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之山水画鉴定

合集下载

作为书画鉴定家的黄宾虹

作为书画鉴定家的黄宾虹

5 . 厘米, 面红色甍蓉树枝 .其上栖一锦 36
鸡,其下秋菊一 ,上舞蝴蝶一对,细勾晕 染,工丽雅致 。但后人多认为此乃赵佶的代
笔 画 ㈨
上述数例.难免有以徐邦达先生鉴定结 论为砰判标足之嫌,_ 则不然。黄宾虹首先 奕
是一位书画家,其次才是书画牲定家 而徐
邦选虽也兼善书画,但他在书画鉴定上用力
片 世界眼光从事中国画学著述的美术史家 . j
他尤精 于中国传统书画史的研究.而他的研
究 一向注重I 它从史出 以论贯史.道艺并重
法理 并行,这些特点只须一览上述文字 .既 能晓畅 流利,明白如话。黄宾虹的确不是职
业书 画鉴定宗 ,但对 中西艺 术研究 皆有不
凡的建树 , 同时又 是一位颇具 功 力的书画 家.对书画鉴定 自然有着深邃的见解。如他
中国2 世纪公认的画坛巨匠.尤其在山水画 0
宾虹 与美术 史等 .所涉厦领域极为广阔 ,随 择一处即可 见其涉猎之博浩 .学识之深湛 。 这位卓绝 一代的 书画大家 ,无疑是一座 取之
不竭的文化宝库。
二 鉴 定 故 宫 书 画
领域取 得卓越贡献,堪与齐自石相颉颃,人
称 “ 齐南黄 。若与其他大家相比,黄宾 北 虹 更具文 人气质和学识,是一位典型的学者 型画家 ,他在金石学 、美术史学、诗学、文
而号滨虹 ,嗣后改 写为宾虹 ,中年 以后以字
行 世。其 别 号尚有于向 、虹若 虹庐 虹
宾虹 与中国画学 史,黄宾虹的绘 画与书法 、
黄宾虹与中 国画论 黄宾虹 与他的时代 黄
曳 黄 山山中人等 。原 籍安徽 省辙县 西多潭 渡村 .【 6 年 【 7 8 5 月2 日生于浙江省盎华城 西 南铁岭头 ,1 5 年草于浙江省杭州市 他是 95

试析黄宾虹中国画之三不朽

试析黄宾虹中国画之三不朽

试析黄宾虹中国画之三不朽打开文本图片集黄宾虹在《画语录》中指出:“中国画有三不朽:即用墨不朽也;诗、书、画合一不朽也;能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不朽也。

”笔者认为旨在中国绘画中笔墨的纯洁性、诗书画的融合性、内涵外韵的一致性。

鉴于此,笔者试从中国画三不朽来解读黄宾虹的山水画,使我们对黄宾虹的绘画理论及其山水画有进一步的理解,望读者指正。

用墨与用笔若谈用墨,必先究用笔。

中国画古来少有无笔而能用墨者。

如潘天寿所言“笔不能离墨,离墨则无笔。

墨不能离笔,离笔则无墨。

盖笔墨两者,相依则为用,相离则俱毁。

”因此笔与墨是互补的,相互依存的,故笔在才能墨在。

画重苍润,苍为笔力,润便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

关于用笔,黄宾虹在《画法要旨》中总结出了“五笔法”,即“平、圆、留、重、变”。

“平”指笔力,用力平均如锥画沙;“圆”指笔意,首尾相接,势取全圆,如折钗股;“留”指笔滋,即笔有圆顾,上下映带,不疾不徐,积点成线,如屋漏痕;“重”指笔势,即有力,如高山坠石,如弩发万钧;“变”即笔趣,指形态万变,回顾、呼应。

“五笔法”的关系是:能“平”而后能“圆”,能“重”而后能“留”,能“平”、“留”、“圆”、“重”,而后能变。

这是黄宾虹毕生在绘画的用笔中所获得极为珍贵的经验,是对中国画用笔的一种高度概括和总结。

关于用墨,黄宾虹在长期的绘画艺术创作实践中,将墨法总结为“浓、淡、破、泼、积、焦、宿”七种墨法,形成了他那独具特色的用墨法则。

所谓的“浓”,即墨色如漆,神采焕然。

“淡”即墨色浅深得宜,平淡天真。

“破”即“淡以浓破,湿以干破”,就是在淡墨未干之际,用浓墨盖于淡墨上;或在浓墨未干之际,淡墨冲破浓墨,使墨色千变万化,层次丰富。

“泼”是将墨泼洒在画纸上,然后顺着墨的走势来画,具有泼辣、磅礴的气势。

“积”就是将不同墨色层层积染,重重叠叠,有条不紊,给人以浑厚滋润、墨华鲜美的感觉。

“焦”是用干笔蘸极黑之墨,以突出画面的浓黑处,如“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视之枯燥,却甚为华滋。

黄宾虹山水画风格分析

黄宾虹山水画风格分析

2018/04 No.194策划·理论泼、积、焦、宿,黄宾虹巧妙地用水运墨,通过墨破水,浓墨、宿墨、焦墨层层叠加。

他的山水画用笔十分灵活,变化也十分丰富,重重密密,层层相叠,却是杂而不乱,混沌中笔笔分明,分明中见混沌,清而见厚,黑而发亮,秀润华滋,自然天成,神采焕然。

他的画不但笔力遒劲,力透纸背,似飒飒有声,而且笔苍墨润、圆浑厚重,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其中蕴含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长期“师古人”所累积下来的理论体系与生活体验。

另外,他还将对立统一和阴阳调和等思想运用到用墨之中,创新艺术创作理论。

黄宾虹的作品真正被世人所认识应该是在他八十五岁以后。

他这一阶段的山水画乍一看是一片“黑乎乎”,但这就是黄宾虹的独特之处,他的山水画需要对山水画体系有一定感悟的人才可以看懂。

“造化天地自然也,有形影常人可见,取之较易;造化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

”[5]“画求外表漂亮,如人之妖媚。

虽一时讨得人家欢喜,却非正道,所以叫虚伪。

画入内美,不是容易事,所以畏难者就不敢上阵,不上阵,安知取胜的奥秘。

”[6]这一时期作品所表现的风格也就是他一直追求的“内美”。

这种“内美”是需要观赏者静下心来慢慢观赏的。

当你能够进入平静欣赏的时候,你就会从杂乱中看到秩序。

黄宾虹的《黄山汤口》是他这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画作。

《黄山汤口》描绘的黄山的秀丽风景,大山巍然屹立,耸入云霄,气势恢宏,阡陌纵横,幽谷深藏,山下的房屋若隐若现。

画面构图饱满,用墨黑亮且厚密,是采用兼皴带染法和渍墨法的成功之作。

但是在浓厚黑密之间,又留出空白以透气,从而营造出黄山郁郁苍苍、树木葱茏的意境。

这也是他所追求虚实相间的空间境象。

画中的山石用笔遒劲有力,线条勾勒配合干湿浓密的墨色繁皴密点,赭色相参。

略看大气磅礴,细品则感叹气象空灵、妙趣生动。

他在画面的右上角自题:“黄山汤口,三十六峰天都、莲花、前海胜景,由汤口入。

九十二叟宾虹。

”黄宾虹先生一生追求以浑厚华滋为最高美学理想,而他也确实做到了,他的山水画风格从刚开始的清淡高雅慢慢转变为浑厚华滋,具有苍茫遒劲之势。

黄宾虹晚年集大成之作《山水四帧》赏析

黄宾虹晚年集大成之作《山水四帧》赏析

黄宾虹晚年集大成之作《山水四帧》赏析近代艺坛中,黄宾虹允推第一流。

其山水作品面目众多,自言“笔墨精神千古不变,章法面目刻刻翻新”。

画宗宋元,以为“画法莫备于宋……用墨之法,至元代而大备”。

入古出新,“山水画打点、用水、用墨,还没有人赶得上黄宾虹”(陈子庄语)。

晚年以“积墨法”即笔墨层层积染之法为主的画风,开一代山水画新格。

“画山水要层次深厚,就要用'积墨法’。

积墨法最重要也最难……近代山水画家黄宾虹最精此道”。

《山水四帧》为黄宾虹晚年以积墨法为主创作的纪游山水精品,分别以江南、粤西、四川青城和嘉陵江的山水入画。

黄宾虹论画曰“古人云:造化入画,画夺造化……画者能夺得其神韵,才是真画。

”可谓夫子自道也。

1883年黄宾虹22岁时正式回家乡安徽歙县居住,直到1907年44岁离开,期间有24年的耕读生涯。

1900年黄宾虹第一次游览家乡名山,著有《黄山前海纪游》一文。

文中写道:“余离乡日久,心所欲往,而苦乏间隙”。

又云:“既而守藩亦来自汤口,言以庄事逗留,商余缓行以待。

余欣然得遂游山之愿焉”。

此后七年,黄宾虹一面管理堨务,一面读书教课,并日对溪山烟霭,游山乐水不暇,尽兴探索丘壑烟云之趣,写景纪游,收之囊中。

《山水四帧》之一题曰:“临安入歙,自藻溪以上,山峰环绕,溪涧萦回,如游山阴道中,应给不暇。

”“临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西接安徽省歙县。

“藻溪”西连黄山,北接西天目山,位于天目山南麓。

“临安入歙”即由杭入徽,昱岭关可谓交通要道。

黄宾虹曾于画上题款云:“笔苍墨润,浑厚华滋,是董巨之正传,为学者之矩矱”。

又云:“从来墨法之妙,自董北苑、僧巨然开其先”。

“笔苍墨润、浑厚华滋”是黄宾虹追求的画面效果,这种画面效果主要是以“积墨法”创作出来的。

曾言“积墨之法,用笔用墨,尤当着意于'落’,则墨泽中浓丽四边淡开,得自然之圆晕,笔迹墨痕,跃然纸上。

如此层层积染,物象可以浑厚滋润,且墨华鲜美,亦如永远不见其干者”。

黄宾虹经典作品13幅欣赏及技法分析

黄宾虹经典作品13幅欣赏及技法分析

黄宾虹经典作品13幅欣赏及技法分析湖山晴霭这是黄宾虹描绘江南秀丽景色的佳作。

他一反常用的重墨画法,先以淋漓的水墨任意泼写,然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用花青勾勒皴擦,再以淡赭色作适当铺垫,使之色墨交融,浑然一片,传神般地呈现出江南晴霭胜景。

霜容点碧岚此作无年款,画面章法大致出自黄氏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皴法以披麻为主,只是杂树草木施以点染,用力处在讲求“笔笔分明”,笔墨风格已从明人的“枯硬”向学习元人后的松秀转变,略现腴润;款书则稍带出锋,平整间见婉转秀逸。

拟孙雪居笔意这是黄宾虹八十六岁时的佳作,标志着他绘画风格从清逸疏朗向浑厚华滋的转变。

此图虽取材于常见的自然景色,然树木朦胧苍翠,山石深秀葳蕤,屋宇相叠有致,呈一派生意盎然的气象。

技法上,以斑驳凝练的墨线勾勒山石树木的形质,再用湿笔晕染;在着色上,已从渍墨法发展到渍色画法,从而合画面色渍漫溢、流彩飞扬,使色墨浑然一体,加上那几笔淡墨勾勒而成的远山,以渍色铺垫,具有一种超越视觉的美感。

画中点景人物精致准确,形态生动,起到了“画眼”的效果。

这种以情定景,以情写景的艺术处理手法,令山水意蕴的生命散发出大自然无限的活力。

江行图此画最能体现黄宾虹扎实的传统功力与独特的审美个性。

画的正上方一高山巍然耸立,中腰下黑压压的山峦横断其面,中间留出一条白带,令高山与低峦形成了黑白、开合、虚实的强烈对比。

那高山浓黑的整体中又间以几座虚淡的屋宇,以山路衬之,使高山更高;以屋宇垫之,令低峦更低。

加之左下方留大片的虚白,水中着一小舟,两隐士端坐其间,使画面呈现出空灵静谧的无言美境。

全图色墨融和,意境闲雅,传达出作者淡泊旷远的审美情味。

“之”字型的构图法,把沉郁的江山以三段不同的形态分别画出,产生了一种纵深、突兀、幽然的神韵。

••雨过云犹湿•此画描绘的是山村野渡的景致,几丛小树,几重山石,几间茅舍,独木桥横卧两岸。

两位山野逸人在坡坪上热切交谈,一条溪涧直贯画中,悄然无声地向远处流去。

黄宾虹山水画笔墨的层次性和现代性

黄宾虹山水画笔墨的层次性和现代性

2021·05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价值无法估量,特别是在绘画方面。

黄宾虹字朴存,自少喜绘画,作为近现代的国画家,不仅有美术天赋,而且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并精研传统,在绘画中将传统笔墨样式运用得恰如其分,成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对后世影响重大。

因此,在新时代积极探索黄宾虹山水画笔墨的层次性和现代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黄宾虹山水画笔墨的层次性通过对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进行分析可知,层次性是其画作较为突出的特点,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元素层黄宾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深入,有着深刻且全面的认识,在山水画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笔墨形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黄宾虹还把自身经验与想法融入其中,不仅提出了“五笔”理论,而且还提出了“七墨”理论[1]。

另外,从黄宾虹倡导的“以书入画”理念中,也能够体会到其山水画笔墨延续了传统,并且借鉴了书法中的执笔、运笔,使得画作具有和谐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2]。

黄宾虹山水画笔墨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层次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强调用笔力度,重视圆笔中锋,给予层次变化高度的关注,给人们带来了超越意象结构的作品。

(二)图示层图示层主要是指依托笔墨所建立的空间结构。

在黄宾虹山水画笔墨中,笔墨是作为一种元素出现的,而笔墨结构则是它们的整合、拓展[3]。

图式的形成、层次感的打造,使画作看起来似乱不乱不刻板,给人一种和谐感、层次感。

在黄宾虹晚期创作阶段,虽然他创设的更多是平面画空间,层次性也呈现了递减的趋势,但是依然保持较高的作品质量,给人与众不同的感受。

进一步观察他的山水画,可发现其简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其中关于树木、山石的创作最明显。

另外,黄宾虹不拘于古人的法度,敢于打破皴法程式,通过自身感悟能力,在画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有效实现了对山水画的全面改造,打造了似乱不乱的笔墨世界。

在其创作的后期,他的山水画呈现一种自然之感。

黄宾虹画作赏析

黄宾虹画作赏析

黄宾虹画作赏析国画交流国画欣赏国画动态实力画家推荐人物画山水画水墨画院体画工笔画文人画花鸟画…国画相关,这里都有。

微信添加好友搜索:guohuajiaoliu(国画交流拼音)关注后即可订阅我们的每期微刊!黄宾虹最后一幅作品-黄山汤口黄宾虹是近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大师。

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山水黄宾虹画语录(一)落笔应无往不复,无垂不缩。

往而复,使用笔沉着不浮。

作画运用中锋有两法:一是剑脊法,线之中间留有一条白痕,两面光,宜画秋树枯木,非下苦功,不易得法。

一是圆柱法,线之中间有一条黑痕,两面光,画巨石常用,画树亦可。

用侧锋特点,在于一面光,一面成锯齿形。

余写雁荡、武夷景色,多用此笔。

勾勒用笔,要有一波三折。

波是起伏的形态,折是笔的方向变化,描时可随对象的起伏而变化。

王蒙善用解索皴,即以此得法。

皴法变化极多,打点亦可作皴,古人未有此说,余于写生时悟得之。

黄宾虹画语录(二)积点可成线,然而点又非线。

点可千变万化,如播种以种子,种子落土,生长成果,作画亦如此,故落点宜慎重。

《芥子园》中论画点,似嫌过板,法宜活,而不宜板,学者应深悟之。

画中两线相接,与木工接木不同,木工之意在于牢固,画者之意在于气不断。

作画打点,应运用实中有虚法,才能显出灵空不刻板。

点点染染,用笔运墨宜分明,但又不要太分明。

应该既分明,又不分明为妙。

画春光明媚,点染不必太分明,宜求其通体光洁,此是以不分明而求分明。

画湖山烟雨,点染宜分明,当于笔迹间得雨意,墨韵中出烟雾,此是以分明而使不分明。

画法善变,学者可以一试。

用墨有:浓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焦墨法、宿墨法。

作一幅画,均可巧妙运用。

倘能极其自然,即得上乘之奥秘,可谓之法备。

分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分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分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黄宾虹是中国现代画坛中的重要人物,他以山水画著称于世,被誉为“现代山水画派的创始人”。

黄宾虹的山水画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双重特点,富有创新性和独特性,其艺术特色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一、形式特征黄宾虹的山水画表现手法独特,不拘泥于传统,又有现代元素的加入。

在表现山水中,黄宾虹不再仅仅使用传统的线条、笔触等手法,而是更多地运用写墨、洒墨等技巧。

在墨色运用上,黄宾虹在自然墨和硬墨之间做出了平衡,既展现出了自然墨的韵味,又具有硬墨的鲜明度。

黄宾虹的山水画色彩鲜明而不失柔和,山水环境的气氛逼真,画面的整体气韵呼之欲出,清雅淡远之中却不失豪放有力之感。

二、意境特点黄宾虹的山水画不追求物象的准确表达,而强调山水意境的传承,他的山水画意境宽广,淡雅而又富有内涵,不拘泥于画面表现,而是注重表现形式之外的体验和感受。

在意境表达上,黄宾虹不仅是通过“意境不尽,到画而终”的方式,而是强化了绘画观众与作品的直接交流和沟通,亲切的描绘方式受到了普遍的识别和欣赏。

三、情感特点黄宾虹的山水画中充满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感情意蕴,他总是用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来渲染画面。

尤其是在画风方面,黄宾虹是以气韵大方、气息华美、笔力简洁的精神感召力,激发出了很多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特点是在具体作品的表现当中所表达出来的。

四、时代特点黄宾虹是中国现代画坛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他在中国现代文化转型及现代民族艺术的创新中尽了贡献。

黄宾虹山水画的现代性在作品的整体氛围、表现技法及表现主体上均有所体现。

在充满着现代性转型的年代中,他的作品源自传统文化,又因时代的影响而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黄宾虹山水画融合了中西、传统与现代的精华,以准确丰富、生动多彩的手法,表现了一种不受时间限制的山水画形式,具有广泛的艺术魅力。

他的山水画以深入的研究、认真的表达和成功的创新,具有广泛的时代性和代表性,堪称中国山水画板块上的顶尖之作。

黄宾虹书画鉴定要点

黄宾虹书画鉴定要点

黄宾虹书画鉴定要点
1. 作品款识:
- 检查作品上的款识是否为黄宾虹的真迹,包括书写风格、笔墨、印章等。

- 了解黄宾虹在不同时期的款识变化,以及他常用的印章形式。

2. 纸质与绢质:
- 观察纸张或绢帛的质地、年代、纹理等特征,是否符合黄宾虹活跃时期的材料。

- 检查纸张或绢帛的残损程度,以判断其真伪。

3. 笔墨:
- 研究黄宾虹不同时期的笔墨运用,包括笔触、笔力、色彩等。

- 留意是否有后期人为修补或涂改的迹象。

4. 构图与布局:
- 分析作品的构图、布局是否符合黄宾虹的风格特征。

- 了解他在不同题材作品中的构图习惯。

5. 题材与内容:
- 考察作品的题材是否符合黄宾虹的创作范围和兴趣爱好。

- 研究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等。

6. 款印对照:
- 将作品上的款识与已知黄宾虹真迹进行对照比对。

-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他在不同时期使用的印章形式。

7. 历史流传:
- 追溯作品的历史流传渊源,查证其出处和前手藏家。

- 如有相关文献记载或专家鉴定意见,可作为参考依据。

8. 科学检测:
- 在必要时,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材料成分、年代等方面的检测。

- 但科学检测结果仅作为辅助判断,不能完全取代艺术鉴赏。

鉴定黄宾虹书画作品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并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判断。

只有多方面严格把关,才能确保作品的真伪属实。

黄宾虹山水画的鉴定

黄宾虹山水画的鉴定

黄宾虹山水画的鉴定时间:2014-12-12 10:49:16 来源:国家文化艺术品网黄宾虹是现代山水画艺术史上少有人物。

生于晚清,浙江金华人。

他艺术成就登峰造极,同时,热衷教育事业,也投奔过革命。

历尽晚清国事衰败,然成就卓绝。

黄宾虹《临古山水画》之一荣宝斋藏黄宾虹的山水画,是一种不甚讨人喜欢的、无法迎合大众口味的画风,更非雅俗共赏的艺术,而是曲高和寡、难为人解的高品位的纯正艺术。

他的画常给人一种古拙奇峭、浑厚华滋的感受。

为此,审定黄宾虹山水画的真伪自然比别的画家更具难度。

但我们若从气韵、风格、笔墨等方面着眼,全面剖析其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征,便大致可断其作品的真伪。

一、气韵的总体把握气韵是中国画中极其重要的审美范畴,也是中国画审美特性和审美标准的重要内容。

审视黄宾虹的山水画,首先应从总体的气韵上去把握。

离开了气韵,就无法真正理解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的山水画具有古拙奇趣、浑厚华滋的个性,且充满了生动的气韵。

真识黄画者,只要看上一眼或将卷轴一打开,即大体已知其真伪。

这便是从整体精神面貌作判断,也就是鉴定界所说的“望气”。

这气,即指气韵。

然而,气韵也绝非是很玄的东西。

气韵全由笔墨所生,舍笔墨无从谈气韵。

黄宾虹对气韵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气韵之生,由于笔墨,未得其法,则气韵无由生动。

” 黄宾虹在总结了前人用笔用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出中国画用笔用墨的“五笔法”和“七墨法”,可谓笔墨之道的集大成者。

黄宾虹的山水画,可用“笔精墨妙,神运贯通”概括之。

黄宾虹溪山图荣宝斋藏黄宾虹山水图轴(仿本)他的用笔浑厚凝重,刚健劲遒,自然天成,极呈光鲜之气,并在千变万化的笔墨运转中,透逸出自然物象及主体心境浑然一体的境界。

在黄宾虹看来,中国画的笔墨并不全是技法,实是包含了情景、意象、气韵、意境等多种要素,是作者气质、个性、学养、思想的集合体,是人格外化的表现。

因此,笔墨就须强调力,气韵就须有气接。

这“力”、这“气”又全在画家本人,在于画家自身的整体素质。

中国近代画派 :海上画派之《黄宾虹》

中国近代画派 :海上画派之《黄宾虹》

中国近代画派:海上画派之《黄宾虹》愚雅轩祝朋友们全家幸福安康中国近代画派:海上画派之《黄宾虹》黄宾虹先生沧浪浩歌立轴设色纸本1931年作.湖乡小景单片设色纸本1950年作.湖乡小景单片设色纸本1950年作黄宾虹曾从陈崇光等学花鸟。

他的技法,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

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七十岁后,所画作品,笔墨淋漓、浑厚华滋;喜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

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着的特色。

黄宾虹作品《临流结茆图》.黄宾虹作品《临流结茆图》--- 此幅是黄宾虹84岁时所作六尺山水,从大处看,崇山峻岭,云缠水绕,气韵生动;从小处看,水口的位置,留白处理乃至色墨点线在溪桥、茅屋、树石等不同对象上的不同笔法表现,都呈现了黄宾虹绘画技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展现了他的美学理念。

黄宾虹(1864-1955) 黄山横披.江行图1953年作.江行图1953年作此画最能体现黄宾虹扎实的传统功力与独特的审美个性。

画的正上方一高山巍然耸立,中腰下黑压压的山峦横断其面,中间留出一条白带,令高山与低峦形成了黑白、开合、虚实的强烈对比。

那高山浓黑的整体中又间以几座虚淡的屋宇,以山路衬之,使高山更高;以屋宇垫之,令低峦更低。

加之左下方留大片的虚白,水中着一小舟,两隐士端坐其间,使画面呈现出空灵静谧的无言美境。

全图色墨融和,意境闲雅,传达出作者淡泊旷远的审美情味。

“之”字型的构图法,把沉郁的江山以三段不同的形态分别画出,产生了一种纵深、突兀、幽然的神韵匡庐观瀑图卷水墨纸本.匡庐观瀑图卷水墨纸本此卷黄宾虹为陆丹林四十贺寿所绘,云山清晖,笔墨精妙,为细笔宾虹之作中尤难得一见者,盖陆丹林先生与黄宾公甚友契而能得此用心之绘,展卷把玩,不觉与匡庐神会。

卷有谢稚柳、叶恭绰、陈三立题跋题签,陈三立先生采以七古长诗《庐山黄家坡观瀑》,计二百三十多字,字字珠矶,尤可宝也。

“千变万化 一波三折”-黄宾虹山水画鉴赏 博物杂谭 中华博物

“千变万化 一波三折”-黄宾虹山水画鉴赏 博物杂谭 中华博物

“千变万化一波三折”-黄宾虹山水画鉴赏博物杂谭中华博物(一)五年前之的黄氏物族文、十年前叹。

其实,物华“朝闻道夕、二法》、《碧物求证十年前收藏黄宾虹画作”;如图3博波的人这三博物款,,如今都种“瞻中物既“发”了。

黄宾虹在被宾虹是一个中酒图世人冷落了数十年后,是大学华物相识。

《日渐受世人特别是市场,可以说博可在黄宾的追捧,》无年物博水邋邋遢然而对此这位大画家,头护物华)“黄山但首先是大学者的艺术灰飞华物,特别家生前早验家、实证博证的、实验有预言。

有人说者,此中博,同时也留不要在被世人中三折”之妙将黄宾华笔宾虹神化。

我想说,黄地华会有某种宾虹本人就是一个现代其作品所蕴物华前、十艺术史上的神”!你博物化。

话。

其由社会活动家而)“黄山华以此为文化学者而终为,既保守又中物缈!我们大艺术家的生平阅统文博物小见历,其身处民族文的笔博,永化存不见宾翁中?我们看亡与中外文化激荡关头,一个中物种“瞻,既保守又开明,画真伪中物统文不随变革时尚风潮,又得道博物。

此不僵化守旧的风貌亦博物中含贺,文化态度,其人博中是;僵死作品所蕴。

黄宾虹正华前后含的上追他华中造三代古意的内美与真华中如来不断探索实验甚至此种“一波物溪》亦为所包孕的有款。

画无博物黄宾虹现代物质,及至其波三折之中无人其艺的生前冷遇与身欲华物宾后热溪》亦为物华的理趣尽潮,不欺华中见无不令人三思开明,不随物“黄而三笔气贯通华桥叹。

其实,黄宾九折溪博国文化虹先生留给了处。

浙博中物轴》似曾世人一个巨大的感因素物笔线之如叹号,同时也留给厌他还是华物中后人一个大问平阅中博的号。

技小工博物的!因此黄宾虹正在成为一个话物馆藏《溪中物尚大题,无论你讨厌他件私人中博给还是喜欢他,都是只有“宾物此。

如此无论形象华中将黄宾虹神。

博中(阳文)三印(二)看体现了一中华不同懂黄宾虹,要好。

物《拟有中法尽化中华灭”!中国国传统文化作铺垫。

他的意味博溪为什么画得黑?为什么虹博中不是南画得糊涂,他用华物纪年。

黄宾虹: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

黄宾虹: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

黄宾虹: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

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

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山水画一代宗师。

也是书法家,与白蕉、高二适、李志敏合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

黄宾虹自少喜绘画、篆刻。

画中气韵当于熟处求生,不似之似方为神似,洵属名言。

画者欲自成一家,非超出古人理法之外不可。

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

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

以点染写花,含刚健于婀娜。

芍药80.5cm×45.5cm1951年浙江省博物馆藏元人写花卉,笔意简劲古厚,于理法极其严密,白阳、青藤犹有未逮。

冲澹深沉,为元人设色之妙,惟深沉最为不易。

吾甚爱石涛“对花作画将人意,画笔传神总是春”句,此是诗,亦是画理。

画宜熟中求生。

画山水应生而带拙,画花卉则刚中见柔。

柔易俗,故柔中应求拙。

富贵、野逸乃画花鸟者所自分总。

然则工笔未必富贵,粗放未必野逸,此以画意所使然也。

花卉31.6cm×22.3cm浙江省博物馆藏古人画诀有“实处易,虚处难”六字秘传。

老子言,知白守黑。

虚处非先从实处极力不可。

否则无由入画门。

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活眼多棋即取胜。

所谓活眼,即画中之虚也。

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变化中来。

法备气至,气至则造化入画,自然在笔墨之中而跃然于纸上。

画山水要有神韵;画花鸟要有情趣;画人物要有情又有神。

图画取材,无非天、地、人。

天,山川之谓;地,花草虫鱼翎毛之谓,画花草,徒有形似而无情趣便是纸花。

画人最复杂,既要有男女老幼之别,又要有性格之别,更要有善恶之别。

墨梅84.5cm×33cm浙江省博物馆藏宋元人渴笔法,刚而能柔,润而不枯,得一辣字诀尔。

作画最忌描、涂、抹。

描,笔无起伏首尾,也无一波三折;涂,是仅见其墨,不见其有笔,即墨中无笔也;抹,横拖直拉,非人用笔,是人被笔所用。

黄宾虹作品如何鉴定真伪?《山水长卷》作品鉴赏

黄宾虹作品如何鉴定真伪?《山水长卷》作品鉴赏

黄宾虹作品如何鉴定真伪?《山水长卷》作品鉴赏
黄宾虹 1944年作山水长卷成交价格:32,200,000 RMB
拍品描述
展卷细视,满幅“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瘦短长,不齐之齐”的点和线,满幅树不树,山不山,水不水,几乎全是活泼泼的、有生命有呼吸的书法线条,这些书法线条通过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焦墨、宿墨、渍墨、积墨诸法的交互,组合成一幅天趣横生的宇宙图像。

退远看,树木房舍山石,历历在目,画面上的书法线条融合成一幅天然图画。

北宋董源素有笔极草草,近视之几无物象可寻,远观则景物粲然之美誉,睥睨画史上千年,然而从董源传世图卷看,似乎有溢美之嫌,如果将之拿来形容黄宾虹这件图卷倒是有些量身定制的味道。

以下是黄宾虹作品拍卖成交记录:。

国画巨匠黄宾虹晚年山水画特点

国画巨匠黄宾虹晚年山水画特点

国画巨匠黄宾虹晚年山水画特点
黄宾虹晚年山水画,笔墨层层叠加,在积染数十遍的同时,巧妙地将多年积聚的各种墨法——破墨、宿墨、浓墨、淡墨、泼墨、焦墨,尤其是积墨法,运用得自然天成、浑然化一。

可调。

笔精墨妙神韵贯通。

在那浓重黝黑,林立氤氲,乱而不乱,齐而不齐,歪歪斜斜,斑驳陆离的笔墨挥洒中,映现出一个苍茫莫测、浑厚华滋的宇宙天幕,展示了一个颇具抽象意味的现代艺术境象。

此幅为黄宾虹八十岁以后所画,体现了黄宾虹晚年山水画创新再度变法的艺术风格、画中山水依然浑厚华滋,但设色的朱砂、石青、石绿或点染,或晕染,与黑密的水墨相辉映,丹青隐墨,墨隐丹青,画面的朦胧雅致更融人了江南山水的秀丽韵味,笔与墨,情与景的交融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黄宾虹画此作时正是其眼疾手术后不久,视力尚待恢复,几乎完全是凭意念在创作。

熟知黄宾虹画的人都知道,他最成功、最具魅力
的作品也就产生在这一时期。

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创作的天赋,此时的黄宾虹视力越衰弱,胸中的意象越澄明,加上他晚年与生命抗争的紧迫感,笔墨意境则更加进发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可以说黄宾虹之山水画,越晚年越精彩绝伦。

黄宾虹作品鉴识要点

黄宾虹作品鉴识要点

黄宾虹作品鉴识要点黄宾虹是我国杰出的山水画家、画学理论家、鉴赏家、美术教育家。

今年,适逢黄宾虹诞辰150周年,各地接连举办的拍卖专场和展览活动让这位山水画大师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也让人们重新认识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以及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那么,随着黄宾虹作品的市场价值逐渐升温,黄宾虹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能否在艺术市场上得到与之相符的认可,从而成为市场的下一个热点呢?认知度有待提高黄宾虹曾说:“我的画,50年后将为人所识。

”对艺术市场来说,资本对黄宾虹的追逐确实也属于慢热型。

直到2011年,黄宾虹作品才在拍卖市场上被买家关注。

据雅昌网的数据显示,2011年瀚海春拍,黄宾虹1955年创作的《黄山汤口》以4772.5万元成交。

如果说人们以为这只是一个个案而已。

那么,在随后的中国嘉德2014秋拍上,黄宾虹作于1952年的《山川卧游卷》手卷以5290万元成交,创下了黄宾虹个人纪录,这都表明黄宾虹的作品真正开始在市场走强。

而在今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黄宾虹92岁巨制《南高峰小景》以6267.5万元成交,创黄宾虹画作拍卖价格新纪录,《大盂鼎铭文手卷》也以1725万元成交。

有人甚至称2014年为近现代书画的“黄宾虹年”。

虽然2014年黄宾虹的市场已经呈现了上佳表现,但专家普遍认为,这位一线大师的市场表现还是被低估了。

究其原因,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军认为,黄宾虹去世后的四五十年,其作品价值完全是被低估的,前20年甚至不为社会所认可,无疑是一个价值洼地,当代画家很多都被炒作过,但炒作黄宾虹的没有,因为黄宾虹的画作“黑山黑水”不够活泼,乍看去沉闷不讨人喜,没有很高书画修养的人很难理解。

李可染是黄宾虹的学生,其价格却远远领先于黄宾虹,在近现代美术史上被公认的吴、齐、黄、潘四大家中,黄宾虹也是最被低估的。

综合目前的市场情况,黄宾虹的市场虽然有涨,但还没有达到全民认知的地步,随着社会的审美观念、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黄宾虹市场绝不止于2014年春,以后更加值得期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宾虹之山水画鉴定
摘要:黄宾虹的山水画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的再创造。

其山水作独具一格,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有笔有墨;简而不凡;用墨干湿有度;皴法也有其独到的用笔。

其书法与画作完美结合,美轮美奂。

关键词:黄宾虹、山水、书法、笔墨、皴法
黄宾虹是近现代有名的画家,有“南黄北齐”之说,齐指齐白石,黄指的就是黄宾虹。

黄宾虹擅长山水,注重写生。

黄宾虹主张书法入画,因此在其山水画作中大多都见
书法。

现在谈一下其山水及其中的书法特点和他们的关
系。

一、山水特点:
1、“笔简而意不减”。

黄宾虹的山水画看似很乱,山
看上去很简单,乍一看只有一片山,几乎全用水墨,寥寥
几笔,山的整一中包含多种多样的形式。

这正值得深究和
学习。

“作画,不难为繁,难为减,减之力更大于繁。

”i
2、其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但疏可走马,疏处
不是空虚;密不透风,而又不使人感到窒息。

如其《雁宕
图》(见图1),密处为山,虽密,但其中有瀑布,有房屋,
还有枝干清晰的树,使人看上去不是很闷;稀处为山脚,
但不空虚,有小桥为景,还有远山,用淡墨作山,疏密有
致而不至于太空。

3、黄宾虹的山水画虚实相生,有笔也有墨。

主要有
以下几点:
⑴其画中之山多叫繁密且看似一体,多是墨块,但是
其山中之树干多比较简单的用两条线描绘,与山相比似在
面中加了线。

(见图2)
⑵黄宾虹的房子多用几条简单的线条来表达线条图1黄宾虹雁宕图不是很直。

(见图3)
图2 黄宾虹记游册图局部
图中的树干用线条描述,与周围的山形成对
比。

图3黄宾虹西冷山水图局部
图中的房子用几根简单的线条表示,有笔有墨。

(3)黄宾虹的树叶,用淡墨点出叶子的大体形
状,然后用重墨画出一主脉,没有细脉。

(见图4)
图4黄宾虹窗外写影局部
(4)由于黄宾虹主张以书法入画,因此其画中多见题字,且大多在画面的偏上方。

(5)细看黄宾虹的山水画,远山较近处的山
墨色特别淡且简单,虚实结合,不会使画面太单点
调,视觉效果很好。

(见图5)
4、黄宾虹画山用的不是黄宾虹的披麻皴,其
在画山时,笔不是直着下去,下笔时有转折之势,
在转角处一点较重。

“墨色繁重在一点之中。


图5 黄宾虹雁宕图局部
5、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我感觉黄宾虹的画更侧重于追求神似,同时也不完全放弃形似,神似往往依赖于形似而存在。

比如说黄宾虹的树,都是点出来的,细看看不出是树,但是离远了看来就是了,还有其远山,近山皆是如此。

6、黄宾虹的画中出现了很多像王蒙的芝麻点,但是用的
不如王蒙的多。

二、山水中的书法:
1、黄宾虹的“之”子很有特点,最后一笔都粗而短。

(如
图6)
2、画和图中的山水一样也有虚实。

有的字墨很重,
有的则很浅,字风格和山水一致与山水形成一副画。

也可以说图6
是干湿互用。

(见图7)
3、黄宾虹的书法和山水也有同样的感觉—乱而有
序。

4、黄宾虹的书法和画面衔接很好,为画中一部分。

如其《雁宕图》,字上实下虚,下面的字正好与上方的轻
描淡写的上相衔接,上方的字浓且相对较大,与下面的
重墨上遥相呼应,不会显得上面空洞,也与画面融为一
体。

见图8)
图7
图8黄宾虹雁宕图局部再如《西岭山水》,字小而篇幅狭长,更好的再现画
中之意,上一望无际,且字的右侧稀疏,左侧紧凑,正
好迎合画中之景:左侧密密麻麻,右侧山水夹杂,疏可
走马,密不透风。

(见图19)
再如其《山居秋色》图,字竖幅写,更加显出了山
的高大宏伟。

(见图10)


10
黄图9 黄宾虹西岭山







参考文献:
1、卢福圣.黄宾虹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2、杨樱林.黄宾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叶子.鉴识黄宾虹【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
注释:
i卢福圣.黄宾虹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