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案之二

合集下载

《秋游》教学教案设计

《秋游》教学教案设计

《秋游》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秋游的意义和价值,知道秋季是出游的好时节。

(2)培养学生规划秋游活动的能力,学会制定简单的旅游计划。

(3)引导学生认识秋天的自然景色,了解秋季的气候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学会收集和整理秋游相关的信息。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秋游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秋游时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保护秋游过程中的自然环境。

二、教学内容第1节:秋游的意义和价值1. 让学生了解秋游的意义和价值,知道秋季是出游的好时节。

2. 培养学生对秋游的兴趣和热情。

第2节:秋游活动的规划1. 教授学生如何制定秋游计划,包括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

2. 培养学生规划秋游活动的能力,学会制定简单的旅游计划。

第3节:秋天的自然景色1. 引导学生认识秋天的自然景色,了解秋季的气候变化。

2. 让学生学会欣赏秋季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第4节:秋游的安全常识1. 教授学生秋游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寒、防晒等。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确保秋游过程的安全。

第5节:秋游环保意识1. 引导学生了解秋游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如不乱扔垃圾、保护植被等。

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保护秋游过程中的自然环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秋游的意义和价值。

2. 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秋游案例为例,教授学生规划秋游活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秋天的自然景色,增强学生对秋季美景的感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秋游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规划秋游活动的能力,如能否制定简单的旅游计划。

3. 学生对秋天的自然景色认识程度,以及能否欣赏秋季的美景。

《秋游》教案

《秋游》教案

《秋游》教案(精选《秋游》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秋游》。

详细内容包括:1. 学习生字词:秋、游、蓝、天、白、云、高、飞、美丽、风、轻、爽、心情、伙伴、笑、跳、快乐。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游的乐趣。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游的愉悦氛围。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写作中。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体会秋游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秋游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秋游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课堂讲解:(1)学习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2)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秋游的乐趣。

(3)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关于秋游的句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秋游时的心情和所见所闻,分享快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秋游》2. 生字词:秋、游、蓝、天、白、云、高、飞、美丽、风、轻、爽、心情、伙伴、笑、跳、快乐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秋游的作文。

秋天,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她穿着金黄色的裙子,带着丰收的喜悦,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去秋游,欣赏着蓝天白云,感受着轻风拂面。

秋天的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轻轻地吹过,让我们心情愉悦,快乐地笑了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天的美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收获”的意思。

2.熟悉文章中的语言表达,能够理解文章主旨。

3.听、说、读、写“秋游”的相关词语,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游所见所感。

4.能够用图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记录秋游所见所闻。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主旨。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游所见所感。

3.能够用图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记录秋游所见所闻。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图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记录秋游所见所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带有秋天气息的音乐来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25分钟)1.语言理解:读一遍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2.单词学习:教授和复习文章中的相关单词,如秋收、丰收等。

3.句式学习:教授和复习文章中的相关句式,如“秋天到了,农民叔叔们都开心地笑了。

”。

3. 练习表达(30分钟)1.运用所学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去秋游时所见所闻,老师辅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游所见所感。

2.学生运用图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记录秋游所见所闻。

4. 总结回顾(10分钟)学生回顾和分享自己所记录的秋游所见所闻,老师点评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通过教育技术手段,带领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好奇心。

2.通过语言理解、单词学习和句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通过分享和记录秋游所见所闻,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多角度思考。

2.通过应用技术手段,如平板电脑和摄影机等,记录和分享秋游所见所闻。

将学生制作的秋游报告制作成PPT和视频,分享给全班同学。

抓朗读、促理解、悟情感《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抓朗读、促理解、悟情感《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抓朗读、促理解、悟情感《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强调”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

”现以《秋游》一文为例,围绕《大纲》这一要求,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读读、看看、想想、说说中,用心体验,用情表达。

教材简析:苏教版第三册中的《秋游》一课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课文生动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描绘了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孩子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愉快和欢乐的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依循”秋景--秋游”的顺序,紧紧扣住标题描写和叙述。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意境优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撇刀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对照,旧读课文,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感受秋天的美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认读生字词(1)昨天我们跟课文的生字交上了朋友,今天老师又把它们请进了课堂。

(多媒体出示:农、兔、逐、追、望、喊、郊、凉、滚、游)(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组词。

2、看图练说(显示画面:蓝天、白云、稻子、棉花、高粱)(1)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提供句式:①啊,秋天的景色真美啊!。

②,啊,秋天的景色真美呀!(2)学生练说。

(各自练,指名说)3、郊外的秋天如此美丽,你们想去那儿看一看,玩一玩吗?说走就走,现在我们一块儿去秋游。

(揭题,板书课题:秋游)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1设计理念《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组合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学一开始,可组织学生唱《秋游》这首歌,接着,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在这美好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去秋游了。

我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那里景色美吗?他们玩得开心吗?”随即,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朗诵课文,而学生则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

之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被激发起来。

二、观图添彩,感受景美学生经过初读,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

这时,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说:“我这里有两幅郊外的景色图,可惜不是彩色的,故而美感不够。

同学们能帮助添上色彩吗?”学生定会兴趣倍增。

老师让学生先认真读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看哪些是描写色彩的词语。

这样,读就更有目的了。

第一幅为蓝天白云图。

当学生说出天空是“蓝蓝的”时,老师就用鼠标点击,添上蓝色,并让他们判断深浅,以感受“蓝蓝的”一词的韵味。

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白云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添色,并绘形。

通过动态变化,让学生体会“有时。

有时。

”的意思。

随后,老师再进行白云的其他造型,让学生用“有时像。

,有时像。

”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第二幅为农田丰收图。

与上面一样,学生说出“稻子是黄的,高粱是红的,棉花是白的”,老师分别用鼠标在图上添上颜色,再引导学生把颜色说形象:稻子——金黄,高粱——火,棉花——洁白。

然后,老师用多媒体作动态展示:稻子上下起伏。

老师进一步启发:“多美呀!谁能用‘稻子黄了,像()。

’的句式来作一个形象性的描写呢?”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只要说得有相似处老师都给予肯定。

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通用五篇

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通用五篇

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通用五篇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 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改商”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教学难点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

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老师出示板题)二、新课学*(一)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讨论估计试商。

272÷34=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3)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现什么技巧。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什么时候商会小?)3.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4.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5.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学生合作解决问题:A.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秋游》语文教案

《秋游》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秋游》,使学生了解秋天的景色和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秋游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秋天景色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秋游》及相关图片。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特点,如金黄的落叶、成熟的果实等。

引入课文《秋游》,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读、书写。

4.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自己在秋游中的经历和感受,以及秋天的景色和特点。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朗读展示:教师选取几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欣赏并给予评价。

6. 教学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关爱环境?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8.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秋游的作文,要求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9. 板书设计:秋游景色:金黄的落叶成熟的果实特点:凉爽清新10.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大自然和环保的认识和态度。

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合作意识。

《秋游》教案设计——借助秋天的魅力,加深孩子对自然的认知

《秋游》教案设计——借助秋天的魅力,加深孩子对自然的认知

《秋游》教案设计——借助秋天的魅力,加深孩子对自然的认知秋游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秋游活动的参与,让学生深入感受秋天的魅力,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增强对自然界的认知,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观察大自然,感受秋天的魅力。

2.加深孩子对自然的认知。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1.预习环节:老师在课前给孩子准备一些秋天的图片,让孩子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2.秋游前准备:在出发前,老师要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安全教育,如注意交通安全、保持场地干净等。

同时老师要告知孩子们即将前往的地点,并让他们在地图上标出自己的家和目的地,培养孩子的地理意识。

3.秋游活动:到达秋游地点后,老师将带领孩子们进行一些游戏,以增进孩子之间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并带领他们一起游览秋天所展现的美丽景色。

在游览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找到一些形态奇特的叶子或果实,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可以了解这些叶子或果实的名称、特点和功效等。

同时,老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做一些手工,如制作秋天的明信片、拼贴画等。

4.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老师要和孩子们一起回顾这次秋游活动,让孩子们总结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并向全班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

在家长会上,老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参与讨论和展示孩子们的作品,以增强家校合作的力度。

四、教师反思:本次秋游活动能够帮助孩子们深入感受秋天的魅力,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增强对自然界的认知,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孩子们的沟通能力还需继续加强,对自然界的认知还需深入开发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解决和发掘。

中班故事《秋游》教案

中班故事《秋游》教案

中班故事《秋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故事中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表达的主题。

2.能运用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场景等,并进行情感表达。

3.能通过参加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体验秋季的气息。

二、教学重点
1.故事的基本情节及主题。

2.语言描述及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
1.《秋游》故事书。

2.学生用的画纸、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通过唱歌、做体操等活动,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为故事情境的理解打好基础。

2. 呈现故事
教师朗读故事《秋游》,让学生听懂故事的基本情节。

3. 讨论故事
教师问学生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场景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4. 语言描述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场景等,并进行情感表达。

5. 制作手工
学生根据故事中的场景与主题,制作相应的手工作品,如秋叶挂饰、秋季风景画等。

6. 游戏活动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秋季主题的游戏活动,如“捉迷藏”、“收集秋叶”等,让学生体验秋季的魅力。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情境,并进行情感表达。

通过手工制作和游戏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了秋季的气息。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

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

教案一、教学内容:《秋游》二、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美景,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2.教育学生勇敢、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和挑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秋天的特点和美景;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活动图片和课文的朗读,展示秋天的美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展示和讨论的形式,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与学生打招呼,制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秋天的了解和感受,并用词语描述秋天的特点。

2.学习秋游的故事(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秋游》,画外音,让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美景;-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描述的景物,引导学生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绘这些景物的特点。

3.师生互动(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和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描述图片上的秋天景色;-教师引导学生用五感来感受秋天的美景。

4.学生展示(15分钟)-学生展示合作小组讨论的结果,互相倾听和评论;-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表达,相互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情感教育(10分钟)-教师展示《秋游》中的困难和挑战,并引导学生学习老师和小猴子积极应对的态度和办法;-教师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积极,勇往直前。

6.小结(5分钟)-教师复习本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

七、教具准备:1.图片和卡片,展示秋天的美景;2.课文《秋游》。

八、板书设计:秋游特点:凉爽、多彩、丰收、美丽景色:金黄的稻谷、红红的枫叶、绿绿的菜叶、灰灰的云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欣赏秋天美景的过程中,培养了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秋游》教案_2

《秋游》教案_2

《秋游》教案《秋游》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花朵。

(难点)2.学习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1.活动前让家长带幼儿出游,观察秋天万物的变化和人们的活动。

2.课件、范例。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一)出示范例:小朋友们看看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

,(花朵)再想想这幅画是怎么画成的?里面都藏有什么几何图形?(二)幼儿讨论后,师总结: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拼画上去的,看看几何图形象什么,再添画而成的。

(三)引导幼儿根据几何图形联想1.出示贴有几何图形的图画纸: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图形象什么?2.幼儿回答后师总结。

(四)出示课件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与几何图形对比进行联想。

二、幼儿作画,师指导(一)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进行绘画,想想它象什么,画于适当位置,根据想象添画。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二)涂色时注意颜色的搭配,添画时主次分明。

(三)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想象添画。

三、评价作品,结束活动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对画面颜色鲜艳、联想丰富、创作新颖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活动反思: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幼儿、家长都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我有以下体会:(1)科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紧密配合,要把主题引向深入需要家长的充分参与。

(2)教育有爱才称之为教育,所以在活动中除了对幼儿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教育外,我们还注重了对幼儿爱的情感教育,如关心落光了叶子的大树,让幼儿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心他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在活动中最感兴趣的东西,判断它的教育价值来生成活动,引领幼儿把主题推向深入。

如幼儿对秋天的树叶感兴趣。

我就组织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树叶的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秋游》教案2【教材分析】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干什么,做哪些准备,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江苏邱燕--------------------------------------------------------------------------------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师描述:秋天到了,天高云淡,白云悠悠。

秋风起了,黄叶从树上轻轻飘落下来,像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这时候,老师最喜欢踩着松软的落叶去郊外秋游。

小朋友,你们也想去吗?2(出示秋游图)学生看图后师问:小朋友,郊外的景色美吗?(出示:我最喜欢,。

)你能用“我最喜欢哪儿,这个地方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这儿的美景吗?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郊外的景色多么迷人呀!(出示蓝天白云图)2出示:秋天的天空,白云。

进行练说。

3初读课文第二段。

小朋友把蓝天描述得这么美,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4自学第二自然段。

你能对照这三道题读懂课文吗?出示:①()的天空()。

②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③还有什么一望无边?你觉得白云还像什么?一望无边的()。

白云像()。

5集体讨论。

6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轻声读课文。

秋天的天空美,农田也很美。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农田里的景象。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2师问:农田里有哪些庄稼?各是什么颜色?农田美在哪儿?3填色:这儿有张绘有稻田、高粱、棉花的简笔画,小朋友给它填上色彩,看谁填得最美?4(出示农田图)学生看图后,师问:图中的色彩美吗?跟小朋友刚才填的色彩比呢?蓝蓝的天空和一望无垠的农田交相辉映,显得更加绚丽多姿。

让我们再次来到农田里,感受它的美吧!(师引语)5读中品味美。

怎样读才能感觉到这些颜色美呢?6迁移练说:(出示果园图)秋天的农田美,果园也很美。

你能用刚才的句式说说果园里的美景吗?[出示:果园里,(),(),()。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小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让我们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 秋游》教案_2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 秋游》教案_2

《秋游》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十分简短,却情景兼备,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美。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我想,学这篇课文就应该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

金风送爽,天气渐凉的时节,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游了。

蓝蓝的、一望无边的天空,悠悠飘动、形态万千的白云,构成了一幅简单而又明丽的油画。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图文结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秋天美丽的天空映在自己的脑海中。

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来做魔术师,让白云更加变幻无穷,并仿照课文的句式练习说话。

第三自然段虽然只有很短的一句话,细细欣赏却是韵味无穷。

那金黄的稻子,火红的高粱,雪白的棉花,真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一张绝妙的丰收图。

学习这个段,朗读仍然是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要努力引导学生能在读的时候在头脑中勾勒出具体的画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当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后,我们能够让学生看着这样美丽的画面继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实行说话训练:农田里,稻子黄了,黄得怎样?高粱红了,红得怎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能够用什么词语分别来形容他们的颜色?能够把它们比作什么?如果你就站在这样的农田边,你会说些什么?这样的训练,除了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农田的美,还能体会到丰收的愉悦。

第四自然段最贴近小朋友的生活,描述了同学们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画面。

看,“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他们“奔跑追逐”,“笑着喊着”……这个自然段应该是最能感染学生的,因为这个段很容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再一次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由易到难:看看这张图上,还有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如果你来到郊外的草地上,你会做些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然后还可用这个句式实行迁移练习,说说其他的内容。

比如,活动课上,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

经这个训练,课后习题4也得以顺利解决。

读课文,眼前总会跳跃出这几幅美丽的画面来,从画面入手,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之中,在朗读的基础上,把训练语言和发展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让学生将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秋游》教案15篇

《秋游》教案15篇

《秋游》教案15篇《秋游》教案1设计思路:主题活动进入了"秋天来了"从复兴公园的远足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对秋天的发现。

从今天的引入部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孩子们对于秋天的发现是那么的真切,那么得仔细。

为了更进一步地激发幼儿对秋天这个季节的探索,我们将组织幼儿去公园看菊花展。

除了发展幼儿对秋天这个季节特征的体验和观察外,我们认为还更应综合的发展幼儿各项能力,为幼儿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弱,在经历上半学期的培养后,孩子们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内容了。

以前的秋游活动都是父母为孩子们准备的,可是这次的秋游,我们对孩子们的生活能力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推进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

让孩子们自己来准备自己的小包。

为自己制订一份秋游计划书。

从孩子的已有的主题活动经验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讨论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所需物品。

应该注意些什么事项,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社会经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让孩子们了解计划书的作用,合理地进行归类,并在遇到难题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们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来获得经验。

活动目标:1、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分析秋游所需物品的合理性。

2、了解计划书的作用,尝试用个性化的符号记录。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1、准备物品塑封图片若干;背后粘上双面胶,背包。

2、泡沫板若干。

3、幼儿计划书4、打印机、实物投影仪、表格WORD文档、A4纸与幼儿人数相当。

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1、上个星期,我们去复兴公园远足,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运用好词好句表达自己发现的秋天)2、菊花美吗?这些菊花都开在哪里呢?想去吗?3、可是公园很远,我们要到下午3点再回来,要带的东西就很多了,我们可以把它放在哪里呢?4、那你计划在小包包里要准备些什么呢?(二)讨论准备内容及合理性提示幼儿:多扩充内容,如:吃的,用的,玩的。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秋游》含反思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秋游》含反思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秋游》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感受秋天的色彩和美丽。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表现秋天的美景。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1.教具:秋天风景图片、各种绘画材料(水彩笔、蜡笔、彩泥等)、剪刀、胶棒、秋天的树叶等。

2.学具:画纸、画笔、调色板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秋天风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景色。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二)主题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感受秋天的气息。

2.回到教室,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观察到的秋天景色,讨论如何用绘画表现秋天的美。

3.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讲解绘画技巧,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表扬和鼓励。

5.创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三)手工制作1.教师发放剪刀、胶棒、秋天的树叶等材料,讲解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进行树叶贴画创作。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4.创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1.注重观察与体验:在活动开始前,我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让他们亲身感受秋天的气息,为后续的绘画创作打下基础。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在绘画创作环节,我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的作品各有特色,充满童趣。

3.关注个体差异:在活动过程中,我关注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不同的指导和支持。

在手工制作环节,我耐心指导幼儿解决创作中的问题,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然而,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绘画创作环节,部分幼儿未能完成作品,导致手工制作环节的时间紧张。

小学二年级《秋游》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秋游》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秋游》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秋游活动,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秋游场地,并确保场地安全。

2. 准备相关的数学题目和活动,包括算术题和几何图形。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介绍秋游活动的主题,并激发学生对于秋天的兴趣。

2. 活动一:观察树叶
- 学生在秋游场地上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

- 学生用手指或规定的工具测量树叶的大小和宽度。

-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比较不同树叶的大小和宽度。

3. 活动二:数数秋天的水果
- 学生在秋游场地上找到不同种类的水果,如苹果、梨子等。

- 学生分组并数数每种水果的数量。

- 学生用图表或表格记录每种水果的数量,并比较不同水果的
数量。

4. 活动三:几何图形寻宝
- 教师在秋游场地上隐藏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 学生分组并寻找隐藏的几何图形。

- 学生用手指或规定的工具测量每个几何图形的边长或角度。

-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比较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

5. 活动四:数学游戏
- 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游戏,如数独、算术题比赛等。

- 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数学知识,并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总结
1. 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研究的兴趣。

3. 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资料- 无。

《秋游》教案(精选

《秋游》教案(精选

《秋游》教案(精选《秋游》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秋游》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词汇学习(秋高气爽、层林尽染、落叶纷飞等),句子理解(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篇章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生词、短语,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学会运用描绘性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描绘秋天的词汇、短语及句子结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运用描绘性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词汇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绘秋天的词汇、短语,教师进行讲解。

3.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4.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文章的美。

5.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秋游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秋天,记录自己的感受。

6.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讲解答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秋游2. 课文结构图:起、承、转、合3. 重点词汇、短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校园”为主题,写一篇描绘性的作文。

2. 答案示例:秋天来了,校园里的树叶黄了,落叶纷飞,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同学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在操场上欢快地玩耍,享受着秋高气爽的天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秋游活动,将所学描绘性语言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秋游计划书》 (2)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秋游计划书》 (2)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秋游计划书》课时:1小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秋季活动的常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特点和他们喜欢在秋天做的活动。

2. 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什么是秋季的时候,它的特点和常见的秋季活动,如观赏红叶、采摘水果、户外运动等。

3.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制定一个适合秋季的户外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与人员等。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有趣的建议。

4. 展示和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计划书,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计划。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5. 总结和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每个小组的计划书,讨论哪些活动大家觉得最有趣和可行的,并给出理由。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6.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理想秋季活动,包括时间、地点、内容等。

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语言来描述。

教学资源:1. PPT或黑板。

2. 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纸张和笔。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的活动计划书。

2. 学生短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拓展活动: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去户外进行秋季活动,如观赏红叶、采摘水果等。

2. 秋季手工:引导学生制作秋天相关的手工制品,如纸质的红叶、水果拼贴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秋游(二)》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秋游(二)》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中的具体问题,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的调商过程,掌握调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通过有条理地进行交流调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感。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调商过程,掌握调商的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商是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
一、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
843÷31564÷39385÷22
2.()里最大能填几?
28×()<17643×()<273
36×()<19852×()<465
二、探究新知
1.计算624÷13。
(1)出示算式,提出要求:
①商是几位数?②每一步分别是怎样试商的?需要调整吗?怎样调的?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完成。




秋游(2)
624÷13=48
知识点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试商、调商过程和方法




3.归纳总结:(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调商方法)
用“四舍”法试商,商容易偏大,要及时调小;用“五入”法试商,商容易偏小,要及时调大。在试商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一步找准,需要及时调整。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74页“练一练"第4题。
引导先判断商大约是多少,然后独立计算,最后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2.教材第74页“练一练”第5题。
(2)组织学生交流竖式的计算过程:第一步是怎样做的,遇到了什么问题?第二步呢?
(3)说一说关于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和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游》教案之二
导读: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秋游》教案之二,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学重点:《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组合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学一开始,可组织学生唱《秋游》这首歌,接着,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在这美好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去秋游了。

我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那里景色美吗?他们玩得开心吗?”随即,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朗诵课文,而学生则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

之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被激发起来。

二、观图添彩,感受景美
学生经过初读,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

这时,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说:“我这里有两幅郊外的景色图,可惜不是彩色的,故而美感不够。

同学们能帮助添上色彩吗?”学生定会兴趣倍增。

老师让学生先认真读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看哪些是描写色彩的词语。

这样,读就更有目的了。

第一幅为蓝天白云图。

当学生说出天空是“蓝蓝的”时,老师就
用鼠标点击,添上蓝色,并让他们判断深浅,以感受“蓝蓝的”一词的韵味。

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白云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添色,并绘形。

通过动态变化,让学生体会“有时……有时……”的意思。

随后,老师再进行白云的其他造型,让学生用“有时像……,有时像……”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第二幅为农田丰收图。

与上面一样,学生说出“稻子是黄的,高粱是红的,棉花是白的”,老师分别用鼠标在图上添上颜色,再引导学生把颜色说形象:稻子——金黄,高粱——火,棉花——洁白。

然后,老师用多媒体作动态展示:稻子上下起伏。

老师进一步启发:“多美呀!谁能用‘稻子黄了,像(
)。

’的句式来作一个形象性的描写呢?”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只要说得有相似处老师都给予肯定。

接着,教师用同样方法展示高粱、棉花的动态,引导学生想像说话。

三、再现场景,激趣乐学
学习第四自然段,老师可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同时放多媒体动画,再现课文场景,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

接着,打出动画特写:几个孩子在草地上打滚儿。

再请曾有类似经历的同学说说当时的感觉。

然后,展示另外几个同学蹲在草丛里的动画,提示学生观察,这几个同学在干什么?并让抓过蚂蚱(或蟋蟀)的同学说说是怎么逮的。

之后,让学生判断:那位张大嘴巴的同学在干什么?并进一步激趣:“你有兴趣像他那样高歌一曲吗?”请一两位同学放声唱一唱,唱完,老师就告诉学生,这就是“亮开了嗓子”。

这样,学生就
形象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老师展示其他一些学生生活情景,如追逐、欢笑、大喊、游戏等等,再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春游、秋游等活动中的一些举动,学习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练习说话。

最后,老师小结:“这次秋游活动,大家玩得好开心哪。

现在想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段。

”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

四、开展活动,拓展延伸
课后,老师可组织学生去郊外活动,并让学生带好笔和纸,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画下来(或描写出来),还可以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回来以后,作一次交流活动。

这样,从课堂中的模拟秋游,再到自然中的真实活动,既巩固了课堂所学,也使学生放松了心情,可谓一举两得。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秋游》教案之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