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现状

合集下载

NSCLC围手术期治疗现状与新进展

NSCLC围手术期治疗现状与新进展

NSCLC围手术期治疗现状与新进展一、单选题1. 在诊断时可接受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比例为() [单选题] *A 20%B 30%(正确答案)C 40%D 50%2. R0切除是指() [单选题] *A 肉眼可见的少量肿瘤残留B 肉眼看不到肿瘤残留,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C肉眼及显微镜下都看不到肿瘤的残留(正确答案)3. 以下属于III期辅助治疗研究的是() [单选题] *A IMpower-010(正确答案)B Checkmate-816C Checkmate-159D PRINCEPS4. 目前NMPA已获批的用于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的是() [单选题] *A 阿替利珠单抗(正确答案)B 纳武利尤单抗C 度伐利尤单抗D 恩沃利单抗5. DFS定义为() [单选题] *A 总生存期B 无进展生存期C 无病生存期(正确答案)D客观缓解率6. 辅助免疫治疗的持续治疗时间多为() [单选题] *A 4周期B 1年(正确答案)C 2年D 至疾病复发7.NSCLC的术后辅助化疗能够使患者的5年OS率、DFS率提高()以上。

[单选题] *A.3%B.4%C.5%(正确答案)D.10%8.辅助化疗时,含()的化疗方案在完全切除的NSCLC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单选题] *A.卡铂B.多西他赛C.顺铂(正确答案)D. 培美曲塞CE荟萃分析显示:()患者无获益 [单选题] *A.I期B.IA期(正确答案)C.II期D.IIA期CE荟萃分析显示:()患者获益不显著,存在争议 [单选题] *A.IA期B.IB期(正确答案)C.II期D.IIA期二、多选题1. 以下分期可能具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包括() *A I期(正确答案)B II期(正确答案)C III A期(正确答案)D III B期(正确答案)E IV期2. 以下关于IMpower-010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 包括新辅助和辅助治疗两个阶段B 主要终点是DFS(正确答案)C 亚组分析显示PD-L1表达水平越高,患者获益越多(正确答案)D 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DFS(正确答案)3.确定NSCLC辅助化疗地位的三大研究是() *A.IALT研究(正确答案)B.JBR.10研究(正确答案)C.ALPI研究D.BLT研究E.ANITA研究(正确答案)4.LUNG ART研究表明:IIIA N2 NSCLC患者,完全切除术和淋巴结探查后接受术后放疗,相对于不接受术后放疗的患者而言,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心肺毒性增加(正确答案)B.OS有获益C.显著提高中位DFSD.第二肿瘤的发生率升高(正确答案)5.Impower-010研究中采用的化疗方案为顺铂+() *A.培美曲塞(仅用于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正确答案)B.吉西他滨(正确答案)C.紫杉醇(正确答案)D.长春瑞滨(正确答案)。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一、概述1. 非小细胞肺癌的概述及流行现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组织类型。

与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相对较慢,但其发病隐匿,往往在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被发现,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其增长速度更为显著。

这主要归因于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的加剧,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早期发现,这也使得非小细胞肺癌的流行现状更加复杂。

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恶病质等全身症状。

由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且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其预后往往较差,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2. 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领域,免疫治疗以其独特的机制和显著的疗效,日益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章节将重点探讨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识别的能力,恢复机体对肿瘤的正常免疫反应,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有效控制。

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相比,免疫治疗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更低的副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免疫单药一线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NSCLC围手术期靶向治疗的探索与进展

NSCLC围手术期靶向治疗的探索与进展

NSCLC围手术期靶向治疗的探索与进展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每年大约180万患者死于肺癌,相当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总数。

术后复发是早、中期可手术肺癌患者面临的棘手问题。

如何优化治疗策略,延长患者生存是肺癌领域专家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在2020胸部肿瘤大湾论坛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周清华教授详细讲解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靶向治疗及新辅助靶向治疗的探索与进展。

辅助靶向治疗探索及进展NSCLC在肺癌中占比85%,手术是中早期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大概3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处于适合手术切除的阶段。

含铂辅助化疗是部分IB期和II-IIIA期NSCLC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研究显示患者5年生存获益约5%。

然而,II、III期NSCLC,辅助化疗后的术后复发率或术后死亡率仍然较高。

EGFR靶向治疗已经彻底改变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局面,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那么EGFR靶向治疗能否用于早期患者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呢?BR.19 以及RADIANT 研究均探索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ⅠB~ⅢA 期、EGFR 非选择NSCLC 人群中的术后辅助治疗价值,但均以失败告终,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辅助TKI 并未能进一步改善无病生存期(DFS)。

然而在RADIANT 研究中161 例(16.5%)EGFR 突变阳性患者亚组分析显示,厄洛替尼组DFS 更长(46.4 个月vs 28.5 个月,HR=0.61),但未达统计学差异。

ADJUVANT研究是一项探索吉非替尼在可切除的EGFR突变阳性II-IIIA(N1-N2)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地位的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在2017年ASCO年会上,吴一龙教授团队报道了ADJUVANT研究的首个研究终点DFS,研究结果证实,与长春瑞滨+顺铂辅助化疗相比,吉非替尼术后辅助治疗的中位DFS显著延长达10.7个月。

局部晚期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全文)

局部晚期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全文)

局部晚期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全文)今年ASCO会议报道了多项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四项临床研究:N IC-E SC C2019研究这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Ⅱ期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方案为2个周期的卡瑞利珠单抗(200mg,d1)+化疗[白蛋白紫杉醇(260 mg/m2,d1,d8)+顺铂(75 mg/m2,d1-3),每21天为1个周期]。

主要终点是原发肿瘤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

共56例患者入组。

51例患者行手术切除。

18例(35.3%)达到了pCR;主要病理缓解(MPR)12例(23.5%),不完全病理缓解(IPR)21例(41.2%)。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白细胞计数下降(36%)、呕吐(34%)和脱发(32%)。

6例(11%)患者出现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无4级或5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包括1~2级皮疹、斑疹性丘疹(13%)和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RCCEP,9%)。

治疗前CREBBP和KMT2D突变与术后病理无应答(IPR和疾病稳定)相关(CREBBP,P=0.046;KMT2D,P=0.047)。

N ICE研究一项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可切除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的Ⅱ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卡瑞利珠单抗(NICE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主要终点是pCR率。

次要终点包括R0切除率、不良事件和无病生存。

该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55例(91.7%)患者接受了2个周期NICE方案,4例未能接受完整的新辅助治疗(3例患者耐受性不佳,1例退出),1例在新辅助治疗的第2个周期因肺炎死亡。

3~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53.3%,导致停药的TRAEs发生率为6.7%,常见3~5级TRAEs有淋巴细胞减少(50%)、血小板减少(10%)、肺炎(5%)和甲状腺功能不全(3.3%)。

2024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

2024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

2024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摘要随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11ce111ungcancer,NSC1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胸外科的麻醉管理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

不同麻醉方式和药物的选择会影响免疫功能和肿瘤生长转移,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能够激活抗肿瘤免疫,影响局部和系统性免疫。

麻醉和免疫治疗可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交互作用。

本文将对麻醉方式和药物以及免疫治疗对NSC1C免疫状态和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NSC1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患者的麻醉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ce11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ce11death-1igand1,PD-1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早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11ce111ungcancer,NSC1C)患者中均取得了成效,开启了NSC1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新时代口]。

PD-1/PD-11抑制剂半衰期长且作用持久,不仅对免疫系统有长期作用,甚至对后续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影响。

麻醉方式及药物选择也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应答以及肿瘤转移有一定作用。

如何优化NSC1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患者胸外科的麻醉管理,最大地发挥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而不增加药物的毒性,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本文将对麻醉方式和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NSC1C免疫状态和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01、NSC1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进展CheckMate816是评估可切除NSC1C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In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比单纯化疗,纳武利尤单抗(PD-1抗体)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模式可显著提升可切除NSC1C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1ogiccomp1eteresponse,pCR)率(24.0%vs.2.2%)和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surviva1x EFS)(中位EFS:31.6个月vs.20.8个月)[2]oIMpowerOIO是可切除NSC1C经手术切除、化疗之后辅助免疫治疗的HI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比最佳支持治疗,术后行阿替利珠单抗(PD-11抗体)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PD-11≥1%的∏~ΠIA期NSC1e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surviva1z DFS)(中位DFS:未达到vs.35.5个月)和5年总生存(overa11SUrViVa1,0S)率(5年OS率:84.8%vs.67.5%)[3]β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NSC1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阿替利珠单抗用于NSc1C 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良事件(
AE).这表明新辅助治疗采用单药 Ni
vo 治
疗在副作用方面较少,并且不会延误手术.然而,由
于样本 量 仅 有 21 例,此 结 果 的 真 实 性 尚 存 疑,但
Ni
vo 的 应 用 仍 然 开 启 了 NSCLC 新 辅 助 免 疫 治 疗
的先河.
LCMC3 研究
中,术前 新 辅 助 Ni
v
i
va
lp
r
ogno
s
i
so
fpa
t
i
en
t
s.
Theeme
rgenc
eo
fimmune
che
ckpo
i
n
ti
nh
i
b
i
t
o
r
s(
ICI
s)ha
sg
r
adua
l
l
t
he
r
apyar
e
s
e
a
r
chf
o
cusf
o
rt
hepe
r
i
ope
r

y madeimmuno
a
t
i
vet
r
e
a
tmen
to
fmanyt
ckMa
t
e
[
[
4]
5]
816 和 辅 助 免 疫 治 疗 试 验 IMpowe
r
010 的 阳 性
收稿日期:2023

08

01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821MS0822;
823MS140)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诊疗建议》要点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诊疗建议》要点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诊疗建议》要点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然而,免疫治疗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不良反应,制定了《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诊疗建议》。

首先,对于免疫治疗引起的肠道反应,建议在治疗开始前进行胃肠道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症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的腹泻和腹痛,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口服止泻药进行缓解。

而对于严重的腹泻和水电解质紊乱,需要立即停药,并予以积极的支持治疗。

其次,免疫治疗还可能引起免疫相关性肝炎。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并避免饮酒和使用其他肝脏有毒药物。

对于轻度肝炎,可以根据症状给予肝保护治疗和停药观察。

而对于严重的肝炎,需要立即停药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此外,免疫治疗还可能导致肾损伤和免疫相关性甲状腺炎。

对于肾损伤,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并减轻患者的体内负荷,积极纠正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对于甲状腺炎,应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替代治疗。

此外,免疫治疗还可能导致免疫相关性皮肤反应。

在治疗开始之前,应对患者进行皮肤评估,并告知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和使用保湿剂。

对于轻度皮肤反应,可以使用局部皮质类固醇和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进行治疗。

而对于严重的皮肤反应,需要立即停药并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

最后,免疫治疗还可能引起胸腺炎和神经毒性反应。

对于胸腺炎,应进行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并根据症状进行治疗。

对于神经毒性反应,应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并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总之,《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诊疗建议》提供了对于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管理指导。

这些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调整。

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进展完整版

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进展完整版

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进展完整版肺癌是恶性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2022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万例,死亡约73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均居恶性肿瘤首位[1]。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病理亚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

手术是早、中期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52%~75%的Ⅱ~Ⅲ期NSCLC患者会在术后5年内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2]。

为改善可切除NSCLC患者的预后,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已被用于围手术期治疗,但5年生存率仅能提升5%[3-4],生存改善不佳。

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问世及广泛应用,其在围术期的探索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随着多项Ⅲ期临床研究相继取得阳性结果,新辅助、辅助、以及“新辅助+辅助”免疫治疗的模式,已被证实可以显著降低可切除NSCLC术后复发风险,成为Ⅱ~Ⅲ期NSCLC围手术期治疗新标准。

本文主要围绕近期8项Ⅲ期研究,对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探讨当下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新时代,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的争议。

01、NSCL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进展1.1 新辅助免疫治疗Checkmate-816是首个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Ⅲ期临床研究,评估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新辅助治疗ⅠB(≥4 cm)~Ⅲ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7版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5]。

研究达到双终点: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显著提高[24% vs. 2%,OR=13.94;99%CI:3.49~55.75],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显著延长(HR=0.63,97.38%CI:0.43~0.91)。

基于此项研究,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可切除的(肿瘤≥4 cm或淋巴结阳性)NSCL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在美国、中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获批。

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的进展

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的进展

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的进展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NSCLC是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

传统的NSCLC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对于晚期或复发的NSCLC患者来说,这些治疗效果往往有限。

免疫新辅助治疗的出现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免疫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或放疗前给予患者免疫治疗药物,以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作用。

免疫新辅助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等。

PD-1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新辅助治疗药物之一、PD-1是表达在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它可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

PD-1抑制剂通过抑制PD-1和PD-L1的结合,解除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力。

一些研究显示,应用PD-1抑制剂进行免疫新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NSCLC患者的生存率和无病生存期。

除了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也被广泛应用于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中。

PD-L1是肿瘤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它可以与免疫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

PD-L1抑制剂通过抑制PD-L1和PD-1的结合,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从而提高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程度。

一些研究显示,应用PD-L1抑制剂进行免疫新辅助治疗可以使一部分NSCLC患者的肿瘤缩小甚至消失。

另外,CTLA-4抑制剂也被用于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

CTLA-4是一种在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质,它可以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CD80和CD86结合,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

CTLA-4抑制剂通过抑制CTLA-4和CD80/CD86的结合,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攻击能力,从而提高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程度。

虽然CTLA-4抑制剂在NSCLC免疫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但一些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它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和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和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和进展摘要:肺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位居第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

该病具有易复发、微转移、预后差等特点。

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NSCLC患者预后。

口前,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是临床治疗晚期NSCLC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肿瘤的方式,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本文主要介绍了NSCLC的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PD-1: PDL-1: CTLA-4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髙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85%,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生局部扩散或远处转移,丧失手术机会[1] °目前晚期NSCLC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问世使得NSCLC治疗进入〃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的时代。

靶向治疗可以特异性识别有已知突变的肿瘤细胞,通过阻断其信号通路的传递,抑制和靶向杀伤肿瘤细胞[2]。

靶向治疗相比放化疗更加精准,副作用更低,且能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3]。

目前发现的主要突变靶点EGFR、ALK> R0S1. NTRK等均已有获批的靶向药物,作用于其他靶点的相关药物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4-5] o免疫治疗不同于直接攻击癌细胞的靶向治疗,其针对的靶标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依靠患者自身免疫机能来杀灭癌细胞及肿瘤组织,且具有特异性强和副作用小的特点[6-7]o本文主要介绍了NSCLC的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现状和进展。

免疫系统作用机制免疫系统是影响肿瘤生长的重要系统,免疫逃逸是肿瘤赖以生存的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现状
NADIM——围术期首发,彰显免疫实力
NADIM研究是较早启动的免疫联合化疗的新辅助研究之一,其在2018年WCLC大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新辅助阶段治疗,在局部晚期、潜在可切除的NSCLC患者中显示出卓越的抗肿瘤疗效。

后于2020年NADIM在柳叶刀[2]发表其2年随访结果,在46例患者中,26例(56%)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主要病理学缓解率[MPR(inc pCR)]为74%。

CheckMate-816——惊艳亮相?
CheckMate-816[3] III期临床研究将入组人群扩展到更广泛的可手术患者(IB-IIIA期,其中63%为IIIA期;50% PD-L1>1%),并在
更大型(n=358)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去检验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为可手术患者带来的治疗获益。

CheckMate-816研究结果,与单用化疗相比,术前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患者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37%(HR 0.63;95%CI:0.45-0.87; P=0.0052)。

在ITT人群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在ITT人群中的pCR为24%,化疗pCR仅为2.2%,提高了约10倍(OR=13.94,99%CI:3.49-55.75; p<0.0001)。

并且,无论疾病分期,患者的pCR率和病理缓解深度都明显提高。

关键次要终点方面,术前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的MPR约是化疗的4倍(36.9% vs 8.9%; OR=5.70, 99% CI: 3.16-10.26)。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为31.6个月(95% CI:30.2-未达到),化疗组患者为20.8个月(95%CI: 14.0-26.7)。

对总生存期的预设中期分析结果显示,HR为0.57(95% CI:0.38-0.87)。

基于此研究结果,2022年3月4日,FDA宣布批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可切除NSCLC成人患者新辅助治疗。

IMpower 010——对比BSC,改善DFS
IMpower 010[4]研究入组肿瘤完全切除的IB期(≥4cm)-IIIA NSCLC[使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联合公布的第 7 版肺癌分期系统]患者,入组患者均接受1~4轮含铂辅助化疗,1:1随机接受16个周期的阿替利珠单抗 1200 mg Q3W or BSC。

IMpower 010基线特征
在PD-L1 TC≥1%II-IIIA期人群和所有随机分组的II-IIIA期人群中,阿替利珠单抗组的DFS显著优于BSC组;在ITT人群中,DFS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D-L1 TC≥1%II-IIIA期人群中,DFS HR=0.66(0.49-0.87,p=0.004),几乎所有亚组都能从阿替利珠单抗治疗中获益。

基于此研究,2022年3月16日NMPA正式批准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用于PD-L1阳性(TC≥1%)、经手术切除、以铂类为基础化疗之后的II-IIIA期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是国内获批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NSCLC术后辅助免疫治疗适应症。

3期新辅助治疗PD-(L)1 IO试验
3期辅助治疗PD-(L)1 IO试验
KEYNOTE-091研究——帕博利珠单抗降低完全切除、早期NSCLC 24%复发/死亡风险
KEYNOTE-091研究同样使用了AJCC 第7 版肺癌分期系统,不过术后的含铂辅助治疗不是必要项,研究纳入R0、IB期(T≥ 4 cm,II期或IIIA期NSCLC),1:1随机分至帕博利珠单抗组或安慰剂组。

组间基线特征平衡。

全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显著改善了DFS
(53.6个月vs 42.0 个月;HR 0.76;95% CI 0.63-0.91;P = 0.0014);TPS ≥ 50% 的人群中HR=0.82(95% CI 0.57-1.18;P = 0.14),曲线在18个月时出现交叉。

亚组分析中可以看到,接受过辅助化疗与没有接受过化疗人群的HR分别为0.73与1.25,提示术后辅助化疗的重要性。

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的安全性如预期。

结论:无论PD-L1 表达如何,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为完全切除的IB 期(T ≥ 4 cm)-IIIA NSCLC 患者(无论PD-L1 TPS <1%、1-49%、≥50%)提供了统计学上显著、具临床意义的 DFS 改善。

IMpower 010与KEYNOTE-091——“房间里的大象?”
两项试验在入组人群分期、纳入病例数、疾病分期上大致相同,在PD-L1 kit的选择上不相同。

问题是:在KEYNOTE-091研究中,①为什么PD-L1水平未能预测研究结果?②为什么总人群DFS表现反而好于PD-L1 TPS ≥50%的人群?
什么是“房间里的大象”?
•PD-L1表达是一个强有力的预后/预测因素吗?
•PD-L1在阴性肿瘤中的疗效是否影响了试验结果?
•DFS能代表OS获益吗?
•标志物到底如何选择?
•新辅助还是辅助治疗?
•为什么在PD-L1高表达人群中没有获益?
•免疫辅助,离不开化疗吗?
•...
参考文献
1.L. Paz-Ares; M.E.R. O'Brien; M. Mauer, et al. PEMBROLIZUMAB (PEMBRO) VERSUS PLACEBO FOR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FOLLOWING COMPLETE RESECTION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CHEMO) WHEN INDICATED: RANDOMIZED, TRIPLE-BLIND, PHASE III EORTC-1416-LCG/ETOP 8-15 – PEARLS/KEYNOTE-091 STUDY. Annals of oncol. 2022 Apr; 33(4): 451-453.
2.Provencio M, Nadal E, Insa A,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nivolumab in resectabl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ADIM): an open-label, multicentre,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20 Nov;21(11):1413-1422.
3.Forde. Checkmate816.2021 AACR.
4.Wakelee ASCO 2021 abstr 8500.
5.Felip E et al, Lancet 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