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_易_注用_庄_论

合集下载

从“注”体兴起看王弼《周易注》的注释特色

从“注”体兴起看王弼《周易注》的注释特色

與 民 間之 學 的 意 味


爲 子 史 集 部之 書 作 解 而 稱 爲 注 的 比 例 高 於 經 部
“ ”
、 、 “



從 《 隋 志 》 可 見 經 的 注 解 體例 尚 較 爲多 樣 除 注 之 外








章句





解詁
等 體式 仍很 常 見 而 子 史 集部 凡爲

則 注 該衆 名



。 ”

則 《 隋 志 》 著 録 尚 分 别 注 體與 其 他 解
“ ”
經形 式 而其 時 解 經 已 可 統稱 爲 注
由 此 亦 可見 注
體在漢 魏 六朝 隋 唐 間 地


位 的 提升

“ ”
從 注 解 的 對象 看 最 初 注 作 爲


種 注 解 體 式的 地 位 並 不高 帶 有 不 經
古 典 文 獻研 究
N anj Vo



第 十 八輯 下 卷


f hi ne se l o f t h e In s ti tu te or ass i c s S tu d ie s J ou rna l



Un


v ers i t

y 201 5
um e


唐 李 賢等 注 中 華 書 局



19 6

年 第

王弼《周易注》与东晋官方易学

王弼《周易注》与东晋官方易学

王弼《周易注》与东晋官方易学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王弼《周易注》立于官学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反映了魏晋义理易学取得了官方意识形态地位。

遗憾的是,由于古代文献中没有王弼《周易注》立于官学的明确记载,因此学术界在王弼《周易注》立于官学的时间问题上众说纷纭,有西晋初年说,有西晋中后期说,有南朝刘宋时期说等,时间跨度从西晋初(265年)到刘宋元嘉十九年(442年),长达170多年。

《晋书·荀崧传》与《通典》卷五十三记载,东晋初建立太学时,易学领域设置的博士为“《周易》王氏”。

因为对文中的“王氏”理解不同——是王弼还是王肃,学术界分为以下两派,并由此衍生出关于王弼《周易注》始立官学的种种假说。

其一,“王氏”为王弼。

主要依据是两晋时期玄学清谈风靡一时,王弼《周易注》社会影响极大,压倒了郑玄、王肃注。

因此王弼《周易注》在西晋时期已立于官学,东晋初年玄学名士当权,恢复太学时自然沿用王弼,而非王肃。

至于王弼注立于太学的具体时间,有两种:一是余嘉锡的西晋初年说:“元帝时所立,实是弼注。

西晋初年,清谈盛行。

疑弼注已立博士。

”①二是王志平的西晋中后期说,因为这个时期玄学思潮才占了绝对优势,“则王弼学之复兴在西晋中叶以后,至西晋末尤甚”。

其二,“王氏”为王肃。

该派认为西晋时期王弼立于官学的说法没有任何史料依据,属于思想史上的推测。

甚至整个东晋时期王弼易学都没有立于官学。

其依据是《南齐书·陆澄传》载陆澄《与王俭书》中,陆澄追溯东晋初期立易学博士时,说王导、庾亮放弃了王弼注而选择了郑玄注——“舍辅嗣而用康成”。

至于王弼《周易注》立于官学的时间,张轶依据陆澄《与王俭书》“元嘉建学之始,玄、弼两立”一文,认为是南朝刘宋元嘉十九年(442年)国子学建立之时。

笔者认为上述两派的观点各有得失:其一,“西晋说”的长处是将这个问题置于时代精神变化的大背景中考察,看到了王弼易学东晋时期立于官学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在没有历史文献支持的前提下,不能靠推理将这一时间定为西晋时期。

国学 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1)

国学 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1)

国学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1)正始时期,热衷谈玄的文人大多爱好老庄,比如何晏就“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①,裴徽“才理清明,能释玄虚,每论易及老庄之道,未尝不注精于严瞿之徒也”②,而正始之音的代表王弼虽然只为《老子》、《周易》、《论语》作注,使得他们“致有理统”,但他也善言《庄子》,《庄子》的精神不仅贯穿于他的玄学思想之中,也是他贯通儒道的重要工具。

一、王注对《庄子》的引用《世说新语·文学》记载王弼“少而察惠,十余岁便好庄老,通辩能言,为傅嘏所知。

”何劭《王弼传》的记载却与此不同,单提“好老氏,通辩能言”。

但《晋书》又云“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

”③在评论郭象时也说“豫州牧长史河南郭象善《老》《庄》,时人以为王弼之亚。

”④郭象被称为“王弼之亚”,善言《老》《庄》,可见在郭象这个时期的人们也普遍认可王弼善《庄》。

此外,《太平御览》卷三八五引《列子传》中也介绍王弼十余岁时的读书爱好是《老》《庄》。

更为重要的是,在裴徽与王弼一段有关“圣人体无”的对话中,王弼也说“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老庄并提,由此可见王弼对《庄》的理解。

事实上,我们能在王弼的《老子》、《周易》和《论语》注文中找到很多对《庄子》的引用和化用⑤。

比如,王弼《老子注》的第13、18、20、42章中,王弼就直接引用了一些《庄子》的原文,内容涉及《齐物论》、《让王》、《大宗师》、《骈拇》等篇目。

这一方面根源于老庄之学的天然脉络,另一方面也与王弼独特的注释方法相吻合。

王弼在注解《老子》时尽力以老解老,使注释更为切近原文。

比如第41章引用了第14章“听之不闻名曰希”解释“大音希声”之“希”、第25章引第4章“不知谁之子”释“先天地生”、第47章引第14章“执古之道,可以御今”释“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等等。

此外,王弼还于第20章、23章、28章、第57章注文中用“下篇”、“下章”、“上章”等语直接解释其中义理。

王弼对周易的重要贡献,是将道学与易学结合,化繁为简并体现本义

王弼对周易的重要贡献,是将道学与易学结合,化繁为简并体现本义

王弼对周易的重要贡献,是将道学与易学结合,化繁为简并体现本义王弼,字辅嗣,山东微山或金乡人士,是我国魏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23岁因疠病去世,虽其人生短暂,但他的学术成就可谓十分卓越,著作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周易大衍论》等。

因《道德经》的原版著作逸散,所以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唯一的留传,为道学传承和研究真是做了贡献,直到1973年,考古专家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乡发现了《道德经》的原文,算是原版首现。

道德经石刻王弼年纪轻轻,为什么如此优秀呢?这要从王弼的祖父王粲说起,王粲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与大学者蔡邕关系甚好,蔡邕赠书给王粲6000余卷,王家自己也积累了四千余卷,所以供王弼学习的各类书籍达万余卷,太有条件了,他自幼便修习道家、周易、经济、文学类等著作,放下书,还能与诸多名家经常探讨学问,因为他的祖父及父辈皆为高官,家族环境能够让他结识更多的名士,并深得名士们的赏识。

加上自己天资极高,因此造就了一位魏晋时代的旷世大儒。

秦末之前,道学、易学及儒学,内涵丰富并言辞简练,但经历了两汉之后,诸学术被一些所谓的饱学之士,加辞注文,尽情宣泄自己的臆想见识,造成了学风日益繁琐、甚至浅薄怪诞,也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强加于真学之侧,过于注重文辞隽和,并繁论唯美,把简单的给变异了。

这是很多时代的文化风气,主观臆断的把传承下来的优秀学术著作,改的不合原著本义,这种错改,比文化断层更为可怕。

对于易学、堪舆学而言,近代很多所谓的“大家名人”仍对易之本义改编和批注,在不做大量实践的情况下,靠自己的臆想加神改情、任性组合,把朴素至简的纯真义理,弄得晦涩难懂、复杂不堪,他们还创写命理、堪舆方面的著作,令后人学读上几年,也是无法纯准确运用,这种著作多的很啊,误人子弟不说,擅改天地理义,不知天高地厚也,实在令人无语啊。

王弼之前,周易、道学、儒学等学术体系均已独立成集,周易是以阴阳五行八卦为体,道学始祖老子先生是以“道”为体,孔子以“仁”为体,庄子以“虚无观为”为体,孟子以“性善”为体,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之天命论”为体等等,他们的体系是当时的学术主流,王弼在修学这些著作时,是用尊崇之心,探究其本义的,他发现老子先生的'道'和周易的阴阳八卦概论,有着同脉相承的发展变化,均是“以无为本”的思想范畴,由此认定道与易的认识论是和而统一的。

《四庫全書經部易類-周易注》魏-王弼

《四庫全書經部易類-周易注》魏-王弼

《四庫全書經部易類-周易注》魏-王弼經部易類周易注十卷魏王弼撰提要《上、下經》注及《略例》,魏王弼撰。

《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注,晋韓康伯撰。

《隋書·經籍志》以王、韓之書各著錄,故《易注》作六卷,《略例》作一卷,《繫辭注》作三卷。

《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皆載弼注七卷,蓋合《略例》計之。

今本作十卷,則幷韓書計之也。

考王儉《七志》,已稱弼《易注》十卷(按《七志》今不傳。

此據陸德明《經典釋文》所引),則幷王、韓爲一書,其來已久矣。

自鄭玄傳費直之學,始析《易傳》以附經,至弼又更定之。

說者謂鄭本如今之《乾卦》,其《坤卦》以下又弼所割裂。

然鄭氏《易注》,至北宋尚存一卷。

《崇文總目》稱存者爲《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四篇,則鄭本尚以《文言》自爲一傳,所割以附經者,不過《彖傳》、《象傳》。

今本《乾》、《坤》二卦各附《文言》,知全經皆弼所更定,非鄭氏之舊也。

每卷所題《乾傳》第一、《泰傳》第二、《噬嗑傳》第三、《咸傳》第四、《夬傳》第五、《豐傳》第六,各以卷首第一卦爲名。

據王應麟《玉海》,此目亦弼增標。

蓋因毛氏《詩傳》之體例,相沿既久,今亦仍舊文錄之。

惟《經典釋文》以《泰傳》爲《需傳》,以《噬嗑傳》爲《隨傳》,與今本不同。

證以《開成石經》,一一與陸氏所述合。

當由後人以篇頁不均爲之移幷,以非宏旨之所系,今亦不復追改焉。

其《略例》之注,爲唐邢璹撰。

璹里籍無考,其結銜稱「四門助教」。

案《唐書·王鉷傳》稱爲「鴻臚少卿邢璹」,子縡,以謀反誅。

則終於鴻臚少卿也。

《太平廣記》載其奉使新羅,賊殺賈客百餘人,掠其珍貨貢於朝。

其人殊不足道,其注則至今附弼書以行。

陳振孫《書錄解題》稱:「蜀本略例有璹所注,止有篇首釋『略例』二字,文與此同,餘皆不然。

」是宋代尚有一別本。

今則惟此本存,所謂蜀本者已久佚矣。

弼之說《易》,源出費直。

直《易》今不可見,然荀爽《易》即費氏學,李鼎祚書尚頗載其遺說。

附录 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_《周易注》附录 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_小学_儒部

附录 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_《周易注》附录 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_小学_儒部

附录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_《周易注》附录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_小学_儒部摘要:本文探讨王弼在注易及注老之作中所显现的方法论观点,文中指出,王弼注老发挥了对于老子哲学中的抽象思辨的认识进路,将本体论哲学问题中的本体与事务间关系的抽象特征予以推进,极有贡献于中国哲学史的义理进程,但是对于价值哲学的本体论根据的探讨,却仍不能有效地从其抽象思辨的本体论哲学观点中推演出来,王弼以万物宗主的概念称说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范畴,取代了道与玄等概念,又以崇本息末的观念称说老子哲学的功夫主旨,扩充了无为哲学的观念义涵,但是两者的结合有着方法论上的鸿沟,王弼并未注意,此亦为中国哲学史中被持续探究之主题,后由心性说取代。

王弼注易只为一对于周易体例的观点表述,并未有方法论上的创新,亦并未有将玄学思维背景下的价值心灵强行转嫁,只有若干思维形式特征上的借用,其以人事情境为卦爻辞之主旨,以儒门义理的价值心灵适为注解,理论上并不预设六十四卦为一宇宙论的图式,而只为人心情伪变诈的场合,是为一人性论中心的周易诠解进路,亦为一本体论哲学型态的思维进路。

总之,王弼哲学的方法论使用,得以见出魏晋时人哲学构作的方法论倾向,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即为如何将形上学与价值哲学进行义理结合,魏晋之尝试是为型态之一,王弼之作即为重要指标,足以发为深论之处多矣。

关键辞:王弼、周易、老子、方法论、本体论一、前言本文将针对王弼注<老>及注<易>之作中所显现具有哲理创造的思想部份进行方法论的探究,就王弼所阐发的哲学观点而言,主要表现在独立作品<周易略例>及<老子指略>二文中,其余<老子注>及<周易注>之作品中关于方法论思维的部份亦不超出于该二专文之上。

所谓方法论之探究即为在我们所提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为中心的基本哲学问题研究法”〔[1]〕的研究进路上从事分析王弼哲学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理论活动的特质,务使王弼哲学的基本性格予以显明化,王弼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多年来已为学界明确指出,亦已广泛研究,然而基于我们所提的基本哲学问题研究法的探索之下,我们仍有若干新的观点得以表述,是以为文,本文之写作进程,将先进行表现在王弼注<老>及注<易>中所开发出来的方法论观点之解明,然后再进行对于此些观点之方法论探究,我们企图对王弼于注<老>中所开发的“贵无论”思维的义理脉络进行疏通,指出其在方法论思维上的理论意义,进而以此为基础而探视其于注<易>之作中的方法论运用,检视其玄学思维与易学思维的两路义理活动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如何“以易解老”:首创“以老解易,以易解老”历史先河的王弼

如何“以易解老”:首创“以老解易,以易解老”历史先河的王弼

如何“以易解老”:首创“以老解易,以易解老”历史先河的王弼东方既白著纵观中华文化和中华哲学文化的发展历史,魏晋时期的天才少年王弼,绝对都是继“老庄”之后,对于《道德经》及其宇宙大循环体系,解读比较接近于老子本意的人。

其不但著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周易大衍论》三卷、《周易穷微论》一卷、《易辩》一卷等数种注解论述,数量和种类涵盖万有,关键还在于其成就,在于其质量,在于其创见的巨大突破和引领。

天才少年王弼,易道皆通之大贤他注解的《周易》,一改汉人支离烦琐的传统方法,不用象数,而用《老子》,以老子思想解《易》,并阐发自己的哲学观点,在学术上开一代新风———“正始玄风”,是历史上第一位尝试“以老解易,以易解老”的人。

王弼的易学观体系庞大,内容深奥,以老庄思想为主,建立了体系完备、抽象思辩的玄学哲学。

王弼首推“以老解易,以易解老”的研究方式其本体论和认识论中所提出的新观点、新见解对以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方法论方面,王弼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有所继承,善于运用对立的概念和辨名析理的方法阐述问题。

王弼把静说成是本,是绝对的;把动说成是末,是相对的,但是他却因此引申出了“以静制动”、“以静治国”、“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他借鉴《老子》的“无为”思想,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命题。

其核心思想亦和老子一样崇尚“以无为本”的本体论,都认为世界的本体是“无”,世界的现象,即各种具体事物都是“有”,“无”是“本”,“有”是“末”。

“无”是“万物之宗”。

他从历史的、哲学的高度,探寻现象与本体、名教与自然、人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在极短的时间内构筑起超越前人的哲学体系。

以无为本,以有为末;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他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

”(《论语·述而》邢囗疏引王弼《论语释疑》)。

这就是说,“道”就是“无”,所以“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由。

《周易注》王弼著

《周易注》王弼著

《周易注》王弼著
《周易注》
王弼
■ 简要介绍
王弼,字辅嗣,祖籍山阳高平
(治今山东邹城市西南),生于
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卒于魏
废帝齐王芳嘉平元年(249),享
年二十四岁。

王弼以注释《周
易》和《老子》名闻于世,
《易》学方面的著作有《周易
注》、《周易略例》和《周易大
演论》。

王弼综合儒道,借用、
吸收了老庄的思想,建立了体系完
备、抽象思辩的玄学哲学.其对易
学玄学化的批判性研究,尽扫先秦、两汉易学研究之腐迂学风,其本体论和认识论中所提出的新观点、新见解对以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周易注》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之一。

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

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

至宋代理学大家程颐、朱熹思想及哲学观点均源于王弼《周易注》。

至清代官方仍以朱熹的《易本义》为科举读本,可见王弼对中国儒家影响之深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王弼《周易注》评价为:“平心而论,阐明义理,使《易》不杂于术数者,弼与康伯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于《老》、《庄》,弼与康伯亦不能无过。

瑕瑜不掩,是其定评。

”。

王弼《周易注》版本述略

王弼《周易注》版本述略

努力使儒 、 道合流 , 为封建伦理纲常辩护 , 而王弼就是这一 卷 。 旧唐书 ・ 《 经籍志》周易》 《 七卷。 王弼注。 新唐书 ・ 《 艺文志》 部 道人儒 , 甲 经录易类著录王弼注七卷。《 宋史・ 艺文志》 “周易》 :《 上下经六卷王 弼《 略例》 一卷。” 明史艺文志附编 ・ 《 国史经籍志》 “周易注》 :《 十卷 , 王弼。 周易略例》 卷 , 。 《 《 一 王弼 ” 经典释文》 卷一《 序录》 “ :王弼注七 卷 。” 通志》 《 卷六十三《 艺文略第一》 “周易注》 :《 七卷 , 尚书郎王 魏 弼 。”崇文总 目》 《 卷一《 易类》 “周易》 :《 十卷 , 王弼注 。见天一阁抄 本。” 以上各家, 有径言《 十卷者 , 注》 有合《 与《 注》 略例》 为七卷者, 而 以分《 上下经六卷 、略例》 注》 《 一卷者居多 , 通志》 《 而《 谓“周易注》 七 卷《 周易略例》 一卷”合之则为八卷, , 不知何据 。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 派玄学家的开创者及代表人物之一。《 周易注》 即是他儒 、 道合流 的 玄学思想的产物。《 周易》 本来是上古时代的 卜 筮之书 , 原来只有六 十 四卦 , 每卦由卦画 、 卦名 、 卦辞 、 四部分组成 , 爻辞 但在先秦时期 , 却 由儒家变而为言哲理之书 , 并撰《 十篇 , 传》 或称《 十翼》 用以说 ,
王弼 周 易注 周 易略 例
关键词
魏晋《 , 易》 易》是《 学发展史上的重要 阶段 , 以王弼为代表的易 新时代 , 以老庄 的玄学思想去解说《 的深蕴 , 易》 发掘《 的深层 的 易》
哲学含义 , 形成“ 义理 ” 易学 , 主导了魏晋时期 的学术界 、 思想界 。 后
例》通十卷。” , 宋以来通行诸本 , 盖多将弼所撰注七卷与韩康伯所注 《 天一阁遗存书 目》 :《 记 “周易略例》 一卷 。魏王弼撰 , 唐邢口注, 明范

王弼《周易注》底本浅析

王弼《周易注》底本浅析

王弼《周易注》底本浅析作者:陈磊来源:《神州》2012年第11期摘要:《周易》原本只有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经,后经孔子做《易传》,乃加入“十翼”。

王弼《周易注》底本源自费氏易,其只为六十四卦做注,之后有晋韩康伯为系辞以下做注,合为流传至今的《周易注》。

关键词:王弼周易注底本一、王弼注《周易》底本来源《隋志》云:“后汉陈元、郑众,皆传费氏之学。

马融又为其传,以授郑玄。

玄做《易注》,荀爽又作《易传》。

魏代王肃、王弼,并为之注[1]。

”另有赵汝楳云:“陈元郑众皆传费氏学,马融郑玄荀爽王弼皆为之注,今易乃费氏经也[2]。

”马国翰云:“王弼用费经注疏,今存,其易亡而不亡也[3]。

”根据上述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推论出王弼《易注》本是为费氏《易》作注,而他所用《易经》底本也应是费氏易学所用之本。

《隋志》云:“汉初又有东莱费直传《易》,其本皆古字,号《古文易》[4]”。

《汉志》亦云:“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或脱去无咎、悔亡。

唯费氏《易》与古文同[5]。

”由此可知,费氏《易》所传《易经》之本乃是古文《易经》。

两汉易学在版本上有今文《易》和古文《易》之分。

历史上出现过赫赫有名的“今古文之争”便是指以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所代表的两个派别之间的政治及学术斗争。

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

“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是相对于正在流行的今文而言,主要是指秦朝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之前的大篆籀文和六国文字。

古文《易》是相对于已经立为博士的《易》学而言。

两汉时期,设立五经博士,今文《易》列于学官,而古文《易》始终未立于学官,只在民间流传。

今文《易》学主张阴阳灾异说,偏重吉凶复活预测,并且长期拘泥于象数,章句十分繁琐。

而古文《易》学则注重对于《易经》文本的疏通理解,以经解经,以传解经,致力于恢复经典的本义。

另外,《易经》六十四卦被分为上经和下经,原本只有经的部分。

至孔子“十翼”为《易》作传,《周易》遂发展为经和传两个部分。

魏晋清谈玄学之正始名士(二)——王弼注《老子》、《周易》

魏晋清谈玄学之正始名士(二)——王弼注《老子》、《周易》

魏晋清谈玄学之正始名士(二)——王弼注《老子》、《周易》•王弼毫无疑问是个天才,但是正如我们现今所说:所谓天才,百分之一是天赋,百分之九十九是辛勤。

王弼也不例外。

既然王弼如此这般,为何正史《三国志》没有为他立传呢?王弼像王弼出生在王氏家族,这是个名门望族,累世公卿。

在汉末动乱时,他的祖父王凯与其族弟王粲一起从长安流亡到荆州,投靠了世交刘表。

这里的刘表就是《三国演义》里被刘备把荆州借走的刘表,关于刘表的执政能力和军事才干,这里不做深究。

单说刘表文学方面,他称得上是一个名士,他曾组织文士整理儒家五经,并亲自写了《周易章句》,见解很独特,对王弼解读《周易》起到不小的影响。

刘表有个女儿,本来想嫁给王粲的,但是王粲其貌不扬,且行为比较散漫,刘表不喜,就把女儿嫁给了相貌堂堂的王凯。

所以,这样说来,王弼也是刘表的曾外孙。

王粲,著名的文学家,文坛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名气很大。

大学者蔡邕(yōng)就很赏识他,晚年的时候还把自己的万本藏书都送给了他。

王粲去世以后,他的两个儿子被魏讽蛊惑,意图谋反,被曹丕所杀。

为了不让族弟无后,王凯就把自己的小儿子,也是王弼的父亲王业过继给王粲。

蔡邕赠送的那万本藏书自然也到了王业、王弼父子手中,所以,可以说王弼是从小就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

然而人无完人,阅书万卷,精通玄学的王弼,在人情世故面前却显得相当稚嫩,以致于仕途坎坷,政业寥寥。

因为何晏比较看重王弼,也一直找机会让王弼入仕,恰好五品黄门郎之职空缺。

于是,何晏便向曹爽推荐了王弼。

而同时,丁谧则推荐了王黎。

因为丁谧比何晏更得曹爽信任,于是曹爽便任王黎为黄门郎,却让王弼做了六品的尚书郎。

王黎本与王弼是好朋友,王黎选上了黄门郎,而王弼只屈任低一品的尚书郎,王弼就有些嫉恨,偏偏王黎此人又“轩轩然,喧喧然”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王弼就和他闹翻了。

尽管如此,王弼依然干劲十足。

一上任便要求觐见曹爽,见面后,王弼暗示想要单独谈话,曹爽允了,并屏退左右。

钱穆庄老通辨——王弼郭象注易老庄用理字条录

钱穆庄老通辨——王弼郭象注易老庄用理字条录

钱穆庄老通辨——王弼郭象注易老庄用理字条录(一)昔程伊川有性即理也之语,朱晦庵承之,乃谓天即理。

《论语》获罪于天。

《集注》亦解作获罪于理,大为清儒所讥。

陆王改主心即理。

要其重视理字,则程朱陆王无大别。

故宋学亦称理学。

然考先秦古籍理字,多作分理条理文理解,亦或作治理言,实未尝赋有一种玄远的抽象观念,有形上学之涵义,如宋儒所云云也。

清儒戴东原《孟子字义疏证》,辨此甚详尽。

《孟子·告子上》篇: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戴氏之说曰:六经孔孟之言,以及传记群籍,理字不多见。

孟子举理以见心能区分,举义以见心能裁断。

明理,明其区分也。

精义,精其裁断也。

自宋以来,始相习成俗,理为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因以心之意见当之。

此戴氏谓理字在中国思想界,赋与以一种形上学之最高抽象涵义,其事实始于宋人也。

窃谓戴氏之说是已,然其间实有一段甚长之演变,固亦非直至宋儒,乃始重视此理字。

且宋儒所提此理字之涵义,亦非前无所承,全由特创也。

窃谓理字观念之重要提出,其事实始于道家。

庄子与孟子同时,其书亦曾用理字。

《养生主》有曰: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天理二字,始见于此。

韩非曰:"理者,成物之文。

"成玄英疏:"天理,天然之腠理。

"《庄子》书重论自然,喜言万物,故其书中用理字,虽仅此一见,而后起治道家言者,不期而多用理字,如《庄子》外杂篇,及吕览韩非淮南皆是,此一宗也。

其又一宗为晚出之儒家,亦由会通道家义,而屡用此理字,如荀卿《易传》《小戴记》皆是,此为又一宗。

荀卿《非相篇》有曰:类不悖,虽久同理。

此实为先秦诸子言理字之最扼要者。

盖言及理字,必偏主于事物,事物有类可分,乃始有理可指也。

清儒焦循说之曰:"理者,分也,各有分焉,即各有宜也。

"物理通于事理则曰宜。

事之宜不宜,亦由分类而见。

《老子》书始提象字,象即今语之抽象,此即荀卿分类之说之所由承也。

2021年言意之辨在王弼经典诠释中的运用及其方法论意义(2)

2021年言意之辨在王弼经典诠释中的运用及其方法论意义(2)

言意之辨在王弼经典诠释中的运用及其方法论意义(2) 言意之辨在王弼经典诠释中的运用及其方意义王弼解《易》的致思路径显然与汉易的象数派易学迥然有别,象数派易学拘于象数,故繁乱支离,王弼则运用得意忘言之方法,略言象而直究其意,并引本体论思维以入《易》,由此扫落象数易学之支离而开一代玄风。

黄宗羲在《象数论序》中评价说:“有魏王辅嗣出而注《易》,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日时岁月,五气相推,悉皆落,多所不关,庶几潦水尽寒潭清矣。

”汤用彤先生也说:“王弼注《易》摈落象数而专敷玄旨。

”[4]57以得意忘言之法“乃将汉易象数之学一举而廓清之,汉代经学转为魏晋玄学,其基础由此而奠定矣”[4]25-26。

由此可见,得意忘言之方法在彰显《易》学义理上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弼诠释《老子》的著作有《老子指略》和《老子注》,前者阐述的是他对《老子》主旨的整体理解,以及诠释《老子》一书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可以说是《老子注》的理论纲领,后者则是对《老子》的具体注解。

从方法上说,《老子指略》对《老子注》具有指导性意义,而其所提出或规定的诠释《老子》的方法依然是言意之辨,并借此建构了其“以无为本”的本体论玄学。

《老子指略》认为,对《老子》一书的认识,必须抓住其一以贯之的核心义旨,“文虽五千,贯之者一;义虽广瞻,众则同类”,如果执着于文本,按照文本的言词去辨寻其意,则会背离其主旨,“解其一言而蔽之,则无幽而不识;每事各为意,则虽辩而愈惑”,“《老子》之文,欲辩而诘者,则失其旨也;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

这仍然是强调理解《老子》要得意而忘言。

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王弼得出了他所理解的《老子》一书的“意”,即“崇本息末”:“《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

噫!崇本息末而已矣。

”又说:“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其大要也。

”这里的本,指上的无为,末指上的有为。

同时王弼认为,“崇本息末”这一主旨有其哲学基础,即终极意义上的“太始之原”和“幽冥之极”,“故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极以定惑罔之迷”[2]196。

国学 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4)

国学 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4)

国学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4)因此,王弼的“性其情”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情近性”,这里的情专指五情,可称为“性情”,它是事物本性的部分。

一方面,王弼老子注第10章云,“物全而性得”,要想得事物之本性,必须得物之全,而物全的保存就不能戕害到事物生而就有的欲,即喜怒哀乐爱恶惧。

且物物各有不同,要“因物之性”(第27章注),这是“不禁其性而物自济”(第10章注)的表现。

另一方面,万物的本性是自然,而主体在接触事物以后所产生的自然的欲望,本就是性不可分割的内容,对于这个部分,我们只可因、通,却不能为和执。

但是,情作为性,亦有道的本体根源。

王弼在《老子》第一章中注云“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楼先生注“济”为“止”,认为此句的意思为,有欲必须不离于无,然后才能有所归止。

但是济有帮助、承继的意思。

所以该句可理解为“欲望的根本所在,就在于以道为适,只有以道为根据,欲望才得以维系和承继。

”此处的欲望下接有欲,指的是性情之欲,所以情之本源也在于道,必须是以道为目标和指归的。

汤用彤“人之性禀诸天理,不妄则全性,故情之发也如循于正,由其理,则率性而动,虽动而不伤静者也。

”(26)第二个层次就是“以性制情”,这里的情指的就是应物而动的欲,但主体对这些欲望的追求和保持已经没有控制的能力,受累于这些事物,这样的情可成为“情性”,因为这样的情已经损害和扭曲了人的本性,使得本性趋向了恶。

所以王弼所说的“以情从理”,就是以情从道,而在王弼这里,道已经与无、本性同一。

从理者,即从性也。

蒙培元先生说:“王弼所谓理,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规律,更重要的,它还是人性的基本内容,理就是性。

‘物皆不敢妄,然后万物乃得各全其性’(无妄卦注)。

这就是所谓理性,一方面,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原则;另一方面,它又是普遍超越的客体存在。

”(27)汤用彤先生也说:“人性本静,禀受天理,圣人有感于物循理而动,则情役于理,而全生而无累。

用无常道唯变所适--论王弼《周易注》在其玄学体系中的地位

用无常道唯变所适--论王弼《周易注》在其玄学体系中的地位

用无常道唯变所适--论王弼《周易注》在其玄学体系中的地位韩国良【摘要】王弼<周易注>在玄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人的"情"、"性"问题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密切相联系,使"崇本息末"而后"举末"这一空洞、抽象的玄学原则因为在人的"情"、"性"关节上找到了支点,从而变得更加切实、更为可信.二是把"崇本息末"然后"举末"这一原则所潜在的生动气韵揭示了出来,使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所包含的刚健有为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正是基于<周易注>对"性其情"及"用无常道"、"唯变所适"的特别强调,才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贵无论"玄学的本质.【期刊名称】《东方论坛》【年(卷),期】2004(000)002【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正始玄学;王弼;<老子注>;<周易注>【作者】韩国良【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南阳,473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东方论坛2004 年第 2 期用无常道唯变所适一一论王到《周易注》在其玄学体系中的地位韩国良(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南阳473061)摘要:王何《周易注》在玄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人的“情”、叫生”问题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密切相联系,使“崇本息末”而后“举末”这一空洞、抽象的玄学原则因为在人的“情”、“性”关节上找到了支点,从而变得更加切实、更为可信。

二是把“崇本息末”然后“举末”这一原则所潜在的生动气韵揭示了出来,使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所包含的刚健有为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钱穆庄老通辨——王弼论体用

钱穆庄老通辨——王弼论体用

钱穆庄老通辨——王弼论体用王弼之在中国思想界,有两大贡献。

一为其首先提出理事对立之概念,此已详于别篇。

又一则为其首先提出体用对立之概念,此为本篇之所欲论。

自此以往,曰理事,曰体用,每一思想家,几无不受此两概念之影响。

而此两概念,实可谓皆由王弼首先提出,则弼之为功于中国思想界者,亦即此可见矣。

《世说·文学》篇载:王辅嗣弱冠诣裴徽。

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

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

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

体无之说,屡见于弼之注《老子》。

《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弼注曰: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

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无统众也。

又曰:木埴壁所以成三者,而皆以无为用也。

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又曰: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

又曰: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

从事于道者,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

无形无为,道之体也。

成济万物,道之用也。

体用对立之概念,就于上举弼注诸条,岂不已跃然甚显乎。

而其尤显著者,则在其注《老子》上德不德章。

其注曰:何以尽德,以无为用。

以无为用,则无不载也。

又曰:虽盛德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

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

此为体用两字连用成一概念之至显然者。

宇宙万物,莫不以无为体,既皆不能舍无以为体,故亦必以无为用,此弼注之意也。

又曰: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

又曰:苟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

功用之母,亦指无言。

盖母子之喻,《老子》书所本有。

弼又易之以体用。

体之生用,亦犹母之生子,然而体用一概念,较之母子之喻,遥为深微矣。

此思想衍进,有转后而转精微之一例也。

又按:皇侃《论语义疏》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章引王弼曰:喜怒哀乐,民之自然。

应感而动,则发乎声歌。

所以陈诗采谣,以知民志。

既见其风,则损益基焉。

故因俗之制,以达其礼也。

矫俗检刑,民心未化,故又感以声乐,以和神也。

若不采民诗,则无以观风。

国学 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5)

国学 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5)

国学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5)综上所述,《庄子》思想对王弼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不仅体现在他的现存著作中对《庄子》原文的直接引用或化用,而且表现在他的思想中。

不管是在王弼的注解方法还是在其核心概念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庄学精神在王弼思想中的印记。

王弼用《庄子》,不仅玄学化了《老子》、《周易》和《论语》,而且让儒道、孔老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

蒋丽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注释:①陈寿:《三国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第292页。

②《方技传》之管辂传注引辂别传,陈寿:《三国志》卷九,第819页。

③《晋书》卷四三,陈寿:《三国志》卷九,第1223页。

④《晋书》卷五十,陈寿:《三国志》卷九,第1389页。

⑤现存《庄子》是经过郭象以司马彪五十二篇本为基础,“以意去取”并删去其中十分有三后的版本,而王弼时见《庄子》已不知其面目,故此处比对后的结果当比当时的实际引用更少。

⑥《三国志》注引何劭王弼传,陈寿:《三国志》卷九,第795页。

⑦《二程集》,第374页。

⑧《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端伯传师说》,第8页。

⑨《方技传》之管辂传注引辂别传,陈寿:《三国志》卷九,第819页。

⑩参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43页。

(11)《论语释疑》,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633页。

(12)朱伯崑先生认为《易传》中的“神”有四个涵义:神灵、神速、思想上深刻的领悟和神妙莫测。

显然“神道”指的是神妙莫测之道。

参见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北京:昆仑出版社,2016年,第109页。

(13)钱穆:《庄老通辩》,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28页。

(14)本文并不做庄子及其后学的区分,因而将《庄子》以庄子作为代表加以表述。

(15)陈鼓应:《“理”范畴理论模式的道家诠释》,《台大文史哲学报》第六十期,2016年,第52页。

(16)钱穆:《庄老通辩》,第332页。

王弼的《周易》诠释

王弼的《周易》诠释

王弼的《周易》诠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王弼的《周易》诠释:哲学智慧的深度解读一、引言《周易》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是中国哲学的源头之一,其深奥的卦象和爻辞,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学者的探索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 认 为 王 弼 是 毫无 抉 择 地 机 械 地 援 引 老 庄 玄 学 以 人《易 》 第
,
在 领 悟《庄 子 》 思 想 的基础上

,
王 弼 创 造 性 地 将 这 一 思 想 用 于 对《周 易 》 的 理 解 方 法 上 成 功 地 为 自 己 摒 弃 象 数 注 重 义 理 开 拓 出诊 释 的 空 间来 主要 表 现 在
“ ”
,



,
的引 用 其 它 一 些 散 见 的对《庄 子 》
或 化 用 为《周 易 注 》 添 加 玄 学 色彩 之 余 也 让《庄 子 》 与《周 易 》 之 间 的联 系 变 得 更 为 紧 密
关 键 词 得 意忘 言 理 通 道 中图 分 类 号 文献标识码
文 章编号

,






,
,
。 一
,
女 江苏 靖 江 人 北 京 大学 哲 学 系 博 士 生
,
,

弼 可 与言 天 人 之 际
《世 说 新 语
,



,
而 裴徽 任 吏部 郎 时 见 到 王 弼 就 异 之
,


,
于 是 有 了 王 弼 圣 人 体无 无 又 不 可 训 故


,
,
言必 及 有 老 庄 未 免 于 有 恒 训 其所 不 足 与此 不 同 单 提 好 老 氏 通 辩 能 言
,
,
《易 》而 且 用《庄 》 解《易 》将 易 学 玄 学 化
注 关 于 前 者 前 贤论 述 甚 多 本 文 仅 从 后 者 着 眼 分 析 王 弼《易 》
,
的影 响 中 所 受 的《庄 子 》

一 时 气所 染
汉 魏 之 际 士 人 爱谈 玄 理 钟 爱 老 庄

, , ,


正 始 时 期 对 老 庄 的普 遍 爱 好 已 经 成 为 了 文 人 的 风 尚 比 如 正

,
研究 的

注《老 》学 界 争 论 颇 多 但 可 以 肯定 的是 我 们 可 以 在 王 弼 的《周 易 注《易 》 关 于 王 弼 以《老 》 或 以《易 》 的思 想 注》 中找 到 很 多《老 子 》
《庄 子 》 的思 想

,
,

的一些思 想 也 引人 了 时 不 仅借 用 了《老 子 》 事 实 上 王 弼 在 注 解《周 易 》
,


理 概 念及其

它一 些 散见 的 引 用 处
注之方法 二 王 弼《易 》
王 弼 在《周 易 略例
,


明象 》 的象 言 意 三 者关 系 的看 法 他 认 为 中表 达 了 他 对《周 易 》
,



,

言者所 以 明
,
象 得 象而 忘 言 象 者 所 以 存 意 得 意 而 忘 象 也

,



,



,




,



苗昭

“ ” 王 弼《周 易 注 》 注解 历 史 上 具 有代 表 性 的作 品 不 仅 因 为 其 解 易 要 约 明 畅 可 为 式 矣 第 是《周 易 》
,
,

,

,
更 在 于 它一 扫 汉 代 象 数 风 气 于 义 理 上 发 明 和 探 微
,

,

王 弼 对《周 易 》 的 阐 发 不 仅 以《老 》 通


弼 以 传 人 经 时 继 承 了 这 一 观 点 在 他 看 来 六 十 四 卦 的变 化 昭 示 的 是 个 人 处 于 某 一 时 某 一 位 所 应 该 采 取
的进 退 出处 而 这 样 常 变 而 无 规 律 的应 对 也 就 是 道
,
,



再 次 王 弼 的 言 一 象 一 意 的 三 层 结 构 有两 个 方 面 的 涵 义 一 方 面 从 表 达 的意 义 上 说 如 上 文 所 述


这 段 话 庄 子 打破 了 世

,
俗 中贵 言 的 一 般做 法 指 出 书 中 真 正 可 贵 的 是语 言 所 传 达 的 意 中之 不 可 言 说 的 大 道
而 忘 言 中 的 意 也 有 两 个 层 次 卦 艾 象 所 表达 的 意 以及 其 中深 不 可 识 的 大 道
《周 易 》 经 文 使用 了 四 次 道
犹蹄者所 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 签者所 以 在 鱼 得 鱼而忘 签
, ,
,

时 我们应关 注 在 他 看 来 象 只 是 表 达 意 的 工 具 而 言 却 又 是 表 达 象 的 工 具 所 以 注 解 和 研 究《周 易 》
,
,
,
的重 心 不 是 言 辞 和 象 数 而 应 该 强 调 其 中 表 达 出来 的 更 为 精 深 的 意
“ “ ” ” 首 先 王 弼 将 庄 子 的 言 一 意 的 二 层 结 构 用 于《周 易 》 并 将 此 发 展 为 言 一 象 一 意 的 三 层 结 构
, ,

,
《庄 子

“ ” 外物 》 言 荃 者所 以 在 鱼 得 鱼 而 忘 鉴 蹄 者 所 以 在 兔 得 兔 而 忘 蹄 言 者 所 以 在 意 得 意 而 忘 言
,

,
若欲 差 次 老 庄 而 参 艾 象 爱微 辩 而 兴 浮 藻 可 谓 射侯 之 巧 非 能 破 秋 毫 之 妙 也
, , ,
,


的 方 法 只 是 浮 辞 与 玄 谈 并 不 能 领 会 到《周 易 》 在 管格 看 来 这 种 结 合 老 庄 玄 言来 解 释《周 易 》

的微 妙 之 处
可 见 在 正 始 年 间 有 一 些 人 受 当 时 玄 谈 老 庄 的 时 风 所 染 在 谈 《易 》 时以 注《易 》 解《 易 》
, , ,
,
,
《庄 》 注 的 实 际影 人《易 》 但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管 格 的 这 一 评 论 有 着 自 己 的立 场 其 结 论 并 不 符 合 王 弼《易 》
王 弼 的 统宗会
发 王 弼 言 一 象 一 意 的三 层 结 构 既 能体 察 卦 象 和 又 辞 之 中 的深 意 也 能突破 象 数 的 限 制 阐 发 其 中 的义 理
元 之 理 和 同 理 异 职 之 理 丰富 了 理 概 念 的 内 涵 也 对 以 后 的 宋 明理学 产 生 了 巨 大 的 影 响



相 反 王 弼《易 注 》 在 玄 学史 和 易学 史 上 都 有 重 要 的地 位 在 唐 代 成 为 官 方 经 学 之 一 成 为 士 人 学 子

,
,
科 举 的必 读 教 材
而《庄 子 》 有 着 莫 大 的影 响 这 些 影 响体 现 于 他 的 注 解 方 法 对 其 注《易 》

周 易研 究
年第
期 总 第八 十 四 期
王 弼《易 》 注 用《庄 》 论
蒋 丽 梅
北 京 大学 哲 学 系 北 京
,
摘 要 《庄 子 》 一 书对 王 弼《周 易 注 》 的 影 响体 现在 王 弼 的 注 解 方 法
,
、“
理 概 念 及 其 它 一 些 概念 和 运 用 上
,


的启 受《庄 子 》

,


,

的对答
“ 文学 》 篇 记 载 王 弼 少 而 察 惠 十余岁便 好 庄 老 通 辩 能 言 为傅报 所 知
, ,
,


何 助《王 弼 传 》
” 庄 》 第





但《晋 书 》 却 记 载 魏 正 始 中 何 晏 王 弼 等 祖 述 《老
,

,


并在 评 论 郭 象 时 说
,
《庄 》 时 人 以 为 王 弼 之 亚 豫 州 牧 长 史 河 南 郭 象 善《老 》
,
, ,
,
这 句 话 注 重 的 是 言 和 意 之 间 的工 具 与 根 本 的 关 系 强 调 言 的 目的 在 于 表 达 意 按 照 这 个 原 则 如 果 我 们
,
,
,
得 到 了 意 就不 必 纠缠 于 具体 的言 了

,

“ ” 而 具 体 到《周 易 》 因 为 其 思 想 特 殊 的 表 达 方 式 庄 子 言 的 层 次
、 、
《骄 拇 》 原 文 的 引 用 内 容 涉 及《齐 物论 》《让 王 》《大 宗 师 》 章看 到 王 弼 对《庄 子 》 等篇 目
,
,





《天 下 》 《论 语 释 疑 》 是 非 常有 中 王 弼 也 化 用 了《庄 子 》 篇 的 一 些 语 句 可 见 王 弼 对《庄 子 》 中 的《知 北 游 》
《老 》 两 注 中 屡 屡 出现

,


王葆炫认为
王 弼 未 注《庄 子 》但《庄 子 》 影 响 的 痕 迹 在 《易 》






,
但 是 针 对 这 种 以 老 庄 注 易 的做 法 魏晋 时 人 也 有 不 同的意见 徽 的 谈 话 中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