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增城高级中学课改展示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区县:顺义区单位:顺义区第二中学姓名:赵建冉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
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要能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就得有开发利用的意识,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原则,还要看清挖掘、开发的方向和潜力,并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怎样去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这是落实校本课程的关键。
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是当前实施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校本课程化学课程系列一、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社会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新成就不断涌现,这为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提供现实的土壤和拓展空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探索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考核评价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校本课程体系。
2、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区县:顺义区单位:顺义区第二中学姓名:赵建冉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
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要能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就得有开发利用的意识,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原则,还要看清挖掘、开发的方向和潜力,并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怎样去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这是落实校本课程的关键。
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是当前实施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校本课程化学课程系列一、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社会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新成就不断涌现,这为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提供现实的土壤和拓展空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探索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考核评价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校本课程体系。
2、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广州增城区有哪些公办高中
广州增城区有哪些公办高中广州增城区有哪些公办高中公立学校是由政府拨款。
一般而言,公立学校的数量和办学规模都远远超过私立学校,而且,学习费用相对较低,教学设施较为完善。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广州增城区有哪些公办高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广州增城区有哪些公办高中增城中学、增城市高级中学、增城市第一中学、增城市荔城中学、增城市中新中学。
拓展:学校介绍1、增城中学增城中学创办于1928年秋,是广州市重点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2年,学校被规划为广州市创建24所“全国示范性高中”之一。
2008年,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评估。
2、增城市高级中学增城市高级中学是广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评估优秀学校、广州市第二批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广州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学校还先后获得“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广州市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星级单位”,“广州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3、增城市第一中学增城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91年,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学校,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4、增城市荔城中学增城市荔城中学创办于1996年。
创办初期,是一所完全中学,2008年开始停止招收初中新生,2010年改办为全日制高级中学。
2003年被评为“增城市一级学校”,2006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增城市安全文明学校”,2008年被评为“增城市校本教研先进学校”,2009年被评为“广州市艺术特色学校”、“增城市体艺特色学校”,并通过了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初评。
5、增城市中新中学增城市中新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增城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完全中学,增城市一级学校。
2006年9月,中新镇第二中学撤并到中新中学,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
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评选结果
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评选结果(一)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二)精神风貌奖获奖名单(三)表扬单位名单(四)优秀创作奖获奖名单(五)艺术表演类获奖名单(含指导教师奖)(六)艺术作品类获奖名单(含指导教师奖)(七)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暨校长论坛论文获奖名单(一)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1、地市级获奖名单广州市教育局、深圳市教育局、珠海市教育局、汕头市教育局、佛山市教育局、河源市教育局、汕尾市教育局、中山市教育局阳江市教育局、清远市教育局、肇庆市教育局、顺德区教育局2、县(区)级获奖名单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荔湾区教育局海珠区教育局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宝安区教育局龙岗区教育局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斗门区教育局汕头市:澄海区教育局金平区教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三水区教育局韶关市:乐昌市教育局武江区教育局河源市:和平县教育局源城区教育局梅州市:大埔县教育局梅县教育局惠州市:惠城区教育局惠阳区教育局汕尾市:城区教育局陆丰市教育局东莞市:南城区宣教办常平镇宣教文体局中山市:石岐区文体教育局小榄镇教育事务指导中心江门市:蓬江区教育局开平市教育局阳江市:阳春县教育局阳西县教育局湛江市:廉江市教育局赤坎区教育局茂名市:电白县教育局高州市教育局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广宁县教育局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教育局清城区教育局潮州市:饶平县教育局枫溪区教育局揭阳市:普宁市教育局惠来县教育局云浮市:新兴县教育局云城区教育局顺德区:大良街道教育局容桂街道教育局(二)精神风貌奖获奖名单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第四中学深圳市深圳中学、深圳市高级中学、中山市第一中学(三)表扬单位名单深圳市深圳中学、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深圳市宝安区官田学校、深圳市龙岗区平岗中学、深圳市龙岗区横岗四联小学(四)优秀创作奖获奖名单舞蹈:《追逐声音》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雪花那个飘》佛山市三水区实验小学《第一次见到你》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雨打芭蕉沙沙响》汕头市东厦小学《阳光女孩》深圳市高级中学《小小小小鸟》深圳市深圳中学《兰亭墨印》广东广雅中学《爸妈我想你》中山市第一中学器乐:《合•升》深圳市深圳中学《火•凤凰》广东实验中学《萨朗回响》广州市第四中学(五)艺术表演类获奖名单(省略)(六)艺术作品类获奖名单(省略)(七)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暨校长论坛论文获奖名单1、科研论文一等奖(共81篇)论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探索的实验报告》钟静芬潮州市饶平县教育局《让潮州大锣鼓走进中小学校园--观摩潮州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有感》郑海燕潮州市潮安县庵埠中学《让高中歌唱课成为学生的完美音乐体验之旅》韦伟晴湛江市一中培才学校《浅谈潮汕童谣和小学音乐教育》徐晖揭阳市榕城区邱金元纪念小学《论“京剧进课堂”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周馥馥揭阳市普宁第二中学《构建“三位一体”的音乐教育体系——由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各种现象所引发的思考》赵明、钟晖汕头市澄海区教育局《以学具乐器进课堂为契机,盘活音乐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陈枫堰东莞市茶山镇中心小学《音乐节奏高效化训练之“五巧”》叶剑波东莞市桥头镇第二小学《“节上生枝”更精彩》吴小珺东莞市塘厦中学《以培养兴趣为目标的音乐教学体验活动探究》田素梅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试谈提高农村音乐课堂实效性之途径》李晓茹中山市南头镇初级中学《多媒体画面对小学生音乐感受影响的研究》孙慧涛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大信学校《学校艺术教育推进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与研究——以中山市普通高中音乐艺术教育实施为视角》杨子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京剧进课堂,审美体验乐之旅——“校园歌曲→流行音乐→戏歌→京剧→传统戏曲”美乐行》曾晓莉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南国红豆发新姿——粤剧、粤曲走进音乐课堂的思考》邓丽丽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水头小学《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博客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之策略初探》卢雨辉深圳市罗湖区松泉中学《中小学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刘宏伟、陈秀清、张定远、袁丁、深圳市福田区北环中学柯小斌《南方地区中小学戏曲艺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潘世祥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备课·看课·评课--浅谈音乐学科校本教研的有效冯静深圳市南山区教科研中心形式》《关于“深圳市福田区音乐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报陈秀清、杨岳军深圳市福田区梅林小学告》《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的设计分类初探》邓娟深圳市福田区彩田学校《关于高中音乐鉴赏课思维方式的探索》周清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研究中心《儿童歌舞剧:音乐教育课改的新抓手》王婷深圳市光明新区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中心《关于学校管乐团工作的思考》曲晨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音乐新课程需培养学生“动”听的耳朵》吴灿深圳市南山区北师大南山附中《浅谈如何提高儿童舞蹈教学的趣味性》温丹珍深圳市光明新区李松蓢小学《追求优秀,感受幸福_关于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的陈文娟广州市萝岗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调查报告及启示》《基于民族音乐传承的小学民乐团组建与可持续发陈健华广州市朝天路小学展》《盲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彭莹广州市盲人学校《要转岗更要“转岗”》潘艺青广州市增城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专业课程培训如何解决中小学音乐教学衔接问题》黄钦慧广州市白云教育发展中心《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张穗宁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教研室《以校本教育传承粤剧艺术,构建广东区域特色文化梁连盛江门市恩平市恩城第四小学初探》《探索提升音乐鉴赏“开学第一课”质量的对策》王公平顺德区北滘镇中学《“问”出一片新天地》叶梅深圳市罗湖区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香洲区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周立清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小学多声部歌曲课堂教学初探》许凤莲、曾辉华深圳龙岗区清林小学《基础音乐教学应该充分开掘器乐元素》朱则平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创新应用于教学设肖田韶关市韶钢第四小学计》《对当前美术课教与学“非同步现象”的探讨》林芝汕尾市实验小学《转变上课形式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钱伟群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有"美"无"术"亦非美术》陈静宜汕头市岐山中学《兴趣的培养是促进农村美术教育的基础》郭顺孝汕头市潮阳贵屿北林初级中学《爱生活、爱家乡》——寻求身边的教学资源,引导王艾嘉汕头市澄海建阳小学学生创作出“潮味”作品《“项目推进式”美术联动教研的实践研究》谢洪涛、邹官民东莞市美术书法教育研究会《美术课程:一种创造性的生本教育学习》刘海华东莞市常平镇第一小学《小学书法课堂管理与课后教育的实践研究》何振环东莞市石竭实验小学《版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策略》刘坚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浅析》吴艳红中山市实验小学《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李燕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试论依靠直觉引导的美术教育》温奕灵中山市沙栏初级中学《图像介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模式探究》邱敏君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浅谈中学艺术活动的有效组织与策划》廖向阳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学《浅析小学低年级硬笔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黄海涛佛山市南海桂城外国语学校方法》《美术学科卓越课堂文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高永胜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体验模式构建研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建美术特色学校的研究宋冰深圳市龙岗区依山郡小学与实践》——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灯舞”为例《LR模式转换重获造型自信》——谈创意素描创作肖倩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园岭校区在普通高中绘画模块中的意义《静态影像媒介对儿童线条表达的影响:以10岁儿彭绍雯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童的客家文化传承教学为例》《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美术教育学校、家庭合作翁宏国深圳市罗湖区桂园中学实验探究《美术课堂“教学”与“学教”的探究》汤小锋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美术综合课程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王金成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南头小学《将原生艺术观念引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初步探究》刘伟航、李露露深圳市宝安区海滨中学《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废旧材料的意义》盛育莉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一小《谈超学科教学智慧与高中美术教学的融合》陈杰广州市增城市郑中钧中学《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的文化意义》李道勇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盲校美工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申颖广州市盲人学校《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美术课堂创意思维教詹素琼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职业技术学校学方法方式的探讨与实践》《小学生绘画发展中U型“低谷”与应对策略》江瑜常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中学生动漫热之调查研究》傅忍平广州市花都区赤坭中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在职培训课程开发的实践和研究》陈玉萍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利用南华禅寺五百罗汉泥塑艺术资源开展教学的谢志伟韶关市曲江区第三小学实践探索》《将摄影教学正式列入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探析》李彬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振华小学《小学生科幻画辅导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沙国东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小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工作室成长方略探究》陈勇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研究中心《篆刻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唐海燕中山市东升镇东升高中《对义务教育阶段新《音乐课程标准》及实施的反思》郑永江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再呼音乐教育以育人为本——从音乐美学视角切刘元平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入》《论中小学艺术教育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途径》钟晖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新课标下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升对策》杨志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检查评估量化评分表的编郭运昌、张炘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教育局制与实施》二等奖(共111篇)论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让流行音乐走进高中音乐课堂的思考》杨又欢潮州市饶平县华侨中学《让教室里歌声飞扬》罗晓丽梅州市兴宁市第二小学《在唯美中感受在情感中升华》梁媚梅州市五洲小学《浅谈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黄雪云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让音乐与快乐和诣共舞》刘雪颜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中心小学《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导入》黄利滨清远市华侨中学《如何让音乐课变得更生动精彩》常琴湛江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音乐鉴赏课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为黄春鹏潮阳区金堡中学本》《音乐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吴欣汕头市第十二中学《合作学习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刘惠萍汕头市达濠华桥中学《开闸,也需引流》——谈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对王自清汕头市澄海实验学校待开放与引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潮乐课王洁汕头市澄海汇璟实验小学有效教学探究《沟通从心开始》——浅谈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沟通策略张秋萍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胸藏底蕴助高效,课有乐韵生自华》——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之我见王东香东莞市莞城中心分校《音乐高效课堂三步曲》曾祥贵东莞市石龙镇第二中学《游戏渗透到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意义、地位和运用》江苏娜河源市源城区丰源学校《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策略》钟新群中山市曹步初级中学《让音乐课堂回归简约》——“奥卡姆剃刀”原理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吴倩云中山市三乡镇白石环小学《打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课》——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五步走”何丽娴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打击乐进课堂培养音乐综合素质》幸颂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小学《愉快的乐理教学》洪淑燕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中心小学《浅析当代流行音乐如何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吕春萍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江小学《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的实践之谈》聂嫦佛山市元甲学校《让本土音乐渗透到音乐课堂中》陈燕玲佛山市荣山中学《谈中学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杨诗琳阳江市阳春市第三中学《让“赏识”的阳光普照我们的孩子》邓雪变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从高中<艺术——舞蹈与服饰>模块教学谈艺术课堂教学实践性的提高》文芳广州科学城中学《器乐激发兴趣味自信引领发展》张连弟广州市增城市荔城中学《动起来更精彩——小学音乐“动态式”欣赏教学模式研究》何芳广州市东川路小学《轻松学乐谱的法宝》郑姬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五趣”开展高中客家山歌课》罗新霞增城市高级中学《论“新课标”下初中学生在“乐感”的培养刘欢韶关市曲江初级中学《农村小学开展舞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潘妙英、郭何静肇庆市广宁县教育局教研室肇庆市广宁县排沙镇中心小学《浅谈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对话教学》黎乐清肇庆市怀集县第一中学《我县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梁剑英肇庆市怀集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与途径初探》莫文娟肇庆市颂德学校《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彰显选修模块艺术魅胡琼江门市第一中学力》——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课堂教学初探《运用互动朋辈方式推进新疆内高班学生民族器杨建婷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乐教育》《本土音乐文化新教法——让新会沙田民歌走进何剑虹江门市新会区会城河南初级中学音乐课堂》《扬起创新的风帆,遨游音乐的海洋》谢国刚江门市蓬江区江华小学《小学音乐教学秘诀》——玩范华莉江门市台山市台城第二小学《从音乐本体出发》范夏婵顺德区乐从镇沙滘初级中学《将小学音乐欣赏课进行到底》——谈小学音乐欣古丽丽顺德区北滘镇西海小学赏课中的多维结合《谈多元音乐元素在教学中的运用》周婷珠海市南屏中学《浅谈中小学舞蹈创作的策略》易楠珠海市拱北中学《对中学合唱教学的几点思考》何流珠海市第一中学《音乐中的色彩》赵月明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东风小学《让器乐之花在农村校园绽放》——对农村小学器陈汉环珠海市平沙实验小学乐教学现状的思考《美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孙波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让民乐特色教育之花在校园里尽情绽放》彭小红清远市博爱学校《巧妙引导学生喜爱音乐》王桢珍梅州市兴宁市沐彬中学《美术教育结合地方文化传承对学生“学习主体李壮斌潮州市瓷都中学性”的作用》《浅析提高书法课堂实效性的探索之路》李栒潮州市实验学校《“玩”出来的课堂有效性》—中学美术鉴赏教程道彬汕尾市陆丰东海中学学方法初探《浅谈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式的应黄杰标汕尾市实验小学用”》《立足游戏以陶为乐》--小学陶艺教学方法初探关志梅清远市新北江小学《回归童心,让美术教学的创造力培养更有效》谭妲清远市清城区新北江小学《关于在学前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考》祝秀娟清远市阳山职业技术学校《美术的另类语言》黄丽珍清远市佛冈县第四小学《美术手工生本课堂小组合作初探》邓娉婷清远市英德华粤艺术学校《少儿美术乐陶陶》关志梅清远市新北江小学《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张晓帆汕头市东厦中学《创新教育与雕塑模坱的综合探索》黄福生汕头林百欣中学《习字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何白石东莞市虎门镇龙眼小学《利用本土美术资源,激发学生乡土情感》张培强东莞市万江区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壁饰陶艺》开发的初步实践》夏学成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班建制“四化·六法”书法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詹逸然东莞市寮步石步小学《让学生牵着线条散步》赖玮玲河源市第二小学《本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谢燕巧河源市连平县附城中学《浅探儿童绘画与原始绘画的共性》朱庆蓉中山市民众镇浪网小学《对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李衍中山市实验小学《谈高美术精品课程的实践建构》胡万鸣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中部《以画笔为特殊儿童描绘一片蓝天》邹妙姗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小学《打造“个性化”美术室文化,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黎锟然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实验小学《且看“无米之炊”如何难为》——南海区小学美术课工具材料准备情况调查报告叶旭华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室《如何体现美术课堂教学的本体文化价值》关合想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让孩子们对我“一见钟情》黄义敏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小学美术卓越课堂刍议》肖栋昆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小学《软陶特色教学的实施与研究》林影萍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石厦校区《小学低段学生美术课堂多问现象的研究》何楚如广州市萝岗区玉树小学《E时代初中美术课堂视觉文化元素探索与实践》陈永光广州市白云区第116中学《探索利用岭南画派资源开发高中美术特色课程的教学研究》王心怡广州市第76中学/岭南画派纪念中学《刺激、梳理、聚焦、组合、扩散——小学高年级学生想像创作课堂教师有效干预模式刍议》陈芳、谢俏媚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试析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宫成伟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民间美术融入中职幼师美术教育的思考与设想》吴牧龙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浅探农村美术教育的新路子》黄倩怡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红云中心学校《用小手画出大画面》蓝浩浩肇庆市德庆县实验小学《美术课有效课堂教学探索》黄智敏江门市蓬江区环市中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在美术检测中的运用》余映琼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初中工笔花鸟画教学的感悟》赖定中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中学《在快乐中放飞心灵》——“快乐美术”课堂实践王文军佛山市顺德区南江初级中学研究《挖掘乡土教学资源,更新教学模式,促进美术教陈宏东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小学育发展》《高中美术主体型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刘磊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奥尔夫音乐黄雯婷汕头金平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法的运用《培养善听的习惯,从关注音准开始》肖红瑶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基教科《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原则》陈世英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高级中学《“四个找到”》——合唱排练之我见蒋文锐佛山市三水区实验小学《从教学常规抓起全面推进艺术教育素质》梁秋莉阳江市广东两阳中学《愉悦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黄嵘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欣赏中的“精”“巧”“活”》胡翠琼韶关市曲江大塘镇中心小学《基于表现的音乐课堂范式探索》陈燕顺德区容桂小学《人体艺术欣赏课教学之我见》李曼茹揭阳市实验中学《从诺贝尔奖看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张聪慧、程道汕尾市陆丰龙山中学彬《初探小学美术尝试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的整合》—邓丽宙河源市第二小学—〈小泥人〉教学的尝试与探索《让孩子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浅谈美术欣关巧莲江门市蓬江区培英小学赏教育》《实施艺术综合课程的难点和对策》叶勤海汕尾市陆河县实验小学《农村初级中学有效实施艺术特色教育初探》毛羽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探寻小学课外艺术活动“点面”结合的新模式》陈莹、林伟光中山市东凤镇小沥小学《专业音乐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启示》华敏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谈谈儿童音乐教育的本质》刘泽梅嘉应学院音乐学院三等奖(共197篇省略)。
增城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论文
胡利学
增城中学
二等奖
“大气的运动”课件
课件
何顺琼
郑中钧中学
二等奖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课件
课件
何典泽
中钧
二等奖
“工业的区域选择”教学课件
课件
罗就群
新塘中学
二等奖
浅谈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学科渗透方式
论文
郭志梅
增城中学
三等奖
如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论文
刘志芬
新塘中学
三等奖
如何用好高中地理新教材
论文
俞志航
吴慧玲
新塘中学
二等奖
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诊断性评价
论文
刘志芬
新塘中学
二等奖
新课标下农村中学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调查和启示
论文
黎惠玲涂玲
仙村中学
二等奖
新塘牛仔服装业现状的调查及发展策略的探讨
案例
冯伟山郭敬筱吴慧玲
新塘中学
二等奖
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
设计
周海峰冯致和胡利学
增城中学
二等奖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朱木宏
高级中学
三等奖
利用实物演示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
案例
郭志梅邓金勇蒋大伟
增城中学
三等奖
案例教学
案例
温晓伟
永和中学
三等奖
《热力环流》教学反思
反思
萧福清
郑中钧中学
三等奖
“黄赤交角”教学反思
反思
陈城英
新塘中学
三等奖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反思
反思
古秋珍何利华
仙村中学
三等奖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20+20”课堂教学中高中英语“互动展示”探索与实践
“20+20”课堂教学中高中英语 “互动展示”探索与实践_、问题的提出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 要求不相适应,依然存在着教师主 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学 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探索能力不 强,学习方式仍较单一。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改变教师 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加大培养学 生的核心素养,我校进行了 “20+ 20”#引展探评”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即在40分钟的课堂中,教 师的“教”为主导,所占时间约 20分钟,学生的“学”为主体,所占时间约20分钟。
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种活 ,?“引、展、探、评”大课堂教学 ,导 ,,到由“精教”“活学”的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相长。
通过深挖模式 内,将课前课中课后作为一■相 相的体,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
在长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到“互动展示”不仅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 学习方 ,进学生主,激发学生与学习与展的,’展”发学生的学习 、高 能素 和师生。
发现在“互动展示”教学 环节中存在 :部分学生在课堂展 过 中不 ,能力较;部分学生课堂展,,所 的;学生极参与倾听和 ,生生互动效果文/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曹敏欠佳;教师在学生展示过程中的辅和引导不 ,师生。
二、“课堂互动展示”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课堂展 教学建主义教学理念下的产物,即PPS教学:为学生择课(project),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并把研究 在课堂上展不(presen-tation),然后其他同学就展 所谈的课题展开讨论(seminar)。
“展”包括单个学生展、小组展示。
需要生生 ,师生 。
其中展示要注重效果,要注意培养学生大声说话、表达、认等课堂学习习惯。
教师应注意引导、发、评价。
“展”的—也更有利于教师清楚学生现有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和主学习的,确定接下来的“探”环节的重点难点。
课堂 展 这种教学实 活动体现的是一种 教学活,笔 受学生课堂展活否,键在于教师的角色定与指导。
“20+20”课堂教学探析
“20+20”课堂教学探析作者:曹敏来源:《新教育(中旬)》 2021年第2期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曹敏【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校进行了“20+20”引展探评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本文分析了学生课堂展示的三个最主要的制约因素,针对这三个制约因素,笔者尝试用三种途径改进完善“互动展示”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了学生展示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互动展示”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这几种误区,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互动展示;高中英语;误区;改进策略一、前期的教学实践总结1.“20+20”“引展探评”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为了改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加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校进行了“20+20” “引展探评” 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即在课堂上,教师的“教”为主导,所占时间约20分钟,学生的“学”为主体,所占时间约20分钟。
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种活动设计,突出“引、展、探、评”四大课堂教学环节,以导促思,启迪思维,来达到由“精教”到“活学”的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相长。
通过深挖模式内涵,将课前、课中、课后作为一个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2.“20+20”课堂互动展示的内涵本文课堂教学确定高中英语课堂“20+20”“互动展示”教学环节是指:由学生根据老师制定的任务,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教材中某一章节内容(任务) 或教辅资料任务的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
“展”包括单个学生展示、小组展示。
需要生生合作,师生互动。
其中展示要注重效果,要注意培养学生大声说话、自信表达、认真倾听等课堂学习习惯。
教师应注意引导、启发、评价等。
“展”的环节也更有利于教师清楚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水平和自主学习的效果,确定接下来“探”环节的重点难点。
二、高中英语“互动展示”的误区1.互动展示的内容过于表面和教条化现行课堂上学生的互动展示,多是让学生将前置作业讲述一遍,尤其只是针对某一题目的具体解法,缺少对学科内涵或者知识融会的感悟。
STEM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学习实践研究——以《算法与程序实现》模块的教学为例
教育信息技术2021年第1、2期ST E M教规念下齡信尉目学习开究—以《算法与程序实现》模块的教学为例张文祥(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广东广州511300 )【摘要】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难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状况,文章提出S T E M教 育理念下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并以“算法与程序实现”模块为例,构建S T E M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学习“三层六维”模式,并阐述如何运用此模式开展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学习的教学,最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能力,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S T E M教育理念;项目学习;高中信息技术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身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的出现,不断改变人类数 字化生存状态,原有的教学整体上偏重“操作性”和“技 能性”的教育模式,缺少贯穿学科核心思想和方法的培 养,难以提升学生能力水平、思维品质。
因此,笔者通 过借鉴国内外STEM教育研究文献,研究STEM教育理念 下开展项目学习可行性,并进行教学实证检验,根据实 验结果分析本研宄的效果并总结,试图通过在STEM教 育理念指导下开展项目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思 维品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STEM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学习的认知基础(一) 来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 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 得的本文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开展高中信息技术 项目学习,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 组织学生以小组协作形式进行自主探宄完成项目开发, 在此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相关概念知识和技能知识的理 解,并形成计算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与方法 *STEM —词最早出现在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名为《科学、数学和工程本科生教育》的报告中,但是它在我国教育研究和中小学一线 的出现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创新教学研究
探索篇誗课改论坛高中阶段教学活动开展当中,生物学科是其中的重要学科构成。
切实有效地提升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参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提升其自身的科学素养,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和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需求。
以往传统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自身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失,忽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继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力和兴趣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难以获得良好的知识学习亲身体验。
在生物课堂教学尝试上,我们需要围绕素质教育的目的,科学地对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并让其在发现知识、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中,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体。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学生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做铺垫。
一、对教学情境进行构建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教学当中,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的构建,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主动地发展,让他们自主地获取知识,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升他们的学习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围绕所教学的内容,合理地对情境进行创设,引入更多兴趣化的要素,让枯燥、深奥、难懂的知识变得“平易近人”。
例如,《DNA的复制》相关知识点教学当中,其中有一部分是分子生物学的内容,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会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进而思想上出现惰性。
如果教师一味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单一地进行练习,那么整个教学效果也就难以尽如人意。
而我们可以选择情境构建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地区出现重大灾难,出现重大伤亡,那么我们需要依靠什么方式来确认死者的身份呢?通过问题情境的构建,让学生进行讨论。
有的学生就会提出可以利用DNA测试的方式来进行确认。
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话题,引入DNA的特异性概念,并利用情境上的延续,对课程内容进行导入,这样学生对于后续DNA的复制过程就能够有更好的理解。
深化课程改革,彰显学校体育特色.
深化课程改革,彰显学校体育特色——增城市华侨中学体育与健康科组简介我校体育与健康科组是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科组共有教师9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4人。
科组长多年来连续组织增城市高中体育教学评比活动,科组教师中有2 人是市中心教研组成员,增城市体育教研会理事,1人是广州市骨干教师,1 人是广州市、增城市优秀教师,增成市教学能手,增城市骨干教师。
体育与健康科组在学校“对人的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下,贯彻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针对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的现状,制定了《增城市华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以“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展教学。
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教学研究与探索,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科组的教学特色。
开展校园健身跑,体育艺术活动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近三年的高考中,我校有60多个体育考生考上体育院校,体育考生上线率和上线人数连续八年在增城市居首位。
2006年刘杨清老师获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交流活动评比一等奖,2009年吴衍申老师的《篮球》录像课获中国《十城市》学校体育论坛大会一等奖,2006年、2009年分别成功承办了“增城市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选项教学展示会”。
成为了增城市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典范,享誉荔乡。
体育与健康科组与时俱进,以教学研究课题推动教学改革,在学校《在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下,承担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对“分层教学”的研究》课题。
2007成功申报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正,形成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材料,汇编了一本华侨中学校本教材《体育选项教材汇编》,近三年科组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在发表或获奖。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高级中学2025届化学高三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高级中学2025届化学高三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每组物质发生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不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金刚石和金属钠熔化B.碘和干冰受热升华C.氯化钠和氯化钙熔化D.氯化氢和溴化氢溶于水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 nm)恢复了磁性。
“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钴酞菁”分子能透过半透膜B.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C.“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带电D.“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3、某化合物水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最终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条件的是A.A1C13B.NaHCO3C.FeC12D.Ca(HCO3)24、下列关于0. 5 mol /L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H ++CO32-B.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 )+c(H+ )=c(OH- )+c(HCO3- )+c(CO32-)D.温度升高,c(HCO3- )增大5、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6、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Fe3+、SO42一、NO3一B.Na+、Ca2+、Cl一、CO32一C.K+、Na+、SO42一、S2一D.K+、Na+、Cl一、NO3一7、25 ℃时,将某一元碱MOH和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如下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实验序号c(盐酸)/(mol·L-1)c(MOH)/(mol·L-1)反应后溶液的pH甲0.20 0.20 5乙0.10 a 7 A.由实验甲可判断出MOH为弱碱B.将实验甲中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后,c(H+)/c(M+)变小C.a>0.10 D.MOH的电离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K b=10-8/(a-0.10) 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图甲装置收集并测量NO2的体积B.用图乙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C.用图丙装置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用图丁装置制取并收集SO29、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Al3+、Na+、Cl-、SiO32- B.Fe3+、Ba2+、I-、NO3-C.NH4+、K+、S2-、SO32- D.H+、Ca2+、F-、Br-10、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①SO2+2Fe3++2H2O===SO42-+2Fe 2++4H+;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新阶段成果展示交流会掠影
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新阶段成果展示交流会
掠影
佚名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2011年1月26至29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惠州市教育局承办、惠州市第一中学协办的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新阶段成果展示交流会在惠州市第一中学降厦举办。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3
【相关文献】
1.浅谈参加广东省护理技能成果展示交流会的体会
2.交流课改经验深化教学改革——2014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暨成果展示活动在南宁、柳州、桂林举行
3.广播电视规划院2011年技术交流会掠影
4.广播电视规划院2011年技术交流会掠影
5.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促进高校图书馆的计算机应用工作——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经验交流会暨成果展示会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美术鉴赏单元系列课程教学探索
高中美术鉴赏单元系列课程教学探索发布时间:2021-07-05T14:55:44.633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作者:杨彩金[导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高中美术鉴赏单元系列课程教学探索,通过提出一些相关的策略来提升当前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杨彩金 511300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高中美术鉴赏单元系列课程教学探索,通过提出一些相关的策略来提升当前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美术鉴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通过文章的分析得知,提高美术鉴赏的策略应从提高美术教学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创新教学理念几方面入手,通过对当前高中美术教学模式开展上述几点建议,以期能够有效的缓解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单元系列;课程教学引言:随着我国文化、政治以及社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逐渐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
在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这样不利于学生美术鉴赏的学习。
因此,教师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个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一)忽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高中学校都设置了美术课程,由于高中学生处于“备战高考”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主要学科的学习成绩,完全忽略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性。
其次,部分学生将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很少接触到与美术鉴赏相关的信息内容。
高中学校虽然为学生设置了美术鉴赏课,却被安排其他的文化课,直接占用进行教学,使高中美术鉴赏课“有名无实”。
(二)美术鉴赏教学的模糊性高中美术鉴赏的教材内容具有抽象与具体化的特点,详细的分析与探讨课本中作品鉴赏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增城高级中学课改展示变革,让梦想从沉睡中苏醒在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广东省增城市,有这样一所学校:她没有辉煌的历史,没有宏伟的大楼,在广州市6类学校中只能算是第5类。
但自1975年建校以来,她一直以低调的姿态默默耕耘,从最初的一个年级两三个班发展到现在的16个班。
她不甘沉寂,尽管录取的是三类生源,但考上大学的人却越来越多,而且已连续4年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
她,就是广东省增城高级中学。
一株平凡的小草,却有着一颗大树的心。
2011年仲夏,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增城高级中学校长刘启明却望着“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的证书陷入了沉思:高考的成功固然可喜,但这也表明学校已经走上了高原,如果继续走原来的路,未来怎么可能有突破?刘启明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课改。
于是,趁此机会,他带着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教师去了山西新绛中学。
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两校起点和各方面办学条件差不多,这样的对比更具参考价值。
刘启明没有想到,一次参观活动,就让他的梦想从沉睡中苏醒了!在新绛中学,他们不停歇地听了一天的课。
其中一节展示课,整节课都是学生在上面主持,教师讲的话加起来不超过10句!学生清晰的思维、流畅的表达、广博的视野都让他们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来到新绛中学才发现,什么是真正的新课改!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的课堂才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回忆当初,刘启明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回到增城,一行人激动得连觉也睡不着。
不过,刘启明还是很快地冷静下来:学校大部分教师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待提高,改革不能全盘照搬,必须结合学校实际,边摸索边推进。
就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探索,学校终于创立了适合自己的“自主——展示”课堂模式。
该模式将一个学习单元分为两节课,先上自主课,再上展示课,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标。
自主,模式的精华所在化学教师潘赔妹,正是第一批去新绛中学学习的教师之一。
她清楚地记得新绛中学的两节化学课带给她的震撼,但震撼之余,她也有自己的思考。
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她认为,新绛中学的学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课前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
果不其然,经过一番了解,她得知新绛中学的学生课前都会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这让她心里有了底。
回到学校,潘赔妹和同事一起向校长刘启明建议:既然要学习新绛中学的模式,就一定要学到位。
大家一致认为,“自主——展示”模式的精华不是表面看到的学生的精彩展示,而是大家看不到的前期的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展示的质量。
唯有学生自主学习到位,才能流畅自如地展示。
而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师讲,许多学生听课只是用耳朵过一遍,并没有真的明白。
这是两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区别,也是学校推进新课改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很快,一场围绕“自主”的改革开始了。
首先是修改课表。
按照原来的课时,“自主——展示”模式根本不可能实现,于是教务处就给许多学科都增加了课时,保证改革的顺利开展。
这样一来,许多教师的课时都翻了一倍,尽管大家都很累,但还是从心底赞成这样的尝试,“以前上课,学生打开书,书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预习,学生怎么可能真正融入课堂?课堂效果怎么会好?现在,每科上新课前都有专门的一节课让学生预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保证了,第二天的课就会变得很有针对性。
”潘赔妹说。
其次是编写学案。
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学生怎样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必须以学案为引导,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丛林。
为此,每个备课组都将编写学案作为集体备课时的头等大事。
比如在化学组,4位教师经常围坐在电脑前,一个人操作,其余人对照课本,一个一个知识点来编写,然后再对照每个知识点配以练习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不断发现问题、调整策略,学案从烦琐变得简洁,从填空式变成了问题式,质量越来越高。
展示,其实一点儿也不难。
新课改中,无论是洋思模式、东庐模式还是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教育”,核心内容都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展示了。
与北方孩子相比,广东地区的学生普遍不擅长表达,让学生开口成了增城高级中学的新难题。
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刘启明给教师制定了3条准则:第一,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第二,要教会学生怎么说。
第三,可以让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先展示,然后兵教兵,由他们去带动其余的学生。
不久,学生惊奇地发现,说话成了他们在课堂上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也一改往日的严肃,不断鼓励学生,给学生掌声。
不知道开头怎么说的教师帮忙起头,讲不下去的教师帮忙破解尴尬;这次讲错了没关系,下次改正就行;这次声音小了没关系,下次大声一点就行;这次不知道如何表达也没关系,可以向会表达的学生学习……渐渐地,学生从不敢讲到敢讲、能讲、争着讲,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课改伊始,学生都睁着好奇的眼睛,异常兴奋。
但一段时间后,大家对眼前的一切都有些“审美疲劳”了。
怎样才能再度让学生兴奋起来呢?为此,学校举办了“自主——展示”课堂教学“学生展示大赛”。
首先在各小组间进行PK,获胜的小组代表班级进行班际PK,最后还有激动人心的全校总决赛。
比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也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
同时,其他学生也看到了高水平的展示,学会了展示的秘诀。
而学校也了解了学生的水平,明确了下一步行动的计划、对策。
一场大赛,让“展示”又一次成为了校园的焦点。
现在,走进增城高级中学的教室,每个班都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左右,每个小组都团团围坐,课堂展示已经成学生的一种习惯。
尽管学生的展示依旧有不足,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愿意张开口说话,愿意表达自己的心声了。
落实,让改革从云端落到地面高二(5)班,潘赔妹正在上一节化学展示课“酸碱中和反应”。
由于已经有了一节自主课做准备,学生对展示课的内容早已成竹在胸,课堂展示全员参与,高潮迭起。
针对一道关键例题,潘赔妹已在自主课上对计算方法加以点拨,现在就是考验大家能力的时刻了。
只见学生A大胆地站起来,在黑板上有条不紊地演示了自己的计算方法,一边演示一边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学生A讲完后,潘赔妹也将自己的计算方法展示给大家看。
看过两人的展示,大家一致认为学生A的方法更好。
接下来,潘赔妹又将例题进行变式,学生学会了刚才的解题方法,都争着抢着上台展示。
“感谢这位同学,教给大家一个这么好的方法!”课堂在一片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真是一节无可挑剔的好课——教师四两拨千斤,学生能学以致用,重点难点攻无不克。
课后,潘赔妹骄傲地说:“5班学生还算比较懂事的,7班的孩子如果不让他们展示,他们还会有意见。
在6班,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会向我提问。
”如今,潘赔妹的课已成为增城高级中学课改的典范。
在课改中往往有这样一个现象:同一个备课组的教师,备同样的课,用同样的学案,但课堂效果却有很大的差异,原因就出在落实上。
潘赔妹的课之所以会在课改中脱颖而出,秘诀就在于她将改革与生情、学情很好地结合起来。
她上课并不完全按照备课思路进行,而是常常根据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比如讲酸碱中和,她在3个班尝试了3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班的自主课上,她发现学生需要在计算方面花费很多时间;第二个班的自主课上,她为学生加以点拨,但学生还是学得很吃力;第三个班,她在计算方面讲得更清楚,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学得相对轻松了。
此外,潘赔妹上课还很重视细节。
在展示课前,她通常都会设置课前小默写,通过默写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她的时间观念非常强,每当打第一次铃的时候,她总会准时出现在班上,课前默写她会收上来改,发下去更正之后还要再收上来修改,如果还不行就进行个别指导。
同事都问她为什么要那么累,她总是说:“课改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退出,相反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注,如果做不好,我会觉得对不起学生。
”正是这样的落实,让改革从云端降落到踏实的大地,潘赔妹教的3个班,成绩总是全年级最好的。
对于“自主——展示”模式的好处,潘赔妹有切身体会:“首先,在教学进度上比传统模式快了。
以往到期中考试时第2章还没讲完,现在已经讲到第3章了。
其次是学生学会学习了。
课改之初,我特别担心学生不能接受这种教学方式。
传统模式讲课非常累,学生听的效果也不好,而用新模式后,我把知识点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编写在学案中,学生学得轻松,效果也比较好。
如果哪一天,我们的学生不需要我们编学案了,那就是课改真正成功了!”生命,因此改变了颜色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年的时间恍若白驹过隙,但对于刘启明和增城高级中学的师生们来说,这一年很长。
因为这一年中,他们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课堂革命,他们的生命也因此改变了颜色。
一年间,课堂犹如来了魔术师,完全改变了模样。
以前,教师在上面讲课,下面总有学生睡觉、玩手机,东张西望不听课。
现在,学生都能全情投入到课堂。
许多教师都不禁感叹:“都说小学生举手很普遍,到了初中就少了,到了高中基本就没有了。
但你去我们的课堂看看,那是一片一片地举手。
如果教师说一声‘站起来’,学生就真的一片一片地站起来!”一年间,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收获了胆量,收获了表达能力,也收获了思维能力。
学生间互相交流多了,兵教兵的情况也多了。
传统模式下,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评试卷,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弄懂每一道题。
现在,教师让做错的学生来讲评试卷,因为他们只有弄懂做错的题,才能讲给别人听。
这次期中考试,许多班级讲评试卷都是学生一手包办的。
一年间,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有一个姓袁的学生,以前上课总是面无表情,一节课下来连笔都不动,所有的小组都不想要他。
一次,他又在课堂上违反了纪律,被教师叫到办公室。
原以为又将是一场狂风暴雨,却不想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和他聊起了学习情况。
最后,老师送给他两句话:“希望你能够尽快问我一个问题,希望你能在我的课堂上主动展示一次。
”老师的鼓励,让袁同学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关怀。
终于有一天,他在课堂上颤颤悠悠地举起了手。
老师看到后,立刻把展示的机会给了他,他也很争气地为小组挣了分。
从此,他愿意参加小组交流了,也愿意举手展示了。
这次期中考试,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飞跃。
教学相长,课改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提起自己的变化,一位教师激动地说:“新课堂让我很感动,学生的热情高涨了,我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了。
现在,我总会很努力地思考,一堂课我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哪一个地方可能会出现问题、遇到问题应该用什么方式来突破。
这使我对教材、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提高了。
备课组的教师也经常会为了一句话该怎么表达而争论不休。
一学期的课备下来,相当于完整地编辑了一遍教材。
”对学校来说,课改也成了学校教科研的动力。
以前,许多教师都不热衷教研,因为没平台、少支持。
于是,学校将“自主——展示”模式和教科研相结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开展教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