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色修辞格说略

合集下载

汉语常见修辞格

汉语常见修辞格

双声、叠韵和押韵1.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如:伶俐lín g lì美满měi mǎn 慷慨kān g kǎi嘹亮l iáo l iàn g 2.叠韵是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

如:依稀yīxī连绵l ián m ián 苗条m iáo t i a o从容cón g rón g 作用:使用双声和叠韵,可以使语言悦耳动听,增强语言的音乐类。

3.押韵,就是使诗文中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使得相同或相近的乐音在前后句子的同一位置上有规律地出现,使语言音调和谐,抑扬有致。

诗文押韵易说易唱易记。

押韵的最后一个字叫韵脚。

作用:使音调和谐,抑扬顿挫,易说易唱易记忆。

压韵的最后一个字叫韵脚。

排比与反复的区别排比句的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

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地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竺可桢《向沙漠进军》)花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作用:能加强语言气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反复的定义: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排比和反复的区别在于:首先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感情。

其次,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二次以上。

再次是排比中有部分提示词语相同,而反复则是词语或句子完全相同。

对偶与对仗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七年级上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七年级上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七年级上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精品复习课《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

)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

例句: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

例句: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本体是巨浪喻体是翡翠,这句话还用了拟人)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现代汉语修辞】修辞格

【现代汉语修辞】修辞格

【现代汉语修辞】修辞格1、陈望道概括的"四类三十八格"分类标准:大体依据组织,间或依据作用(甲类)材料上的辞格:譬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仿拟、拈连、移就(乙类)意境上的辞格:比拟、讽喻、示现、呼告、夸张、倒反、婉转、避讳、设问、感叹(丙类)词语上的辞格:析字、藏词、飞白、镶嵌、复叠、节缩、省略、警策、折绕、转类、回文(丁类)章句上的辞格:反复、对偶、排比、层递、错综、顶真、倒装、跳脱映衬反映:相反情况或观点集于同一事物。

例:无事忙、雅的这样俗、好聪明的糊涂法子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对衬:不同事物情况或观点相同。

例:一言为重百金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拈连: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语词依托上文顺势移用)移就:怒发上冲冠;醉鞍谁与共联翩(甲物性状移于乙物)倒反倒辞: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魔星(冤家、讨厌死了、恨)反语:英雄多故谋夫病相同:都是"口是心非",不同:后者有嘲弄讽刺的情感态度婉转: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

(排除法)最好还是去、不是顶好的。

(隐约法)避讳:填沟壑、山陵崩、那件东西、那玩艺飞白:明知其说错或写错,故意将错就错如实记录或援用。

有方音、口头禅、口吃、错音、错别字、语义错、语法错、逻辑错等。

作用一是存真,一是增趣。

小孩小孩你白(别)哭,前边有个小车屋。

清末李鸿章的一位亲戚,在科举应试是写道:"我是李中堂大人的亲妻",乞求照顾。

主考官将错就错,以毒攻毒批曰:"所以我不敢娶"。

"最近一段时间,谣言四起…"他照文件念过一句,便解释说:"最近一段时间,谣言四起,已经抓到三起了,同志们,要提高警惕!…"台下哄然大笑。

镶嵌镶字:虚字、数字嵌字:几个特定字嵌入词语或诗文中这个其容且易、冤哉枉也、既雅且静、一不做二不休、唠三叨四、千溪百川、接二连三吴歌《采莲》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

例析对联中的修辞手法

例析对联中的修辞手法

例析对联中的修辞手法作者:杨春海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08年第03期对联的基本格式是对偶,间套活用其它修辞格也极其常见,且往往能使作品形象生动、内容深刻,表现出很高的汉字使用技巧,趣味横生,妙语迭出,令人叹为观止。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比喻——上联是说这老寿星的“福气”正如那东海流水一样万古悠长而不枯,下联言寿星年寿似那南山苍翠松柏一样万古长青。

真乃既贴切又吉祥。

路旁麻叶伸出青手要什,园中花椒瞪着黑眼瞧谁。

拟人——上联把长在路边的青麻上的绿叶向外展之状拟人化,说成是向过路行人讨要东西;下联把园中花椒成熟后裂开缝露出里面黑色种子的情态,说成是向园外肆目张望。

传神之态,犹在眼前。

橹速(鲁肃)哪比帆快(樊哙),笛清(狄青)不如箫和(萧何)。

双关——字面义为摇橹使船前进的速度哪里能比得上疾风吹帆使船行进的快;单一的笛声比不上箫笙的合奏。

其实“橹速”谐音三国时吴国谋臣“鲁肃”,“帆快”谐音汉朝大将“樊哙”,意思是文臣不如武将;下联“笛清”谐音宋朝名将“狄青”,“箫和”谐音汉丞相“肖何”,与上联针尖对麦芒,说武将哪如文臣。

此木为柴山山出,白水作泉日日昌。

析字——上联“此木”二字合而成“柴”字,“山山”二字合而成“出”字;下联“白水”合而成“泉”字,“日日”合而为“昌”字。

充分体现了汉文字的博大精深,无穷奥妙。

桔子洲,洲上舟,舟行洲不行,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顶真——上联内分别含“洲”“舟”两个顶真格,下联内分别蕴“阁”“鸽”两个顶真格,对仗工整,而且写景之中均融动静,二者互衬,情趣盎然。

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罗十二当宰相,小?不小!设问——上联以姜太公八十岁方遇文王被重用设问,下联以甘罗十二岁就做了宰相设问,共同说明创业成功不在年龄大小老少,恰切而有说服力。

报国精忠,三字狱冤千古白,仰天长啸,一曲词唱满江红。

引用——上联明引了岳飞背上的刺字“精忠报国”,暗引了其罪名“莫须有”;下联引用了他的《满江红》词牌和其中语句“仰天长啸”。

修辞格

修辞格

三、常用的修辞格简介:
(一)比喻: 1、含义: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问题时用 同他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 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 打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两者 的词叫喻词 2、比喻的三要素:本体(甲)、喻体 (乙)和连接两者的喻词
3、种类 (1)明喻: 用“像、如、仿佛”等喻词通俗明白地打比方。 如: 共产党像太阳。 注意:如果前后句子叫长,且意义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 喻词。 如: 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 就会萎缩。 (2)暗喻 :用“是、成为”等喻词直接将本体当做喻 体的方法。 如: 大王庄这个阵地成为一颗锐利的铁钉,牢牢地钉进了黄维 兵团的脑门心。
(十)反复 1、含义: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 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如加深读者印象 的目的。 2、种类: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 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如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 灭亡。(鲁迅《纪念刘合珍君》) (2)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 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如 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 东西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 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纪念刘和珍君》)
(三)借喻与借代 两者都是用一个与本体有关系的代体来描写本 体。不同处是: 第一,构成基础不同:借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 是相似关系,两者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借代的 两个部分则是相关关系,不是两个事物,代体多为 本体的一个部分,或是本体的某个属性、特征。 第二,作用不同:借喻的价值在引导接受者去 联想,使表达形象性增强;借代则旨在突出事物的 特征,没有联想价值。 第三,转换结果不同:借喻能转换成明喻,借 代则无法转换。

易色与反语的辨异

易色与反语的辨异
“易色”与“反语”的辨异
刘小南
一次偶然的机会翻了翻王希杰同志的新著《汉语修辞学》,在“反语”一节有此一例: 党八股也就是一种洋八股。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我们为什么又叫它做党八股 呢?这是因为它除了洋气之外,还有一点土气。也算一个创.作.吧!谁说我们的人一点创.作.也 没有呢?这就是一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可是,同样这个例子到了倪宝元先生的《修辞》里就成为“易色”了。并且倪先生还特 别强调:“要分清‘易色’和‘反语’”。到了郑远汉先生的《辞格辨异》里,则认为“易色” 与“反语”有联系,这个用例“会出现两可的情况”。意思是把它看做“反语”也行,看做“易 色”也中。 同一个修辞现象在最近几年出版的论著里竟有三种不同的解释,可见“易色”与“反语” 的辨异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应当说“易色”与“反语”是有共同点的。它们都是违反语言常规的一种词语活用,它 们都有改变词语色彩的特点,它们都可取得或幽默、诙谐,或深沉、含蓄,或讽刺、嘲弄的 修辞效果。即使如此,它们的区别还是明显的。请看那些是“易色”还是“反语”一看便知、 泾渭分明的用例: ① 说起傻.队长做的“傻.”事,一桩桩,一件件,真像桃树上开的红花,看得见,数不清。 ② 妈,您这话问了我足有二十遍了!我告诉您了。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底.下.头. 等.的.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宗福先《于无声处》) ③“……也不知是谁把我存下来的破袜子都给补了。”小侯举起几双补好的破袜子说,“今 天大部分人都在这儿,是谁干的,自己坦.白.吧!”(张天民《院士》) ④ 小萧一进门就带来了笑声、快乐。他先把丁一老两口因为心绪不佳而未能消受的饺子 全部歼.灭.。 这四个例子谁都承认例①例②是反语,例③例④是易色。反语有两个特点:(1)词语或 语句的意义发生变化。这是主要特点。这个意义发生变化的标志是“反用其义”,旨在作“反 义联想”。如例①的“傻.队长做傻.事”实际上是“好队长做好事”。例②的“他.是.天.底.下.头.等. 的.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实际上是“他是天底下最坏的坏人,上上下下没一点优点。” (2)词语或语句的色彩发生变化。这是次要特点。如例①的“傻”本是贬义的感情色彩,但 在这种语境中却变成了褒义的感情色彩。例②的“他是天底下头等的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 缺点”这两句话本是褒义的,但在这种语境中都变成了贬义的。当然,词语或语句这种色彩 上的变化无疑是受“反用其义”的特点制约的。“易色”的特点是易色词语的意义并不发生变 化,也不是反用其义,而仅仅是词语色彩上的临时变易。如例③的“坦白”本是坏人说出所 干的坏事,但在这种语境中却是让好人说出所做的好事。这是“坦白”这个词在这种语境中 发生的在感情色彩上临时由贬义转成褒义的变化。但作为“坦白”这个词的词义“如实地说

汉语修辞易混辞格辨惑

汉语修辞易混辞格辨惑

汉语修辞易混辞格辨惑汉语修辞学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正式提出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系统成熟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无论是在哪一个层次的汉语教学当中,汉语修辞中的辞格都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讲授内容。

为了满足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需求,各级教学单位的专家们编写了各种汉语修辞学教材。

虽然同样是以汉语修辞为对象,在修辞格的表述说明上却存在不小的差异。

这些差异只是出现在学术探讨与交流当中,对于活跃学术空气当然是令人欣慰的,但如果类似的现象体现在教材中并顺势延伸到了课堂上,就不能用以上的观点去看待它了。

对于经常发生在学生当中的一些易混修辞现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辞格析疑辨惑研究。

本文正是打算就一些平时不容易被学生准确区分的辞格提出一些鉴别特征。

首先是比喻格,通行的教材或学校教学中,都会将比喻进一步细分为三种,也就是明喻、暗喻和借喻。

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 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句中采用多个比喻词形成了明喻,达到了妙语连珠的比喻效果。

暗喻则是通过含有判断意味的词将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的辞格。

有的教材又称为隐喻。

例如:2.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鲁迅《藤野先生》)3. 一夜大雪重新塑造了天地万物。

世界变成了一座洁白的宫殿。

(李汉荣《雪界》)借喻则是本体、喻词都不出现,而借助喻体代替本体。

例如毛泽东同志的一个妙喻:4. 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比喻格三种类型中,明喻要求本体、喻体和喻词缺一不可;暗喻是借助判断性词语来联结本体和喻体;借喻则无需出现本体以及喻词,而只需直接以喻体代之。

辞格与修辞

辞格与修辞

辞格与修辞第四节辞格与修辞一、辞格及其特性辞格,又叫辞式、语格、修辞格、修辞方式。

它是逐步固定下来的具有动人的表达效果的语辞优化模式。

辞格具有以下特性:1.动人的表达效果2.特定的结构模式3.稳固性和发展性二、语言均衡类辞格(一)对偶对偶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相互关联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式。

1.对偶的修辞效果对偶,从形式上看,协调匀称,整齐美观,节奏鲜明,铿锵有力,便于记诵;从内容上看正对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反对可以相互映衬,意思显豁;串对前后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二)排比排比是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排列,以增强语势的修辞方借代就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来代替。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事物间的种种关系巧妙的进行艺术换名。

2.借代的修辞作用(1)形象突出,鲜明生动。

(2)言简意赅,含义丰富。

(3)新鲜风趣。

3.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借代和借喻在形式上都是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借体或喻体,要注意区别:(1)借代和借喻构成的客观基础不同。

借喻的基础是相似性,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

(2)借喻可以转换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四)拈连拈连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将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用于乙事物。

拈连辞格具有下列突出的修辞效果:(1)利用上下文的巧妙联系,引起人们的联想,使语言蕴涵深刻的哲理性。

(2)这种变异的组合使语言有新鲜感,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3)造成幽默诙谐的情调。

(五)引用引用就是引述有关的语言材料以帮助观点的阐述和情感的表达。

(六)移就移就是把本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用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

移就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突出事物的形状特征,使语言生动别致。

(七)痛感痛感就是通过联想,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沟通起来的修辞手法。

痛感将不同的感觉互相沟通,能激起读者的感觉联想,强化人们的心理感受。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常见的九种修辞格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常见的九种修辞格

一、说出下面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格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⑵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⑶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⑷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⑸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⑻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⑼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二、必备知识梳理1.比喻⑴即打比方,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⑵一般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⑶两种特殊的比喻:博喻:连续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描述。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通感: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将听觉、嗅觉、味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错起来写。

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⑷作用:①具体、形象、生动。

②化深为浅,通俗易懂。

③表达感情。

2.比拟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是把物当人写。

拟物是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运用比拟修辞,往往带有比较鲜明的情感色彩。

如:校园真美,花儿笑,草儿闹,柳条在拥抱。

眼前是瀑布嘶鸣,身后是张牙舞爪的敌人,他已经陷入绝地。

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

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

如:7T88这几天请假,语文课请董老师代上。

4.夸张⑴大或小:①他的心比天大,比海宽。

②他的心只有针眼那么大。

⑵快或慢:③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④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⑶前或后:⑤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⑥和他喝什么酒?他酒杯没碰到嘴唇,脸就红了!5.对偶⑴概念: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意思。

修辞学知识整理(修辞例子 +修辞效果)

修辞学知识整理(修辞例子 +修辞效果)

【一】描绘类辞格一、比喻比喻的变式:(一)倒喻1、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的山。

2、灿烂的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周总理)的笑容,葱郁耸立的名山就是您的身影。

这种变式喻由喻体推想到本体,更能突出本体的特征。

句1以前面的“神姿仙态”(喻体)比喻后面的“的山”(本体),极其形象地突显了“甲天下”的青山秀颀、娇美的姿态,令人心驰神往。

句2以前面的“百合花”(喻体)比喻后面的“您的笑容”(本体),以前面的“名山”(喻体)比喻后面的“您的身影”(本体),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周总理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

(二)反喻1、这些作风不正,并不像冬天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

2、鲁迅是参天耸立的大树,不是左右摇摆的小草。

句1采用否定语气构成反喻。

句2先用暗喻,后用反喻,通过正反对比,更突出了“大树”这个喻体,加强了比喻的效果。

(三)回喻(迂喻)1、乘坐飞机,倚窗鸟瞰,但见地球母亲衣服上美丽的飘带,不,那不是飘带,那是地球广袤的胸怀中一条条蜿蜒的河流;仰望苍天,只见宇宙女神那神秘的眼睛,不,那不是眼睛,那是天空中一颗颗明亮的星星。

2、站在高山向西看,一条白带绕丛山,不是带,原是新开公路上岭来。

站在高山向西瞧,朵朵白云山上来,不是云,原是钻井公房。

3在正对面的山腰上,有一大块白云,人仔细一看,那不是白云,而是羊群。

句1先肯定是“飘带”“眼睛”,接着笔锋一转,用“不,那不是飘带(眼睛)”加以否定,最后再肯定是“河流”“星星”。

这样平起肯定,陡然一抑否定,又突地一扬再肯定,回环跌宕,使表意深刻透彻,描写绘形绘色,收到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句2表面上否定“新开公路”如“带”,“钻井公房”如“云”,实际上是更巧妙地强调了它们之间的比喻关系。

(四)互喻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在例(1)中,前一比喻中,“街灯”是本体,“明星”是喻体,相似性是街灯和明星的亮。

后一比喻中,“明星”是本体,“街灯”是喻体,相似性是明星和街灯变亮的过程。

浅谈委婉用语中修辞格的运用

浅谈委婉用语中修辞格的运用

周 晟炜

五 、反 语
反 语是 一种 修 辞格 。运用 跟 本意 相 反 的词语 来 表达 此 意 ,却 含 有否 定 、讽 刺 以及 嘲 弄 的意 思 ,这种 手 法就 叫 做反 语 。反语 也 叫倒反 ,就 是 说 反话 ,使 用 同本 语相 反 的词 语 来表 达本 意 。这 种 手法 在对联 中极为 常用 。它含蓄有 味 ,能增强 讽刺性和 幽默感 。有 时一 个人犯 了很简 单的错误 ,我们 可能会 说 : “ 你可真聪 明 !”这 里 明显是用 到了反语 的修辞 。在军 阀混战 时期 ,南京城 内有人 写 了 这样一 副春联 ,上联 为 :许 多豪杰 ;下联 为:如 此江 山。 “ 豪杰 ” 的本意 是指才 能 出众 的人 ,但 联 中却指 的是那些 割地分封 的军 阀。 “ 如此 江 山”原为褒 意,在这 里喻 为军 阀混战 中的破碎 山河 。我 们 可 以看 到运用反 语使讽 刺效果 更明显 了。 . 每个 人 都处 在 十分 复杂 的 社会 关 系 中,人 们 在交 际和 交 流 中 希望 找到 一 种合 适 的表 达 方式 , 既使 双方 能够 顺 利完 成 交 际, 又 使双 方感 到 此次 交 际是 愉 快的 ,完 成 了理 想 的交 际任 务 。委 婉用 语就 是 实现 这一 理想 交 际 的合 适 的表 达方 式 。 以上谨 为 我个 人 总 结的 一些 浅显 的修 辞格 们在 组 织 、调整 、修饰 语 言 , 以提 高语 言表 达效 果 的过程 中长期 形 成 的具有 特 定结 构 、特 定方 法 、特 定功 能 、 为 社会 所 公认 、符 合 一定 类 聚系 统要 求 的言 语模 式 ,也 称语 格 、辞 格 、辞 式等 。修 辞 格是 我们 在 日常 生 活 中经常 使用 的。 下面 笔者 就根 据 自己的理解 ,谈 一下 对修 辞格 的粗 浅认 识 。 文 学 上 , 修 辞 格有 很 多 ,在 辞 格 的分 类 上 ,根 据 表 达 方 式 与修 辞 内容 的异 同 ,可 以分 成 以下 十类 : 1借 喻类 :比喻 、讽 喻 . 和借 代 ;2拟 夸 类 : 比拟 、摹拟 ( . 摹状 )、示 现和 夸 张 ;3 比照 . 类 :对 比 ( 衬 )、 对 偶 、 排 比和 层 递 ;4 复 嵌类 :反 复 、 复 映 . 叠 、错综 和镶 嵌 ;5 连珠 类 : 回文和 顶 真 :6 直言 类 :警 句 、设 . . 问 、感 叹和 呼告 ;7 曲言类 :双 关 、婉 转 、避 讳 、折挠 、抑扬 、 . 反语 和 跳 脱 ;8 援 引类 :引 用 、 用 典 、 仿拟 、省 略 、节 缩 和 藏 . 词 ;9 拈 就类 :拈 连 、移 就 、顾 名 、序 换 和 倒装 ;l . . O 别传 类 : 析 字 、飞 白 ( 非别) 、转 类 ( 品 )、降用 、 易色和 换算 。其 中有 转 很 多不是 我们经常 用到 的,这里 笔者只介 绍一下 常用 的几 种委婉 用 语修 辞格 。 比喻 比喻 也叫 “ 譬喻 ”,即 以甲事 物来 比拟 乙事 物。 比喻 的逻辑 结 构应 分 为四 部分 : 体 、喻体 、 比喻词和 喻 点 。本 体是 被 比喻 的事 本 物 。喻体是 打 比方 的事物 。比喻词 是从形 式上连接 本体和 喻体 的词 语 。喻点是 体现喻 体和本体 的共 同点的词 语。 因这 四个成 分的异 同 和 隐现 , 比喻可分 为明喻 、隐喻 ( 暗喻) 和借 喻三类 。 比喻 是汉语 中 最常 见的辞格 之一 ,古今 中外作家 多用 比喻、善用 比喻 ,使 比喻在 文学 作品 中如花 团锦簇 ,万紫 千红 ;似春野芳 草 ,俯 拾 皆是 。 二 、 比拟 比拟 的 辞 格 是 将 人 比作 物 、 将物 比做 人 , 或将 甲物 化 为 乙 物 。它 由本体 、拟体两 个部分 组成 ,本体一般 为名词 性事物 ,拟体 则多 为谓词性 成分 。从语义特 征上说 ,拟体本 不能与 本体构 成陈述 关系 。根据本体 与拟体 的关系 ,一般 将 比拟分 为 :1拟 人 ,将 非人 . 类的事 物当做人 来 写;2拟物 ,将人直 接 当做 物 ,或将 此物 当彼物 . 来写 。运用这种 辞格 能收到特 殊的修 辞效果 :或增添特 有 的情 味 , 或把 事 物 写 的神 形 毕 现 、栩 栩 如 生 , 抒发 爱憎 分 明 的感 情 。诗 歌 、小说 、散 文 、寓言 、童 话等 经常 使用 比拟 的辞 格 。 比喻 与 比拟 既有 联 系又 有 区别 。 比喻和 比拟 ,都 是加 强语 言 形象 性 的修 辞手 段 ,但它 们 是两 种 不 同的修 辞 方式 。从语 法角 度 看 , 比喻 重 点在 “ ”,本 体 、喻体 和 比喻 词 三部 分 ,喻 体在 句 喻 中一 定要 出现 。拟人 是仿 照 人 , 由本 体和 描 写拟 体 的词 语 构成 , 重 点在 “ ” ,而拟 体 ( )则 在句 中不 出现 。从 内容 上看 ,运 拟 人 用 比喻 ,不 管 是 明 喻 、 暗 喻 还是 借 喻 ,喻 体 必 须 出现 , 不 能 省 略;本 体 不 一定 出现 ,如 借 喻 ,虽然 不 出现 喻 词和 本体 ,但 可 以 变 换 为有 喻 词和 本体 的 明喻 、暗 喻 ,不 管是 哪 一种 比喻 ,始 终 都 有 喻 体 。比拟 句 主要 是借 助 想象 ,将 本 体模 拟 为人 的或 物 的某 种 行 为 、动 作或 情 态 ,不论 是 拟人 ,还 是拟 物 ,始 终 都无 拟 体 。在 实 际运 用 中这两 点是 必须 要注 意 的。 三 、借代

从“易色”修辞看文学作品的语用艺术

从“易色”修辞看文学作品的语用艺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修辞审美学视阈下的现代经典文学文本阅读研究”(2014B085)的科研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丽丽,女,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从“易色”修辞看文学作品的语用艺术○刘丽丽(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摘 要] “易色”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能使文章的语言辛辣深刻、富有特色、耐人寻味,能给文章增添幽默诙谐的情趣。

本文举例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易色”修辞艺术,以期为阅读主体的阅读审美鉴赏能力与言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审美鉴赏; 语用; “易色”; 修辞艺术[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2-0003-02 喜欢戏剧的朋友都知道,在传统川剧《借亲配》里有个成知县,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个糊涂官,可实际上他内心里却有几分善良和明智。

在审理借亲案的过程中,当他了解到案情的真相以后,这位知县老爷出人意料而又很合情理地判结了案子。

请看成知县断案的一个片段:成知县(笑语):李成龙,你也该罚!李成龙(惶恐):父师,罚生员什么?成知县(唱):我罚你回去把这香蜡点,早同她拜过地和天,相亲相爱长相伴,夫妻偕老到百年。

这样断来你可情愿?(向李)李成龙(唱):生员情愿。

成知县(唱):这样断来你可喜欢?(向沈)沈赛花(唱):奴喜欢。

他的这种趣味浓郁的断案风格,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心理。

就知县断案的语言而言,足以引人发笑。

成知县断案爱用一个“罚”字。

“罚”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含有处分的意思。

但他在成全一对有情人的美满婚姻时,用了一个“罚”字,这种说法就新鲜少见了。

然而,正是这个用词,反映了成知县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他鲜明的个性。

“罚”字在这儿已经是贬词褒用了,它蕴藏着成知县对这一对美满夫妻的喜爱之情,难怪李成龙和沈赛花满口是“情愿、喜欢”。

正确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手法+++课件(共38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正确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手法+++课件(共38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 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 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刻苦攻关。(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 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这是 “正衬”。
• “没有量心,即没有良心”故事中,师傅借助双关 修辞巧妙地谴责了徒弟的忘恩负义。
谐音双关
• 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 或句子语义双关。
• 例:胃(喂),你好吗?——斯达 舒胃药的广告语。
很多歇后语就是借同音或近音双 关手法构成的。
• 小葱拌豆腐 —— 一青(清)二白 • 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
再见
比拟
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 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
—— 比喻 —— 比拟
汹涌的海水响雷般的咆哮着、怒吼着,扑向每 一块礁石,然后化为无数的碎琼散玉。
——比拟与比喻的兼格
4、衬托与对比
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 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 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确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手法
1、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的辨别 2、借代和借喻 3、比喻和比拟 4、衬托与对比 5、排比和对偶 6、设问和反问
[区辨] 有“像”、“仿佛”、 “似的”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 句
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 例: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单纯的想象。
例: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了苦 难的过去。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不同点: 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试析《论语》的修辞手法

试析《论语》的修辞手法

试析《论语》的修辞手法中国儒家传统精神的杰出代表《论语》,其内涵渊深,它的话语由一些小例子组成,回答和解释大道理,它的修辞手法也极其独特。

首先,《论语》的小例子的修辞手法是最常见的。

它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 such as people doing their shopping, to explain some big principle of life. 例如:“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不教,能远其言。

’”子路问礼,子曰:“克让。

”这里提到一位有礼貌的少年,他让给他的老师,他的行为反映出尊敬老师,要谦让给别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表明自尊,自信的概念。

其次,《论语》经常使用比喻来表达其中的观点,通过自然和物质的丰富图景,将理论贯穿其中,把观点更易于理解。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比喻描述了一个人从学习中受益,还描述了招待客人的快乐,以及一个人不被责备就不会生气的义气,从而揭示了一个不仅要学习,还要相处友好,懂得礼貌;要学会受责备而不生气;要把“仁”精神融入到生活中去。

再次,《论语》还提到了“解释”的修辞手法。

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问题,以解释的形式说明一个道理,把深奥的道理用简单词来解释,如:“子曰:‘衣敝终日而不如一朝之改,言敝终日而不如一朝之谏。

’”这里提到,衣服敝旧只要改一改就好,而言语敝旧,只要得到谏言改正就可以了,因此,这里也就引出了言行一致的观点。

最后,《论语》也多次使用“假设”的修辞手法,引出论点。

例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里的“假设”使用来论证仁的重要性,假设只有仁者才能够善待别人,厌恶坏人,以此论证仁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论语》中的修辞手法多样而敏锐,通过小例子、比喻、解释和假设来解释和证明一些传统道理,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儒家思想。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必看题库知识点(最新版)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必看题库知识点(最新版)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必看题库知识点(最新版)1、单选下列对语音段落和语法结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字音节的语法结构关系和语音停顿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例外。

B、一般的句子中,存在着语法结构关系和语音顿歇不(江南博哥)一致的地方。

C、句子不可能完全是两字一顿,也存在着一字一顿,三字一顿乃至更多音节一顿的情况。

D、句子中每一个“顿歇”,每一个节拍的时值大体相当,只是音节松紧的程度不一样。

正确答案:A2、问答题易色和反语有何异同?正确答案:从作用上看,两者都是为把话说得幽默或取得讽刺效果,但易色仅限于词语,特别是它的色彩方面,是词语活用,重在改变词语的使用环境,而不在反用其义,不需反面理解;反语不限于词语及其色彩,是正话反说,须从反面理解。

3、单选最集中的体现出书面语体的诸多特点,与口语语体距离最大的是()A.政论语体B.事务语体C.科技语体D.文艺语体正确答案:A4、单选下列各句属于叠用的是()。

A、“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己。

(鲁迅《作文秘诀》)B、...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姜卿《心存善良》)C、群鼠已经扑上来了,有的撕鞋袜,有的啃脚趾,有的缘裤上蹿,咬腿肚子咬膝盖。

(刘征《鼠辈的变异》)D、...更有甚者,干脆拉帮结伙,结党营私,搞阴谋诡计,夺官拉权。

(蒋元明《要做事,不要做官》)正确答案:C5、单选《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是喻体,其本体是()。

A、资本家B、地主C、帝国主义D、贪官污吏正确答案:A6、填空题长句的特点是()、()和容量大。

正确答案:结构复杂;层次多7、单选台湾作家李乐薇的一篇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写了他建在山上的小屋。

这里“空中楼阁”的选用,使成语修辞()。

A、意蕴深厚B、风趣诙谐C、文字精炼D、新鲜别致正确答案:D8、填空题对偶和对比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从“易色”修辞看文学作品的语用艺术

从“易色”修辞看文学作品的语用艺术

从“易色”修辞看文学作品的语用艺术作者:刘丽丽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2期刘丽丽(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易色”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能使文章的语言辛辣深刻、富有特色、耐人寻味,能给文章增添幽默诙谐的情趣。

本文举例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易色”修辞艺术,以期为阅读主体的阅读审美鉴赏能力与言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学作品;审美鉴赏;语用;“易色”;修辞艺术[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2-0003-02[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修辞审美学视阈下的现代经典文学文本阅读研究”(2014B085)的科研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丽丽,女,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喜欢戏剧的朋友都知道,在传统川剧《借亲配》里有个成知县,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个糊涂官,可实际上他内心里却有几分善良和明智。

在审理借亲案的过程中,当他了解到案情的真相以后,这位知县老爷出人意料而又很合情理地判结了案子。

请看成知县断案的一个片段:成知县(笑语):李成龙,你也该罚!李成龙(惶恐):父师,罚生员什么?成知县(唱):我罚你回去把这香蜡点,早同她拜过地和天,相亲相爱长相伴,夫妻偕老到百年。

这样断来你可情愿?(向李)李成龙(唱):生员情愿。

成知县(唱):这样断来你可喜欢?(向沈)沈赛花(唱):奴喜欢。

他的这种趣味浓郁的断案风格,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心理。

就知县断案的语言而言,足以引人发笑。

成知县断案爱用一个“罚”字。

“罚”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含有处分的意思。

但他在成全一对有情人的美满婚姻时,用了一个“罚”字,这种说法就新鲜少见了。

然而,正是这个用词,反映了成知县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他鲜明的个性。

“罚”字在这儿已经是贬词褒用了,它蕴藏着成知县对这一对美满夫妻的喜爱之情,难怪李成龙和沈赛花满口是“情愿、喜欢”。

修辞方法-易色和转类

修辞方法-易色和转类

修辞方法-易色和转类(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修辞方法-易色和转类(二)转类的表达效果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含蓄、凝炼,句式整齐匀称,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看例句:“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有的文章认为句中的“狡猾”运用了反语修辞格。

我们知道,反语是指在特殊的语言环境里赋予词语或句子以临时的与本来相反的意义。

而与“狡猾”一词相反的意义当是“忠厚、忠实”才对,但以此解释句中的“狡猾”一词又不准确,不能表现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

因此,笔者认为从词义的角度分析“狡猾”所运用的辞格不够妥当;应从词语感情色彩的角度来分析。

“狡猾”本是贬义词,指“诡计多端,不可信任”,这里用来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童心,是指“调皮、机灵”的意思,感情色彩已发生了变化,贬义词用作了褒义词。

这种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叫做易色。

写文章使用易色,可使行文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根据词语感情色彩的变易又可分为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