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3学案

合集下载

物理知识初中滑轮问题教案

物理知识初中滑轮问题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滑轮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种类和特点,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能够运用滑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滑轮现象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种类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4. 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难点1. 滑轮的定义和种类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滑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 滑轮的定义和种类:介绍滑轮的定义,讲解滑轮的两种类型——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展示它们的图片。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它们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讲解滑轮组的组成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组装和运用滑轮组。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滑轮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滑轮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滑轮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应用滑轮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滑轮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简单机械》的第三节《滑轮》。

主要内容包括:滑轮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组的计算;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学会滑轮组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组的计算。

难点:滑轮组计算中涉及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模型、绳子、重物、尺子、计算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滑轮模型、绳子、重物、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如吊车、电梯等,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 滑轮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的计算。

3. 例题讲解:讲解滑轮组计算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

4.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滑轮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计算步骤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2) 计算给定滑轮组的力的大小;3) 分析生活中滑轮的应用实例,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滑轮的概念、工作原理和计算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情景引入的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滑轮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布置课后研究任务,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滑轮的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

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模板7篇

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模板7篇

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模板7篇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模板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现象、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物质运动规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篇1)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

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

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

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

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二、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章《简单机械》,具体内容包括:滑轮的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使用方法,涉及章节4.3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滑轮的概念,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滑轮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将滑轮的原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模型、绳子、钩码、尺子、三角板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滑轮模型、绳子、钩码、尺子、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实例,引发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

2. 基本概念: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引导学生观察滑轮的构造。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4. 理论讲解:结合实验结果,讲解滑轮的力合成与分解原理。

5.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教授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滑轮原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概念、分类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的力合成与分解4. 例题及解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2)如图,使用滑轮将重物A提升至一定高度。

已知物体重力为50N,滑轮系统摩擦系数为0.2。

求:拉力F的大小。

答案:(1)定滑轮:力的方向改变,大小不变;动滑轮: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减半。

(2)拉力F = 60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除了滑轮,你还知道哪些简单机械?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 如果有两个或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如何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及滑轮组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理解滑轮组的特点,学会使用滑轮组进行力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滑轮组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绳子、重物、尺子、弹簧测力计。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滑轮、绳子、重物、尺子、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如吊车、升降机等,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滑轮的定义:介绍滑轮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2)滑轮的分类:讲解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通过图片展示各种滑轮的实物。

(3)滑轮的工作原理:以动画形式展示滑轮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

3. 例题讲解:讲解滑轮组计算方法,分析滑轮组省力的情况。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滑轮实验,测量力的大小,计算滑轮组的省力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2. 滑轮的分类及特点3. 滑轮的工作原理4. 滑轮组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

(2)计算滑轮组中每个滑轮所承受的力。

(3)分析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固定滑轮不随物体移动,动滑轮随物体移动。

(2)根据滑轮组的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滑轮所承受的力。

(3)如吊车、升降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掌握较好,但在滑轮组计算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精彩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精彩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精彩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五节《滑轮》。

详细内容包括: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原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滑轮组的计算;以及滑轮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滑轮组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滑轮组的计算。

教学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原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模型、定滑轮、动滑轮、绳子、钩码、尺子、计算器等。

学具:滑轮模型、绳子、钩码、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滑轮在升国旗、吊车等实际应用场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滑轮的作用。

(2)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滑轮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原理。

(2)以定滑轮和动滑轮为例,讲解其特点及作用。

3. 随堂练习(2)进行滑轮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介绍滑轮在工程、运输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原理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 滑轮组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原理。

(2)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计算题:某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提升重物时,绳子自由端拉力为F,重物重量为G,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滑轮是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圆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滑轮的原理是利用圆轮的半径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2)定滑轮不随物体移动,动滑轮随物体移动。

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

(3)机械效率 = 有用功÷ 输入功= G × h ÷ (F × s),其中h为重物上升的高度,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滑轮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滑轮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滑轮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作用,能够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

2. 掌握滑轮组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需求组装滑轮组。

3. 理解滑轮的原理,能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滑轮的定义和作用。

2.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和组装。

教学难点:1.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判断。

2. 滑轮原理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具:单个定滑轮和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钩码、弹簧秤、细线绳、剪刀、镊子、铁片。

2. 教学器材: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滑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2. 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使用滑轮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滑轮的定义和作用:介绍滑轮的定义,展示滑轮的作用,如改变力的方向、省力等。

2. 定滑轮和动滑轮: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两种滑轮的工作特点。

3. 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介绍滑轮组的组装方法,讲解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判断方法,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滑轮组的使用方法,组装滑轮组,并进行力的测量和记录。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并讨论滑轮组的优缺点。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滑轮的定义、作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以及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方法。

2. 强调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滑轮。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包括滑轮的定义、作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以及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方法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使用的滑轮,分析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撰写观察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和课堂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滑轮的定义、作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以及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9章 第二节 滑轮(第3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9章 第二节 滑轮(第3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滑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2、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学校升旗杆顶部装置,为什么升旗手在地面上能够把红旗升到空中?学生:上面有轮子。

教师:这个轮子在物理学上教滑轮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滑轮。

2、定滑轮教师:旗杆上的滑轮你平时能不能看得到?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看不到?学生:它一直在旗杆的顶端。

教师:这就是我们滑轮中的一个种类,我们称为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

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改变力的方向。

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杠杆又省力和费力之分,那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教师对定滑轮的进行分析,其实质是:等臂杠杆。

教师:现在你们告诉我,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学生:不能。

3、动滑轮教师:我们刚刚讲的是定滑轮,你们觉得相对应还应该有一种什么分类。

学生:动滑轮。

教师:很好,轴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现在你们仿照刚才的方法对动滑轮进行分析,看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滑轮组:教师:有时候我们即需要改变力的方向,又想省力该怎么办呢?学生:把两种滑轮组合在一起。

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教案

初二物理(师大版)-滑轮-教案

教案观察生产、生活中的滑轮,旗杆顶端有滑轮、晾衣杆顶端的滑轮、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

观察、描述滑轮的结构。

一、滑轮的分类问题思考:单独使用一个滑轮有几种方式?旗杆顶端的滑轮、向楼上提升建筑材料所用的滑轮,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一、滑轮的分类1.定滑轮:轴固定不动2.动滑轮:轴随物动在实际情境中分析滑轮使用中的不同,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

在图中认识滑轮使用中的一些物理量:G物:重物受到的重力F :绳子自由端拉力h:重物移动的距离s: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认识滑轮使用中的一些物理量,利于后续滑轮、滑轮组使用特点的分析及公式的得出。

观察漫画,思考不同滑轮的工作特点。

大人利用定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了上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 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从使用情况看,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这两种滑轮还有什么其他特点呢?两种滑轮是不是和我们学过的机械——杠杆一样,能够省力或省距离呢?引出探究的问题。

二、不同滑轮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

观察并记录数据。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图1乙FF甲G物hG物hss动滑轮相当于能连续转动的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使用定滑轮沿不同方向用力时,力的大小是否变探究滑轮组的工作特点:n=2实验:利用甲滑轮组提升物体,先重点观察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再来观察测力计示数。

观察并记录使用滑轮组(n=2)时力的数据、距离的数据。

物体移动的距离是10cm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20cm ,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

探究滑轮组的工作特点:n=3实验:利用甲滑轮组提升物体,先重点观察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再来观察测力计示数。

观察并记录使用滑轮组(n=3)时力的数据、距离的数据。

物体移动的距离是10cm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30cm ,测力计的示数为0.8N 。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优质教案设计精选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优质教案设计精选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优质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滑轮》内容。

具体包括:滑轮定义、种类及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原理;滑轮组组装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滑轮定义、种类及工作原理,能够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并解滑轮组使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滑轮工作原理,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滑轮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滑轮组计算方法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绳子、钩码、尺子、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滑轮、绳子、钩码、尺子、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最省力方法提起重物。

2. 讲解:(1)讲解滑轮定义、种类及使用。

(3)讲解滑轮组组装和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展示一道关于滑轮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讲解解题步骤,强调滑轮组计算方法应用。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滑轮定义、种类及使用。

2. 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原理。

3. 滑轮组组装和计算方法。

4.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原理。

(2)计算给定滑轮组提起重物力。

(3)分析实际生活中滑轮应用实例。

2. 答案:(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改变力方向,不省力;动滑轮:随物体移动,改变力方向,可以省力。

(2)根据滑轮组计算方法,计算力大小。

(3)例如:吊车、电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滑轮学习兴趣浓厚,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对滑轮组计算方法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9.2《滑轮》配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9.2《滑轮》配套教学设计
-设计综合性评价任务,如小组项目、研究报告等,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提高自我效能感。
4.教学支持: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教学视频、辅助教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建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滑轮的分类及工作原理,特别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分。
2.滑轮机械优势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分析滑轮系统的优缺点,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实验验证、讨论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滑轮的工作原理和机械优势。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吊车、升旗仪式等场景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的共同特点,引出滑轮这一物理现象。
2.提出问题:为什么吊车和升旗仪式中要用到滑轮?滑轮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演示,增强学生对滑轮系统的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设计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基本概念:讲解滑轮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通过互动提问,确保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创新性作业: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滑轮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提交设计方案,包括装置图、原理阐述和预期效果等。此类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力与运动》的第三节《滑轮》。

详细内容包括:滑轮的定义与分类、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组的计算、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滑轮组计算力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及滑轮组计算。

难点:滑轮组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绳子、重物、尺子、教学课件。

学具:滑轮、绳子、重物、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滑轮现象,如吊车吊起货物。

(2)引导学生思考:滑轮是如何改变力的方向的?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2)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滑轮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邀请学生上讲台演示解题过程,并给予评价。

4. 动手实践(10分钟)(1)分组让学生进行滑轮实验,观察力的变化。

(2)引导学生思考: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疑惑。

六、板书设计1. 滑轮2. 内容:滑轮的定义、分类定滑轮、动滑轮工作原理滑轮组计算方法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2. 答案:(1)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见板书。

(2)拉力F=2/3G=2/3×100N=66.67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了滑轮的知识。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滑轮》参考教案3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滑轮》参考教案3

二、滑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②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②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教学工具】:学生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

(每组一份)老师材料:相关图片或课件、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情景导入:1.让学生讲讲周一升国旗时,这国旗是怎样被升上旗杆的?2.提出升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旗帜上升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

当学生指出旗杆顶端有个轮子在起作用时,教师即可出示滑轮,让学生观察滑轮的构造,指出滑轮是装在架子上的周缘有槽的轮子,能穿上绳子或链条,多用来提起重物。

注意让学生观察到小轮转动时,框子里的轴没有转动的事实,以示与轮轴的区别。

一、【认识滑轮】通过观察生活中应用滑轮的图片分清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道定滑轮是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而动滑轮是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提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和点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实验探究】通过探究,分析得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

1.按照教材中所示的那样,先用弹簧测力计把钩码提起来。

2. 再按教材中所示的方式用定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在课本表格中记录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 按照教材所示的那样,通过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记录测力计示数于表格中。

4. 指导按课本图9-17细绳的绕法进行组装。

安排学生每4人一组按照教材上所示的那样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5. 指导按课本图9-18细绳的绕法进行组装。

安排学生每4人一组按照教材上所示的那样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6. 提醒实验探究中注意的问题:(1)“缓慢地提拉”指匀速直线拉动测力计。

(2)“同一物体”说明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滑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学会运用滑轮计算力和速比;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如何应用;3.能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滑轮和滑轮组的定义及分类;2.滑轮在物理力学中的应用;3.滑轮和滑轮组的力和速比的计算方法;4.滑轮运动的示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滑轮和滑轮组的定义和分类;2.学生学会运用滑轮计算力和速比。

四、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如何应用;2.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力和速比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1.概念讲解法:对滑轮和滑轮组的定义及分类进行讲解;2.实验法:通过实验来说明滑轮组的作用及计算方法;3.讨论法:选取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滑轮运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与滑轮的经验和知识和探究、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滑轮的种类和用途,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 讲解滑轮和滑轮组1.滑轮: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由固定光滑的轴和能够在轴上转动的轮轴组成。

2.滑轮的分类:一般分为定滑轮和移动滑轮两种;单滑轮和组合滑轮两种。

3.滑轮的作用:改变方向、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改变速度。

3. 讲解滑轮的力和速比1.力比:指原来的拉力和新的拉力的比值。

当拉绳平行于地面时,力比=1,当拉绳向上时,力比>1,当拉绳向下时,力比<1。

2.速比:指原来的绳子末端运动的距离与新的滑轮运动的距离的比值。

4. 实验利用小车下滑的实验,观察滑轮组的作用,并计算力和速比。

5. 讨论在分析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

七、教学评估1.教师通过板书和提问考察学生的理解情况和运用问题;2.对实验的结果和讨论结果考核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能力。

八、教学后记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着重讲解了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辨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现象和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能够识别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4.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课前预习任务】
寻找生活中滑轮、滑轮组的应用,拍一段视频或照片,分析:相应的滑轮在使用中有什么不同?使用该滑轮或滑轮组的目的是什么?
【课上学习任务】
一、滑轮的分类,如图1所示 1.定滑轮:轴固定不动
2.动滑轮:轴_______________ G 物:重物受到的重力 F :___________________
h :重物移动的距离 s :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同滑轮的工作特点 实验数据记录表: 滑轮种类
物重 G 物/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的距离h /m
拉力 F /N 拉力 方向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m
直接提升物体 2 向上 0.1 2 向上 0.1 定滑轮 2 向上 0.1 动滑轮
2
向上
0.1
1.定滑轮:
(1)F =G 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s =h
(2)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1)___)(_________2
1
21==
总G F (不计绳重和摩擦) s =____h
(2)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
动滑轮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乙 F F 甲 G 物 h
G 物 h
s s
三、滑轮组
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 在图2
滑轮组种类
绳子
段数
物重 G 物
/N
动滑轮重 G 动
/N
物体移动的距离h /m 拉力 F /N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 /m
滑轮组甲 2 2 0.3 0.1 滑轮组乙
3
2
0.3
0.1
_____________1
==
总G n
F (不计绳重和摩擦) 滑轮组中,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拉力就是总重的________________。

s =____h v 绳=____v 物 在图3中画出不同的绕绳方法:
例1:如图4所示,一位工人用滑轮组将重1500N 的货物匀速提升到高2m 的仓库货架上,这一过程中他所用的拉力为500N ,绳子自由端移动了8m 。

请在图中画出工人提升货物时的绕绳方法。

(不计绳重和摩擦)
n :动滑轮上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 甲图中:n =_______ 乙图中:n =_______ 奇动偶定:
承重绳段数为奇数时,绳子先系在动滑轮上端的钩子上。

图4
n =4
n =5
图3
图2
甲 乙
例2:使用如图5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300N 的水桶,至少要用多大的力?当水桶被提升0.1m 时,拉力的作用点移动了多少?
【课后作业】
1.如图6所示,学校旗杆顶部装有一个滑轮,这样做( )
A .既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
B .虽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方向
C .虽不省力,但能改变施力方向
D .既不省力,也不能改变施力方向
2.如图7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为G 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3F 1=G
B .3F 2=G
C .F 3=2G
D .F 4=2G
3.用图8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请画出绕绳方法。

4.如图9所示,货物重1000N ,动滑轮重50N ,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才能提升重物?如果每段绳子只能承担400N 的拉力,滑轮组最多能提起多重的货物?
5.重为8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10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1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移动的距离L =0.2m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1.8N 。

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滑轮内部的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 (2)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

图6
F 1 F 4 F 3
F 2 图7
图10 F
图5
F 图8 图9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C
旗杆顶部的滑轮轴被固定在旗杆上,使用时它的轴固定不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B
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时,滑轮组中,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第一幅图:n 1=2;第二幅图:n 2=3;第三幅图:没有动滑轮,绳端拉力等于物重;第四幅图:n 4=2。

3.绳端移动的距离和速度都是物体的n 倍,v 绳=nv 物,由题意可知n =2,按照奇动偶定,先从定滑轮开始绕绳,如答图1所示。

4.解: 动滑轮和货物由3段绳子承担,n =3 绳子自由端需要的拉力
N 350N)50N 1000(3
1
)(111=+=+=
动物G G n F 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
N 1150N 50N 400322=-⨯=-=动物G nF G
5.解:拉着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 =3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nL =3×0.2m=0.6m (2)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

匀速拉动物体时,滑轮组承担的不再是物重,而是拉力T ,匀速拉动物体时,T 等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三段绳子承担f
f n F 1=
N 4.5N 8.13=⨯==nF f
F
答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