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翻译的信达雅原则

合集下载

从事文献翻译工作需要了解“信、达、雅”

从事文献翻译工作需要了解“信、达、雅”

从事文献翻译工作需要了解“信、达、雅”
想必文献翻译工作者都知道“信、达、雅”这条经典的翻译标准吧,那么这三个字都代表着什么呢?
这三字标准可以说是最被我国翻译界认可(相比于其他的理论)的理论了,它是由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在其著作《天演论》中所提出来的,原文是“译事三难,信、达、雅”。

“信”字。

这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他反对虚伪、娇柔造作的美,与这种“伪美”相对的就是“信”。

还有,在我国古代翻译佛经、近代学者进行文献翻译时,各派大家都主张保持原文的基本立场和态度,这也是“信”的体现。

“达”字,这代表的是对原文的诚信。

孔子有言:“辞,达而已矣”,后来的各辈文人和学者也非常注重“词要达意”。

“达”是文艺美学的基本原则,这个字作为三字标准的第二点也是继承了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基础。

“雅”字,指的是文采,它是通往“达”的途径。

在文献翻译中,表现出原文的文采是保证译文上下文联系自然、顺畅的基本前提。

同时,“雅”也是向当时中国的译者、学者介绍先进的西方翻译思想。

“信、达、雅”这三个字虽然短,但是它把翻译的标准交代的非常清楚,各位译者在文献翻译开始之前,不妨细细品味,一定会带来新的收获。

报纸版面语言的“信达雅”

报纸版面语言的“信达雅”

2020第09期 / 总第403期99报纸版面语言是标题大小、文字图片编排、版式设计的综合体现,是版面编辑对稿件内容与思想的理解及自身编辑思想或意图的反映,是每篇稿件体现的主题及整个版面展现出的舆论导向的整合。

一张报纸就是通过各个版面语言将信息传递给读者,若版面具备了准确真实、内容与形式统一、美观大方、阅读舒适的版面语言,报纸的舆论引导力与影响力就会增强,从而达到传播目的,实现传媒价值,并产生积极效益。

“信达雅”是清末思想家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翻译要求。

“信”是说译文要准确,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则是说译文通顺晓畅明白,不拘泥于原文形式。

“雅”则指译文选词用语得体简明优雅,或者说译文能展现出文采。

简而言之就是,准确、通顺、有文采。

如此说来,“信达雅”也同样适用版面语言的要求。

那么如何在编排版面的实践过程中做到或者体现“信达雅”呢?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一、“信”指版面上新闻报道、服务资讯内容真实准确这是对版面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时效性。

虽说版面上稿件内容真实准确,但如果时效差,就会影响版面“信”语言,反映出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差,而且阅读吸引力大打折扣,新闻价值衰减殆尽,成了版面填充物,公信力少了。

所以版面语言讲“信”,落到实处就是要做好“三审三校”,讲求新闻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

报纸版面语言的“信达雅”兰凤羽上传的照片具备真实的可信度。

3.加强摄影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对于阅读要求越来越高,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摄影图片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大家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去阅读大量书籍,关注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来拓宽视野,也可以将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在自己的拍摄中。

平时多去思考怎样才能拍出更好的新闻图片,什么样的图片才能打动读者,新闻摄影在于抓拍,虽然要记录事实,但是也要把握好角度,同一个新闻事件要采取多角度去拍摄。

到达新闻现场要去多看、多想、多听、多问,找到最重要的新闻点,给读者呈献更加丰富的视觉盛宴。

浅谈外宣翻译中的“信达雅”

浅谈外宣翻译中的“信达雅”

- 244-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谈外宣翻译中的“信达雅”上海电机学院/袁健兰【摘要】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准则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所推崇。

本文简要解析了“信达雅”理论的内容,结合外宣翻译的实践,探讨外宣翻译是否需要“信达雅”以及如何在外宣翻译如何体现“信达雅”。

【关键词】“信达雅” 外宣翻译一、“信达雅”的提出及发展严复在《译例言》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

”从而总结了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

信,就是忠实可信,达,指译文语句顺畅易解,表情达意。

雅,就是古雅,译文的体裁、结构和修辞特点与原著相一致。

也就是说信(faithfulness)指的是译文所承载的意义,与原文所承载的作者心意,要完全一致;达(expressiveness)要求言辞需要修饰锤炼,以恰如其分地传达作者心意,而雅(elegance):言辞表达要有文采。

严复对“信达雅”之间的主次关系阐述是“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易》曰:‘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信达”再而追求“雅”。

林语堂所推崇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其本质也是“信,达,雅”。

林语堂自己在《论翻译》种也承认“忠实通顺美”与严复的‘信达雅’无异。

据此我们理解为:“信”指译文应该忠实于原文的思想;“达”指译文要有合乎全民规范化的语言,而“雅”指译文要保持原文的风格。

二、外宣翻译随着国家的发展,对外宣传变得愈加重要。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交际活动。

而外宣翻译的内容则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状况的对外介绍,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公告及对外交流活动的信息通告,或各地市政建设宣传,招商引资与旅游宣传,各种国际性活动及行业展览活动宣传或公司与乡镇企业的对外宣传及产品介绍。

从严复的信达雅浅谈翻译原则

从严复的信达雅浅谈翻译原则

从严复的信达雅浅谈翻译原则从严复的“信、达、雅”浅谈翻译原则摘要:严复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当今的翻译活动仍然适用。

它是“实用的”、是“精练之至”的、是“经验之谈”、是杰出科学的翻译理论总结和宝贵的翻译理论遗产。

本文将从“信、达、雅”三个方面谈论翻译原则,便于进行翻译实践活动。

关键词:严复;信、达、雅;翻译一、严复及“信、达、雅”19世纪的中国不仅在政治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传播领域也有了新发展,严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严复(1853-1921)是中国近代学者和启蒙思想家,被誉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中国人”。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大量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著作,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他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一书,被誉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在社会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译事三难”,即: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

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

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2如果说“信”是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的,那么“达”则是从读者的方面来思考的。

“达”强调我们翻译的文章语句要通顺,目标语言国家的读者读起来不费力,不晦涩不拗口,符合他们的说话习惯。

从英汉互译角度来看,由于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很大,想要简单地实现“达”这个目标也不是很容易。

举个例子来说,英语中定语从句的使用非常普遍,如果直接按照英语的句式翻译到汉语中,就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同理,还有被动语态的句子。

汉语里偏好使用主动语态的句子,硬是按照原文的句式,在译文里出现“被...”这样的句子,读者读起来也不会很顺畅。

英语中还有可能出现很长的句子,汉语的习惯用短句来表达意思,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不必拘泥于英语的句式习惯,为了读者容易理解,必要的时候可以做句子的拆分。

再者,汉语里也有很多意象或事物无法直接翻译出来,或者翻译出来的意思有偏差。

“信、达、雅”——浅议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

“信、达、雅”——浅议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

传播与版权―6―c h u a n b o y u b a n q u a n“信、达、雅”——浅议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黄欣摘要:新闻标题被称作“新闻的眼睛”,一个好的报纸新闻标题,会在一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

因此,报纸新闻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借用翻译界常说的“信、达、雅”原则,来浅议报纸新闻标题如何做到“信、达、雅”。

关键词:“信、达、雅”;报纸新闻标题;标题制作作者:黄欣,梧州日报社。

新闻标题不同于文学作品标题,既要简练、准确、逻辑关系正确,又要有文采,更兼具吸引读者眼球、为媒体赢得市场的作用。

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杯茶一张报纸可以消磨半个时日的情景不再,而是拿来报纸,简要地浏览一下标题,就能粗略知道当天发生的事件。

因此,一条能在“三步五秒”内吸引读者阅读下去的新闻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邓拓生前曾诙谐地说过:“谁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它磕三个响头。

”标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标题,不仅可以激起读者内心的波澜,触动其心弦,而且还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性。

翻译界常说“翻译三境界:信、达、雅”,“信、达、雅”这三字原则放在报纸新闻标题制作上亦十分贴切:信即真实准确,达即通顺简洁,雅即优雅有文采。

一、信:真实无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这种真实性不仅体现在新闻事实的真实,还体现在新闻标题的真实,即要题文一致,不可题文不符;要准确概括消息内容,不能产生歧义;要高度概括新闻,不能断章取义。

2012年度广西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作品广西日报社的《广西很可能是人类栽培水稻起源地》,其标题就是一个优秀之作。

标题严谨地使用了“可能”二字,意在说明科学家们对人类栽培水稻的起源地的研究还没有一个言之凿凿的答案,只是认为广西有很大的可能性,既突出了新闻报道的重点,又顾及到事实的概况,没有将一个有待证实的事实说成确凿事实,造成新闻标题失实。

如果去掉“可能”二字,就会导致题文不符,新闻事实被歪曲。

新闻标题要做到

新闻标题要做到

新闻标题要做到“信、达、雅”俗话说:“题好文一半。

”新闻标题被称作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好的标题可以在一瞬间吸引读者视线,可以鲜明地表达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

翻译界常说“翻译文章要做到信达雅”,借用“信达雅”来说明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是比较贴切的:信即真实准确,达即通顺明了,雅即优雅有文采。

翻译作品要“信达雅”,做新闻标题也要“信达雅”。

信——真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标题作为新闻传神达意的工具,作为新闻的浓缩、结晶、精髓,更应该真实。

新闻标题的真实性首先来自对新闻事实的准确把握。

好的新闻标题必须忠实于新闻事实,准确传达新闻事件的真实信息,这是对新闻标题的最基本要求。

任何脱离新闻事实本身而胡编乱造的标题,或对新闻事实概括不准确的标题,都可能导致读者对新闻事实理解的偏差,影响甚至损害新闻的传播效果。

2009年5月2日,山东庆云县发生鞭炮厂爆炸事件。

我们看看一些媒体的新闻标题:《北京晚报》:《山东鞭炮爆炸死伤15人》《京华时报》:《山东庆云鞭炮爆炸13人死亡》《甘肃日报》:《山东庆云发生鞭炮爆炸事故》新华网:《山东庆云非法加工鞭炮点爆炸》网易新闻:《山东鞭炮加工厂爆炸13死2伤》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放鞭炮,即点火让鞭炮爆炸。

正常的鞭炮爆炸通常不会伤人。

生产鞭炮的工厂发生爆炸,通常不是成品鞭炮的爆炸,而是加工过程中各种鞭炮燃料遇到火星或高温,引发连锁爆炸。

因而,将“鞭炮爆炸”和鞭炮加工厂爆炸混为一谈,存在明显的关于事实的叙述误差。

后面两个标题“加工鞭炮点爆炸”、“鞭炮加工厂爆炸”的描述是准确的,而前面三个标题,概括这个事件不够准确。

还有一个标题:《阿根廷人不惧巴西》(1999年7月8日××电讯)。

这则标题给人的印象是阿根廷足球队在场上勇猛善战,不畏巴西强队。

可是,新闻报道的是美洲杯小组赛,阿根廷队若赢得乌拉圭的比赛才会在下一轮比赛中可能与巴西队交锋,标题说“阿根廷人不惧巴西”,这个论断在新闻中并无根据,这样写就不妥,与新闻事实不相符。

翻译的信达雅

翻译的信达雅

翻译的信达雅翻译的三原则:信、达、雅,是严复首先提出的。

信:就是要忠实原文的核心意思,不能偏离原文的本义。

达:就是译文在中文里要通顺,讲得通。

不要太生硬、词法不通。

雅:就是高雅,文雅,最好是中文里面原本就有的一个用法、讲法,甚至语出有典。

洒家今天就用数学里的翻译词汇,来举例说明一下严复的信达雅。

众所周知,近代数学的各个分支,几乎全部来自西方文明。

所以,中国的数学先贤们在把洋人的数学知识传播给自己的同胞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用中文翻译洋文里的数学名词。

比如,微积分里的“微分”和“积分”,就是晚清最杰出的中国数学家李善兰在他1859年出版的《代微积拾级》里首先采用的名词。

李善兰在《代微积拾级》序言中写到:“罗君密士,合众之天算名家也。

取代数,微分,积分三术合为一书。

分款设题,较若列眉,嘉惠后学之功甚大。

伟烈亚力君,闻而善之,亟购求其书,请余共事,译行中国。

”李善兰序言中所说的罗密士,正是《代微积拾级》英文原著的作者。

Elias Loomis,(1811-1889),他原是是纽约市立大学自然哲学和数学教授,后来任耶鲁大学自然哲学教授。

罗密士编写了涉及自然科学的大量教科书。

其中一册是: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New Y ork: Harper & Brothers,1851)。

翻译这样前所未有的数学英文著作在当时的中国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没有任何参考,两位译者不得不自创中文数学名词来对应英文原文。

这不仅开创了中国翻译近现代西方科学著作的先河,所用之词也沿用至今。

中文里的“微分”与“积分”二词,就这样诞生了。

当然,这些名词并不是随意取的。

很多都是根据英文意思,然后从中国典籍中找相关的词汇。

实际上,“微分”和“积分”均出自《九章算术》。

据统计,《代微积拾级》译文中关于微积分65%的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翻译标准-信 达 雅的理论

翻译标准-信 达 雅的理论

翻译标准-信达雅的理论翻译标准,就是衡量译文的尺度,是翻译实践所要遵循的准绳。

有没有一个统一的翻译标准?要不要订出一个翻译的标准来的。

因为不论是翻译政论文也好,科学技术也好,文学艺术也好,它们任务都是:用通顺的译文语言忠实地将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传达出来。

它们的目的都是:使不懂得原文语言的读者确切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由此可见,订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样去判定译文的优劣?它关系到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所以,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正确评估译文的高低优劣,订出一个统一的翻译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怎样确立翻译标准?这首先要求我们对原作进行细致的分析。

原作包含着三大要素:第一是内容,内容指的是作平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在叙述、说明和描写之中所反映的作者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所流露的感情;第二是形式,形式指的是语言形式,即作者所使用的词汇、语法、修辞手段的总和;第三是风格,风格指的是民族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语体风格和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等。

翻译时,就是要把这三大要素表达出来,即原作的内容必须确切地传达出来,原作的语言形式必须换成译文的语言形式,原作的风格必须保持下来。

怎样把这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作为指导翻译实践的标准呢?对于这个问题,各有提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从我国来说,主要有两种提法,一种认为严复提的“信、达、雅”还可以作为翻译的标准,严氏的这个标准有缺陷:“他说的雅,是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严复主张用汉代以前的语法去译,认为这是上等的文言文,用了,才算登上了大雅之堂。

”虽然是这样,但是只要我们把“雅”的含义重新赋予新的含义就行了。

他们称之为“旧瓶装新水”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搞俄语翻译的人。

一种认为严复讲的标准没有谈风格问题,所说的达是指文字方面的,雅也是指文字而言,实际上没谈到风格问题。

为了避免对“雅”的含义重新赋予新的含义就行了。

他们称之为“旧瓶装新酒”。

浅谈翻译标准“信、达、雅”

浅谈翻译标准“信、达、雅”

208浅谈翻译标准“信、达、雅”马静 吉林师范大学摘要:翻译标准在翻译理论中既复杂又难以把握,对翻译中的一些标准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标准的研究似乎从未停止过,这归根结底是对翻译的认识问题,而围绕这些标准的争论实际上是对翻译的定义、性质、策略等方面的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翻译标准;信、达、雅;直译;意译语言是人类最最主要的社交工具,是人们相互之间表达交流的重要表达方式。

它不仅仅是咱们人类主要的智慧结晶,更是沟通交流的媒介。

我们生存在地球上就不可逃避用语言来进行社交活动。

即使我们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表情、图案等等来表达我们的思想,但是语言是不能被代替的最重要的交流媒介。

人类借助语言保留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成果。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语言人类交流的重要媒介,我们通过语言传达思想文化,语言也对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不同,这就促使着翻译的产生以及翻译方法的不断深入研究。

为了更好地使用语言,服务社会,语言已经成为了一门学科来专门研究,而翻译,是这一门学科的重要分支。

翻译可以说是我们对语言进行操作的行为,就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正是由于语言的多样性,我们才需要不断研究翻译方法,使翻译的语言更加贴合源语言,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语言在不同的宗教、文化、生活环境、地理位置等诸多复杂因素影响下,不同语言的使用者有着不同的习惯用语。

由于文化和环境的不同,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习惯用语不尽相同,这是各民族内部产生、理解、消化的特殊产物。

习惯用语的翻译无疑是沟通交流中不可忽视的障碍,也是翻译活动的重要阻碍。

我们汉语里的成语、谚语、和俗语的数目相当可观。

它们是饱含着人民群众中的智慧结晶的,用短短的几个字、几个词、几句话表达深刻的含义。

若是仅仅运用直译的方法逐字逐句翻译,表达效果不仅是大打折扣,甚至是完全丢失。

这说明多种翻译方法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当不断摸索,深入研究,在表达清楚源语言的含义的基础上使译文通顺、美化、有文采。

翻译中“信、达、雅”三原则与关联原则的比较探究

翻译中“信、达、雅”三原则与关联原则的比较探究

翻译中“信、达、雅”三原则与关联原则的比较探究摘要:“信、达、雅”这三个翻译原则是当年严复提出来的三个基本翻译原则。

但随着翻译的发展,这种以语义学为基础的翻译指导原则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并不能很好的指导作为交流工具的翻译工作达到目的。

本文将借助一些翻译实例来比较“信、达、雅”翻译原则与关联原则,从而起到说明关联原则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关键词:翻译关联原则动态翻译一、现今两种流行翻译方法的概述当今翻译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的研究方法,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规范为衡量尺度,以信达雅为旗帜和行动纲领。

另一种是文化研究方法,以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描写为己任,以宽容为旗帜和行动纲领。

后者是关心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相比之于传统的翻译学,他们忽略了作者本来要传达的意义,他们从本质上跨出了翻译的界线。

前者是紧扣文本进行的翻译活动,但就是对于同一个文本的翻译,两种翻译方法的立足点不同,那么提出的原则也大不相同。

二、以语义学为基础的“信、达、雅”原则的缺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语义学方法的翻译原则占了很长的主导时间。

从这个角度,我国的近代的严复很早就提出了他的翻译标准,即“信、达、雅”。

信者,忠实;达者,达意;雅者,传神也。

换言之,亦即准确、畅达、传神之意。

无独有偶,在半个世纪以后的奈达博士的翻译理论与严复有相似性。

他指出:“检验译文质量的最大标准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使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信息,即“忠实原文”;二是易于理解;三是形式恰当,吸引读者。

”[1] 这三条理论与严复的翻译理论是惊人的相似。

这三个原则在很长的时间里作为一种指导原则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但是在现代时代快速的发展,翻译不只是对一些文字的翻译,对许多层不出穷的新文字的翻译也应该适应的,然而如果我们还是用以前的三个原则来做为翻译的原则。

例如:This section will discuss how to mount or unmount a file system. 有种翻译为:这一部分将讨论如何“增加或减少”一个文件系统。

“信达雅”与翻译趣谈

“信达雅”与翻译趣谈

“信达雅”与翻译趣谈展开全文翻译的三原则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这为近现代翻译理论奠定了基础。

“信”指是译文要准确,完整,不擅自改动,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

“达”指译文符合语言表达规则与习惯,通顺明了。

比如德国人说“一个拍子拍死两只苍蝇”(Zwei Fliegen mit einer Klappe schlagen),中国人则说“一箭双雕”、“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当然,汉语这类在词意深层层面上相同或相近的成语使用还有明显的褒贬及中性之分,准确使用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句关联,也需要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此外,还有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如果一个字对一个字地硬翻,不仅听的人听不懂,而且还可能产生误解。

如德国人说“跳边”(Seitensprung),翻成汉语则是“出轨”,都是专有定义的概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雅”则指翻译选用的词语要得体,雅即是不俗。

后人对于严复的信达雅有过诸多的论述和争论,也有人提出“忠实、通顺和美”、“神似,入化”等说法。

在德国,对于翻译理论也有诸多类似的论述。

翻译的技巧,风格在实践中应该从忠实原文,忠实原意为出发点。

本人在法庭上做翻译的时候最常听到法官对于翻译的要求就是“Eins gegen Eins”即“一对一”翻译。

“Richtigkeit und Vollst?ndigkeit”即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翻译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法定原则。

“信达雅”中,前两者无大争议,唯“雅”字难解,多有争论。

雅即是文法修辞高雅,妙笔处给人以美学享受。

但是如果原文不雅,何来译文高雅呢?笔译如此,口译亦然。

上面说的听起来有点儿玄虚而枯燥,下面说个真实的例子作为信达雅的佐证,愿与翻译界同仁商榷:在火爆谈判中当翻译我曾在10多年以前遇到过这样一个颇具火药味而又具有戏剧性的翻译场面。

一家德国公司因不满意或不接受中方公司从国内带来的英文翻译,双方第一次谈判不欢而散。

今人看“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今人看“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今人看“信、达、雅”的翻译原则通过学习了《翻译概论》这门课程我们知道: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在语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包含着诸多方面的内容,如:翻译原则、翻译过程、翻译目的…其中,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翻译界的“根本大法”。

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许许多多的翻译家都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翻译理论。

近代中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1898年,严复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集汉唐以来译论之大成,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在其例言中首次提出了“三字论”:“译事之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译犹不译也,则尚达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

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易》曰:‘修辞立诚’。

子曰:‘词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严复在他的翻译原则的指导下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穆勒名学》、《名学浅说》、《法意》、《美术通诠》等西洋学术名著,成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

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理论也在当时的翻译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一理论对中国下一代的翻译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翻译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各个时期有各自的标准,各个时期对译文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翻译的标准,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逐渐提高,逐步完善。

我们现在的“信、达、雅”的标准,无论是内容还是要求上皆与严复的“信、达、雅”有不同之处。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

功能对等视角下“信、达、雅”翻译标准新探

功能对等视角下“信、达、雅”翻译标准新探

功能对等视角下“信、达、雅”翻译标准新探本文旨在从功能对等视角对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进行探究。

研究发现三者在形式和意义的取舍方面体现了功能对等原则,“信”指保存能够体现源语文本意义的形式;“达”则强调意义传达的完整性和重要性;“雅”体现了目标语读者对译者的影响。

三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标签:功能对等严复“信、达、雅” 翻译标准一、引言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历来为诸多研究者所关注,相关研究的焦点多集中于“信”与“雅”的矛盾关系中,其中对“雅”的理解更是众说纷纭。

葛传椝(1980)认为,说“信”也好,说“忠实”也好,翻译必须在把原文变成另一种文字时,做到不增、不减、不改。

朱光潜在深入研究严复的翻译观后也认为,“信”是“达”“雅”之首(朱光潜,1984:354)。

此外,周锰珍(2007)从目的论视角分析了严复“雅”的翻译标准,并根据目的的多样性研究了翻译标准的多元化。

笔者认为从功能对等的视角对“信、达、雅”翻译标准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进行研究有一定空间。

故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结合实例分析,以期对严复的翻译三原则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功能对等理论与“信、达、雅”(一)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界,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一直备受关注,他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奈达,1982:12)所谓的“功能对等”是关于源语向目的语的转换的标准,即在翻译过程中,“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奈达,1982:5)。

换句话说,就是要在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避免机械翻译,实现两种语言在意义的传递上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可见,翻译是源语的形式与意义在目的语中的再现,而形式有可能妨碍读者对意义的理解。

为了明确“功能对等”的含义,奈达(1993:118)又将其分为“最高层次对等”和“最低层次对等”。

最高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达到的高度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原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

信达雅翻译理论

信达雅翻译理论

信达雅翻译理论信达雅翻译理论是由美国译学家汉斯信达雅于1986提出的理论,它不仅是一种翻译理论,而且也是一个翻译范式,它提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和技巧来保证翻译质量。

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译者中心”,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把自己置于核心位置,考虑自己对翻译过程有多大影响,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实现最佳翻译效果。

为此,信达雅提出了三大原则:1)译者必须充分理解原文的内容和语境,即原文的意思和结构;2)译者必须了解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以及译出语的文化背景;3)译者必须考虑译入语和译出语之间的语义差异,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以便译出更符合原文意思的翻译结果。

按照信达雅的翻译理论,翻译过程不仅要求译者深入了解原文的语义和文化背景,还要求译者充分理解译入和译出语言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将一种语言的思想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在保证译文的语义准确性和文化准确性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格,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

此外,信达雅翻译理论还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内容和技巧,它强调了译者应该熟悉原文语言的语法特征,以及译出语的语言特点,以便能够捕捉原文的表意,把握翻译文章的口吻和行文风格。

另外,信达雅翻译理论还强调,译者应当学习和熟悉译入语,了解它的规则和习惯,以便能够进行灵活准确的翻译,防止译文出现翻译不良现象。

在我国,信达雅翻译理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学者们研究这一理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它不仅指导了翻译实践,还为译学研究和翻译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此外,信达雅翻译理论也是近年来深受世界翻译界欢迎的一种翻译理论,它不仅为广大译者提供了一种理论指导,也为译学研究和翻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信达雅翻译理论是译学界新近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它不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而且也指导了翻译实践,为译学研究和翻译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它强调了译者深入了解原文的语义和文化背景,充分理解译入和译出语言之间的差异,灵活运用各项翻译技巧,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实现译文准确、传神的目的。

试论新闻报道中汉藏翻译保持“信”“雅”“达”原则

试论新闻报道中汉藏翻译保持“信”“雅”“达”原则

试论新闻报道中汉藏翻译保持“信”“雅”“达”原则【摘要】新闻报道的性质是快速将信息传播给大众的媒介,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物进行准确、客观、实时地报道。

所以,新闻报道中就要遵循各自的语言规律和语言逻辑的掌握情况对翻译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新闻报道中根据藏语特点、藏汉各自的语言逻辑,阐述了汉语与藏语之间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汉藏翻译新闻报道翻译技巧一:注重藏语的特点准确遴选对应词新闻报道的性质是快速将信息传播给大众的媒介,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来说,新词术语接踵而至。

新闻作品又是易碎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抢”新闻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汉藏翻译过程中对藏语特点的全面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新闻报道中不断出现的新词术语在藏文中还没有相对应的现成词;但由于表达新事物、新概念需要翻译时,如何将这些新词术语正确翻译出来。

一方面从该词语的具体语言环境着手,每当新词术语出现时,翻译人员需要及时掌握要该词语的意义、内涵及使用方式等基本情况;二方面采取意译的形式藏文中原有语言材料构成新的词语;三方面要采取音译的形式按照汉语的读音用藏文拼写出新的借词(注:音译按汉语的普通话和国防音标)。

翻译过程中如有条件深入现场了解其特点和功能,或通过有效渠道及时掌握新词术语的产生,做到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这既能准确表达自身认知的关键条件,又能不失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在翻译过程中不折不扣地理解原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新闻报道的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新闻业务知识,还应掌握汉藏翻译的基本条件。

理清汉语与藏语之间的差异性,掌握汉语和藏语的语法特点,语言逻辑,表达习惯。

汉藏翻译时翻译工作者应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层次,文章的中心主旨等等,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谈得上正确表达。

我们不论翻译任何内容、任何一种体裁的新闻作品,首先应在精读原文、吃透原文的思想内容、掌握好原文的语气、语调、词汇,将原文的内容化为我有化,才能会表达得更准确。

反之,若是不假思索、望文生义、动笔就就译,那将会铸成与原文的思想内容背道而驰、遴选对应词不准确、表达形式词不达意的错误。

“信、达、雅”,做人的三个原则

“信、达、雅”,做人的三个原则

“信、达、雅”,做人的三个原则近代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要求和原则“信、达、雅”,最客观的说明了文言文或是外文翻译的要求。

这三个字的大致意思是说,“信”,要使译文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就是要通顺畅达,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这三个字其实已经成为后来的文艺工作者的法则了。

我本人一直是抵制一些东西的,譬如努力学习英文等等,据我个人认为,世界上没有比汉语更能表情达意了的语言了,汉语本身就是“信、达、雅”的。

也正是汉语的多意,“信、达、雅”也可以成为做人的境界。

“信”,《说文》的解释是:“人言为信”。

一个人加上他的言语,简单的剖析就是这样。

而一个人的话通常情况下只是一个人交流途径的工具而已,至于他诚信真实与否,是很难判断的。

所以,中国还处在很古老的传说的年代里,就把一个人的诚信就看的很重要了,到了春秋时候出了一个大圣人孔子,也把“信”当作他教育弟子的科目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那为什么人们要将诚信呢,为什么要以诚待人呢。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就是他自身的内在知识,情操,思想等不断上升的过程,而外延可以看作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改变自己的外部适应环境,达到他自己想要享受的那种状态。

既然每个人都是如此,那么我们在社会交往上如果不将“信”字放在首位的话,我们就自觉不自觉的侵犯了别人的空间,就对和别人的关系做了不尊重的破坏,那么诚信危机就产生了,不和谐也就发生了。

每个人通过自我空间的改变,让自己不断接近自我追求的状态,这个过程以及结果,就是“达”。

“达”,有到达,练达,豁达讲。

在实现自我理想的奋斗中,要做到处事沉稳练达,心胸豁达,不波不惊。

英语翻译中的“信、达、雅”

英语翻译中的“信、达、雅”

英语翻译中的“信、达、雅”摘要:“信、达、雅”的翻译准则已为广大翻译工作者所接受,此准则对各种英语文体的翻译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就科技类专业英语的英译汉,提出了正确把握这一翻译准则的12个字准确全面、严谨明确、通顺简练.还阐述了对翻译概念的认识和对直译、意译的看法.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开放程度的加快,科技类专业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以英译汉为主.由于专业翻译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专业化,所以需由专业技术人员来翻译,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没有经过像英语专业学生那样的系统性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训练,但只要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就能进行英译汉的专业翻译.从翻译是实践活动这一基本认识出发,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一些翻译理论,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学习一些翻译的基本知识,对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是有益的,对提高译文质量也是有帮助的.因此笔者认为,从事科技类专业英译汉的技术人员既要提高对翻译的认识,还要在翻译中对翻译准则(原则)进行正确的把握.1 对翻译的认识翻译是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通过翻译将一种语言转变成了另一种语言.要做好这一实践活动,就要了解翻译对象(译出语或源语)在不同题材和体裁下的特点,了解并掌握不同的翻译方法和各种翻译技巧.对翻译者来讲,首先要对翻译的概念从本质上加以认识.许国璋先生在谈翻译时,总是先谈翻译目的,再谈翻译标准和方法.如果认为翻译只是在字面上将译出语译成译入语,则不免过于肤浅,这样在翻译时也就难免会犯错误.例如把A substantial excess in output capacity of atransformer can be achieved by accelerating the loss ofits insulation life.译成“变压器输出容量的过度超出可通过加速绝缘寿命的缩短来取得”.这样译,尽管没有语法结构上的错误(句子框架……can beachieved by……,……可通过……取得),substantial和loss两词也译得不错,但从逻辑角度分析,这样翻译是错误的(输出容量过度超出成为取得的结果).按正确的逻辑分析,加速绝缘寿命的缩短才是结果.所以此句应译为“变压器输出容量的过度超出会加速绝缘寿命的缩短”.又如The definitionof power transmission depends on who usesthe term.此句很容易译成“输电的定义取决于谁用这个术语”.这样译不能明确表达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翻译当然应译“意”而不仅仅是译“字”,因此翻译者对翻译的概念应有深层次的、本质上的认识: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或语音的)所涵盖的信息(明说的或暗含的)传递到另一种语言的活动.上述的第一句之所以译错,是因为译文的意思并不是原文的意思(即涵盖的信息);第二句翻译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将原文暗含的信息(不同使用者对输电有不同的定义)在译文中明确表达出来.翻译的目的是要传递信息,而语言仅是信息的载体.信息传递过程如图1所示.language A brain language B(computer) 认知思维表达图1 信息传递过程翻译过程就是对原文之“意”的认知和用译文将此“意”表达出来的过程.对于英译汉来讲,认知是基础,是翻译的关键.因为认知涉及的是对外语原文的阅读和理解,表达使用的是母语,而中国人的母语水平一般要高于外语水平.认知和表达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翻译既要思索原文准确之意,又要思索如何将原文之意确切得体地表达出来.翻译者认知时要站在原文作者的立场上去理解原文,表达时要站在译文读者的立场上考虑如何表达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意思和意图,这是翻译工作者应树立的正确翻译观,有人称之为“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个是原文作者,另一个是译文的读者.”2对翻译原则的认识在了解了翻译目的、翻译过程和正确翻译观等基本概念之后,对从事专业英语英译汉的技术人员来讲,必须要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翻译的原则.这些原则既是翻译实践时的要求,又是译文质量优劣的评判标准,也称为翻译标准.就翻译原则而言,有各种说法,但其中一致公认的首推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 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同一性质;3 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我国提出翻译标准且影响力最大的是翻译家严复(1854-1921),他提出的“信、达、雅”3条准则一直为不少翻译工作者所接受.“信”是要求“译文取明深义……意义不背本文”,指的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其涵义深远,可理解为译文应从内容到形式全面地忠实于原文,有人称之为“译文要在词级、句级、段级和篇章级的各个层次与原文达到深层的等值”.“达”是要求“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下笔抒词……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指的是译文的通顺达意.“雅”要求“修辞立诚”,指的是译文的用词修辞.无论是“翻译三原则”还是“信、达、雅”,都体现了译文和原文信息等值这一基本要领与“原文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译文读者”这一信息传递链,因而适用于一切翻译.但是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发展,不同题材和体载的文章,由于读者对象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在表达形式、风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文学作品重视形象和艺术的效果,而科技专业文章则具有科技性强、专业性强、逻辑严密、表达要求简练等特点.采用“信、达、雅”这种划一的标准已不能直接体现对不同个性的具体要求,但“信、达、雅”准则能历经百年沧桑而不衰,说明了它的博大精深,说明其可随时代的变迁而赋予新的内涵.因此,一种做法是给“信、达、雅”赋予各种不同的内涵,对“信、达、雅”给予新的理解;另一种做法就是将“信、达、雅”原则结合不同题材和体载原文的翻译,提出多元化的具体翻译要求.如对于文学翻译,钱钟书先生提出了“传神”和“入化”的要求;科技翻译则比较认同“准确通顺”的要求(可以说是“信、达”在科技类专业英语英译汉时的要旨). 需要说明的是“,雅”并不是科技类专业英译汉的根本要求,当然能“雅”则“雅”,但也不必强求.例如:Electric power is transmitted at high voltagelevel either because of the distance or because of theamount of power,or because of their combination.译成“以高的电压等级输电是由于输电距离或输电量的需要,或者两者都有.”这样翻译,已经做到了“信”,译句中their combination(字面意思:两者的组合)的翻译也已经做到了“达”.若一定要追求译文的“雅”,可以译成“两者兼而有之”.从此例可以看出,科技类专业英译汉时“,雅”并不是主要方面,但做到了“雅”,可使译文增光添彩,使译文更加完美.3 科技类专业英语英译汉准则的具体把握“信、达、雅”的准则对一切翻译都具有指导意义,但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对其尺度的把握上,因译者对其理解程度的不同而很难把握好,所以在科技翻译中,一般以准确和通顺来把握“信”和“达”,尽管后者比前者的涵义更深远、更丰富.科技专业英语的英译汉,并不像文学翻译那样需要太多地考虑修辞,考虑文笔的优美,反而要注意另外的一些特点,如专业性强、逻辑严密、表达明确简练.结合这些特点,本文提出了科技类专业英语英译汉时正确把握翻译准则的12个字:准确全面、严谨明确、通顺简练.“准确全面”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没有走样、歪曲和丝毫的遗漏.这涉及是否做到“信”.“严谨”是指译文表达要严密、合乎逻辑,译文不应引起读者对意思的曲解、费解(不理解).这是科技类专业英语特点所决定的.本文所举第1句例句就说明了因逻辑关系的错误而导致的误译.要使逻辑严密就需要译者具备非常专业化的知识,同时又要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容不得丝毫的一知半解.例如,The arrester may have to operate andcease conduction with full line2to2line voltage.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会译成“避雷器必须在全线电压下动作和停止导通”.这样译,从逻辑上讲是自相矛盾的,因避雷器的动作就是指避雷器的导通,这样就成了“避雷器必须在全线电压下导通和停止导通”,既要导通又要停止导通,则自相矛盾.根据专业知识,结合本句并通过理解,可知道动作是指在过电压下的动作,而停止导通是指在过电压作用后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的熄弧,所以此句正确的译文应为“避雷器在全线电压下,必须可以(在过电压作用下)动作并(在过电压作用后)熄弧”.“明确”是指在表达上要确切、明了,容不得任何的模棱两可.例如将A circuit breaker must beeffective instantaneously when it is called upon toperform any switching operation after long periodswithout movement译成“在断路器长期没有动之后,被要求去执行任何开关操作时其必须立即有效”.将movement译成“动”,译得不准确.断路器安装后是不能移动的,动是指断路器中的触头(动触头)动,而触头动习惯称为断路器动作.将switching operation译成“开关操作”,译得也不明确,这里具体是指switching on oroff operation.将effective译成“有效的”也不明确,让读者琢磨.所以根据“明确”的要旨,此句可译成“在断路器长期没有动作之后,一旦让其完成任何投切操作,它应立即动作.”“通顺”是指译文的文理通顺,行文流畅.在专业英语英译汉时引起译文不通畅的多数原因在于表达上不符合汉语语言和专业的表达规范.如将high voltage and high current译成“高电压高电流”就不符合汉语规范,汉语中电压有高低之分,电流只有大小之分,因此应该译为“高压大电流”.再如前面例句中的high voltage level若译成“电压水平”就不符合专业表达的规范,因为输电电压有一级级的标准等级,如35kV,110kV,220kV.“简练”是指译文应简洁精练.专业英语译文只要能将内容表达清楚,能简练则尽量简练.例如将Then another voltage reduction is experienced inlocal substations译成“在地区变电站电压再次降低”,要比译成“在地区变电站经过又一次电压降低”更为简练.电力专业英语的教学和翻译实践表明“,准确全面、严谨明确、通顺简练”这12个字既融入了“信、达、雅”的翻译准则,又结合了科技类专业英语的具体特点,同时还具有通俗明了和较好的可操作性.4 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指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表达形式等)将原文意思传达过来.意译(free translation)则从意思出发将原文意思表达出来,而不必注意原文的语言形式.由于科技类专业英语为论证叙述型文体,而且原文逻辑性强、结构严密、语言精练,所以一般采用直译已能很好地传达原文意思,也就是说翻译时以直译为主.直译为主说明能够直译就不要采用意译,因若意译不当,可能反而弄巧成拙,造成意思上的不准确和逻辑上的不严密.例如将The modern power system must recognize the public’sdependence on electricservice译成“现代电力系统必须认识到公众看法取决于供电质量的好坏”.还认为是在意译,这与正确翻译“现代电力系统必须认识到社会对供电的依赖性”意思上已有不同.如何把握什么时候才采用意译呢?很简单,先直译,直译译文还不能表达出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时,才采用意译.例如Underground power cableshave the further disadvantage of poor accessibility.直译时译成“地下电力电缆还有难于接近的缺点”.这显然不能表达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故应采用意译,译成“地下电力电缆还有难于维修的缺点.”(因为接近的目的是要去维修,而维修须挖开地面因而很困难)过分拘泥于原文字面,生搬原文结构而造成“字”到“意”不到或走腔变调(翻译腔),是直译时容易犯的错误,翻译者应知道直译并不是字对字(word2for2word)的翻译,直译时允许改变词序、语序、主句从句次序,直译时允许转译、分译、反译,但这些变动仍脱离不了原文的用词、原文的句子结构和原句的表达形式,而意译时这些方面已经大不相同.例如将Design parametersinvolved usually permit a lower cost generator at thelower value of SCR译成“相关的设计参数通常使短路比(SCR)越小的发电机造价越低”,虽然采用了转译,但仍属直译范畴.5 结束语专业技术人员在英译汉中的最大优势是精通专业,这给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知识平台,因为专业翻译还是要立足于本专业(因译文读者为本专业人士).了解翻译目的,树立正确的翻译观,掌握在翻译实践中对翻译准则的把握方法,或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1] 屠志健.电力专业英语阅读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3] 文军.论翻译过程与翻译标准的关系[J].上海科技翻译,2000,(4):1~5.[4] 王鲜杰.翻译评论应有多元标准[J].上海科技翻译,1999,(4):54-55.。

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
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 闻名于诸侯各国。
第一式:
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 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通用词语,皆保留不动。
翻译下列句子2: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删去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国年官地 无意虚词 省略句式 忠实原文
领会大意 保留不译 陪衬删去 补充通顺 力求直译
一一对应 活用通假 特殊句式 字词句篇
斟酌词义 通通换替 调整语序 前后联系




1、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叔敖杀蛇 刘向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 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 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 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 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 序・杂事一》注释:阴德,指有徳于人而不为人所知。 (1).译文:孙叔敖在年少的时候,出去游玩,看见长两 个头的蛇, 杀了并且埋了它。 (2).译文:他的母亲说"蛇现在在哪?" (3).译文:等到(孙叔敖)长大,做了楚国的令尹,还 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全国的百姓就信服他的仁慈了。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5分)
译文1:馆陶的百姓全都很伤心,从此居住在这里的人有数百 家。 译文2:馆陶众多百姓,一起来到边境哭泣,趁此跟从他居 住的人有几百家。 译文3:馆陶的众多百姓,在那种环境下悲伤地哭泣,因此 跟从并且居住的有几百家。 译文4:馆陶的众多百姓,围着境边悲伤流泪,趁机跟从他而 居住在贵乡的有数百人家。 正确译文:馆陶境内的百姓,全都悲伤哭泣,于是跟随他到 贵乡居住的有几百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dience
翻译原则与标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悉心研 究的课题,各种学说流派层出不穷,其中有马建 忠的“善译标准”、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 似”、钱钟书的“化境”、奈达的“等效翻译”等 等。最广为人知、影响最为深刻的翻译原则和 标准则非“信达雅”莫属。我国近代伟大的启 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1898年在《天演论·译 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百余年来,译界 时贤各抒己见,评价褒贬不一,但至今仍未有一 家之说能够超越或取代它。有人说研究“信达 雅”就是研究中国全部的翻译理论,由此可见其 对我国翻译界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译界前辈沈 苏儒先生系统地研究了“信达雅”说,剖析了 “信达雅”具有如此持久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它 以最简洁、最具体的语言揭示了翻译的本质、过 程和目的,从而富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对实践 的指导作用。”沈苏儒先生在《翻译的最高境 界——“信达雅”漫谈》中指出,“我们现在所说 的‘信达雅’比当初严复在《译例言》中所作的 诠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充实。我们现在 的理解是:(一)‘信’——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 的内涵(意思、事实、语气、风格等)。(二) ‘达’——译文须尽可能充分地、明白晓畅地表 达原文的全部信息。(三)‘雅’——译文须用
第20卷2期 2007年5月
中国科技翻译
CHINESE SCIENCE&TECHNOLOGY TRANSLATORS JOURNAL
V01.20.No.2 Mav.2007
新闻标题翻译的“信达雅”原则4
王瑞玲
(方达律师事务所北京市100004)
摘要我国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是影响最为深刻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只是我们现在所说
discusses the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Endish nt—vs headlines
He枷ine Key Words Yan Fu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News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通常根据不同情况采 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交互使用 法、注释添加法、原文修辞再现法、四字词巧用 法、诗词熟句套用法,这些翻译技巧的运用归根
¥收稿日期:2006—10—25/49
万方数据
中国科技翻译
20卷
到底都是为了达到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 雅。 1 “直译”、“意译”交互使用法
英语新闻标题往往迎合本国受众的阅读心 理,而且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的差 异,英语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也与中文有所不 同。因此翻译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到汉语受众的 阅读习惯,对他们可能不太熟悉的相关信息、背 景知识及不符合国内受众习惯的表达方式予以 变通,删冗补遗,从而使所译的标题能够为受众 所理解和接受。例如:
(上接第26页) 勋n Q厂n 6i把矗!婊子养的!
you ore n扣以!你这个混球! 场M ore帆伽s危。如!你这个缺德鬼! Don’t矗勰,形邯s!别拍马屁!
上述例子中的注释部分言简意赅地补充了 有关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缺失信息,使译文明 确而清晰。在例3中,译者删除了“投资者”这 个词,增加了“突破500美元”,因为在金价创 18年新高的情况下,受众更关注的自然是价
位,所以在经过这样的增删处理之后,标题就直 接涵盖受众最关心的核心信息,同时增强了标 题吸引力。 3原文修辞再现法
2)Year of the Citi in China?——花旗招展 之年?
例1的英文标题一目了然,直译贴切地体 现了英文标题的原意,同时也是对这篇以惠普 推动美国各州强制回收旧电器的环保之举为主 题的薪闻报道的高度概括。例2则是意译,新 闻报道讲述的是花旗银行2006年加大在华扩 张力度,试图斥巨资收购广发银行的多数股份, 此乃破天荒之举。译者在翻译此标题时巧妙地 将花旗银行名称的“旗”字引申为旗帜,花旗旗 帜招展暗指花旗银行本年度的大举措。如果完 全直译就可能成了“中国的花旗之年?”这样一 来,不仅译文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读起来 也不如“花旗招展之年?”那般朗朗上口。 2注释添加法
t啪slation 妇nslation history,has been most iIlfluential as
principles and qur,
this tllree character traIlsl砒ion principle has acquired new meallings today.In 1i曲t of its new meaning,the autllor
汉语博大精深,而言简意赅的四字词一直 被视作汉语精华。广义上说,四字结构比较笼 统,包括成语和非成语。它表意丰富、形式齐 整、表现力强,倘能在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中巧 用四字词,必能准确传情达意、甚至锦上添花。
万方数据
2期
王瑞玲:新闻标题翻译的“信达雅”原则
51
例如: 1)Goldman Sachs:White—Hot,and Streak—
2沈苏儒.对外报道教程.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3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5 4唐见端.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简析.新闻记者,2005,(9)
注:本文的标题示例引自《商业周刊/中文版》、
B船i嬲s融后、Fr中文网及觋eⅣ删%也死嬲,
个别用字稍有改动。
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 傲,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熟句至今广为流传。 在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酌情套用受众耳熟能 详的名句,容易激发汉语受众的兴趣。例如:
1)staying on Top——高处不胜寒 2)Europe’s Pension Problem:Too Few Cra— dles,Too Few Gmves——少壮投入少,老人徒 伤悲 例1是对美国强生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 官威廉·韦尔登的专题报道,重点介绍他上任 一年后强生集团的状况以及他所面临的挑战。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译者应透彻理解原文 内涵,力求翻译准确到位。另外,翻译还是再创 作的过程,译者应充分发挥汉语优势,精选词
语,使原本较为平淡的英文标题活跃起来,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BMw to 0ffer Financial seⅣices in uK,英文标题具备新闻标题的概括 性特点,指出文章讲述的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宝 马准备在英国提供金融服务,译文则是:宝马 “开进”英国金融市场,“开进”二字立即使宝马 形象跃然纸上,成为吸引眼球的亮点,这就是 “信达雅”翻译标准中的“雅”。 4四字词巧用法
——联邦快递:像“火箭飞船”一样腾飞 2)Sweeter Days at Cadbury Schweppes——
吉百利的甜蜜日子 3) This Higll—Tech Ma耐age Is Working
——高科技的美满姻缘 例1使用的是明喻,用“rocket ship”来形容
联邦快递在亚洲的发展速度之快,“火箭飞船” 沿用了英文标题的修辞,也收到了生动形象的 效果。例2中的“甜蜜日子”贴切表达了原文 含意,一提及吉百利,人们都会想起巧克力糖 果,心中便涌起甜蜜的感觉,那是吉百利糖果的 味道,而文章讲述的是新任首席执行官带领吉 百利发起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给企业注入新的生 机,跨入快速增长的甜蜜日子,收到一语双关的 效果。例3报道的是索尼和爱立信的合并,两 家高科技公司的结盟可视为联姻,索爱的成功 运作则表明合并之举可称为美满姻缘了!
规范化的语言,并达到尽可能完善的文字(语 言)水平,还要适合译入语使用群体的社会心理 和文化背景,以使译作为其受众所便于理解、乐 于接受或欣赏”(沈苏儒,2006:8)。
“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其高度的理论概 括性赋予其广泛的实践意义,因此适用于任何 翻译,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亦概莫能外。新闻 报道之标题如同人之双眸,又被视作全篇报道 的浓缩。为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绞尽脑汁, 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 力,这就给新闻翻译工作者带来挑战。因此在 新闻标题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更应恪守“信达 雅”翻译原则与标准,具体体现在准确理解英语 新闻标题,尤其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含义,务 使译文不背离原文,此乃“信”;用汉语充分、通 顺地表达英语新闻标题的全部涵义,此为 “达”;使用规范化汉语,契合受众心理和文化, 使译文能为受众理解接受,同时巧用各种文字 技巧或修辞手段,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 性,即为“雅”。
1)Hu,Bush Discuss NK’s Nuclear Plan ——胡锦涛布什磋商朝鲜核计划
2)Bonus Boom for Private Bankers——(亚 洲)私人银行家奖金飙升
3)Gold Price DriVen to 18一Year High by In— vestors——金价(突破500美元)创18年新高
韦尔登处于强生集团管理金字塔的塔尖,可谓 身居高处,但是作为美国一家管理最佳公司的 “一把手”,他所面临的挑战及承受的压力无疑 是最大的,因此“高处不胜寒”形象地描述了韦 尔登当时的处境。例2报道的是欧洲的养老金 改革,鉴于欧洲人寿命越来越长,孩子却越来越 少,从而导致向养老计划贡献资金的年轻员工 愈来愈少,不断增加的养老金缺额只能通过减 少发放养老金来弥补。译者将汉乐府《长歌 行》中的佳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巧妙 地改为“少壮投入少,老人徒伤悲”,惟妙惟肖 地映射报道主题。
新闻标题不仅以其简洁精练引人注目,同 时也借助各种修辞技巧来传达微妙信息,并给 受众以语言美感。如果英语新闻标题寓意于某 种修辞手段,汉译不会造成理解困难,译文应尽 可能地体现原文的修辞特点,使译文和原文在
修辞上基本吻合,提高译文的可欣赏性。例如: 1)FedEx:Taking off like“Rocket Ship”
翻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永无止境。 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我们应该奉行“信达雅” 翻译准则,以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的精神为鞭策,多用苦功,反复推敲,不断总结, 再加上对同行精彩译作的悉心研读,并在具体 翻译时发挥自身创造力,必能创作出优秀的翻 译作品。 6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