 成像”,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填入实验记录、分析总结得出实 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分析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由迷 惑到豁然开朗的喜悦。 2、认识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高效率和重要意义,加强团队合作意 识。 3、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对应课标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和光的反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凸透镜成像规
步骤吗?
专题一:“光的传播”: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专题
专题二“光的应用”:包括光的色散、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划分
眼睛与视力矫正、神奇的“眼睛”;

2019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2

2019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2

2019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23课时多彩的光(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案复习本章知识点,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2.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过程与方法1、再次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在复习过程中,能查缺补漏,形成知识网络,并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重点】知识体系的形成、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所学光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流程】一、知识再现:教师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提纲:(一)光的传播1.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如、、等都是光源,镜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传播的,激光准直、、、等现象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m/s,合________km/h。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空气中的光速也可认为是。

(二)光的反射4.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的。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定律。

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表面________,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光仍然是_____的;发生漫反射的物体表面________,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光_________,而是射向__________。

6.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像;像与物体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都;物像连线与镜面。

像与物体相对于______对称。

(三)光的色散7.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其原理是。

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有。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现象,以及光的颜色和光谱。
2.理解并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会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3.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
4.了解光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如彩虹、海市蜃楼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2.平面镜成像特点、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光的色散现象和光谱的理解。
4.光学仪器的使用和原理掌握。
5.光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运用。
针对这些重难点,教学设想如下: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光学现象,如影子、镜子、透镜等,引发学生对光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4.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通过对光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光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通过对光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学习光学知识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概念理解不透彻;对光学仪器的使用和原理认识不足;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光学知识的框架。

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一

物理八年级上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教案一

2012年秋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2、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2、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探究成像规律
教具光源、带孔的纸板、平面镜、光的反射规律演示器、光的折射规律演示器、激光灯、凸透镜、光具座、光屏、三棱镜等

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观察法
板书设计
光源、光线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多光速
光的反射规律
彩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的成像
的折射现象
折射规律凸、凹透镜的定义、主轴、焦点光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的成像及其应用
视力矫正
光的色散
的光》教。

《多彩的光》复习说课稿

《多彩的光》复习说课稿

《多彩的光》复习课说课稿张灏(2012.11.5)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简单的光现象是是初中中考的重要组章节,特别是光学的反射和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反射是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础,也是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光现象,而光的折射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

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

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知道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折反射、折射光线和反射角、折射角。

知道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及在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课件,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难点和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1)、重点: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解释自然现象.4、教具及设备:课件5、教法,学法(1)、教法学生学完新课内容,对光学现象已有初步认识,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

教师通过例题和光学实验的回忆,能够通过相关题型对知识进一步深化。

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通过课件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演示实验,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

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4.凸透镜成像: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
5.光的色散:介绍色散的定义、色散现象以及光谱的基本知识。如太阳光的色散、彩虹的形成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光现象,总结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2.启发式教学: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光学原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学生通过共同探讨生活中的光现象,总结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规律。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如在讲解光的传播规律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团队任务,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如:“制作一个简易的光学仪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等。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如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数据收集、结果分析等环节。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途径、速度以及与介质的关系。通过示例和动画,让学生直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光的反射:介绍反射的定义、反射定律以及反射现象的应用。如平面镜成像、凸面镜和凹面镜等。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说课稿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说课稿
-学会使用简单的光学仪器,如平面镜、三棱镜等。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光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光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2.多媒体资源:制作PPT课件,展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动态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光学原理。
3.技术工具:利用实物投影仪、摄像头等设备,将实验过程和现象实时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细节。
(三)互动方式
在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时,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将主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平面镜、三棱镜、光具座等,用于进行光学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现象。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一幅彩虹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它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好奇心。
2.生活实例: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光现象,如镜子、水池的反光,以及光在水中弯曲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说课稿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多彩的光》。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验加观察的方式,通过儿童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光的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儿童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知识。

2. 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镜子、玻璃、塑料尺、白纸等。

学具:记录本、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光?光是什么颜色的?光是从哪里来的?”我引导孩子们思考,激发他们对光的兴趣。

2. 光的传播:我将激光笔放在教室的一角,让孩子们观察激光笔发出的光线,并引导他们发现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

3. 光的反射:我拿出镜子,让孩子们观察激光笔的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并引导他们发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光的折射:我拿出玻璃和塑料尺,让孩子们观察激光笔的光线在玻璃和塑料尺中的折射,并引导他们发现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5. 实践与思考: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手挡住激光笔的光线,观察光线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践,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是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表现出较高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在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并记录下来,以此拓展他们对光的认识。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说课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说课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四 开展持续性评价
单元学习主题:探寻光的轨迹--解密光现象
教材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反射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单元学习活动
持续性评价
物理课程标准中,光属于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之下。 教材内容安排在运动的世界和声音的世界之后,旨在从运动的角 度、类比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研究光。
单元学习主题探寻光的轨迹--解密光现象
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活动
持续性评价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光源,了解光 的直线传播,知道光的反射定律、折射 现象及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色 散现象、凸透镜的作用及规律、了解眼 睛成像原理及纠正视力方法。
物理观念
3,能够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模型, 能够熟练运用模型-光线绘制光路图,能解 释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光现象,如日食、月 食、美丽的倒影,海市蜃楼,彩虹,放大 镜,照相机,投影仪成像特点
聚焦
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
课标
发散作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通过实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课标要求:
2.3.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3.4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3.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 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3.6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1.练习题2.测量放大镜的焦距 1.练习题2.自制照相机模型
7 复习与检测 2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

《多彩的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构成,认识到光的多种颜色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对多彩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构成。

2.掌握彩虹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1.分析光的颜色以及彩虹的形成原理。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彩色玻璃、水杯、白纸等实验器材。

3.PPT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展示一段关于彩虹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曾经见过彩虹吗?你们对彩虹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了解?Step 2:引出主题(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简单介绍光的基本性质和构成。

帮助学生理解光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

Step 3:探究光的颜色(20分钟)将整个班级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块彩色玻璃和一张白纸。

学生们按照颜色顺序将彩色玻璃放在白纸上,然后观察颜色的变化。

学生们记录观察到的结果和问题,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理解光的颜色来自于白光经过彩色物体的折射和反射。

Step 4:引出彩虹的形成原理(10分钟)再次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利用示意图解析彩虹的形成原理,强调光在雨滴中的折射和反射造成了彩虹的现象。

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

Step 5:实验观察彩虹现象(30分钟)每个小组将需要一个水杯,水,白纸和阳光。

学生们按照实验步骤将水倒入杯子中,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杯子滑倒于白纸上,观察是否出现彩虹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将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彩虹的形成原理。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光的颜色和彩虹形成原理的理解。

《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提出问题 猜测假设 设计试验 进行试验
平面镜成像旳特点
物、像有关平面镜轴对称
平面镜成像旳特点
①像与物旳大小相等。 ②像到镜面旳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旳距离。 ③像与物旳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平面镜成旳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旳特点
v 平面镜所成旳像是虚像, v 像与物体旳大小相同, v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旳距离相等, v 像与物体对于平镜面是对称旳。
4.日食.月食
日食



太阳
月亮
为何? 日 食
地球
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月亮在 太阳和地球之间,当太阳射向地球旳光被月亮挡 住了,地球上旳人看不到太阳就形成了日食。
半影(日偏食) 本影(日全食)
伪本影(日环食)
神秘旳日食和月食
日食
日食
日食
月食
月食
月食
月食
5.小孔成像
站队时站直了
镜面反射
反射光线将会怎样射出呢? 特点:反射面平整光滑;当光平行入射时,会被 平行反射,法线彼此平行。
漫反射
反射光线还会平行吗?
特点:反射面粗糙,凹凸不平;当 光平行入射时,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法线彼此不平行。
生活中哪些现象是镜面反射?哪些是漫反 射?你能举出例子吗?
镜面反射:平面镜、玻璃、平静旳水面…… 漫反射∶黑板、银幕、一般物体……
我们生活在一种五彩旳世界里
第四章
多彩旳光
目录
• 光旳反射 • 平面镜成像 • 光旳折射 • 光旳色散 •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 神奇旳眼睛
第四章 第一节光旳反射 预习提醒
❖ 1、光是怎样传播旳? ❖ 2、演示试验:光旳反射定律 ❖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多彩的光说课稿

多彩的光说课稿

多彩的光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多彩的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章的地位:
 本章是以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和白光的组成两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多彩的光世界。

在该章内容的安排时,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特点,先利用简单的光现象引发出物理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而后,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直线传播特点、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光的折射规律。

在学习完光的色散后,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生产和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和实验环节基本上贯穿本章各节。

每一节的编写也都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根据教材的整体安排和本章具体内容,本章在科学探究方面要求学生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了解关于制定探究计划的意义和方法。

同时,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活动内容和一些新科技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感受科技的力量、热爱科技、接近科技。

 (二)本章内容结构图:
 (三)本章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和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特点、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实验探究基本上贯穿本章各节。

根据教材的整体安排和本章具体内容,本章在。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多彩的光教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多彩的光教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课型:新授学生某某:小组目标定位:1.知道什么是光源,能举出光源的实例。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现象。

(重点难点)3.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重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结合学习目标,阅读教材P52-P55。

(二)、导学练习(再结合文本独立完成下列练习),2.叫光源,传播,中传播速度最快,速度为m/s.二、探究学习(学生先对每一个题目进行独立思考后,才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一)、光源:叫光源.1.○1是光源的是:○2不是光源的是:原因是:○3你能将上述光源分类吗?试试看(二)光的直线传播:1.提出问题: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进入人的眼睛的?2.根据日常生活猜想:光是沿传播的(多媒体演示)3.观察实验: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从空气中斜射进入水中的传播路径实验1:光在空气中沿传播实验2:光在水中沿传播实验3:光在玻璃中沿传播实验4:光从空气到水中传播4.结论:光可在和中传播,光在中沿直线传播.(三)光线:用一条的直线表示光的,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2.讨论:光线是实际存在的吗?答:光线是的3.方法小结:用光线可将抽象的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形象,具体的表示出来,这种研究方法叫法(三)光直线传播的应用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沿传播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多媒体演示)2.观看多媒体演示填空3. 观看小孔成像实验回答: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的传播,小孔成像中所成像是(填实像或虚像)用光屏接收,像是(填倒立或正立)在下图中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请举出几个生活中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四)光的传播速度:1.讨论: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中传播最快,速度大小为c=m/s= km/h3.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____。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_________ 例1:试计算1光年是多少米?:通过探究你已经知道了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2.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产生,小孔成像都是光沿传播的结果3. 光在中传播最快,速度大小为c=m/s= km/s四.课堂反馈:1.阳光明媚的中午,漫步在森林中,可以发现地面上有一个个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形成的,形成这一现象的物理学原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彩的光》单元说课稿稔田中学张春浩1.引言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对物理实验是如何进行,观察什么现象,应该记录什么?如何分析实验,归纳、总结等技能有了初步了解,为本章实验教学做了良好的准备。

2.说教材《多彩的光》是现行教材初中八年级第四章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其原理相对简单,但其基本理论涉及到生活、生产;运用范围很广。

因此,学习本章知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章有如下几个特点:1.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基本流程有着初步的认识,为学生进行光学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本章图片丰富,给学生第一手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3.课本没有使用简练概括的数学语言,而是使用定性的文字语言和图像来叙述物理规律和现象,使学生容易接受与理解。

4.探究和实验贯穿全章,有利于学生从现象中认识、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本章内容从简单到复杂,节与节之间联系紧密,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

6.本章始终贯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

3.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地位和特点,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本章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知道白光由色光组成,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知道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构建科学的物理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果能抓住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也就把握了本章的要领。

所以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把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及各类作图作为教学的重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习的主体(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物理,思维处在感性阶段,对物理概念、规律的认识处于表面阶段,他们习惯于接受比较形象的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对抽象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普遍感到困惑。

因此,凸透镜成像规律成为本章的教学难点。

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和讲解,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当作巩固和加深对旧知识(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5.说教法八年级的学生的物理思维正处于起步阶段,求知欲望强、思维活跃;习惯于接受比较形象的、感性的的东西。

所以教学中通过实物来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规律;通过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作出相应的光线、光路图。

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它们的特点;利用比较光的反射和折射,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

因此,本章可综合运用直观演示、讲授、实验探究、讨论并结合多媒体手段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由于本章教学内容多、涉及的实验多、教学容量大;教师要严格控制教学进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6.说学法现代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是为了不教”。

本章由光的传播特点和白光的组成展示了一个多彩的光世界,其中实验探究贯穿整个单元,节节之间的知识环环相扣。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提出“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归纳、总结----巩固、提高”的学习方法。

主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交流、多归纳与总结;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求成欲,最后形成与发展学习的动机,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7.说教学程序以上分析,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物理规律为基础,以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实验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利用多姿多彩的有关光现象的图片和生活现象,展示给学生一个多彩的光的世界。

(如20XX年07月,中国境内发生的日全食现象等)。

提出光的传播有什么规律,人们又是怎样利用光的?等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第一节光的传播(1课时)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光源后,指导学生探究、观察光在同种均匀的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路径,体会认知的过程,通过类比、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建立光线的物理模型,并解释光沿直线传播的三个特例(影子的形成,日、月食,小孔成像),识记光速。

第二节光的反射(2课时)(第1课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教师解释光反射现象的几个概念(一点、二角、三线),提出问题:光射到介质表面时,是否有特定的规律?并指导学生利用课本P56的实验步骤进行探究,讨论。

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学会规范作图;了解反射的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与区别。

(第2课时)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的位置、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猜想;指导学生按照P58的实验步骤进行探究、讨论。

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该观察、记录什么。

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成像的特点,并区分虚像与实像。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的物理模型,指导学生学会作图。

第三节光的折射(1课时)教师首先利用大量的光折射引起的现象,进行设疑,给学生以感性的图片进行刺激,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再提出:光在“跨过”两种介质的界面时,能沿直线传播吗?学生积极思考与猜想,并进行P62的实验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光的折射特点。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光折射光路的物理模型,使学生学会作图;并结合反射定律进行对比。

在光从空气入射到液体或固体时;光从液体或固体入射到气体时,总结出:空气中的那部分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是大角。

并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第四节光的色散(1课时)本节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教师主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课时)(第1课时)通过实物来认识透镜的类型,通过演示实验来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有会聚租用;凹透镜有发散作用)。

教师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猜想;按照课本P69页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解释“透镜的焦点、焦距、光心;物距、像距等物理名词后;指导学生该观察、记录什么并设计如下表格。

(第2课时)由于学生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处于表面现象,且很难熟记其成像规律;教师在分析学生的实验结论后,讲解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线,让学生参与作图。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线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四种光路进行作图分析;使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并通过讲解练习册的题目进行巩固与提高,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1课时)教师通过图片投影,认识眼睛的构造,眼睛的晶状体类似凸透镜,构建物体发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的物理模型。

作出光路图来分析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使学生会辨别近视眼、远视眼和它们的矫正方法。

让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第七节神奇的“眼睛”(1课时)本节注重学生阅读课本,搜集材料。

教学中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与凸透镜成像规律相结合,做简单的介绍。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科学、主动学习。

(3)布置作业为了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掌握光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要求学生课后仔细阅读课本,完成《顶尖课课练》相关练习。

有时间的话,教师安排一节以作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为专题的习题课,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已学知识。

(4)板书、板画设计板书、板画的直观性、系统性对学生的视觉的刺激作用明显,教学中把黑板一分为二;一半写概念,规律;一半留作分析、作图。

附:【单元结构】附:《多彩的光》板书设计一、光的传播1.光源:是光源2.规律: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科学物理模型:光线、作图4.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5.光速:m/s (真空中)二、光的反射1.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2.反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作图3.分类:镜面反射与;它们的区别4.平面镜:(1)成像特点:等大、等距、正立、垂直、虚像;物与像相对平面镜对称(2)平面镜成像原理的作图方法:(3)应用:成像和改变光路三、光的折射1.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2.折射规律:3.作图:4.光折射的应用:四、光的色散1.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靛、紫七种色光2.光的三基色:红、、蓝3.光的三原色:红、、蓝五、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1.透镜种类:和2.透镜的几个物理概念: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等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2)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4.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表6.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简单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六、眼睛与视力矫正1.眼睛的结构2.眼睛能看到物体的光路:正常眼睛看(1)近物;(2)远物;(3)作图3.近、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七、神奇的“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投影仪等主要介绍以上设计,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把科学探究的方法渗透在课堂中。

但由于个人因素,难免做到完美,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