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 垂线(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第二课时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第二课时教案4.5垂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有关概念.2.会作出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3.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教学难点: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及从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的画法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垂直的概念2.经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作几条?3.如何从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二、新课学习.经过一点作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1)点P在直线AB上(2)点P在直线AB外2.讨论思考题:过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作几条?是不是一定可以作一条?如果有两条直线Pc,PD与直线AB垂直,那么Pc,PD 的关系怎样呢?(重合)3.归纳: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垂线段的概念:如图,设Po垂直于AB于o,线段Po叫作点P到直线AB的距垂线段.PA,PB,Pc,PD叫作斜线段.5.垂线段Po的长度叫作点P到直线AB的距离.6.动脑筋请同学们用圆规测量一下,Po与PA,PB,PD,Pc的长度,然后猜测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归纳结论: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7.做一做P100(利用垂线段作点到直线的距离)8.例题示范P100的例3,先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在黑板上板演.三、实效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B.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读句画图:(1)画出表示P,Q两点之间距离的线段;(2)画出表示P到直线n的距离的线段;(3)画出表示Q到直线m的距离的线段.3.练习P101的练习1,2,3.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P102的A组第3,4题六、拓展练习.如图1所示,AD⊥BD,Bc⊥cD,AB=acm,Bc=bcm,则BD 的范围是A.大于acmB.小于bcmc.大于acm或小于bcmD.大于bcm且小于acm2.如图2所示,修一条公路将村庄A、B与公路mN连接起来,怎样修才能使所修的公路最短?画出线路图,并说明理由.图1图2。
5.1.2_垂线(2)--
1.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 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 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 a 们的交点叫垂足。 α b 2.垂直的表示: O 用“⊥”和直线字母表示垂直
例如、如图,a、b互相垂直, 垂足为O, 则记为: a⊥b或b⊥a,
若要强调垂足,则记为:a⊥b, 垂足为O.
C
E
B
∵ DE⊥BC于E(已知) A D ∴ DE<CD(垂线段最短)
∴ AB>AC>CD>DE
例4、如图,量出(1)村庄A与货场B的距离, (2)货场B到铁道的距离。
30 m 20 m
A
25m
8m 答:……。 B
C
0m
10 m
例5、如图, 1)画出线段BC的中点M,连结AM; 2)比较点B与点C到直线AM的距离。
C
想一想:
已知:如图AD<AE <AC<AB能说AD的 长是A到BC的距离吗?
A
答:不能。
B D EC
例3、如图:AC⊥BC于C,CD⊥AB于D,DE⊥BC 于E,试比较四条线段AB 、AC、DC和 DE的大小。
解: ∵ AC⊥BC于C(已知) ∴ AC<AB(垂线段最短) 又∵ CD⊥AD于D(已知) ∴ CD<AC(垂线段最短)
C
N
拓展应用1
如图:在铁路旁边有一张庄,现在要建一火 车站,为了使张庄人乘火车最方便(即距离最近) ,请你在铁路上选一点来建火车站,并说明理由。
张庄
垂线段最短
拓展应用2
问题1:长方体的顶点A处有一 只蚂蚁想爬到点C处,请你帮 它画出爬行的最佳路线。并说 明理由。 F问题2:若A处的蚂蚁想爬到棱 BC上,你认为它的最佳路线是 什么? E 问题3:若蚂蚁在点M处,想爬 到棱BC上,请你设计一条最佳 路线。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垂线》教案(精编)
ABCDO 5 . 1.2 垂线[教学目标]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2.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提问: 1、 叙述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对顶角有怎样的性质。
二.新课: 引言:前面我们复习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特殊的位置关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B 、CD 互相垂直,记作CD AB ⊥,垂足为O 。
请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
注意:1、 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过程:(如上图).(90(垂直定义)已知),︒=∠=∠=∠=∠∴⊥AOD BOD COB AOC CD AB Θ反之,(二)垂线的画法 探究: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 上一点A 画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 外一点B 画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画法: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直定义)已知)((90CD AB AOC ⊥∴︒=∠ΘPO A B CB垂足有时在延长线上。
(三)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1.2垂线(2)
ED C BA 七 年 级 数 学 试 用 教 学 案1.垂线段: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 线,这点和 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量学 自测------互查------互教1.判断正误,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若错误,请订正.(1)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一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是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2)如右图,线段AE 的长是点A 到直线BC 的距离.()(3)如右图,线段CD 的长是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 2、体育课上,老师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的依据是( )A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 .垂线段最短D .两点之间确定一条直线 三.助学 展示------反馈------导学1.垂线段与垂线的区别和联系:垂线段是一条线段,而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垂线上的一部分。
2. 垂线的性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四.用学 自测------反馈------点拨1.如左图,AC ⊥BC,C 为垂足,CD ⊥AB,D 为垂足,BC=8,CD=4.8,BD=6.4,AD=3.6,AC= 6,那么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___,点B 到CD 的距离是_____,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____.D CB A2.如右图,∠ACB=∠D=90°,则三条线段AB 、AD 、AC 按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理由是 .五.测学 自测------反馈------点拨1.如右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COB ,FO ⊥EO,∠AOD=70°.(1)求∠EOB 的度数.(2)OF 平分∠AOC 吗?为什么?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 上由A 向B 行驶,M,N•分别是 位于公路AB 两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P 点位置时,离村庄M 最近,行驶到Q 点位置时,•离村庄N 最近,请你在AB 上分别画出P,Q 两点的位置.N MB A。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5.1.2 垂线 教案设计(2课时)
5.1.2 垂线(第一课时)垂线(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学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研究垂直等有关概念1.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 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垂直”两个字对大家并不陌生, 但是垂直的意义,垂线有什么性质,我们不一定都了解,这可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2.教师出示相交线的模型,演示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 当b 的位置变化时,a 、b 所成的角a 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 、b 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bb a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中,应学生明白:当b 的位置变化时,角a 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a 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a 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 、b 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 3.师生共同给出垂直定义.师生分清“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
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 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
4.垂直的表示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结合课本图5.1-5说明“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 垂足为O”,则记为AB ⊥CD,垂足为O ,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图.O DCBA5.简单应用(1)学生观察课本P6图5.1-6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线条, 并再举出生活中其他实例. (2)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 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 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 二、画图实践,探究垂线的性质1.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 的垂线.(1)已知直线L(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L),画出直线L 的垂线.待学生上黑板画出L 的垂线后,教师追问学生:还能画出L 的垂线吗?能画几条?通过师生交流, 使学生明确直线L 的垂线有无数多条,即存在,但有不确定性.教师再问:怎样才能确定直线L 的垂线位置?在学生道出:在直线L 上取一点A,过点A 画L 的垂线,并且动手画出图形.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经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经过直线L 外一点B 画直线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从中你又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教师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所得两条结论合并成一条,并板书: 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变式训练,巩固垂线的概念和画法,如图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过点P 画射线MN 的垂线,Q 为垂足;(2)过点P 画射线BN 的垂线,交射线BN 反向延长线于Q 点;(3)过点P 画线段AB 的垂线,交线AB 延长线于Q 点.P MANPPBA学生画完图后,教师归结: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 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三、小结本节学习了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 还学习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画法,并得出垂线一条性质,你能说出相关的内容吗? 四、作业1.课本P7练习,P9.3,4,5,9.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一、判断题.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有的邻补角都相等.( )2.一条直线不可能与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为垂直.( ) 二、填空题.1.如图1,OA ⊥OB,OD ⊥OC,O 为垂足,若∠AOC=35°,则∠BOD=________.(1)ODC BA(2)O DCBAE(3)O D CBA2.如图2,AO ⊥BO,O 为垂足,直线CD 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3.如图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若∠EOD=40°,∠BOC=130°,那么射线OE 与直线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1.已知钝角∠AOB,点D 在射线OB 上. (1)画直线DE ⊥OB;(2)画直线DF ⊥OA,垂足为F.2.已知:如图,直线AB,垂线OC交于点O,OD平分∠BOC,OE平分∠AOC.试判断OD 与OE的位置关系.EDCBA3.你能用折纸方法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吗?5.1.2垂线(第2课时)垂线(二)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5.1.2 第2课时《垂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5.1.2 第2课时《垂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1.2节《垂线》主要介绍了垂线的定义、性质及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初中数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后续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垂线的概念,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知识,对于空间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垂线的性质和运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垂线的性质;2.能够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垂线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线的性质;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4.引导学生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具;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墙角、电梯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垂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垂线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垂线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垂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垂线性质的应用,分享解题心得。
5.拓展(10分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垂线性质解决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垂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1.2垂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5.1.2 垂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垂线的画法和判定方法。
2.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利用垂线问题解决相关的几何性质。
教学重点1.垂线的概念和性质。
2.垂线的画法和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垂线问题解决相关的几何性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和讲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垂线的概念,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
2.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垂线的画法和判定方法。
二、讲授(3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垂线画法,注重在板书上讲解垂线的绘制方法及其性质。
2.教师向学生演示垂线的判定方法,并引导学生一起做练习。
3.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几何图形中常见的垂线问题,并引导学生反思垂线的应用场景。
三、练习(30分钟)1.分为小组开展小组讨论,讨论垂线的应用场景,并完成老师提供的练习题目。
2.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讨论和答题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程内容。
四、总结与归纳(10分钟)1.教师及时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引导学生发言讨论。
2.教师通过板书展现垂线问题解决几何性质的应用,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习题。
2.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垂线的应用场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垂线绘制方法和判定规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对于垂线问题解决相关几何性质的应用,教师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引导,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训练需求,下一步可以考虑通过编制不同难度级别的习题来给予学生精细化的训练和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5.1.2垂线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垂线的基本概念。垂线是与直线相交,且与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的直线。垂线在几何图形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墙角线的例子,了解垂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对于垂线性质的应用,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例题,如测量距离、判断角度等,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来理解垂线的性质。
-在讲解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时,可以采用动手操作、动态演示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垂线的唯一性。
-对于垂线的判定方法,可以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练习,训练学生运用不同方法判断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提高其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垂线的定义及其与直线的垂直关系:使学生掌握垂线的概念,理解垂线与被垂直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能够准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垂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垂线的性质,如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唯一存在,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互相垂直等。
-垂线的判定:使学生掌的性质、同位角相等等方法。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如何准确作出这条垂线。
-识别并运用垂线的判定方法: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几何图形时,可能无法准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需要掌握多种判定方法,如同位角相等、垂直的定义等。
举例:针对难点内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突破:
举例:讲解垂线定义时,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墙角的线、桌面与地面的交线)来说明垂线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垂线在实际中的运用。
2.教学难点
-理解并应用垂线的性质:学生对垂线性质的掌握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垂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5.1.2 垂线(授课典案)
5.1.2 垂线第1课时垂线第2课时垂线段课题第1课时垂线第2课时垂线段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理解垂线的性质,掌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结论;2.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概括、交流等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符号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问题解决通过探索垂线的性质,能解决相关的垂线问题,并能够进行适当的说理.情感态度1.通过动手观察、操作、推断、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2.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变式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爱学、会学且学会,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垂线的概念、画法和垂线的两个性质.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具量角器、三角尺、直尺、相交线模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图5-1-28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是谁?十字架有什么意义?十字架原是罗马帝国处以死刑的刑具,反映了帝国的残暴本性,原为耻辱的记号.上帝之子耶稣为了拯救人类,被人钉于十字架,舍命,流血,牺牲,第三天从死里复活.使一切信他的人,罪得赦免,与神和好,获得永生.从此,活动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十字架具有了荣耀、得胜的含义,成了耶稣救人的标志、基督教的标志和爱的标志,也被用来作为医疗的标志.该图隐含怎样的几何图形?生活中还有哪些这种图形呢?(书本相邻的两条边、窗户框相邻的两边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特殊情况!图5-1-29教师出示相交线的模型(如图5-1-29),演示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是如何变化的?通过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引入相交线的模型,并揭示了“十字架”的多重含义.其中渗透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热爱生命,形成博爱的观念,并且十字架中隐含相交线的特殊情况——垂直.活动二: 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1】垂线的概念1.垂线的定义(1)【课堂引入】中的图5-1-29,木条a不动,当木条b转到什么位置时,两根木条互相垂直?(2)转动木条b时,它和不动的木条a互相垂直的位置有几个?活动二: 实践探究交流新知(3)当a,b相交形成的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其他三个角的度数是多少?通过模型展示及学生交流应使学生明白:当b的位置变化时,∠α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α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α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直线a,b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引导学生概括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辨析:“互相垂直”与“垂线”.“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相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图5-1-302.垂直的符号表示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垂直于”.如图5-1-30,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则记为AB⊥CD,垂足为O,一般在图中任意一个直角处作上直角记号.3.用垂线的定义进行推理(1)如图5-1-30,你能说出由什么条件就知道AB与CD互相垂直吗?因为∠BOC=90°(已知),所以AB⊥CD(垂直的定义).(2)如果AB⊥CD,那么可得到什么结论?(填空)因为AB⊥CD于点O(已知),所以∠BOC=90°(或∠AOC=90°或∠AOD=90°或∠BOD=90°)(垂直的定义).1.通过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过程,发现结论.培养学生归纳探究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活动二: 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2】垂线的性质1图5-1-31让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1)如图5-1-31,现有一条已知直线AB,分别过直线外一点C和直线上一点D,作直线AB的垂线,你有几种方法?(2)通过上述方法画出的垂线有几条?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经过思考、操作,发现对于问题(1)可以有下列两种方法来画垂线:①用量角器;②用三角尺,如图5-1-32.图5-1-32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后演示课件“用三角尺作垂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画垂线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画垂线的方法:(1)用三角尺:贴直线——过定点——画垂线.用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一贴”:贴住已知直线,“二靠”:靠住已知点,“三画”:画垂线.(2)用量角器.学生通过思考得到: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注意:(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上一点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出一条.(2)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射线的反向延长线或线段的延长线上.【探究3】垂线的性质22.引导学生总结作垂线的一般方法.3.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说理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严谨性.活动二: 实践探究交流新知1.解释概念垂线段:垂线上一点到垂足的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2.问题:(1)如图5-1-33,在灌溉时需要把河AB中的水引到C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图5-1-33(2)从上述探究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图5-1-34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如图5-1-34,先在直线AB上任取一些点,连接这些点和点C,可以发现所连的这些线段中CD最短,此时CD ⊥AB,于是找到挖渠方案.3.学生归纳: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注意:垂线是直线;垂线段特指一条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它是一个数量,是有单位的.活动三: 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应用举例】例1如图5-1-35,在给出的图形上,完成下列作图:(1)作出点A到直线BC的垂线段AD,并量出点A到直线BC的距离;(2)过点B作AC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F;(3)延长DA,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结论?图5-1-351.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画线段的垂线,并感受三角形三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的这一事实.活动三: 开放训练体现应用解:(1)如图5-1-36.测量略.(2)如图5-1-36.(3)直线DA,BE,CF相交于同一点.图5-1-36变式1.在图5-1-37中分别画出点A,B到直线CD的垂线段AE,BF.图5-1-37解:如图5-1-38所示.图5-1-382.如图5-1-39,点A表示小明家,点B表示小明外婆家,若小明先去外婆家拿渔具,然后再去河边钓鱼,怎样走路程最短,请画出行走路径,并说明理由.图5-1-39 图5-1-40解:行走路径如图5-1-40,从A到B再到C.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2.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垂线的概念及作图.活动三: 开放训练体现应用【拓展提升】例2如图5-1-41,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地开往B地,M,N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图5-1-41(1)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的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点Q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AB上分别画出点P和点Q的位置;(2)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时,在公路AB的哪一段,距离M,N两村庄都越来越近?在哪一段路上距离村庄N越来越近,而距离村庄M越来越远?让学生运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四: 课堂总结反思【当堂训练】1.下面四种说法:(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一条线和已知直线垂直;(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3)直线的垂线和直线上的任一线段垂直;(4)对顶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相邻的边互相垂直.其中说法正确的有(D)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5-1-42,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AOD=∠BOCB.∠AOE+∠BOD=90°C.∠AOC=∠AOED.∠AOD+∠BOD=180°图5-1-423.如图5-1-43是小凡同学在体育课上跳远后留下的脚印,他的跳远成绩是线段AP的长度.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垂线的概念及性质,且能使教师及时掌握本课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的安排提供依据.活动四: 课堂总结反思图5-1-434.课本第6页练习.课后作业:1.课本第8页习题5.1第3,4,5,6,7题.2.课本第9页习题5.1第10,12题.【板书设计】第1课时垂线第2课时垂线段框架图式总结,更容易形成知识网络.【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通过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引入相交线的模型,并揭示了“十字架”的多重含义.其中渗透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热爱生命,形成博爱的观念,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的方法,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了良好的美育、德育教育.活动四: 课堂总结反思②[讲授效果反思]本节采用“引导发现”法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发现垂线的性质,又借助于教具、实物、图形,从直观的感性认识发现抽象的概念,使他们成为探求知识的主体,同时还利用边讲边练的教法让学生对新知加以巩固理解.通过变式训练习题、开放性习题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转化的思想和发展性思维.在授课过程中努力遵循由学生置疑——感知——概括——应用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维,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到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感受到学习与探索的乐趣.③[师生互动反思]④[习题反思]好题题号错题题号回顾反思,找出差距与不足,形成知识及数学体系,更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一、自学范围(课本练习) 二、自学目标:1、知道垂线的定义、能过一点画出已经直线的垂线、会用符号表示垂直。
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 垂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5.1.2垂线
教学过程
自能预习 温故知新 一、垂直的定义
1、文字语言 两条直线a, b 相交成直角,我们说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垂直,记作:a ⊥b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2、图形语言
3、符号语言
∵∠1=90°(已知)
∴a ⊥b ( 垂直的定义 )
导学激趣 获取新知
二、垂线的画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法:一靠,二移,三画
三、垂线的性质
垂线的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如果你是设计师,请你告诉工人该怎样去挖.
垂线的性质1: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
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的性质2: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
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题示范,应用新知
自能拓展,能力提升
有奖闯关
1、如图,点O在直线AB上,且OC⊥OE,
若∠1=36°,则∠2的大小为____。
2、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已知线段并且经过这。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 垂线(第二课时) 教案
5.1 相交线5.1.2 垂线(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段的概念.2.掌握垂线段最短的性质.3.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或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4.学会用本节知识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难点: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垂线段的画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模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垂直、垂线、垂线的性质,请分别回答它们各自的定义或内容是什么?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研究垂线的性质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课题:5.1.2垂线(第二课时))探究新知探究点一:垂线段最短教师:同学们来看下面一个问题,出示教材图5.1-8(如图1所示),提出问题: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使渠道最短?图1教师:要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如果把上述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话,你们能否画出来?教师引导,学生上台板演,结果如图2所示.图2教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在直线上有无数个点,试着取几个点与点P相连(如图3所示),猜想在P点与直线l上的点连接的线段中,哪条线段最短?这时直线l上的点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图3学生发言,指出当点P与直线l上的点的连线与直线l垂直时,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短.也就是,过点P作l的垂线,点P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即为最短路线.教师:如果我们规定:当PO⊥直线l时,线段PO是直线l的垂线段,你们能用一句话总结你们观察得出的结论吗?学生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设计意图首先引领学生回忆旧知识,加深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探究点二:垂线的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教师:“垂线段最短”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你们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我们学习了垂线段,认识了垂线,这两种图形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垂线段是一条线段,而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垂线上的一部分.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分层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结合图形直观演示.使学生对垂线的性质2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得出“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探究点三: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师:在以前我们学习了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你们知道怎样才能得到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吗?学生:测量连接两个点的线段的长度.教师: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测量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那确定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应该测量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展示答案,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确定点到直线的距离,应该测量点到直线垂线段的长度.教师: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教师强调:点到直线的距离是长度,而非垂线段.设计意图类比两点间的距离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在教学中注意强调距离是数量,而不能说成垂线段是距离.新知应用例1 如图4所示,∠C=90°.(1)分别指出点A到直线BC,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哪些线段的长度.(2)AC AB(填“>”“<”或“=”),依据是.(3)AC+BC=AB(填“>”“<”或“=”),依据是.解:(1)AC,BC.(2)<垂线段最短.(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例2 (1)如图5所示,小刚准备从C处牵牛到河边AB处饮水,作出小刚(2)如图6所示,小刚从C处牵牛到河边AB处饮水,并且必须先到点D处观察河水水质情况,然后再去牵牛饮水,作出小刚行走的最短路线(不考虑其他因素),并作出必要说明.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适度进行引导评价.7所示.(2)如图8所示,由C处到D处和由D处到C处,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由C处到河边,依据:垂线段最短.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进一步了解垂线段最短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区别.例3 如图9所示,∠BCA=90°,BC=3,AC=4,AB=5,点P是线段AB上一个动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PC长度随之发生变化.你能确定PC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吗?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分析,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解:如图10所示.(1)当点P 运动到与点A 重合时,PC =AC =4,∴ PC 长度的最大值为4. (2)当点P 运动到CP ⊥AB 时,PC 的长度最小. ∵ S △ABC =12AC ·BC =12AB ·CP , ∴ AC ·BC =AB ·CP ,∴ 3×4=5·CP , ∴ PC =125,∴ PC 长度的最小值为125.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垂线段最短的理解.借助“动点”运动问题(课本习题的变式),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渗透了“等积法”这一解题方法.课堂练习(见导学案“当堂达标”)参考答案1.C2.B3.C4.B5.4.8 66.4 10 6.(1)略 (2)略 (3)PM (4)PM <OP. 理由:垂线段最短.7.解:(1)如图11所示,连接AC ,BD 交于点H ,则H 为蓄水池的位置.(2)作HG ⊥EF ,如图11所示,沿线段HG 把河水引入蓄水池,开渠最短.理由:过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的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见导学案“课后提升”)参考答案1.A2.解:∵ AC ⊥BC ,∴ AC <m. ∵ AD ⊥CD ,∴ AC >n ,∴n<AC<m.课堂小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和点到直线的距离.2.注意垂线段、垂线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布置作业教材第8,9页习题5.1第6,10题板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垂线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垂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1-2垂线》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垂线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垂线的概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掌握垂线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垂线的认识可能仅限于生活中的直观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垂线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垂线的性质。
2.能运用垂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垂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垂线的概念,以及运用垂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垂线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垂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讲授法,讲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4.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垂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生活实例、图形展示、问题引导的教学课件。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垂线模型或图片,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线。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垂线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线杆、楼房等,引导学生发现垂线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垂线?2.呈现(10分钟)展示垂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垂线的特点。
进而给出垂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从一点到直线的垂线,叫做垂线。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条直线,然后从一点画出一条垂线。
引导学生运用垂线的性质,判断垂线是否垂直于直线。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5.1.2垂线(第2课时)
课题:5.1.2 垂线(2)【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
2.了解垂线段的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自主学习】1.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什么什么最短”的几何知识,还记得吗?。
2.思考课本P5图5.1-8中提出问题: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 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3.自学课本P5-6页的内容后,你能解决2中提出的问题吗?若不能,有哪方面的困惑?【合作探究】1.问题转化如果把小河看成是直线L,把要挖的渠道看成是一条线段,则该线段的一个端点自然是农田P,另一个端点就是直线L上的某个点。
那么最短渠道问题会变成是怎样的数学问题?(提示:用数学眼光思考:在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 上各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2.学具感受自制学具:在硬纸板上固定木条L,L外有一点P,另一根可以转动的木条a一端固定在点P,使木条a与L相交,左右摆动木条a,会发现它们的交点A随之变化,线段PA 长度也随之变化.观察:当PA最短时,直线a与L的位置关系如何?用三角尺检验一下。
3.画图验证(1)画直线L,在L外取一点P;(2)过P点出PO⊥L,垂足为O;(3)点A1,A2,A3……在L上,连接PA、PA2、PA3……;_l_P_a_AED C B A(4)用度量法比较线段PO 、PA 1、PA 2、PA 3……的大小,.得出线段 最小。
4.归纳结论.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简单说成: .5.知识类比(1)垂线段与垂线有何区别联系?(2)垂线段与线段有何区别与联系?6.解决问题:此时你会解决课本P 5图5.1-8中提出的问题吗?在图形中画出“最短渠道”的位置。
7.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1) 学习课本P 6第二段内容回答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默写一遍: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1.2垂线教案
一、情境导入大家都看到过跳水比赛,下面几幅图片中是几种不同的入水方式,你知道哪个图片中运动员获得的分数最高吗?在获得分数最高的图片中你知道运动员的身体和水面之间的关系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有关这种关系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垂线的概念问题1:两条直线如何才算垂直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四个角的大小各如何呢?问题2:你能借助下图写出问题1的推理过程吗?例1.(1)如图1,若直线m、n相交于点O,∠1=90°,则______;(2)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B⊥CD,那么∠BOD =______;(3)如图2,BO⊥AO,∠BOC与∠BOA的度数之比为1∶5,那么∠COA=____,∠BOC的补角为______.方法总结:两条直线垂直时,其夹角为90°;由一个角是90°也能得到这个角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例2 如图,直线BC与MN相交于点O,AO⊥BC,∠BOE=∠NOE,若∠EON=20°,求∠AOM和∠NOC的度数.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垂直的概念,得到度数为90°的角,然后根据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解决.探究点2:垂线的画法及基本事实问题3:(1)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能画几条?(2)过直线l上的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3)过直线l外的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解析:分别根据垂线的定义作出相应的垂线即可.方法总结:垂线的画法需要三步完成:一落: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使其与已知直线重合;二移: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直角边经过所给的点;三画: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探究点3: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4:如图,从A点向已知直线 l 画一条垂直的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 (1)线段AB, AC, AD , AE谁最短?(2)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个结论吗?知识要点:(1)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2)线段AD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做一做】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掘能使渠道最短?请画出图来,并说明理由.方法总结:在利用垂线的性质解决生活中最近、最短距离的问题时,要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来解决.三、课堂练习1.下图中过点P 向线段AB 所在直线引垂线,正确的是()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AB叫做点B到直线AC的距离B.线段AB的长度叫作点A到直线AC的距离C.线段BD的长度叫作点D到直线BC的距离D.线段BD的长度叫作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方法总结: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第2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条直线垂直的是( )A. 有两个角相等B.有两对角相等C. 有三个角相等D.有四对邻补角4.如图, AC⊥BC, ∠C=90° ,线段AC、BC、CD中最短的是 ( )A. ACB. BCC. CDD. 不能确定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EF⊥AB于E,若∠CEF=58°,则∠BED的度数为 .6.如图,AO⊥FD,OD为∠BOC的平分线,OE为射线OB的反向延长线,若∠AOB =40°,求∠EOF、∠COE的度数.四、课堂小结垂线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垂线的画法借助三角尺画垂线的步骤:(1)放;(2)靠;(3)移;(4)画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作业设计教科书第5页练习第2题,习题5.1第4,5,6题同步解析与测评P3-5板书设计5.1.2垂线垂线⎩⎪⎨⎪⎧垂线的定义⎭⎪⎬⎪⎫垂线的作法⎩⎪⎨⎪⎧一落二移三画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求最短距离例题练习课堂总结教学反思6+。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5.3 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掌握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对话设计】〖探索1〗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如图,量得∠A=75º,∠B=72º,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阅读模仿〗请模仿P23例作答.〖探索2〗如图,AB ∥CD,(1)在AB 上任取一点E,向CD 画垂线段EF; (2)EF 是否也垂直于AB 呢? (3)在AB 上另取一点G,向CD 画垂线段GH;(4)在C D 上,点F 、H 外,任取一点I,向AB 画垂线段IJ; (5)量出EF 、GH 、IJ 的长,说说你的发现.〖探索3〗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间的线段之间....有什么性质?你能举出实际的例子吗?〖概念学习〗 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概念应用〗 (1)探索2的图中,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是多少?(2)如图,若AB ∥CD,求AB 、CD 的距离. 〖作业〗P25.5、6、7.【教学目标】 掌握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对话设计】 〖探索1〗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如图,量得∠A=75º,∠B=72º,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阅读模仿〗请模仿P23例作答.〖探索2〗如图,AB ∥CD,(1)在AB 上任取一点E,向CD 画垂线段EF; (2)EF 是否也垂直于AB 呢? (3)在AB 上另取一点G,向CD 画垂线段GH; A B D CAB DC B D(4)在CD上,点F、H外,任取一点I,向AB画垂线段IJ;(5)量出EF、G H、IJ的长,说说你的发现.〖探索3〗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间的线段之间....有什么性质?你能举出实际的例子吗?〖概念学习〗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概念应用〗(1)探索2的图中,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是多少?(2)如图,若AB∥CD,求AB、CD的距离.〖作业〗P25.5、6、7.B 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2垂线2-
《5.12垂线》【教学设计主题】探究垂线。
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学,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开发开放式课堂,放飞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开展生命性课堂,集中体现构建高效课堂理念。
【教案设计理念】高效课堂首先“立人”,高效课堂文化的核心是“开放”,高效课堂要达到的目标是:学会,会学,乐学,创学;立足学会,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形成智慧。
1、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让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培养团结合作、探索创新的品质。
逐步形成共同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共同学习活动。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获得结论。
从而使学生主体的个性得以充分表现,能力得以有效地培养。
3、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形成知识共享。
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他人的成果,使互助合作,与人沟通能力得到锻炼。
5、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垂线》第一课时,本节是学生在七年级初步认识空间图形,感受相交线之后的另一种位置关系的认识,是相交线有关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初步向学生参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
其学习方式和研究方法,对今后认识图形、形成空间观念起到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对今后要学习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物理的领域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知识储备。
一、教学目标:今天的教育观“学为至上”。
为捍卫“学”的神圣,满足学生“学”的需求,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垂线的概念。
(2)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并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2教案设计
垂线教课目的1.认识垂直观点;2.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而且只好画出一条垂线”;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要点:两直线相互垂直的相关性质.难点:过直线上(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教课过程【教课备注】一、创建情境,引入课题生活中的垂线二、目标导学,探究新知目标导学1:垂直的定义活动 1 在订交线的模型中 ,固定木条 a,转动木条 b,当 b 的地点变化时, a、b 所成的角α也会发生变化 .当α =90 °时 ,a 与 b 垂直 .当α ≠ 90°时 ,a 与 b 不垂直,叫斜交 .1.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订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90° )时,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此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说明)从垂直的定义可知,判断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要点:只需找到两条直线订交时四个交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2.垂直的表示:用“⊥”和直线字母表示垂直比如、如图,a、 b 相互垂直 , 垂足为 O,则记为: a⊥ b 或 b⊥ a, 若要重申垂足,则记为:a⊥ b, 垂足为 O.或 a⊥ b 于 O.实质应用:平时生活中 ,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情况很常有 ,说出图中的一些相互垂直的线条 .你能再举出其余例子吗 ?【教课提示】指引学生经过木条的转动过程得出垂线的定义。
试一试:1、下边四种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正确的有()个( 1)两条直线订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2)两条直线订交,只需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3)两条直线订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4)两条直线订交,有一组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A)4(B)3(C)2(D)12.如图,已知AOB为向来线,∠AOD:∠BOD=3:1,OD均分∠COB,(1)求∠AOC的度数;(2)判断AB与OC的地点关系.目标导学2:垂线的书写形式当直线 AB 与 CD 订交于 O 点,∠ AOD=90 °时, AB ⊥CD ,垂足为 O.书写形式1:由于∠AOD=90°(已知)因此 AB ⊥ CD(垂直的定义)反之,若直线 AB 与 CD 垂直,垂足为 O,那么,∠ AOD=90 °书写形式2:.如图.直线AB 、CD 订交于点O, OE⊥ AB 于 O, OB 均分∠DOF ,∠DOE=50 °,求∠ AOC 、∠ EOF、∠ COF 的度数.垂线的定义【教课提示】对垂线观点进行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2.掌握垂线的性质2;
3.感受简单推理.
【教学重点】
1.点到直线的距离;
2.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垂线的性质2.
【教学难点】
区分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对话设计】
〖探究1〗怎样测量跳远的成绩
如图,这是你们班的运动员小欣在校运会上跳远后
留下的脚印,裁判员怎样测量跳远的成绩?画出皮
尺的位置.
〖归纳〗你能说出垂线的第二条性质吗?
什么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见P8)?
〖探究2〗
如图,要从A处到河边B挖一道水渠AB引水,B点一般应选在哪一处?为什么?如果比例尺是1:100 000,水渠大约要挖多长?
〖课堂练习〗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垂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高.请用三角板分别画出下面三角形的三条高(各用三种颜色).
2.如图,已知△A BC, 用度量方法求△AB C面积的近似值. A
·
起跑线
B C
A
B C
B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