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冰融化了》(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冰融化了一、教材简析:学生听、说、操作、分工、合作等学习习惯的质量对本课能否顺利实施有直接影响。
关注、有效并坚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就是促进他们科学学习素养形成的重要部分。
本课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一些细节问题一定要处理到位,如器材的有效性、学生明确测量任务、掌握方法,会正确测量温度及技能的熟练程度等。
本节课有两个重心:1是测量出冰融化时的4个相关数据;2是分析这些数据,形成认识。
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正确测量得出冰融化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热量”是贯穿本单元的重要概念,是解释水温度发生变化的关键词,而恰好又是学生的薄弱点,因此,我们将本课的难点定为“理解冰融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第一部分:观察冰的融化液态的水在0 ℃以下就会凝固成冰,固体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关于冰会不会融化,什么条件下融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应该能比较容易做出预测。
当然还必须让学生们再做一次细致的观察。
因为,很少会有学生观察过一块冰块融化的全过程,更不会去测量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我们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这样一个观察过程。
教科书在这部分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观察、记录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进行观察、记录活动。
让学生测量记录冰、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温度时,还希望学生观测周围空气的温度,包括盛有冰块的烧杯内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的空气温度。
通过上述的观察、交流活动,相信学生们能比较容易地认识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 ℃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 ℃,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第二部分:加快冰的融化教科书这部分内容首先向学生们提出了怎样加快冰融化速度的问题,学生有了前面冰融化过程的观察认识,他们应该能够想到,把冰块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让冰块吸收更多的热量等方法能够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7水的三态变化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7、水的三态变化◆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7、水的三态变化文章内容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受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缘由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回忆或观看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争论它们之间变化的缘由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看试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索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熟悉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讨论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争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始终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师生相互沟通师:刚才的相互沟通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
(课件展现)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
你能依据生活阅历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争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3、同学争论相互沟通。
(基本答案如下:)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霜温度降到雪温度降到冰温度降到露温度降到云温度降到雾温度降到(这些条件或许许多同学想不到,特殊是霜和雪,答不出来的也可以先不填,在学了下一个环节之后再回过来回答也可以。
)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争论和前面几课的试验和观看,发觉了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同学画)热量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温度与水的变化》优质教案
《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2.科学探究目标: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观察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并对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3.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通过长时多次的测量和记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存在。
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温度计夹子、热水、护目镜、湿布、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课件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科学1.情境:展示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种形态存在着。
2.观察: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说说“图片中的水以哪些形态存在?”3.思考:在学生观察、交流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这些不同形态的水的会发生变化吗?”4.引入:教师指出本节课要“水在自然界里运动着、变化着,同时形态也发生变化?”,那么水的形态变化与什么有关呢?引出研究课题——温度与水的变化二、鼓励假设,猜科学1.猜测:教师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这些水在自然界里运动着,水的形态在发生着变化,水的形态发生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2.了解:教师在学生交流猜测结果的基础上使他们认识到“水的形态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1)水受冷结冰,水受热变成水蒸气(2)水结冰的温度,水沸腾的温度。
教师备课: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教师备课:小学科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在小学科学中,水的性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特别是在水的加热和冷却知识点上,更是需要教师充分备课,以保证教学效果。
本文就将分享一份小学科学中水的加热和冷却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三种状态,理解温度的变化对水的状态的影响。
2.掌握水从液态到气态以及气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时,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水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液体、固体、气体);2.加热和冷却对水的状态和温度变化的影响;3.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模拟水的不同状态、水的热胀冷缩等现象。
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体会到不同状态下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水的三种状态及转化(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教师讲解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然后采用示范法,让学生亲自体验水的三种状态转化的过程:将水放在冰箱中冷藏,观察水的变化;将水放在火上加热,观察水的变化。
3.加热和冷却对水的状态和温度变化的影响(15分钟)通过多媒体或者实物,探究水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其状态和温度的变化。
同时,教师可以引入STEM活动,让学生设计实验,在实验中进一步体会温度对水状态和体积的影响。
4.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15分钟)讲解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如用来制造工艺品、热水器、水管等。
5.课堂练习(10分钟)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测试或练习题,测试学生掌握情况。
6.课后作业(5分钟)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布置一道与本节课程相关的课后作业,例如:“研究在家中使用的水管与水龙头等水器,如何防止水的热胀冷缩现象”。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了水的不同状态、温度的影响、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等知识点。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水的三态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规律。
3.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过程。
2.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水的三态相互转化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相变的概念和原理。
2. 引导学生发展科学观察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水的三态转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
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验,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水,问学生水有哪些形态,水在哪些情况下发生变化。
2. 实验探究(20分钟)实验1:"加热水的变化"实验材料:水杯、温度计、热水壶、冷水壶操作步骤:(1) 在水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
(3) 将水杯放在热水壶上,调节热水壶的温度。
(4) 每隔一段时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2:"冷却水的变化"实验材料:水杯、温度计、热水壶、冷水壶操作步骤:(1) 在水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
(2)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
(3) 将水杯放在冷水壶中,调节冷水壶的温度。
(4) 每隔一段时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实验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2) 讨论实验结果,和学生共同总结出水的三态相互转化的规律。
4. 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教师讲解,将实验结果与水的三态变化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原理。
(2) 引导学生掌握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5. 总结归纳(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总结出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规律。
四年级科学温度变化教案
四年级科学温度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温度的概念和常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能够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3)能够观察和描述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如融化、沸腾等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温度变化的规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温度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温度变化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温度变化,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温度的概念和常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1)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
2)观察和描述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温度的作用以及常见的温度计。
2. 温故知新。
复习温度的概念和常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3. 学习新知识。
1)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感受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如融化、沸腾等现象。
2)讲解温度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温度的概念。
4. 拓展应用。
1)组织学生进行温度测量实验,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如水的沸腾、冰的融化等现象。
5. 温故知新。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巩固学生对温度变化规律的理解。
6.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并测量家中不同物体的温度。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和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并观察和描述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
同时,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提纲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提纲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提纲及思维导图(2017.6)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思维导图第二部分:分课时知识点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温度计由(玻璃泡)和(玻璃管)组成,玻璃管上有(刻度),玻璃管内有(液柱)。
3、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的三个问题:①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②温度计上的每一格刻度表示多少摄氏度?③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4、普通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5、正确读取温度的方法:观测温度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6、零上温度自℃以上,数字越大,温度越高。
零下温度自℃以下,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第二课《测量水的温度》7、按照分歧的丈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分歧的温度计。
丈量物体温度时要按照分歧丈量对象,选择符合的温度计。
8、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体温计、气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9、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第三课《水结冰了》10、冰的特征:无色、无味、透亮,坚固,很平滑,温度低,会消融,有固定的外形,不会活动,是固体。
11、当情况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入手下手结冰,从液体状况变成了(固体)状况。
水在结冰过程当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2、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第四课《冰消融了》13、当环境温度高于(℃),冰的温度升至(℃)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围绕温度与水的变化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对水状态的影响,掌握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
2.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水、温度计、烧杯、容器、冰块、热水壶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教学PPT、实物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温度与水的观察实验1. 引导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将冷水、常温水和热水分别倒入三个烧杯中。
2. 请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每个烧杯中水的温度,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中。
3. 让学生一起观察每个烧杯中的水,并描述水的状态(液态、气态、固态)。
通过讨论,总结温度对水状态的影响。
4. 给学生展示一幅温度与水状态的变化图,让学生归纳总结温度与水状态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温度对水的溶解能力实验1. 提供一些粉末状的物质(如糖、盐、小苏打等),将它们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
2. 请学生在每个烧杯中加入相同温度的水,然后搅拌一段时间。
3. 学生观察和比较每个烧杯中溶解物质的溶解程度,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中。
4. 让学生发表观察结果并分析温度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
活动三:温度与水的汽化实验1. 在一个容器中放入适量的水,将其加热至沸腾。
2. 请学生观察容器中的水是否发生了变化,并描述变化过程。
3. 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温度,并填入观察表格中。
4. 引导学生思考水在沸腾时的状态并解释其原因,引导学生研究水的沸点和温度的关系。
五、教学延伸1.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水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和重要性。
3.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水文观察点,了解水体温度的测量方法和意义。
六、课堂巩固1.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一份简单的温度与水变化的练习题。
2. 学生师交流答案并互相核对。
温度与水变化教案
温度与水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对水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的影响;2. 掌握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3. 学会利用温度控制水的状态变化。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冰块、热水;2. 实验材料: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液体的状态变化,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温度对液体状态的影响。
2. 实验探究(15分钟)a. 实验一:水的沸腾点步骤:将适量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
然后,将烧杯放在热水中,逐渐加热水的温度,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b. 实验二:水的凝固点步骤:将适量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
然后,将烧杯放在冰块中,逐渐降低水的温度,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当水开始凝固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3. 实验总结(10分钟)a. 指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引导他们总结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b. 帮助学生理解水的沸腾点和凝固点是水的物理性质,受温度影响而改变。
4. 拓展应用(15分钟)a.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温度控制水的状态变化?请举例说明。
b.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实例。
c. 结合实际生活,给出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如烹饪、制冰、蒸发等,让学生总结温度对水状态变化的实际应用。
5. 知识巩固(5分钟)a.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温度与水变化的小结,要求包括实验结果、实验总结以及温度控制水状态变化的应用。
b. 点评和讲解作业,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温度对水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的影响,掌握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以及利用温度控制水状态变化的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对温度与水变化关系的理解。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集合10篇)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集合10篇)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殊性质,探索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2、学会用记录表格形式,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表现出来。
3、幼儿通过了解水的循环过程,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做到节约用水。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1、课前准备:活动前一天让幼儿观察水的特性,即常温下水是透明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可以流动的液体。
教师与幼儿一起,把装满水的冰格放进冰箱里,并感受冰箱里的温度。
2、电热锅一个、每人一个盛有热水纸杯、冰块每人一块3、记录表格每人一张、彩笔每人一支4、教学课件:水的三态变化动画——《小水滴变变变》5、若干个节约用水标志。
活动过程:一、感知、讨论老师将活动前一天放在冰箱里的冰格取出来,发给每组的小朋友。
让孩子们观察和触摸,说一说水的变化,冰的特点,以及水在什么情况下能变成冰。
师:小朋友看一看,放在冰格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幼:水变成了冰。
师: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幼:因为放到冰箱里,冰箱里很冷,水被冻住,就变成冰了。
师:你们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冰,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幼:冰是凉凉的,硬硬的,不能像水一样流出来。
教师总结:水遇冷变成冰。
当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液态的水就会变成固态的冰,冰不能流动。
二、实验、观察:1、教师与幼儿一起操作实验:将水放在电热锅里加热,观察水的变化。
师:水遇冷变成冰,那水遇热会变成什么?幼:能变成烟;能变成气儿。
师:那我们就一起做个实验,看一看水遇热到底会变成什么?师:现在电热锅正在给水加热,小朋友观察水有什么变化?水沸腾时,幼:冒气儿了;冒烟了。
师:老师告诉小朋友,你们看到白色上升的气体,那是水蒸气。
也就是说,当水遇热时会变成水蒸气。
2、教师拿出凉的锅盖,让幼儿触摸,说说有什么感受。
师:小朋友,老师手里有个锅盖,你们摸一摸,看看有什么感觉?幼:锅盖好凉啊。
三年级科学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过程与方法: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等物体的温度。
2、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3、观察水在蒸发、凝结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4、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5、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6、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测、记录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步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教学重点: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教学难点:1、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2、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3、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教学方法:指导实验设计、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温度与水的变化+示范教案
《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二、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2.基于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
3.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
4.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5.对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三、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通过长时多次的测量和记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3.树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
4.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主动研讨与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存在。
2.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3.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是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铁架台、温度计夹子、热水、护目镜、湿布,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知识探究】组装仪器测量水的温度》、《【教学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教学实验】水在什么温度下结冰》《【科学博览】冰的温度》、《【知识解析】观察冰的融化》等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这些水以哪些形态存在?2.与学生明确云的形态:飘浮在空中的白云并不是水的水蒸气形态,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白云是水蒸气液化后变成的很多小完成交互动画。
交流讨论。
预设:水被持续加热时温度不断上升,直至沸腾。
《温度与水的变化》精品教案
《温度与水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温度对水的状态有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温度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不同温度下的物体,引出温度的概念。
2.提问学生如何感受温度的高低。
2.认识温度计
1.展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它的结构和刻度。
2.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练习测量水温。
3.水的三态变化
1.展示水的三态变化图片,让学生了解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
2.做实验,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4.总结
1.总结温度和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强调温度对水的状态的影响。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温度和水的变化。
5.作业布置
1.让学生回家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案:水的三态变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
2. 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
3. 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和描述。
4. 能够观察、记录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冰块、锅、热水、测温器、烧杯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教师出示水的三态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他们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当温度不同的时候,水会发生什么变化?水在什么情况下变成固体?变成气体?再变成液体?步骤二:实验观察固态水的转化1. 教师将冰块放置在室温环境下,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提问:冰块为什么会变成水?观察冰块变成水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步骤三:说明液态水的产生1. 教师向学生解释:当水的温度超过0℃时,固态水会融化成为液态水。
2. 通过实验演示,用热水倒入冰块中,观察冰块融化成为液态水的过程,并由学生记录并讨论。
步骤四:实验观察气态水的转化1. 教师将水倒入烧杯中,加热水至沸腾状态,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提问:水为什么会沸腾?沸腾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步骤五:说明气态水的转化1. 教师向学生解释:当水的温度超过100℃时,液态水会变成气态水(水蒸气)。
2. 通过实验演示,用热水加热后产生水蒸气,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步骤六:总结与小结1. 教师总结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和过程,并提问学生: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因为什么引起的?2. 学生进行小结,记录并归纳刚才的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更多的实验观察,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水的三态变化。
2. 给学生展示视频或小实验,让他们观察和思考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更复杂的现象和应用。
五年级科学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水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形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通过长时多次的测量和记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3.树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
4.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主动研讨与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
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
【教学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脚架、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清水、温度计、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温度与热量:(预设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烤火的图片,说说为什么会想要把手放在火焰附近呢?(预设:温暖、变热)2.教师拿出点燃的酒精灯,让学生将手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注意保持适当距离),思考:为什么会感觉到热?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原因引导,提出点燃的酒精灯向周围散发热量,手接收了酒精灯的热量,感觉到热。
教师板书:热量4.在投影机下,教师将一支温度计放置在酒精灯火焰周围,温度计有什么变化?(预设:升高)教师演示并且提问,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学生读数。
然后教师将温度计再靠近酒精灯,学生再次读数。
追问:你看到什么现象?能解释一下吗?(预设:温度升高,因为点燃的酒精灯将热量传给了温度计)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0分钟)1.现在让酒精灯加热这杯水,水会有什么变化?(预设:温度会变高,会沸腾,冒气泡,变成水蒸气)揭题:温度与水的变化。
2.研讨:水沸腾时,有哪些现象呢?(预设:冒气泡)沸腾时,水变成了什么?板书:水→水蒸气。
什么温度时水能沸腾?(预设生:100℃。
PPT呈现,在标准大气压时,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并且补充强调所处的环境不同,水沸腾的温度也略有不同。
水的温度变化:小班科学实验教案
水的温度变化:小班科学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让学生了解加热和冷却对水的温度和状态的影响。
3.提示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从而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热水、冰水、计时器、温度计。
2.实验材料:水。
3.实验过程:a)置入烧杯中等量的水。
b)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点,用计时器记录下加热的时间和水的状态。
c)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冰点,用计时器记录下冷却的时间和水的状态。
d)测量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液态、固态、气态)及其改变的温度范围。
三、教学过程1.导入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实验主题“水的温度变化”,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加热和冷却现象,如煮饭、冰激凌等。
2.实验操作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和技巧。
a)加热水:用电炉或酒精灯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点。
b)冷却水:将烧杯中的水放入冰水中冷却。
3. 实验记录指导学生用计时器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和水的状态。
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自主总结实验规律和结论。
4. 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发言,回答问题和分享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水的温度变化与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和应用。
5. 结论总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记录,总结出水的温度变化对水的状态和性质的影响,以及水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交流让学生主动探究和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环保意识。
通过学生实验的结果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是否合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学生受伤和设备损坏。
同时,在课程设计和评价过程中也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别化特点和评价标准。
水和温度的关系:幼儿园科学教案
水和温度的关系:幼儿园科学教案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我们每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
水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可谓是一门有趣的科学课题。
本教案将帮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探索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了解这一门科学。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学生将:1.理解水的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探究水的沸点和结冰点。
3.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二、教学过程1.引入教学请一名小朋友帮忙拿来一个装有冰块的盘子,另一名小朋友帮忙拿来一个装有热水的盘子。
老师可以帮忙加一些色素让水有颜色。
然后向孩子们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水吗?它有哪些性质?今天我们要探究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你们期待看到什么吗?”请孩子们畅想一下,引导他们提出一些问题或猜想,如“冰会化成水吗?”“水会变成冰块吗?”“水会变成沸腾的汽吗?”等等。
2.实验活动2.1.水的沸点将一些水倒入水壶或烧水壶中,然后让小朋友们观察水的表面是否扭曲,询问他们有哪些感觉。
当水壶中的水达到一定温度时,水会开始沸腾。
老师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帮孩子们记录实验数据。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加深入了解水的沸点,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用一杯水和一个气球就可以完成这个实验。
吹气球到指定大小,记住气球的直径。
将气球放入杯子中,保持气球的直径。
然后将杯子加热,等待水开始沸腾,将气球放入杯口并迅速扣紧杯口。
孩子们会看到气球最初的直径变小,这是由于气球里面的空气受到加热膨胀,而达到足够的膨胀压力将气球扩大。
当气球冷却时,空气重新收缩,气球的直径也会变小。
2.2.水的结冰点为了探究水的结冰点,我们可以用水和盐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让孩子们帮忙将水倒入两个杯子中,然后将一小勺盐倒入一个杯子中。
接着,将两个杯子放入冰箱中冷藏。
孩子们会注意到没有加盐的水杯子很快就结冰了,而加了盐的水杯子还是液体状态。
孩子们会有好奇心,想要知道为什么加盐的水不结冰。
老师可以向孩子们解释,盐可以降低水的结冰点。
水的三态变化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2.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及条件。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及条件。
2.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水、酒精灯、冰块、烧杯、温度计、天平。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水的哪些形态?(2)学生回答:液态、固态、气态。
2.知识讲解(1)水的三态液态:常温下的水。
固态:冰块。
气态:水蒸气。
(2)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熔化:固态变为液态。
凝固:液态变为固态。
汽化:液态变为气态。
液化:气态变为液态。
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3)水的三态变化条件熔化:温度达到冰的熔点,继续吸热。
凝固:温度达到水的凝固点,继续放热。
汽化:温度达到水的沸点,继续吸热。
液化: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
升华:温度达到冰的升华点,继续吸热。
凝华: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
3.实验观察(1)教师演示实验:将冰块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
(2)学生观察:冰块逐渐熔化,变成水。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4)学生回答:冰块熔化了,说明固态变为液态。
4.能量转化(1)教师讲解: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学生思考:固态变为液态时吸热,液态变为固态时放热。
5.巩固练习(1)教师提问:同学们,请举例说明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回答:冰块融化为水,水蒸气凝结成露水等。
6.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水的三态变化。
7.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教材,复习水的三态变化。
(2)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了水的三态变化的基本概念、过程及条件。
温度与水的变化
温度与水的变化第三节温度和温度计主备人:李少婷教材分析:生活中,对于一个物体的冷热情况,学生们都有用手触摸、身体感受的经验。
学生们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温度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很少。
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
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
这一课的主体活动是:让学生使用一个真正的温度计,观察它是如何对周围物体的冷热程度做出反应的,并利用温度计模型识读刻度。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温度计零上刻度的识读,不会有太大困难,对于零下刻度的识读可能容易出错。
需要教师重点讲授这部分内容。
怎样正确识读零下刻度,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因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活动,要以这样的技能作为基础。
教学目标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3、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二、出示学习任务:1、通过观察和研究温度计,掌握它的主要构造;2、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物体的温度的测量方式;3、通过识读温度计刻上的数字,能把刻度上的数字与冷热温度联系起来。
三、新课讲授:(一)探究一:比较水的冷热1、分享我们的探究结果:A、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让学生完成第一个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B、第二个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这几种形态的水会进行相互转变,你觉得导致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师:也就是说物体的冷热程度变化而导致的。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准确知道物体温度的呢?
师:使用温度计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那么温度计的结构你了解了吗?(ppt展示)
师:那么如何用温度计来测量水温呢?我们是如何使用温度计的呢?(学生回答完后进行ppt展示)
五、教学准备
复习课件、复习教案、复习资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引入
师:本学期我们一共有四个单元,一单元是植物,二单元是动物,那第三单元呢?
生:温度和水
二、知识点
发下三单元的知识整理题单,学生填写
生:快速填写知识点
应该提前将知识点发给学生做,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样会节约时间。
1.凝固
知识点: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水的温度达到0℃开始结冰
2.融化
知识点:冰变成水的过程叫做融化。冰在0℃开始融化
3.凝结
知识点: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4.蒸发
知识点: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为蒸发
生:1、对每一种变化都举出一到两个生活中的例子
2、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
师:利用三角图总结水的三态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测、记录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步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3.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
4.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
1.认识、说出水的三态变化。2.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学会读出、写出示数。
四、教学难点
水的三态变化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五、练习题
课件展示练习题,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答题生:集中精力思考和答题七 Nhomakorabea板书设计
温度与水的变化
温度计:种类、构成、读数、使用方法
水的三态变化:水和冰的异同、凝固、融化、凝结、蒸发、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
八、总结与反思
师:摄氏温度计是如何来读和写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温度,你来试着读一下、写一下!
生:1、温度
2、温度计
3、玻璃管、刻度、液泡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温度计读数的读作和写作
四、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师:自然界中气态的水我们称为水蒸气,固态的水称为冰,液态的水称为水。这几种形态的水在自然界中会进行转化,你知道哪些转化过程呢?转化过程中温度发生什么变化?热量发生什么变化?生活中有哪些例子?
课题名称
温度与水的变化
课时
1课时
教学对象
三年级
提供者
曾亚飞
一、教材内容分析
自然界的物质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随着温度或外界压强的变化,物质可能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概念: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过程与方法: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等物体的温度。
2.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3.观察水在蒸发、凝结过程中温度计状态的变化。
4.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5.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